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95
在“共产主义视镜”下想象科学 ——“十七年”期间的中国科幻文学与科学话语 SCIENTIFIC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RED: SICENCE FICTION AND SCIENTIFIC WRITINGS IN COMMUNIST CHINA (1949-1966) 王楠 WANG NAN 新加坡国立学中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6

Transcript of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Page 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在“共产主义视镜”下想象科学

——“十七年”期间的中国科幻文学与科学话语

SCIENTIFIC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RED: SICENCE FICTION AND SCIENTIFIC

WRITINGS IN COMMUNIST CHINA (1949-1966)

王楠

WANG N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6  

Page 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在“共产主义视镜”下想象科学

——“十七年”期间的中国科幻文学与科学话语

SCIENTIFIC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RED: SICENCE FICTION AND SCIENTIFIC

WRITINGS IN COMMUNIST CHINA (1949-1966)

王楠

WANG NAN (B.A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6

Page 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i  

Acknowledgement I owe great debt of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from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ssociate Professor Xu Lanjun for her patient guidance and considerate

supervision throughout my two years of master study. It is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on my proposal made the final thesis possible.

I also want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 Shing

for his selfless help ever since the graduate research seminar. Prof. Yung’s incisive

opinions on Cold War and printing culture inspired the thesis a lot. Not forgetting Dr.

Masuda Hajimu in History Department whose seminar endowed me with the inter-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Many thanks also go to Associate Professor Wong Sin Ki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ng Chang Woei and many other teachers from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NUS. They’ve offered me with a great deal of inspiring suggestions, and

the rigorous scholarship they embodied influence me profoundly. My sincerest

appreciation also goes to teachers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here I received my

undergraduate training. The enduring concerns from Professor Chen Xuehu, Associate

Professor Lu Li on my master thesis writing even after my graduation motivated my

research.

I am much indebted to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r awarding me the

Tuition Fee Waiver and other stipends so that I could concentrate on my research

without financial concerns. And many thanks to staff in NUS, especially the librarians

of NUS Chinese Library, their prompt support on collecting invaluable materials

contribute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esis.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appreciate my family and friends who have

given me tremendous support and unbounded love. My husband Xia Haoyang, it is his

steadfast accompany that alleviate my anxiety upon academic. To my parents in China,

I was heartened by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unconditional buttress on my academic

pursuit. To my dearest friend as well as academic comrade, Zhang Moxi, Zheng

Haojie, Zhou Si, He Yingshu, Chen Lingzi, and Yan Yeming, I owe them the greatest

gratitude for their warm care and persistent encouragement. To Zhu Lingjuan, Liu

Feng Kai, Samantha Leeanne Cyrill, David Waugh and many more, for their

meticulous assistance and lasting accompany regardless of distance.

Page 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ii  

 

目录

谢辞  Acknowledgement i

英文摘要  Abstract iii

第一章   导论:在“共产主义视镜”下想象科学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研究时段和基本材料 3

第三节 文献回顾 4

第四节 主要关键词的定义 12

第五节 问题意识与章节安排 14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0

第二节 儿童视角:“知识老人”及魔法化的科技空间 23

第三节 背离:科学话语与科学想象 31

第四节 结语 35

第三章 时态分裂症:“十七年”科幻文学中的“未来”书写 37

第一节 “梦”的取消:两种抵达未来的方式 38

第二节 “神话”失灵:两种幻想型态的论争 44

第三节 现实框架中的科学乌托邦:两种时态的并融 50

第四节 结语 57

第四章    作为宇宙公民的共产主义新人:郑文光的科学写作与身份游离    59

第一节 空间的认知与吁求 61

第二节 “宇宙公民”:科学话语锻造的“共产主义新人” 64

第三节 身为“观察者”:现实与想象的错置 75

第四节 结语 79

第五章 结语 81

参考书目 84  

Page 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iii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es on science fiction and scientific essays, which were mainly

published in journals from 1949 to 1966 (seventeen-year period), and the journals

which serve as crucial para-text. By perusing the materials that lengthily escaped the

academic radar, my aim lies in revealing the multi-layered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alist or communist ideology and science, especially the deviancy of scientific

expression in the landscape of socialist or communist culture.

The thesis first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children, the pivotal narrator and reader

of “seventeen-year period” science fiction. As a subject that hasn’t been completely

socialized, children rendered a particular narrative space for scientific imagination of

the Mao period. Subsequently,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various expressions of

socialistic future within the scientific writings. Functioning as the replacement of

dream and myth, the science fiction of the Mao era blurred the tense of the narrative

when referring to the future. The purposeful blurring mediated the innate tension

between the “supreme present” and the “better future”. The last chapter, no longer

confined by a particular issue, turns to discus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Zheng

Wenguang. His science fiction and scientific writings echo essential topics of the Cold

War, such as atomic/nuclear energy and space. By introducing these unprecedented

concepts of space and energy, Zheng renewed the meaning of the “socialist new man”.

Meanwhile, Zheng’s fluid identities between writer and journalist also endowed him

with the invaluable perspective to observe as well as narrate socialist/communist

science.

The marginality of science narration proffers the potential to dissect

socialist/communist culture in more detailed ways. Science fiction and scientific

writings of the “seventeen-year period” performed, as well as defined, “science”

among the mass culture.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its discursive strategy, iterative

themes, and narrative vicissitude would shed new ligh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t/communist culture and modernity.

Keywords: science fiction, communist ideology, children, narrative tense, Cold War

Page 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  

在“共产主义视镜”下想象科学

——“十七年”期间的中国科幻文学与科学话语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引言  

在晚清的文化及国族危机中诞生的中国科幻,一开始就蕴育着对“强盛

中国”的吁求,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向,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和梁启超的《新

中国未来记》都是其中代表。随后的国家泛战争状态及现实主义文学规范的独

霸,则奄息了这种朦胧的乌托邦式科学想象。然而随着新中国——一个独立而

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汪晖所言的将科学从“国家的工具”变作“国家

的理性”、使其与“发展”一道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双翼神话,在文本与实践

的层面都成为可能(甚至成为一种必要)。“强盛中国”的命题似乎又回到了

科幻作品中,可这一次科幻小说却吊诡地落入了儿童文学的范畴,甚至变成了

专属于孩子的“科普材料”。新中国的科幻文学主要发表在《中学生》(1930-

至今)、《红领巾》(1951- 至今)、《科学大众》(中学生版)(1937- 至

今)、《我们爱科学》(1960-至今)、《少年文艺》等杂志的科学板块,或是

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单册。彼时这些期刊的受众大致为儿童及青少年,并没

有专门的文学期刊登载科幻文学。新中国早期的本土科幻大量地学习苏联,例

如王汶于 1956 年翻译的《论苏联科学幻想读物》和祈宜于 1958 年翻译的《论

科学普及读物与科学幻想读物》成为彼时科幻写作的重要理论指导。新中国第

一位科幻作家郑文光也直言,1954 年前后出现的苏联科幻译著的流行,例如

Page 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  

《驱魔记》、《康爱奇星》、《阿爱里塔》,《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等是促

发他创作中国科幻的原动力。但吊诡的是,新中国并没有如苏联、波兰等社会

主义同盟国家一般形成以“成人读者”为主力军的科幻迷组织(俱乐部等),1

儿童仍然是这种文学样式的主要消费者。从晚清到新中国,这样的读者“错位”

自然地牵连出许多有意思的命题,它们成了诱发本研究的 初动因。

更具体的说,正如它的主要读者与述者——儿童——所暗示的,“十七

年”间的科幻写作充斥着看似简单的科学乐观主义,亦注解着彼时高昂向上的

整体社会文化氛围,文本由此呈现高度的同质化。趋于统一的文本表现,也许

在传统的以“文学性”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内,缺乏探究的丰富度。但学者洪子

诚早年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体化”的说法2,也在渐趋细致的学术推延中受

到挑战,这些看似统一的文本,其潜藏着独特的丰富性不断被挖掘;例如余岱

宗对红色小说的重考,他认为红色小说对“艺术标准”冷漠并不等于没有“艺

术标准”,正相反,“红色审美的‘艺术标准’倒可能具有相当固定、有效的

形式控制力和相当微妙的形式建构,才可能获得高效率的红色教化功能。”3

“十七年”间的科学写作所蕴集的、统一的叙述,指向的正是一种强有力的

“形式建构”,承担着阐释共产主义语境下的“科学”概念的言语任务。“十

七年”间的科幻文学及科学写作是“科学”这个抽象且关键的命题参与进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及现代化想象的重要型态——它驯化着也呈映着大众层面的社会

                                                                                                               1  Patrick Major, “Future Perfect? Communist Science Fiction in the Cold War”, Patrick Major, Rana Mitter (eds.), Across the Blocs: Cold War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London; Portland: Frank Cass, 2004), pp.73-75. 2  学者洪子诚于 1996 年在文章《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中提出“一体化”的

概念。“一体化”大致指从“五四”文学开始到“当代文学”的世界中,“作家的身份,

文学在社会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写作的性质和方式,出版流通的状况,读者的阅读心理,

批评的性质,题材、主题、风格等特征——都实现了统一的‘规范’”。洪子诚<关于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见《文学评论》1996 年第 5 期,页 60。洪的 初提法是

左翼文学在四五十年代,特别是“十七年”期间成为大陆唯一的文学,文学的“一体化”

目标得以实现。但洪之后反思了这种提法,而将“一体化”视作一个持续斗争的过程,

即使是在“十七年”期间,也存在不断地激进变革,以“追求绝对的纯粹”,因此“一

体化”的目标“事实上不可能终结,不可能有终点。”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

文学史研究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8),页 181-183。 3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页 15。

Page 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  

主义“科学”理解——因此它的话语策略、叙事母题,历时演变等对于我们认

识重要但同时又边缘的“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存状况尤为重要。  

第二节 研究时段和基本材料

本文将 1949 年视为起点,新中国的成立使近代以来的诸种想象与方案得

以付诸实践;而 1966 年将作为本研究的终点,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宣示着“十七

年”的“社会主义实验”(socialist experiment) 终失败。4 将如此政治化的时

间节点作为研究的起始点,并非有意忽视文学与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延宕,而是

考虑到社会主义中国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氛围,对于彼时科学与文化(特别是前

者)的笼罩性影响,是本研究 重要的背景。其次,“十七年”确实是两个动

荡时代间(战争与文革)的相对平稳期,对这段时期的观察与细读,可以更充

分地挖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部固有的(而非特殊激化的)矛盾性是如何为科

学想象筑造出充满张力的叙述空间的。 后,采取当代文学较为流行的分段方

法对“十七年”的科幻文学与科学话语进行探询,也是寄希望于与主流文化/ 学

建立沟通对话的可能性。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作为极具特色的类型文学,也暗

含了一种过于“独立”的危险性,这样的危险在于失去科幻文本与时代互相勾

连的复杂度,而止于文本内部的自洽。虽然本文划定了研究时段,却并非以历

时梳理的方式探讨这些文本及其与时代的互动。“十七年”间的某些时段与科

学发展有着更密切的关联,因此将予以特别的关注,例如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

划开始的 1953 年,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的 1956 年,全民炼钢“大跃

进”的 1958 年,技术革命广泛推行的 1960 年等。

本文采用的原始材料主要是“十七年”间的科幻小说,包括在刊物上发

表的短篇小说(很可惜“十七年”期间没有连载的科幻小说),以及单册发行

的中长篇科幻小说。除了这些虚构性的科幻文本,科学杂志或综合期刊中的科

                                                                                                               4  也有研究将“十七年”的说法直接替换成“社会主义的激昂时期”(age of high socialist culture),强调该时期文化建构的实验性质,例如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人

民的文学与新中国的铸造(1949- 1966)》就特意使用“age of high socialist culture”这一

概念更换“十七年”这样“准确却平淡的数字表达”,用以表现深具活力的、社会主义

文化的集体实验。Krista Van Fleit, People’s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7), p.11-19.

Page 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  

学板块中还登载了大量的非虚构科学小品,它们也将成为本文的考察对象,因

此本文还将关注如《我们爱科学》、《少年文艺》、《中学生》、《知识就是

力量》、《中国青年》、《新观察》、《科学大众》、《科学画报》,《读书

月报》等杂志。当然,对这些期刊的探询不止于对它们所登载的、有关科学的

叙述进行文本分析,期刊作为承载这些科学叙述的文化平台,其排版分布、编

辑寄语,插图说明等副文本(paratext)也将帮助我们勾勒新中国的科学想象

(及话语)版图。

第三节 文献回顾

针对中国科幻文学研究

晚清科幻小说的研究是中国科幻研究中的热点,它随着“重写文学史”

的热潮推延而生。在“五四”之外“发现晚清”,这股学术沿革(paradigm shift)

中的代表性人物如陈平原、夏晓虹和王德威等学者在上世纪 90 年代 早关注到

了科幻小说(scientific fiction/fantasy)在晚清文学及社群中的独特性。5而在此

之前的 80 年代,只有零星的评论性文章,例如日本学者武田雅哉的《<电世界>

——清朝末年的一篇科幻小说》等。6

王徳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不啻为系统的晚清科幻研究的领航之作。

该书挖掘了被“五四文学”,特别是写实主义所压抑的“新旧杂陈、多声复义”

的晚清文学。7文章强调了晚清科幻处于新旧交接处的迷人,在“新的认识论与

旧的认识论交接之际,‘科学’的概念还显得陌生与不自然,科幻奇谭适足以

                                                                                                               5  陈平原 <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见《中国文化》,

1996 年第 1 期,页 114-131。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David Der-Wei Wang, Fin-de Sie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6武田雅哉 <”电世界”——清朝末年的一篇科幻小说>,见《科学文艺》,1981 年第 4

期。武田还针对《新法螺先生谭》发表了几篇考据及评述性文章,如<东海觉我徐念慈

“新法螺先生谭”小考>,见《复旦学报》,1986 年第 6 期,页 40-44。<从东海觉我徐

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说起>,《明清小说研究》1986 年,页 440-450。 7宋伟杰译、王徳威著 <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

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2。

Page 1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  

凸显其中的龃龉与妥协”8。换言之,晚清科幻既吸收了西方的科学话语,又继

承了传统神怪小说的亦幻亦真,因此在文化转型期的晚清时节,统合了两种似

乎无法兼容的话语:“一种是有关知识与真理的话语,另一种则是梦想与传奇

的话语”9。王徳威意图说明该文体的“淆乱”状态,因而弃用传统的术语“科

幻小说” (science fiction),转而采用奇谭(fantasy)一说。而“淆乱”的表

意系统下,科幻奇谭却筑造了一套新的文学阐释学,指向了知识型的整体转向,

也展演了晚清版本的“现代性”。在这之后,关于晚清科幻的各类研究,无论

是对译介,文类表现,科学观变化等各维度的探询,都使得晚清科幻逐渐成为

窥视中国近现代转型的珍贵面向。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发展,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中

国当代科幻成为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世界科幻研究的权威期刊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于 2013 年发表中国科幻特刊,中国科幻与“国族”话语的纠葛受到了特

别的关注。除此之外,特刊还登载了包括介绍性的历史梳理,科幻电影,作品

细读等多维度的研究,显示了英文世界对中国科幻崛起的关注。有意思的是,

新时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常常与晚清科幻联系在一起,

是研究中国本土科幻的两个显学。学者宋明炜就曾编纂译刊 Renditions 的特刊

“中国科幻:晚清及当代”(Chinese Science Fiction: Late Qing and the

Contemporary)。在他看来,这两个“世纪初时段”的并置是必要的,因为它们

都“浸透着改革的冲动与对中国未来的焦虑”11,因此共享着许多母题。除了编

                                                                                                               8同上,页 296。

9同上,页 292。

10 晚清科幻研究的硕博论文众多,触及各个面向,可见刘军《晚清科学幻想与“知识型”

转变》(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12);林建群《赛先生来之前——晚清科学小说中的

科学系谱》(博士论文,台湾清华大学,2013);陈宏广《想象科学的方式——论晚清

科幻小说对科学的类型化表达》(硕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2);刘振《近代科学

小说特征分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12);Dun Wang, ‘Give Me a Day,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World’: Chinese Fictional Journals in Global Context, Chapter 3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Future.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8)等  11 Mingwei Song, “Preface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Late Qing and the Contemporary” , Renditions Special Issue, no.77/78, 2016. p.1.

Page 1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  

纂特刊向西方学界介绍中国当代科幻,12 宋明炜对当代科幻特别是“三巨头”

(刘慈欣、韩松、王晋康)的研究也是这一脉络中的代表。他的研究特别注意

当代科幻与过去世代的互文性,及其中渗透出的对“中国崛起”(China’s

Rise)、“发展神话”(myth of development),“后人类视角”(pos t human

vi s i on)等命题的多重思考。当代中国科幻对社会与政治的深入思考及直面,

在宋明炜看来,也深藏着主流文学渐渐消失的批评活力。近年来,除了西方主

流科幻研究刊物以“特辑”的形式关注中国当代科幻,中国的权威性刊物也开

始挖掘中国科幻的潜力。《人民文学》于 2015 年 7 月刊登“科幻小说辑”,宋

明炜亦撰写了序言,再次强调科幻文学能够为主流文学注入活力,特别是在这

个“中国梦”的时代。这个风云诡谲的“中国梦”时代需要科幻的形式予以展

现及解读,“科幻的文学方法和美学技术,是主导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模式所

难以企及的领域。”13

在晚清与当代科幻研究的繁荣对比下,新中国初期的科幻写作虽然被吴

岩等科幻研究者称作“中国科幻的第二个繁荣期”,但明显被研究者们所忽视。

除了科幻文学史中的简单介绍,14 对“十七年”科幻的专门研究只有一篇硕士

论文,即胡俊的《新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现代性》15。文章以爬梳西方对于“现

代性”的话语流变为始,逐渐带出“十七年”科幻作品中关于新中国“现代性”

的表述,重点关照了彼时科幻小说中的诸多意象与符号,例如“工厂”“城市”

等。然而“现代性”框架及文学史的形式使其受限于文本表征,难以展开科幻

作为文类与新中国文化环境的互动及由此而发的困境。除了胡俊对本土科幻的

                                                                                                               12  除 Renditions的特刊外还有   “全球化时代的科幻文学:晚清与当代   “,宋明炜发表编辑

语  <主持人的话>,见《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 3期,页 11。  13 宋明炜 <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关于《人民文学》科幻小说辑>,见《人民文学》,

2015 年 7 月,页 136。 14将“十七年”科幻收入科幻史式的论述有:芮萌《穿越科学的“魔障”:论中国科幻

小说之发展》(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1);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20

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博士论文,兰州大学,2006);刘珊珊《从科普人文到天马

行空: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与变异》(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10)等。这些论

文的叙述方式及立场大多简述了彼时科幻创作的“少儿化”、“科普化”特征,并未深

凿。 15 该文亦被收录进“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中的《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福州:福

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一书。

Page 1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  

关注,学者傅朗对 50 年代苏联科幻译作的研究,也提供了窥视新中国科学想象

的视角。傅朗以上海为观察对象,认为苏联科幻是作为“廉纸文化”(pulp

culture)在 1949 年骤然消失后的替代品而被大众所接受的。这些译作不仅填补

出版市场的缝隙,也点燃了彼时大众对未来的憧憬。德国学者瓦格纳关注了相

邻的时段,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不啻为共产主义视镜下

的科幻写作的对比参照。瓦格纳指出,新时期的中国科幻作品中,科学群体总

是被安置于偏远的、被隔离的地区(isolated outlying places)。这样的隔绝状态,

使得该群体不需要与外界——工农兵或政治人员——进行接触与比较。科学共

同体有自洽的体系和原则来处理内部问题,与干部、工农等题材依赖群众纠偏

的模式不同。虽然瓦格纳将科幻视作积极的“游说文学”(lobby literature),

即向主流社会展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科学群体的生活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

种特殊的、隔绝的,橱窗式的“展现”更透露出该群体的异质性。16 在专门的科

幻文学研究之外,学者 Paola Lovene 的考察也触及了二十世纪中国科幻的核心

命题——期望,对共产主义时期的大众想象进行了剖析。在专著 Tales of Future

Past: Anticipation and the Ends of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中,Lovene 检

视了“未来”是如何在文化产品中被显现为“可知”(knowable)的,至少是

“可想”(imaginable)的,并且这种对未来的美学、道德,政治层面的“期望”

又如何影响到了文学的表现。十七年间的重要科幻文本《小灵通畅游未来》、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也是 Lovene 考察新中国“期望”(anticipation)的重要

文本,Lovene 对比了前者对于机器与自动化的狂热追求与后者对劳动的推崇,

其中的背离显示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于“科学”的矛盾而暧昧的想象。17  

除了虚构性的科幻文本,本研究还将涉及一系列非虚构的科学写作,甚

至科学运动等物质层面,因而那些在“科学史”脉络下的、具有文化面向的研

究也将为本文所鉴。在中文学界,对科学问题的文化考察多停留在近代,正如

学者Zuoyue Wang所言,受制于政治限制,中国的科学史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新

                                                                                                               16  Rudolf. G. Wagner, “Lobby Literature: The Archeology and Present Func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Jeffrey Kinkley (ed.), After Ma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1978-1981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7-62. 17 Paola Lovene, Tales of Future Past: Anticipation and the Ends of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age 1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  

中国的科学命题时还是以描述性的研究为主,多涉及科学家、机构,学派的历

史研究,而较少探讨更深层的社会文化问题。18 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科学问题的

文化面向的研究方面,Sigrid Schmalzer的考古学剖析是具有代表性的。

Schmalzer对中国二十世纪的进化论话语——特别是“北京人”意象——的历时

考察(The People’s Peking Man: Popular Science and Human Identity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除了意在重绘科学与社会主义新政权的互动外,也关涉了“科

学普及”与“群众科学”的内在冲突,迷信与科学的暧昧游离等议题,揭示出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许多本质矛盾。

通过回顾不难看出,相较于晚清与当代的研究在各维度上的丰富,无论

是虚构性的科幻研究,抑或社会文化层面的科学研究,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图

谱都不甚明朗,它似乎被简单地理解为高度政治化时代的、被动的图解品。然

而本文则希望通过跨越科幻文学与科学写作的边界,重新解读这看似支配性的

单向联结背后,更为复杂的互动甚至于背离。

针对“十七年”文学文化

为了达成上述的“越界”——即科幻文学与科学写作的互融,必须避免

研究落入任何单一轨道,因此本文也试图将研究置于“十七年”的整体文化氛

围中。有鉴于此,对“十七年”文学文化的简单回顾是必要的。对于“十七年”

文学的研究繁多,该时期本就是当代文学关注的焦点,对“十七年”文学的叙

述史几乎与其发生史同步,因此本文只能略述“十七年”文学中与本研究相关

的部分。从主题上说,“十七年”主流文学与科学命题 相关的,当属“工业

小说”。学者蔡翔的《革命/叙述》中通过对《地板》等文本的细读,19 探究

了共产主义语境中被神化了的“劳动”概念,无产阶级通过转换“弱者的反抗”

为某种建设性的工匠精神,来完成对国家/ 政权“主人”的身份想象。通过勾连

文本与历史,蔡翔探讨了“强大的也是浪漫的工人阶级主体性的未来想象”是

                                                                                                               18 Zuoyue Wang, “Science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China”, Isis, Vol.98, No.3 (Sep 2007), p.558. 19  蔡翔 <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革命

/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Page 1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9  

如何达成的。20 例如鞍钢技术革新运动以及彼时报刊等文化阵地掀起的“文化

诉苦”运动的探究,就揭示了工人群体如何为“科学技术”等概念烙下阶级印

记,而这种打破“科层制在内的现代生产/ 管理方式”的种种努力,也是“革命

中国”区别于“现代中国”的重要表征,它生动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符号和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激烈冲突”21。蔡翔特别指出,无产阶级建构的这个

“劳动乌托邦”中,对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极力推崇,暗示着对“脑力

劳动(知识者)构成某种压抑性力量”22,而这些脑力劳动者正是本文重点关注

对象——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因此对“工业小说”的研究对本文有很大的

镜鉴意义。

跳出主题或题材的维度,正如蔡翔的《革命/叙述》声称的整体逻辑—

—“‘革命后’的语境中产生出来的悖论性命题,以及对这些悖论性命题的克

服”23——所征兆的,“(后)革命”成为“十七年”文学研究 为关键的内在

命题。众多有关“十七年”的研究,以不同的路径对“革命”的各个维度进行

了考察,将“十七年”的文学书写视作呈现“政治”与“美学”这组不断变动

的关系的绝妙舞台。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开启

了对社会主义(左翼)文化中“美学”与“政治”关系的多元阐释。唐小兵等

学者追述“十七年”文学的“前史”,并将文学扩展为文艺,大胆地将“延安

文艺”定义为“反现代的现代先锋派”。其先锋性及(反)现代性在于企图同

时超越现代主义与通俗文学,因此倚重集体宏大的“救亡”与“革命”,以期

“缓解个人存在意义上的焦虑或者无聊”24。跳离简单的“制约”、“图解”等

关系理解,“美学”与“政治”的暧昧性被深刻地开凿。延安文艺的意识形态

化被理解为“现代政治方式对人类象征行为,艺术活动的功利主义式的重视和

利用”,而文艺也不再是被动的附庸或压抑物,“生活与艺术同一”的理想对

                                                                                                               20同上,页 323。

21同上,页 322。

22同上,页 271。

23同上,页 322。  24  唐小兵 <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7),页 13。

