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28
2 0 1 2 4 LOGOS MINISTRIES 53 吳國雄︰The life you want your kids to live 2 趙崇明︰理想、幸福——那麼遠!這麼近! 4 曾思瀚︰The life God wants us to live 6 羅民威︰走在人生曠野的路上 8 陳永財︰向暴力說不 12

Transcript of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Page 1: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2 0 1 2 年 4 月基 道 文 字L O G O SM I N I S T R I E S

53吳國雄︰The life you want your kids to live 2趙崇明︰理想、幸福——那麼遠!這麼近! 4曾思瀚︰The life God wants us to live 6羅民威︰走在人生曠野的路上 8陳永財︰向暴力說不 12

Page 2: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一、唸小二的兒子剛開課。回家後我就問他:「呀,今日有冇新認識嘅同學,好奇問你關於你手指同義肢嘅事呀?」「坐隔離的同學問過囉。我就給他解釋了一次。」孩子邊說邊找電視遙控。「佢有沒有再追問呀?」「冇呀。」他已伸手將一把棉花糖往嘴裏塞。「咁你有冇唔開心?」「梗係冇啦⋯⋯」他已找到喜歡的節目了,「有好奇心係好事嚟吖嘛⋯⋯」他頭也不回,已在專心看卡通。聽他這樣說,我一時也說不出話來。當兒子剛升上小一,有一回老師問他:「你覺得你同其他小朋友有咩唔同呀?」孩子頓了幾秒:「係有唔同,不過我哋相同嘅地方都好多。」這是老師後來告訴我的。

我希望孩子能明白一些重要的“value”。父母可以留給孩子的最珍貴禮物,可能就是這些“value”。不過,我們的“value”是甚麼?

談到“value”,孩子身邊的人的態度是決定性的。《五體不滿足》的作者乙武洋匡天生四肢不全,卻可以打籃球,做主播。他剛出生,他母親第一眼看見他,就說:好可愛喲。乙武洋匡說,母親跟他說的第一句話影響他一生。從至親的臉上,從身邊的人的眼中,孩子看到甚麼“value”?

5 3

Page 3: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322 2

二、看傳媒報導,愈看愈心驚。往書局走一趟,戰情同樣慘烈。早陣子,清談節目,報章訪問,書籍雜誌,塞滿了小一面試攻略之類的東西,而且戰線已漫延至投考幼稚園、playgroup,甚至「媽媽肚中的BB」了── BB尚未出世,就已經要排定隊攞定學校申請表!天啊,名人每天都在侃侃而談,有心人更把自家投考名校的心得輯印成書,而且有價有市⋯⋯唉!家長都為勢所迫,人在江湖嘛⋯⋯大概今天家長的生命中是有不能承受之輕的。

我們挖空心思,義無反顧,一心只為教出好孩子,但很容易忘記了事實的另一端──家長教養孩子成長,但家長同樣需要成長。“keep growing”。人要成長,家長是人,家長也要成長,這邏輯好簡單。可有時家長自以為是一家之長,要隻肩挑起父母的神聖使命,隻肩擔當孩子的成材重任,那焦點就全落在孩子的成長上;而且,特別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孩子面前,家長好像擁有無上權威似的,這會給家長錯覺,以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但依我看來,身為父母的經常犯錯。放心,沒有不犯錯的父母,只有拒絕繼續成長的人。

攻略與技巧固然重要,但父母自己的“being and becoming”呢?

吳國雄,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信徒神學教育部基督教研

究碩士(傳播學),現為印象文字主編。照

片攝於深圳書城。

三、跟老師談天,老師跟我說:「你知道嗎,家長面試時,你真的有點⋯⋯『奇怪』⋯⋯差不多都接受你孩子的入學申請了,你還在問這問那,問學校是否適合孩子⋯⋯我起初真有點不以為然,但後來我想著想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適』的學校。」聽老師這樣說,我的眼眶竟有點濕潤。好愛好愛學生的老師,才說得出這些話。係呀,心儀的人,唔一定啱你。

我們心儀的路,一定適合孩子走嗎?父母認為適合的,就一定是孩子要走的路?為人父母,當然要盡力為孩子打算(請把我們的“value”、“being and becoming”及“keep growing”也算在「打算」之內),但也得學習“let go”。我們當然要相信孩子總有閃光點,總有未盡的潛質有待開發;但我們也要信任孩子,信任他們是有能力面對前面未知的挫折的。“Life is a mystery”。況且,能陪他們走一生的,畢竟未必是父母。 標題為吳昊寧小朋友所寫

Page 4: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在不少人心目中─—理想人生,就是有所成就,一般所指,皆離不開學業或事業,其實不少人希冀學業有成,最終也只不過是追求

事業有成而已。而一般界定事業有成的標準:現實點說,皆離不開名成利就和位高權重;抽象點說,亦離不開成功感的自我滿足這種主觀的心理欲求。說到底,人這種對自我成功感和榮譽感的渴求和滿足,無非是一種對自我的尋索和肯定。然而,我們總是只往遙遠的身外之物去爭奪和攫取而已。

當人們以為只在名譽、權勢、成就的爭奪和擁有中才可以找到人生的理想,唐君毅卻這樣說:「人生的一切努力為的甚麼?⋯⋯除了實現價值之外,人生沒有內容了。你必需以價值觀念,支配你的生活。你當體驗一切事物之價值⋯⋯你當自實現價值處,去看人間社會,你當使你之日常生活充滿價值之實現,以豐富你的生活,完成你之人格。」(《人生之體驗》)

在不少人心目中─— 幸福婚姻,就是一襲雍容華貴的婚紗、一套近乎完美無瑕的璀璨鑽飾、一個童話般浪漫的婚禮,加上在南太平洋斐濟羣島逍遙自在的蜜月假期,讓甜蜜的新娘可以張揚一種惹人艷羨的幸福。

幸福家庭,就是坐擁港島半山豪華府邸,客廳睡房均能俯瞰迷人的維港景致,於複式洋房的空中花園可仰望星空明月,配合如此良辰美景,把酒當歌,人生幾何。

當人們以為在金錢的環抱裏,在物質的包圍中,就可以找到生活的豐盛和幸福,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卻說:「把所有經濟上的滿足都給予他,讓他除了睡覺、吃蛋糕和為延長世界歷史而憂慮之外,無所事事,把地球上的所有財富都用來滿足他,讓他沐浴在幸福之中,直至頭髮根:這個幸福表面的小水泡會像水面上的一樣破裂掉。」 (《死屋手記》)

有一個年輕人,總覺幸福離自己很遠,於是不惜長途跋涉也要往深山拜訪一位智者,向他討教有關幸福的祕密。智者深居於一個美麗得如人間仙境的桃花園裏,年輕人一走進屋內,便急不及待要向智者討教,智者卻以忙碌別事為理由,暫且打發他先在房舍內外打個轉欣賞周圍美好風光,回來後才跟他暢談追求人生幸福的祕密。不過在年輕人離開之前,智者將一個盛滿油的小碟遞給年輕人,並囑咐他四處遊覽時也要小心別讓碟中的油瀉在地上。年輕人走路時便小心翼翼,眼睛始終緊盯著小碟。過了一段時間,他回到智

