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技术 HUAWEI...

54

Transcript of 华为技术 HUAWEI...

Page 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Page 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年8月 第32 期

华为技术

HU

AW

EI TEC

HN

OLO

GIES

20

08年

8月

第3

2期

移动宽带的精细化运营

Page 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COMMUNICATE BEYOND TECHNOLOGY

2008年8月 第32 期

沃达丰如何掘金移动互联网

华为移动核心网锁定ALL IP

解析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移动宽带的精细化运营

T-Mobile成功“换心”

Page 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Page 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构建ALL IP时代的核心优势

电信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移动用户高速增长,宽带业务迅猛发

展,ALL IP转型正日渐驶入快车道;角色单一的电信业与媒体、互联网、

娱乐、广告等行业的渗透日渐加剧,界线日渐模糊,生态环境日益复

杂;业内重组带来新的竞争环境,传统电信行业正逐步迈入微利时代。

在新的环境下,运营商如何重构竞争优势?

作为运营商网络控制中心的核心网,在ALL IP网络转型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面向ALL IP的核心网成为运营商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

ALL IP时代的核心网必将全面支持运营商的商业模式转型,帮助其在

微利时代取得成功,为电信产业链的延伸创造有利条件,为创新的盈利

模式提供孕育环境。

在ALL IP时代,核心网必将带动整个网络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扁平化网

络迁移,以开放的网络迎接多业务的融合时代,以显著降低的TCO大量快

速地部署新价值业务,迎合用户个性化时代的差异化服务需求。

核心网必将通过强大的软件能力、服务能力和网络智能管理能力,

极大地简化网络管理,降低运营商OPEX,与web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并相

互补充。基于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的大容量、分布式的解决方案将全面

登上舞台,低成本、高可靠地处理海量业务。

ALL IP时代的核心网必将更加开放、灵活。通用化的软硬件平台,标准

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软件化”核心网,为运营商

构筑快速提供业务的能力,实现从网络业务开放到网络能力开放的迁移。

思想撞击助于看清方向,经验蕴积助于取道捷径。通过与全球大T的

深入合作与实践,凭借强大的核心网软件开发能力与平台技术,华为率

先推出了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核心网解决方案、基于下一代的软硬件通用

计算平台的新一代控制网络、融合的用户数据中心和智能化数据业务引

擎,协助运营商重构核心竞争力、获取商业成功,实现从管道服务向信

息服务的延伸。在这里,我们与您共同分享关于新一代核心网的深入思

考和业界实践。

蔡立群

华为核心网产品线总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8 ©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

摘抄、复制本书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

式传播。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承诺或保证。

(内部发行 免费赠阅)

主 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编辑部

顾 问 :胡厚� 徐直军 徐文伟

陶景文 蔡立群 黄朝文

于向萍 张新宇 许学明

主 编 :高先瑞([email protected]

编 辑 :许 鹏 陈雨虹 潘 陶

刘中林 薛 桦 黄卓键

姚海飞 徐 平 李雪峰

周华姣 周书敏

本期编委 :张 勤 赵光华 李昌竹

黄 瑾 张晓松 罗朝晖

黄 强 曹建辉 聂时学

赵 冰 丁 浩 王 刚

杜琨堂 吴延宁 王 蔓

陈运生 周小红 阮卓君

电子版本请登陆www.huawei.com阅读或下载

索阅、投稿、建议和意见反馈,请联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编辑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地 址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A10

邮 编 :518129

电 话 :(0755) 28780808

传 真 :(0755) 28356180

出版物登记证号 :粤B第 10148 号

Page 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What’s inside:

IPTime和40G传送解决方案荣获InfoVision

双项大奖

04

Global Digest行业扫描

BT投资30亿美元打造超高速宽带网络01

热点聚焦 Main Topic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

陈 洲

20

无忧网络MSC Pool造

陆 超

25

移动软交换:高增长,新价值

In-Stat公司 李 敏

07

ATCA的新一轮起跑

刘 晖

10

P.13 P.37

地球之巅上的通信传奇

安 晶

23

13 核心网嬗变

欧美的主流运营商都已经启动新一代核心网的部署。

新一代核心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核心网会

嬗变为新一代核心网?新一代核心网将带领我们迈向

何方?

聂时学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Telenor的新HLR潘 路

19

T-Mobile成功“换心”

王 蔓

17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05 解析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姚海飞

T-Mobile核心网副总裁Uwe Janßen先生指

出,T-Mobile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是移动

宽带业务以及创新的语音和数据解决方

案,并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这也是整

个德国电信集团“与宽带和移动互联网

共同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Page 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沃达丰如何掘金移动互联网

沃达丰核心网网络架构设计总监Mauro Costa先生告

诉我们——沃达丰是如何构建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

式,如何应对移动网络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选择

战略合作伙伴的……

姚海飞

27

对话 Interview

USC助您书写成功新概念

丁 浩

41

P.05 P.20P.27

关注行业动态,解读电信热点,分享成功故事,把握技术潮流,

《华为技术》始终聚焦您的挑战和压力,与您探索制胜之道。

移动宽带的精细化运营

罗 鹏

33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华为移动核心网锁定ALL IP《通信世界》 王 涛

30

Media Insight媒体视角

实现核心网的高质量交付

刘红霞 吴延宁

35

宽其道,畅其流建设灵活高效的宽带城域传送网

刘宏利

37

Solution解决方案

“宽”“智”“融”天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分组核心网

张宝光

39

Leading Edge技术前沿

移动核心网的新里程碑:SAE

SAE以IP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将为运营商提

供更有竞争力的移动核心网解决方案。

张继东

43

Page 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1

Verizon在欧洲提供统一通信和VoIP服务

Ver izon公司日前宣布将向

欧洲市场提供统一通信和VoIP

服务。Ver izon将在西班牙、爱

尔兰岛和瑞典提供商业VoIP服

务,也将扩展其整合型通信封

装(ICP),服务范围将覆盖到10

个欧洲国家。

Verizon VoIP服务允许企业用

户管理他们的呼入和呼出,以

及发送即时信息、同步地址本

和日历,同时ICP功能还包括管

理会议日程呼叫,设计即时在

线会议呼叫,使用的界面类似

于即时信息。

沃达丰推出NetPC,无线上网速度7.2Mbps

沃达丰近日在葡萄牙引

入新的移动理念,即通过连接

“沃达丰连接笔”和一个笔记

本电脑,便可接入互联网。

沃达丰NetPC提供这种新的

接入互联网方式,可以不受任

何限制地使用沃达丰移动宽带

业务。

这一新移动理念目前正

在葡萄牙硬件市场推出,包括

Asus EeePC 701笔记本电脑和“沃

达丰连接笔”,可使用户网上

冲浪速度达到7.2Mbps。该PC机

已由葡萄牙通信运营商之一

的沃达丰独家销售。Asus EeePC

701采用具有导航图标的图形界

面,功能键集中安排在单独的

区域里,如互联网、工作、学

习、娱乐、说明和收藏。

Asus EeePC 701和“沃达丰

连接笔”将在沃达丰商店、沃

达丰网上商店有售,E e e O S版

本价值199.90欧元。沃达丰的

NetPC也向商业客户提供应用。

中国移动向奥运参与者赠送TD电视手机

2008年7月28日,中国移动

向奥运志愿者、中国体育代表

团赠送了TD-SCDMA手机,这些

TD手机均带有CMMB手机电视功

能,这意味着本届奥运会用3G

看电视成为现实。7月26日,中

国移动已向解放军总参谋部赠

送1000部TD手机,向众多支持

奥运事业的演艺界明星、运动

员赠送了TD手机。

中国移动的地方分公司

也开展了类似行动。例如在广

东,在一百多名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广东志愿者即将启程前

往北京时,广东移动向他们每

人送上一款内含千元话费的TD

手机。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李毅中的要求,奥运会期间要

打一场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国

标准”TD-SCDMA攻坚战,即确

保TD-SCDMA话音质量,以及确

保TD-SCDMA手机电视奥运会期

间试用。

NTT DoCoMo奥运期间提供免费无线上网

NTT DoCoMo在2008年8月1日

至31日期间,向其移动用户提

供新的海外漫游服务,新漫游

服务的区域是北京、上海、天

津、沈阳、青岛和秦皇岛6个

城市以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和秦皇岛山

海关机场。上述地区共有九百

余个“热点(Hot spot)”,可供用

户无线接入因特网。

N T T D o C o M o相关人士表

示,签约该公司“Hot spot”、

“Open p lan”和“Open p lan/

L ight”这三种无线网络服务的

客户不需要事先申请,只要使

用其在日本国内的用户名和密

码,就可以在8月1日至31日期

间,在中国上述区域免费享受

高速无线上网服务。

NTT DoCoMo此前已经和15

个国家或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合

作,为其用户提供无线网络海

外漫游服务。此次在中国试验

提供这种服务,NTT DoCoMo希望

借奥运的东风,谋求进一步扩

大其在海外的服务区域。

消息 News

英国电信投资30亿美元打造超高速宽带网络

英国电信近日宣布将投

资15亿英镑(约合30亿美元)打

造超高速宽带网络,争取在

2010年将超高速宽带网络覆盖

到一千万户英国家庭。英国电

信的这个光纤网络将向其他互

联网服务供应商(I SP)开放,如

Carphone Warehouse和BSkyB等,以

确保宽带市场的公平竞争。

这是英国迄今为止在超高

速宽带市场的最大一笔投资,宽

带网络速度可达到100Mbps,轻

松应付视频会议和网络游戏。

对此,英国电信CEO伊恩•利文斯

顿(Ian Livingston)在一份声明中

称:“宽带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

展,如今已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摩根士丹利分

析师则认为,该投资将提升英国

电信在高速宽带市场的竞争力。

Page 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行业扫描 GLOBAL DIGEST

2008.8 第32期 2

数据 Data

31%

美国最大无线运营商AT&T

近日发布的2008财年二季度财

报显示,得益于无线行业的强

劲增长,AT&T利润同比大幅增

长31%。

在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这

一财季,AT&T的营收为309亿美

元,净利润38亿美元,每股摊薄

收益76美分。这一业绩好于去年

同期,2007财年第二季度AT&T的

营收为295亿美元,净利润29亿

美元,每股摊薄收益70美分。

12.9%

目前,英国是世界上第二

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移动互联

网在英国的渗透率达到12.9%,

低于美国的15.6%,高于意大利

的11.9%。研究表明,不限量数

据的资费方式,逐渐改善的浏

览器体验,更快的下载速度,

都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增长。

6.01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

了我国电信业数据统计,该数

据显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

达到6.01亿户。2008年6月,全

国净增电话用户604.7万户,其

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258.0万

户,移动电话用户则增加862.7

万户。

2.53亿

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

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如此,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

仍然低于21.1%的全球平均水

平,但人们的网上行为已开始

与实际生活靠近,网络购物、

网上银行等实用性应用走俏。

3200万

根据来自ABI研究机构的一

项研究显示,LTE到2013年很可能

超过3200万用户,其中1200万是

亚太国家用户,而其余的用户

主要是西欧和北美用户。中国

移动、NTT DoCoMo、KDDI、沃达

丰和Verizon无线等知名电信运营

商,均已经宣布将采用4G LTE。

中国电信将升级移动网络

中国电信计划在未来3年

内,投入800亿元人民币(约合

117亿美元),对新收购的CDMA

网络进行升级,以期更好地与

市场领头羊——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展开竞争。

中国电信表示,由于将从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服

务的整合趋势中受益,该公司

2010年移动用户数量将增至1亿

户,较2008年6月的4320万户增

长一倍以上,并获得15%的市场

占有率。

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

行官王晓初表示:“虽然我们在

推出移动服务上面临许多挑战和

压力,但是我们将利用固定电话

和移动电话服务的协同效应。”

美国洛杉矶5.4级地震致移动电话系统几乎瘫痪

2008年7月29日,洛杉矶发

生了里氏5.4级地震,导致AT&T

及Verizon的移动网络出现拥堵。

AT&T发言人约翰•布里顿

(John Britton)表示:“如果你有

手机信号却无法打通电话,这

通常说明短信通道不会这么拥

挤。”他也劝告用户,在自然

灾害发生时,不要拨打非紧急

电话,以便为紧急呼叫保留网

络资源。

这次地震不但导致AT&T电

话系统拥堵,另外一家移动运

营商Ver izon的用户也有类似遭

遇。Verizon发言人肯•穆希(Ken

Muche)表示:“我们的网络没

有中断,但通话量急剧上升,

比我们预料的自然灾害期的通

话量高出了约40%。”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已经启

动紧急响应机制,应急部门官

员呼吁民众减少不必要的手机

拨打,因为南加州的移动通讯

系统一度严重超负荷。地震发

生后,由于大量民众同时拨打

手机,导致洛杉矶地区的移动

电话系统几乎瘫痪,手机显示

有信号,但无法呼叫。地震过

后二三十分钟,移动通讯系统

逐渐恢复。

广州市民可刷手机乘地铁

2008年7月28日,由广州地

铁公司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

“手机地铁票”正式面市。据

介绍,凡是广州全球通客户,

均可到城内四家指定移动营业

厅免费加装“天线”,领取

“手机地铁票”,免费安装活

动将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底,前

3500名申请者还可获赠50元手

机地铁费。

Page 1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3

华为新闻 Huawei News

巴基斯坦Mobilink部署WiMAX 16e商用网络

华为日前宣布与巴基斯

坦最大的GSM运营商Mobilink合

作,帮助其建设WiMAX 16e商

用网络。根据合同,华为将向

Mobilink提供分布式基站、ASN-

Gateway和网络管理解决方案等

WiMAX基础设备。一期网络建

成后,将覆盖巴基斯坦的伊斯

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等6个

重要城市的商务中心区和热点

区域。

随着巴基斯坦广大用户

对无线宽带业务的需求日益增

长,Mobilink准备拓展无线宽带

市场。由于巴基斯坦土地归私

人所有,使得铜线部署成本

高,花费时间长,并给后期的

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在现有

状况下,Mobilink选择采用可减

少投资的WiMAX解决方案,部署

无线宽带网络。

华为WiMAX 16e解决方案结

合领先的4G关键技术,具有多制

式共平台优势。通过采用该方

案,Mobilink可实现与现有2G网络

共站址建设,迅速降低成本,加

快网络建设速度。网络商用后,

Mobilink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

的无线宽带业务,并进一步满足

其宽带用户后续的需求。

Grameenphone扩容孟加拉GSM网络

华为近日宣布与孟加拉最

大的移动运营商——Telenor 子

公司Grameenphone,签订了大规

模网络扩容合同,以加强其下

一代GSM无线接入网和ALL IP移

动核心网的竞争能力。

华为GSM解决方案将满足

Grameenphone快速的容量增长需

求,为Grameenphone的客户提供

高质量的移动业务体验,从而

巩固Grameenphone在当地的竞争

优势,并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

无线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华为提供的第四代基站,

可以融合不同制式的无线接入

网络,从而实现网络向3G及未

来无线接入技术的平滑演进。

成熟的A L L I P移动核心网解决

方案,包括移动软交换、融合

的用户数据中心等,将帮助

Grameenphone建设一个网络结构

更加简化、组网更加灵活的移

动网络,从而具备更高的可靠

性、更方便的维护及更低的运

营成本。

“我们非常高兴选择华

为作为我们G S M的设备供应

商,华为领先的技术和增值

业务将帮助我们快速地向我

们的用户提供优秀的移动业

务。”Grameenphone 公司CEO

Anders Jensen先生表示。

华为赛门铁克推出高性能防火墙产品

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

公司日前推出了两款新一代

防火墙产品:SecowayUSG9000

万兆系列的高性能安全产品和

SecowayUSG6000千兆系列的绿色

安全产品。

SecowayUSG9000系列能满足

高速网络、金融大型数据中心

等高端应用的安全防护要求。

SecowayUSG6000系列是业界第一

款每秒新建连接数突破20万兆

的千兆防火墙产品。

为八国峰会记者提供高速移动上网设备

2008年月7月7日-9日,

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八国集团

首脑峰会上,华为为参会记者

提供了移动宽带上网设备。参

加八国峰会的各国记者采用华

为提供的移动宽带产品,更快

捷便利地发送采访报道。随产

品赠送的还有日本移动运营商

EMOBILE提供的两周任意上网的

资费。

本届八国峰会选址在日本

北海道,EMOB I LE提供会址附

近的HSDPA网络覆盖,由华为

提供1000张高速移动宽带上网

Modem,最大数据传输下行速

率7.2M,是日本目前最快的移

动上网设备。

华为与EMOBILE于2006年开始

合作,双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共同发展移动宽带业务。2007年

底,华为向日本市场提供了日

本第一款7.2M HSDPA移动宽带终

端。根据咨询公司GFK零售监测

报告,这款产品连续数月在日本

市场销量第一,这次为八国峰会

提供的产品是基于日本市场的

定制产品,同时可确保与不同国

家、不同语言电脑操作系统的兼

容,以适应来自各个国家的记者

的需求。华为终端业务新闻发言

人表示:“八国峰会是全球范围

的重大活动,华为提供的移动宽

带终端产品代表了在全球已经规

模商用的最快的移动宽带上网技

术,也是日本市场最畅销的移动

宽带上网设备。能为八国峰会的

记者提供上网设备,表明华为产

品的品质得到了各方的认同。”

Page 1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行业扫描 GLOBAL DIGEST

2008.8 第32期 4

成功研制100G波分样机

华为日前宣布成功研制出

100G波分样机。这是华为继在

宽带世界论坛上获得由国际工

程协会(IEC)颁发的40G领域的

InfoVision大奖后,在40G下一代

技术领域获得的突破性进展。

100G波分样机代表业界领先水

平,可实现长达2000公里的无电

中继传输,支持10G/40G/100G的

平滑演进,有力推动了100G波

分的产品化发展和商用进程。

宽带业务的迅速增长对传

送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40G/100G波分传送技术应运而

生。目前,业界40G波分技术

已经步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而100G波分技术尚处于研讨阶

段。

100G波分光传送技术是下

一代高速传送领域的核心技

术,实现了单波长每秒100G比

特的传送速度,将目前主流

的传送带宽提高10倍,为运营

商未来部署HDTV、多重播放等

超宽带业务奠定基础。华为

100G波分样机采用先进的调制

编码,适合长距离传输。100G

波分技术可应用在华为长途

波分和WDM/OTN平台上,支持

10G/40G向100G的平滑演进。

华为CDMA牵手菲律宾BAYAN

华为近日在菲律宾BAYAN

的3期CDMA扩容项目中获取全

部新增份额,项目覆盖菲律宾

全境,包括搬迁首都马尼拉

C D M A现网一半的网络容量,

同时提供智能网、传输、微波

等产品,为其提供先进的ALL IP

CDMA2000端到端解决方案,表

明双方的战略合作进入到一个

新的阶段。

BAYAN是菲律宾最大的CDMA

运营商,同时拥有菲律宾第二

大长途骨干网。2007年,BAYAN的

CDMA网络用户发展迅速,是菲

律宾电信市场发展最快的运营

商。为使网络适应未来的发展,

BAYAN希望建设一个基于ALL IP的

CDMA网络,降低全网TCO和面向

未来的发展,持续保持竞争力。

华为率先将 I P技术引入

CDMA解决方案,其ALL IP解决方

案、绿色基站解决方案保持领

先优势,以及融合、绿色的解

决方案设计理念,在为运营商

大大降低OPEX和CAPEX的同时,

确保网络向未来平滑演进,这

种ALL IP解决方案符合BAYAN的发

展战略。采用这种解决方案,

基站比现网设备降低20%的功率

消耗,而且覆盖范围扩大15%。

IPTime和40G传送解决方案荣获InfoVision 双项大奖

2008年7月17日,华为宣布

其IPTime(移动演进IP传送网络)