Page 1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0  

艺术创作者充满诱惑,即“人类艺术活动本身所包含的 深层、 原始的欲望

和冲动——直接实现意义,生活的充分艺术化”25。此后,这组关系的讨论在海

内外陆续展开,王斑的《历史的崇高形象》就直面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中的重要

概念/ 文化实践——崇高。王斑以“崇高”打开“现代中国政治与美学体验之间

的互相纠结”26,试图揭示“霸权的文化实践为什么能够产生激情和享受”27。

而“十七年”期间的这种纠结, 为典型的表征莫过于毛泽东的诗歌、李泽厚

的美学辨析和革命电影等。王斑描绘了毛泽东作为外化的超人,如何演绎崇高

主体典范的建构过程。他同时探寻了理论家李泽厚改造西方的崇高美学,以服

务于“继续革命”的宏大叙事的个中努力,这对于完成毛的超人品质具有重要

意义。革命电影则作为王斑难以忘怀的个人体验,诠释了美学如何“将主体从

想象的王国提升到象征的高度”28。王斑采用威斯科尔的提法,将崇高视作“人

能够在言语和情感上超越人性”29,对这些超越性的“崇高”研究实际上饱含着

对人性的关照,由此“崇高”成为“理解主体”的路径。而刘剑梅进入革命语

境下的“主体”与“人性”的方式更为直接。以“情”及女性的游离性与多义

性为豁口,其专著《革命与情爱》关注了二十世纪中国不断变动的“革命与恋

爱”叙述,以此探究“文学与政治、性别和权力、现代和传统”这些关系是如

何呈现的。30具体到“十七年”的书写,刘剑梅的观察十分有趣,她认为彼时革

命小说中大量的“未完成式”、“有始无终的情爱尴尬”,征兆着“被延宕的

一种困境”31,相较于 20 年代,“本能的、力比多的、身体的和女性的”因子

的局限性在“十七年”期间被放大了,它们无法或很难“轻易地被转变和提升

                                                                                                               25 同上,页 6。

26孟祥春译、王斑著《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上海:上海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页 5。 27 同上,页 134。

28 同上,页 14。

29  Thomas Weiskel, The Romantic Sublime: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and Psychology of Transcendenc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 p.3. 30郭冰茹译、刘剑梅著《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 ),页 2。 31 同上,页 213。

Page 1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1  

到‘崇高’的、神圣的层面”32,革命与情爱之间的力比多转换充满龃龉。余岱

宗也注意到“十七年”期间那些“失败了的”(被批判的)情感作品,他由此

认为“十七年”文学的革命叙述机制并不如表面上的那样幼稚,被批斗的作品

并不是宏观的主题出现问题——它们无一例外“忠诚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而是在微观层面的感性叙述越出了安全区域。《被规训的激情》因此特别关注

“叙述语言、叙述视角、故事结构、人物关系等等看似‘中性’叙事机制如何

进行隐蔽的‘编码’”33,只有揭示革命美感的表达模式,才能够理解“革命文

学如何在‘十七年’这个环境中擒获大众”34。在个人化的情感叙述之外,黄子

平的《灰阑中的叙述》选择关注“革命历史”的讲述与阅读。在他看来,“革

命”作为 20 世纪中国“ 令人眩惑的奇观”,已然全面入侵了我们“想象、虚

构和叙述历史与现实的方式”35。革命历史的讲述勾连着“起源神话、英雄传奇

和终极承诺”36,其经典化的种种努力是在纷乱的新秩序中建构国人认同与主体

意识的重要策略。  

借用唐小兵对内容与形式的区分——“内容是直接、具体的经验,是不

可压抑的历史性实体……形式同样是不可缩略的历史产物,往往结果于政治、

经济、文化和性别的诸种力量的对峙与冲突,展示出文化生产的演化推进,是

文本的无意识层面”37——不难看出,以上的文献回顾中的“革命”研究,多集

中在内容层面的探讨,无论是文本内部的细读还是外部叙述机制的解构,都着

力于剖析具体的“作为主体的人对历史的把握和意识”38。李杨的研究由此显得

非常特别,《抗争宿命之路》对“形式”的关注,是把握“十七年”文学历时

演变及与时代进行“大对话”的一种别致路径。借重詹明信的“形式的意识形

态”理论及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李杨探寻的不是某类文学(形式)的

                                                                                                               32 同上,页 217。

33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 1950、1960 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社,2004),页 4。 34 同上。

35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页 1。 36 同上,页 2。

37唐小兵译、詹明信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页 291。 38 同上。

Page 1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2  

具体意涵,而是追问它在“某时某地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39。以如是的视镜

观察“十七年”文学,李杨发现文类的变迁——从叙事到抒情到象征——暗示

了意识形态的嬗变,“叙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抒情诗完成了

建立国家的任务之后对主体性——人民性的颂歌;而象征则根源于再造他者、

继续革命这一 ‘现代’的幻想。”40 李杨的研究避免了碎片化的个案阐释,

将美学与政治的互动开拓到了新的高度。

通过以上对“十七年”文学文化的简单回顾,不难看出“美学”与“政

治”的关系,或更为具体的说,“革命”这一关键命题在“十七年”文学各个

维度的展演——无论是情感、崇高意志、历史叙述、形式变迁——等层面,都

得到了充分的讨论。这些丰富的讨论主要基于对经典化了的、红色文本的细读,

而科学写作中潜藏着的有关“革命”的重要叙述,例如“斗争”“征服”等命

题,还尚未被充分挖掘。本研究因此将镜鉴这些红色经典文本中的“革命”研

究,探寻科学写作中的“革命”主题将如何丰富“十七年”文学文化的图谱,

又具有何种异质性。

第四节 主要关键词的定义

本文 需要厘清的概念是“科幻文学”。我采用“科幻文学”的概念,

而非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是因为更为松散的“科幻文学”可以函括大跃

进时出现的一些“科学幻想剧”。科幻(Science Fiction)的定义繁杂,许多研

究都避免为其下一个准确定义,例如科幻史专家亚当罗伯茨就直言,“科幻小

说是一个太大的主题,很难面面俱到地呈现在一部批评史中”,他还指引读者

去《科幻小说百科全书》中寻找“更大综合性解释”41。因此,本研究也无法提

供“科幻文学”排他性的准确定义,只能出于操作性的考量,首先参考科幻理

论家达科苏恩文的看法,即将科幻文学视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或者说语言组织,

它的充要条件在于疏离和认知之间的在场与互动,它的主要策略是代替作者经

                                                                                                               39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页 6。

40 同上,页 7。

41马小悟译、亚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页 3。

Page 1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3  

验环境的想象框架”42,“疏离”(estrangement)指的是其陌生于经验世界的书

写,以此区别于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认知”(cognition)指向科幻文学

对世界的描述是出于客观规律性,而非超自然的奇幻(fantasy),如神话、民间

故事等。苏恩文的概念,有助于突出科幻文学的特殊性,特别是与传统的、贴

近“现实”及“感觉经验”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区隔,这种特殊性构成了本研究

以“科幻文学”为切入点重窥“十七年”文化的意义与合法性。然而,对处于

科幻文学萌发阶段的“十七年”科幻而言,过于严格的定义会狭窄化它的研究

价值,“十七年”间的许多科幻文学都采取了“现实”的外衣,甚至裹挟着

“神话”的内核,在严格的意义上,它们都违背了苏恩文的定义。因而本研究

除了参考公认的、极具平衡性的苏恩文的定义——始终将科幻文学的“特殊性”

作为研究基底——以外,还将考察那些虽与自然主义、神话书写具有亲缘性的,

但涉及到科幻文学“关键要素”的文学表达。对于关键要素的考量,本文采纳

学者吴岩的概念,即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的叙事性文学作品”

43,将“科学”与“未来”的同时在场视作“科幻文学”的一种必要。

历史化地看,“十七年”间的科幻作家,也大多认同对科幻文学“未来”

与“科学”同时在场的定义,但与此同时也充斥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痕迹。

例如科幻作家郑文光在 1956 年的《读书月报》杂志上回应读者的来信要求,对

“如何理解和阅读科学幻想小说等问题”给予“辅导”,在这次导读中,郑文

光将科幻定义为“就是描写人类在将来如何对自然作斗争的文学样式”44,他同

时强调这种对“未来”的描写,是“必须立足在现代基本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因而在 根本的出发点上,科幻文学“必须有科学依据”45。郑文光对科幻文学

定义同时函括了“科学”与“未来”,又带进了“与自然作斗争”这一“十七

年”革命意识形态的维度。不仅科幻作家们对科幻文学的定义涉及科学、未来,

政治参与的胶合,文学评论者通常用更为松散的评述模式,加固着这样的定义

                                                                                                               42  Dark Suvin, Metamorphoses of Science Fiction: On the Poetics and History of a Literary Gen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8. 43  吴岩 <总序>,《科幻文学论纲》(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页 1。 44 郑文光 <谈谈科学幻想小说>,见《读书月报》,1956 年第 3 期,页 21。

45 同上。

Page 1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4  

范式。例如 1960 年顾雪枫在点评科幻小说《客星之谜》时暗示了科幻的“应有

之义”:“科学幻想的特点究竟不同于一般小说,《客星之谜》并未稍减它的

注视未来、指导读者洞察未来这一特定任务。”46在他看来,科幻小说是我们这

个时代的“严肃有据的科学展望”。除此之外文章还特别强调科幻小说中的

“未来”不应该是“太虚幻境”或“政治绝缘体”。徐克明在点评威尔斯的作

品时,也再次确认了科幻小说的三重维度,“科学幻想作品,不仅谈到未来的

科学本身,常常也涉及跟者有关的社会问题。”47

综合理论与历史,本文对“科幻文学”的操作性定义,大体指对“科学”

与“未来”均有所关涉的叙述。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这两个元素的同时在场,

科幻文学在“十七年”期间,常常被提炼与升华为“与自然的斗争”的文本表

现,这种明显的对“革命”概念的科学转译,是科幻文学成为窥探“十七年”

文化命题的链接点。

第五节 问题意识与章节安排

针对前面所提出的想法,本文将不拘于作家个人风格的文学剖析,而采

用(类)主题的叙述方式,试图穿梭于文本内外,对“十七年”间的科幻文学

与科学写作进行历史化的文化考察,致力于敞开“科学”与“共产主义意识形

态”的多重互动。具体而言,文章将试图回答以下问题:首先,有关“科学”

的叙述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谱系中居于怎样的位置?这将是描画“科学”与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这组互动关系的 基础的工作。边缘而又关键的、被想

象为“现代的”及“先进的”化身的“科学”,其所居的叙述位置将揭秘社会

主义现代性的表现型态。要厘清两者缠绕的关系,我们需要更细致的问题予以

切入,例如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及文学规范如何影响了彼时的科学想象?我试

图将这种影响形象地喻为“视镜”,“十七年”的科幻与科学写作正是透过共

产主义意识形态视镜的折射而呈现出来的。视镜彰显着具有笼罩性的指导意义,

然而更为有趣的是科学写作对于这种“指导”的曲折回应。有关科学的叙述在

                                                                                                               46 顾雪枫 <读科学幻想小说“客星之谜”>,见《读书杂志》,1960 年第 11 期,页 29。

47  徐克明 <威尔斯的“隐身人”>,见《科学大众》,1956 年第 9 期,页 431。

Page 2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5  

“十七年”的文化氛围中具有特殊性,甚至可以说它呈现出了我们对“十七年”

文化长期忽略的另一面向。如果说“红色经典”及其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英雄

人物”、“人性与人民性”等情感维度与政治话语的交叠,或向前看的“革命

历史叙述”等国族建构的集体叙事;那么科学写作则指向“机器”、“智识”

等更为冰冷的现代性想象,以及向后看的“共产主义展望”。这些特殊性时常

在叙述的裂缝中呈现为危险的“异质性”。因此本文也将关照科学叙述面对自

身异质性时采用的诸种策略,例如科学想象所调用的特殊叙述——像是另类的

视角、时态等。这些可能出于无意识的叙述策略,如何折射及缓和了“科学”

话语在新中国语境中的异质性?而文本内部中,科学想象与科学写作间的龃龉

又暗示了新中国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内部的、关于“科学”的何种矛盾与纠结?

其次,“十七年”文化的关键性命题——例如革命、斗争等概念——在

主流的文化场域内已然得到了充分的阐释,从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对红色经

典的讨论不胜枚举。那么有关科学的叙述如何在外于传统工农叙述的话语战场

上,对这些核心概念进行回应、更新或扩展?正如蔡翔所言,十七年间的“革

命中国”与“现代中国”及“传统中国”有着必要的边界。48 因此,为“科学”

烙下“革命”印记,不仅使科学从肇始于三十年代反迷信(与“传统中国”的

割裂)的工具性意义中跳脱出来,在“十七年”间,它还具有更为艰巨的任务:

使其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的象征作用。“革命”等概念如何在想像性的

科学叙述中,赋予“科学”以共产主义身份,建构出足以区隔于其创建者——

西方工业文明——的特殊性?

后,超越国界的限定,本研究将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想象放置于冷战

的大环境中。“十七年”间科学命题的生发绝不是单纯的国族建设问题,它涉

及到共产国际内知识的流通,特别是苏联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理论输出,以及

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范本式的存在。这使得共产主义集团内部共享着许

多重要的命题。中国有关科学的写作与想象,将如何回应“原子”“宇宙空间”

等冷战命题,又彰显了何种中国特质?

                                                                                                               48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0),页 4。

Page 2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6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分作三个内容章节,需要说明的是章节的

安排并不是机械的分别回应上述的三层问题意识,而是将这些问题意识作为分

析的基底,重视它们相互缠绕的特质。本文首先将考察“十七年”科学写作重

要的述者与读者——儿童,这一特殊的概念主体及其携带的“非社会化”的视

角,将为社会主义的科学想象敞开特殊的叙述空间。值得思考的是,历经十七

年的“社会主义实验”,儿童从“祖国的花朵”成长为“革命小将”,第一章

也将探询其中的激进化是如何潜藏于科学想象与科学写作的背离中的。

第二章将探讨科学写作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另一特殊性,即专注于有关

“未来”的书写。在“唯物主义”与“写实主义”独统的文学氛围中,科学幻

想如何成为“梦”与“神话”的替代品,而被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视作适切的幻

想型态。而科幻小说又采取了何种叙述策略疏解了“至高的现实”与“更好的

未来”这一组内在冲突。

后一章将不再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而是聚焦于一位代表性作家—

—郑文光——的科幻及科学写作。这一章将剖析郑文光的历时写作,同时横向

地揭示他的多重身份筑造的科学景观,也将回应上两个章节所提出的命题:儿

童的视角及未来的叙事。对于单个作家的剖析,使得研究可以聚焦于一些写作

的母题,郑文光写作中广泛触及的“原子”与“宇宙公民”命题将成为本研究

窥视冷战文化的豁口。

 

 

 

 

 

Page 2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7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儿童视角下的“十七年”科学想象与科学话语

如科幻作家王国忠所言,“少年儿童的队伍是不断成长、更新的,每一

年,都有成千成万人从这个队伍走向建设者的行列。他们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事业的直接担当者,征服自然战胜地球的突击手。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与

我们国家的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以儿童/青少年为主体,以教养“共

产主义事业的直接担当者”为动机的科幻写作,天然地与科学普及教育相系,

处于“教育学”与“文学”的相交地带。除却《导论》中提及的科幻文学“发

表园地”的庞杂属性,科幻的创作者也往往身兼数职,作家身份以外,几乎都

从事着与儿童教育、科学普及相关的职业。例如著有《小灵通漫游未来》2,

《飞向冥王星的人》等新中国重要科幻小说的叶永烈,同时编写了少年科普著

作《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等。3著有新中国第一部科幻小

说《从地球到火星》的郑文光,同时也是中国科普协会的工作者,写有《地球

的故事》等科普作品。《黑龙号失踪》的作者王国忠,也是少儿教育及科学普

及的积极建构者,除了担当《新少年报》的主编,他也编辑了《少年自然科学

丛书》等儿童科普读物。4《我们爱科学》的主编赵世洲,是集编辑与创作于一

身的代表,创作了《活孙悟空》、《飞椅》等科幻作品。5 作家们多重身份的交

                                                                                                               1  王国忠《谈儿童科学文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页 6。 2《小灵通漫游未来》发行了二百万册,成为新中国 畅销的科幻小说之一。

3 金涛 <叶永烈和他的作品小议>,《儿童文学作家论》(上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页 190。 4 <王国忠小传>,《科幻小说十家》(郑州:海燕出版社,1989),页 1。

5 <赵世洲小传>,《科幻小说十家》(郑州:海燕出版社,1989),页 252。

Page 2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8  

叠使得科幻并不止于“文学作品”,更多地被视作生动的“教育材料”。新中

国早期重要的科幻作家叶至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的儿子——也是教育

论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学生》杂志的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副社长,

他坦言“对科学幻想小说我有一个鲜明的立场,即教育的立场”6,科幻创作也

出于“把科学送到读者手中”的考量,科幻小说作为“最活跃、最有发展前景

的一种形式”被选中,用以使“少年儿童爱科学”。从出版及文化产品流通上

看,“儿童”与“教育”都成为主宰新中国早期本土科幻场域的质素,大众层

面的科学想象在如此严密的文化网络中,不免深深烙下“童稚”的印记。

然而,在归纳类的文学史中,虽然研究者们都意识到这一时期作品的儿

童化倾向,但并没有对该特征的深入分析。7事实上,至今唯一专述该时期科幻

创作的研究,胡俊硕士的《新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现代性》,如题所示着力考

察了该时期的科幻中的现代性质素,并未言及其中的重要主体——青少年/儿童。

对青少年/儿童关注的缺乏,或许是随着科幻文学的批评系统越来越自治自洽,

“科普”与“儿童”作为非文学质素也就越来越不被肯定,作为科幻创作的

“偏航”历史,进入语义及阐释不断地简单循环,难以获得超越“历史总结”

的多层向度的剖析。80 年代科幻批评兴起时,就出现吁求科幻文学脱离儿童文

学的声音,例如呼唤主流文学体制的认可:“中国作家协会有那么多会员,但

目前还只有五个人是从事科学小说创作的,他们是高士其、郑文光、童恩正、

叶永烈、尤异等,而其中,高士其是写科学诗的,没有写过科学小说……这四

个会员在作家协会中,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因为作家协会并没有承认他们是科

学小说作家,而只是以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接受他们入会。”8在急于向纯文学

的成人视界靠拢时,“儿童”也失去了涵义的含混性,成为“在场”的缺席。

在英文学界,如学者 Sandy Rankin 与 R.C Neighbors 所言,虽然科幻与儿

童文学/化各自获得了极大的注目,但两者的交集与对话却鲜有问津之人。她推

                                                                                                               6 <让孩子们得到好处>,《科幻小说十家》(郑州:海燕出版社,1989),页 25。 7  例如吴岩《科幻六讲》(南宁:接力出版社,2013) 8黄伊编、杜渐著 <谈谈中国科学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论科学幻想小说》(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页 116。

Page 2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19  

测是由于奇幻作品(fantasy)在儿童文化中更受欢迎而导致的。9尽管如此,90

年代以来,英文学界还是出现了许多系统化的相关研究,开拓性的研究当属

John Clute 与 Peter Nicholls 编著的科幻百科全书中的“科幻中的儿童”

(Children in SF)10。其后以欧美的科幻为主要研究对象,出现了对青少年/儿童

所作的科幻小说的叙述特质的细考、11 或探究科幻作品中儿童的文化功能等。12

而与本文所关注的时代相契的,冷战期间的科幻作品中的儿童也研究颇丰。例

如科幻史学家/作家 Adam Roberts 发现 50 年代的欧美科幻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

“异形儿童”,“英国人的寻常生活与这些儿童的惊人怪异之间”存在着“惊

悚的差异”13。Roberts 认为这些畸形儿童产生于作家们的战后/灾后迷茫,“人

们对于下一代的天性和地位产生了广泛的文化焦虑”14。学者 David Ketterer 也

在对 Wyndham 一系列小说的分析中指出,其创作不断回到“不同的孩子”这一

隐喻,这些儿童是比人类高级的异形。15

本章将以十七年期间(1949-1966)的中国科幻小说,科学杂志《我们爱

科学》、《科学大众》等为材料,试图探索社会主义中国“科学想象/话语”与

“儿童主体”之间的繁复关系,并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建国初期的科幻作品

几乎只属于儿童?这一“概念主体”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筑造了怎样的话语及

想象空间?以儿童为述者的“科学幻想”与以儿童为读者的“科学教育/话语”

                                                                                                               9  Sandy Rankin and R.C Neighbors, “Horizon of Possibility: What We Point to When We Say Science Fiction for Children”, Sandy Rankin and R.C Neighbors (eds.), The Galaxy is Rated G: Essays on Children’s Science Fiction Films and Televisi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11), p.3. 10 David Pringle and Peter Nicholls, “Children in SF”, John Clute and Peter Nicholls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3), pp.212-213. 11  Sandy Rankin and R.C Neighbors(eds.), The Galaxy is Rated G: Essays on Children’s Science Fiction Films and Televisi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11); Farah Mendlesohn, The Inter-Galactic Playground : a Critical Study of Children's and Teens' Science Fiction. Jefferson (N.C. : McFarland & Co, 2009) 12 Gary Westfahl and George Slusser(eds.), Nursery Realms: Children in the Worlds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Horror (Athens, Ga. :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9) 13马小悟译、亚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页 212。 14同上,页 228。

15  David Ketterer, “’A Part of the …Family?’ :John Wyndham’s Midwich Cuckoos as Estranged Autobiography”, Patrick Parrinder (ed.), Leaning From Other Worlds: Estrangement, Cogin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Science Fiction and Utopia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146-77.

Page 2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0  

之间的微妙差异,暗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部对于“科学”有怎样的

分歧?本章一再言及对儿童的“想象”,为许多不言自明的概念重新打上引号,

种种努力并非要否认彼时儿童作为重要的社会阶层、读者的历史事实,而是希

望将儿童视作文化概念而不只是实体存在,借由追溯异于主流成人视野的群体

经验,开掘更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及话语空间。看似非文学质素的“儿

童”与“科普”实践或许恰恰饱含主流文学(纯文学)难以言明的时代秘辛。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社会主义中国无疑亟需科技及知识,无论是在物质层面实现生产力突破,

还是在哲学层面完成马克思所言的对“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超越——从而诞

生新的技术主体。16毛泽东强调“科学实验”作为人类革命运动之一,以权威话

语强化了科学对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

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

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

人们达到了思想中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17这段话也成为科

学文艺工作者常常引用的、以证明科学文化重要性的金科玉律。但对于科学的

重视与需要并不必然转译为对科技工作者的信任与倚重,在社会主义的语境中,

他们的存在一直很可疑。科幻小说常常需要涉及科技产品/装置、科学设计、科

技空间及科技人员。18 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甚至将90年代

以前的中国科幻定义为“发明科幻”,比起西方坎贝尔式的传统硬科幻,它们

“更具有技术设计的特点,……这些作者是为了说出自己的技术设想才写小说

的”,与其说它们是科学虚构创作,不如将其定义为“小说式的可行性报告,

他们真打算照着去干!”19因此,与彼时主流的、以工农兵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传

                                                                                                               16  Andrew Feenberg, Transforming Technology: A Critical Theory Revisit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53. 17  毛泽东《实践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页 2。 18学者 Adam Roberts 认为空间的旅行故事,时间的旅行故事及想像性的技术构成了科幻

小说基本的三种形式。马小悟译、亚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0),页 2。 19  刘慈欣《刘慈欣谈科幻》(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页 82-85。  

Page 2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1  

统文学相比,科幻小说类型学上的独特性,一开始就征兆着异质性。

这一套完整的、严密的围绕着“技术”而形成的社群——科学共同体,

在西方学界广受关注。以默顿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学派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就

主要关涉这一社群的形成及结构,包括科学家的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等方

面。20 然而这样的“科学共同体”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无论从政治还是主体

意识等层面,都具有危险性。学者 Richard Suttmeier 早在 1970 年代就注意到新

中国知识分子的科学普及(science dissemination)与大众科学(mass science)

背后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无法融洽于社会主义的科学格局中。21 Sigrid

Schmalzer 延续了这样的思路,在更为具体的考古领域,印证了这种难以调和分

歧的存在。Schmalzer 认为即使是在考古这样的田野科学——群众似乎具有某种

话语权——中,大众科学对于破除专家权威仍收效甚微。除了在“大跃进”时

期,以激进政治的形式倒错迷信与科学的概念——将科学家的谨慎与理性定义

为“迷信”之外,群众很难对实际的科学进步增砖添瓦,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

同体及其代表的理性王国仍具有自洽的规则。22 学者 Zuoyue Wang 则关注政治

决策层面对于科学共同体的态度。在对 1956 年中国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

的始末进行细致考察后,Wang 发现国家的科学规划反映了党内关于科学发展的

矛盾态度,即技治主义( technocratic approach)与革命动员(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属下的大众科学(mass science)之间的紧张关系。23这种裂痕不仅

存在于意识层面的纷争,国家与知识分子之间也有具体的、有关新中国科技路

线方向矛盾,例如教授们在 1950 年代早期对国家学科设置——过分仿效苏联模

式、强调技术而忽略理论——存有不满。24 在文学层面,虽然德国学者 Rudolf

Wagner 的研究对象是改革开放后创作的科幻作品,却也揭示了这个群体在社会

                                                                                                               20 鲁旭东译、R.K 默顿著《科学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1  Richard Suttmeier. Research and Revolution: Science Policy and Societal Change in China(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74), p.126. 22  Sigrid Schmalzer, “‘Labor Created Science’: The Class Politic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1940–1971”, The People's Peking Man: Popular Science and Human Ident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 p.113-136. 23 Zuoyue Wang, The Chi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Making of the 1956 Twelve-Y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2015. 31:3, p.181. 24 Ibid, p.183.