5 3

Page 5: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544 4

趙崇明,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職社工八年,後踏上神學教育之

旅,現為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專

任講師兼學術主任。教學以外亦喜

歡寫作,尤其關注神學與社會文化

整合的課題,其著作《安息行旅》

(基道,2009)奪得第四屆金書獎最

佳作品(非神學及研經類),以及第

三十一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文藝創作

組年獎。另有著作《港式中產》(基

道,2011)。

者面前,智者問他說:「我的房舍和附近的環境優美嗎?」年輕人便坦白承認甚麼也沒有看到,因為眼睛從沒有離開過智者交給他碟中的油。智者回應道:「好吧,再走一次,這回要好好欣賞了。」年輕人這回輕鬆得多,盡情投入去觀賞四周的如畫風光,當他再次回到智者跟前,還能仔細地分享他所見到的一切。「可是我交給你的油在哪裏呢?」智者問道。年輕人這時才發覺小碟中一滴油也不剩了。智者說道:「這就是我要給你的忠告,幸福的祕密:乃在於不要只專著和執著於你手上所擁有的東西,反而要盡情地享受和欣賞你周邊那美好的世界,以及每一天看似平凡的生活,享受比擁有更重要。幸福的祕密也是:好像那麼遠,那麼遙不可及;其實這麼近,這麼唾手可得。你又何需老遠地去尋覓呢?」1

我們身處的消費社會,總是不斷說服我們相信自己在物質上所擁有的仍不足,仍舊缺欠,總是感覺幸福的生活始終距離自己那麼遠!然而,當我們總是執著於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的不足和缺欠的時候,耶穌卻教導我們應該轉眼注目於那不種不收、沒有積蓄在倉庫、自由自在地享受著天父供應的飛鳥;以及那不勞苦、不紡線、天父卻已給它預備了美麗衣裳的在野地裏盛

開的百合花(參太六24~34)。原來愈是專注於自己的不足,就愈難看見上帝的豐盛。那麼,幸福和豐盛雖然近在咫尺,卻仍是遙不可及!

對基督徒來說,也許理想和幸福的人生可能很簡單:就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遇見上帝;在平坦和崎嶇的人生路上享受從上帝而來的安息。

註釋:

1. 這故事引自李焯芬的《輕安自在》,經筆者稍作修改。

Page 6: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司琴會再彈奏一次,假如你想全時間事奉上帝,請舉起你的手。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去告訴上帝。」會中的牧者如是說。這道邀請每年在一些教會和一些城市裏總會重複好幾

次。在很多類似的培靈會裏,總會呼召人去「全時間」事奉。講員一般會刻意安排音樂、講章與環境,為要得到更多人回應。我時常思想這是否反映了我們需要可數點和看得見的結果。這類習慣較為反映了我們的屬靈生命,而不是符合聖經的實況。

上述的習慣清晰、簡單地以一樣東西為焦點:「做事」(“doing”)。上幾代的屬靈生命的確以「做事」為焦點。一些基督徒頗為善於做事,事實上,他們太善於這樣做,以致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問自己到底是在做甚麼。聖經的屬靈生命似乎是另一些東西。在這刻,馬太福音十九章、路加福音十八章與馬可福音十章內富有的少年長官的故事提醒了我。他最重要的問題是:「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傳統理解耶穌的回答為耶穌想要這個富有的少年長官的金錢,但是我開始質疑這個常見的理解。耶穌好像是要嘲笑他,幽默地告訴他要變賣他一切所有的,並跟從祂。為配合祂的幽默,耶穌又說了一個把駱駝擠過針眼的笑話,回應少年人對他財富的愛。當耶穌論到其他東西時,我很懷疑祂的跟隨者有沒有認真看待這番說話。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十分富有。事實上,在我們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有些讀者現在正為明天憂慮。這段經文肯定不適用於我們。但真的嗎?

富有的人的問題並不是他很富有。他的財富是他的標記,這是他在世上的優勢。耶穌不只是以金錢為討論的焦點,而是要針對兩個不同的問題。第一,祂是針對人在今生緊抓著的優勢。第二,這是更重要的,祂是針對人不可能藉著去做甚麼來賺取永生。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大都忽略了的,因為我們的詮釋被我們專注於「做事」所蒙蔽了。耶穌藉著回應少年人的問題,說明人絕對不可能藉著去做甚麼來賺取永生。雖然我們宣告在福音中有一個白白的恩典,我們卻往往活得好像是我們賺取了我們的救恩一樣。這是新約信徒面對的問題。那麼我們要怎樣生活呢?

5 3

Page 7: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76

曾思瀚,英國雪菲大學(University of She� eld)聖經研究博士,曾

任海外神學院副院長,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副教授,負責教

授新約及講道學。他的著作甚豐,其中包括《天國就在我們中間》

(基道,2007)、《傳到地極》(基道,2008)、《使命傳承的故

事》(基道,2011)、《壞鬼釋經》(基道,2011)等。

當然,舊約和新約聖經都有告訴信徒要怎樣做的倫理教導。然而,我認為假如我們這樣理解屬靈生命,就沒有深入

探究成為彌賽亞的跟隨者的意思。讓我們回到馬可福音十章21節上,作者在那裏記載耶穌先愛那個少年人,之後才說明祂的要求。馬可福音故事的真正獨特之處是耶穌的愛。這個命令是出自愛,而不是恨或惡意。接著,故事轉到一個新層次,彼得告訴耶穌,所有的門徒已經撇下他們所有的去跟從耶穌,好像他們犧牲了很多似的;然而,耶穌對他們的回應卻是以他們放棄了那麼多之後會得的回報為焦點。換言之,對「做事者」來說,他們見到的只是他們付上的代價;然而,對那些理解耶穌出自愛的命令的人來說,施予是最好、最可靠的投資。耶穌這樣命令,是因為祂知道那些施予的人會得到很大的回報。

我認為這件事是作門徒的縮影。它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的幽默告訴我們,我們在歸信「之前」沒有甚麼可做,「之後」也沒有甚麼可做。沒有人能藉著做甚麼來活出基督徒的屬靈生命。耶穌在馬可福音十章的討論中給予我們一個新的範例。去過上帝想要的生活,就是要先察覺到上帝所有呼召都是有益的。上帝的命令是出自愛,上帝想我們過的生活源自祂對我們的愛。當愛是動機時,所有的犧牲彷彿是一個投資。事實上,這樣的投資正是賦予人永生質素的東西。惟有這樣,我們才能過一個上帝想我們去過的生活。

本文由曾景恒翻譯

標題為吳昊寧小朋友所寫

Page 8: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羅民威 《時代論壇》總編輯

思考人生,要找一個意象作比喻,腦海裏不期然就浮起黑夜遠行的畫面,徒步穿越無垠曠野。

在曠野上,有人會提起一盞又熱又吵的大光燈,有人會把又冷又靜的探射小電筒綁在額前,有人會拿出由祖屋取來的火水燈,也有人隨便把幾支螢光棒捆在一起,還有人會舉起火把,讓燄舌隨風搖曳⋯⋯