解决方案和40G传送解决方案获

得国际工程协会颁发的InfoVision

双项大奖。自2005年起,华为已

连续四年获此殊荣,显示了业

界对华为在技术创新和领先商

用方面的充分认可。

华为IPTime是业界最完整的

分组移动传送解决方案。该方

案基于ALL IP架构设计,从结构

上大幅提升传送效率,降低每

比特传送成本,能够灵活利用

微波、光纤和铜线等媒介资源

接入基站,进行统一管理。其

统一平台设计能够实现2G/3G/

HSPA演进的统一传送,保障运

营商的投资。此外,IPTime还具

备电信级高可靠性,有效提升

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目

前,该方案已在欧洲、亚太、

中东等地区的领先运营商实现

规模商用。

华为 4 0 G 传输突破了限

制,大幅度降低每比特的传输

成本,可适应运营商不同的40G

建设场景,如老光纤、长距、

超长距传送等。华为具备专利

的SuperWDM技术,支持无电中

继跨距可达1500公里,有效节

省投资成本;具备自主专利的

C波段扩展技术,能够额外增

加20%光纤传输带宽,使DWDM

系统拥有3.84T的业界最大传输

容量。目前,华为在俄罗斯

TransTeleCom建成了业界最长的

40G无电中继传输网,成为业界

40G传输技术商用领先者。

国际工程协会主席 J o h n

Janowiak表示:“InfoVision奖旨在

表彰在信息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

献的厂商。华为的IPTime和40G传

送解决方案表现出色,我们很高

兴能将此奖项授予华为。”

“华为已连续四年获得国

际工程协会颁发的InfoVision奖,

这是业界对华为在ALL IP宽带领

域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极大认

可。”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

高戟表示,“华为致力于为客

户提供领先的ALL IP宽带解决方

案,帮助客户应对挑战,提升

网络价值,并为推动产业发展

做出贡献。”

Page 1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5

解析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激情碰

撞,造就和赋予了移动互联

网的勃勃生机。从手机音乐

到手机游戏,从移动搜索到手机博客,从

手机支付到手机广告,从手机邮箱到手机

即时通信……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移动通

信业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吸引了全球电信巨

头一试身手。电信运营商如何抢占移动互联

网的制高点?让我们听听Uwe Janßen先生,来

自欧洲最早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T-Mobile的

核心网副总裁,如何解读这一问题。

是目标也是战略

在T-Mobile的发展战略中,移动互联网

是最常提到的词汇之一。T-Mobile未来发展

的战略核心是移动宽带业务以及创新的语

音和数据解决方案,并将用户的需求放在

首位。这一战略很好地响应了其母公司德

国电信提出的“与宽带和移动互联网共同

发展”的战略。

正如T-Mobile核心网副总裁Janßen先生

所说,“这一决策的制定有两个出发点,

首先,T-Mobile一直倡导以客户为中心,在

电信运营领域获得最高的认可是我们不变

的追求,而业务是这一切的基础。其次,

我们对宽带和移动宽带业务很有信心,这

也是整个集团战略的重中之重。”

Janßen先生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颇具

信心。他说:“移动互联网业务可能会经

历与语音业务同样的历程。电信网络最初

提供的主要是固定语音业务,随着时间的

推移,大部分的语音业务都转由移动网络

提供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我

们所使用的数据业务,比如即时消息、网

上冲浪等,也会逐渐转移到移动网络上

来。当然,有些业务对带宽要求较高,比

如移动电视,目前还很难经济地在移动网

络上实现。不过,我认为,未来几年大部

分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基于和转移到移动网

络上提供。”

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运营商,T-Mobile

International是欧洲最早提供开放互联网业

务的公司。通过该业务,用户可以自由访

问互联网,随时随地收发Email。此外,用

户还可以获取越来越丰富的新闻、电影、

音乐和娱乐资讯。

Janßen先生为此颇为自豪地说:“至

少在移动领域,我们是最早走出围墙花园

的运营商之一。通常,运营商都会面向手

机用户推送自己定制的Portal网站,并只能

通过这里获取有限的互联网业务。大约四

年前,我们便决定向手机用户提供开放的

互联网接入业务,我们非常看好开放互联

网。用户想要的业务越来越多,所以我们

将整个开放的互联网连接提供给用户,这

就是我们推出的web'n'walk业务。”

他进一步谈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

web'n'wa l k业务。“目前我们在欧洲约有

20%的用户使用了该业务。现在,很多

运营商也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去年,

T-Mobile的数据业务增长速度达到400%。随

着新的HSPA网络和新的终端设备如iPhone的

出现,通过移动网络使用数据业务成为趋

势,人们热衷于使用这些业务。”

Janßen先生确实有理由为web'n'walk业

务感到自豪。在2007年度Digital Lifestyle Award

2007进行的互联网调查中,T-Mobile的互联网

业务获得多数被调查者的认可,并在“移

动通信和导航业务”领域拔得头筹。Digital

Lifestyle Award 2007是欧洲最大的数字娱乐、

计算机和电子通信读者大奖。T-Mobile已经

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目前,除了苹果公

司,还没有其他公司有这样的成绩。

笔者认为,通过应用HSDPA和EDGE等

文/姚海飞

解析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Page 1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Huawei Technologies

6

业务体验。没有漏话或者其他问题,和语

音网络一样可靠。这就是我们想提供的数

据业务。”

原有的分组域核心网的容量和吞吐

量比较低,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特别是那些高速率业务,如HSDPA。为了

改善移动宽带业务的用户体验,巩固市场

领先地位,T-Mobile决定升级和优化现有的

分组域核心网。经过半年的严格认证和比

较,T-Mobile于2007年12月宣布选择华为为

其建设分组域核心网,网络将覆盖德国、

英国、奥地利、荷兰以及捷克等五个欧洲

国家。这是华为和T-Mobile之间的一次重要

合作,标志着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改造对运营商来说

已是大动作,引入一个新的供应商更要慎

之又慎。那么,T-Mobile选择合作伙伴的标

准是什么呢?

Janßen先生列出了三个方面:“第一是

网络容量,升级后的网络必须能满足未来几

年的发展需要以保护投资;第二是创新,

毫无疑问华为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

位;第三当然是质量,我们的网络应当没有

任何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我们相信华为有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过去业界很多人认为华为的成功源于

低价,Janßen先生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他

说,“我参与过多次华为的竞标,有的公

司提出的价格更低。所以我们不得不想方

设法让华为降价(笑)。我们选择华为是

因为华为的创新能力,华为的技术在很多

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项目开始已逾半年,T-Mobile对

项目进度很满意。Janßen先生对华为的积

极响应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在与

华为的合作中还发现,华为公司对客户的

需求响应非常积极,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过去和其他公司合作时,沟通总是不畅,

有时我们认为是问题,对方却不认为是问

题。华为不是这样,如果我们说有问题,

他们马上修改,由此我们看到了华为整个

组织的快速响应能力。”

他还补充说:“当然,与新供应商的

合作还是存在很多挑战的。T-Mobile的工作

流程和华为的很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不断

调整来适应对方。”Janßen先生将与华为

的合作比作婚姻,“双方都要了解对方是

怎么做怎么想的,这需要时间和经验。不

过,现在这些都已经不是问题”。

4G先行一步

T-Mob i l e及其所属公司是最早使用如

GPRS、UMTS(3G)以及WLAN的移动运营商

之一。所以,在备战4G和积极推广基于LTE

和SAE的4G方案上,T-Mobile毫无疑问也走在

了前面。据Janßen先生介绍,德国电信正

在积极推动LTE/SAE的发展。“德国电信是

NGMN Initiative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这个组

织中,众多运营商一起商讨如何定义4G需

求。T-Mobile的CEO Hamid Akhavan先生是该组

织的主席。我们想成为欧洲最早引入LTE的

运营商,希望在2010年初就做好相应的网络

准备。我们计划今年年底进行试点,2009年

部署网络,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

Janßen先生对于华为在LTE/SAE方面的进

展非常震撼。他认为:“现在华为在技术

上已经很有优势,足以和爱立信竞争,发

展速度确实非常快。”

技术以及提供web'n'walk业务开放互联网,

T-Mobile为移动互联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很多被调查者评价web'n'walk是“一个很棒

的想法”或“一个很好用的业务”。

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众多

用户的青睐。但是,尽管投入巨大,运营

商并没有从中获利多少。当被问及什么样

的商业模式是运营移动互联网的最优模式

时,Janßen先生说:“目前,移动互联网

业务本身确实收益不高。不过,作为运营

商,我们需要用丰富的业务来吸引客户。

就像卖一个蛋糕,奶油总是在最上面,下

面才是面包和黄油。我们不指望业务能带

来多少收入,但是业务可以吸引更多用户

来使用我们的网络。”

核心网随需而变

移动宽带业务的高速增长无疑给

T-Mob i l e的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

在核心网。Janßen先生认为主要有两大挑

战:“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流量的增加。去

年,T-Mobile的网络流量增长了约四倍。”

他认为HSPA的应用是导致流量增长的最主

要原因。“虽说iPhone用户产生的流量比

普通用户高十倍,但这些用户毕竟只占少

数,还不足以导致流量增长如此之大。

HSPA业务,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业

务才是导致流量猛增的主因。用户喜欢使

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这确实对流量影

响很大。”

Janßen先生认为另一个挑战是提供高

质量的服务,“整个集团十分重视服务质

量,不仅仅是移动部门。我们一直致力于

为用户提供和语音业务一样高质量的数据 责任编辑:陈雨虹 [email protected]

T-Mobile核心网副总裁Janßen先生指出:“T-Mobile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是移动宽带业务以及创新的

语音和数据解决方案,并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这也是整个德国电信集团‘与宽带和移动互联网

共同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Page 1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7

移动软交换:高增长 新价值文/In-Stat公司 李敏

李敏,In-Stat China电信研究总监,负责电信网络领域的市场研究和分析,提供电信领域新技术、新

市场的分析观点和研究报告。李敏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专业,获博士学位。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移动软交换已成为主流

大量展开部署

据 I n -S t a t统计,2007年全球

MSC服务器的出货量为9.23亿

l icenses,在2006年5.15亿出货

量的基础上增长79.2%,如图1所示。值得

注意的是,在亚太、欧洲、北美和中东,

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已开始大量地将移动核

心网升级到软交换架构。经过与设备供应

商和运营商的确认,目前全球85%以上的

蜂窝网(2G/3G)部署已采用软交换平台。

2007年,以下电信运营商在移动软交

换方面有所行动:

AT&T: 作为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AT&T正在为支持HSDPA的WCDMA网络部署全

国性的R4版本移动软交换;AT&T从2003年

起已开始进行移动软交换网络架构的试验

以及部分传统TDM交换设备的置换。

沃达丰:2007年,沃达丰将其软交换

的部署区域扩展到西班牙、埃及等国家。

早在2005年9月,沃达丰就决定选择移动软

交换扩展其在斐济的网络,并在随后的5

年内投资1500万美元改进网络。

T-Mobile:2007年移动运营商T-Mobile开

始了移动软交换方案的部署,优化德国、

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捷克的GSM和3G

核心网。

中国移动:2007年中国移动从骨干网

到接入网扩展其IP软交换平台。考虑到向

3G的演进,中国移动从2007年开始在其软

交换系统中部署了基于IP的A接口。这个系

统可以在未来网络升级到3G后使用。作为

在ALL IP移动软交换领域最积极的运营商之

一,中国移动早在2004年就开始重建其长

途汇接网,将传统TDM长途传输升级为IP软

交换传输方式。通过以IP为中心的战略,

中国移动已经将传统的2G网络转化成为面

向未来的移动网络,可以支持3G及向IMS的

平稳过渡。

O ra n g e:作为法国电信的移动运营

商,它从2006年起开展了一个五年项目,

将其所有的传统MSC全部替换为移动软交

换架构。

KPN:2006年,KPN电信在荷兰决定采

用几乎ALL IP移动软交换系统代替其传统

的MSC。2007年,KPN移动的首席技术官表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出货量

增长率79.2%

出货量

图1 移动软交换发展现状

Page 1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Huawei Technologies

8

受到高度重视,电信运营商也需要担负起节

约电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职责。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多种

行动致力于节能环保:2007年9月15日,

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反对全球变暖的谈判

上达成了一致;2007年3月8日,欧盟承诺

到2010年以前,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

少20%;2007年6月4日,中国政府发布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

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电信运营商对政府节能减排

的要求做出了积极回应,比如T-Mob i l e已

为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制订了详

细方案,并且为主要网络设备指定了节能

环保方案;中国移动制定了“绿色行动计

划”,作为未来3年的节能行动方针。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移动软交换

供应商采用了几个方法:高级硬件平台如

ATCA;有效的网络技术,如MSC Pool;固网

移动融合;共用2G 和 3G 站址。以上这些

节能方法已经逐步实施。

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

In-Stat注意到,已有供应商提出“第二

代移动软交换”的概念,并且已经得到了

部分运营商的积极响应。In-Stat对一些运营

商进行了访谈,他们表示赞同“第二代移

动软交换”提出的技术趋势和市场趋势的

主要概念。我们认为,移动软交换作为一

项成熟技术,将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价值。

In-Stat认为,移动软交换市场在2008年

将有以下五个主要趋势,它们将在性能提

高和移动核心网的演进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平台和硬件层上,几乎所有现有

产品都基于4年前发布的平台。In-Stat发现

很多设备供应商计划在2008年发布新的平

台,它们大多基于开放的ATCA 硬件。

ALL IP传输是承载层的另一个趋势。越

来越多的运营商乐意在承载层上建立ALL IP

移动软交换。ALL IP网络不仅简化网络架

构,还引入了很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网

络效率,如语音压缩、MSC Pool等。

In-Stat认为,网络MSC Pool代表了2008

年吸引运营商注意力的一个明显趋势。许

多运营商已经或计划使用这样的解决方

案,设备商承诺Pool技术可以节约30%的网

络资源。在未来的几年里,MSC Pool被认为

可以发展成为设备供应商对移动核心网的

基本要求。

正如我们所知,IMS将提供呼叫会话

控制并提高多媒体服务能力。In-Stat发现,

某些供应商已经提议将IMS服务能力和移动

软交换平台融合到一起。

正如前面提到的,节能减排目的将成

为另一个关注焦点,并将会被新的平台和

网络技术采用。

ALL IP 演进

示,KPN的移动网络已经为未来的IP软交换

平台做好充足的准备。

Reliance:Reliance是印度最大的CDMA

运营商,在过去的3年里获得超过160%的

年用户增长率,并在2007年为CDMA网络扩

展选择了以IP为基础的软交换系统。

运营商认同的软交换价值

在大量部署的背后,CAPEX和OPEX最优

化仍然是运营商选择软交换系统最主要的

衡量标准。如图3所示,移动核心网的OPEX

可以细分为传输、维护、站点租用、运

营、电能等费用支出。一些供应商认为,

可以从以下方面降低核心网的OPEX:

共用核心网络:2G/3G共用核心网可

以应用到移动软交换方案中,在同一个节

点中集中了2G和3G的流量,减少了传输需

求。

流量优化:在大多数移动网络中,本

地流量占总流量一半以上。MGW可以根据

流量灵活分布;MSC服务器可以放置在中

心位置,以减少传输资源的消耗。

有效的IP平台:通过使用多媒体数字

信号压缩技术,IP软交换平台可以在保证

语音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经济与节能环保

减少开支是运营商采用移动软交换系

统的主要考虑因素,而且由于全球各个国家

的政府都提倡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越来越

来源: In-Stat, 2008年3月

图2 2007年全球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及厂商全球市场分额 图3 无线网络OPEX细分

运营 14%

维护 16%

站址租用 18% 电能 10%

其他 23%

传输 19%华为 43.7%

(出货量:403.65)

诺基亚-西门子 23.2%(出货量:214.36)

爱立信 19.6%(出货量:180.87)

阿尔卡特-朗讯 4.9%(出货量:45.18)

其他 8.6%(出货量:79.79)

(出货量单位:百万用户licenses)

Page 1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在2007年的报告中,In-Stat指出,绝大

多数移动运营商愿意使用IP承载而非TDM或

ATM,IP承载可以与WCDMA技术演进的趋势

保持一致,如图4所示。另外,In-Stat去年

预计IP承载在移动软交换部署中的渗透率

将会从2006年的15%上升到2011年的92%。

2007年在出货的移动软交换中,IP渗透率

接近35%,与我们的预测一致。I n-S t a t认

为,2008年IP部署将从移动核心向接入网

扩展,基于IP的A接口将十分突出,为运营

商节省成本,并向3G演进做准备。

内置IMS功能和支持FMC

In-Stat认为,R4移动软交换演进独立于

IMS发展,这两种技术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

间内共存。理论上说,IMS可以完全替代CS

域,但是In-Stat认为这还需要很长时间,主

要原因:其一,IMS使用无线频谱进行语音

传输的效率低于CS域;其二,IMS实时服务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P技术的QoS(Quality of

Service),WCDMA标准没有定义RAN(Radio

Access Network )、PS、IMS节点的QoS;其

三,来自IMS终端的IP地址、带宽和计算能

力要求导致手机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对于运营商而言,FMC与

ALL IP同样重要。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原因

有:第一,通过捆绑固网、移动、语音、

数据和多媒体的方式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第二,通过FMC提供不同服务来挽回固网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9

2014

第一阶段:TDM交换 第三阶段:全IMS 第二阶段:移动软交换(全IMS准备阶段)

TDM交换

移动软交换

IMS

ALL IP演进

图4 移动核心网演进趋势(来源: In-Stat, 2007年4月)