Page 2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2  

主义中国的异质性。Wagner 指出,新时期的中国科幻作品中,科学群体总是被

安置于偏远的、被隔离的地区(isolated outlying places)。这样的隔绝状态,使

得该群体不需要与外界——工农兵或政治人员——进行接触与比较。科学共同

体有自洽的体系和原则来处理内部问题,与干部、工农等题材依赖群众纠偏的

模式不同。虽然 Wagner 将科幻视作积极的“游说文学”(lobby literature),即

向主流社会展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科学群体的生活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

特殊的、隔绝的,橱窗式的“展现”更透露出该群体的异质性。25

科学从业者从属于“知识分子”这一在社会主义语境中高度可疑的群体。

比起文艺界的知识分子,科学和技术更涉及许多严格的先决条件,使其与普通

工农的距离更加遥远:技能的获得、行为的规范和价值的承诺。26“知识”等

“教养门槛”及“先决条件”因此可能成为隐形的等级身份标志物。在传统主

流文学的研究中,蔡翔的发现是具有代表性的。蔡翔在分析新中国工业小说中

的“反智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时提出,“现代高度的分工和专业性,必然制

造出一种严格的身份辨识以及等级秩序,这一等级秩序也必然遭遇中国革命的

颠覆”。27 一个自洽的现代专家制度及科学共同体可能导致的,如艾尔文•古德

纳所描述的“自主技术过程的意识形态使新阶级以外的其他社会阶级失去合法

性……新阶级在它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的基础上寻求特殊的行会优势”28,是危险

的、趋近于资本主义对生产过程的支配性权力——技治主义(technocracy)。

对这个可能崛起的新阶级,社会主义文学予以想象性的抵制。其主要的抵制方

式就是塑造不同技术岗位上的冷漠“科技-理性人”形象,并予以批判。蔡翔对

于小说《阶级之爱》、《提拔》等的分析,都揭示了新中国文学表达中取消

“专家主义”及打破知识垄断的企图。在蔡翔分析的一系列现实主义小说中,

                                                                                                               25 Rudolf. G. Wagner, “Lobby Literature: The Archeology and Present Func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Jeffrey Kinkley (ed.), After Ma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1978-1981(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43-58. 26  Tiles, Mary and Oberdiek Hans, Living in a Technological Culture, Human Tools and Human Valu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p.2-3. 27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0),页 304。 28顾晓辉译、艾尔文•古德纳著《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2),页 24-26。

Page 2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3  

人物塑造当然是这类主流文学的核心,不同性格类型的专家代表着符号化的意

识形态倾向:知识与技术是专家们“一己之私物”还是“造福人民之新器”,

决定了专家的全部价值。这类的小说负载明确的对知识分子的规训。在苏联的

科幻小说中,对工程师的不信任也是重要的表现题材,Muireann Maguire 对阿•

托尔斯泰的代表性科幻作品《阿爱里塔》、《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五人

同盟》的剖析告诉我们,苏联一直存在“邪恶的工程师”的文学传统,科幻作

品中的工程师们大都凭借自身的技术、可怖的新型力量以获得权力。29学者

Graaham 也从斯大林的阅读兴趣中观察到,苏联时期的科技工作者虽然被想象为

解决自然困境的关键人物,但始终不被信任。30在新中国的科幻文学中,虽然潜

在的“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仍是主要的描述对象,却并非直

接的叙事者,儿童作为外于该群体的述者,带来了新鲜的视角。科幻作品中儿

童的视角、语言表达,究竟如何给新中国的科学想象、科技群体带来外于理性

的情感维度,这样的叙述怎样缓解“科学共同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异

质性?

第二节 儿童视角:“知识老人”及魔法化的科技空间

新中国早期的科幻文学,其浅显简单很符合达科•苏恩文对科幻小说的阶

段性归纳:“技术性预测……曾在不同时期(凡尔纳,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

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使用过。这种有需求的和值得称道的大众普及性任务

可以在青少年层次上成为科幻小说作品的一个有用的因素……虽然它们是一种

正统的科幻小说形式,仍然处于发展中的较低阶段”31,苏恩文认为技术性科

幻小说在“刚刚接触这一文学类型的读者,诸如在青少年读者中很受欢迎,因

为它们在旧的经验语境中只引入了一种容易接受的新科技变量(登月火箭,或

降低有机物折射率的光线),用这种方式激发出来的兴奋是真实的,但也是有

                                                                                                               29  Muireann Maguire, “Aleksei N. Tolstoi and the Enigmatic Engineer: A Case of Vicarious Revisionism”, Slavic Review, Vol. 72, No. 2 (2013), p.247-266. 30 Loren Graham, The Ghost of the Executed Engineer: Technology and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62. 31丁素萍译、达科•苏恩文著《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的诗学和文学类型史》(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页 11。

Page 2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4  

限的,更适合短篇小说和新的读者”。32 新中国科幻小说的幼稚化和简单化固

然受限于时代的整体氛围——对科学的简单理解和乐观信仰——停留在苏恩文

划分的“较低阶段”,但其平面式、幼儿化的处理——尽管无意识或只是少儿

科普的副产品——却缓解了新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非常关键的隐形张力。

儿童所具有的——或者说大众文化想象中儿童裹挟着的——顽劣性格,

常常作为一种叙述策略,用于推动情节发展或缓和紧张议题等。学者 Stephanie

Donald 曾对革命电影/宣传画中儿童的形象进行分析,她认为儿童的浪漫与顽劣

( mischief )缓和了这种视觉表述( visual narrative )中蕴含的暴力性

(brutality)。33 而新中国的科幻小说中,儿童适度的顽劣与冒险,则成为暂离

日常生活、进入未来科学世界的重要门径。34

刘兴诗发表于 1961 年的科幻短篇《地下水电站》展开的就是“我”顽皮

的跟踪地质队员寻找地下水源以供新型发电所需的故事。住在“我”家隔壁的

地质勘探队和工程队的“叔叔”们为了“我”的安全不让“我”去探险,直到

“在这个地方,他们再也没法赶我回去了”35,儿童“我”作为叙述者,将寻找

地下水源以供发电的、复杂的科考过程变作儿童的探险。叶至善的《失踪的哥

哥》也是由于哥哥“一定以为我们厂里有什么好玩的”,所以“趁没有人看见

的时候,偷偷地躲在空铁箱里,让传送带给带了进来”36。一个封闭的、与传统

工厂有别的自动化工厂就此打开,哥哥的意外闯入带进了窥见新型的冷冻设备

的视角。机灵的“小鬼”们,还常常发现尚未普及的科学发明,将“新鲜”的、

属于“未来的”科学设备带入(文本制造出的)“现实”生活。发表在《我们

爱科学》杂志上的《海滩上的长方形脚印》,讲述了少年小光在参加夏令营时,

因着“对一切都觉得很新奇”的心情,在海滩上散步时发现了机器人潜水员的

                                                                                                               32 同上。

33  Stephanie Donald, “Children as Political Messengers: Art, Childhood, and Continuity”, Harriet Evans and Stephanie Donald (eds.), Picturing Pow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st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9), p.82. 34  关于儿童“顽劣”的形式功能的研究,可参见 Mary Jackson, Engines of Instruction, Mischief, and Magic: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ngland from its Beginnings to 1839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9) 35  刘兴诗 <地下水电站>,见《少年文艺》,1961 年 7-8 月号,页 99。 36 于止《失踪的哥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页 24。

Page 3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5  

脚印。小光由此参访/探秘了海底的研究厅,展示了机器人们劳作的新型“海底

农场”。高科技的设备却潜藏于与世隔绝的、远离日常的海底,由少年的“新

奇冒险”意外地打开。无怪乎少年小光要问:“这样新鲜的玩意儿,怎么连我

们这儿的人都一点儿不知道呢?”科技工作者李老伯解释道,“前些时候,我

们在这里主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所以没有宣传。想不到工作才正式开始,就马

上被你们这些机灵的小鬼发现了。”37 除了“真实”的儿童裹挟着“顽劣”的

设定因而能够打开原本封闭的科学世界外,儿童世界中的典型形象——例如孙

悟空——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功能。在郭以实的小说《孙悟空大闹原子世界》中,

就采用了“闹剧”这种形式,以孙悟空生动的、安全的“破坏冒险”来展示新

的科技世界。“曾经闹过天宫、水晶宫的孙悟空”准备破坏新的科技设备及生

活空间——“在地球的每个角落,还有人造卫星和月亮上响起了警报”38,孙悟

空无意间沾上的、珍贵的“放射性元素”也给正常的、现代的自动化生产——

例如原子能火车等——带来了诸多麻烦。不仅在闹的空间上传统故事接续了现

代世界,孙悟空吃无核新桃等情节也试图在两个叙述/象征传统里搭建桥梁。

孙悟空的作用是“来看看稀奇,玩玩而已”,而“稀奇”的达成便是在文本空

间内引入外于日常生活的、传统的眼光,以此审视和展示现代的科技进步。

如果说儿童的“顽劣”所打通的日常生活与科技未来,是叙述得以展开

的第一步:它使得叙述具有原初的动力;那么儿童视角展现的、玩具般的科技

空间,则充斥着前科学时代的魔法色彩,使得科学无法成为专家们的“一己之

私物”。在为儿童/青少年撰写的、描述儿童/青少年生活的科幻小说中,科学常

常被处理成某些神奇“装置”的具象。在儿童视野下的未来科技,是对生产零

件及科学原理的简单组装,这自然打破了“技术官僚”的可能——科技的未来

可以如此浅显,甚至都不需要打破智识阶层对知识的垄断,因为这样的科技本

身就是对“幻想”的具象处理,而“幻想”是无需“教养”或是“知识门槛”

的。一系列的仿生学的科幻作品诠释了新中国初期儿童视角下直接而简单的科

学想象及现代化设计。迟叔昌的《奇妙的‘生发油’》讲述的是改造动物的特

                                                                                                               37 微明 < 海滩上的长方形脚印>,见《我们爱科学》,第 10 期,页 83-84。

38  郭以实 <孙悟空大闹原子世界>,《古峡迷雾》(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页 136。  

Page 3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6  

性,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国营西北农牧场第 12 分

场的技师培育出了可以使大象长毛发的‘生发油’,这个颇有现实感的地点承

载的却是一连串的儿童拼图般的“物种改造”。负重马种的粗腿是为了载重汽

车、饲养鹿群的枝桠是顶级的鹿茸、甚至毛象这样灭绝的动物也不是“从博物

馆请出来的”39,身上有着“玫瑰红、金黄、雪白、苹果绿”的毛发。迟叔昌的

另一篇有关动物改造的科幻小说《割掉鼻子的大象》中,用“一种一定波长的

电波来刺激猪的脑下垂体”就可以培育出像大象一样粗壮的猪,而对猪的任何

缺陷都可以进行微调设计,例如“在猪饲料里加进一种新的化学药品‘强骨

素’”,就可以让猪骨承受象的重量。40鲁克的《鸡蛋般大的谷粒》同样用了

“生长刺激剂”、“壮果剂”等新发明改造了果实,“促进生根、防止落叶”41。

王国忠的《神桥》想象的是利用微生物快速的繁殖速度造桥,这当然离不开对

“细菌”不良质素的克服,所以科学家们“专门培养了一种不怕烈日和寒冷的

细菌……给它们一些特殊的营养,它们可以分泌出类似水泥一样的坚硬物质”42。

在“科学”的改造下,一切习常的事物都能够依照“人的意志”迸发潜能。人

的意志、幻想的能力,吊诡地成为“科学”发明的依据:这些文本所共享的令

人眼花缭乱的物种奇迹,其实是简单的“科学原理”(甚至常识)的想象性延

伸,所使用的也是丹药般的、含糊其辞的“药水”或“特殊的营养”,这正是

利用儿童矇昧的眼光,将科学“魔法化”。除了物种的任意拼装及改造,“万

能性”也是彼时科学魔法化的重要表现,是想像性科学发明的重要诉求。1960

年,《我们爱科学》杂志——新中国 早的儿童科学读物——的创刊号中,登

载了科幻小说《魔棍》,它代表了神秘而万能的科幻书写范式。在研究院工作

的爸爸发明了“超声波发生器”,它不仅能洗掉衣服上的污渍,拍掉大衣上的

灰尘,还能捕鱼,杀菌,甚至使“水的滋味变得像陈酒一样,喝起来香甜可口”

                                                                                                               39  迟叔昌 <奇妙的‘生发油’>,《三号游泳选手的秘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页 20。 40 迟叔昌 <割掉鼻子的大象>,见《中学生》,1956 年 4 月号。

41  鲁克 <鸡蛋般大的谷粒>,《奇妙的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页 13。 42 王国忠 <神桥>,《黑龙号失踪》(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 ),页 63。

Page 3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7  

43,其万能性不愧为“魔棍”。万能的不止点石成金的“魔棍”,变色涂料的万

能性能也带着“前哥白尼”时代的隐形诉求。嵇鸿的《神秘小坦克》的叙述模

式与《魔棍》如出一辙,从事科学研究的动物学家爸爸,发明了“万能变色涂

料”,帮助他观察野兽生活,这种“‘万能变色涂料’能够变出极复杂的颜色。

因此他们坐在枯黄的草丛里,几乎不能相互辨认。”44 在“科学”的唯物表象

下,魔法棒们得以还魂,获得了现代的合法性,科技从业者(通常是故事中的

爸爸们)也摇身一变,成为现代社会的魔法师。正如达科苏恩文的观察,“大

众科普和青少年冒险故事”与童话故事具有同源性,这一“凡尔纳”脉络下的

科幻小说“没有改变童话故事的结构,只改变了其手段的推动力:它摆出为超

自然情形解释的姿态,方法是把它重新交付给自然科学和高尚的科学家”45。频

繁出现的“真是奇迹!了不起的奇迹!”的赞叹、“我准备了一个奇迹来招待

您”的邀请46、“奇迹离不了科学”的论断、甚至取名为“钻劲+科学=奇迹”47

的标题,将童话式的奇迹与魔法冠以“科学”之名从而取得合法性,同时予科

学以具象生动的表达。

大跃进时期出现的一些儿童科幻作品中,孩子所提供的、魔法与科技的

混淆,达到了 大的意识形态效果,本土科幻也第一次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

该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一些未曾接触过科技题材的作家,也开始创作科

学幻想小说。这暗示着“科学”愈发脱离知识与规范的传统定义,进入魔法化

的纯幻想空间。严远闻创作的《假日的奇遇》就通过两个农村少年的互访与对

话,描绘了农村在“科学”帮助下的新貌。从未涉猎过科技题材,也与科学普

及网络绝缘的作家严远闻,完全褪去先前状似理性的外饰,将科学直接等同于

魔法。在棉花林中,少年乐乐为新新讲解公社里的棉花树,将新物种的茁壮直

接归因为“神奇药水”,将作物的培育方式描绘成“变戏法”:“我们都给吃

了药水……我们种了棉花,就把药水和在肥料里,这种药水,棉花的根吸了,

                                                                                                               43 游尤常 <魔棍>,见《我们爱科学》,1960 年第 1 期,页 40。

44 嵇鸿《神秘的小坦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3),页 7。

45 丁素萍译、达科•苏恩文著《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的诗学和文学类型史》(合

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页 26。 46 迟叔昌 <割掉鼻子的大象>,见《中学生》,1956 年 4 月号。 47 鲁克 <鸡蛋般大的谷粒>,《奇妙的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页 7。

Page 3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8  

也会变戏法,长红棉花,绿棉花……以后织的布也是五颜六色,一点不褪色”48,

猪进化成了短鼻子的大象,功劳也该归于“神奇药水”:“ 近我们发明了一

种新药水,每隔两天就给打一次药水针,猪一天就可以长 50 斤肉”。49  吊诡的

是,这段大跃进时期典型的、物质泛滥的浮夸说辞,其荒诞性却被儿童口吻和

科幻的主题所中和。这样的夸张修辞在“十七年”期间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科幻

创作中并不突兀,它甚至是儿童科幻的一种书写范式——大跃进至多演示了它

的激进版本——科技锻造的、物质大繁荣的俗世乐园频繁显现于科幻小说中,

典型的便是主人公参观完新型工厂、牧场之后所经历的“展览”。例如《鸡

蛋般大的谷粒》的 后,“太阳刚刚下山,俱乐部的广场上早已停满了各式各

样的小轿车。职工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来赴会。跳舞,电影,溜冰,聚餐。餐

厅里,有十来张餐桌。每桌都堆得满满的,有李子一样大的牛奶葡萄,有小西

瓜般的蜜桃,有尺半长的香蕉……”50。学者 Stephanie Donald 的观察颇为独到,

她认为文革时期出现的日常的荒诞、成人的激进行为等,其实是在盗取儿童的

身份并施行这种“幼稚的”能量和特权,早在迫使儿童过早社会化的道德教育

中,成人已取消了儿童玩乐的合法性,为这场盗取奠定基础。51  大跃进所铸造

的“疯狂现实”,链接了儿童与成人在“幻想”的共享可能。1958 年,《人民

日报》第一次对本土科幻有所关注,这也佐证了儿童的“幼稚”特权与能量,

开始被主流文化嗅得甚至“盗取”。文章评点了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失踪

的哥哥》和《割掉鼻子的大象》,以这两本儿童科幻写作为典型,将这类幻想

定性为“是基于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工农业生产,富于启发性和现实意

义”52,着力强调了科学对于生产力,物质繁荣的作用。更值得关注的是文章袒

露的关于“科学幻想”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接受脉络”。作者提及先前对这

类幻想的质疑,“当我第一次看见 1956 年4月号的《中学生》杂志上发表“割

                                                                                                               48 严远闻《假日的奇遇》(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页 10。

49 同上,页 16。

50鲁克 <鸡蛋般大的谷粒>,《奇妙的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页 24。

51  Stephanie Donald, ‘‘Children as Political Messengers: Space and Aesthetics in Posters and Film’, Evans and Donald (eds.), Picturing Pow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st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oulder, Colorado: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99), p.79-100. 52  关雨 <两本科学幻想小说>,见《人民日报》1958 年 5 月 30 日,第 8 版。

Page 3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29  

掉鼻子的大象”,‘编者按’里肯定地说,将来猪是一定要变大的,虽然不一

定用文中所提的这个方法;我当时曾经想:‘编者这样写是否妥当呢’”,然

而大跃进的“民间壮举”让编辑不再怀疑“大象身量的猪”只是儿童的天真幻

想,而是一种确凿的现实,吉林省青年兽医改造猪的成功就“证实了‘割掉鼻

子的大象’中的科学幻想是有现实意义的”。编辑谴责自己先前对于儿童超现

实幻想的犹疑,反省道“自己的那些保守想法应该改变了”。此时的主流文化

意识到,曾经被认为“太神乎其神”的儿童科学幻想与跃进的现实,实际上互

为注脚。编辑的反思暗示着“盗取”原属于儿童魔法化的科学幻想,可以帮助

认识所处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疯狂世代。除了以直接评介的方式进行再阐

释与“盗取”,文本的重新收录与编纂也饶有兴味。早在 1955 年就由少年儿童

出版社发行的、郑文光科幻短篇集《太阳探险记》,在 1958 年被收入作家出版

社编纂的《文艺作品选》,并被归入“农村通俗文库”,受到主流出版机构的

关注。在重要的副文本(paratext)——编辑的推荐语中,我们得知该选集是为

了收录“跃进歌谣”53,同辑还有《地方工业满天星》,《脚踩云雾头顶天》等

浪漫主义高昂的地方工业诗篇,多歌唱“山里钢水流成河”的跃进奇迹。从编

纂的行为到副文本的解读,这背离郑文光创作初衷的再阐释,将科幻小说从儿

童文学拖拽至主流文学目下,也泄露了在以幻想而非智识(科学)建设工业的

时代,大众文化对儿童视角造就的“魔法化科技空间”的需要。

除了空间被魔法化地装饰了,科技工作者这一危险的“智识阶级”也经

儿童的注视柔焦化了。1959 年,学者哈经维总结建国十年以来的儿童科学文艺

创作,他特别注意到这些作品中的成年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成人描写,是

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品中,成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

的……一些年老的先辈,还应该是风趣、幽默、诙谐的人……‘黑宝石’中的

王伯伯和‘小灰尘’中的老博士便是例子,这是一种可喜的倾向。”54 必不可

免出现的成人,被强调的是幽默风趣的性格,而非专业知识的严谨,在以儿童

                                                                                                               53作家出版社编 <内容说明>,《文艺作品选(第二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封底。 54  哈经维 <谈儿童科学文艺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读十年来儿童科学文艺作品札记>,见

《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9 年第 1 期,页 175。

Page 3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0  

为读者及述者的科幻文本中,感性的诉求远超于智识的需要。因此不难理解,

无论科幻小说还是科学故事中,出现了大批“科学老人”,他们不仅慈祥耐心

地传授科学知识,还抱有童心,是孩子们科学冒险的同行者。崔行健发表于

1956 年的《小路路游历太阳系》就展示了儿童(小路路)与科学家(科学老人)

一同探险的科学旅行。小说突出了科学家们——科学老人、天文学家、生物学

家等——调皮顽劣的一面,甚至频繁出现“爱说笑”和“顶嘴”等孩童特性。

例如一行人在赫尔麦斯星上失去了重量,生物学家就将失重的现象戏称为“想

不到我三十五岁吃起了奶来啦!”55 太空中的失重体验,也成为新中国早期趣

味化科学的重要命题。王国忠的《火星探险记》中,飞船中的宇航员们,科学

家们“一遇到失重,就像幼儿园的孩子跑进儿童乐园一样,什么都想试着玩一

次”。56 太空作为新奇的空间,诱引了叙事层面的科学工作者的好奇,使其自

然地幼童化。在儿童与科学家共同的冒险与叙事中,不仅科学家沾染上幼童的

好奇与顽劣,儿童也被赋予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甚至做出独特的科学贡献,

两者的身份几度融合。《小路路游历太阳系》中,路路就敏锐地发现测量行星

大气状况地仪器指针离开了“零”,慢慢抖动起来,并兴奋地告知天文学家

“水星上有空气”57, 终科学老人的保守被证明是错误的,路路大胆的探险促

成了新的科学发现。除了冒险的同行,新中国科幻创作为了吸引主要的目标人

群——青少年及儿童,常常会选择将科学原理植入少年儿童喜欢的事物中,像

是玩具、动物等。肖建亨的《奇异的机器狗》讲述的就是作为“生物控制论专

家”的表舅舅,为主人公小毅制作了机器动物狗。在小毅与朋友们不断摸索和

请教舅舅关于机器狗原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与作为述者的孩子融为一体,

在研究玩具——儿童世界的机器——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孩童的天真,因而

才会出现这样的一幕,生物控制论专家舅舅“正在和几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科

学家,跪在地板上,兴致勃勃地‘玩’着两只小铁乌龟呢”58。如前所述,在以

儿童为读者的科幻作品中,感性的吁求胜过智性的强调,这使得文本中所表现

                                                                                                               55 崔行健《小路路游历太阳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6),页 26。

56 王国忠 <火星探险记>,《黑龙号失踪》(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页 74。

57 崔行健《小路路游历太阳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6),页 32。

58  萧建亨《奇异的机器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页 15。

Page 3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1  

的科学家们所身负的知识与技能, 大化的被弱化。而与智识甚至是教养阶层

相关的叙述往往指向“冰冷”相系的意象与想象,也即毛泽东所谓的知识分子

“冷冷清清地去干”59,或者王国忠所说的“冷冰冰”“光秃秃”的知识。换言

之,儿童视角赋予科技工作者以“温度”,解构了(想象中的)这群理性人与

智识者潜藏的冷漠性。

总而言之,孩子顽劣的冒险与玩具化的科学世界,使得“唯物”的科学

世界染上魔法的颜色,也使得外于日常生活的、艰深的科技空间,得以“天真

地”被打开。“科技”在孩子的视角与转译下,与“魔法”一道合法地分享着

“奇迹”的原始效力,遮盖其原本的赋权者——知识,因而也部分地瓦解了科

技共同体 重要的“私有财产”——教养。对于儿童这样未社会化的主体而言,

技术与情感似乎没有分化的必要,一切冲突的内里都消融在“新奇有趣”又

“缤纷灿烂”中。难怪柄谷行人感叹道“一个社会是在教育学中梦想自己的黄

金时代”60。童心统领下的科学叙述,不仅为科技工作者“加温”,也装饰/魔

法化了“等级森严”的科技空间, 终融解了以智识和教养门槛铸造的、对科

学的“冰冷”想象,缓解了上一节分析过的该群体所裹挟的那些“潜在的危

险”。

第三节 背离:科学话语与科学想象

然而饶有趣味的是,由科幻小说/故事——一种被分享的科学想象——所

铸造的、魔法或绚烂的科技空间,童稚而慈祥的科学工作者,与彼时非虚构性

的科学话语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以十七年间唯一一本面向儿童的科学杂志《我

们爱科学》为例,科学话语与科学想象之间的差异甚至是背离,提示我们以

“儿童想象”为调和的科学叙述,似乎难以缝补“科学”命题在新中国早期的

异质性。虽然高士其在创刊号中的题诗中暗示,刊物将在“科学幻想”与“实

                                                                                                               59“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 引自毛泽东 <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

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语> 《建国以来毛泽东手稿》第九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页 89-92。 60赵京华译、柄谷行人著《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3),页

130。

Page 3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2  

际生产”之间保有平衡:“引导读者去未来世界/作科学的幻想旅行/又使少

年们获得/生产劳动的实际技能”61,并概括性地举列了刊物的内容分布。这是

个野心颇大的计划,诉求的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尖端

科学与民间实践的配合:“一面讲祖国的建设/一面讲世界科学的展望/一边

介绍科学家的试验工作/一边介绍群众科学活动的情况”62;但从刊物的栏目排

布来看,这种结合犹有裂痕。期刊早期仍试图在几个维度保持平衡,创刊号中

刊登了学院教授的文章以“介绍科学家的试验工作”;63 发表“光辉的数字”

以显示“祖国的建设”;以科学幻想故事《魔棍》去引导“读者去未来世界”;