黑夜裏,我們看不見盡頭,但行走的一刻,能望到前面的三兩步,已經足夠。每一步,是恩典,也是信心。

越過曠野,走到天亮,回頭一看,原來足迹交錯。有些路,前人已經走過,所靠的都是那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

《那些年,我走過的路》的文章,選取自《時代論壇》週報的「人生足印」專欄。當年眾編輯同工構思這個專欄,是有感於教會羣體內的信仰見證,常常只見套用「信主前/信主後」的格式,活像一套戲法,也千篇一律,忘記了人生是一個漫長而經常變換風景的歷程,見證也因而失去了感染力,甚至讓人感到不真實,縱使這些經歷原本都是千真萬確的。

每一位「人生足印」專欄的作者,所寫的都是自己生

5 3

Page 9: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98

時代論壇書系

那些年,我走過的路

時代論壇 主編 / HK$68

作者簡介胡燕青(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副教授)、司徒永富(鴻福堂集團執行董事)、蔡桂球(基道出版社社長)、徐玉琼(方舟之家主任牧師)、杜婉霞(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鄺玉婷(城市睦福團契總幹事)、陳念聰(施達基金會總幹事)、余德淳(余德淳訓練機構有限公司總監)、馬鎮梅(突破出版社總編輯及經理)、任志強(神學與媒體文化跨學科研究學者)

時代論壇書系

命歷程之中的大小片段,或是駭浪驚濤,或是細水長流,盡都有血有肉,有笑有淚。那一刻,他們帶著靠賴耶穌的生命叩問。那一刻,我們見證人與上主相遇。

這裏得再衷心感謝十位作者樂意換一個平台,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與我們分享昨日的心迹、舊日的照片,見證一段段與上主同行的人生軌迹。

二○一○年十月去南非開普頓採訪一個基督教國際會議時,在主日參加當地教會的崇拜。其中一間教會的禮堂掛了兩幅以非洲大陸地圖與當地人民面貌為背景的直幡,一幅寫了一些關心貧窮人的信息,另一幅的內容大意是:眼前其實沒有人走熟的小徑;要闖一條路出來讓人跟隨,只有合力同心,你們就可以完成那單打獨鬥所不能成之事。

《那些年,我走過的路》將各人的人生足印匯聚在一起,「合力同心」出來的又會是一條怎樣的路徑,讓你我跟隨?這實在不易回答。書中每位作者所分享的生命經歷,所走過的路,是那麼獨特,卻又是那麼共通──重要的其實不是路,而是路上與他們同行的上主。回頭一望,高低起伏,都是恩典。

甚願你看完作者的分享後,也會與我們共享一份感恩之情,同向上主說一聲:阿們。

文章擷取自《那些年,我走過的路》(基道,2012)

Page 10: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曾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我吃力地爬上一座懸崖,身後被一頭巨大的怪獸追趕。我拚命的向上爬,心砰砰亂跳,爬到山嶺,面前只有一片平地,怪獸也快要趕上。牠一直爬,那個血盆大口

一直張開。

夢裏的我很害怕,急得脫下身上的衣衫,拋入怪獸的口裏,奈何沒半秒,牠又向著我張開口。

然後不知從哪裏來的鎚仔和鉗子,我隨手拾起又拋進怪獸的口裏,但那頭怪獸好像永遠吃不飽似的,繼續一步步向我迫近。就在牠快要撲過來把我吃掉時,我從夢中給驚醒過來。但夢中的一切是那麼的真實,醒來仍歷歷在目。

當天晚上,跟太太說起這個夢,太太問我可知道那頭怪獸是誰,然後就拋下一句:「是你自己。」 世界上最明白自己的,莫過於寢邊人。太太曾經和我一起走過不少人生風暴,最深刻的是頭兩場。第一場風暴是八九年民運,在六四期間的週末,我和太太在中環和記大廈門口排隊買樓,排隊的人愈來愈少,因為傳出鄧小平被刺殺的消息,自命富貴險中求的我,硬拖著太太堅守崗位,最終買了樓花,後來樓價升了,套現後換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場風暴有驚無險,但太太已嚇過半死。

第二場風暴正是九七年金融風暴,縱然太太不斷苦口婆心勸我見好即收,及早離場,但貪勝不知輸的我,還是不斷出擊,結果一場金融風暴,蒸發了我倆所有的積蓄,落得負資產收場。

在我太太心目中,大部分時間我都是那頭「夢中的怪獸」──貪得無厭,永遠餵不飽。因為人如其名,我很想「永遠富有」。人生如夢,作夢的人,總會有一天睡醒的。醒過來,慶幸寢邊人不離不棄地風雨同路,那份滿足,不是會朽壞的物質可以相比的。醒來,做回一個真正的

5 3

Page 11: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1110

摘自時

代論壇主編:︽那些年,我走過的

路︾,司徒永富︿巨人下的奮鬥夢﹀,

頁20~

24。

「人」,可以是很簡單的:有斥責風浪和賜人平安的天父,有溫暖又彼此接納的家庭,再加上無數愛護自己的人間天使,人生還可以再求些甚麼呢?

金融風暴後的數年,我仍深陷財困,對前路感到渺茫。但天意弄人,不久太太證實懷孕,對我不但不是喜事,可算是噩耗。我在想,連自己也管不好,又怎能好好的養活小孩?等到兒子出世,我給他起名叫「力峰」,喻意作父親的我本來很想登上人生的山峯,如今我已乏力,還是留給兒子用力登上他人生的山峯,可想「力峰」這名子,隱藏著一份為人父親的落泊及悲情。

兒子出世了,家裏經濟沒一下子好過來,可是看到小孩子一天一天的成長,活潑開朗的性格,卻給予我和太太莫大的安慰。

年前,太太證實再度懷孕,這次我倆卻抱著熱切期待的心情迎接第二個小生命的降臨。可是,這趟天意更弄人。五個月大的胎兒卻被驗出患上唐氏綜合症,那一刻我腦海一片空白,一連串莫明的問題湧現心頭。還清楚的記得,當太太告知我這消息時,豆大的淚珠兒失控地從

雙眼滾下來,心情和窗外的藍天白雲景象極不協調。縱然看到上帝就在美麗天空的那端,內心卻無法面對生命的另一場挑戰。

之後的一個月,我和太太墮進了一段幽暗沉鬱的日子,刻意地放緩生活步伐,為要聽上帝的聲音。

然而奇怪的是,上帝始終沒對我們說甚麼,只是人的聲音卻聽不少,當然全都是關心及愛護我們的「天使」。例如某天二哥說上帝感動他要作孩子的契爺,要代我們照顧他,他說:「上帝要藉著人看為不完美的生命來祝福你們」。更有趣的是,太太的知己朋友,也不約而同要做孩子的契媽。