市场;第三,通过基于IMS的FMC,运营商

可以提供丰富的IP多媒体服务,包括实时

和非实时服务的融合,如语音、数据和视

频流等;第四,蜂窝网/Wi-Fi双模手机已经

在全球广受欢迎。

但是,移动软交换仅仅代表着蜂窝网

语音业务的解决方案。目前,一些运营商

试图发展融合的服务,比如将语音和即时

通信或其他来自PS域的功能整合,这些服

务可以由IMS技术来实现。为了保护投资,

移动运营商可能会考虑内置IMS解决方案,

而不是一个完全分离的IMS系统。在这种情

况下,所有功能和IMS的网络元素可以聚合

在一个单独的刀片服务器上。这个刀片服

务器使用标准接口与协议,允许被内置在

目前的核心网中。通过这个内置IMS方案,

运营商可以提供Vo B B服务和其他丰富服

务,包括在商业上使用的IP Centrex和统一

通信业务。

In-Stat认为,成功的融合服务应该包括

在移动软交换和IMS域中一致的服务体验和

融合结算能力。因此,支持基于SIP的应用

和类似IMS的OCS(Online Charging Service),

对移动软交换而言尤为重要。

MSC Pool部署

得益于移动软交换的ALL IP网络容量,

很多MSC服务器可以被整合进资源池用来

分享流量。当单个MSC出现负载高峰时,

可以将流量分担到MSC池中的其他MSC服务

器。MSC Pool的出现,能够进一步增强网络

的容量和提高服务灵活性,而且MSC服务

器支持地理冗余,确保某个地点出现故障

后仍可以继续工作。这些优点对于网络快

速增长的地区非常有帮助,而且利用MSC

Pool技术,可以很便利地增加新的节点。

我们与软交换供应商的确认表明,通

过MSC Pool就再也不需要更新HLR位置和移

交Inter-MSC,这可节省高达10%的容量。通

过容量聚合,可以对池中的MSC服务器流

量负载进行平衡,使单个MSC服务器的冗

余降低,进一步节约20%的容量。总体来

说,网络效率可以提高30%。

目前,部署MSC Pool还处在初级阶段,

主要存在三个局限:早期MSC Pool方案要求

升级BSS在内的整个网络;供应商具有流量

分配算法的所有权,A接口的公开受到影

响;由于移动软交换和BSS之间强制的充分

网状连接,传输资源造成浪费。我们注意

到,供应商已经逐渐开始采用技术创新的

方式克服这些障碍。到现在为止,MSC Pool

方案已经在欧洲、中东、亚洲和非洲的

超过20个的商业网络上使用。我们认为,

MSC Pool在2008年将会大规模部署。

平台演进

与其他电信系统类似,移动软交换正

在向新的设计和制造平台演进。我们与软

交换供应商的访谈表明,移动软交换平台

正在从以TDM为中心向IP为中心转移,以适

应移动核心网的ALL IP趋势。平台演进具有

以下主要特征:

统一平台:这是一个硬件设计和制造

平台,相比于旧平台而言,可以提供更高

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优化能量消耗。

开放平台:可以提高服务发展的便利

性,并保证与其他供应商的互通性。

大容量:平台演进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来自于运营商,支持大量用户带来的更高

设备容量要求。

移动软交换:高增长 新价值

责任编辑:高先瑞 [email protected]

Page 1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Huawei Technologies

10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刘晖,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PICMG/P.R.C分会秘书长,具有16年信息产业从业经验,毕业于北京工业

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并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ATCA的新一轮起跑

2007年,在开放平台领域发生了两起引人注目的并购事件——

Intel将其模块化通信平台部门MCPD出售给RadiSys;Emerson收购了

Motorola的嵌入式通信计算部门ECC。一时间,业界众说纷纭,

ATCA市场究竟是步入低迷还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起跑?

为ATCA标准制定组织PCI工业计

算机协会(PICMG)的重要成

员,长期以来,Intel一直致力

于引导和推动ATCA的发展,此番从台前转

入幕后,可以说是ATCA的技术和市场走向

成熟的最好证明;而Emerson利用Motorola急

于摆脱财务困境的机会,大举进军ATCA领

域,则恰好说明了ATCA市场的“利好”。

或许,2007年ATCA的市场销售额只有7

亿美元的现实,让不少人对这个新一代开

放平台的未来还抱着不那么乐观的态度,

但更多的观察者则看到了冰雪开始融化的

迹象。回溯历史,一种新技术从诞生到大

规模推广使用从来都是经历了从最初的技

术鼓吹,到遭遇市场的冷淡反应,赞成和

反对阵营的长期对峙,直至时机真正成

熟、局势真正明朗。ATCA从2002年底规范推

出到今天,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文/刘 晖

Page 1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EXPERT’S FORUM专家论坛

随着多核CPU的推出、以太网交换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类型板卡的开发成

功、中间件逐步走向标准化以及互联互通

的深入推进,开放平台的应用价值和巨大

潜力逐渐显现。而电信网络的变革发展带

来的电信市场对开放平台的需求则成为

ATCA高速前进的强劲推动力。

电信业务转型需要开放平台

当前电信业面临全新的形势,移动

与固网的融合,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

VoIP、P2P、即时通信等新技术、新业务的

发展,给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新机遇

的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运营商

向信息通信技术(ICT)融合的转型是大势

所趋。所谓向ICT融合的转型,就是充分发

挥通信技术(CT)的信息传输优势,结合

信息技术(I T)的灵活多变,通过稳定且

可控的电信网为人们提供富于创意的信息

服务,从而为电信运营商拓展出新的市场

空间。而在运营商向I C T融合的转型过程

中,业务转型是成功的关键。从窄带通信

向宽带通信,从话音服务向多媒体服务,

0%

20%

40%

60%

80%

2007 2006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Service and support

Reliability

Vendor reputation and long term viability CostAdherence to standards/interoperability

Leading edge technology/performance

图1 购买ATCA平台需要考虑的影响要素(来源:IDC Survey)

只有创新的业务,才能激发出潜在的市场

需求,真正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业务转型过程中,互联网的开放、

激发创新的成功之道值得借鉴。突破封

闭,创造开放的产业环境来吸引各个厂家

参与到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来;打破僵

化,通过灵活的网络分层结构和开放的业

务API接口来构筑快速提供新业务的能力。

“开放”能够帮助运营商整合整个产业链

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产,更快更好地完成

业务转型。而作为网络的基础,开放平台

成为运营商实现业务转型的理想选择。

另一方面,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有很

多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知哪一种业务会

成为真正的“杀手级”业务,如果没有一

个开放平台做支撑,就无法应对不确定因

素带来的风险。同时,网络还面临着由于

业务复杂度不断增长而带来的容量压力,

如果没有开放平台,网络的升级换代需要

付出高昂的代价。

总之,在信息化浪潮面前,运营商要

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要想开拓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就需要一个从传统电信

网络向I C T融合的漂亮转型,就需要更快

更好地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业务,就

需要以融合理念来包容利益相关者,以开

放平台来梳理产业链。只有建立在开放平

台基础上的开放网络,才会充满活力和创

新,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ATCA平台是技术转型理想之选

技术转型是电信网络ICT业务转型的基

础。电信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

没有技术转型作为支撑,业务转型也将遭

遇困难。尤其是IP技术的引入,给传统网

络提出了技术改造的需求。

2007年9月,国际电信联盟I TU在题为

《2007年电信改革趋势:走向下一代网

络》的报告中指出:“下一代网络将改

变全球通信业,实现从‘一个网络一项服

务’转向‘单一网络多项服务’”。

要实现从单一业务到全业务运营的转

变,新一代的电信网络迫切需要一个面向

未来、能够提供各种融合业务的、开放的

网络架构。这个开放的网络架构又必须以

一个标准的、通用的基础平台作为依托。

而这个基础平台,一方面必须具备强大的

计算能力,高度可靠,具有丰富的输入输

出接口和良好的可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

ATCA的新一轮起跑

11

Page 1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Huawei Technologies

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来满足业务引入及差异

化需求。基于开放标准的电信级平台ATCA成为理想之选。

其实,从诞生起,ATCA就注定要担当构筑新一代电

信网络基础平台的重任。ATCA是PICMG为满足新一代融合

通信及数据网络的应用,而提出的高性能、基于模块化

设计、开放的硬件架构。

和IBM、HP、SUN服务器专注于计算功能不同,ATCA

不仅具备卓越的计算能力,还能满足电信应用的苛刻要

求。为电信机房量身定制的供电机制和机械尺寸,充分

考虑恶劣运行环境的散热设计,保证99.999%可用性的全

冗余架构,通过扣板提供丰富的接口资源,利用智能平

台管理接口对系统的完善管理,严格的规范一致性,对

多种交换结构的支持以及开放的接口标准……这些都使

得ATCA超越常规服务器的应用局限,成为电信网络的最佳

拍挡。

在严格控制网络成本的当下,网络设备的长效性成

为运营商选择设备硬件平台的另一个重要评判标准。由

于IT行业的芯片升级换代很快,IT服务器通常只提供三年

的维保服务,一旦超过三年,每年的维保费用高达设备

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基于ATCA的网络设备,可提

供长达八到十年的生命周期,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规模的逐渐扩大,设备及其

配套设施的能源耗费成为网络运营费用的又一项重大支

出。打造“绿色网络”,采用高能效的设备不仅可为运

营商节省大量开支,也可帮助其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

好的企业形象。

因此,高能效的设备成为新一代网络部署的优先选

择。和那些计算功能超强,但耗电量也超大的服务器相

比,ATCA平台在完全满足电信机房散热要求,不额外增

加机房制冷系统开销的前提下,同样提供了优异的计算

性能,并将单位性能(如每用户、每Erl或者每Bit)的耗

电量减到了最少,为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与传统的私有平台相比,ATCA更是打破了平台和业务

的强耦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新业务的快速部署和投资运维

成本的降低。就新业务的快速部署而言,基于开放标准的

ATCA平台,其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设备制造商可以利用已有

模块来快速搭建新业务需要的系统,将更多的研发人力投

入到差异化的业务开发中,从而帮助运营商快速响应市场

需求,缩短新业务的上市周期。

就成本节约而言,设备制造商可以借助ATCA规模生

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帮助运营商降低整个网络的CAPEX。

同时,由于其可以广泛应用在网络中的各个网元,平台

的归一化使得整个网络的硬件设备种类大大简化。这

对减少故障种类、快速定位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大有裨

益。加之备件的减少,可以帮助运营商节约库存成本,

节省维护人力,降低OPEX。

IDC咨询公司所做的客户调查,也印证了过去一年电

信市场对于ATCA平台的态度变化:与上一年相比,2007

年运营商将可降低TCO作为购买ATCA平台的首要因素,同

时,强调节能环保、服务与支持的运营商数量也大幅提

高,如图1所示。

新一轮起跑

当电信市场再次把眼光投向ATCA的时候,ATCA的历

史性转折点就已经到来。走过了最初的技术鼓吹,走过

了市场的一度低迷,来自电信市场的需求和开放平台的

发展在当下达到了最好的契合。

放眼全球,众多的电信运营商开始看到这样的趋

势。一些运营商已经在标书里明确表达了对开放平台的

需求,更多的运营商出现在开放平台的论坛或者峰会

上,表达他们对开放平台的关注。而国际主流设备制造

商则抓住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纷纷推出了基于ATCA

平台的网络解决方案。在电信应用服务器领域,在网络

控制层领域,基于ATCA的软交换、用户数据库、IMS等解

决方案都纷纷出炉。

在这些方案中,ATCA平台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优

势得以充分发挥。以IMS为例,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

每块ATCA服务器单板都可成为一个独立的网元,而所有

的IMS网元,如CSCF、PDF、HSS等,可共存于一个机柜之

中。在某些小型商用或者试验局项目上,还可以通过软

件加载实现多个IMS网元共存于一块ATCA服务器单板。当

网络容量增加时,只需增加刀片,即可轻松实现系统升

级。而随着网络演进,仅仅通过软件升级,原有的软交

换设备就可成为IMS架构中的一个网元,设备得到最大限

度的重用。

当有些人还在为ATCA的前景喋喋不休争论的时候,

ATCA这个开放平台的典范在来自电信市场强劲需求的带

动下,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起跑。它将为未来融合的、

创新的、绿色的电信网络构筑起坚实的大舞台。

我们可以相信,在这个大舞台上,更多更炫的节目

将会上演,而人们则可以尽享在融合时代里信息畅通的

自由自在。

责任编辑:潘陶 [email protected]

12

Page 2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08.8 第32期1313

核心网嬗变

Page 2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14

核心网嬗变欧美的主流运营商都已经启动新一代核心网的部署,BT的21世纪网络,DT的NGF项

目,FT Orange的全球R4网改,AT&T的CARTS等项目陆续开展。那么,新一代核心网的核

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核心网会嬗变为新一代核心网?新一代核心网将带领我们

迈向何方?

Huawei Technologies

文/聂时学

14

全业务运营时代

着无线、宽带、IP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

向电信领域日益渗透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电信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用户需

求正在从基本的话音业务,向多元化体验转变,固定和移

动、CT和IT逐步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在进入全业务运营

时代。

全业务运营时代给运营商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ICT技术的进步,使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融合成为可

能,为运营商开辟了全新的业务领域。毫无疑问,伴随用

户宽带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运营商将

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机遇。然而,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将更加

艰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行业管制的放松,不同业务领域的相互渗透,移

动对固网业务的替代,已经造成固网用户的大量流失;低

成本、体验更为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已经对传统话音业务

造成冲击,话音ARPU值逐年下滑;而行业新进入者,通过

采用新技术,在提供更丰富业务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比特

成本,给传统运营商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纵览全球,主流运营商都已实施全业务运营。为了

Page 2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08.8 第32期15

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赢取更多的商业成

功,运营商已经将全业务运营作为基本

的战略方针。而随着电信网络规模越来越

大,业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如何建立各

业务之间的有效联系,如何实现网络的融

合,如何深入了解用户个性化通信需求,

如何提供更多、更具创造性的服务,以构

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成为运营商的关注

焦点。

新商业模式

对于传统封闭的网络运营模式而言,

所有的业务只能靠运营商自己提供,运营

商无法及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海量业

务,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传统

商业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运营商

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在全业务运营的多媒体时代,运营商

的收入和业务呈长尾分布,如图1所示。

话音业务在A R P U中的比例将会大幅度下

降,取而代之的是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

务。多媒体时代业务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

性化,然而没有杀手级业务,每个业务只

能贡献很小部分的ARPU,但大量的这种业

务聚合成长尾效应,可以成为收入的重要

组成部分。

长尾模式的业务运营,需要新的商业

模式。为了增加业务供给,运营商需要将

网络能力开放给第三方,打造开放的业务

平台,按照超市模式,跟SP共同提供多样

化的业务;同时,运营商需要借鉴互联网

的模式,采用Web2.0技术,通过UGC模式进

一步丰富长尾业务,构建由运营商、SP、

用户共同参与的业务生态环境。

运营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赢利模式

的显著变化。开放的网络运营要求运营商

打造并控制价值链,将赢利模式从单纯的

前向收费扩展到后向收费。在前向收费模

式下,通信费用受用户收入比例限制,增

长空间有限,存在天花板效应。

用户资源是运营商最有价值的资产,

话音短信

自营多媒体业务

第三方业务用户UGC业务

业务种类

收入

图1 多媒体时代业务的长尾分布

Management Ent i ty,移动管理实体)的功

能。在将来,MSS、CSCF、MME功能实体的

分配,可以进一步基于不同的业务使用情

况,完成自适应配置,实现软件虚拟化和

自组织网络(SON)。

融合的用户数据中心:在全业务运营

时代,需要管理的用户数据种类和数量将

越来越多,大量不同种类的用户数据的维

护将增加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并增加运维

费用。而融合的用户数据中心采取分离的

系统结构,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分离,

通过集中数据共享,减少网元数量,节省

运维费用,提高运维效率。融合的用户数

据中心是一个大容量分布式的系统,后端

数据存储部分提供大容量的存储能力,并

提供分布式地理容灾能力,数据在多个节

运营商通过拓展价值链,后向收费能给

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以Google为

例,Google以全球互联网用户作为资源,

通过广告等方式从广告商获得了巨大收

益,全球每个互联网用户每年为其带来18

美元的收入。对于运营商而言,全球数量

庞大的电信用户是一座等待发掘的巨大金

矿,通过有效挖掘其潜在价值,包括开放

用户信息有偿使用、精准广告等,能给运

营商带来很可观的业务收入。

新一代核心网应运而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于网络

开放运营和价值链转移的新商业模式,亟

需新一代的核心网。新一代核心网必须具

备灵活、开放的网络构架,支持网络能力

批发和业务集成,低成本建网,提供海量

业务,快速部署业务,以满足用户不断增

长的业务需求。

以 ALL IP、融合、开放为特征的新一

代核心网,由融合的控制中心、融合的用

户数据中心、智能宽带分组和开放的业务

平台构成。

融合的控制中心:实现话音、数据、

多媒体会话的统一控制。基于统一的硬件

平台,共享中间件,通过灵活配置,采

用虚拟化软件技术,融合的控制中心可以

同时提供MSS(Mobile Soft Switch,移动软

交换)、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M M E(M o b i l i t y

如今,对于一年一

度的麦加朝圣通信

难题——极端话务

高峰,沙特电信的

新一代核心网应对

自如,轻松攻克。

核心网嬗变

Page 2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16

点备份,方便对外接口共享用户信息;前

端业务节点可以分散拉远,就近部署到各

业务接入点,针对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

的数据视图和业务逻辑。

智能宽带分组接入:随着宽带业务、

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分组接入将成为

未来最主要的接入方式。高性能、多接

入、智能化是未来分组网络的主要特征。

宽带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对带宽的巨大需

求,要求分组网络具有更高的容量和处理

性能,具有实时业务处理能力,具备50G

以上的吞吐能力;接入技术的多样化,要

求分组设备支持从3GPP到非3GPP定义的各

种接入;智能化主要是指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报文检测)能力,通过对

用户数据内容的深度解析,提供从内容计

费、业务控制到精准广告的能力,为运营

商带来额外的收入,避免运营商沦为仅仅

依靠流量收费的管道商。

开放的业务平台:这是运营商开放网

络运营、经营长尾业务的重要基础。其目

标是将网络能力以开放接口的方式,提供

给外部网络使用,包括SP的应用;同时,

能够集成外部网络的能力,为用户提供业

务。开放的网络能力平台可以包括用户信

息、认证计费能力、会话管理能力、网络

媒体资源能力、用户状态位置信息等等。

随着业务和网络的加速演进,运营商将

从以“话音、价格”为核心的传统网络提供

商,转型为以“综合应用”为核心的新型信

息服务提供商。基于TDM连接的传统交换中

心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基于ALL IP组网的

新一代核心网将快速蓬勃发展。

成功商用之路

正是凭借着灵活开放的网络架构、提

供海量业务、快速部署业务和低成本建网

的核心竞争力,新一代核心网备受众多运

营商的青睐。在全球,欧美的主流运营商

都已经启动新一代网络的部署。BT的21世

纪网络,DT的NGF项目,FT Orange的全球R4

网改,AT&T的CARTS等项目陆续开展,成为

新一代核心网的典范。

在中国,作为全球一流移动运营商的

中国移动,致力于ALL IP理念下的网络转型

和业务创新。从2004年开始,中国移动就

部署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网络,完成从汇接

层到端局、到接入网的IP化改造,核心网

的软交换改造取得巨大成功,大大提升了

中国移动的市场竞争力。

2007年12月,德国电信的移动子公司

T-Mobile,选择华为在欧洲建设分组域核心

网,网络将覆盖德国、英国、奥地利、荷

兰和捷克共五个欧洲国家。华为的新一代

核心网将替代T-Mobile现有的核心网设备,建

设2G/3G合一的智能分组核心网,有效简化

网络,快速可靠地部署数据业务,以满足

T-Mobile未来商业竞争的需要。

前不久,知名运营商Telenor为了迅速

提高其在巴基斯坦的移动网络的市场竞争

力,开始部署由华为提供的新一代核心

网,这将进一步提高Telenor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一年一度的麦加朝圣通信难