“天天向上”板块则介绍孩子们自己的科学实验成果,如《 初的两穗种子》

《在少年先锋队水电站》《红领巾生产收音机》《我们的工厂》等。但纵观全

刊,栏目间的比重差别巨大,可以看出高士其所说的“群众科学活动的情况”,

或更为直接地表现为孩子们以“制作模型”和“下乡劳动”为主的科学实验,

才是刊物的重点展示对象。在“小工厂”“小农场”中劳作的少年儿童们,与

科学幻想中依赖成人科学家,天真发问的述者形象全然有别。实践中的儿童,

褪去了虚构性文本中对其“天真”“童稚”的想象,几乎成为成人/青年的预备

版本,儿童们的科学实践强调的是与成年人——特别是工农而非科学家——在

内在属性上的零差异,唯一的不同只在规模——“小”。细读儿童的来稿,我

们几乎难以辨别这些科学实验及劳动生产与现实中的工农实践的距离。例如

《我们的工厂》中描述的“红领巾小工厂”,它甚至不能算是现实工厂的缩小

版,而完全可以称得上独立的生产空间,“工厂里有办公室、七个车间、理发

室、卫生室、浴池和仓库”,生产的设备也极其专业,“车间里有压力机、打

帽机,还有眼床、平丝床和手摇钻”。 后为了证明这些生产实践都不是孩子

们过家家式的游戏,文章特别点出这些儿童制作的产品对现实社会——祖国此

时的工业建设——的直接贡献,“这些产品,不但支援了本市本省的生产,还

送到辽宁、湖北各地。有一次,昌图兴修水利需要元钉,小工人们为了支援水

                                                                                                               61  高士其 <献给“我们爱科学”>,见《我们爱科学》,1960 年第 1 期,页 4。 62 同上。

63 如史超礼(北京航空学院副教授)<答幻想飞出地球的孩子们>,见《我们爱科学》

1960 年第 1 期,页 6-7。

Page 3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3  

利建设,提前完成了任务。”64 不仅文字叙述显示出儿童的完全社会化,配图

则以视觉的形式再次确认了这种严肃性。两个少年队员,头戴工作帽,神情紧

张地并立于悬有“红领巾工厂”牌匾的建筑前,看向远方(或可理解为凝视文

本外的读者,即跃出纸面的对象),背景是工业烟囱散发的袅袅烟尘。 从构图

到人物刻画,都显示出“战斗”之姿:以“决绝”——天真的完全对立

——力图抹消儿童与成人在这场建设之战中的分异。除了劳动,科学实验中的

儿童也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在科学的场域内,他们也绝不天真地等待“慈祥而

童稚”的科学家予以引导。在介绍交口少年科学院时,文章就特别强调“院里

的科学家都是交口中小学的同学”,而象征性的领导也是政治性的——“由县

委书记张克明同志兼任名誉院长”65,数年来孩子们通过自己不断的试炼,从

“ 初的两穗种子”到培育出蚕豆大的向日葵子,受到周总理的嘉奖。事实上,

《我们爱科学》杂志创刊于 1960 年,其诞生的时期本就耐人寻味,与技术革新

运动及第二个五年计划密不可分。66 创刊号中,载有共青团中央书记王伟的文

章《立志攀登科学高峰》,除了一贯的对共产党、社会主义和毛主席的歌颂,

提出对少年儿童的科学期望外,虽未直接点明,但文章特别呼应了第二个五年

计划中的要求,提法与党的五年计划决议几乎一致,67例如“现在我国的科学文

                                                                                                               64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 <我们的工厂>,见《我们爱科学》,1960 年第 1 期,页 48。 65 延慧 < 初的两穗种子>,见《我们爱科学》,1960 年第 1 期,页 42。

66 有关 60 年代兴盛的技术革新运动,可参见 Sigrid Schmalzer, “Youth and the ‘Great

Revolutionary Movement’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 in 1960s-1970s Rural China”, Jeremy Brown and Matthew Johnson (eds.), Maoism at the Grassroots: Everyday Life in China’s Era of High Sociali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154-178. 67 党的五年计划决议的提法是:“在 1959 年计划的基础上,准备在 1960 年使粮食产量

达到一万三千亿斤左右,钢产量达到五千万吨左右,在科学技术方面基本上掌握原子能

技术和喷气技术……提前十二年科学规划,在主要的科学技术部门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这就是说,在 1958 年到 1962 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将提前建成为一个具有现

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

Page 3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4  

化水平,和我们先进的社会制度相比较,还是很不相称的。为了改变这种落后

状态,党和毛主席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方向,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在十年内,把

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68。因

此不难看出,这份科学刊物的指向与彼时的政治号召和生产力需求密切相关,

它导致了刊物更多偏向于“技术”,而非“科学知识”,更毋论“科学幻想”。

孩子们的科学实验及技术革新因而贯穿刊物六年的历史,覆盖无线电、造船、

飞机、拖拉机、水电,养殖等新中国生产发展的重要诉求。

儿童们近乎成人式的、排除引导需求的科学实验与技术劳动,不啻为对

科学工作者们的技能(象征性)剥夺,甚至可以成为 Zuoyue Wang 对毛时期科

技从业者的生存处境研究的一个生动注脚。在科技史学者 Zuoyue Wang 看来,

毛泽东等党内领导对对年轻一代科学家革命精神的吁求,正是对科技群体的政

治不信任的表现。69 反观科学幻想,不仅在刊物中所占比重很小(每期至多一

篇),而且这种存在极不固定,从 1960 年创刊到 1965 年因文革停刊,《我们

爱科学》以双月刊的形式出版了 14 期,但第 3,8,12,13,14 期均没有刊载

科学幻想故事/小说。这些边缘性的科学想象,它们所能承载的——如第三节分

析过的——以魔法或绚烂空间去加温及调和“现有”科技空间及人群的能力是

有限的,它甚至可能只是科幻作家们作为科技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这种

有限性还有非常重要的旁证,在《我们爱科学》中,时常登有“科学家的故事”

一栏,但介绍的全都是古代中国的科学家,70 这显然是将民族与现代(科学是

其 好的注解之一)融合的巧妙方式,但也无形或有意地排除了当代科学家们

的“存在”。当代科学家的缺席或可以理解为“儿童/青少年科学家”的篡夺,

                                                                                                                                                                                                                                                                                                                               件。”<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九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问题的决定>,《建国以来重要

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页 426-430。 68 王伟 <立志攀登科学高峰>,见《我们爱科学》,1960 年第 1 期,页 2。

69  Zuoyue Wang, “The Chi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Making of the 1956 Twelve-Y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31:3, (2015), p.190. 70  “科学家的故事”也不是每期的固定栏目,但只要出现都指向中国古代科学家。例如

第五期《古代农学家贾思勰》;第七期的《解剖学家王清任》;第十期的《游方和尚修

庙记》;第十二期的《曹绍變除怪》。在新书绍介的环节,也多次提到少年儿童出版社

的新书《古代农学家的故事》及《古代医学家的故事》等。

Page 4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5  

孩子们代表了新中国现时(全然成人化的科学实验)及未来(儿童的本质属性)

科学图谱,与古代民族科学家们一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序

列。在越来越激进的群众科学运动影响下,科幻小说所能提供的想象性调和也

终破灭。在 1964 年知青上山下乡后,儿童的社会化达至顶峰,刊物也不再登

载科学幻想小说,创刊号中登载的专家寄语也消失了,纵观全刊,不再出现

“科学家”的形象,只剩下“工人”与“技术人员”的身影。1965 年,《我们

爱科学》出版第 13 期“中国人有志气”专辑,集中报道了农村青年的科学实验

成就,儿童的概念/身份慢慢被替换成“青年”。在结刊的第 14 期“自力更生

攀高峰”专辑中,所有的科学故事都搭载着毛主席语录的直接指示,例如《美

国飞机怕步枪》就是在毛主席的“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

不是物”的指导下成立的,《巧搬沙龙的故事》也出于毛主席“在共产党领导

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教育。历时而言,在科学的

话语场域中,孩子们通过科学家们缺席的自主科学实践,逐渐从想象中的“祖

国的花朵们”成长为独立的“革命小将”。

第四节 结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以儿童视角写著的科学作品,其读者并非只有

儿童。高士其曾呼吁多创作儿童的科学读物,他的理由是“儿童科学读物也和

儿童文艺读物一样,不仅是辅助儿童教育的绝好工具,而且可以教育成年人。”

特别战争以来,直到新中国早期,尽管扫盲工作带来了文盲率的锐减,但社会

中成人的文化水平仍偏低,有鉴于此,高士其才提出“专门以工农兵为对象的

作品不能完全适用于儿童,但如以儿童为对象的作品,则工农兵往往也喜欢

看”。71 除了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兵可能成为儿童科学读物的潜在读者外,儿

童读者还牵带出庞大的相关群体,英国学者 Julia Mickenberg 将这一群体定义儿

童守卫者(child guardians)。在对冷战时期的美国左翼儿童读物进行研究时

Mickenberg 指出,不同于面向成人的作品,儿童读物往往需要迎合至少两类读

者:首先是家长、老师,图书馆管理员等为儿童挑选图书、购买读物,甚至为

                                                                                                               71 高士其 <为儿童科学读物的创作和发展而努力>,见《人民日报》1953 年 11 月。

Page 4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6  

其阅读的成人群体;其次才是儿童本身。72 因此这些文本不应被视为纯粹的“儿

童文学”,而是一种特殊的、与主流叙述及规范较为疏离的一种叙事。儿童视

角所营造的科学空间,也不仅仅限于儿童内部的知识流通及意识形态传播,它

也对彼时作为整体的科学想象造成了影响。

总而言之,孩子作为“十七年”科幻文本中几乎唯一的述者,为社会主

义的科学想象拓辟了独特的叙述空间, 典型的是对“潜在的危险”——“技

术官僚”——的话语“改造”。太空航行、物种改造、器官再生、生命冷藏,

这些社会主义中国重要的科学想象和母题里,孩童简单纯粹的视角赋予制造这

一切的“科技人”以丰富的感性资源,使他们足以摆脱“理性冷漠人”的居高

临下感。其次,经儿童视角转译的、绚烂的科技空间新型理念及设备,也使得

科技空间的“冰冷性”得到抑制。除了对冰冷的解除,魔法化的科技想象,也

降低了“触碰”科学的门槛,弱化了科技共同体的内核——智识。

然而,孩子作为想像性文本的述者与社会主义生活中的实际儿童的差异,

又构成了这一(概念)主体多重的语义张力。通过对“十七年”间科学话语—

—以科学刊物为载体——的分析,我们发现孩子们并不需要慈祥而亲切的科学

领路人,正相反,他们过于社会化的科学实践是对这些领路者的无声篡夺。不

仅如此,“小工人”,“小配电员”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参与,也与借他

们身份/视角而铸造的魔法化的科学空间相背离。本章关注的、由孩子们勾连起

的,差异甚大的两个科学空间,似乎暗示了新中国早期“技治主义”与“群众

科学”之间难以弥合的距离。

                                                                                                               72 Julia Mickenberg, Learning From the Left: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Cold War,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4.

Page 4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7  

                                                       第三章 时态分裂症

——“十七年”科幻文学中的“未来”书写

第一章中,我主要从“十七年”科幻小说的特殊述者儿童出发,探询其

为科学想象铸造的话语空间,特别关注了借由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对科学想象中

的重要人物——科技共同体——进行的“话语改造”。对这一人群的书写,是

科幻文学不同于彼时主流的工农兵文学的一大特征。而这一章,我将视线从人

物及空间层面移开,转而关注科幻文学的另一特殊维度:有别于“十七年”文

学多关注“现实”与“当下”,科幻小说天然地内蕴着对“未来”与“异地”

的吁求。由此,“十七年”的科幻多呈现向前看的“发展”所指涉的那些命题,

泄露着以人的意志力(或曰主观能动性)实现“跃进”的欲望。例如为批量快

速地产出技术人才而启用机器人、呼风唤雨地改造恶劣气候,对动物膨胀式地

养殖等等。但本章不打算止于这些内容层面的讨论,而是试图从形式的维度进

行更深入的考察。以“叙述时态”为豁口,我将细究科幻文学为新中国带来的、

有关“未来”的各式书写及其与“现实”的多重互动。

学者 Carl Tighe 认为,科幻小说是矛盾的、双栖的媒介:它既可以用于装

载乌托邦(utopian visions)以吁求更好的未来;又能够以恶托邦(dystopian)

的形式对现实发出警告。在她看来,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幻文学蕴

含着以“温和的批评”(mild way to tease)之方式,颠覆集权政权的反叛力量

(subversive potential)。这常常表现为以异时异地的生动描摹指涉/暗喻当下的

种种缺陷。1虽然新中国早期的科幻创作多是关涉技术的硬科幻,是以科学乐观

主义的风格撰写科技带来的未来美好生活,而非 Tighe 所列举的涉及社会议题的

软科幻,指涉当局的意味要微弱的多;2尽管潜藏的批判力道相对小,但科幻小

                                                                                                               1 because SF was not part of officially established system, since it was a rather mild way to “tease” the authorities, and meet otherwise unavailable views. Carl Tighe, “Stanislaw Lem: Socio-Political Sci-Fi”, Modern Language Review 84 (1999), pp.773-4. 2此处的硬科幻借用了刘慈欣的概括,将 90 年代以前的中国科幻归为“发明科幻”,比

起西方坎贝尔式的传统硬科幻,它们“更具有技术设计的特点,……这些作者是为了说

Page 4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8  

说,不同于主流文学的传统,总要涉及“当下”与“未来”两种时态,任何外

于“当下”、超越“此地”的写作——即使不是 Tighe 所观察的、以替代世界

(alternative world/ jurisdictional rivalries)温和地批评现有世界——都暗藏着危

险,因为它至少会提示“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它的异质性很大程度上来

自于它在时态之间的、必要的跨越。本章因此试图通过对彼时整体文学氛围的

解剖,对科幻文本——特别是其中“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之间桥梁——

的细读,探究新中国早期科幻小说中的时间态,并回答以下问题:在批判现实

主义逐渐走向程式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甚至走向“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

的浪漫主义两结合”后,现实主义内部潜藏的——如韦勒克所言——“描绘和

规范”、“真实和训谕”之间的游弋如何体现在科学幻想写作中?“幻想”在

这样的文学氛围演变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形式,又会以怎样的言语策略构建其

叙述的合法性?“科学幻想”作为一种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幻想型态,采取了

怎样的叙述,以消解时态变迁带来的异质性,并以此制造“真实”?

第一节 “梦”的取消:两种抵达未来的方式

1950 年底,知识书店在“新少年读物”系列中出版张然的中篇科幻小说

《梦游太阳系》,此书也是新中国第一本科幻小说。据后记,作者张然只是科

学的业余爱好者,希望籍这本科幻小册子激发小读者的科学热情。张然与五十

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隶属于科普协会的科幻作家显然有身份之别,而其的兴

趣散记《梦游太阳系》也与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及基底得到空前确认——之后的创作有内核上的差异。新

中国初创时的《梦游太阳系》甚至还带着晚清的科幻兴味。 明显的表征是对

“梦”的质素的继承。《梦游太阳系》的故事前半段讲述的就是主人公静儿的

梦境,后半段是老师同学对静儿梦境的剖析和知识讲解。

                                                                                                                                                                                                                                                                                                                               出自己的技术设想才写小说的”,与其说它们是科学虚构创作,不如说“那些东西像小

说式的可行性报告,他们真打算照着去干!”见刘慈欣 《刘慈欣谈科幻》,(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页 82-85。

Page 4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39  

用梦境抵达未来科技是晚清科幻常见的处理方式。学者王德威将晚清科

幻小说界定为“奇谭”(fantasy),着意强调“在新的认识论与旧的认识论交接之

际,‘科学’的概念还显得陌生与不自然,科幻奇谭适足以凸显其中的龃龉与

妥协” 3。在“重理传统志怪美学脉络”4 的同时进行的科幻尝试,其“怪诞”

与“惊异”自无需多言。“梦境”在怪诞的文学氛围下、科学未明工业不济的

时运下,成为到达未来想象的便捷桥梁之一。陆士谔的《新中国》(1910)是

其中的典型代表。主人公陆云翔“一觉醒来,见红日满窗,牌声聒耳”5,却

“不觉大惊,但见世界换了个样子”,6 已是四十年后繁华的浦东景象。在《梦

游太阳系》中,这样的非现实手法与儿童的童话式表现缝合在一起。开篇是童

话的而非科幻的,对太阳系的探险源自与月亮的对话:“静儿的两只大眼睛,

对着美丽的月亮,望的出神。忽然月亮笑了,像伯英的笑脸一样,慢吞吞的说:

‘静儿,到这里来玩呀’。”静儿受到感召,于是“两只胳膊,变成一双翅膀,

他看他自己的胸,有一层雪白的羽毛,他一变成了一只小鸽子”7。 《梦游太阳

系》中的静儿并没有立刻变成小鸽子,童话般地踏上太阳系的探险。他从第一

个梦境苏醒过来,“望望天上的月亮,看看地上的月光,想着姐姐讲的天空常

识,又记起刚才的梦,他像责备自己似的说:‘假如不是冻醒,盖好了被子,

不就可以飞到月亮上玩玩吗?’”8。科学的成分开始登场,静儿反思到纯童话

的形式无法真正抵达月球:“鸽子离开空气,是不能飞的,就像鱼不能离开水

不能游是一样的。可是月亮上没有空气,怎么办?’”9。但现实的、认知的出

场终究是短暂的,静儿很快潜入另一场梦境,这个梦境脱离 初与月亮对话的

纯童话结构,即使借助的仍是超现实的神魔力量,也是童话中的万能剂——孙

悟空,似乎孙悟空没有边界的超能力可以部分摆脱“离开空气就不能飞”的科

                                                                                                               3宋伟杰译、王徳威著 <淆乱的视野:科幻奇谭>,《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296。 4 同上。 5 陆士谔《新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页 2。 6 同上,页 5。 7 张然 《梦游太阳系》(知识书店出版社,1950),页 3。 8 同上。 9 同上,页 4。

Page 4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0  

学困境:“如果变成西游记里的孙猴子就行了”。静儿于是身负孙悟空的超能

力,开始了星际的旅行,“就像做梦一样,他的衣裳没了,身上长满了毛。自

己暗想,这大约已变成孙猴子,不妨向月亮翻两个跟头看看。一阵风就离开了

地球,回转头来,自己的家都找不着了。”而之所以在科幻小说中置入这样的

神魔色彩,是因为现实科技之不可及,神魔才替代出场成为万用药,文本给出

了明确的解释,“……根据这个道理想出的有火箭和飞球,可惜到现在还不能

坐了他们到月球上去。……他又想,自己现在变成了一个孙猴子,不怕冷,不

怕热,不怕没空气,也不怕矿石打,比坐什么火箭都好。”10对于这个童话与科

学幻想夹缝中的文本来说,梦作为超现实的装置,用以调解叙述与现实之间的

空白,当然是一种便捷的处理方式。

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唯物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渐渐失去弹性,成为

绝对的政治正确,“梦”的存在开始变得可疑。美国学者 Roy Bing Chan 的博士

论文“智识的边缘: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梦境与现实主义”(The Edge of Knowing:

Dreams and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将梦境视作历史知识的补充形

式,梦境通过对语言、身体及历史的创造性重组达成一种异质的叙述模式。11  

Chan 也关注了社会主义文学中“梦”质素的消退:梦境带来的替代性方案

(alternative forms)、对共产主义政权的幽微批判、非实证与量化的神秘性、无法

共享的私有本质等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所声称的“唯物”、“集体”等核心概

念发起的挑战。12“梦”质素的消退也暗示着“现实”的命运翻转。Chan 所举

的 1953 年的《人民日报》中王若水对 1933 年《东方杂志》的专题“新年的梦

想”的回顾,就极具代表性。王若水强调了彼时(1933 年中华民国时期)梦想

                                                                                                               10 同上。

11 “reading dreams as a supplementary form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that transcends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narrative through its innovativ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bodies and history” , Roy Bing Chan, The Edge of Knowing: Dreams and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9), p.2. 12 Chapter 3 ”Sleeping Under the Communist Sun: The Rhetoric of Dreams in the Socialist Era”, Roy Bing Chan, The Edge of Knowing: Dreams and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9)

Page 4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1  

与现实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 13,批判了以幻想的形式解决此类矛盾——“有

人把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放在梦想中去‘解决’了” 、“在梦中逃避现实……

以为人生也不过是一场梦”。比起批判,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在新中国的语境下,

梦想与现实的位置颠倒——“过去以梦来美化现实的,现在要用现实来美化他

的梦了”、“现实教会了我们怎样做梦”。如果梦还能够有些许合法性,那也

只是“合理的梦,五年计划的梦”。除了位置对换、现实赋予梦以规范性的含

义外,更为重要的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与对立被取消了,“梦与现实之间,现

在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了”14,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现实存在与梦想”之间

的紧张感被取消了。新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也确如 Chan 的观察,颇具危险性

的“梦”的质素逐渐消退直至取消。梦不仅消失了,还作为“真实”的反面在

唯物至上的文化语境中被一再否定。童恩正发表于 1962 年《少年文艺》杂志

“科学文艺专辑”的短篇小说《失去的记忆》中,为了刺激作为科学家的“我”

对钱教授重要遗言的回忆,一部“帮助人类进行脑力劳动的机器”被调用来刺

激着我的神经。在进入虚幻模拟时,“我”一再强调“这不是回忆、做梦、催

眠术之类的幻象,而是一种‘真实’的境界”,并调动所有认知感觉系统来确

认这一点:“我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清晰的细

节描述也力图取消这场造景中“梦”——“虚构”的同义词——的嫌疑:“这

是多么清晰!不但他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响,就是他周围的环境也历历如在目

前。瞧,钱教授睡在白色的钢丝床上,床栏上有着“人医 135”的红漆字样。茶

几边沿放着一把小茶壶,上面有四个写的龙蛇飞舞的草字‘可以清心’”15  当

“梦”的质素受到质疑而面临取消时,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弥痕将被如何处理?  

1957 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 Sputnik,对科幻文学造成了巨大冲击。加拿大

科幻作家 John Clute 就感叹道:“根据杂志 Amazing Stories 上的规则,16我们

                                                                                                               13 若水 <梦想与现实:“现实伟大于梦幻”——车尔尼雪夫斯基>,见《人民日报》,

1953 年 1 月 6 日第 3 版。 14 同上。

15 童恩正 <失去的记忆>,见《少年文艺》,1962 年第 12 期,页 18。

16 Amazing Stories 为美国重要的科幻杂志,发行于 1926年,创刊人 Hugo Gernsback以该杂志为中心,培植大量科幻作家,改变了科幻的庸俗化定位,开创了科幻的“黄金时

Page 4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2  

科幻之梦的帝国运转着,我们——读者、作者和粉丝——都能参与那个共享的

未来……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未来进入了现实。”17在学者 Adam Roberts

看来,卫星的发射——这种未来进入现实——也许是 60 年代欧美科幻转向“新

浪潮”写作而逐渐告别“太空歌剧”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实给予幻象以肯定,

也同时予以斩断:“当太空旅行(科幻小说的原叙事)仍旧展望一个想象未来

的时候,未来事件影响了科幻小说之作为‘超越’的风格。但是实际的太空旅

行迅速(也是 终)揭示了自身即使脱离了地球也不过是一种世俗活动。”18

但 Roberts 对欧美科幻界的太空热情从硬科幻转向更为精神性的弥赛亚或许并不

适用于中国的语境。苏联的人造卫星并没有抑制中国科幻文学的想象,似乎从

新中国诞生起,科幻这个类型文学所追求的就并非“作为‘超越’的风格”,

它吁求的正相反,是一种坚实的、来自未来的,对当下的强力确认。因此苏联

卫星的发射——科学幻想中的承诺的达成,为在现实/当下建筑未来乌托邦及时

态的模糊制造了难得的契机。

1958 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郭以实的《科学世界旅行记》,这是继《梦

游太阳系》后新中国的第二本中篇科幻小说。19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小王乘坐喷

气式飞机来到未来,参观太阳城,原子能发电站等新型科技空间;也完成了北

极、月球等科幻文学中类型化了的“外空间”探险。由于体式所限,占新中国

科幻文学主体的短篇小说中,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下”很难有主流现实主义文

学所内蕴的那种细致描绘:未来显然是更需要着力的场域。对当下现实的模糊

处理,使得现实与未来之间即使存在着鲜明的、普遍的差距,也不必在文本中

展现抵达未来的方式,达成某种想象性的弥合。然而《科学世界旅行记》中篇

的体例并没有带来叙事上更加完满的展现,譬如对现实的描绘或是对抵达未来

的方式的刻画。未来是突然降临在现实当中的:“日夜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代”。可见 Lester del Rey,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1926–1976: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1979) 17 John Clute, Look at the Evidence: Essays and Reviews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 18 马小悟译、亚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页 249。 19 此书另有一版书名为《在科学世界里》,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 1958 年出版。

Page 4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3  

老师告诉他明天可以乘喷气式飞机到未来的科学世界去”。20主人公小王在未

来的科学世界中的游历,其实颇似静儿在太阳系中的遨游,在新中国早期的科

幻创作中,想象性的游历以展示超越此时此地的未来图景是常见的叙述范式。21

在形式上,小王的游历与静儿的遨游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将两种时空间的跳

跃合法化:《科学世界旅行记》并不需要对小王抵达未来的可能性、方式做任

何想象性的处理或交待,而《梦游太阳系》却需要“梦”的出场为“当下”与

“异境”的时空跳跃做合法解释。这一 本质的区别展现着建国后对现实、未

来、发展等核心命题的嬗变。《科学世界旅行记》对时空桥梁的漠视,是为这

一时期的科幻作品所共享的。对“当下”通往“未来”的过程的取消,使得

“现实”与“未来”之间的界限变得暧昧不清。一个悖论式的存在出现了:虽

然超现实的神魔色彩贯穿于《梦游太阳系》始终,却意外的使某种现实感凸显

出来,幻想的遨游更像是为了使科学具有趣味的修辞策略。《梦游太阳系》与

后来的科幻小说存在的一个本质差异,是张然将真实与虚构分割的非常截然,

不仅形式上“梦境”与“课堂”被分作上下两节,在虚构的部分,静儿与伯英

也一直通过孙大圣的超能力进行穿越——“静儿又想到别处看看,驾起云来行

走”、“这时他才注意到,伯英的脸也变成了猴子样。‘动身,一二!’喊了

一声他们俩就翻起跟头来,一口气翻了两千多个跟头,太阳已经来在眼前了”22

——文本并没有启动任何现代的科学装置,试图为虚构置入任何“状似真实”