未能聽到上帝的聲音,我倆乾脆把天使的聲音成為向前走的動力,漸漸從深淵中慢慢爬出來,由起初的不接受到接受,甚至學習重拾盼望,準備迎接這孩子的來臨。

就在一切看似安頓下來的一刻,醫生卻要求太太終止懷孕⋯⋯

Page 12: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我最初是從盧雲(Henr i Nouwen)的著作認識范尼雲(Jean Vanier)的,他是「方舟團體」(L’Arche)的創辦人。而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則是著名神學家,喜歡看神學書籍的人都

認識他。這兩個人走在一起已相當吸引,而且他們還一起討論怎樣在充滿暴力的世界中溫柔地生活,更令我很感興趣。所以前年在基道書樓看見這本書後便立即買下來。

這本書沒有令我失望,所以我將它推薦給基道出版社。後來出版社找我翻譯這本書,我便一口答應。 兩位作者從不同角度討論在暴戾的世界中溫柔地生活這個主題,范尼雲較多從個人經驗論述,而侯活士則較著重神學討論。但兩人的觀點時有交匯,也互相呼應。范尼雲講述他怎樣開始建立方舟團體,講述團體一些成員的故事。而侯活士則指出,這些故事顯示「和平的政治是時間的政治」,「因為在方舟團體的核心就是耐性,而耐性只是和平的另一個名稱」。看過《亞當─—神的愛子》(Adam God’s Beloved)的讀者都會記得,盧雲怎樣每天花數小時,協助亞當起牀、梳洗和吃早餐。侯活士說:「我們有我們所需要的所有時間,讓我們去做必須完成的事」。相信我們有的是足夠,而不是不足;這不單能夠給我們耐性,也能夠將我們從貪婪中釋放出來。如果我們相信上帝的供應是豐富的,便不用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物質,不用拼命攫取,而可以大方地與別人分享。

我們社會的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十分著重「果效」。正如任志強先生在上一期《基道文字》說:「教會羣體⋯⋯既囿於神學上的怠惰,少有深

向暴力說不

陳永財 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和傳譯文學碩士5 3

Page 13: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1312

信念再思叢書

暴力世界中的溫柔—

軟弱羣體的先知見證

Living Gently in a Violent W

orld:The Prophetic W

itness of Weakness

侯活士︵Stanley H

auerwas

︶、范尼雲︵Jean Vanier

︶合著

陳永財譯/H

K$53

入探究所應盛載的道,卻又喜歡講求『果效』,於是有意無意之間倒向極端的功利主義──凡是『有效果』的做法,就是好的。怎樣才算『有效果』呢?就是能夠吸引羣眾注意、能夠吸引到大量資金(不管是奉獻、贊助、還是營業額)、能夠造成不錯的『決志人數』。在效果決定一切的價值框架之下,符合那三項條件,即表示事工得到教會羣體廣泛認同和支持,事工才得以持續;而令自己的事工長期持續,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任務。」所以,有些基督徒反對非暴力,因為他們認為非暴力「沒有果效」,但侯活士指出,「非暴力是一個盼望的記號,表明除了戰爭以外還有別的選擇,而那選擇被稱為教會」。教會很可能不能結束暴力,但我們可以顯示,在暴力、戰爭以外還有別的選擇,而這可以帶來盼望。 如果我們頭腦清醒,便必然明白有些問題是不能解決的,正如智障的

人不可能變得智力正常。范尼雲說:「當我們聽到那些非常痛苦故事,卻明白到自己甚麼也做不到時,便觸及自己的脆弱之處。我們聽到痛苦的呼喊,但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我們當中沒有人知道,面對著我們世界那深刻的破碎性,我們應該怎樣做。或許,明白這點,這便可以將我們帶返羣體之中。我們自己甚麼也不能作。我們需要在某個地方,讓我們聚集在一起。」正因為有不能解決的事情,我們需要羣體。而在羣體中,我們示範溫柔,「理直氣壯地見證透過十字架來拯救我們的那一位。否則,世界怎會知道我們的孤單已經被克服,我們可以彼此信任?」

因此,向暴力說不,不是為了解除暴力,而是為了展示盼望。  

Page 14: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Page 15: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Page 16: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著名的作家萊斯 . 帕羅特三世(Les Parrott III)聯同父親老萊斯利 . 帕羅特(Leslie Parrott Sr.)一同把希望、幫助和建議給予那些希望可以好好栽培子女、給子女留下可持久遺產的父母。

透過兩位作者的溫情及個人的經驗分享,你會懂得九種不同

的性格特質對孩子未來的重要。這些性格特質將會影響孩子

做人處事的態度和方向,使他們能擁有健全的性格,有助孩

子擁有美好的將來。而這些性格特質,不單單是由父母口傳

教導,而是該由父母身體力行,用身教來灌輸給孩子的。作

者旨在提醒身為父母者,他們的所言所行,都會比其他的一

切更大力地塑造孩子的未來。父母可藉此幫助子女在人生中

不只啟航,並且能展翅高飛。

作者簡介萊斯.帕羅特三世(Les Parrott III),西雅圖太平洋大學(Seattle Paci� c University)關係發展中心(Center fo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的創辦人兼主管,亦是西雅圖太平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美國好幾本暢銷書的作者。著作有《婚前抗逆袐笈》(天道,2003)、《婚姻抗逆袐笈》(天道,2004)、《情牽夫婦心》(證主,2004),亦曾在《有線新聞網絡》(CNN)、《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奧花雲費騷》(Oprah)等電視節目中亮相。 老萊斯利.帕羅特( Leslie Parrott Sr.),鳳凰城拿撒勒教會畢爾特摩堂(Biltmore Church of the Nazarene )的駐堂牧師,他擔任東拿撒勒學院(Eastern Nazarene College﹝ENC﹞)校長及奧利弗拿撒勒大學(Olivet Nazarene University﹝ONU﹞)校長達二十二年。他亦是喬治福克斯學院(George Fox College)的心理學系主任。

人生難免充滿矛盾與衝突。在衝突中,我們多少會受到傷

害,情緒會高漲,會變得保護自己,會敵視對方。為了使排

斥他者變得有理,我們甚至會扭曲他者的面貌。這解釋了我

們為何只會記得敵人的缺點,因為我們決意只記得他們的缺

點,好使我們對他們的憎恨,顯得有理。

悔改,意味著將「恩典」帶入衝突的關係中。基督徒羣體的

標誌,就是以擁抱敵人的態度來達成真正的合一。和好不單

是消極地停戰,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地重建彼此的關係。若要

達致和好,衝突雙方要先從自我省察開始,因為衝突往往源

於那永不滿足的心態和緊抓不放的行動。

本書從神哲學角度、聖經的個案、心理學等各個層面,剖析

人際及教會內衝突的根源,並藉著引介不同的調解模式及達

致和好的方式,讓信徒了解如何為衝突雙方作和好的職事,

從而與人分享上帝豐盛的慈愛,在人際關係中,最終能夠成

就真正的信任與和好。

編者簡介鄧瑞強,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近期論文有:〈論雲格爾的《死論》:從基督教「唯獨恩典」的神學角度看死亡〉(載於夏其龍編:《墳場研究講座論文集》)。