题——极端话务高峰,沙特电信的新一代

核心网应对自如,轻松攻克。为此,沙特

电信副总裁Zeyad Thamir Al-Otaibi博士表示:

“我们很高兴能帮助二百多万来自世界各

地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与家人分享麦加朝

圣的喜悦。面对巨大的话务压力,稳固的

网络支撑使得我们能为用户提供通畅的通

信服务。我们创造了电信史上的一大奇

迹,华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纵观全球电信市场,在核心网领域长

期默默耕耘的华为,已经成功为全球一百

多个国家、7亿多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

务。In-Stat咨询公司的统计表明,在2007年

全球移动软交换产品的9.2亿线出货量中,

华为的市场份额达43.7%,排名全球第一。

新一代核心网的成功商用,必将推动全

球范围内的新一代核心网建设进入高潮。

Page 2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08.8 第32期17

T-Mobile成功“换心”

文/王 蔓

2008年6月25日,T-Mobile和华为携手在德国成功完成了分组核心网的割接运行,拉开了

新一代核心网大规模商用的序幕。

先知先觉

为欧洲最大运营商德国电信

旗下的移动子公司,T-Mobi le

是移动业务创新的领导者。

作风严谨的T-Mobile对于新技术、新业务的

把握能力非常出众,其对移动数据业务的

敏锐行动更是值得称道。

几年前,移动互联网还仅仅是业界的

谈论话题,而今它已渐行渐近。据预计,

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市场总值将达到

800亿美元,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接

近10亿,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4%。先知先

觉的T-Mobile,准确把握到这一趋势,较早

提供了领先的高速移动数据接入服务,抢

占市场先机,这一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提升

了T-Mobile的市场份额,巩固了T-Mobile的市

场领导者地位。

早在2003年,T-M o b i l e就率先引入

W L A N,并逐渐建成了包括一万七千个

W L A N站点,堪称全球最大规模;2005

年,T-Mobile就实现了基于HSDPA技术的移

动数据业务web'n'wa l k,上网速率最高达

3.6Mbps,使其用户率先体验到高质量的移

动互联网服务;2007年,web'n'walk用户数

量已经接近T-Mobile用户总数的20%,2007

年T-Mobile的移动数据业务(不包括短信和

彩信)收入达到20亿欧元,比2006年增长

40%。

作前进中的波折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言,2007年

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一年。Google等搜索功

能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实现,以iPhone为代

表重视用户体验的智能终端的兴起,大大

刺激了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仅在

欧洲,使用T-Mobile的web'n'walk业务的手机

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20万。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

T-Mobile逐渐发现,原有的网络和系统已经

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数据业务。

虽然前期已经提供了高速移动数据接

入,但web'n'walk业务仍然不能满足快速发

展的市场需求。笔记本电脑用户希望通过

HSPA高速移动上网,能享受到类似固网宽

带的体验。同时,全网web'n'walk业务用户

总数迅速突破2000万,数据流量开始成倍

增长,呈现爆发趋势。

用户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给网络

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T-Mobile的ARPU值并

没有随数据流量的增长而获得相应提升。

此外,2G和3G网络共存,各种无线接入方

式的持续演进,使得T-Mobile的核心网越来

越复杂,T-Mobile运营维护费用居高不下。

以其德国子网为例,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

展,形成了GPRS与WCDMA共存的分组网络

结构,近30台分组设备在网运行,造成网

络重合,用户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流程

复杂,加大了运营维护难度。

在初步建立起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

用习惯后,下一步T-Mobile需要转向精细化运

营,进行有效的带宽管理和业务控制,在不

压抑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获得相应利润。

面对这些复杂情况,T-Mobile认识到,

移动数据核心网亟待全面升级,构建一个

大容量、先进和统一的分组核心网已是势

在必行。只有这样,T-Mobile才能成功实现

战略转型,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难题出现在

T-Mobile面前。T-Mobile德国、英国、荷兰、

捷克和奥地利五个子网的原有分组核心网

设备供应商由于自身战略调整,意外放弃

了对3G核心网的研发和投入,不再具备向

未来演进的能力,T-Mobile遭遇到前进路上

的波折。

新的市场形势需要新的市场战略。

T-Mobile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寻找新的

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作伙伴来建设面向

未来的新一代分组核心网,T-Mobile的“换

心”战略由此启动。

新伙伴 新动力

2007年3月,T-Mobi le正式向华为等四

家主流供应商发出邀请,启动了德国、英

国、荷兰、捷克和奥地利这五个国家的移

动分组核心网公开招标项目,涉及的主要

核心网嬗变

Page 2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18

设备包括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PRS网关支撑节点)和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GPRS业务支撑节点)。

T-Mob i l e对新建核心网的评判标准:

首先是大容量,完全满足数据业务发展需

求;其次是高质量交付,确保支持T-Mobile

为用户提供一流服务;第三是平滑演进能

力,保护T-Mobile的投资。

经过对多家厂商设备的反复比较,

T-Mobile发现,华为提供的基于先进平台的

30Gbps智能分组核心网非常切合T-Mobile的

实际需要。以德国子网为例,采用30Gbps

分组设备,可以彻底解决T-Mobile数据流量

高速增长的难题,并满足未来五年的数据

吞吐量需求,同时网络设备和节点数减少

三分之二,减少维护人员,降低了维护费

用;能够实现2G/3G统一分组网,将来可通

过软件升级平滑演进到Direct Tunnel(直接

信道)和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系统架构演进),实现投资保护。

更可贵的是,T-Mobile能够实现移动互

联网的精细化运营。华为开发的智能分组

核心网以业务感知为基础,集内容计费、

业务控制、带宽管理、业务分析和个人防

火墙等功能为一体,将网络资源集中于高

价值业务上,实现网络增值。对于P2P等业

务,运营商可通过业务感知及时发现,并

通过业务控制将其带宽优先级降低(限制

到一定带宽范围内),优先保障其他高价

值业务的带宽不被占用。

2007年6月,T-Mobi le高层专程来到中

国,对华为的组织结构、需求管理、产

品规划、交付流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

察。T-Mobile给予华为非常高的评价,华为

也以完美的实力表现,证明了为何华为是

业界唯一能提供30Gbps大吞吐量分组核心

网设备的厂商。最终,T-Mobile宣布华为进

入项目短名单。

2007年8月,华为凭借绝对的综合优势

列居短名单第一位。之后,华为专门成立

专家团队,和T-Mobile一起进行需求确定、

网络设计等现场工作,向T-Mobile近距离展

示了华为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2007年12月,T-Mobile与华为正式签订合

同,双方合作建设T-Mobile欧洲五国的新一代

核心网。T-Mobile的技术总监Joachim Horn先生

表示:“我们相信华为将是一个可靠的、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彼此长期合

作。通过采用华为领先的解决方案,T-Mobile

期待为用户提供优秀、可靠的服务,并实现

我们的战略性商业目标。”

2008年5月27日、6月25日,T-Mobile分

别在奥地利、德国成功完成了分组核心网

的割接运行,正式商用由华为提供的新一

代核心网。经过测评,新一代核心网的各

项KPI指标全面超越原有设备。其他三国的

分组核心网,近期也将陆续投入商用。

T-Mob i l e的“换心”战略顺利实现,

新一代核心网给T-Mobile注入了澎湃动力,

T-Mobile昂首进入移动互联网新时代。

Page 2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2008.8 第32期19

Telenor的新HLR文/潘 路

威跨国电信巨头Telenor于2005年

3月开始进入巴基斯坦,仅仅

用了三年时间,其用户数就已

经发展到1500万,跃居巴基斯坦第三大移

动运营商,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巴基斯坦移

动通信市场上表现突出。

Telenor Pakistan一向重视市场运营与技

术领先,依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优质

的网络服务,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

了支撑其快速发展,Telenor Pakistan认为,

优质的网络运营和维护必不可少。

用户数据孤岛成发展瓶颈

然而,Telenor Pakistan的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地位置寄存器)组网采用的

是传统模式,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存储被分

布在许多小容量的HLR中,其现网共部署了

十几套传统HLR,平均单套HLR容量只有100

万。这种组网方式给Telenor Pakistan网络的管

理和维护带来了以下问题。

首先,组网复杂。大量小容量的HLR

分散在网络中,使得现有HLR组网异常复

杂,仅营业厅系统就需要和网络中的所有

HLR进行连接适配,大大增加了网络的复

杂度,网络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其次,HLR之间的信令交互,大量占

用了长途传输资源。分散HLR存储的用户

数据完全孤立,成为“信息孤岛”。为了

实现用户的上网以及呼叫,各HLR之间需

要交互大量的信令,占用了Telenor Pakistan

有限的长途传输资源。仅HLR之间的信令

交互,就占了全网信令交互量的40%。

再有,用户号码资源管理困难。为了

满足用户号码管理的需求,Telenor Pakistan

为每个传统HLR分配了独立的号段,但是

由于用户常常需要补卡、换号,使得现网

IMSI 和MSISDN的对应关系逐渐被打乱,号

码管理复杂。同时,为了保证用户补卡、

换号的需求,还需要为每个HLR预留一定

的号段,号码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上述现网HLR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

Telenor Pakistan市场发展的瓶颈。

引进USC构建新HLR

为了提高网络的竞争力, T e l e n o r

Pakistan决定引入新的HLR,对现有HLR网络

进行升级改造。Telenor Pakistan最终选择了

华为的USC(Unified Subscriber Center,融合的

用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USC是华为开发的新一代HLR,具有以

下技术优势,能够切实解决Telenor Pakistan

现网HLR的问题。

千万级容量:实现全网用户数据的集

中存储,简化现有HLR网络组网,用户号

码统一管理,无需划分号段。根据现网的

用户容量以及未来用户增长趋势的预测,

Telenor Pakistan 认为新引入的HLR的容量不能

少于4千万,而USC具备这个容量。

分布式部署:逻辑上统一的HLR支持

地理上的分布式部署,用户数据集中存

储之后,HLR网络的可靠性将变得更为重

要,传统的容灾方式将无法满足要求,而

USC支持HLR分布在多个不同的地理区域,

各区域站点之间负荷分担工作,HLR网络

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减少信令资源占用:USC支持长途漫

游就近接入,用户数据归属地查找可通过

IP网络在内部查找,大大减少对信令传输

资源的占用。

网络平滑演进:考虑到网络的未来演

进和发展,USC基于融合架构设计,能够

平滑演进到融合的用户数据中心,未来可

实现全网用户数据融合,为FMC网络奠定

基础。

Telenor Pakistan总经理Rizwan先生对华为

提供的USC非常满意,对华为工程师赞赏

不已,“技术熟练,知识面广,非常明白

我们的网络需求。”Rizwan先生如是说。

在伊斯兰堡、拉合尔、卡拉奇这三大

中心城市,Telenor Pakistan率先部署了USC,

呼叫信令全部实现本地接入,仅此一项优

化,长途传输资源节省超过60%,有力提

升了Telenor Pakistan的网络运营收益。面向

未来,随着可预期的用户数的持续高增

长,USC将给Telenor Pakistan带来几何级的价

值增长。

责任编辑:许鹏 [email protected]

核心网嬗变

Page 2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20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

文/陈 洲

什么是第二代移动软交换,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融合时代的呼唤

全球范围内,移动软交换技术

已经得到了运营商的广泛认

可,并被视为网络建设、改造

的首选,以及通往未来IMS的重要桥梁。传

统的基于TDM承载的移动软交换设备,实

现了呼叫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和设备处理能

力的增强,通过大容量、高密度的分布式

部署和集中运维,极大地降低了运营商的

CAPEX和OPEX。

与此同时,全球电信产业也在经历新

的变革和转型。新应用、新技术如雨后春

笋般层出不穷。I T、CT乃至媒体和娱乐行

业正在加速融合,业务也正在走向融合,

因此,网络发展必将走向融合。这使运营

商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但是,当前移动运营商普遍面临核

心网容量小,网络节点资源独占、可靠性

低,产品平台分散,无法支持多接入和多

业务能力等问题,特别是运营商加速向ALL

IP、全融合和移动互联网转型时,迫切需

要性能更强大的下一代移动软交换——第

二代移动软交换。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能够协助运营商

更好地抓住这个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

带来的发展机遇,建设面向未来的下一代

移动核心网,持续构筑强大的竞争力。那

么,第二代软交换到底具有一些什么样的

特征呢?

五大关键特征

Page 2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MAIN TOPIC热点聚焦

2008.8 第32期

简单地定义第二代移动软交换颇为

困难。正如W e b2.0指代了下一代互联网

发展的核心内容,令人联想到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Blogging、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等新技术和概念,却没

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第二代移动软交换是

下一代移动核心网发展的风向标,同样具

有像Web2.0一样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价值。

总的来说,第二代移动软交换应该具

有这样五个特征:电信级的ALL IP网络架

构;具有分布式计算能力的通用平台;资

源共享的高可靠性网络;具备多接入支持

和融合的业务处理能力;能源节约型的绿

色核心网。

通过构建基于第二代移动软交换的核

心网,运营商实现从传统单业务运营向全

业务运营转变,开展更多的融合业务和增

值业务以扩大服务范围,制定灵活的业务

资费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高价值客户。

电信级的ALL IP网络

移动化、宽带化和IP化已经成为现代

通信发展的三大趋势和主要特征。移动核

心网正从传统的TDM网络全面向I P网络转

型。只有构建了ALL IP的移动核心网,才能

使移动网络真正支撑移动互联网业务。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就是要构建ALL IP

的电信级网络,涉及接入网、承载网、核

心网、业务网乃至终端的全面转型。移动

核心网的IP化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

的部分,将带动整个移动网络快速的从

传统分层、全互联的复杂网络向扁平化

的分布式网络迁移。在移动核心网的IP化

建设中,可靠性、经济性和QoE(Quality of

Experience)一直是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基于无连接的IP协议如何确保电信级

可靠性?电信级IP网络需要保证信令传输

和承载的可靠性,以及故障检测、恢复和

容灾,满足网络运营的需要。第二代移动

软交换利用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多归属技术,确保信令传输的可

靠性;业务优先级(DiffServ),确保IP承载

网络的传输可靠性;毫秒级的故障检测和

快速恢复技术,确保业务的连续性;类似

传统交换机流控机制的IP CAC(Call Admission

Control)技术,实现业务流控。

如何利用IP技术构建经济型的网络?

电信级的IP网络通过IP流传输协议(RTP协

议)复用技术,可节约超过30%的传输资

源。接入网的IP化,则可以实现超过80%

的传输资源节约。而基于CRTP(Compressed

Real-Time Protocol)协议的电路复用,使TDM

网络承载能力增强16倍,从而确保向IP网

络迁移过程中,无需额外的TDM投资。

电信级IP网络如何保证最终用户的业

务体验(QoE)?通过语音质量增强(Voice

Quality Enhancement)技术,以及IP化的A接

口和Iu接口技术,保证在IP网络丢包、抖动

和延时的情况下的高质量业务体验。

中国移动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ALL IP网

络发展战略,启动了基于ALL IP的移动长途

局建设,实现了超过50%的CAPEX/OPEX节

省。从2006年起,中国移动开始全面推动

端局的IP化进程,持续构建包括接入网、

承载网和业务网在内的端到端的ALL IP移动

网络。

21

分布式的通用平台

移动核心网设备未来发展的方向,将

是支持平滑扩容的大容量、分布式组网。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通过基于ICT融合的全新

业务平台,开放的、标准的软交换架构,

与互联网紧密配合、同步发展。第二代移

动软交换还具有同时支撑千万级用户的业

务处理能力,并随着用户和业务的增加进

行平滑扩容,保护设备的原有投资。

基于分布式通用技术的下一代通用平

台,使得CDMA、GSM、UMTS和IMS网络使用

统一的核心网平台。这不仅增强了移动软

交换的业务处理能力,而且通过标准的软

件化组件,使网络迁移与硬件无关。尤其

是对移动网络改造来讲,通用的平台能够

快速实现网络平滑演进和业务平滑迁移,

对运营商的投资保护至少达到80%。

全球著名跨国运营商Telenor,2008年

5月在其巴基斯坦子网,成功实现了基于

下一代分布式通用平台的融合数据中心的

商用部署,有效简化了网络运维,节省了

70%的长途信令传输费用。

资源共享的高可靠性网络

传统移动交换机面临着资源独占和

单点故障等问题。第二代移动软交换通

过各种Pool的组网,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

大化、实时容灾备份的高可靠性,如建

立“MSC Pool”、“MGW Pool”、“SGSN

Pool”乃至未来的“CSCF Pool”等各种资源

池。

以MSC Pool为例,相对于传统的移动

核心网与接入网之间的一对多树型拓扑结

构,MSC Pool实现了核心网与接入网的多对

多网状连接,核心网元间共享资源、互为

备份。

而且,第二代移动软交换进一步提升

了MSC Pool的优势:

网络负荷分担:将传统的资源独占变

为资源共享,节约超过30%的设备投资,

并降低网络规划难度和维护成本。

通过构建基于第

二代移动软交换

的核心网,运营

商实现从传统单

业务运营向全业

务运营转变,开

展更多的融合业

务和增值业务。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

Page 2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网络实时容灾:基于网络级的

容灾备份技术,确保任何网元故障

时,其他网元能实时进行业务接管,

保障业务连续性和网络高可靠性。

网络性能提升:Pool组网极大的

降低了呼叫过程中的局间位置更新和

切换消息,提高了核心网元的性能和

用户的业务体验质量。

快捷部署Pool:通过基于核心网

实现的用户负荷分担技术,无需BSS/

RAN升级就可快速部署Pool。

被叫无缝切换:创新的被叫恢

复方案,在核心网节点故障后,能在

第一时间内恢复业务。

开放接入能力:松耦合的核心

网与接入网可以引入更多竞争,有利

于运营商的长远发展。

跨国电信集团Warid Telecom,选

择了MSC Pool解决方案,建设其在非

洲第一个资源共享的全容灾移动核心

网,实现了MSC Pool的快速部署和维

护成本的降低。

多接入与多业务支撑能力

当前,构建面向全业务运营的

移动核心网,将是运营商能否取得市

场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这对下一代

移动核心网提出了新的业务支撑能力

要求。第二代移动软交换就是要在现

有移动核心网的基础上实现多接入与

融合业务处理能力,使用户可以通过

传统固定网络,移动2G/3G网络,固

定、无线宽带网络(Fixed line、xDSL、

GSM/UMTS、Wi-Fi、WiMAX、WLAN、HSPA/

HSPA+、LTE)实时接入到统一的移动核

心网平台,享受到语音、数据、多媒

体和各种融合业务。

针对需求日益强大的全球企业

网市场,通过对多接入和多业务的支

撑,第二代移动软交换可以帮助运营

商将广域IP Centrex(基于固定、移动

和宽带的Centrex)、移动/宽带会议系

统、企业即时通讯等在内的各种业务

提供给企业、集团和价值客户。

针对满足用户对灵活通讯的需

求,第二代移动软交换的多业务支撑

能力可以帮助运营商部署各种融合业

务,如移动互联网业务、一号通、

Quadruple-Play或Triple-Play等业务。以一

号多终端业务为例,让用户的多个终

端(移动、固定、VoBB终端等)共享

统一号码、统一账户;固定用户向移

动网络迁移后保持号码统一,同时保

留固定终端,完成号码携带。

Vodafone在2006年企业年会上,

提出了“Mobile Plus”的发展战略,

其核心就是通过提供多种接入和多业

务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企业的运营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能源节约型的绿色核心网

通信行业不仅是高科技行业,

也是高耗能行业。随着网络规模的不

断扩大,核心设备、动力系统以及机

房、基站等成倍增加,耗能巨大。

以中国的通信行业为例,2007年消耗

电能超过200亿度,各种能耗费用超

过100亿元人民币。“绿色节能”成

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下一代移

动核心网在物理型态上也必然要求节

能、环保,在整个生命周期节约能源

和功耗。

第二代移动软交换通过各种创

新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先进的节能技

术,构建能源节约型的绿色核心网。

各种低能耗芯片降低网络能耗;创新

的软件设计,根据业务负荷,实时调

整降低系统设备运行的能耗;大容

量、高密度的设备,降低占地空间和

建筑能耗;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设

备温度的自适应调节,降低空调能

耗;传统的业务功能模块从1+1优化

为N+1备份,降低50%的单位能耗。

责任编辑:薛桦 [email protected]

22

Page 3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MAIN TOPIC热点聚焦

2008.8 第32期

地球之巅上的通信传奇

地球之巅上的通信传奇

23

通讯设备和钢结构平台,基本全靠建设者

肩扛手抬。设备重量每增加一公斤,都意

味着运输风险增加,工期延长和施工难度

的加大。

珠峰的自然环境对通信设备的质量

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珠峰不可能提

供常规维护条件,移动基站设备必须达到

超常规的稳定性和零故障。此外,错综的

冰雪裂隙、狭长的山脊以及变化无常的天

气,导致无线环境恶劣,对无线网络的覆

盖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珠峰山区信号覆

盖难度极大,基站设备的接收灵敏度、覆

盖距离、容量动态调整能力都成为网络能

否成功商用的关键。

知难而进,中国移动毫无畏惧,展开

了历时两年多的通信工程攻坚战。时任中

国移动西藏移动总经理的朱大荪表示:“虽

然施工太苦,成本太高,但意义重大,惠及

奥运、登山、旅游、科学考察和测绘,惠及

沿途农牧民。作为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企

业,我们乐于接受这些挑战。”

0 8年5月8日上午9时1 1分,

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上海拔

8844.43米的珠峰峰顶,中国

登山队员扎西次仁用手机拍下这一历史时

刻,并立刻通过中国移动的GSM网络,从

地球之巅发回第一条圣火登顶彩信。

这张激动人心的重大新闻照片迅速

被传送到新华通讯社发布,全世界亿万网

民几乎同步看到了这张来自地球之巅的精

彩照片。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是奥运历史

上的重大突破;而在地球之巅即时传送照

片,更是创造了人类通信史上的传奇。

超越通信极限

中国移动建设的GSM网络,把这个神秘

的世界屋脊呈现在世人面前,雪域高原从

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然而,中国移

动的GSM网络建设却充满了艰辛。为了保障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中国移动携手华为,

勇敢挑战珠峰的通信极限环境,共同创造

了名留青史的通信新传奇。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海拔8844.43米,是地球第一高峰。远望珠

峰,银峰高耸,冰川悬垂,圣洁壮丽。珠峰

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

二十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

仅海拔七千米以上的高峰就有四十多座。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高的海拔,

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冰雹

交加,而且缺氧、高寒,空气含氧量只有平

地的38%,走上几步路就会令人大口喘气,

心脏狠狠地撞击胸腔。每年10月到翌年3月

为风季,风速高达50米/秒,气温常在零下

三、四十度。即使是天气好的4、5月份,珠

峰上也经常刮着六七级的大风,气温低于零

下二十度。极限的高原反应下,极平常的感

冒也许很快就能带走一个人的生命。

恶劣的珠峰气候威胁着网络施工和工

程交付。所建的珠峰基站都在海拔五千米

以上,地表情况非常复杂,在没有任何机

械化运输工具的情况下,施工现场所需的

文/安 晶

20

Page 3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中国移动经过反复论证和缜密比较,最终

选择了华为的第四代移动基站。相比其它

厂商设备需要建设温控机房甚至无法正常

启动的情况,华为基站的环境和温度适应

能力能够满足珠峰网络建设要求,基站具

备模块级IP55的防护性能,全密闭结构,实

现三百六十度防水,可直接置于珠峰高海

拔室外站址,不需要做特殊防护处理,面

对珠峰风雪和严酷温度显得游刃有余。

由于采用一体化模块设计,华为基

站的机柜高仅0.7米,最小搬运重量仅35公

斤,极大降低了高海拔地区搬运的难度。

其灵活的安装方式为快速安装提供了更多

的选择,施工时能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不需建设复杂的高承重支架、

埋设管线等。此外,华为基站通过卫星传

输方式,连接到拉萨的基站控制器,解决

珠峰无传输且难以建设的难题。

虽然华为采用的是紧凑型小基站,但

是机顶输出功率却超过其他厂商的宏蜂窝

基站,最大覆盖半径可达120公里,接收灵

敏度达到-112.5dBm,充分满足珠峰超远覆盖

的建网需求,覆盖珠峰大本营、6500米营

地、珠峰峰顶及沿途各区域,登山者不必

担心行走到“盲区”。

更可贵的是,华为基站的功耗比业

界平均水平降低了40%,低于一台普通台

式计算机的耗电量,可以直接自然散热,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正是由于华为设备

的低功耗,中国移动在建设珠峰5200米基

站时,使用了太阳能电池配合蓄电池的供

电解决方案,首次将绿色能源引入珠峰通

信,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自珠峰建站以来,华为基站稳定运

行,从容经受了恶劣气候和突发业务流量

冲击的考验,保证了中国移动的网络稳定

运行。这归功于华为的第四代基站基于负

荷分担、冗余配置的设计方法,大幅度提

高了系统可靠性,并通过优化单板和系统

的故障检测/隔离技术,保障了通信网络的

高可靠性运行。由于零故障和持续稳定的

表现,珠峰GSM网络实现了基站设备的“零

值守”,不需现场维护。

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到登顶珠峰,登

山人员都能通过电话、短信、彩信和移动

互联网,随时与全世界保持通信联系。稳

定的系统保障和完美的网络覆盖,为世界

第三极构建了安全可靠的GSM网络。

2008年5月8日,捷报传来,众望所归

的华为珠峰5200米基站和6500米基站,出

色完成了北京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通信保

障工作。在地球之巅,圣火绽放出最美丽

的光芒,勇敢的中国登山队员用手机拍照

并发出彩信的通信传奇,将永远记载入人

类历史。

2005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在珠峰绒布

寺(海拔5100米)成功开通GSM永久基站,

给前来观光探险的中外游客、登山运动者

和科学考察者提供通信保障。这是当时世

界海拔最高的移动通信基站。

2006年11月-2007年3月,中国移动完

成拉萨-珠峰沿线移动网络覆盖工程,全

程距离为615公里,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

全部采用光缆传输,全程共建设安装了48

个移动基站,20个直放站,网络覆盖率达

到90%以上,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移动

通信网络。

2007年9月24日,中国移动开通珠峰

5800米直放站。

2007年11月13日, 中国移动在珠峰6500

米成功开通移动基站,中国移动信号首次覆

盖珠峰6500米前进营地、7028米一号营地、

7790米二号营地、8300米突击营地及峰顶。

历经千辛万苦,中国移动终于成功商

用全球海拔最高的移动网络,实现了人类

在世界最高峰自由通信的梦想。

霞光中的神鹰

太阳从东方升起,朝阳照耀美丽的珠

峰。坐落在珠峰高处的华为基站,好像披着

霞光的神鹰,飞过蓝天,给人们带来吉祥。

在史无前例的珠峰移动网络建设中,

24

责任编辑:许鹏 [email protected]

Page 3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MAIN TOPIC热点聚焦

2008.8 第32期25

无忧网络MSC Pool造

现阶段最值得考虑部署的网络容灾组网方

式。

宕机后实时的业务切换

灾害发生后,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

通信业务,以保障后续救援指挥等任务。

基于主备方式的容灾组网,往往需要数十

分钟的业务切换时间,在此期间用户无法

使用任何业务。

而基于MSC Pool的容灾方案,可以保证

一旦池中某个MSC受到损坏或过载后,其他

交换机可以立刻接管故障下的MSC用户。

�话务模型变化影响小

在灾害后的后续救援过程中,区域话

务往往发生较大变化。大量灾区附近人员

的转移,救援人员、记者等非受灾区域的

防患于未然

话说得好:防患于未然。这

在美国911事件中便是一个明

证。世贸大楼的倒塌让许多大

公司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多数公司的

珍贵数据付之一炬。但有一家公司却奇迹

般地宣布,它们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所

有数据完好无损。这家公司就是全球金融

界巨头摩根斯坦利。

该公司凭借几年前就制订的数据安全

战略和远程容灾系统,在新泽西设有数据

备份中心,使公司和客户的关键数据得以

在这场灾难中妥善保存。

摩根斯坦利的容灾系统成功使用“池

化技术”化险为夷。对于业务稳定运行有

着同样苛刻要求的电信行业而言,该如何

文/陆 超

无忧网络MSC Pool造利用“池化技术”构建一个无忧网络呢?

MSC Pool容灾的优势

借鉴IT行业在网络容灾方面的应用,不

难发现,基于资源共享机制的分布式网络自

容灾是容灾技术发展的趋势。分布式架构避

免了地区性的灾害或突发事件对整个网络的

破坏,而资源共享机制又能有效利用整个网

络能力,从而达到网络效率最大化。

MSC Pool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而生,是一

种把多个MSC组成资源池,使用户能够共

享池内所有MSC资源的先进核心网组网技

术。自2001年纳入标准规范以来,其与生

俱来的容灾高可靠性一直被电信业界所关

注和认同。

MSC Pool容灾方案的三大特征,保证了

Page 3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26

责任编辑:陈雨虹 [email protected]

移动用户进入灾区,加大了漫游和切换业

务量,加剧了对网络的冲击。

而部署MSC Pool后,用户在MSC Pool资

源池覆盖区域内移动,将不再发生位置更

新和切换,可以大幅减少网元间的信令交

互,降低对通信信令网的冲击。

�高效利用网络资源

灾害发生时,常常因为大话务量集中

在受灾区域周围,交换机设备超负荷处理

业务而使得网络发生拥塞。传统主备形式

的容灾,备用设备通常只在主用设备发生

宕机时工作,如果主用设备因为业务超过

最大容量导致拥塞,备用设备资源将无法

利用。

MSC Pool的容灾功能是由每个池内交换

机负荷分担完成的,网络容量将是所有池

内交换机容量总和,充分利用冗余配置的

容量资源,提高了网络对突发的话务量的

吸收处理能力。同时最大化的利用网络的

容量资源,解决了平时闲置备份服务器资

源浪费的问题。

MSC Pool的部署难题

虽然MSC Pool容灾的优势明显,但规模

商用进展却一直较为缓慢,目前业界仍缺

乏大规模的商用案例。究其根源,主要是

相比传统组网,MSC Pool组网对运营商的网

络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商在

部署MSC Pool时面临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上的双重挑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

同步规划难

一个是网络规划不同步。传统MSC Pool

方案的部署需要无线接入网升级支持,因

为不同厂家的接入网设备功能支持进度和

能力不一,影响了全网的整体规划和实施

进度。

另一个是配置数据不同步。MSC Pool网

络的数据配置需要接入网和核心网两者能

够统一操作、协同配合。依据现有网元分

布式的管理方式进行Pool级管理,不但在配

合上工作量巨大,而且数据量大易出错,

给网络安全带来隐患。

在MSC Pool组网下,其网络覆盖和原来

传统组网相比更广,部分统计指标意义也

因此产生变化。因此MSC Pool方案必须能够

对现有的网络统计进行充分适配,并适当

扩展以满足运营商对MSC Pool网络级的统计

管理需求。

用户体验差

当资源池内交换机发生故障后进行业

务切换时,传统MSC pool方案中用户的被叫

业务无法立刻恢复,需要在长达几个小时后

才能被动地激活。缺乏优化的被叫业务恢复

方案,影响了最终用户的业务体验质量。

成本不降反升

一方面是投资成本。在TDM网络部署传

统MSC Pool时,无线基站控制器(BSC)必须

与Pool内所有交换机保持全互连,这需要消

耗大量的TDM传输资源。而运营商难以承担

建设和维护的巨大投资。同时升级全网无线

设备成本高昂,增加了运营商的部署成本。

另一方面是运营成本。相比传统组

网,MSC Pool需要更复杂的网络管理。为了

实施对网络的配置、统计、监控等维护管

理活动,运营商需要通过繁琐的程序,操

作海量的数据。如果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

工具,运营成本的急剧增加对运营商将是

巨大挑战。

方案优化

基于IP软交换优化组网,减少传输投资

在软交换承载控制分离的架构下,

BSC可以只与本地两三台软交换媒体网关

(MGW)连接,通过扁平化的IP网络,实现

与MSC Pool内所有软交换服务器(MSS)的

资源共享。借助IP传输技术的全互通、高带

宽、低成本,加上基于软交换和IP传输的

MSC Pool组网,大幅减少了对TDM传输资源的

需求,降低实际部署成本。

无需BSC升级,加快部署进度

优化后的方案在MGW上集中实现了业

务分发和电路管理功能,无需无线接入网

进行任何升级。“无线网不用动”,既节

省了升级全网BSC带来的投资成本,又方便

了组网方案的实际规划部署。同时,保持

了网络接口的开放,方便运营商MSC Pool网

络对多厂家设备的兼容并引入竞争。

被叫立即恢复,用户业务不中断

MSC Pool主被叫一次恢复,解决了用户

被叫恢复的业界难题。通过建设用户数据

备份服务器,某个MSS故障后,其他MSS可

通过数据备份服务器迅速恢复丢失的用户

数据,接管了故障MSS下的用户,实现了无

论主被叫业务的一次快速恢复。原故障MSC

上的用户对网络故障没有感知,可立刻继

续使用业务,提升了用户的业务满意度。

集中化的网络管理系统

提升运维效率

集中化的MSC Pool网络管理系统,满足

了MSC Pool组网带来的对网络统一配置、监

控、评价和调整的需求。系统必须实现配

置参数的跨网元维护,保证Pool参数在所有

MSS和MGW上正确配置,具备手工和自动核

查数据一致性功能;能将各个MSS上报性

能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得到具备全局

参考意义的指标数据;可对日常指标提供

性能监控,通过查看这些KPI指标的变化曲

线,及时了解MSC Pool网络的运行情况。

优化的MSC Pool方案,倡导“软交换组

网,无线不用动,业务一次性恢复,集中

化管理”。对运营商而言,选择成熟的优

化解决方案,将大大降低MSC Pool部署时从

网络规划到业务运维各阶段的风险,真正

构建一张“无忧”的核心网络。

Page 3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27

沃达丰如何掘金移动互联网

文/本刊记者 姚海飞

面对移动互联网,一贯以运营和盈利能力著称的沃达丰也同样经历了困惑与探索。它是如何构建移动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如何应对移动网络的种种挑战,如何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呢?本刊记者为此访问

了沃达丰核心网网络架构设计总监Mauro Costa先生,探讨了沃达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尝试。

捕捉新商机

记者:在沃达丰5月份的Technology Day活

动上,沃达丰全球网络总裁Andy Macleod

预测,2008年沃达丰的数据业务流量将赶

超语音业务流量。您认为这其中最大的驱

动力是什么?

Mauro Costa:数据业务流量发展迅

猛,正在逐步赶超语音业务流量,而且它

们越来越接近,这个趋势在沃达丰的现网

上确实存在。

面对不断变幻的市场,企业如何及

时洞察市场动向并迅速做出反应,是一个

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这一网络流量的变

化,我们认识到,数据业务量增长的最大

驱动力是互联网的接入,这其实就是一个

新机遇。

记者:正如您所说,目前移动互联网

业务发展迅猛,沃达丰也把它作为一个战

略重点。您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

有何看法?

Mauro Costa: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

互联网,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互联网有什

么魔力,而是由于互联网使提供语音以外

的更多业务成为可能,它提供了一个可迅

速发展创意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断

涌现出很多开发者,他们将在市场上快速

开发和测试新业务变成了现实。

Page 3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对话 INTERVIEW

2008.8 第32期 28

过去,移动运营商主要提供和运营

语音业务。当前,一些很新颖的业务都源

自互联网,而其中有些业务也几经辗转,

被引入了移动领域。移动运营商现在不得

不及时关注互联网动向,并借此扩展新业

务。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会很普

遍,这是明显且毋庸置疑的趋势。

记者:但是也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没

有最佳的盈利模式,不要期待能从移动互

联网业务中获取巨大收益,您同意这个观

点么?