的元素。换句话说,张然并不想隐藏科幻小说的虚构性,一个明确的超能力设

定、一场交代清晰的、有始有终的梦境,都坦白了“设定”与“幻想”之意。

反观《科学世界旅行记》,却以真实的科学设备——喷气式飞机——降临到未

来世界,极力抹消时空穿梭所带来的虚幻感。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与

《科学世界旅行记》的设定相仿,即取消“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构架桥梁,

并用“状似科学”的设备装置模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以“游历”的叙

                                                                                                               20 郭以实《科学世界旅行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页 3。 21 事实上,“想像性的游历”并不局限于新中国早期的科幻创作。学者 Adam Roberts甚至将科幻小说的原型追溯到“关于星际旅行的小说”,他认为空间的旅行故事,时间

的旅行故事及想像性的技术构成了科幻小说基本的三种形式。马小悟译、亚当罗伯茨著

《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页 2。 22张然 《梦游太阳系》(知识书店出版社,1950),页 23。  

Page 4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4  

述方式展现未来科技生活。《小灵通漫游未来》更充分的展示了如何以“空间”

的转移实现两种“时间态”融合的叙述策略。记者小灵通无意间踏上了开往

“未来市”的原子能气垫船,不难看出时间上的鸿沟被置换成空间上的转移。

“开往未来”,便是时空状态相混淆的佐证,如原子能气垫船船长所言“……

那太好了,小灵通。我们这船是开往未来市的。你没到过未来市吧?我欢迎你

到我们家来做客,玩几天,顺便把我们这座崭新的城市报道报道,讲给你的小

朋友们听听”23,需要历时的发展才能够抵达的“未来”被瞬间转译和想象成比

邻的空间“新城”。不仅中长篇存在时态模糊的现象,一些短篇同样在迷你的

叙述空间里,完成了时态的隐形跃迁,例如同样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于止

的《到人造月亮上去》,发表于 1956 年,小说中老师兴高采烈地通知主人公

“铁生”:“你不是说希望将来到人造月亮上去玩一趟吗?哈哈,不是将来,

而是现在!电报上说,要咱们马上动身!”24“马上”等时间、动作的状语排列

使用,对“当下”时间状态的强调,使原本需要着重表现和营造的“未来”,

不仅被强力推至目下,更深深嵌入“当下”这一时间态,两种时间状态也融合

在了一起。未来与当下差距的取消,使得未来的卓越技术不必成为对当下科技

贫乏的暗喻。

第二节 “神话”失灵:两种幻想型态的论争

1958 年的中国,苏联卫星发射的余波持续发酵,引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太

空热潮,科学幻想走入主流文化,科幻小说对于科学发展的“准确预言”也似

乎自证了其合法性,连《人民日报》都直言“当人造卫星上了天,原来只在副

刊上登载的科学幻想故事,已移到第一版的头条新闻时,我才感到自己的那些

保守想法应该改变了”25。然而这一年,除了冲出地球的卫星拓宽了人们的想象

圉限外,大跃进的开展、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方式

提出,也将“现实”与“幻想”的辩证关系及表现手法第一次在新中国的文学

                                                                                                               23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页 30。 24 于止《到人造月亮上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页 3。 25 关雨 <两本科学幻想小说>,见《人民日报》,1958 年 5 月 30 日。

Page 5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5  

讨论中系统地前景化。学者陈顺馨就直言,“两结合”实质上是强调“幻想”

与“浪漫”的部分:“把革命浪漫主义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从属地位,提升

到跟革命现实主义同等重要的位置”26。然而,相较于“科学幻想”这样“向前”

的幻想方式,“人神同台”这样向历史及民族话语寻找幻想可能的、“向后”

的幻想范式, 先引起社会关注。这当然与毛泽东本人对“两结合”运动的

“民族化”诉求有关。 为典型而激进的形式莫过于“新民歌运动”,而毛泽

东创作的诗词《蝶恋花》27——融合了革命烈士杨开慧、柳荀直及神话人物吴刚、

嫦娥——则成了“两结合”运动的典型“教材”。“新神话剧”便诞生于这样

的文学氛围,它试图以“人神同台”的艺术手法,在回应民族化要求的同时,

表现共产主义英雄“与天斗”的革命精神。

1959 年期刊《剧本》发表范溶的文章《关于‘新神话剧’问题的商榷》,

作为副文本的“编者按”颇具代表性的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戏剧圈对于“两结

合”文艺范式的尝试——特别是新神话剧的创作,并吁求更多“美学讨论”。

编辑提到“新神话剧”为社会主义文化探询“实虚”打开了出口:“‘人神同

台’,‘今古同台’的争论实际上已经牵涉到美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幻想与

现实的关系问题,既文学艺术如何运用幻想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28 不仅

在《剧本》,彼时重要的戏剧杂志都参与了类似的讨论,例如《戏剧报》推出

了专栏“现实与理想的讨论”,数期连载了观众及剧评家对于大跃进时期创造

的《北京的明天》、《牛郎织女笑开颜》、《红色卫星闹天宫》等幻想剧的讨

论。《当代戏剧》杂志也回应《戏剧报》对于《牛郎织女笑开颜》的集中讨论,

发表了学术性稍强的文章《神话与艺术》,《两种不同性质的幻想》等。这次

的讨论并没有发展成为“论争”,因为大部分的论者都承认“新神话剧”是一

                                                                                                               26 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页 321。 27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作于 1957 年 5 月的一首词,是纪念夫人杨开慧及革命

战友柳直荀的词。全词为:“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

倾盆雨。”学者陈顺馨系统分析过,毛泽东的这首词与郭沫若对其的阐释,是如何成为

大跃进时期广泛学习的范本的。见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

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页 325-342。 28 <编者按>,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34。

Page 5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6  

次失败的艺术尝试。29 论者们明显感到过去与现在,古典神话时代与社会主义时

代这两个时空是无法相融的。用彼时流行的概念与话语来概括,就是两个时空

有各自的“矛盾”,因而无法统一。例如紫玉在《必须有典型形象:读“人神

同台”戏有感》中提到,“想把过去和现在两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统一在

一个神话意境中,构思出一个典型环境,既能在这个环境里产生抗旱斗争的英

雄形象,又能在这个环境里表现出反封建斗争时代的牛郎和织女,这是不可能

的”30,前者的任务(矛盾)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改造及征服自然,后者的任务

(矛盾)是反抗神权与封建。硬是把两者融合在一起,要共产主义的英雄们替

牛郎织女,孙悟空们伸张正义、反抗神权,只能是牺牲共产主义时代独有的优

越性,而去迁就神话故事的年代。这样的牺牲被剧评家敏锐地嗅到,范溶就质

疑道:“本来牛郎的上天是借助于老牛的一张神奇的皮,现在这些具有共产主

义风格的人间英雄们,他们上天既未乘飞机,又未跨火箭,不知怎么的就到了

银河边……既违法神话的规律,也违法现实生活的规律”31,珂理也意识到民间

神话的原型及古典戏剧的程式化表演将吞没社会主义时代的独特性, 明显的

表征便是科学器具在神话的设定中将无法施展,“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今天的人

民用现代的武器去与神作战,而是用刀、枪、铁铲,洋镐等,从戏里看不到人

们的现代生活,表现不出人类智慧的发展程度,相反,为了适应神话剧的要求,

把今天的人拉回到一百年甚至更远的时代里去了。这恐怕也是剧作者最大的苦

恼,因为如果用机枪、大炮、原子武器或火箭武器与神作战,恐怕就无戏可演

了。”32  李刚也调动了马克思的神话观(一种权威话语),说明神话的产生———

即使不冠以“迷信”的贬义之称————也至少是出于科学未明时代的淳朴,因此

                                                                                                               29 没有文章对新神话剧持完全赞成,仅有少数提及这一形式犹有可取之处,认为这是对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文学规范的有益尝试,并重申了毛泽东自

40 年代起就着意强调的“中国作风”和“中国做派”在这些“新神话剧”中也许可以

有所展现。这些文章都是针对《牛郎织女笑开颜》的讨论。如徐风 <新的现实,新的艺

术:喜看“牛郎织女笑开颜”>,《戏剧报》1959 年第 2 期,页 25-6;张盛彬 <对“评牛

郎织女笑开颜”的一些意见>,《戏剧报》1959 年第 5 期,页 25-27。 30 紫玉 <必须有典型形象:读“人神同台”戏有感>,见《戏剧报》,1959 年第 6 期,

页 33。 31 范溶 <关于‘新神话剧’问题的商榷>,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31。 32 珂理 <两种不同性质的幻想>,见《当代戏剧》,1959 年第 10 期,页 30。

Page 5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7  

“生活在原子、火箭时代的人,又怎能再产生那些天真稚气的幻想呢?”33  以

李刚为代表的看法,是从理论上论述“新神话剧”所内蕴的“倒退”在社会主

义进步的“唯物史观”框架内是没有意义的。“新神话剧”为了表现共产主义

英雄们“冲天的干劲”和“人定胜天”的概念,公式化地“神化”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的革命英雄,调动了民间及历史话语中的神话资源,但这却牺牲了“科

学昌明的原子时代”34  的新发展,在论者们看来,这显然是不划算的幻想形式。  

再退一步说,即使“今天的英雄人民打倒了千百年前的人们按照那时的

社会统治者所塑造出的神”,  似乎也无助于表现出“今天的英雄人民的气魄”35。

这种先承认神————民间话语中的强力者—————之存在,又以革命英雄“打败”古

神的方式,企图完成两者内部置换的做法,被剧评者敏锐地指认为是“选择了

一条省力的道路”36,简单地与天兵天将开打,并不能塑造出丰满而独特的新农

民形象。而戏剧带来的过分真实而形象化的神,把“本来无一物”的神当作客

观存在的事物,煞有介事地与人民英雄“开打”,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强调的

“破迷信、反神权”37。因此要为旧的神话故事赋予“革命的新内容”38,不仅

需要克服两个时空的异质性——两种不同的矛盾,还需要论证这样的煞费苦心

的改造,对于展现共产主义人物的新貌——彼时话剧的 高任务——是有意义

的。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论者提出抛弃对“神话”的改造,暗示着在“社会

主义革命 后结束了神话时代”39 的背景下,“新神话剧”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范溶直言,“时代的车轮是不停的向前转动的,每一时代有它自己的烙印”,

所谓“延续”并不是简单的指向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故事的延

续”40,而是“阶级斗争”精神的绵延发展。因此在共产主义的时代,即使还未

完全支配自然力,也应该诉诸科学,也因此“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产生新神话”。

                                                                                                               33 李刚 <对‘新神话剧’的一些看法>,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29。 34 范溶 <关于‘新神话剧’问题的商榷>,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33。 35 珂理 <两种不同性质的幻想>,见《当代戏剧》,1959 年第 10 期,页 28。 36 姜炳泰 <神话与艺术>,见《当代戏剧》,1959 年第 7 期,页 30。 37 戴不凡 <“新神话剧”三解>,见《戏剧报》,1959 年第 10 期,页 4-5。 38 范溶 <关于‘新神话剧’问题的商榷>,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32。 39 姜炳泰 <神话与艺术>,见《当代戏剧》,1959 年第 7 期,页 28。 40 范溶 <关于‘新神话剧’问题的商榷>,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32。

Page 5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8  

多数的讨论都认为向后看的“新神话剧”已然无法自洽于共产主义时代,

特别是跃进热潮稍事平息的 1959 年,这种幻想模式的失效更趋明显。在这样的

背景下,“气势磅礴”的大跃进及“两结合”应当怎样抓住并表现好“冲破现

实生活”的更高的时代脉搏呢?向前看的“科学幻想”渐渐进入论者的视野,

成为共产主义时代幻想的一种可能形式。珂理就直接将科学幻想与神话想象进

行对比,指认它们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幻想”。他批评了“科

学越是发展越是可以产生神话”的论点,也不赞同“新神话剧”的存在。而另

一种性质的“科学幻想”,在他看来,是符合历史及社会进化的新幻想形式,

“在新的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有充分的科学基础的幻想,因而它不是神话幻想

形式,而是科学幻想的反映”41。在这样的对比中,珂理吁求新中国的文艺工作

者多创作科学幻想作品,特别是科幻剧,直言它为“戏剧艺术开辟了一条新的

宽广道路”,因为这些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幻想是“现实之科学的反映”,比

起时空错位的“新神话剧”,更能在“现实社会和科学的基础上”,反映出高

昂而浪漫的共产主义风格。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建设,要求

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摧毁古典神话所要付出的祛魅代价,在姜炳泰看

来,需要科学幻想予以填补。姜炳泰将社会主义视作“人类的成年时期”,而

幻想作为人类的本质,即使“当人已经站在人类最高的认识水平————共产主义

思想峰顶的时候”时,还是被人民群众广泛需要着。例如人们还是会超理性地

将嫦娥吴刚与革命英雄联结在一起,有趣的是,因为这种联结是毛泽东的《蝶

恋花》的核心,因此论者需要为“幻想”仍在成熟的社会主义时期合法作出解

释。由此,科学幻想作为成年时期的、具有进化特征的现代版幻想形式,能够

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幻想再现出来,又达到“两结合” 初期望的、积极的那种

浪漫主义。

不难看出,科学幻想是在浪漫主义高昂的文学要求下,以旧神话的替代

品的形式被召唤的。它被视作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幻想型态,是一种进化

史观所承载的“理性而现代”的幻想,不仅在话语层面契合于共产主义跃进的

浪漫主义需要,在社会实际中,科学幻想所表征和指向的生产力突飞,也较之

                                                                                                               41 珂理 <两种不同性质的幻想>,见《当代戏剧》,1959 年第 10 期,页 31。

Page 5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49  

古典神话更为“有益而可信”。然而,达科•苏恩文对神话和科幻小说的辨析如

果放在新中国的语境下考察,就显得饶有趣味。苏恩文强调神话的凝固性和科

幻的可变性形成本质的差异:  

神话把来自漫长懒散的社会年代的显然经久不变的母题加以绝对化,甚

⾄至拟⼈人化。相反,由于科幻小说倾⼒力关注的是来自经验环境中的可变因素和显

现未来特征的种种因素……神话宣称可以⼀一劳永逸地解释所有现象的本质,⽽而

科幻小说首先将所有现象假设为问题,然后探索它们的⾛走向。42

但新中国的科幻创作却似乎兼具两种矛盾的体质,即它赋予了科幻小说

以神话的内核。作为“新神话剧”替代品的科幻创作,却遗存或曰继承了神话

的本质,成为它重生的完美伪装。如彼时许多论者所引述的、马克思的金科玉

律:“神话或者童话中矛盾构成的诸方面,并不是具体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

同一性”,新中国早期的科幻小说也具有着“超历史”的神力,因此能够超越

“具体的同一性”,直接抵达叙述的自洽——“幻想的同一性”。状似向前看

的科学幻想,却并没有如苏恩文所言,“将所有现象假设为问题,然后探寻它

们的方向”(即具体的同一性),正相反,它将未来散落着的多重可能性(方

向)斩断。得益于“未来”与“当下”吊诡地形成的、互相验证的闭合回路,

未来有了固定及安全的样貌,并牢牢地镶嵌在“当下”内。科幻小说因而呈现

为:不厌其烦地在“当下”、“现实”的框架下,复述着那些来自未来的、神

话中才有的,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生产问题的“神奇药水”(即幻想的同一性)。

总而言之,尽管科学的裱装似乎探求着未来可变的方向,可这终归是一

次没有岔路的“安全的探险”。科幻文学中频繁指涉的“未来”是对“现在”

的再确认,而绝非警醒、质问或修正。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新神话剧”的格格

不入,就能在对比中更了解科幻小说所制造的“闭合回路”的重要性。古今两

种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使得“新神话剧”与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并融,他

们的同台共时,将违背社会主义文学 敏感的“真实性”问题。用戴不凡通俗

的话语解释,就是戏剧的不自洽或曰破绽百出,“小之寒暄称谓,大之如开打

                                                                                                               42丁素萍译、 达科•苏恩文著《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的诗学和文学类型史》(合

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页 18。

Page 5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0  

作战,都有它难以弥补的破绽”43。从观众 直观的角度来说,这种真实性的破

坏在于它威胁到了社会主义现实的至高性,“今天人们的脑子里,现实生活和

神仙概念已无法统一,人们只能相信今天的现实,相信今天生活的逻辑”44。神

仙所裹挟的虚幻性在科学时代已无法掩盖,它的超现实性,或用当时流行的马

克思主义文学语汇来说——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与社会主义现实已

不存在对接的可能,如李钢所强调的“神化人类”或“平凡化神”以使两个时

态相互包容非常困难,“我们既没法使人相信神仙和人一模一样,也没法使人

再把自己想象成神或仙”45。说到底,“新神话剧”的失败是不同时态之间的裂

缝与龃龉被古典戏剧的形式放大了。回到与之对应的科学幻想形式,虽然它召

唤了未来的时间态,却并不与社会主义当下的现实态相互冲突,其原因不仅由

于两种时间态分享着基本的现代话语,还在于“闭合回路”使得两种时态黏着

在一起,不仅满足了对未来的幻想需要,也不必让渡“现实”的至高存在。

第三节 现实框架中的科学乌托邦:两种时态的并融

“十七年”的科幻文本,特别是大跃进之后,六十年代的科幻创作中潜

藏着许多使两种时态融合的叙述与修辞。将属于未来的“新奇景”日常化,就

是以“未来”确认“现在”的一种强力模式。刘兴诗发表于 1963 年的《乡村医

生》,描述的是一台可以帮助公社农民看病的机器人如何服务于乡村医疗。在

偏远山区出现的“机器医生”,这样的新发明显然对于彼时的社会主义建设,

或曰有关建设的想象,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当提及“机器医生”的重要性时,

基地的“白衣战士”解释道全国的工业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事业——例如

医学——因此出现配备不齐的状况,“咱们真是惭愧极了。我们没有办法满足

全国各地人口迅速高涨的要求。遍地的人民公社、数不清的地质队、渔船和伐

木场……如果都要马上就解决,起码得上百万个医生才行。而咱们是慢吞吞地

                                                                                                               43 戴不凡 <“新神话剧”三解>,见《戏剧报》,1959 年第 10 期,页 6。 44 李刚 <对‘新神话剧’的一些看法>,见《剧本》,1959 年第 5 期,页 29。 45 同上。

Page 5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1  

五年一批、五年一批地在培养学生哩!”46 当下传统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文

本中表现为“五年一批”的技术支持——与跃进所要求的奇迹建设,存在着速

度上的龃龉。这种龃龉简单地被来自未来的“机器医生”所克服,然而为了不

构成对现实缓慢发展的隐喻式批判,文本将来自未来的“机器医生”镶嵌在了

极具现实感的当下,两种时态开始混淆不清。故事在还未展开时就将这个属于

未来的、超现实的场景特意日常化、平淡化:“这件轰动一时的事情就这样平

静下去了。在生活里变成一个理所当然的部分,谁也不感到奇怪,谁也不觉得

有什么不对头。就像镢头有根把手,茶壶应该有个盖子一样平淡无奇”47。文章

用绍介式的口吻,将“机器医生”归于社会主义公社生活的“自然部分”,而

来自未来的陌生/新奇感似乎只属于访客般的读者,“如果您去过东风公社,您

就一定知道,这里的医生不是‘活人’,而是一部机器!”48文章结尾同样呼应

着两个时空的并融——意即“现在”对“未来”的收编——从农民的情感视角,

以一种绝对的现实主义语气,将未来的场景完全嵌入到当下,称谓的变化是对

“想象”的 终取消,它意味着未来所携带的异质感(对现实的隐喻威胁)的

完全消解:“咱们的‘乡村医生’在老乡的嘴里,一下子就从‘那部机器’,

突然变成‘咱们的医生’了。如果有谁派个真正的、活生生的医生去和他们交

换,也许老乡们还会不答应呢!”49 与“机器医生”的叙述相类似,许多“十

七年”的科幻作品中,未来的奇异性只属于面对文本的读者,对于文本内部的

世界来说,当下与未来形成了牢固的“闭合回路”。对话的形式将这种“外部

奇异”与“内部自洽”表现的更加彻底。《小灵通漫游未来》,《假期的奇遇》

等文本都采取了这样的叙述策略。 来自“现在”的记者小灵通——作为读者化

身的访客——常常对未来市的先进设备感到困惑,而未来市市民小虎子(文本

内部)则力图在对话中将奇景日常化,例如对于科技操纵气候使得天气是用来

                                                                                                               46刘兴诗 <乡村医生>,《失去的记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页 54。 47 同上,页 53。 48同上。 49 同上,页 62。

Page 5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2  

“协商”而不是“预报”,“我”表示了困惑,但“小虎子对我的疑问,反而

感到奇怪。他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电台每天都是这样播送的”50。

<呼风唤雨的人们>,《中学生》1956年第 12期

调用状似客观的载体——例如地图/标、钟表——来刻意赋予“未来造境”

以现实感,也是模糊“当下”与“未来”、将“未实现的”置换为不容置疑的

“现实存在”的惯用策略。这样的叙述在关涉改造的主题中常常出现,《北方

的云》、《呼风唤雨的人们》等文本都采用了这样的叙述策略。刘兴诗的短篇

小说《北方的云》发表于 1962 年,小说以天气调度员“我”为叙述者,讲述了

是科学工作者们彻底控制天气,像牧羊人一样驱赶乌云,制造降雨的“奇迹的

全部过程”。文章开头便直接以不容质疑的口吻赋予这个“神话似的”51、长着

一大片一大片的作物的“未来新空间”以坚实的“当下感”,“请你打开地图,

找找这个地方。这里是浑善达克沙漠东部边缘。”52如果客观载体与祈使语气仍

无法将“想象”置换成为“现实”,那么情感共鸣就将出场,为这种“真实性”

再上一次锁:“是的,在图上可能没有它的名字,可是,在昭乌达盟说起它,

那是人人都知道的。”53 短篇小说《呼风唤雨的人们》讲述的也是改造天气的

科幻故事,开篇也采用了类似的句式,突出未来场景的日常与自然,模糊它的

                                                                                                               50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页 66。 51 刘兴诗 <北方的云>,《五万年以前的客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页

32。 52 同上。 53 同上。

Page 5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3  

时态感,“大家已经知道,白令海峡上的国际大堤昨天已经完工了,我们这儿

的天气将立刻发生极大的变化”54。同样地图作为真实性的强力佐证被用来模糊

时态,相较于《北方的云》,《呼风唤雨的人们》用新旧地图的切换,更强化

了所谓发展中的“现实”:“气象观察站主任走上讲台,他把一幅大地图挂在

墙壁上……这是一幅旧地图,它在前天还是适用的,可是在昨天,它已经变成

旧的了”55。文章还特地赋予了“昨天”以明确的日期:“鼓掌吧!欢呼吧!同

志们。请大家记住昨天的日子,1972 年 1 月 15 日,这是人类大规模改变地球面

貌的日子,也是人类大规模改变自己的生活的日子。”56 这个标示着未来的时

间节点,却因为太过确凿和精准的叙述语气反而淡化了虚构感,变作现实的必

经之路。有意思的是,1963 年《少年文艺》也刊登了一篇题为《呼风唤雨的人

们》的文章,不过这篇“特写”却是一篇科普文章,讲述天文气象台工作者的

生活工作。57不同体裁形式的两篇文章却同题甚至同内容,这也暗示着彼时科学

想象与叙述中,“现实”与“虚构”之间留有的巨大弹性。

除了地图外,手表、路标等状似客观的“记录仪器”也是增加现实感,

以规训及日常化未来场景的重要策略。《小灵通漫游未来》与《科学世界旅行

记》这样的游历性文本,就调用了许多现实器具,以增添未来世界的“当下

感”,完成两种时间态的弥合。例如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除了上述的时

空隐形置换,文本也试图为作为空间的“未来”提供更多真实性, 直接的当

                                                                                                               54 <呼风唤雨的人们>,见《中学生》,1956 年第 12 期,页 29。 55同上。 56同上。 57 <呼风唤雨的人们>,见《少年文艺》,1963 年第 1 期,页 4-11。

Page 5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4  

属状似“客观的”地理标志:“我一抬头,一个巨大的码头已经展现在眼前了。

码头上高悬着三个红色大字:未来市”58;在不可思议的未来夜光城漫步时,

“我”也不时地为读者提供坐标“我们逛了好久才回来。大门上闪烁着浅蓝色

地字:未来路 2000 号”59。主人公记者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也以“旁观”“客

观”的设定为真实性加码,在文本中,每逢主人公遭遇新科技的冲击,伴随他

纪录的必定是十分精准的“手表时间”,例如主人公坐着“飘行车”体验“红

旗环幕立体电影院”时,就“连忙看了一下电视手表,正好是‘14:00:00’”;

在微型半导体电视机向我们报告时,“在 后一声嘟之后,我看了一下电视手

表:19:00:00”60。《科学世界旅行记》中,主人公“我”在北极探险时,甚至

从船长那里拿到了一张原子能破冰船——显然不存在于当下的未来科技——的

剖面图。这张占据了一半页面的、细节充分的工程剖面图,在形式与内容上都

传递出一种难以拒绝的真实感。61

事实上,科幻创作中不乏为“异世界”增加现实感的叙述策略,90 年代

后涌现的“科幻现实主义”就是其中一支。科幻作家陈楸帆就认为“科幻现实

主义”是一种颇具潜力的话语策略,他强调“真实性”与“真实”的区别,科

幻现实主义所追求的“真实性”是“一种逻辑自洽与思维缜密的产物”,它实

质上是以细致的、可信的手法创造“异世界”:

整个宇宙和历史都成为我们游戏机和试验场。我们设置规则,这些规则

基于我们对现有世界运⾏行规律的认知和理解,然后引⼊入⼀一些变量,它们有些会

很极端,引发链式反应,变化从个体开始,蔓延到群体、社会、技术和⽂文化,

整个世界都将为之改变,但这⼀一切都是可理解、可推敲的,却是符合逻辑的,

我们的故事便会在这样的具有“真实性”的舞台上演。62

不难看出,科幻现实主义与 50 年代科幻作品中以客观物(手表、门牌、

地图,剖面图等)或情感共识(人人都知道,谁也不感到奇怪)对未来生活的

                                                                                                               58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页 29。 59 同上,页 55。 60 同上,页 51。 61 郭以实《科学世界旅行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页 40。 62 陈楸帆 <对“科幻现实主义”的再思考>,见《名作欣赏》,2013 年第 28 期,页 39。

Page 6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5  

刻意规训有很大区别。前者召唤的是对异世界的“拟真能力”,使得引入的变

量仍逻辑自洽,作者与读者 终达成对“煞有介事”的异世界的、心照不宣的

契约。例如虚拟火星的种种细节生活,读者以现有世界的认知为基础,在文本

新造的“异世界”中寻找对应或影射,整个过程更像一个宏观的搭建游戏。而

后者——“十七年”的科幻创作——提供的只是来自现有世界的传统信物,它

们以直接甚至粗糙的方式确认未来世界并不是“异世界”。换句话说,“十七

年”的科幻规训手法不可能产生陈楸帆所谓的“整个世界都将为之改变”的未

来景象。

简单对比一下建国以前的科幻创作,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幻文学对奇景的

规训、对时态的模糊,以此混淆“真”与“幻”的叙述策略就更加明显。1940

年,顾均正在文化生活社发表了短篇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63这是战时难

有的科幻小说。64 在序言中,他袒露对于“科学小说中的那种空想成分怎样不

被误解”,换言之“真/现实”以外的部分怎样被惯于现实主义程式的、并将科

学全然等同于客观事实的读者所接受,“实在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了幻想

的、未来的部分不被误解,他甚至打破虚构叙述的若干契约,为文本增加注释

以区分真伪:“故事中对于若干想象的地方,已都加有注释,当不致再被误

会……书中主人翁,都非实有其人,如有引证实在的科学家的时候,一律附注

原名,以示区别。”65 然而,新中国的科幻小说不再将“真”与“幻”之间的

区别,及“幻”对“真”的挑战视作该文体的内在焦虑,反而一再将其虚构的

未来之物日常化,纳入“真”的当下语态。在郭以实 1958 年发表的《科学世界

旅行记》中,乘喷气式飞机来到未来世界的小王经常被眼前这些不可思议的科

技新景所震撼。原子能发电厂的科技工作者介绍新发明时提到,“你可以到工

厂去看看那许多‘打着灯笼的原子’怎样巧妙地工作,还可以乘着原子能飞机

                                                                                                               63 顾均正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自 30 年代以来致力于科学普及方面的工作,

例如在杂志《太白》、《中学生》等杂志上发表科学小品,如《空气之话》、《月球旅

行》等,新中国成立后依旧从事科普工作,发表科普文章并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社长及

总编辑。 64 除了顾均正的《在北极底下》,战时仅有老舍的《猫城记》(严格意义上,这部作品

更像反乌托邦的社会小说,而非科幻小说)及许地山的短篇《铁鱼底鳃》。 65 顾均正 <在北极底下序>, 《在北极底下》(上海:文化生活社,1940),页 2。

Page 6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6  

环游世界,乘着原子能潜水艇到北极海底去旅行。或者乘着原子能火箭到月亮

上去”66,小王好奇地问“这些都实现了吗?”。科技工作者的回答再次模糊了

读者对于真幻的判断,她坚定地答道:“实现了,离这里不远就有一个原子能

火车站。”不仅于对话的言语层面,她用行动召唤这种幻与真的模糊:“走!