趙崇明,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撰有《安息行旅》(基道,2009)、《港式中產》(基道,2011)。譯有《歷史神學》(天道,2002)、《基督教靈修學》(基道,2004)等;合譯的則有《如此我信——基督教教義導引》(基道,2009)。

COMINGSOON

真善美叢書

01 讓他走,該走的路— 塑造孩子未來的九種性格特質 The Life You Want Your Kids to Live 萊斯.帕羅特三世(Les Parrott III)、老萊斯利.帕羅特 ( Leslie Parrott Sr.)合著 /陳翠婷 譯 /HK$63

香港神學院.當代教會課題研討

02 當衝突遇上和好 鄧瑞強、趙崇明 合編 /HK$68

5 3

Page 17: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1716

信念再思叢書

04 暴力世界中的溫柔— 軟弱羣體的先知見證 Living Gently in a Violent World: The Prophetic Witness of Weakness 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范尼雲(Jean Vanier)合著 陳永財譯 /HK$53

你或許喪偶,或許與配偶離婚,但那種孤獨的感覺和經歷都

是一樣的。從「我們」變為「我」的過程裏,這都是常見

的。若你經歷因死亡或離婚而失去配偶的痛楚,你正站在開

展新生活的邊緣。成為單身人士的你,到底是誰?你想保持

單身嗎?或你可能開始約會?你會考慮再結婚嗎?若是如

此,你怎樣令兩個家庭融合起來?

這書作者盼望幫助你找到做一個單身人士的信心和希望,重

新再投入你的人生。無論你是否曾經為自己的將來打算,這

關心你處境的指引會幫助你,處理你的哀傷和寂寞的感覺,

引導你再次整全地生活。

《當我所愛的人離去了》作者蘇珊.索納貝爾提和羅伯特.

德弗里斯的新作品。在幫助人走過哀傷的旅程,於至愛離世

後重新生活之後,進一步幫助經歷喪偶和離婚傷痛的人,在

回復單身後重整自己的生命。

作者簡介蘇珊.索納貝爾提(Susan J. Zonnebelt-Smeenge),註冊臨牀心理學家,於悲傷休歇基督教精神健康中心(Pine Rest Christian Mental Health Services)工作。

羅伯特.德弗里斯(Robert C. DeVries),美國密歇根州加爾文神學院(Calvin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會教育部的榮譽教授,也是位牧師。曾與蘇珊合著《當我所愛的人離去了》、Getting to the Other Side

of Grief 、The Empty Chair 及 Living Fully in the Shadow of Death,並定期主講與哀傷有關的課題。

真善美叢書

03 當我繼續走下去— 喪偶或離婚後重新擁抱生命 From We to Me: The Journey Toward an Undivided Life

蘇珊.索納貝爾提(Susan J. Zonnebelt-Smeenge)、羅 伯特.德弗里斯(Robert C. DeVries)合著 /郭靈飛 譯 2012年 5月上旬出版

智障及殘障的人對這個世界有何意義?他們代表著甚麼關於

上帝的奧祕?我們如何從他們身上體會上帝的真正同在?

本書不是著眼於在這個充滿缺憾與苦難的世界中,上帝是否

善良和慈愛這些哲學性的問題上,而是讓我們了解到殘障人

士如何向我們顯明上帝真正的同在,以及我們在當中要真正

學習的是甚麼。從殘障人士身上,我們可以明白到這個世界

不應再由武力、暴力和侵略所主導,而是應該由愛、同心和

接納所主導----這個新世界乃是由基督,上帝的兒子的光所

轉化。在這種亮光下,作者讓我們看到當代文化的缺憾,並

認為我們要學習慢下來,學習溫柔與實踐非暴力主義,以讓

我們的文化轉化為一種合乎上帝心意的文化。

作者簡介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當代知名神學家,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杜克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吉伯特.羅爾(Gilbert T. Rowe)講席神學倫理學教授。他曾獲《時代週刊》(Time

Magazine)選為「美國最佳神學家」。他有討論殘障的神學意義的論著。他的著作包括 Resident Aliens(合著)、 A Community of Character、

With the Grain of the Universe 以及 A Better Hope 等。已譯成中文的有:《和平的國度:基督教倫理學獻議》(基道,2010)。

范尼雲(Jean Vanier),巴黎天主教學院哲學博士(Ph.D., L’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國際羣體網絡方舟團體(L’Arche)的創辦人。他在這團體中,與智障和沒有智障的人以平等的人類的身分一起體驗生活,分享著彼此照顧和需要的相互關係。他的著作包括 Community

and Growth、Becoming Human、From Brokenness to Community 以及Befriending the Stranger。

16

信念再思叢書

01 03 04

02

(英文版封面)

Page 18: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沒有生活內容的福音,可以好空洞。福音可能會變成「空虛?信耶穌啦!失業?信耶穌啦!絕症呀?信耶穌啦!」這不是說,信仰不能叫人得豐盛的生命,不能使信徒在職場上發光發熱,不能醫治香港人疲憊的身心靈。但將一切具體的信仰生命內涵,約化為簡便的講法,那「信耶穌」、「返教會」以至「祈禱」等,都會變成空洞的 jargon 和 cliche,甚至是逃避的借口。今天,若我們認為福音被人輕看、誤解,那倒未必因為福音本身「愚拙」,而是因為我們太「聰明」,以為自己已掌握了足可回答世界所有問題的答案──但這其實可能是在曲線地拒絕道成肉身的福音。

康來昌曾引用美國社會學家 Peter Berger 對美國教會的批評:「只講療傷式的文化基督教⋯⋯教化中產階級,融入一個凡事興盛、大吉大利大發的世界(the O.K. World)。教會把美國社會合理化(bapitized),又鼓勵會友適應不健全的制度⋯⋯教會應該見證基督而不是使人『感覺真好』,維持社會秩序⋯⋯美國主流教會,已把基督教變成濫情的消費市場。」把「美國」換上「香港」,如何?