Mauro Costa: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不

认同这个观点。

我认为运营商是不甘于现有的语音

业务和其运营模式的。既然能从传统的语

音业务模式,如语音呼叫付费中获益,那

么,我们就不能就此止步。在利用移动互

联网开展业务的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拓

展思路,寻找方法,探索如何开发相关业

务模式。虽然现在只是个开始,而且新模

式可能与传统的商业模式有些许差异,但

我相信运营商是可以从移动互联网业务中

获利的。

2006年,沃达丰提出了“Mobile Plus”

战略,提供移动与固定的融合服务及整合

手机和电脑的综合通信服务,与Google、微

软、雅虎等互联网和软件巨头合作进入互

联网领域。这项战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

在过去的两年里,沃达丰在很多领域

已切实执行了该战略。在企业市场,我们

主要以I T应用为导向;而在普通消费者市

场,则集中以多种融合应用为主导,这一

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目前,沃达丰

正在考虑超越Mobi le P lus的策略,比如制

定更为开放的IP战略、开放第三方网络接

入、了解如何通过特定技术有效地从互联

网业务中盈利等。

记者:可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移动

运营商在发展互联网业务时,该如何从中

盈利?

Mauro Costa:移动互联网规模不同于

互联网规模,移动运营商在推出业务方面

难免会保守些。建立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

式涉及很多方面。目前,移动运营商应该

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挖掘“用户身份”价值。虽然

SIM卡容量目前已从8K演进到了128K,也许

有人认为这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我认为移

动基础网络对SIM卡的开发是滞后的。我要

强调的概念是用户号码以及其背后蕴含的

丰富的用户资源,这才是运营商的核心资

产。因此,对用户号码的管理,是移动运

营商应该花重金投入的。通过强大的用户

管理系统,创造出更有效的经营模式,这

是第一个方面。

二是开发移动广告业务。从传统意义

上来说,移动运营商并不依赖广告赚钱,

但时至今日移动运营商依赖广告赚钱,也

未尝不可。移动广告是“Mobile Plus”战略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推行切实可行的企

业营销策略并由此获利,才是此战略的重

中之重。我们在这方面的尝试已经走向成

熟。

我相信,“免费互联网”的时代不会

走得太远。

迎接新挑战

记者:找到了盈利模式,要大力发展

移动互联网业务还需要网络的有力支撑。

沃达丰在网络部署上如何应对挑战和困

难?

Mauro Costa:在过去的一年或将近一

年半的时间里,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

何处理带宽容量的增长问题。

四年前,移动核心网的规划是基于容

量数据做的,但只考虑了语音业务,未考

虑数据业务。另外,分组侧采用的网络设

备主要是SGSN和GGSN,这类节点设备的吞

吐量是有限的。因此,应对容量增长是沃

达丰的一大挑战,也给供应商造成很大压

力。目前,沃达丰开始通过设备容量的扩

展能力,审视、选择供应商。

另一大挑战是边际网的能力建设问

题。我们正努力尝试通过移动边际网,来

移动运营商现在不得不及时关注互联网动向,并借此扩展

新业务。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会很普遍,这是明

显且毋庸置疑的趋势。

——沃达丰核心网网络架构设计总监Mauro Costa先生

Page 3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29

确保移动宽带网络资源在不同用户间的均

衡分布。P2P业务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才能保持业务量,但收

益并不可观甚至入不敷出。通常,5-10%

的用户占用了90%的无线带宽,这对运营

商的成本架构和投资战略都造成一定的影

响。如何保证P2P业务量和收益同期增长,

是很多运营商目前在尽力解决的问题。因

此,使边际网能够执行正确的策略,以确

保全网高效运行,是目前沃达丰面临的另

一大挑战。

记者:突破容量的限制,新技术的

引入必不可少。在2008年世界移动通信

大会上,沃达丰宣布将与中国移动和美国

Verizon Wireless携手推进LTE技术。 您如何

看待目前LTE和SAE标准的发展情况?

Mauro Costa:有一些创新的趋势是必

供多种灵活的接入选择。SAE最可贵之处,

就是可以不必与LTE部署同步进行。在不考

虑接入类型的情况下,运营商可以通过其

核心网络提供各种业务。因此,我非常看

好它的未来应用前景。

合作共赢

记者: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

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沃达丰在合作伙

伴的选择上,主要关注点是什么?

Mauro Costa:首先,沃达丰需要的是

最先进的技术,以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

因此,供应商必须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技

术,才可能与沃达丰合作。以华为为例,

我们很欣赏其在设备质量和产品种类等方

面的优势。

其次,我们很关注供应商的选择策

略。沃达丰拥有长期合作的伙伴,某些

影响力也会促使沃达丰改变现有供应商格

局。到底是选择多个最合适的、提供某种

产品的供应商,还是依赖少数几个供应商

并借此保住沃达丰的订单量,这是沃达丰

当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它取决于不同的

网络产品需求及商业风险等一系列因素。

总之,一方面,沃达丰要确保现有供

应商提供的技术最具竞争力;另一方面,

沃达丰要和现有供应商良好合作,并为他

们提供技术指导以保证其竞争优势。

记者:据您对华为的了解,您如何看

待华为的创新能力?

Mauro Costa:我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一直是很高的,目前华为的创新竞争力很

强劲。为了响应沃达丰的商业需要,华为

和沃达丰将在米兰合建一个核心网创新中

心。沃达丰对此项合作雄心勃勃。双方都

坚信,此次合作将有利于开发我们的创新

潜能,并结出累累硕果。

沃达丰和华为联手建立创新中心的这

个举措,也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责任编辑:李雪峰 [email protected]

须遵循的。WCDMA技术存在一些可预见的

限制,人们迫切想开发更先进的技术,满

足沟通的需要。LTE和SAE的出现使很多创

新成为可能,并使3G网络和旧系统中固有

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得到解决。

目前,3G网络采用的标准仍不统一,

如有WCDMA和CDMA2000等。因此,即使

LTE在频率和使用权的获取上还需进一步论

证,但从标准和行业的角度来看,LTE被认

为是独一无二的下一移动技术发展方向,

是全球首个统一标准的无线技术。未来,

LTE标准和应用是否将完全取代3G技术,或

仅仅是对3G技术的一个补充,这是另外一

个问题。但鉴于规模因素,LTE的用户规模

将远远大于WiMAX,WiMAX对LTE并不构成

竞争。

SAE的出现引进了一些独特的元素,

统一的核心网架构支持多种接入类型,提

Page 3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MEDIA INSIGHT媒体视角

2008.8 第32期 30

MEDIA INSIGHT媒体视角

华为移动核心网锁定ALL IP文/《通信世界》王涛

ALL IP转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不仅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更需要

跨越IP和电信领域的深厚积累。

Page 3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2008.8 第32期

07年新年前后,某非洲国家移动运营

商的140多个员工,组团参加一年一度

的麦加朝圣。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通

信技术人员,深知当数以百万计人群聚集在10平方

公里狭窄区域内同时进行通话时,移动通信会恶劣

到什么程度。但是,令他们惊异的是,一次又一次

的话务高峰中,他们的手机依然可以正常通信。

麦加朝圣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数以

百万计的虔诚穆斯林云集圣城麦加集体朝圣。在手

机普及的移动通信时代,给沙特国内最大的移动运

营商——沙特电信,带来了经年不解的世界级通信

难题。事实上,沙特电信为此不断尝试解决,已连

续更换了多家国际著名的设备供应商。最终,来自

中国的华为公司进入沙特电信的视野。

在与华为合作之后的连续三年麦加朝圣活动

中,华为核心网的表现让沙特电信深为折服。以

2007年为例,该运营商话务量比2006年增加近30%,

最大话务量、切换次数和短消息次数分别高达平时

的19倍、118倍和137倍,但其网络却实现零故障、零

中断的平稳运行。

全球市场份额稳健增长

牵手沙特电信并获得高度肯定,这仅仅是华

为核心网在海外市场上优异表现的一个缩影。截至

2007年底,华为的核心网产品为100多个国家7亿多用

户,包括28家世界排名50强的运营商提供优质通信

服务。

与沙特电信所面临的极端话务形态(几百万

人同时开机、国际漫游、登记、切换等)不同,法

国电信埃及子网被伊斯兰教整个斋月(约在公历

的10月)话务严重失衡造成的网络经常性拥塞长期

困扰。华为为其提供了网规网优和核心网搬迁服务

后,已平稳运行3年,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同样是法国电信收购的某子网,原网络服务质

量较差,用户大量流失以至于一度威胁其生存。华

为针对其网络症状,从核心网IP化改造入手全面改善

其网络质量。该网的运营目前已发生戏剧性变化:

改造前用户已下滑到60万,改造后止跌回升,一年

内增长到了130万。

在相继进入法国电信、沃达丰等主流运营商市

场之后,2007年底,华为被T-Mobile选择为其5个主要

欧洲国家(德国、英国、奥地利、荷兰、捷克)的

网络独家提供分组交换核心网。

华为核心网产品不仅在发达市场运营商得到全

面认可,在高速新兴市场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金

砖四国的主流移动运营商,巴西的V ivo,俄罗斯的

VimpelCom、MegaFon,印度的Reliance、TATA等都选择

华为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根据第三方的分析报告,华为在全球固定和移

动IP软交换市场份额都取得了快速而稳健的增长。华

为IP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已超过6亿线,以31.2%的市场

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IP转型的最佳实践者

I P技术为运营商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了理想的技

术支撑。扁平的IP网络极大提高投资回报率,并为运

营商提供了一个适应业务融合和未来演进的解决方

案。同时也是一个改变供应商格局的机遇。

华为2000年就预见到了电信网络向ALL IP转型将

会成为不可阻挡的行业趋势,并果断将其作为战略

重点。ALL IP转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不仅需

要强大的创新能力,更需要跨越I P和电信领域的深

厚积累。华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核心网研发中心,

六千多优秀工程师持续投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被

当时业界视为高不可攀的难点课题。

2003年华为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基于ALL IP组网的

核心网解决方案,此后又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

解决方案,例如VRRP、BFD、SCTP Multi-homing等IP承载

可靠性解决方案保证了I P承载下提供电信级的可靠

性,Dual Homing双归属、MSC Pool解决方案进一步提

升了网络级可靠性。

今天,网络向ALL IP转型已成为业界的共识。法

国电信计划在2008年实现全部语音业务的I P承载,

将传统交换替换为软交换。荷兰KPN采用基于IP承载

语音的软交换网络替换现有的2G和3G核心网,实施

“换心”战略。德国T-Mobile通过在2G核心网中大量

引入软交换为语音承载的IP化打好基础。

华为的创新精神和持之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

厚的回报。华为“七年生聚”树立了ALL I P转型领

域的优势,不仅产品和解决方案领先,而且在相关

国际标准制订上也发挥了主导作用。据了解,截至

2007年,华为已在3GPP、3GPP2、TISPAN、IETF、ITU-T

20

31

Page 3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MEDIA INSIGHT媒体视角

2008.8 第32期

和WiMAX Forum等组织通过相关提案1500多

篇,并获得20多个副主席、报告人和编辑

者的重要席位,成为在ALL IP转型领域最活

跃、贡献最大的会员。由此不难理解,为

什么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把信任的目光投向

华为。

2007年华为更率先攻克了A/Iu口IP化的

技术难关,其意义在于它将IP化从核心层

推进到了接入层,实现真正端到端的IP传

送,充分发挥IP技术的成本与业务支撑优

势。并且,它还是实现2G、3G真正统一的

保障,可谓IP化进程中的标志性里程碑。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华为

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商用解决方案和生产力

的强大能力——业界提出MSC Pool的需求已

有2年,但局限于2个关键障碍一直未能商

用:一是需要数量众多的BSC升级配合,成

本高、兼容性差;二是缺乏管理手段的支

撑,维护和运营困难。华为拿出了无需BSC

升级的解决方案并优化了网络管理能力、

计费方式,在跨国电信运营商Warid等网络

上成功应用,令MSC Pool真正成为了一种可

用的系统。

聚焦客户需求 持续创新

华为核心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市

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聚焦。多年来,华为

在核心网领域大规模投入和围绕客户需求

的创新,基于对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的

充分理解,针对性地提供满足需求的创新

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加勒比运营商Digice l在发展的过程中

遇到众多海岛的覆盖问题。华为的移动核

心网成功解决了多海岛网络覆盖、多国电

信协议统一等复杂问题,支持了Digicel迅速

成长为加勒比主流运营商。IP和IP over E1双

承载的技术则帮助印度TATA电信实现传统

网络和IP网络的无缝对接,节省了50%的传

输资源,并保留向ALL IP演进的潜力。

对客户需求的持续聚焦,对合作共

赢的真诚追求,不仅为华为赢得了全球运

营商的广泛认可,更是华为追求进步的强

大动力。2007年底,华为又发布了更先进

的MSS2.0解决方案,采用了高性能的新一

代开放硬件平台、可降低50%每用户能耗

的绿色节能技术、节约30%资源占用的超

级Pool、快速部署多媒体业务的IMS增强技

术等,能够使运营商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

率、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快的业务部署。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通

信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产业不可或缺

的力量,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越

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在自觉地为“国家

品牌”而努力,华为塑造的核心网产品的

世界级品牌,已经改变了“中国制造”廉

价、短期、缺乏技术含量的形象。正如荷

兰皇家电信KPN无线业务总监Michael Vocke

所说:“我们选择华为,不为一时之计,

而是相信华为能给我们提供持续发展的解

决方案。”

责任编辑:陈雨虹 [email protected]

32

Page 4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2008.8 第32期33

移动宽带的精细化运营移动宽带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帮助运营商吸引更多用户,进一步延长产

业链。因此,实现针对内容的精细化运营,无异于为运营商挖掘移动宽带这个巨大的金矿提供了卓有

成效的炼金术。

SPA网络的部署和数据卡的普及,

使移动数据业务的带宽瓶颈被打

破,移动宽带业务步入快速发展时

期。此前基于GPRS/UMTS网络的粗放式运营

模式,将越来越无法满足移动宽带业务的

发展需求。

传统的移动数据业务粗放式运营主要

体现在几个方面:收入来源单一,运营商

主要收取接入费用;计费方式单一,主要

是按流量计费或包月计费;业务单一,没

有根据用户分类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在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初期,粗放运营

模式可以迅速开通业务,打开市场,有助

文/罗 鹏

H于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但是,在进入移动

宽带运营时期,随着用户数的增加,P2P等

新业务的引入,以及大量CP/SP的涌现,促

使运营商必须超越传统的粗放式运营模式

而开展精细化运营。

精细化运营的内涵

对于移动宽带运营商来说,精细化

运营是指针对移动宽带的网络特点,利用

现有网络资源,细分客户需求,并提供差

异化且有竞争力的移动宽带数据业务,使

网络利用率达到最优和企业利润实现最大

化。具体说来,运营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实现精细化运营:

用户策略的精细化管理

由于HSPA技术有助于降低传输成本和

运营支出,多数运营商能够针对移动互联

网业务,推出更优惠的数据套餐。比如

Vodafone UK的移动宽带上网业务,3GB流量

包月低至15英镑。这个价格接近Vodafone

U K家庭宽带的14英镑无限包月。显然,

移动宽带已经对Wi-Fi和固网宽带构成了威

胁。不难想象,这必将促使移动宽带用户

的大规模增长。

移动宽带的精细化运营

Page 4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34

为精细化运营提供“核心”

保障

上述精细化运营的各个方面归根结底

要求运营商进行内容运营。这对移动宽带

核心网提出了新要求,即具备强大的业务

感知和用户策略控制能力。

以前的智能核心网在提供业务感知的

时候,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业务感知

需要对数据包进行深层解析,会额外占用

大量的系统资源,导致设备容量和性能严

重下降。其次,用户的业务信息获取、策

略控制和计费策略配置等功能,需要很多

不同的设备实体或接口实现,部署时往往

出现设备和接口不匹配,导致设备改动成

本高,升级和维护成本高。最后,设备供

应商必须有快速响应机制,满足移动数据

业务的复杂多样和快速变化。

华为推出的新一代的高性能智能分组

核心网IPN(Intelligent Packet Network),使

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为了减少业务感知

对网络性能的影响,IPN系统采用多核分布

式架构,引入独立的业务解析引擎。信令

处理、数据转发和业务感知模块分别基于

不同的处理器内核,不同模块基于网络的

流量模型灵活调配。这不仅可以实现卓越

的业务解析能力,并且对系统的容量和性

能影响最小,解除了运营商的后顾之忧。

出于保护运营商投资的考虑,IPN完全

顺从标准架构和接口协议,充分保证了设

备采购、业务构件对接和业务升级的方便

性和部署灵活性,降低了综合成本,保证

业务稳定持续发展。另外,IPN基于强大的

华为高端路由器NE40E平台,有着充分的业

务扩展空间,可以快速定制开发创新分组

业务,助力运营商赢得市场先机。

华为IPN面世以来,已经成功被包括德

国电信在内的知名运营商采用,协助运营

商逐步改变以往的粗放运营模式,进入到

移动宽带的精细化运营时期。

责任编辑:薛桦 [email protected]

用户的大规模增长,使对用户需求的

深度细分并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移动宽

带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运营商只有对用

户进行深入的消费模式和购买潜力分析,

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创造价

值。

这时,构建一个智能核心网制定并

管理基于用户级别的运营策略,是运营商

实现精细化运营的先决条件。通过基于用

户级别的策略生成和控制架构,运营商可

以实现针对不同用户采用流量包月、业务

捆绑、内容计费等不同的收费模式。运营

商还可以让用户在线修改自己的业务包组

合,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帮助运营商提高

市场占有率和增加收入。

产业链的精细化管理

在移动宽带时代,新的移动增值产业

链将不再是运营商一家独大的局面。SP/CP

的加入延展了产业链,而且SP/CP在产业链

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虽然有利于激活整

个产业链并扩大运营商未来的盈利空间,

但也对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提出

了挑战。

运营商要想控制产业链,保住和提高

话语权,就要在产业链的各个成员之间建

立起多赢的关系。毫无疑问,这是移动运

营商目前面对的难题。其实,运营商直接

拥有终端用户,具有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倡

导者和控制者的天然优势。

依赖于这个先天的优势,通过智能核

心网来识别和统计SP/CP的内容和流量,运

营商可以制定合理的分成模式,从传统的

代收费模式向代计费模式转变,从而刺激

内容提供商的热情,使得各种创新的无线

业务源源不断的推出。运营商还可以对不

良SP和非法内容进行控制,从而在整个市

场形成良性循环。

运营模式的精细化管理

广告是互联网服务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之一。同样的,在移动宽带时期,广告也

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过去,广告

主投放广告的主要形式是在门户网站上投

放条幅广告。而现在,他们希望移动广告

能够更精确有效地投放到其潜在的目标客

户群面前。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受众的

覆盖范围和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移动运营商利用智能核心网所提供的

Business Intelligent技术,可以实现移动广告

的精准营销。首先,成功的移动宽带运营

商会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群,这在用户规

模上能够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其次,智能

核心网还可以提取用户在使用业务过程中

沉淀下来的用户偏好、生活方式等丰富的

信息,通过Business Intelligent系统分析,得

出广告的精准目标受众,满足广告主对于

精确性的需求。最后,智能核心网通过广

告插播、WAP PUSH等方式,给终端用户带

去实惠、值得信赖、有价值的广告信息。

业务的精细化管理

移动宽带时期,P2P业务占网络总流

量的60%以上。而且,移动宽带通常是包

月收费,不是按流量收费,这导致P2P流量

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从而引发网络出现

不同程度的拥塞,为运营商带来巨大的烦

恼。同时,P2P业务对其它数据增值业务

造成冲击,使这些业务的服务质量难以保

证,终端用户满意度下降。例如,基于P2P

的VoIP就对运营商的正常话音业务产生侵

袭。

在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中,让运营商头

痛的是,很多P2P协议采用动态端口和私有

协议,有的甚至通过加密、伪装HTTP等手

段来逃避检测,致使传统的防火墙、ACL等

很难对P2P流量进行更好的防范和监控。

华为智能分组核心网可以通过对协议

特征字、应用层消息、业务模式等进行识

别,确定用户使用的P2P/VoIP技术及行为;