快坐上汽车,我带你去,再过十五分钟就有原子能火车到站了。”67

除了科幻创作,主流文学同样存在“当下”与“未来”的时态混淆。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写作中,应然与实然,现实与虚构之间

的关系似乎一直困扰着作家及评述者。学者陈顺馨通过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历时考察发现,幻想与浪漫主义被高举的“两结合”时期,真与幻的界限被

人为地模糊化了,“大跃进时期不合常规的或充满虚幻想象的生活,的确也模

糊了现实与理想/幻想、生活与深化、现时与未来之间的界。”而幻想性文学的

大量出现是对大跃进所制造的虚幻化生活的呼应,“‘神话’化、‘神奇’化

或‘理想’化的现实生活是‘相结合’创作方法的 佳注脚;反过来,文艺界

对‘相结合’的阐释也强化了对现实生活的不真实理解,这为浪漫主义与现实

主义的‘幸福结合’提供了 有利的现实基础。”68 新中国所效仿的苏联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的产地——在真幻模糊上也尤为典型。

Dobrenko 曾讨论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作,他认为彼时的文学创作

不仅仅在“美化”现实(beautify reality),而是意在创造一种现实。学者

Katerina Clark 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苏联文学具有“时态分裂症”(modal

schizophrenia),在世界“是何”(what is)与“应何”(what ought to be)之

间剧烈的摇摆。69文学并不是简单的依附于政治或提供某种图解,它具有更为激

进的功能,即调和“当下的现实”(current reality)与“无法规避的乌托邦”

(utopian inevitability),甚至在这一过程中不惜取消时间(annul time)。70 作

                                                                                                               66 郭以实《科学世界旅行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页 50。 67 同上。 68 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页 340。 69 Evgeny Dobrenk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alism, Jesse M(tr.)(New Haven: Yale UP, 2007), p.13. 70 Katerina Clark, The Soviet Novel: History as Ritual (Bloomington: Indiana UP, 2000), p.30.

Page 6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7  

为神话的现代版本的科幻创作,被选择作为适恰于共产主义时代的幻想型态,

则通过以上分析的种种叙述策略,演绎了如何使当下与未来陷入“闭合回路”

当中,从而取消时间,成为“超历史”的存在。而在某种程度上,相较于主流

文学,科幻创作将“时态分裂症”演绎的更加激进,被“理性”所裱装的科学

幻想,使那些来自未来的道具,更“真实”地嵌入当下, 终缝合了当下与未

来,现实与幻想的缝隙。

第四节 结语

从梦/虚构的取消开始,“十七年”的科幻写作就宣誓了要在现实主义中

制造乌托邦的决心。有趣的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这种“真”与“幻”

的模糊、当下与未来时态的融合,确实起到了成效。在影响力极大的主流刊物

《中国青年》编辑作答部分可以窥得一二,科幻文体及上述的叙述策略确实引

起了读者的疑问,“本刊 近登载了‘在一九 XX 年将是这样’和‘飞到月球

上去’二篇文章,许多读者来信问:文中所谈的是不是事实?”71 编辑解释道

这些是尚未实现的科学幻想而已,然而编辑更着意于强调这种未实现只是暂时

的,它已然迈上固定的跑道,终点是势在必得的,与其称其为“幻想”,还不

如说是“预言”:“但是这两篇文章中所说的事情,完全是根据在目前已经应

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是假定若干年后可以实现的科学预言,

不是毫无根据的虚构。”这样的读者疑问似乎不是个例,在文末编辑暗示了这

种困惑的普遍性“读者关于这方面问题给本刊写来的很多信,我们不再一一个

别覆信了。”

1957 年开始的“大跃进”,促使幻想的共产主义型态,成为文学讨论中

的重要命题。而神话——属于民族与历史的一种虚构体例——在这一次的论争

中,被吊销了作为适切的幻想型态的资格。当“梦”与“神话”,这两种显然

“唯心的”、属于旧时代的幻想形式,被社会主义文学所弃置,代表现代与理

性,因而也符合共产主义新貌的“科学的”幻想,开始走入主流视野。然而作

为神话的替代品的科幻,却在“理性”的裱装下遗存了其“超历史”特质。科

                                                                                                               71 <简覆读者对科学幻想文章的一些疑问>,见《中国青年》,1955 年第 7 期。

Page 6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8  

幻作品不仅取消了当下与未来之间的桥梁,还将属于未来的能量嵌入当下,创

造了两个相互复制的辉煌时空。历时来看,从解释文本中的科学幻想是根据现

实原理加以推演的,到笃定科学幻想在未来一定会实现,到“大跃进”时期出

现的、“科学”是为了合法化幻想的观念(下一章中重点分析的郑文光小说

《共产主义畅想曲》就是这类观念的典型),不难看出其中的愈发激进的意识

形态及科学想象变迁。“至高的当下”与“更好的未来”,这一组对立的存在,

吊诡地并置于十七年的科幻创作中,并以科学——一种不言自明的“客观”方

法论,合法化并强化了两者的并融, 终催生一种激进的“社会主义现实”。

Page 6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59  

第四章 作为“宇宙公民”的“共产主义新人”

——郑文光的科学写作与身份游离

如果要系统叙述新中国的科幻写作及科学想象,那么郑文光一定是一个

绕不过去的名字。郑文光被誉为“中国科幻之父”,在科幻作家与读者中卓有

声誉。新世纪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韩松曾这样阐述郑文光对中国科幻作家的巨

大影响:“郑文光在我面前就是一个宇宙”,他的去世则是“一个时代终结了,

是优秀和杰出的离去”1;科幻理论家吴岩也认为郑文光的创作早已预设了中国

科幻的种种可能的路径,“每当我们期望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时候,却发现

郑文光已经在遥远的边界之外等着你”2。1999 年中国发行量 大的科幻杂志

《科幻世界》特设“终身成就奖”,为郑文光对中国科幻的独特贡献加冕。3 不

仅在中国科幻圈备受推崇,郑文光还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的会员,在

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展示着中国科幻的独特魅力。除了作品的独特性及影响力颇

具研究价值,郑文光的创作跨度也极大,几乎覆盖新中国科幻文学萌芽、兴盛、

沉寂,复苏等重要阶段。例如许多研究都视郑文光 1954 年发表在《中国少年报》

上的短篇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为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4 1984 年创作的长篇

小说《战神的后裔》则被视作第一代中国科幻作家的封笔之作,经过“清除精

神污染事件”的中国科幻界告别了新中国科幻开荒者们,由此迎来它的新鲜血

液。5郑文光的创作,见证及写照了共产主义科学想象在各发展阶段的不同样态,

因此可以作为解剖新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脉络的珍贵案例。

                                                                                                               1 韩 松 < 郑 文 光 走 了 , 我 们 时 代 的 一 件 大 事 > , 摘 自 其 博 客 文 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74121010003xm.html 阅览日期:2016 年 3 月 1 日。 2 吴岩,星河 <君已飞向人马座——缅怀中国科幻泰斗郑文光先生>,见《新华月报》,

2003 年第 8 期,页 106。 3 陈洁 《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2。 4 例如但吴岩和 Mallan 认为第一篇新中国科幻是郑文光的《第二个月亮》,见 Wu Yan; Kerry Mallan, Children’s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Bookbird 44.3(2006), pp. 40-47. 5 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是指,1983 年 3 月以批判周扬的演讲稿《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

论问题的探讨》为导火索,党开始要求“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制造精神污染的行为作

Page 6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0  

目前,中文学界对郑文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性的人物情节解读、创

作风格及语言特色的归纳,作品史的梳理及生平的铺述,例如中国科普研究所

研究员王卫英的《郑文光科幻小说创作综论》、《郑文光科幻小说的语言特色》

等。6 除此之外,也有力图阐释郑文光“文学”与“科学”双重建构的研究,解

读这两种平衡的历时变化,如吴岩的《论郑文光的科幻文学创作》以及延续此

论述框架的硕士论文《郑文光科幻小说研究》。7 英文学界对郑文光关注较少,

唯一的相关研究是傅朗对 Dafna Zur 的研究——有关朝鲜儿童“太空探险”的科

学想象——的回应。8 傅朗表示在郑文光的作品《从地球到火星》及《火星建设

者》中也有相似的主题,说明建筑于“发展”意识形态上的科学想象流通于各

个共产主义国家,郑文光对苏联科普作家的译作也印证了冷战阵营内部的知识

循环(knowledge circulation in the socialist world)。尽管上述研究使得郑文光的

创作与生平愈来愈明,但其归纳式的研究范式遗留下诸多未竟的问题及待深凿

的空间。例如科学写作与主流文学的互动、文本内外的勾连,历时写作的互文

性,冷战格局的中国式表现等。本章将以郑文光“十七年”期间(自新中国成

立至文革以前 1949-1966)的各类创作——科幻小说、科普小品、译本、理论文

章,自述等为主要研究材料,试图探寻这个范本所呈现的“共产主义想象”与

“发展话语”/“科学神话”之间的深刻纠葛,特别是郑文光以科学话语塑造

                                                                                                                                                                                                                                                                                                                               斗争”。运动以中共第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演讲《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

迫切任务》为纲领,对思想界、文艺界的开放风气及自由言论大力批判。见 Richard Baum, Reform and Reac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Road to Tiananmen (London: Rutledge, 1991);原始材料可见:山东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关于清除精神污染问题资料专

辑》(济南:山东社会科学院情报所,1983)。科幻文学也受到影响,科学家钱学森带

头批判科幻文学,认为有些作品是“宣传鬼魂、反科学的假想……对青年和社会进行毒

害”。见杨惠民 <中国科协常委会议提出,清除科幻小说中的精神污染>,《人民日报》

1983 年 11 月 2 日;施同 <科幻作品中的精神污染也应清理>,见《中国现代、当代文

学研究》1983 年第 11 期,页 27-29。郑文光在此次运动中深受打击,中风瘫痪。 6 王卫英 <郑文光与中国科幻小说>,见《当代文坛》,2008 年 9 月,页 98-100;<科学

英雄主义者的赞歌与悲歌——论郑文光科幻小说的人物塑造>,见《中州学刊》,2012年 11 月第 6 期(总第 192 期),页 196-181;<郑文光科幻小说创作综论>,见《长江

学术》,2012 年 4 月,页 16-25。 7 吴岩 <论郑文光的科幻文学创作>,见《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4 月第 22卷第 2 期,页 111-118;陈宁《郑文光科幻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

2007) 8 Nicolai Volland, “Comment on ‘Let’s Go to the Mo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3, No.2 (May 2014), pp.353-358.

Page 6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1  

“共产主义新人”的种种实践。更具体的说,本章将试着回答下列问题:新中

国成立初期,郑文光身兼《文艺报》《新观察》记者、《科学大众》主编、科

普工作者、天文台研究员、科幻作家等多职,意味着他在目击者、研究者、教

育者,幻想者的身份中不断游走,这种特殊的视角切换、现实与虚构间的穿梭,

会为共产主义科学想象创造怎样的话语空间?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科幻写作

存在明显的互文性,其中母题的延续与更改,如何反映科学想象与“发展”话

语嬗变?郑文光的科学话语与想象如何丰富“十七年”的革命叙事? 后,依

循傅朗的提示,郑文光彼时的写作不应被视作孤立的文本现象,而应被置于更

大的历史语境中考量,冷战的格局与共产主义的科学意识形态之间经历了怎样

的协商、同谋与背离?特别是两个被充分研究的超级大国之外,冷战中东亚各

国如何构筑“核能”、“原子”、“太空”等重要意象,在意识形态、地缘政

治,国家战争历史的纠葛下,这些书写呈现哪些共性及区别?本章将大致以郑

文光的历时写作为线索,同时梳理他从边缘到中心的“跨境体验”以及在科幻

作家与记者之间的身份游离等实践。

第一节 空间的认知与吁求

郑文光出生在越南海防,作为海外华人,他对新中国、新政权的认知,

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本的“空间想象”及实践的“跨境体验”构筑的。早在越

南,青少年时期的郑文光就阅读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散记》,甚至是香港印

行的毛泽东著作《论联合政府》,加之日本侵略战争在海防的激化,一种爱国

情怀与对左翼朦胧的同情开始发酵。在宣光华侨学校兼职音乐老师时,适逢汪

精卫去世,郑文光竟恶作剧式的将歌词中的“谁是英豪,当属精卫”改成“当

属朱毛”。9 这种模糊的左翼同情在接触过了真正的共产党人——进步作家林觉

夫(秦牧)后,渐渐变成郑文光的向往。1947 年,年仅 18 岁的郑文光,疾呼着

“开窗吧!让他们呼吸英雄的呼吸”离开家乡,10 追寻“英雄”的所在。战事

                                                                                                               9 陈洁 《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30-31。 10 同上,页 39。

Page 6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2  

吃紧,怀抱“英雄想象”的郑文光并没能如愿来到延安,而是转辗于广州香港

等地,结识了港九科技协会的 高领导、左翼心理学家曹日昌,在《大公报》

等左翼期刊发表了一些科普文章,自此共产党和新中国已经变成他坚定的信念。

郑不仅在香港进步学校培侨中学任地理老师,他还与左翼作家与科学家共同创

办的刊物《新少年》,并开设专栏《新中国的新地理》。郑文光对地理学的选

择是饶有兴味的,学者 Fa-ti Fan 就曾论述地理学与国族主义之间的密切关联。

他认为一个现代国家的诞生有赖于绘制地图(it be mapped)、勘测自然资源

(its natural resources catalogued)、划分人种 (its people classified and described) 等

测绘工作,这些与地理学有关的科学工作不仅服务于政府统治和管理(state

governmentality),更重要的是它们帮助建构了一种国族概念(construction of

nationhood)。11 创刊于抗战时节,为了破迷信与筑国防,而致力于使“‘科学

的大众化’达到‘大众的科学化’”的《科学大众》杂志,12在新中国成立之际,

开辟了《大众地理》板块,《创刊词》将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地理的普及直接勾

连:“现在全国解放就在目前……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地理科学,加强人

民大众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显然是现阶段中国地理工作者的基本任务”13。这

份新中国 重要的科学普及刊物中栏目的设置,不啻为地理与国族关系的生动

注脚。一路迁徙而在“边陲”瞭望“中心”的郑文光,很早就开始以“爱国”

为 终目的,以“青少年教育”及“大众传媒”为媒介管道,以“地理学”的

空间想象为内核,传播并同时强化一种科学的、带有探索性质的,认知“新中

国”的概念图式。由于言辞激进,郑文光 终引起在港英方的关注,在 1950 年,

他逃往北京,并获得了第一份中共安排的工作——中国科普协会。14 终于来到

“英雄”所在的中心——北京,郑文光并没有停止他的空间想象,而是在共产

主义意识形态框架及“科学的英雄主义”的启发下,加之在广州中山大学初步

的天文学积累,他开始更为广阔的空间跃迁——驶向太空。

                                                                                                               11 Fa-ti Fan, “Redrawing the Map: Scienc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Isis 98 (September 2007), pp. 524-538. 12 <创刊词:科学大众化,大众科学化>,见《科学大众》,1937 年第 1 期,页 1。

13 许逸超 <大众地理发刊词>,见《科学大众》,1950 年 1 月号,页 39。

14 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49-53。

Page 6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3  

1950 年代,郑文光开始科幻文学的早期探索,其创作《从地球到火星》、

《第二个月亮》、《征服月亮的人》、《太阳探险记》、《火星建设者》都与

太空直接相关。《从地球到火星》讲述的是两个好奇的儿童偷偷开走爸爸的宇

宙飞船,到火星探险的故事。郑文光安排的结局是巧妙的,因为“不知道火星

是什么样的,所以不能登陆,只是围着火星转两圈,就被发现飞船失窃的大人

‘逮’回去。”15 太空飞行因此止于观察,其意义似乎只在“探险”本身,这

个故事原型在 1970 年代进行了沉重的升级。《第二个月亮》同样采取儿童的视

角,为“观察”月球而设定的太空旅行与之前的火星之旅几乎如出一辙,小平

要跟随科学家们去往“放”到天上去的一个人造月亮——卫星——以便近距离

观察月亮。在观察的同时,叙述者带领读者完成了空间的再认升级,这也延续

了郑文光一贯的以空间认知事物的范式:在宇宙的尺度上,小平重新确认了中

国,“仿佛看到了天安门,看到了自己的家, 熟悉的大概就是弯进去像一个

嘴巴的渤海湾了,打从小上学他就知道渤海湾,可是那是在地图上看见的,这

回呢……还有万里长城,蜿蜒在山间,隐隐约约地好像一条长蛇。”16《太阳探

险记》则更是一次“为探险而探险”的科学幻想,飞船驾驶员小刘的任务只是

“你开着它,绕太阳转一圈回来就行了”,当小刘对任务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提

出质疑时,科学家解释“能够飞到太阳附近去……把太阳情况弄清楚,怎么没

有用呀?”17即使是第一篇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科幻小说《黑宝石》,尽管

叙述的是地质小组的孩子们寻找矿石的过程,结局却仍与太空有关。小说中孩

子们“原来想替国家找到一个矿”,这显然是晚清以来的“矿学热”的升级—

—只是从朦胧的殖民现代性嬗变至共产主义的国家建设,18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

饶有兴味的是,天文学家劝慰“小地质学家”们的过程,科学家们解释道“你

瞧,却想不到找出了一颗陨铁……别焦急,这也是一件宝贝”,天文学家显然

希望找出超越物质层面的意义,力图安抚实用向度的破灭,“科学家拿到陨铁,

                                                                                                               15 同上,页 70。 16 郑文光 <第二个月亮>,见《中国青年报》,1954 年 11 月 23 日。 17 郑文光《文艺作品选第二辑:太阳探险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页 26。 18 关于晚清从地学到矿学的殖民现代性讨论,见 Grace Shen., Murky Waters: Thoughts on Desire, Utility, and the “Sea of Modern Science” Isis, Vol. 98, No. 3 (September 2007), pp. 587-588.

Page 6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4  

可以研究它,向这位天上来的客人打听宇宙的秘密。要知道,人类直到现在还

不能离开地球去访问别的星星……而陨星却正是从这个陌生的、奇异的世界来

的客人” 19。一场在地的物质探索就此转变为遥远星系的符号传递。

在第一章中我们提到,许多“十七年”间的科幻作品都着力描写及想象

“科学”加速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共产主义物质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例如迟叔

昌的《大鲸牧场》就描写潜水艇作为人造头鲸驱赶鲸鱼,以便在海洋放牧;王

国忠的《海洋渔场》、《神桥》也有类似的主题。鲁克的《鸡蛋大的谷粒》是

典型的、以极其绚烂的物化方式表现科学对共产主义生活的改造升级的作品—

—生长刺激剂加速果实成熟,壮果剂又防止落叶;《割掉鼻子的大象》也以物

种改造的“科学魔术”想象共产主义的现代化物质生活。如前所述,这些新科

技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科学转译成为某种“神奇装备”甚至只是“高级玩具”,

它解构了科学所需的“教养门槛”及科学共同体可能形成的、危险的“技术官

僚”。然而,这些与现代性/化紧密相关的“物质创新”或“生产力突破”几乎

从来不曾出现在郑文光构建的科学世界里。郑文光所想象的这些“无利可图”

的、“为探险而探险”的太空旅行,或是陨铁携带着的宇宙信息又折射了怎样

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呢?它与“共产主义新人”又有怎样的语义粘连呢? 如果

星际旅行缺乏实用的“物质”维度——共产大同社会的重要指标,那么在构想

及阐释“共产主义新人”的、更为抽象的向度上,太空跃迁的形式功能则不容

小觑。它甚至是“共产主义新人”这个抽象的新概念在科学词典中 为贴切的、

直观的一个近义词。也许我们应该把眼光拓宽一些,结合郑文光的非虚构写作

中寻找答案。

第二节 “宇宙公民”:科学话语锻造的“共产主义新人”

在创作科幻小说之前,郑文光创作了一些非虚构的科学散文/小品,吁求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投注对科学的热情,也同时表达了他对科学与共产主义之

间的本质关系认识。1953 年,新中国结束“三反五反”运动及抗美援朝战争,

                                                                                                               19 郑文光 <黑宝石>,见《人民文学》,1956 年第 78 期,页 88。

Page 7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5  

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意味着国家从“泛战争状态”(1949-1952 也被定性为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逐渐过渡到“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造期”20。此时

的科学也逐渐从“破迷信、讲卫生”的工具性向度进化为更为本质的、社会主

义建设和改造的内蕴哲学,也即汪晖所谓的“科学不再仅仅是国家的工具,而

是国家的理性”21。就在这一年,郑文光在《科学大众》上发表了对苏联科普作

家伊林的《人与自然》的评述,这是他在新中国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评论。伊林

的作品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翻译进中国,22 但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其的

绍介和学习达到了高峰。1952 年 12 月号的《科学大众》发表了对伊林研究的征

稿启事,科学大众社称尽管伊林的作品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知,然而“伊林作品

的特点究竟在哪里,他根据什么原理和用什么方法使他的作品和读者的感情结

合起来的,还是一个不很明白的问题”,对伊林的研究无疑是为“学习”服务

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已开始,对苏联科学读物的译介依赖理应慢慢转

向本土的创作,“在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出版大量通俗科学读物以满足群众需要

的时候,分析和研究伊林的作品,向伊林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学习的渴

望之强烈,体现在投稿奖励之丰厚,在《科学大众》的历史上也十分罕见“来

稿无论刊登与否,只要具有相当价值,均分别致以稿酬”,甚至于鼓励全民研

究“本市作者或读者,对伊林作品有兴趣,欲进行研究工作或物质上的帮助的,

请径和我们联系”2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向伊林的学习的热潮中,其科学

写作中的“斗争/征服”主题被广泛挖掘,像《五年计划的故事》、《人怎样变

                                                                                                               20 陈顺馨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页 106。 21 汪晖 <科技作为世界构造和合法化知识>,《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页 191。 22 例如《五年计划的故事》,(新生命书局,1931);《白纸黑字:书的故事》,(良

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钟的故事》,(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十万个为

什么》,(开明书店,1934);《人类征服自然的故事》,(北新书局,1937);《人

怎样变成巨人》,(读书出版社,1941)。译者不乏董纯才,张允和,胡愈之等文坛活

跃人士。儿童作家陈伯吹,左翼文人陈企霞等对其也有零星绍介,如陈伯吹 <天才作家

伊林的黑白>,(《新学生》1946 年,第 2 期,页 19-21。);陈企霞 <介绍伊林和他

的作品>,(《东北文化半月刊》1947 年,第 1 期,页 35-39。) 23 科学大众社 <征稿启事——展开对伊林作品的分析工作>,见《科学大众》,1952 年