有朋友問我上一期《基道文字》的主題是甚麼意思。說實在的,我也不懂得該怎樣翻譯“embodiment”才最恰當。不過,我倒看到很多基督徒在現實生活的場景中「體現」著這個字的涵義,儘管他們不都是身處教會的主流建制,也不一定是在從事傳統定義的福音事工,甚至未必會訴諸於充足的神學理論和語言,但我在這樣的界外信仰中彷彿看到了人子的身影。

因此,當我們說「印象文字」是面向社會的文字事工時,其實我們亦希望將現實生活的value、passion及beauty,用文字帶回我們視野,這亦是“We believe in the value, passion and beauty in press”的另一個緣由。

﹁公平貿易並不反對市場或貿易本身,

它只反對毫無節制的自由市場貪婪地吞

噬一切社會領域和人際關係,並試圖展

示出另類全球化的想像和可能性。﹂

︽用消費改變世界︾作者如是說。

用文字把我們帶回生活 吳國雄 印象文字主編

5 3

用消費改變世界──公平貿易@新社會經濟運動

Buying Brings Changes!Fair Trade@New Social Economic Movement鄒崇銘、韓江雪、楊夢瑩 合著 /4月中旬出版 /印象文字、香港公平貿易動力 聯合出版 /HK$ 88

這是本地第一本有關公平貿易的專著。對於在本地推動公平

貿易運動,是極重要的一步。作者在市場的夾縫中看到願

景,呼籲弱勢與優勢羣體走在一起,從消費開始,合力啟動

不一樣的社會變革。

作者簡介

鄒崇銘,早年曾參與學生運動及政團工作,後轉職新聞界。現於香港理工大學任教及進修博士學位,並兼任香港公平貿

易動力發展總監及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理事。與韓江雪等合著

有《香港的鬱悶》、《80前後》等。

韓江雪,曾任報刊及書籍編輯,並於非牟利機構工作,評論文章散見於《明報》及《經濟日報》副刊。

楊夢瑩,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畢業生,現正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印象文字其他出版

公民教育,香港再造!──

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

梁恩榮、阮衛華 合著 /印象文字、香港基督徒學會 聯合出版 HK$ 108 /各大書店有售

印象文字其他出版

︽用消費改變世界︾作者如是說。

印象文字、香港基督徒學會 聯合出版

「信耶穌」、「返教會」以至「祈禱」等,都會變成空洞的 jargon 和 cliche,甚至是逃避的

Page 19: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1918

先賢所信──早期教會史話

呂沛淵 著 /HK$138

本書以「史話」方式,深入淺出敍述早期教會的歷史事實、人物生平、事件運動,特別注重聖經教義的解釋與正統信仰的傳承。「鑒往知來」對處於後現代的今日教會,是起死回生的良藥。「論古說今」的目的,在於幫助今日華人教會歸回聖經正統信仰,看重教會的使命傳承;從過去上帝子民的血淚掙扎,學到寶貴的教訓,持守真道勇於歸正。

聖靈的勸戒──合乎聖經的輔導

Competent to Counsel: Introduction to Nouthetic Counseling亞當斯(Jay E. Adams)著 /陳若愚 譯 /HK$95

聖經輔導是以基督為中心,相信聖經是輔導過程中的最高權威,無誤無謬,全然完備;著重於關注受輔者與基督的關係,而不是心理學或治療法的翻版。其輔導理論與實務,是當今的警世洪鐘,特別對後現代的人類及今日華人教會更有匡正的作用,幫助教會與世俗有所分別,真正在這世代中作光作鹽。

正意解經Let the Reader Understand: A Guide to Interpreting and Applying the Bible麥卡尼(Dan McCartney)、克萊頓(Charles Clayton)合著 /駱鴻銘 譯 /HK$198

對許多人來說,解釋聖經是「表達自己意思」的一門藝術。即便是學者,也常以主觀的運用來詮釋聖經,而非尋找真實、客觀的文本意義。難道上帝的話沒有特定的意義嗎?我們找不到一個好的、真實的詮釋嗎?本書的一個基本的預設就是:最好的釋經者就是聖經本身。作者也教導讀者:聖經本身的性質屬於救贖歷史,它的內容是以基督為焦點,而它的應用對象是教會。

石版上的聖言──十誡與今日的道德危機

The Ten Commandments and Today’s Moral Crisis Written in Stone萊肯(Philip Graham Ryken)著 /陳萍 譯 /HK$119

作者深入淺出地闡釋,讓讀者一探十誡的深邃與豐富。前三章說明今天的世代仍需要遵守十誡,十誡與耶穌基督、與福音的關係,我們該如何詮釋、應用十誡,以及十誡的解經原則;四到十三章,則是逐章地詳細闡述每一誡,讓讀者看到在每個實際的生活層面中及目前所面臨的各種道德問題中,上帝的心意是甚麼。本書每一章後面都有問題以供討論,這對小組讀書會與主日學非常有幫助。

改革宗出版社

最新出版

改革宗出版社

Page 20: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01 行在光明,無懼黑暗——香港政制發展

香港基督徒學會等 編 /香港基督徒學會 /HK$20

本資料集由五個基督宗教組織製作而成︰香港基督徒

學會、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基督徒關懷香港

學會、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及香港基督教協進

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透過出版這本資料

冊,期望為大眾提供一個機會,從信仰角度去思想香

港的政治制度不公平之處,並提高關心社會的意識,

在社會上傳揚基督的喜訊,促進地上天國的臨現。

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通過政改方案前夕,幾個基

督徒團體在立法會門外舉行祈禱會,程序參考苦路默

想崇拜,這個部分也收錄在本冊的附錄內。適合中

學、大學的通識課程及小組討論使用。

  

基 督 徒 倫 理 與 當 代 議 題

01 02 03

02 逆轉靈性—— 靈命成長新秩序蔡貴恆 著 /靈根自植 /HK$65

剛信主或已信主一段時間的信徒,都可能在日常生活

和屬靈生活中感到壓力,致使無力感頻生。本書嘗試

為信徒清晰地展示靈命成長的方向和目標,運用真實

和具體的例子讓我們明白只要向上帝全然開放,加上

不斷操練,靈命成長不再是一門抽象的學問,而是一

個踏實的奇妙旅程。

靈修

03 我和孩子的約會李賢國 著 /傳愛家族 /HK$59

跟孩子的約會不單是一個教養方法或是手段,而是一

種帶著接納和同理的心態,深度了解和陪伴孩子的過

程,同時也是建立愛和信任關係不可或缺的管道,約

會的力量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人際關係

5 3

幸福三元素:價值感、安全感、成就感。對於幸福人生的重要,就有如陽光、空氣、水對生命重要一樣。很多女人習慣把安全感當成價值感;很多男人總是把成就感當作價值感,而這樣的拉鋸戰卻往往因為忽略自己的價值感而產生的。帥爸爸在本書中幫助各位公主重建健康的價值感,讓他們知道「妳是獨一無二的!」隨書附送帥爸爸原創音樂專輯乙片。

繼暢銷書《親愛的公主》後,帥爸爸張蒙恩牧師 2012 年最新力作!

愛裏沒有懼怕,讓帥爸爸牽著妳踏進幸福的花園!

親愛的公主 2——妳是獨 1無 2的!張蒙恩 著 /HK$108

帥爸爸張蒙恩牧師 2012 年最新力作!

Page 21: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2120

0504 06 07

攜手進入大世界——學習認知無疆界

《親親大世界》認知繪本

透過《親親大世界》認知繪本系列,幼童從故事中學習大自然規律、季節變遷、氣候變化、水果類別、交通工具、顏色分類、廢物再造、植物、光與暗、身體、水、宇宙、星系、食物鏈等題目。故事表達得輕鬆活潑且生活化,家長可從而教導孩子多觀察身邊事物,增強對各事物的認知。本系列由多位南韓作者及插畫家精心編繪。

《親親大世界》認知繪本系列一套十六本

以下每本$38

嘟嘟嘟——上學啦!彩色摩天輪廢物再出發氣候的旅行植物的祕密——頑皮的影子最神奇的外衣忙碌的水我會掉進宇宙嗎?老虎到底吃不吃草?月亮是個跟屁蟲

以下每本$35

親愛的普普樹春夏秋冬蝴蝶要搭順風車小雪人找朋友今晚我們吃甚麼?