再利用相应的业务策略,对P2P/VoIP流进行

管理和控制;实现用P2P/Vo IP业务吸引用

户,又防止这些应用对网络和其他业务带

来冲击。

Page 4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2008.8 第32期

实现核心网的高质量交付

实现核心网的高质量交付核心网工程的交付质量,对整体网络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运营商对核心网的高质量交付提出了更

为严格、更为全面的要求。文/刘红霞 吴延宁

高质量交付为必需

今电信运营商面临的竞争日趋

激烈:不仅同一国家或地区有

多家运营商短兵相接,而且遭

遇了互联网对电信业的强烈冲击。为此,

运营商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更加丰富、

更为低廉的新业务。同时,还要探寻更好

的商业模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在竞

争中获取优势。

在整个通信网络中,核心网控制着

所有话路的交换与接续,实现各种通信业

务,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枢纽,地位至关重

要。随着大量新业务的引入,新网元的不

断增加,核心网的技术复杂度越来越高。

新技术在核心网中开始大量应用,如软

交换技术、网络ALL IP化、安全机制、MSC

Pool等,既为核心网带来了组网灵活、结

构简化、运维集中等优点,也大大提高了

核心网对整体网络建设和运维的影响度。

核心网工程的交付质量,对整体网络

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运营商对核心网

的高质量交付提出了更为严格、更为全面

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准时交付

对运营商来说,网络不能按时交付投

入商用,不仅意味着巨大的收入损失,更

带来了在竞争中落后于对手的巨大风险。

因此,处于网络核心地位的核心网的准时

交付,是运营商的基本要求。但核心网过

高的技术复杂度,决定了不能简单地靠投

当入更多人力等方式来实现快速交付。建

设之前,必须对网络的近期需求、远期发

展、技术应用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码。

规避风险

首先是建设风险。新的技术在组网中

的大量应用虽然带来了组网灵活、网络结

构简化、运维集中等明显优势,但建设风

险也大大提升。试想,如果在工程中因对

接参数设置问题,导致核心网与IP承载网

在对接后无法实现保护倒换,将会给运营

商带来巨大的损失。

其次是运维风险。引进新技术时,组

网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意味着运维技术、

运维管理、运维体制都发生了大的变化,从

而在运维上将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

回溯过程

复杂网络的建设过程,也是产生海量

信息的过程。为了追踪交付质量、定位潜

藏问题,需要实现工程的过程回溯。以语

音业务为主的网络建设,发展到融合多业

务的网络建设时,中间信息的产生往往呈

现几何级增长,信息的维度也很容易在海

量的信息中混乱、混淆、模糊,为工程过

程回溯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培养人员

在网络交付商用的同时,运营商也需

要能为其培养出一支理解网络新技术、熟

悉核心网运行细节的专家团队,以便开展

网络的运维。

工程网络设计:高质量交付的保障

工程网络设计,是为了满足运营商的

商业目标,由设备供应商协助制定有效、

可行的网络发展策略,并对网络建设、运维

的具体细节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内容涵盖从

建设初期的策略咨询、网络规划,到具体的

网络结构设计、网络安全设计、业务实施计

划,以及后期的网络运维方案等。优秀的工

程网络设计是高质量交付的保障。

便于实现快速建网,规避建设风险

工程网络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建设类

型(新建、搬迁、IP化改造等)和不同的

新技术,提出最能满足运营商需求的工程

网络设计方案,这就要求设计服务方具备

丰富的建设经验,以及对新技术的深刻理

解。好的工程网络设计是快速实现网络建

设,规避建设风险的前提。

工程网络设计方案不仅仅要考虑当期

的网络建设,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扩容、

网络演进等方面的需求,对网络的拓扑、

接口以及业务实现等进行部署。运营商可

以根据商业目标,在未来可快速实施网络

的改造,如网络扩容、新业务部署等。

准确预测潜在问题,规避运维风险

工程网络设计方案涉及网络拓扑、容

量、容灾方案、路由方案、业务实现、信

令和话务资源的分配、数据配置、号码分

析配置方案、接口参数等各方面的内容。

35

Page 4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与设备商的专家共同交流和研究工程网络

设计的需求、原型、架构等,理解网络新

技术的原理和实现,熟悉核心网各种设备

的运行细节,从而可提升专家的能力,提

升日后的运维效率。

华为苦练内功,成效卓著

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与大量工程实践

中,华为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培

养了一支优秀的工程交付队伍。目前,华

为已经建成了分层的工程网络设计体系,

形成了规范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对工程网

络设计的独特理解和不断探索,结合软件

工程思想,创造性地提炼出了独特的负向

设计理念与方法。这一方法旨在将华为在

全球网络建设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

行汇集、总结,并反馈、落实到现在的工

程网络设计中,规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类似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网

络交付质量。

华为在工程交付上成效卓著。以沃达

丰罗马尼亚项目为例,该项目要求对2G/3G

融合软交换核心网进行搬迁,涉及1000万

商业用户,且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项目

网络结构、信令路由复杂,互联互通要求

多,要求实现与7个厂家的BSC对接,以及

与多厂家的STP、SCP对接。在R4架构下,

一个MSC Server的容量远远超过传统MSC的

容量,一旦宕机后果不堪设想。

华为核心网工程网络设计专业服务,

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华为为项

目特别成立了一个工程网络设计与交付

团队。通过与运营商密切合作,用3个月

时间完成了工程网络设计服务。规范、详

细、准确的工程网络设计,使得项目在规

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

由于华为在项目中的突出表现,沃达

丰罗马尼亚CTO 授予了华为核心网工程网

络设计与工程交付团队“Excellent Diploma”

荣誉证书。

又如T-Mobile核心网搬迁项目。该项目

的5个子网分布于5个国家:德国、荷兰、

英国、奥地利和捷克,是T-Mobile集团中收

入最高、业务最丰富、用户数最多的五个

子网。整个网络搬迁必须完全继承原有的

业务。5个子网要求同时实施,并保证原

有商用网络在搬迁过程中的安全性。

针对该项目多子网的特点,华为工程

网络设计服务交付团队灵活采用了集团总

部设计小组和各子网设计小组的两级运作

机制。各小组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职责

和高效的沟通机制。完善的工程网络设计

服务,保证了5个子网在同时实施时的高

质量和安全性。

项目的规范化运作及高质量交付让

T-Mobile集团十分满意,他们指出:“华为

的专业化交付流程和先进的网络建设理念

给T-Mobile集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对

华为的核心网工程网络设计服务与交付质

量非常满意。”

如今,华为的核心网工程网络设计

服务已经服务全球各大运营商的100多个

项目。华为已经成为业界众多领先运营商

的合作伙伴,如Vodafone、T-Mobile、STC、

Vivo、Oi、TATA、Reliance、Ufone、Airtel、KPN、

Orange、MTC、VimpelCom、CMCC等。

责任编辑:刘中林 [email protected]

提供规范的设计方式、规范的交付过程和

交付件,从而可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提前规

避网络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大降低

网络运维风险。

提供高价值的过程资产库

建设、交付、维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是:当需要现网的信息时,才发现关键的

信息记录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或需要从现

网中提取,如组网信息、配置信息、资源

信息、对接信息等。然而,这时候往往会

发现面对的是海量的信息,以及紊乱的信

息维度。

工程网络设计服务为网络的建设和

维护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包括全网拓扑结

构、信令与路由方案、信令配置、话务配

置、每种业务的实现方案、号码分析配置

方案等。这些交付件组成了高价值的过程

资产库,为日后网络的维护、扩容、演进

提供宝贵的资料。过程资产库可以有效地

指导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网络改造、网

络扩容和网络演进。

培养优秀的运维专家

从工程网络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开

始,运营商的维护专家团队就加入进来,

36

Page 4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OW TO OPERATE运营探讨

2008.8 第32期37

通过精细化规划构筑高效的WiMAX 16e网络

宽其道,畅其流建设灵活高效的宽带城域传送网

文/刘宏利

IPTV为代表的视频业务迅速崛起,极大地

刺激了城域传送网的带宽需求。据OVUM

RHK公司预测,未来五年DSL和FTTx市场的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8%和33%,城域流量将增长

约30倍,宽带潮流波澜壮阔。为此,城域传送网如

何应对?

宽带潮流下的城域传送网

海量I P业务的传送,已成为当前城域传送网亟

待解决的主要挑战。传统城域传送网是以SDH为基础

的环网络,承载语音和小颗粒的专线业务,被称为

窄带传送网。而随着宽带业务的发展,对城域传送

网提出了宽带化的要求,城域传送网必须转变为宽

带传送网,能够承载IPTV和各类大颗粒专线业务。

WDM不可或缺

以韩国的家庭宽带普及率为93%,平均宽带速率

49.5Mbps;日本的家庭宽带普及率为55%,平均宽带

速率63.6Mbps;美国的家庭宽带普及率为57%,平

均宽带速率4.9Mbps……国际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

(I T IF)2008年5月发布的全球宽带网络建设报告显

示,全球宽带市场一片红火。

宽带视频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传送网的带宽提出

了更大的迫切需求。当前,家庭宽带接入正从2M接入

向30M甚至100M迈进,面向超宽带的演进已是大势所

趋。假设每家庭宽带接入的带宽是30M,以发展50万宽

带用户为例,在城域核心将汇聚40个10G波长;如果按

100M规划,城域核心将出现120个以上的10G波长。

面对宽带接入的快速发展,W D M技术能充分

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传输特性完全不同的信

号,透明传输,承载多种格式的“业务”信号,扩

容方便,节省成本。凭借这些优势,WDM成为城域

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宽带业务的

Page 45: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38

带宽需求,中小城市的城域核心层需要按

40个10G波长规划;大城市需要按80波甚至

160波10G波长规划,必要时需要引入40G技

术,以避免波长耗尽。

OTN:网络化的WDM

传统城域网通过SDH完成城域站点之

间业务的调度和保护,但SDH在带宽和传

送效率方面不能适应宽带业务的承载。然

而,城域站点之间的调度和保护需求仍然

存在,OTN恰恰满足了大颗粒业务的调度

和保护需求。

传统W D M是点到点应用,拓展容量

和距离的技术、端到端的业务调度和保护

是其所缺乏的,而OTN能够克服WDM的弱

点。OTN能将点到点传输的WDM链路,发

展成为具有端到端调度和保护机制的高效

率的传送网,所以我们把OTN理解为网络

化的WDM。如果将WDM比喻成传送宽带业

务的高速公路,那OTN就是连接信息高速

公路的立交桥,有了立交桥的连接,才能

形成高效运营的信息高速公路系统,做到

既宽其道,又畅其流。

“W D M引入 O T N可以分为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首先在WDM系统中引入

OTN接口,包括线路接口和支路接口(也

称为域间互联接口或业务接口)。在WDM

系统中引入OTN接口,能实现对波长通道

端到端的性能和故障监测。OTN可以实现

对多种客户信号的透明传送,是路由器采

用10GE接口的前提条件。第二阶段是引入

基于OTN的T比特大容量交叉连接设备,以

便提高传送网的可靠性,实现大颗粒波长

通道业务的快速开通和调度,优化IP网络

的结构。”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

师张成良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OTN成为统一管理光

域和电域系统资源的唯一手段。宽带的发

展使大量波长进入城域网,大颗粒的GE、

10GE成为主流的网络接口,无论是WDM还

是近年来成为热点的ROADM,都不能解决

“多颗粒、多层网络”复杂的运营、管理

和维护问题,但OTN能实现光层和电层业

务的统一管理。

OTN渐入佳境

正如BT公司前CTO Mick Reeve所言:“由

于SDH和传统WDM存在局限,OTN将越来越

受到运营商的欢迎。”目前,全球主流运

营商都非常关注OTN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多数运营商的WDM传输接口已经实现OTN

功能,OTN已经成为骨干传送网和城域核

心传送层的主流支撑技术。

三个发展阶段

早在2006年,OVUM RHK公司就准确预

测了OTN的市场发展,“具有OTN能力的设

备占据了全球光网络市场110亿美金的30

亿,未来五年这种成长机会将逐步扩大。

在网络运营商向基于分组的光传送网络转

换的过程中,OTN 提供了更多的效能,更

低的成本。OTN 将逐步超过 SONET/SDH,有

效管理和传送大颗粒的高带宽业务。”

专家指出,OTN的市场发展经历以下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接口化的O T N,称为P r e

OTN。这个阶段不同厂家的设备都将支持

标准的G.709 OT N定义的封装、映射、开

销管理和前向纠错。这个阶段从2005年开

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是具备交叉连接能力。这一

阶段始于2006年,目前正处于稳步推进的

状态。2006年底,华为在ITU香港展上发布

了新一代智能光传送系统OSN6800/3800,

这是业界第一款基于W D M平台的O T N设

备。截至2008年5月底,已有超过5000

套O T N设备稳定运行在全球运营商的网

络中,这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Vodafone、Telefonica等知名运营商,OTN技术

的成熟性和可靠性经受住了考验。

第三阶段是支持A S O N/G M P L S控制平

面,具备智能光组网能力。从2006年开

始,技术领先的一些设备供应商就提出

OTN能够具备ASON/GMPLS能力,目前已经有

智能化OTN网络投入运营。

承载宽带,承载未来

目前,继OTN完成光层智能之后,同

时支持光层、电层智能控制的ASON/GMPLS

设备已经面市。波分系统的ASON是ASON

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拥有更高的业务承载

效率,更健壮、更可靠的网络,完全自动

化和智能的网络带来显著的CAPEX和OPEX

节省。业界多数专家认为,未来的城域核

心传送网将是I P和OTN组成的两层网络,

GMPLS将成为数据设备和光传送设备的统

一控制平面。

2008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传送网高端

展示会上,华为展示了具备Tb/s交叉能力

的OTN系统,设备支持完整ODU1/OUD2/ODU3

交叉,并支持波长、ODU统一的GMPLS控

制。据OVUM RHK公司统计,华为的城域波

分设备在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

度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全球第一位。

OTN的快速发展,为运营商拓展未来

业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欧洲某知名固网

运营商为例,该运营商为加速发展宽带业

务,从2007年开始兴建新一代波分网络,

其目标是同时满足宽带承载和大量专线

(包括GE、10GE和波长专线)对网络灵活

性的和可靠性的需求。利用OTN开放性和

端到端的连接的特点,该运营商部署了从

国家干线一直延续到城域核心和城域边缘

接入一体化的WDM/OTN网络。

通过OTN强大的OAM能力,实现了对

ROADM系统和大颗粒电层业务交叉的统一

管理,业务开通时间从传统波分的数个月

缩短为几分钟。该运营商组建灵活的波分

网络的初期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是提升

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业务保护的效能。基

于OTN的ASON/GMPLS网络成为新的规划重

点,现网设备只需通过软件升级即可获得

ASON/GMPLS能力,快速拓展高带宽业务,

赢得未来先机。

责任编辑:许鹏 [email protected]

Page 46: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SOLUTION解决方案

2008.8 第32期39

“宽”“智”“融”天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分组核心网

宽智融天下

张宝光

量事实表明,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全面来袭!

2007年,全球移动数据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美

元,收入占比超过17%;智能终端日益丰富,

各类HSPA终端多达502款,平均售价降至200美元左右;网络

建设如火如荼,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已经或正在部署

HSPA网络,覆盖10亿多用户。

移动互联网为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

带来了挑战。传统的语音价值链中,运营商占据了绝对主

导地位,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态环境更复杂,价值链更

长,各方虎视眈眈,均想分得一杯羹。运营商如何才能不

重蹈固定互联网中“管道提供者”角色的覆辙?