12 月号,页 320。

Page 7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6  

成巨人》、《人类征服自然的故事》等浸透着浪漫的斗争思想的抒情科学读物

——相比于《十万个为什么》、《钟的故事》等科普作品——显然受到更多的

关注。24郑文光对伊林及苏联科普工作的研究及镜鉴就诞生于这样的氛围当中。

他用浪漫的口吻赞扬伊林的科学写作是浸透着“爱和憎”的,也第一次回应了

内蕴于共产主义科学发展中的“斗争哲学”。郑文光甚至直言科学产生的根本

动因来自于斗争:“人类与自然的斗争,是自然科学所有产生的基础” 25,并循

着高尔基的脉络,将科学视为永恒的运动态,“不应当把科学与技术表现成堆

积着现成的发现和发明的地方,而应当把它们表现成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克服

物质和传统的抵抗的那一斗争场所”。同年创作的、影响极广的《自然科学的

解放者:哥白尼》用更为具象的表现形式强化了科学界斗争和革命的意义,郑

文光借哥白尼不畏旧势力的抗争吁求道“科学之所以叫做科学,正是因为它不

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旧物,却很仔细地倾听实践经验的呼声。如果不然,

那我们就会根本没有什么科学”26。

事实上,将人与自然处理为对立的征服/斗争状态,且将科学视作人类重

要筹码的思考范式,并非共产主义的发明。从牛顿开始——如汪民安的总结—

—现代科学就“史无前例地在自然面前形成了一个统治性的技术架构,自然被

动地臣属于它面前的人类”27。人、自然和神的三角关系由现代科学打破,当神

力被驱逐后,科学就成为“人和自然的竞力游戏”,在这场竞力游戏中,自然

被呈现为“可锻造的素材工具”,在人摆脱上帝(天启宗教)而获得启蒙与理

性后,作为“质料”的自然,逐渐成为“人表达意志和能力的场所”,同时作

为工具性力量的知识和科学也助长了人控制、征服和利用自然的信心。不难看

                                                                                                               24 例如秦榛 <对伊林作品特点的一些体会:读“五年计划故事”>,见《科学大众》

1953 年 12 月号,页 363-364。高士其 <通俗科学读物的典型——介绍伊林的作品>,见

《中国青年》,1953 年第 1 期,页 17-20;<纪念伊林>,见《文艺报》1953 年第 24 期,

页 10-11。何燕凌 <读伊林的“五年计划故事”>,见《读书杂志》,1955 年第 3 期,

页 8-9 等。 25 郑文光 <谈谈“人与自然”>,见《科学大众》,1953 年 3 月号,页 110。 26 郑文光 <自然科学的解放者——哥白尼>,见《科学大众》,1953 年 7 月号,页 248。 27 汪民安 <步入现代性>,《现代性基本读本》(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页

35-36。关于人与自然二元关系的变迁,可见梁敬东、曹卫东译、马克斯霍克海默、西

奥多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Page 7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7  

出,现代科学锻造的人与自然的斗争关系,与共产主义的革命哲学具有天然的

内在粘连,只是在科学的图谱中,革命的对象和施动者成了“自然和人”。与

培根牛顿们的时代相比,二战后的这场“人与自然”的竞力游戏,增添了“原

子”这个新型砝码,同时将斗争的舞台推向了地球——传统的斗争场所——之

外,这也为共产主义时代的科学想象提供了新的话语资源。

“超级能量”原子的诞生和发展,让二战后的科学世界革新了对若干本

质命题的想象,例如“人”的进化。学者徐兰君曾分析,在 1950、60 年代,

“原子”也是东南亚及香港儿童杂志中的重要意象,这不啻为一种冷战的文化

表现。以漫画连载《孙悟空大闹原子宫》为例,徐指出将“原子”置于颇具童

趣的“闹剧”叙述框架下,究竟“是在淡化历史创伤还是在更广泛地渗透战争

恐惧,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28;除了闹剧的形式,徐还观察到更为中性化的原

子叙述,即阐释其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安全的生活及工业用途”29。

原子的巨大能量既可以招致毁灭性的战争,也能够成为生产力跃迁的法宝。这

种两面性不仅在徐兰君观察的东南亚及香港华语刊物中普遍存在,也衍生出了

日本战后流行文化的许多重要母题。作为原子弹受害者的日本,对这种恐怖又

强劲的能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不再是将其仅仅视作一种科学知识——正如学

者徐兰君在东南亚及香港的刊物中发现的,而是将原子与“人”/“非人”的本

质存在联结在一起。50 年代风靡日本甚至美国的两个截然对立的、非人的“原

子化身”——阿童木(Atom)与哥斯拉,就是 好的体现。阿童木是在肉身的

儿童飞雄死亡后,仿制其而建造的无敌机器人,他以原子能作为驱动,为拯救

世界、宣扬正义而奔波。学者 Alicia Gibson 认为阿童木鼓励日本受众抑制和

逃避真实的原子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同时将其移置为一种新的乌托邦幻想,但

机器儿童永远不会长大,因此悖论式地提醒着真实的、消亡的,那个肉身的儿

童将作为阴影将一直存在。30哥斯拉则是阿童木这种乐观原子神话的绝对反面,

                                                                                                               28 徐兰君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 217。 29 同上,页 195。 30 Alicia Gibson, “Out of Death, an Atomic Consecration to Life: Astro Boy and Hiroshima's Long Shadow, Mechademia, Volume 8, 2013, pp. 313-320.

Page 7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8  

哥斯拉本是蛰伏于深海的古兽,只因人类的核弹试验而惊醒扰世,从“古兽”

变身“怪兽”,哥斯拉依靠的正是吸收原子的巨大能量。31无论正向还是负向的

质素,以上对“原子”在东亚大众文化中的种种演绎的简单回顾,确证它已融

入了彼时大众对于科技甚至是未来、人类进化的各类想象中。然而新中国的原

子想象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新中国早期的科幻文学中,不乏将原子作为

“科技法宝”,展现其能量与运用的作品。例如第一章中讨论过的《科学世界

旅行记》中出现的原子能工厂、原子能气垫船,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十七年”

科幻作品中,飞机及飞船的能量都是由原子供应的。与学者徐兰君提及的香港

漫画《孙悟空大闹原子宫》如出一辙的短篇《孙悟空大闹原子世界》,也讲述

了原子能量运用于新中国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郑文光更加宏观的科学想象,

使原子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找到了契合点,得以超越物质性的器具之用。加

之没有原子历史包袱的中国,不同于日本难以将原子与人直接关联、而多借用

超越人体的机器或怪兽作为赋比的困局,郑文光则将原子与“新人”直接粘连

起来,从科学的维度丰富了“共产主义新人”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

事实上,“共产主义新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排他的概念,正相反,

它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文化空间,需要从不同的维度窥视并定义。学者 Yinghong

Cheng 曾试图在共产国际——以苏联、中国、古巴的实践为案例——的脉络下,

解剖革命变迁与人性之间的互动(interaction between revolutionary change and

human nature)32。他探讨了从延安整风起的各项“共产主义新人”铸造运动,

共产主义政权通过软性地塑造模范人物而感化普罗大众,例如著名的教材“老

三篇”33,毛泽东利用简洁的白话教育及儒家道德教育的模式普及了“共产主义

新人”应有的道德品质。而针对知识分子及需要改造的小资产阶级,政权采用

了强制性的措施,例如自我批评、自我检举等,在 Cheng 看来,这一过程颇具

                                                                                                               31 关于哥斯拉与原子符号的辩证关系、二战与冷战的联结点分析,可参见四方田犬彦 <哥斯拉及其后裔>,《阅读日本书系: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2  Yinghong Cheng, 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glight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p.2.  33指毛泽东发表的三篇讲话及其中塑造的英雄模范,即《为人民服务》(1944.9)中的

张思德、《纪念白求恩》(1939.12)中的白求恩,《愚公移山》(1945.6)中的愚公。

Page 7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69  

有人类学所谓的仪式意义(preliminary-liminal-postliminary),知识分子在游

弋、羞耻等过程后,开始生长出新的人格。34 Cheng 主要从宏观的政治/社会实

践角度考察了“新人”的问题,他认为这样的实践有着非常切实的考量,例如

“新人”克服旧的个人主义,归顺新的集体主义后,国家便可以按照发展需要

而非个人意愿进行职业的统筹规划等。除此之外,十七年间“新人”的问题也

需要软性的话语建构,文艺在其中无疑起了关键作用。回到历史现场,巴人在

评价彼时畅销的苏联作品《青年近卫军》时,就提到了该作品对于“共产主义

新人”的具象诠释,将其定义为“一部描写共产主义新人类的丰富而优美的精

神生活的史诗”。巴人浪漫地将“共产主义新人”想象为一种“超人”,因为

他们能够克服进而统一许多矛盾的特质,这样的“新人”形象不啻为彼时典型

想象:“梦想和实践、幻想和实际、热爱善良和严峻无情、胸襟开阔和精明打

算,对世间乐趣的热爱和自我克制”35。虽然 Cheng 指出过“改造人类”是隐藏

于风云诡谲的社会变革中的内在冲动与焦虑,“新人”的塑造不仅为了稳固新

政权,也为了矮化(dwarf)先前的或同期的其他人群,因此新人拥有着超越世

界历史的重要性,因为他/她指向的是“人类的进化”(human evolution)36;但

无论是 Cheng 从意识形态操控的角度,还是巴人等历史中人以象征形式进行的

“共产主义新人”诠释,都倾向于表现或重现“新人”们道德上、心理上的新

质及如是特质的形成方式。这样的诠释似乎过于具体而实在,而难以触碰“新

人”作为“进化者”的虚有层面。相较而言,郑文光科学写作的独特性在于,

以科学的话语与符号诠释“新人”,使其更具宏观而抽离的进化意味。

1956 年,新中国制定 12 年长期科学发展规划、苏联的核武器技术转移正

式达成、3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这一年,在郑文光看来正是一个巨变的

“前夜”。这个前夜——他援引布尔加宁颇具历史进化论的观点——将超越以

                                                                                                               34  Yinghong Cheng, 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glight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pp.65-70.  35巴人《谈“青年近卫军”》(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页 2。  36  Yinghong Cheng, 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glight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p.7.  37 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党组 <1956-1957 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

正草案)>,《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卷 (北京:中共文献研究出版社,1994),

页 436-540。

Page 7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0  

往的历史阶段:“就它的意义来说,远远超过蒸汽和电的出现而产生的工业革

命”。他指涉这个将要来临的、超越性的时代为“原子时代”,这个时代将深

刻的改变人,甚至以巨大的能量塑造一种新人/巨人:

⼈人变得更强⼤大了……⽽而在今天,⼈人类却能够释放铀的原⼦子核内部所蕴藏

的能量……这样就来到⼀一个新的时代,⼈人类仿佛从莲花中跳出来的哪吒⼀一样,

⼀一下⼦子成为强壮有⼒力的、叱咤风云的巨⼈人。然⽽而,这仅仅是开始。38    

贯穿郑文光激昂叙述的是,人的进化始终与科学发展粘连在一起,人的

能量与新科技的能量巧妙的相互置换:通过原子,“新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能量,“科学家一定学会释放一切物质的原子核中的全部能量。那时候,路旁

一块普通的石头供给我们的能量就可能比世界上现有全部发电站发出的电力还

要多”。经科学和能量重塑的这种巨人,也将“斗争”的革命哲学引向更高的

维度:巨人们因为“驾驭了只有在恒星上才具有的温度和压力”,因而能够

“制造出地球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物质,阐释了现在还不能解决的物质世界的奥

秘”, 终“创造奇迹”39。50 年代中期以后,从反复出现在郑文光的科学小品

里的意象与修辞序列可以看出,诞生于共产主义政权下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

过的新人”40 逐渐有了清晰的科技样貌,即由原子与太空技术锻造的“叱咤风

云的宇宙公民”41,“孔武有力的巨人”42,“地球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

43,“太阳系的主人”44。

原子与太空对于“共产主义新人”(巨人)的塑造,除了凭借在技术层

面的、前所未有的能量与维度外,无疑与彼时的冷战氛围密切相关。“共产主

义新人”由于“他者”的对照,在“公开的舞台”上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展演与

诠释。《在原子火炬的照耀下》及《不落的星》就演绎了“原子”与“太空”

                                                                                                               38 郑文光 <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前夜>, 见《文艺报》,1956 年第 4 期,页 8。 39 同上。

40 郑文光 <为了培养共产主义新人>,见《新观察》,1958 年第 24 期,页 11。 41 郑文光 <不落的星>, 见《文艺报》,1957 年第 35 期,页 3。 42 郑文光 <人造卫星与未来>,见《中国青年》,1957 年第 22 期,页 12。 43 郑文光 <火星建设者>, 见《中国青年》,1957 年第 23 期,页 26。 44 郑文光 <光子火箭>,见《中国青年》,1958 年第 1 期,页 16。

Page 7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1  

如何成为冷战双方的战场。1956 年,中苏在核弹原子方面的交流日渐紧密,郑

文光在在参观了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后,在《文艺报》发表了

《在原子火炬的照耀下》。在郑文光的自述评传中,这篇散文被定义为“政论

性文章”,并称“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政论性文章,在当时国内只有他一个人

这么写”45。文章将不同阵营对原子的迥异运用,从一个科技问题转为政治问题。

如果说“曾欠下广岛的血债的”、“美洲的冒险家”们——冷战铁幕另一侧的

资本主义社会——是将原子弹作为毁灭世界的强力武器,“右手拿着原子弹,

左手拿着圣经前进”的话,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则凭借 1954 年建成的

原子能发电站,成为点亮原子时代的“第一支火炬”。原子的和平利用在郑文

光看来,不止于新的能量或燃料而已,它意味着对自然更本质、更深刻的驾驭

能力,对这样“桀骜不驯的破坏力量”的克服,是共产主义世界对人类的巨大

贡献,他以夸张的浪漫口吻抒情道“这是五十万年来人类对大自然作斗争中继

火的发现以后又一个重大的胜利。”46 学会释放原子能的共产主义新人则如同

身负神力:“神话中的移山倒海,呼风唤雨、变沙漠为良田、使北极四季如春”

的局面将一一呈现。《不落的星》则体现了苏联卫星发射后,在中国引起的典

型回音。Sputnik 升空后,《人民日报》特别整理刊发了资本主义阵营对苏联卫

星的舆论回响,例如英国报纸头版大标题“全世界都在听卫星”、“莫斯科在

对曼彻斯特说话”等。其转载的《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则更具代表性“苏

联人造卫星将飞跃美国悲伤的首都的上空”47,在正常外交与常规战争均缺席的

冷战时代,太空成为超越性的“公开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演着的科技,也

就成为社会制度优劣的“客观”参照物。“太空科技”作为竞赛标尺的、不容

置疑的权威性,部分来自于其外于地球的维度,这暗示着它超越俗世/此地的象

征性地位,将能跃过国别/意识形态,直指人类,如郑文光所说“人类历史上一

个新的纪元——星际航行的纪元”。这颗“由共产主义的人的双手射出去,如

今正在天上溜溜地绕地球转,它们‘吱—吱—’的无线电讯号宣泄着宇宙空间

                                                                                                               45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78。  46 郑文光 <在原子火炬的照耀下>,见《文艺报》,1956 年第 17 期,页 6。

47 <人造卫星震动全人类的心弦 各国舆论热烈欢迎苏联的伟大创举>,《人民日报》1957

年 10 月 8 日。

Page 7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2  

的秘密”的“不落的星”48,公然悬于代表超越人类境界——太空,在郑文光看

来,使得铁幕那面的“狂妄自大的老爷们……在他们亲眼见到一道微微发亮的

痕迹越过深蓝色的天幕以后,才深信,不管他们愿意与否,40 年的光阴已把一

个贫困落后的沙皇俄国改变成为用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巨人”。郑文光将科技

与政权又一次紧密粘连,他暗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即永不陨落的、照

耀地球的星,“它的光芒已经照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教帝国主义战栗,而教被

压迫的人们充满希望”49。

通过突破性的技术及冷战的意识形态抗争,原子与太空话语紧密的联结

在一起,代表着新时代所具备的前所未有过的速度、能量和空间。这种对新时

代的截然指认,意味着对旧时代的总结和抛弃。郭颖颐提醒我们,对历史阶段

的划分无疑是要“使过去对现在有某种意义”50,特别是这种划分所内蕴的哲学

是从 30 年代左翼壮大以来就不断发展的“社会唯科学主义”。这种历史进步观

的泛化,依靠的是“内在的对过去的批判”51,直到 终“清除了更有弹性和较

少决定论意味的词汇”,从而形成绝对统一的解释人类进步的一组规则的同义

语。过去的时代是“火的发明、蒸汽机的制造”;是“毕达哥拉斯、埃拉托色

尼时代的襁褓中的科学”,是“伽利略、牛顿时代的幼童阶段的科学”,是

“十九世纪末叶齐奥尔科夫斯基孤独地为一个伟大理想而奋斗的时代的科学”,

而现在则是“原子能时代、电子自动机时代”52。显然,在资本主义与西方社会

所主导的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中,社会主义与中国均处于缺席的状态,而这些

经济/生产力条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中又被视作“社会特性和社会运动的决

定者”53,因此历史不得不属于“他们”。然而,原子与太空被苏联发现,让历

史的、属于他者的成就,得以被想象或归约为一种相对矇昧的状态:“世世代

                                                                                                               48郑文光 <不落的星>,见《文艺报》,1957 年第 35 期,页 3。

49同上。

50雷颐译、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页 141。 51同上,页 142。 52 郑文光《飞出地球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页 125。 53雷颐译、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页 138。

Page 7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3  

代匍匐在地面的动物”,在原子能量推动下的太空跃迁使得共产主义可以参与

的科技历史留下的重要空白:“几千年来囚禁人类的地球引力的锁链被斩断

了……人,将要变成赫赫的宇宙公民了”54。

获得苏联世界青年联欢节表彰的《火星建设者》是郑文光在“十七年”

期间重要的中篇小说,也是“十七年”期间少有的、面向成人读者的本土科幻

创作。55小说亦是宇宙公民及原子能概念在文学文本上的具体展演。《火星建设

者》以主人公薛印青的回忆,讲述了 21 世纪中国火星勘探队在严酷的火星环境

中,以巨大的牺牲——连项目的领导者于文都在恒星爆炸的辐射中死亡——将

火星建成“人类的第二故乡,成为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的基地”,探索者们仿制

地球在火星上建设了农场、实验室、生活区等。在艰难的建设中,中国作为领

军者 终带动 51 个国家参加了火星建设,使得‘向火星进军’的浪潮席卷了整

个地球。“斗争”的意识形态贯穿文本始终,通过塑造强大的斗争对象——

“火星自然界对我们是真正铁面无情的,只要你稍一疏忽就会葬送自己,连同

千百万人共同的事业”、“现实倒不像诗里面写的那么美丽……我们就像当年

的鲁滨逊一样,生活在太阳系中这一个孤岛上”,斗争的施动者——共产主义

新人们才获得更崇高的升华,科学英雄主义由此嵌入征服宇宙的“新人”,

“生活在沸腾,人们在战斗——人类成为地球以外自然界的主人的时代开始了”

56。这个文本饶有趣味的排除了苏联的影响/阴影,完全由中国青年们承担开拓

外太空的工程。作为共产主义内在要求的“国际性”,是通过“意大利工程师

的回忆录”,“巴西人的激动诗篇”,而不是苏联的指导来呈现的。苏联的科

技成就——原子能与星际航行——被直接裁植到中国青年身上,上述科学小品

中概念性的技术突破与人类进化的联结,在科幻文本中虚构性地完成了“中国

版本”的具象展演。

郑文光在 80 年代扩写了《火星建设者》——长篇小说《战神的后裔》,

作为互文的火星探险,它继承了 50 年代的关键命题,例如斗争、牺牲,冒险等。

                                                                                                               54 郑文光《飞出地球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页 164。 55从载体及叙事上,小说显然是面向成人的,它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并且完全

以成人叙述者的视角串联故事。 56 郑文光 <火星建设者>,见《中国青年》,1957 年第 23 期,页 26。

Page 7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4  

作为征服对象的火星依旧是可怖的,“它是宇宙的原始的粗犷和力的结合”,

作为革命者的薛印青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火星宝宝胎死腹中,妻子也

难产而死。但 80 年代的版本中,高扬的科学英雄主义被弱化了,“共产主义新

人”的概念在文革等继续革命的失败中,渐渐丧失了语义的确凿。火星不再是

使革命者升华的、被动的斗争对象而已,它对人类施行着“自然界的报复”。

薛印青们已经无法将“自然界的主人”这一意象坚决贯彻下去,他们甚至患上

了“火星综合症”,被革命的对象所异化,所改造:

⽕火星的自然条件改变了⼈人的⼼心理因素。⼀一切⼈人似乎都在变化着,⽂文雅的

变得粗野了,热情的变得冷酷了,沉静的变得急躁了,活泼的变得痴呆了……

我自⼰己也⼀一定在变,可能最终不是我改造了⽕火星,⽽而是⽕火星改造了我,把我改

造成⼀一个连我都认不出自⼰己来的⽕火星⼈人。57

不仅“斗争”与“革命”的单纯与飞扬遭到抑制,科学锻造的人类进化

神话也逐渐失去合法性, 生动的注脚无疑是地球伙伴的冷漠,让这个理应属

于“新人类”的集体进化故事难以自洽。薛印青的倾听者再也不是《火星建设

者》中慈祥的老科学家,而是同样遭阻滞留农庄的过客(“我”),这个开拓

“球外文明”回忆故事屡遭质疑。不仅“我”屡次问到“难道我们地球上真有

人去了火星,而且在那儿生活了五年?为什么报纸上从来没有登载过?”58,农

民们甚至质疑薛印青的经历不过是科幻小说的臆想。这个难以对话的失落文本,

是由时空的错置导致的,2078 年的火星建设者薛印青因为虫洞的偏移,穿越回

了“无家可归”的陌生时代。时空错置的设定造就了“宇宙公民”永远处于

“流浪”状态,他自说自话的窘境,注解了英雄的落寞、科学神话的破灭,以

及新中国早期在两者之间(科学与人类进化)搭建的坚固链接 终失去。

“十七年”期间,郑文光两种身份——记者与科幻作家——相互配合与

印证:作为观察者,郑文光记录着苏联原子与宇宙的新成就,将其与人类进化

相粘连;而作为科幻作家,郑文光将科学话语赋予社会主义中国的“共产新

人”,完成了内在的转化与重置。

                                                                                                               57 郑文光 《战神的后裔》(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页 162。

58 同上,页 98。

Page 8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5  

第三节 身为“观察者”:现实与想象的错置

郑文光曾回忆他在大跃进后(1960 年)构思了一个不可能出版的故事,

甚至已经动笔写了 15 万字:

⼀一个⼈人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头发全部变成了红⾊色,身体也在发红,他

身上正发⽣生这⼀一种令⼈人恐惧的变异。他的嗓音开始变化,他的四肢也在变化,

他的⼿手长的太长,长到他自⼰己⽆无法控制的程度。主⼈人公在极度恐怖中决定逃⾛走。

他逃离城市,奔向农村,但是,他越跑,变异得越厉害。他背后得衣服猛地被

撕破,⼀一对巨⼤大地⾁肉翅展露出来:他要飞了!59

这个故事 终因为缺乏合理的结尾而废弃了。郑文光也设想用外星人的

控制来驯化故事中的“异质性”,以便“用技术掩盖文中现实含义”60。疯狂而

恐怖的形象、难以纳入现实主义的叙述框架,都指向了现实的不自洽——这种

深刻的荒谬已然入侵想象域与表达域。这个科幻小说的蓝本,已经走出了新中

国早期的科学乐观万能主义,开始拥有影射现实的“危险”功能。其实早在大

跃进时期,郑文光就开始被现实,或者更准确地说,被大众所宣称和打造的

“现实”所惑及所困。彼时他“奉命”写了一篇科幻小说,来向读者展示乌托

邦的未来。这篇奉命之作《共产主义畅想曲》发表于《中国青年》,编辑的副

文本值得注意:

在这⼀一天等于 20 年的时代里,⼈人们很想知道在 40 年以后,我们的国家、

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本⽂文作者本着敢想敢说的风格,作了比较科

学的幻想。只有幻想不出来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幻想。61

                                                                                                               59 陈洁 《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123。 60 同上,页 124。 61郑文光 <共产主义畅想曲>,见《中国青年》,1958 年第 22 期,页 33。

Page 8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6  

幻想的意义与前提是“被实现”,这是大跃进时期的根本哲学——如第

二章所述——即现实态与将来态的互相印证,现实与幻想、实然与应然之间的

距离被抹去,差距被删除。这段副文本(paratext)中,科幻小说的作用是将幻

想“科学化”,因此与其说这篇科幻小说是一种文学想象,不如说它是“此时

的幻想”如何必然走向——甚至直接等同于——“未来的现实”的一份强力论

证。全民的大跃进对郑文光的冲击在于,它彻底倒错了真实与想象,“任何一

个农民,都相信一亩地可以产量 2 万斤的神话。这不是想象,是真实的‘事

实’”,而科学家的工作只是“证明这些‘幻想’是‘科学’”62。

因此,郑文光的两个身份——记者和科幻作家——似乎吊诡的相互交换

了,关于书写未来,郑文光所需要调动的似乎不是一个科幻作家的想象力,而

是作为记者的记叙能力。《共产主义畅想曲》采用的也确实是一种记录式的写

法,叙述一个郑文光鲜少触及的一种科幻类型——由繁荣的物质构成的共产大

同世界。故事发生在建国三十周年的国庆节,开篇即是天安门前的列队狂欢。

作为新疆建设者的主人公“我”乘坐原子能飞机“红色的箭”去往北京的观礼

台,“我”作为叙述者的形式功能在于感受及传达壮阔热烈的建设气氛、并注

目及介绍“繁荣的新中国”所必要的几组人物角色:少先队员、军事博物馆、

工业展览馆、星际航行馆等。模型花车的列队模式,集合了狂欢的气氛和展示

的功能,浓缩了各个维度的、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新建设:

⼈人群头顶上漂浮着⼀一个岛屿,种满椰树,这是海南岛,⼀一道⼤大抵把‘海南

岛’和‘⼤大陆’联起来了。台湾第⼗十七座⽕火⼭山发电站投⼊入⽣生产了。⽓气象学家抬着图表

⾛走过,图表上写着:‘我们消灭了寒潮和台风!’好啊,今后祖国将永远是风和日

丽了……藏族⾼高原荒漠亩产……63

这篇科幻小说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更像是“喜报式”的话剧,是将长久以

来的左翼通俗文化传统中的“时事活报剧”搬演到了未来态。田汉在大跃进时

期曾创作过时事活报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后一幕描写的正是二十年后

                                                                                                               62 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130。 63郑文光 <共产主义畅想曲>,见《中国青年》,1958 年第 22 期,页 36。  

Page 8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7  

的、高科技与民族化并存的新中国样貌:“蟒山上发射的星际火箭凌空直上。

烟云散了之后吐出二十多年后的十三陵水库”64。虽然体裁有别,但两个“畅想

曲”在乌托邦的内容,活报剧的形式方面则高度雷同。郑文光对于科幻小说喜

报式的探索并不满意,在回忆录中他也表达过这种遗憾,但他将失败归因为对

政治与科学的结合不够纯熟。65《共产主义畅想曲》并没有收录在郑文光的任何

一个作品集(更毋论单行本)中,原本打算长期连载——编者按也提示我们

“本文较长,将陆续发表”,但 终也只发表了两期,这都从侧面证明了作品

的失败。66 但究其失败的根本,我认为是“完美的现实”束缚了一个科幻作家

的想象力。一个根本的矛盾是,如果已经实现了共产主义,乌托邦已然达成,

那么还如何贯彻革命的意识形态,以“斗争”的形态向更高的境界进发?现实

与幻想,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错置一直困扰着郑文光,在文本中他一再泄露这种

焦虑。乌托邦既已达成,“先进的科学技术会帮助你们……我有这样想法,共

产主义了,可以稍稍松一口气……”,那么革命的激情将如何继续呢?