文藝

06 動物明星秀 1 張冬淘 著 /宇宙光 /HK$95

這是一本青少年科普書,把生硬的科學實驗或動物神

奇的知識,透過第一人稱的敍述,以輕鬆有趣的調性

呈現,希望能拉近距離,讓讀者一邊笑一邊讀進大自

然的知識,認識造物主設計的巧妙。

07 聖愛故事 A Young Person’s Guide to Knowing God派翠希亞 . 聖約翰(Patricia St. John)著 /張志強 譯宇宙光 /HK$79

基督徒常說「上帝是愛」,上帝既摸不著也看不見,

祂要如何把愛給我們呢?

書內四十六則小故事,解開我們的疑團。會說故事的

聖約翰,透過書中的譬喻故事,深入淺出地對我們訴

說上帝的愛。

04 在永世裡拋擲一個身影 莫非 著 /宇宙光 /HK$83

以二十多年的文字事奉和靈裏經歷,作者帶領你探索

基督徒文人的靈命造就,進入不同形式的道成肉身。

不論我們或閱讀或書寫,都不要忘記,天地間用文字

傳承生命的重要。如司布真所說:「我們努力的,不只

為這個世代,更為在永世努力拋擲一個屬靈的身影!」

05 創作,一種屬靈的經歷 莫非 著 /宇宙光 /HK$83

結合作者二十多年文字事奉的經歷,帶領你認識創作

最敬虔的謙卑。讓你可以行走在通往神祕的小徑上,

浸潤在四處流動的屬靈氣韻裏,用生命拓印,以筆尖

刻劃,在大地上留下亙古不變的愛的痕跡。

兒童及青少年讀物

愛裏沒有懼怕,讓帥爸爸牽著妳踏進幸福的花園!

Page 22: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獅子坑裡的職場戰士:但以理書註釋

作者: 吳獻章出版:校園書房定價:HK$144

職場如獅子口,人人在其中自

危;作者從職場神學的角度切

入但以理書,讓讀者看見但以

理如何成為時代中的職場戰

士。讓但以理書中的信息成為

你我在職場上作戰的鼓勵,讓

我們戰出職場人生的價值與意

義。只要你認同真理始終是帶

來自由與力量的關鍵,便是看

這本書的理由。

心靈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Healing the Eight Stages of Life作者:林瑪竇(Matthew Linn)、 林丹尼斯(Dennis Linn)、 莎依拉.法布里肯特(Sheila

Fabricant)譯者:上智文化事業出版:上智定價:HK$110

本書是以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為

架構,帶領讀者穿越生命的各個階

段,回顧成長過程中封塵的記憶。探

究正面記憶帶來恩賜和力量,使我們

運用這股愛的力量,治療負面的記憶

與創傷,令心靈成長。

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Let's Do Theology: Resources for Contextual Theology作者: 羅利 .葛林(Laurie Green)譯者:陳群英出版:基督教文藝定價:HK$118

神學原來可以由大家起動,做

出來!做神學是一個使生命更

新的刺激旅程,是團契或小組

實踐神學的方法。透過做神

學,把信仰和周遭的社會議題

結合,讓神學改變生命,也改

變社會,使社會看見耶穌基督

就活在他們當中。

兒童靈修默想入門作者:魏悌香牧師出版:蒲公英希望基金會定價:HK$75

經過作者多年的醞釀和整理,

除去深奧、複雜的觀念,以言

簡易賅、淺顯易懂的方式,把

中世紀的屬靈珍寶再次呈現出

來。不單從屬靈的角度作介紹

和探討,也以教育和實用的層

面來剖析。讓兒童可以在默想

的操練中得到滋長和啟發。

認識靈修大師梅頓Thomas Merton: An Introduction作者: 威 廉. 尚 儂(William H.

Shannon)譯者:譚偉光出版:基督教文藝定價:HK$125

本書給不認識梅頓者提供一片

踏足之地,以開展其探索之

旅。它不單是一部讓人理解梅

頓生平及著作的指引,透過對

梅頓的省思中,也能引領我們

明白自己,以及我們與上帝、

他人和創造物之間的關係。

價值領導.勇敢決策:領導的素質決定企業的生命力與決策力Werte fur Fuhrung, Mut zur Entscheidung作者: 古倫神父(Anselm Grun)譯者:鄭玉英出版:南與北文化定價:HK$67

本書點出職場需要的靈性訓

練,借此可以克服職場與領導

的實際問題,包括價值是力

量的來源、如何建立心靈的

Burnout 防護網及培養效率與創意的決策力。讓讀者在困境中

裝備自我,面對挑戰。

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Let's Do Theology: Resources for Contextual Theology

心靈治癒生命的八個階段Healing the Eight Stages of Life

兒童靈修默想入門作者:魏悌香牧師出版: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獅子坑裡的職場戰士:

認識靈修大師梅頓

價值領導.勇敢決策:領導的素質決定企業

5 3

Page 23: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店長推介推介書籍基道書樓有售

2322

人去留影:楊牧谷牧師的故事

作者:楊伍秀嫻出版:更新資源定價:HK$120

楊師母以第一身的角度談及丈

夫楊牧谷牧師的人生。平實的

筆觸道出了楊牧師一些鮮為人

知的家事;一些楊牧師常被

人誤解卻又鮮有為己澄清的傳

聞;一些旁人看來辛酸的經

歷,卻又被視作豐碩纍纍的

恩典⋯⋯

夫婦成長分享手冊

作者:區祥江 出版:創世記定價:HK$128

夫婦要建立自己的愛巢,讓

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需要

有不同的學習和同路人的支

持和提醒。本書是作者在家

庭服事中的實戰教材,內容

豐富,包含心理測試、小組

查經和閱讀文章,為夫婦小

組或團契提供了培訓的材料

和工具。

教會歷史要點指南Church History: An Essential Guide作者:岡薩雷(Justo L. Gonzalez)譯者:胡宏志出版:聖經資源中心定價:HK$93