新时代 新要求

移动运营商要成为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主导者和整合

者,必须首先使网络变得可管理、可运营、可聚合;然

后,利用最重要的用户资源优势,最终掌控整个价值链的

话语权——这是移动运营商转型为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关键

所在。而要达到上述目标,运营商需要让自己的核心网变

得更宽阔、更睿智、更包容。

Page 47: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40

早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华为在全球分别部

署了第一个和全球最大的2G/3G共建局点。

借助全面的UMTS、WiMAX、CDMA产品线优

势,现有网络可以平滑演进到Direct Tunnel

和SAE,全面支持LTE的部署,为客户提供

强大、简约、融合的分组核心网。

助力客户乘风破浪

通过与业界领先运营商的不断合作,

华为正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

T-Mobile是电信巨头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com)的移动公司,德国电信的发展战

略为“与宽带和移动互联网共同成长”。

其在四年前坚定不移地拆除“围墙花园”

(walled garden)模式,将Internet完全开放

给移动用户(称为web'n'walk模式)。2007

年,T-Mobi le的网络流量增长4倍,给网络

带来极大压力,并且大部分流量并未聚焦

到高价值业务上。T-Mob i l e认识到,必须

构建一个大容量、智能和统一的分组核心

网,方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2007年12月,凭借先进的设备和解决方

案、贴近客户的快速定制化开发能力,华

为被T-Mobile选择作为独家合作伙伴,部署

其在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捷克5个

国家的分组核心网。前不久,华为分组核

心网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已经成功割接。

纵观全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Orange、Telefonica、America Movil、Etisalat、

KPN等全球顶级运营商也纷纷选择华为作

为分组核心网络的供应商,他们看重的正

是华为全球领先的高带宽下精细化运营的

解决方案,认为该方案最吻合其移动互联

网发展的战略。

同比固定语音向移动语音的快速发

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或将大大超出人

们的预期。分组核心网作为移动互联网业

务的运营中枢,直接关系到运营商在新时代

的转型和商业成功。华为已经做好了充分准

备,将与客户一起拥抱这一重大机遇。

责任编辑:徐平 [email protected]

宽带是基础

互联网上丰富的多媒体业务需要大量

带宽,初级发展阶段“包月”模式导致的

业务激增,HSPA 数据卡和iPhone、Blackberry

等智能终端的盛行,使得原有的面向GPRS/

EDGE“窄带”业务而部署的分组核心网面

临巨大的带宽压力。

部署足够带宽的分组核心网,支持当

前HSPA应用和未来LTE发展,已成为移动运

营商核心网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仅

有高带宽还远远不够,相比固定宽带,无

线宽带的每bit成本更高,资源更宝贵,因

此运营商还要能灵活调整带宽资源,使其

聚焦高增值业务,实现带宽的精细化运营

和管理,并保证用户的宽带体验。

智能是关键

P2P下载等业务吞噬了60-80%的网络

带宽,由于不能识别和控制网上承载的业

务,带宽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不能通过

提取业务流中用户消费习惯等采取针对性

业务策略,最终造成运营商的网络“增量

不增收”。如何摆脱单纯“管道提供者”

的角色,占据价值链高端,对运营商而言

刻不容缓。

为此,运营商需要一个更加聪明的智

能化网络,使得网络业务可视、可管理。

运营商应能够部署业务策略服务器,可以

针对业务和用户进行灵活的在线计费或控

制,分析用户消费习惯,生成业务分析报

告,甚至建设用户行为数据库;在用户行

为分析的基础上,快速判断业务发展趋

势,灵活调整业务策略,或推出新的商业

模式,如移动精准广告等,从而牢牢占据

价值链的核心地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化建立在对

海量数据包深度解析的基础上,这对网络

设备系统性能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传统的

GGSN硬件平台采用信令面、数据转发和内

容解析共处理器的架构,性能相互影响,

尤其是启动业务感知后,系统性能将严重

下降。如何选择并部署高性能和智能化兼

备的网络,是运营商评估解决方案有效性

的重中之重。而在网络架构上,必须要完

全符合3GPP的PCC(Policy & Charging Control)标

准架构,保证运营商设备采购、业务构件

对接和业务升级的方便性和部署灵活性,

以降低成本,保证稳定持续的业务策略。

融合是趋势

各种互补并存的无线接入技术,如

WLAN、GPRS/UMTS、LTE、WiMAX、CDMA

等,需要接入统一平台的分组核心网,以

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为用户提供一致的

策略和业务体验。

SAE是3GPP提出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的新

架构,它最大程度简化了网络,使网络更

加扁平高效,能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增强

运营商的运营能力。因此,移动运营商在

部署移动分组核心网时,需要充分考虑是

否可以向SAE平滑演进。

新核心 从容应对

针对以上发展需求,华为推出了新一

代核心网解决方案。

宽带方面,基于丰富的IP经验优势和

强大的系列化PGP(Packet Gateway Platform)

平台,根据运营商的发展规划和网络部

署场景,华为提供了业界领先的30G b p s-

1.5Tbps带宽的分组核心网。其杰出的带宽

管理和QoS保证机制,可根据接入点、业

务类别、用户优先级等管理用户带宽,提

供优质宽带体验。

智能方面,华为的核心网解决方案

以业务感知为基础,集内容计费、业务控

制、带宽管理、业务分析和个人防火墙等

功能于一体。采用了独有的控制面和数据

面分离,及独立业务解析引擎的分布式技

术,同时实现了强大的业务解析能力和卓

越的系统性能,解决了高性能和深度包解

析这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业界难题。

至于融合,作为分组域2G/3G共建最

Page 48: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SOLUTION解决方案

2008.8 第32期41

USC助您书写成功新概念

文/丁 浩

面对日益庞大的用户业务数据和白热化竞争的通信市场,运营商如何在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中

获得新的商业成功?

从“信息孤岛”到“信息大陆”

信市场渗透率逐渐升高,运营商

无法再简单地通过发展用户来获

得业务的增长。建设以用户为中

心的网络,快速推出新的有吸引力的业务,

使用户能够得到一致的业务体验,是提高用

户ARPU值和忠诚度的关键措施。

但当前,由于用户业务数据分散在网络

诸多不同的功能实体中,各个功能实体又都

有自己的用户业务数据管理方式,从而形成

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使得整个运营商

的网络变得非常复杂。同时这些各自孤立的

信息很难被运营商利用起来开拓增值服务,

业务创新困难,这也使得运营商在多种网络

下难以给用户提供一致的业务体验。

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意识到集中管理

用户业务数据的重要性,甚至准备部署相应

的方案来应对,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数据融

合逐渐成为业界趋势。

华为USC(Unified Subscriber Center)解决方

案,继承了现有HLR、HSS、AAA、MNP、EIR、

GUP等网络功能实体的功能,可将融合网络中

用户的各种业务数据(包括移动通信网络、

固定话音网络、宽带网络以及多媒体网络中

各种功能实体所需要的用户业务数据)融合

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开放的数据

接口。这样能够简化用户的网络,缩短新业

务发布时间,促进业务创新,为运营商提供

有竞争力的融合业务奠定基础。

USC助您书写成功新概念

Page 49: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42

从红海的竞争中胜出

从100套到1套

现有网络中完成用户业务数据管理等

相关功能的设备,由于容量有限(一般为

100万用户左右,如移动通信领域的HLR设

备),数量比较多。这样一来,网络拓扑

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因此,运营商需

要通过提升设备容量来减少设备数量,以

简化网络和降低OPEX。同时,各种网络的

用户业务数据的融合,也对系统容量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华为采用分布式架构的USC解决方案

(包含HLR/HSS/AAA/MNP)具有很高的容量

和处理能力。它能够把用户业务和数据分

布在多个处理器上,可为超过1亿的移动

和固定用户提供服务。

以HLR为例,为1亿用户提供服务需要

100套传统的HLR,而采用华为HLR-USC解决

方案,只需要1套设备即可。这样网络中

的网元数以及日常维护成本、电力消耗、

场地租金等都大为减少。同时由于HLR的

集中,网络的信令路由规划、营帐系统也

大为简化,OPEX至少降低60%以上。

从12个月到12周

传统的新业务部署,既要关注业务逻

辑,也要关注复杂的用户业务数据管理,

如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存储、数据备份、

数据容灾、数据安全机制、数据操作等。

而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用户业务数据管

理机制各不相同,这些都将导致新业务开

发缓慢,运营商无法快速部署新业务并抢

占市场先机。

USC可对各种用户业务数据进行统一

管理。这种统一将极大节省业务创新的成

本,并降低增加新业务数据的复杂性——

只需要通过采用灵活的目录服务机制,简

单的在目录树中增加一个新的节点即可。

传统的业务开发和部署,一般需要12个月

左右的时间,而USC方案能将这个时间缩

短到12周以内。

100%放心的网络安全

当前业界普遍使用的地理容灾安全解

决方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以HLR/AAA为例,在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后,

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将业务转到备用设备上

处理。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5分钟或者更长

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业务是不可用的。

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必然会对

运营商的品牌和客户忠诚度造成很大的负

面影响。而在未来的融合业务时代,由于

各种用户业务数据融合在一起,一旦服务

不可用,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华为USC的地理容灾解决方案能很好

地解决运营商的这一后顾之忧。由于设备

发生故障后,备有设备零时间接管故障业

务,可保证服务质量,可用性远高于当前

的电信标准99.999%。

在该方案中,USC数据节点通过目录

服务机制,可灵活的在网络多个地理位置

中部署多份用户业务数据,多个设备可以

负载均衡地工作。

而在USC业务节点上没有用户业务数

据,可方便地同相对应的业务控制层的设备

或者业务应用层的实体进行配合,实现多个

设备的负载均衡。这些设备即使部署在不同

的城市,在出现地震等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

等情况下,仍可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

USC助您跨入蓝海

在融合时代创造一致体验

在未来的融合业务时代,用户在不同

的网络中(如在Wi-F i和GSM之间)能够享

受到一致的业务体验。这种一致性包括用

户标识、无感知的网络之间的服务切换、

服务质量(如带宽、优先级)、补充业务

(如前转号码)、增值业务(如彩铃音)

等。这就需要将所有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

跨网络融合。VCC(voice call continuity)业务

可实现通话在不同网络间无感知的切换,

就是一个例子。 责任编辑:潘陶 [email protected]

用户业务数据融合并对应用提供开放

的接口,将推动业务创新,可使运营商为

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升用户ARPU

值。比如在基于用户位置信息的应用中,

系统从USC中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后,再

从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的地图、餐饮、交

通、娱乐等信息,并实时将这些信息推送

到用户的终端上,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再比如,定位业务和彩铃业务的融合一旦

实现,用户在不同的地方呼叫他的主叫用

户就可听到不同的彩铃音。

在融合网络下创造一致的业务体验,

推动业务创新,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建立以用

户为中心的网络,将用户的各种签约数据,

包括不同网络的和不同业务的签约数据,存

储到融合用户签约数据库中。而各种应用,

包括HLR、HSS、AAA以及Location、SIP AS等,成

为只处理业务逻辑,不包括数据的网元。

融合用户签约数据库可实现多网络用

户数据的统一存储,保证不同网络下用户

业务的一致体验,减少数据冗余。业务应

用通过融合用户签约数据可实现数据的共

享和互通,为业务创新创造条件。

优秀DNA有效保护投资

华为USC解决方案采用了电信级的ATCA

平台,具有极高的容量和处理能力。

ATCA是被业界广泛认可的下一代标准

电信硬件平台,可为多种标准交换架构

(包括以太网和PCI Express架构)提供支

持,为运营商级电信解决方案创建一种优

化的新型板卡(刀片式)和机箱(机框)

外形规格。它能够把用户业务和数据分布

在多个处理器上,进行平滑扩容,而且系

统容量不受限制,可以为超过1亿的移动

和固定用户提供服务。

基于ATCA下一代电信平台,USC解决方

案系统集成度更高、设备稳定性更强,可

帮助运营商有效缩短业务处理时间,降低

网络运营成本,使运营商真正实现投资一

次,就能在竞争中获得领先的梦想。

Huawei Technologies

Page 50: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LEADING EDGE技术前沿

2008.8 第32期

移动核心网的新里程碑

43

为了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业务,保证移动网络未来的长远发展,3GPP正在制定下

一代移动核心网的相关标准:SAE。SAE以IP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将为运营

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移动核心网解决方案。

带化时代,将为运营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移动核心

网解决方案。其基本驱动力在于:加强对宽带业务

的支持,提升用户体验;优化网络架构,降低运营

成本;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增

强运营能力。

SAE的基本架构

3G P P定义的S A E基本架构中包含如下实体: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

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公共数据网关(PDN

Gateway)、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及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等,如图1所示。各部分的

功能概述如下:

MME是SAE的控制核心。它主要负责用户接入控

SAE的提出

类社会正迅速走向信息化。从话音到视

频,从固定到移动,从窄带到宽带……

信息无处不在。通信网、互联网的应用

与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

的迅速膨胀成了当今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宽带

化、移动化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普遍追求。

在网络向宽带化、移动化变革的过程中,各种

移动宽带技术层出不穷。为了确保在未来移动宽带

的竞争中占据优势,3GPP分别在移动接入网和移动

核心网提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

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方

案,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SAE以IP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在移动宽

文/张继东

移动核心网的新里程碑:SAE

Page 51: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44

制、业务承载控制、寻呼、切换控制等控

制信令的处理。

业务网关作为本地基站间切换时的锚

定点,主要负责以下功能:在基站和公共

数据网关之间传输数据信息;为下行数据

包提供缓存;基于用户的计费等。

公共数据网关作为数据承载的锚定

点,提供以下功能:包转发、包解析、合

法监听、基于业务的计费、业务的QoS控

制,以及负责和非3GPP网络间的互联等。

H S S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数据

库。存储的信息包括:用户标识信息、用

户安全控制信息、用户位置信息、用户策

略控制信息等。

PCRF主要负责策略控制和计费控制。根

据用户使用的业务信息和用户签约的策略信

息进行决策,确定用户业务使用和计费的策

略,并下发给网关中的策略执行实体。

SAE能带来什么

SAE采取多种措施,对现有的移动核

心网进行改进,以达到提升用户体验、降

低运营成本、增强运营能力的目的。

提升用户体验

终端用户的感受是业务发展的根本驱

动力。SAE在设计之初就尽可能地采用优化

非3GPP原有网络

3GPP原有网络

LTE网络

MME HSS PCRF

Serving Gateway PDN Gateway运营商IP服务

(e.g. IMS, PSS,etc.)

S1-MME

S3

S6a

S4/12

S11

S1-U

S10

S5

Gx Rx+

SGiS2

图1 SAE基本架构

措施,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永远在线。只有做到了永远在线,你

才能真正地在网络中拥有一个持久的、属

于自己的标识,别人才能随时找到你,业

务才能做到无处不在。因此,永远在线是

业务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SAE为了支持

永远在线,为用户缺省建立了一个承载通

道。这样,网络侧发起的业务可以更快地

为用户建立连接,而不需要像现在的数据

网,要先发起呼叫,再建立承载通道,最

后才能建立业务通道。

QoS保证。相对2G/3G PS系统,SAE简

化了Q o S参数定义,减少了网元之间Q o S

参数传递的数量。同时,对QoS协商机制

也进行了优化,不允许进行多次QoS的协

商,从而可提高信令交互的效率,降低业

务建立的时延,提高端到端QoS保证。另

外,SAE还提出了AMBR(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的概念,使得运营商可以控制用

户的所有非保证带宽类业务的最大带宽,

而不是像以前只控制单个业务的最大带

宽。

随意沟通。人们希望跨越一切限制,

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进行沟通。但现

实环境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拥有的

通信资源也有差别,这些都造成不同的人

会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比如,从

原有的电路交换的通信网络到分组交换的

数据网络,从3GPP用户到非3GPP用户,从

手机到固定终端等。为了能够保证用户的

无障碍沟通,SAE充分考虑了各种接入网

络之间的互操作性,设计了各种开放的接

口,以便各种接入方式的互通。

漫游优化。 S A E对漫游(如国际漫

游)情况下的路由方式进行了优化,提供

了一种可由运营商控制的路由优化机制。

基于运营商提供的策略,漫游用户的数据

可以直接从漫游地网关接入外部数据网

络,而不再需要回到归属地。这种方式提

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了业务时延,

还为用户节省了费用。

降低运营成本

用户感受的提升,会促进网络流量的

增加,从而增加运营商的收入。但从网络

发展的规律来,网络流量的增加,并不会

给运营商带来同比例的收益。这时,还必

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来降低成本,这包括初

次建网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而SAE发展

的基本驱动力就是为运营商提供一个低成

本、高吞吐能力的移动核心网络。

■ 端到端ALL IP组网,提高网络性能,降

低运营成本

一个端到端ALL IP网络优势在于:第

一,IP网具有高转发能力。随着IP技术的迅

猛发展,IP转发能力已轻易达到Tb/s,或数

十Tb/s,IP组网为将来吞吐能力的不断扩大

打下了基础。第二,IP网络的自身建设成本

低。对于新建网络来说,建设IP网络成本大

大低于相同容量的TDM网络和ATM网络。第

三,一个端到端的IP网络有利于不同层次

的网络共享。不论是基站到核心网,还是

Internet到核心网,或是核心网内部各种设备

之间,都可以共享这张统一的IP网;所有业

务可在一张IP网上开展,从而可降低运营成

本。第四,一个ALL IP的网络,可以减少不

同协议间进行转换的功能实体,避免了对

这些协议转换实体的投资。

Page 52: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LEADING EDGE技术前沿

2008.8 第32期

移动核心网的新里程碑:SAE

45

■ 采用扁平化网络结构,减少网络层次

在原来的3GPP网络中,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基站

(Node B)、基站控制器(RNC)、SGSN、GGSN才能到

达业务网络,如图2所示。而在SAE架构中,去掉了基

站控制器节点,将其功能分配到核心网和基站上处

理。数据传输从原来经过四个节点(Node B、RNC、

SGSN、GGSN)降到了只经过两个节点(E-Node B、网

关)。这种架构不但避免了对中间节点的投资,而

且减少了数据传输的路径,降低了传输时延,为吞

吐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 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完全分离,增加组网灵活性

在SAE架构中,将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进行了分

离,由MME负责控制平面的处理。在这种架构下,

运营商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用户数和业务量的发展

情况,来选择扩展控制平面还是扩展用户平面,从

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而用户

平面设备可以通过适当的合并和归一化来减少网络

层次,提升网络性能。通过将用户平面设备下移至

网络边缘,可节省回程传输资源,降低运维成本。

■ 充分考虑与现有网络的兼容,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引入下一代移动网络

的时候,现有的移动网络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

在。因此,SAE考虑到了如何和现有网络的兼容。这

些兼容性考虑包括:和现在的2G/3G的PS网络的互操

作;和现有CS网络的互操作;以及和现有网络的运

营支撑设备如HLR、计费网关等的互操作等。这使得

运营商可以以SAE为基础,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演

进的统一移动分组网络。

增强运营能力

RNC SGSN GGSNNode B

E-Node BMME Serving

GatewayPDN

Gateway

当前

SAE

图2 SAE与当前网络架构的比较

信令

数据

分组交换是SAE的内核,在此内核上,可以提供

对各种业务的高带宽的承载。但并不是只有高带宽的

转发内核就可以了,要更好地提供业务,还需要电信

级的运营控制能力,其基本特征就是安全、可靠、可

维护。SAE为了增强运营能力,增加了很多措施。

■ 提高安全性

在不同层次上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用

户层,首先要对用户进行更加可靠的鉴权,才能接

入网络。在承载层,SAE对接入网和核心网的回程链

路进行IPSec加密。接入网络的用户信令会实施进一

步的加密,以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传递。

■ 提高可靠性

为了增强网络的可靠性,防止某个网元故障造

成的用户服务中断,SAE采用Pool的方式对核心网络

的设备进行冗余备份。所谓PooL是指同类型的设备组

成一个集合,互为备份,共享资源。Pool中的任何一

个设备故障,其提供的服务都能被Pool中的其他设备

所代替。

■ 实现自组织

在网络更加扁平化后,由于核心网要直接管理大

量的基站,导致对网元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提

高运营效率,SAE提出了网络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包

括网络的自配置、自检测、自愈合。通过运营商预先

设置的规则,网络节点能够自动的加入到运维体系之

中,并且按照预期提供业务。

综上所述,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SAE,必将推动

移动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成为移动核心网发展的

一个新里程碑。

责任编辑:刘中林 [email protected]

Page 53: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

Huawei TechnologiesHuawei Technologies

2008.8 第32期 46

At Huawei, we know that simple ideas can lead to big things. In much the same way a tiny acorn can grow into an oak tree, we strive to realize your

full potential through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solutions.

We devote 43% of our entire staff of over 82,000 people to R&D, which is just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 world’s top telecom network operators choose us as their partner.

We are committed to looking after your needs every step of the way. B y putting you first, we grow your business to be as lasting and enduring as the

oak tree itself. That’s why at Huawei, we help you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rom the simplest of ideas, to ultimate success.

Page 54: 华为技术 HUAWEI TECHNOLOGIES...化组件化的业务模块,大规模的客户化软件开发能力,端到端的电信级ip 能力,融合CT、IT和web的关键技术等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