咱们的思想有点保守,觉得⼤大功告成了。⽑毛主席⼆二⼗十年前就指示过我们,

要不断⾰革命——这话今天看来还是那么适用……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咱们国家推

进到共产主义的更⾼高阶段。67

当物质的大同世界既已实现,一切要求“苦战”的哲学与口号都会因为

目标的消失而显得虚妄和苍白,郑文光抓住“宇宙”这 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勉强找到了继续革命的合法性“还得向宇宙进军啦,飞向星星,飞向宇宙——

                                                                                                               64田汉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第十三场)>,《田汉文集第七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页 310。 65“在实际创作过程中, 多的问题还出在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处理上。在这方面,郑

文光显现出相当的无能和无奈”。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

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114-115。 66 按郑文光的自述回忆,这篇小说原定连载六期。见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

(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页 113。 67郑文光 <共产主义畅想曲>,见《中国青年》,1958 年第 23 期,页 24。

Page 8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8  

这就叫做不断革命……”68,似乎在此地此时,即使是在想象域,现实也已然无

法超越。

现实与想象的错置不仅发生在作为科幻作家的郑文光身上,作为记者的

他同样面临困境。1958 年,身为《新观察》杂志的记者,郑文光被要求走向民

间,作为现实的“观察者”去往海南岛等地,记录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大跃进“革命的浪漫主义”抬头的文化氛围中,《盐在莺歌海》、《夜渔

记》、《西沙人和西沙群岛》等描写自然风光与劳动人民的建设热情的散文,69

标示了郑文光对新中国地理维度的探索,从早年的科学认知过渡到了感性抒情。

自然风光的粗砺与平凡——而不是《共产主义畅想曲》中“按钮喝牛奶”70 的

科技乌托邦——更好地盛载了“原子能”、“宇宙公民”时期的“斗争哲学”。

海南岛这个新中国境内的“ 荒凉的角落”,却吊诡与火星具有同源性。残酷

的环境(斗争对象)与富于牺牲精神的青年(革命的共产主义新人),为两个

文本所共享,“这儿海水咸得连鱼儿都不愿意游来,可是却吸引了七千多名建

设大军……日日夜夜为着叫咸得发苦得海水析出白花花得结晶盐而酣战不休”71。

虽然卸除了“原子”等技术的加持,无法将科学与人类进化直接勾连,但这个

简单版本的、纯粹借助“劳动”的、人与自然的竞力游戏,仍可用以表现 本

质的、原初的因而也自洽的“英雄的建设者们”的革命品格。

反而一篇描写大跃进时期工业建设、科技发展的记录式散文却流泻了对

生造的完美现实的不安与犹疑。《两个我国生产的胶卷》表面上是一篇寻常的、

对我国一日千里的技术的记录报道,但通过细读,我们却能找到行文间暗藏着

的一种失语的潜在焦虑。记者郑文光拿着大跃进之后才决定生产的、决心超越

“柯达”、“伊尔福”等老牌帝国主义产品的本土胶卷,准备去广澳渔港试一

试,顺便“提提意见”。但吊诡的是,“渔港风光如画,本来正是摄影的好对

                                                                                                               68同上。  

69郑文光 <西沙人和西沙群岛>,见《新观察》,1958 年第 17 期; <盐在莺歌海>, 见

《新观察》,1958 年第 20 期;<夜渔记>,见《人民文学》,1959 年第 1 期 70 陈洁《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页

114。 71郑文光 <盐在莺歌海>,见《新观察》,1958 年第 20 期,页 12。

Page 8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79  

象,可惜我没那份本领”72,由于三个错误,“我”竟然没能够记录下广澳渔村

的社会主义新貌。尽管文本解释道“摄影机没能记录下来的,我的脑子里却全

部纪录下来了”,但“无法记录”的困局却就此开启。首先“我不详细谈在广

澳度过的那个难忘的夜晚”,而后在与渔民接触企图获得共产主义的民间情绪

时,“由于言语不通”,“我”竟然没和那群“粗犷、强健而沉默的渔人……

说一句话”。无法沟通的我,还是想象了他们惯有的生活“可是我知道其中许

多人的身世,他们的生活路子差不多全都是一个样子的:还在扯不起帆索的年

纪便被生活所趋,跟随着父兄到海上去,吸饱了带咸味的海风,晒足了洁净无

尘的阳光……”虽然仍饱含抒情,但现实的程式化——例如直言“他们的生活

路子差不多全都是一个样子的”——已经不免从笔尖流露。 值得注意的是文

末,郑文光对“叙述”这一行为在已声称完满的现实乌托邦中所能生产的意义

产生了终极的质疑:

这篇东西究竟算什么呢?写完了,可是我不知道。从公元厂到⼴广澳社,

从这两个胶卷所串连起来的两个地区和⽣生活,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我的秃笔将

掷未掷之际,正浮现在记忆的深渊中。我相信,它们将如同两颗晶莹的宝⽯石⼀一

样永远放光的……⽽而我,⼀一个年轻的记者,恰好是他们的见证者。73

叙述的意义是什么呢?面对 熟悉的科技题材,郑文光却直言“写完了,

但我不知道”;想象又该去往何处?“我的秃笔”似乎乏善可陈。在一个宣称

完美的跃进时代,叙述只能退居二线,“叙述者”只能作为那些创造奇迹的人

们的“见证者”而存在,没有留白的世界,也同样封锁了想象。大跃进后,郑

文光便不再创作科幻小说,直到 80 年代才重新执笔。科幻作家与观察者身份的

错置,显然阻滞了郑文光的科学想象,不复“十七年”早期两种身份的相互配

合,如果说上一次身份的穿梭穿梭是将现实与幻想无隙缝合在一起,那么这一

次的穿梭带来的则是现实与幻想的双重破灭。

                                                                                                               72 郑文光 <两个我国生产的胶卷>,见《新观察》,1958 年第 24 期, 页 15。

73 同上。  

Page 8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0  

第四节 结语

从郑文光的科幻创作入手,我们发现他异质于同期科幻作家的创作风格

及母题。即超越物质大繁荣的、表象的现代化共产主义想象——这样的科学想

象极易沦入资本主义的终极哲学;转而探究新的能量——原子,在帮助“共产

主义新人”超越历史,创造新的舞台——太空方面的语义功能。这种以空间获

得超越的叙述策略,也可以视作郑文光早期的“地理”探索的维度升级。它丰

富了新中国早期科幻的图谱,郑文光序列中“科学”也获得了器用之外的“发

展”意义。

关于卫星、原子、太空的叙述诚然与彼时的冷战背景有关,特别是苏联

的 Sputnik 卫星成功发射这一史实深刻影响了“太空探险”题材的井喷,郑文

光的“原子能”与“宇宙公民”的想象也不啻为对苏联的镜鉴及本土化的改写。

诸多学者的研究也佐证“太空”“原子”等意象在东亚大众文化中的普遍存在。

但我们也注意到,郑文光的“原子”“太空”想象部分地超越了冷战意识形态

对立的二元图谱,它触及了共产主义的革命意识形态如何在科学领域、在科技

现代化的语境中获得合法性及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将原子、太空、共产主义

新人紧紧粘连在一起的科学创作,是在状似中立的“人类新维度”中,为革命

的意识形态寻找具有活力的、新的表现形式。

在科幻作家及科普工作者之外,作为记者的郑文光也向我们展示了乌托

邦如何侵扰想象与现实的界限,甚至带来部分的失语。大跃进期间创作的科幻

作品《共产主义畅想曲》更像是记者的赞颂之作,为乌托邦现实提供“科学佐

证”,从而阻绝了想象力的生发及科幻文学真正的生命力;离开想象域,当投

注所谓“现实”,进行例行的记者报道时,深层的焦虑又打开了对叙述这一行

为本身的质疑。总而言之,郑文光在虚构性的科幻小说和非虚构的散文报道间

的游走与困境——激昂的“宇宙公民”遭遇集体跃进的阻滞,为我们揭示了风

云诡谲的新中国早期,科学想象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不断变动的互动关系。

Page 86: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1  

第五章 结语 2015 年 7 月,《人民文学》发表科幻文学专刊,编者在卷首里粗略地追

溯了《人民文学》的“科幻情缘”:“本刊三十七年前发表过童恩正的《珊瑚

岛上的死光》,三年前又刊出刘慈欣的四篇小说,去年专门以《人民文学》英

文版《PATHLIGHT》未来专号将中国科幻文学译介给英语读者。”1 这段爬梳

不知有意无意,漏掉了 1956 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由郑文光创作的科幻

小说《黑宝石》,对具有开端意义的文本的忽略,颇耐人寻味。如果说“集结

专刊”暗示着科幻小说的潜能被主流文学再次捕捉,如宋明炜的评说“在中国

梦的年代邂逅科幻,人民的文学有了新的可能”2,那么在这场“重逢的”盛宴

中,五十年代蓬勃的、或许可以称得上“中国梦”前史的“共产主义梦”中的

科学想象,却几近噤声。科幻作家飞氘将中国科幻形容作“寂寞的伏兵”,喻

指其在中国文坛的边缘处境,而失踪的五十年代科学想象,则可称得上这支边

缘文脉中的边缘了。本文的三个章节,正是以“边缘”的位置为豁口,试图读

解在各个维度上——不论是彼时的工农兵文学与现实主义独统,抑或如今的晚

清及当代科幻热潮——“十七年”间共产主义视镜下科学想象的边缘状态究竟

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边缘性”可以称得上科幻研究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态。科幻

理论家吴岩就曾强调科幻文学有别于传统主流文学的异质性,即超越作为“叙

事文学”的维度,科幻文学更适宜被视作“一种文化存在、一种可能进入未来

文化核心的,具有充足价值的边缘存在”3。吴岩所指认的“边缘性”是来自科

幻文学对主流科学观与社会现实的本能反思,时常体现为两者之间存在的难以

调和的时间差;例如在神学弥留的前现代,“科幻文学就大量讨论科技引入的

种种可能”4,而当主流社会认可科学,甚至视其为现代神话时,科幻文学却创

造无数的科学恶托邦,对其的飞速发展保持审慎态度。本文也初步展示了“十

                                                                                                               1 编者 <卷首>,见《人民文学》,2015 年第 7 期,页 3。

2 宋明炜 <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见《人民文学》,2015 年第 7 期,页 137。

3 吴岩《科幻文学论纲》(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页 1。

4 同上,页 178。

Page 87: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2  

七年”间科幻作为边缘话语的存在,并细读了由此呈现(调用)的叙事策略。

但通过对述者、时态,叙事母题等的回顾,本研究发现新中国初期的科学叙述

的边缘性,大概不同于吴岩所概括的一般情况——即对主流文化的自觉反思。

它的边缘性来自于结构性的矛盾,即有关科学的想象与叙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体系内的可疑位置。简单的说,“科学”既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

与“话语”层面需要着,却又被无产阶级的宰制性地位排斥着,由此构成了其

边缘而暧昧的存在。

本文第一章关注了边缘的叙述者——儿童,由成人代述的、居于边缘位

置的孩子提供的是一种柔焦式的、未社会化的讲述视角。这样的视角供给了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得以轻松进入“科学”的路径,安全地打开了“劳心”与“劳

力”这样一组敏感的、需要被重新定义的关系。孩子们赋予“科技人”以丰富

的感性资源,使他们足以摆脱“理性冷漠人”的居高临下感;经儿童视角转译

的、绚烂及魔法化的科技空间新型理念及设备,也使得科技空间的“冰冷性”

得到抑制。从人到空间,对冰冷的解除, 终降低了“触碰”科学的门槛,弱

化了科技共同体 为危险,也因此 具异质性的内核——智识。第二章着力考

察的“边缘性”在于“十七年”科学想象所必然触及的有关“未来”的叙述。

“未来”书写的边缘性在于“十七年”文学/化多关涉当下抑或追溯革命历史,

以建立共产主义的、新型的“主人”想象。5 科学幻想作为一种被共产主义所征

用的新型幻想型态,具有勾连现实与幻想、当下与未来的形式意义。然而作为

神话的替代品的科幻,却在“理性”的裱装下遗存了其“超历史”特质。科幻

作品不仅取消了当下与未来之间的桥梁,还将属于未来的能量嵌入当下,创造

了两个相互复制的辉煌时空,科学的魔法将不断变动的现实 终化作凝固的完

美神话。最后一章并没有直接触及“边缘”的主题,而是关照一位在不同“位

置”不断穿梭的科幻实践者——身兼科幻作家与记者的郑文光。两个位置的契

                                                                                                               5 例如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细述了叙事、抒情、

象征等形式如何服务于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生发与成长,在这些“形式的意识形态”的变

迁爬梳中,可以看到关涉当下与追溯历史的努力始终是主流的。黄子平《“灰阑”中的

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也佐证了向后看的“革命历史小说”是如何被

社会主义新国家所需要。

Page 88: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3  

合带来了展演“共产主义新人”的新能量与新空间:郑文光以科学话语——

“原子能”与“宇宙公民”——充填了“共产主义新人”这一抽象概念,并将

对“新人”的想象抽离出具体的品质形象概述,从而获得了“进化”维度的宏

观意义。而两个位置在“大跃进”这样的荒诞现实下的 终背离,也为乌托邦

的想象画上了句点。简言之,郑文光在虚构性的科幻小说和非虚构的散文报道

间的游走与困境——激昂的“宇宙公民”遭遇集体跃进的阻滞,为我们揭示了

风云诡谲的新中国早期,科学想象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间不断变动的互动关

系。  

在即将迈进“文化大革命”的“十七年”尾声,新中国的无产阶级激进

化曼波到了各个方面。1966 年,学术界的权威刊物,创建于 1956 年、企图融贯

各学科以统化意识形态的《自然辩证法》登载了对科幻小说《苏埃玛——一个

机械人的故事》6的批判。这次批判继承了“十七年”间批斗的范式,以“读者

来信”的方式,对几年前的文章进行“秋后算账”式的重读。批判者强调机器

对人的附属关系,声称“无论如何它绝对不能脱离人和人类社会而表现什么独

立性”7,并将文本中展现的“机器有感情”等科学想象视作洪水猛兽。将机器

对象化为绝对的附庸品,当然是为了突出人之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批判直观地

演绎了“主奴辩证法”。从“十七年”的社会主义实验走入智识被完全抛弃的

“文革”时代,这篇批判文章成了科学想象在大众文化场域的落幕之作;从

“科学”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间缠绕的探索到这语气坚决的定锤之音,

“科学”的意义也 终被限定为无产阶级的工具。而后的八十年代科幻写作,

便逐渐脱离了共产主义的视镜,更多地参与进全球科幻的屡次热潮(如赛伯朋

克等)。本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关照“十七年”外的科幻实践,而本文对

“十七年”高度意识形态化、极具共产主义特征的科学写作的剖析,或许可以

作为当下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中国科幻的一种参照。

                                                                                                               6 安德涅普罗夫 <“苏埃玛——一个机械人的故事>,见《科学画报》,1963 年 1-3 期。

7 秦永年 <“苏埃玛——一个机械人的故事”一文宣扬了什么观点?>,见《自然辩证

法》,1966 年第 2 期,页 44-45。

Page 89: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4  

参考书目

英文书目

Books

Baum, Richard, Reform and Reac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Road to Tiananmen, London:

Rutledge, 1991.

Cheng Yinghong, 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glight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Clark, Katerina, The Soviet Novel: History as Ritual, Bloomington: Indiana UP, 2000.

Clute, John, Look at the Evidence: Essays and Reviews,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6.

Dobrenko, Evgen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alism, Jesse M(tr.), New Haven:

Yale UP, 2007.

Feenberg, Andrew, Transforming Technology: A Critical Theory Revisit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Graham, Loren, The Ghost of the Executed Engineer: Technology and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J. Clute and P. Nicholls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Lester, Del Rey,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1926–1976: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1979.

Lovene, Paola, Tales of Future Past: Anticipation and the Ends of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Major, P. and Mitter, R. (eds.), Across the Blocs: Cold War 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

London, Portland: Frank Cass, 2004.

Mendlesohn, Farah, The Inter-Galactic Playground: a Critical Study of Children's and Teens'

Science Fiction,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 2009.

Mickenberg, Julia, Learning From the Left: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Cold War,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Rankin, S. and Neighbors, R.C. (eds.), The Galaxy is Rated G: Essays on Children’s Science

Fiction Films and Televisi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11.

Page 90: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5  

Schmalzer, Sigrid, The People's Peking Man: Popular Science and Human Ident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Suttmeier, Richard, Research and Revolution: Science Policy and Societal Change in China,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74.

Tiles, M. and Oberdiek, H., Living in a Technological Culture, Human Tools and Human

Valu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Wang, David Der-Wei, Fin-de Siecle Splendor: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Westfahl, G. and Slusser, G. (eds.), Nursery Realms: Children in the Worlds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Horror, Athens,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9.

Articles

Donald, S., “Children as Political Messengers: Art, Childhood, and Continuity”, in Evans, H.

and Donald, S. (eds.), Picturing Pow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st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9, pp.79-101.

Fan, Fa-ti, “Redrawing the Map: Scienc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SIS, Vol.98,

September 2007, pp. 524-538.

Gibson, A., “Out of Death, an Atomic Consecration to Life: Astro Boy and Hiroshima's Long

Shadow”, Mechademia, Vol. 8, 2013, pp.313-320.

Ketterer, D., “‘A Part of the …Family?’: John Wyndham’s Midwich Cuckoos as Estranged

Autobiography”, in P. Parrinder (ed.), Leaning From Other Worlds: Estrangement,

Cogin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Science Fiction and Utopia,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146-177.

Maguire, M., “Aleksei N. Tolstoi and the Enigmatic Engineer: A Case of Vicarious

Revisionism”, Slavic Review, Vol. 72, No. 2(2013), pp.247-266.

Shen, Grace, “ Murky Waters: Thoughts on Desire, Utility, and the ‘Sea of Modern Science’”,

ISIS, Vol. 98, September 2007, pp.584-596.

Song Mingwei, “Preface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Late Qing and the Contemporary”,

Renditions Special Issue, No.77/78, 2016, p.1-2.

Volland, N., “Comment on ‘Let’s Go to the Mo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73,

No.2 (May 2014), pp.353-358.

Page 91: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6  

Wagner, R. G., “Lobby Literature: The Archeology and Present Func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in J. Kinkley (ed.), After Ma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1978-1981.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43-58.

Wang Zuoyue, “Science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China”, ISIS, Vol.98, September 2007,

pp.558-570.

Wang Zuoyue, “The Chi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Making of the

1956 Twelve-Y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2015,

31:3, pp.180-205.

Wu, Y. and Mallan, K., “Children’s Science Fiction in China”, Bookbird, 44.3(2006), pp.40-47.

Dissertations

Chan, R. B., The Edge of Knowing: Dreams and Real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9.

Van Fleit Hang, K., People’s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7.

专书

丁素萍译、达科•苏恩文著《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的诗学和文学类型史》(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于止《失踪的哥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

于止《到人造月亮上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

山东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关于清除精神污染问题资料专辑》(济南:山东社会科

学院情报所,1983)。

马小悟译、亚当罗伯茨著《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国忠《谈儿童科学文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

王国忠《黑龙号失踪》(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毛泽东《实践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手稿》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巴人《谈“青年近卫军”》(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Page 92: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7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

田汉《田汉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四方田犬彦《阅读日本书系: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刘慈欣《刘慈欣谈科幻》(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严远闻《假日的奇遇》(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吴岩《科幻六讲》(南宁:接力出版社,2013)。

吴岩《科幻文学论纲》(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作家出版社编《文艺作品选(第二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汪民安《现代性基本读本》(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宋伟杰译、王徳威著《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迟叔昌《三号游泳选手的秘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

张治等编《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张然 《梦游太阳系》(知识书店出版社,1950)。

陆士谔《新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陈洁 《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郑文光《战神的后裔》(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郑文光《飞出地球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郑文光《文艺作品选第二辑:太阳探险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孟祥春译、王斑著《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上海:上海三

联书店出版社,2008)。

赵世洲编《科幻小说十家》(郑州:海燕出版社,1989)。

赵京华译、柄谷行人著《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3)。

Page 93: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8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8)。

顾均正《在北极底下》(上海:文化生活社,1940)。

顾晓辉译、艾尔文•古德纳著《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2)。

徐兰君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郭以实《科学世界旅行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

郭冰茹译、刘剑梅著《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 )。

唐小兵译、詹明信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黄伊编《论科学幻想小说》(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

萧建亨《奇异的机器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

崔行健《小路路游历太阳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6)。

梁敬东、曹卫东译、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6)。

嵇鸿《神秘的小坦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3)。

鲁旭东译、R.K 默顿著《科学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鲁克《奇妙的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

童恩正编《五万年以前的客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

雷颐译、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0)。

论文

王卫英 <郑文光与中国科幻小说>,见《当代文坛》,2008 年 9 月,页 98-100。

王卫英 <郑文光科幻小说创作综论>,见《长江学术》,2012 年 4 月,页 16-25。

王卫英 <科学英雄主义者的赞歌与悲歌——论郑文光科幻小说的人物塑造>,见中州学

刊,2012 年 11 月,第 6 期(总第 192 期),页 176-181。

Page 94: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89  

吴岩 <论郑文光的科幻文学创作>,见《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4 月,第 22

卷第 2 期,页 111-118。

吴岩,星河 <君已飞向人马座——缅怀中国科幻泰斗郑文光先生>,见《新华月报》,

2003 年第 8 期,页 103-106。

宋明炜 <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关于《人民文学》科幻小说辑>,见《人民文学》,

2015 年 7 月,页 135-138。

陈平原 <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见《中国文化》,

1996 年第 1 期,页 114-131。

陈楸帆 <对“科幻现实主义”的再思考>,见《名作欣赏》,2013 年第 28 期,页 38-39。

武田雅哉 <”电世界”——清朝末年的一篇科幻小说>,见《科学文艺》,1981 年第 4

期。

哈经维 <谈儿童科学文艺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读十年来儿童科学文艺作品札记>,见

《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9 年第 1 期,页 161-193。

施同 <科幻作品中的精神污染也应清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3 年第 11

期,页 27-29。

洪子诚 <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见《文学评论》1996 年第 5 期,页 60-75。

韩 松 < 郑 文 光 走 了 , 我 们 时 代 的 一 件 大 事 > , 摘 自 其 博 客 文 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74121010003xm.html 阅览日期:2016 年 3 月 1 日。

硕博论文

刘军《晚清科学幻想与“知识型”转变》(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12)。

刘珊珊《从科普人文到天马行空: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与变异》(硕士论文,安

徽大学,2010)。

刘振《近代科学小说特征分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12)。

芮萌《穿越科学的“魔障”:论中国科幻小说之发展》(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1)。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20 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博士论文,兰州大学,

2006)。

陈宁《郑文光科幻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

Page 95: 终稿final version 王楠 - COnnecting REpositories · 2018. 1. 8. · 第二章 孩子:另类的述者与空间 17 第一节 潜在的危险:“技术官僚”与科学共同体

  90  

陈宏广《想象科学的方式——论晚清科幻小说对科学的类型化表达》(硕士论文,北京

师范大学,2012)。

林建群《赛先生来之前——晚清科学小说中的科学系谱》(博士论文,台湾清华大学,

2013)。

期刊 /报纸

《人民日报》(北京)

《人民文学》(北京)

《少年文艺》(上海)

《中国青年》(北京)

《中学生》(北京)

《文艺报》(北京)

《当代戏剧》(北京)

《戏剧报》(北京)

《我们爱科学》(上海)

《知识就是力量》(北京)

《科学大众》(南京)

《读书月报》(北京)

《读书杂志》(南京)

《剧本》(北京)

《新观察》(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