本書清晰勾勒出教會歷史的全

貌。除序言與綜覽,依照時間順

序將教會歷史分為九章。各章簡

潔扼要地說明當時基督教教會的

面貌、特色、發展、重要的人物

與事件。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完

整地掌握教會歷史的全貌。

Glo Bible Premium出版社:Immersion Digital定價:HK$699

集歷史、地理、藝術、文化等

於一身的電子光碟,全套包含

三張 DVD。內有逾三個多小時的高清影片、二千三百張高解像

度的圖片、七千五百篇文章、

一百四十幅地圖,及不同的聖

經版本。中文版 Glo Bible 預計六月中發售。

罪惡源頭的探討

作者:唐崇榮 出版:Stemi定價:HK$100

本書是由唐崇榮牧師的《雅各

書》講經聚會裏的內容摘錄整

理而成。集中闡述罪、惡的源

頭,這些哲思難題。但讀者只

要認真閱讀此書,必能掃除胸

中塊疊,得著智慧的人,存感

恩和盼望的態度面對人生。

心意更新的教會The Living Church作者:斯托得(John Stott) 譯者:譚達峰出版:校園書房定價:HK$104

本書是斯托得牧師六十年來牧

養的心得結晶。他以深入淺出

的筆法,羅列出七個讓教會不

斷心意更新而變化的重要原

則,讓讀者可以一探這位屬靈

偉人心中的教會全貌,並且在

他的諄諄教誨之下,再次領略

「教會」為何會是上帝所賜給

我們的祝福。

夫婦成長分享手冊

罪惡源頭的探討 教會歷史要點指南Church History:

心意更新的教會The Living Church作者:斯托得(John Stott)

人去留影:楊牧谷牧師的故事

Glo Bible Premium

Page 24: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英文新書資訊推介書籍基道書樓有售

Key Questions about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Old Testament Answers John Goldingay / Baker/ HK$225作者以多年研究舊約的心得,結集而成此部新作。在書中,他通過二十三條問題,探討並疏解

舊約中各部分不同的體裁和解釋,與及對當代詮釋聖經的流派加以分析。

Paul Through Mediterranea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1 Corinthians Kenneth E. Bailey / IVP / HK$270此書實延續作者廣獲好評的前著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本書論述保羅與地中海希羅文化的深厚關連,它為循文化研究角度研究哥林多書信的專著,樹立最佳典範。

The Legacy of the King James Bible: Celebrating 400 Years of the Most In� uential English TranslationLeland Ryken / Crossway / HK$144要數在英語世界中影響最深遠、流通最廣的一個聖經版本,相信非《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莫屬。在此版本面世四百週年之際,為隆重其事,西方出版界紛紛出版與其相關的著作,不論是全面介紹版本出版的來龍去脈、對英語的發展、甚至與之有關的林林總總軼事都有

論述,趣味性十足。

The Character of Christian Scripture: The Signi� cance of a Two-Testament Bible Christopher R. Seitz / Baker / HK$207Christ-Centered Biblical Theology: Hermeneutical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 Graeme Goldsworthy / IVP/ HK$240The Colonized Apostle: Paul through Postcolonial Eyes Edited by Christopher D. Stanley / Fortress / HK$315Corporal Punishment in the Bible: A Redemptive-Movement Hermeneutic for Troubling Texts William J. Webb / IVP / HK$180Exodus: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Victor P. Hamilton / Baker / HK$495

Jesus among Friends and Enemies: A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Introduction to Jesus in the GospelsEdited by Chris Keith & Larry W. Hurtado / Baker / HK$243Miracl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ew Testament Accounts (2 Volume Set) Craig S. Keener / Baker / HK$540

Mere Apologetics: How to Help Seekers and Skeptics Find Faith Alister E. McGrath / Baker / HK$153本書是作者借鏡魯益師(C. S. Lewis)世紀之作《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為藍本的衞道之作。在充斥著犬儒和後現代氛圍的二十一世紀社會裏,作者以高舉知性和對信仰的熱忱為前

提,力證基督信仰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真理。

Sanctuary of the Soul: Journey into Meditative PrayerRichard J. Foster / IVP / HK$110維繫信仰生命的重要元素,除理性之外便是在感性上與天地造物之主契合。作者以默想式禱告

來引領信徒進入心靈的至聖所和歸宿,重尋失落的寧謐。 Becoming Whole and Holy: An Integrative Conversation about Christian FormationJeannine K. Brown, Carla M. Dahl & Wyndy Corbin Reuschling / Baker / HK$225Book Lover's Devotional: What We Learn About Life from Sixty Great Works of Literature Barbour / HK$79Devotions for the God Guy: A 365-Day Journey Michael DiMarco / Revell / HK$144The Exceptional Life: 8 Powerful Steps to Experiencing God's Best for You Stephen Arterburn / Bethany House / HK$126From the Library of A. W. Tozer: Selections From Writers Who In� uenced His Spiritual Journey James Stuart Bell / Bethany House / HK$162

01

04

教會歷史/聖經研究

信徒生活

02

03

Paul Through Mediterranea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1 Corinthians Kenneth E. Bailey / IVP / HK$270此書實延續作者廣獲好評的前著 Gospels專著,樹立最佳典範。

The Legacy of the King James Bible: Celebrating 400 Years of the Most In� uential English TranslationLeland Ryken / Crossway / HK$144要數在英語世界中影響最深遠、流通最廣的一個聖經版本,相信非《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莫屬。在此版本面世四百週年之際,為隆重其事,西方出版界紛紛出版與其相關的著作,不論是全面介紹版本出版的來龍去脈、對英語的發展、甚至與之有關的林林總總軼事都有

論述,趣味性十足。

The Character of Christian Scripture: The Signi� cance of a Two-Testament BibleChristopher R. Seitz / Baker / HK$207Christ-Centered Biblical Theology: Hermeneutical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 Graeme Goldsworthy / IVP/ HK$240The Colonized Apostle: Paul through Postcolonial Eyes Edited by Christopher D. Stanley / Fortress / HK$315Corporal Punishment in the Bible: A Redemptive-Movement Hermeneutic for Troubling Texts William J. Webb / IVP / HK$180Exodus: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02

5 3

Page 25: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2524

God's Answers 4 UR Life: Wisdom 4 Every Day Steve Russo / Barbour / HK$79 God's Thrifty Extravagance: Understanding What the Bible Says About MoneyJonathan Kopke / Barbour / HK$109 Healthy Habits for a Fit Family J. Ron Eaker / Revell / HK$59Invitations from God: Accepting God's O� er to Rest, Weep, Forgive, Wait, Remember and More Adele Ahlberg Calhoun / IVP / HK$135Necessary Endings: The Employees, Businesses, and Relationships That All of Us Have to Give Up in Order to Move Forward Henry Cloud / Harper Collins / HK$234Parent or Friend: Transitioning from Parent to Friend with Your Adult Child Mary Ann Froehlich / Barbour / HK$99

The Road to Missional: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ChurchMichael Frost / Baker / HK$135“Missional”一詞在美國基督教圈子已出現十多年之久,作者弗羅斯特便是其中一位旗手。透過他的著作,可一窺“missional church”到底是甚麼一回事。近年此風在香港教牧中亦漸漸受到關注和討論,其中毀譽參半。但不論如何,此討論或多或少可讓人們反思教會在當今之使

命,並啟發教會羣體如何走入人羣中,發揮基督的生命力。

Pastors in the Classics: Timeless Lessons on Life and Ministry from World LiteratureLeland Ryken, Philip Ryken & Todd Wilson / Baker / HK$153身為教會領導的牧者面對時代快速變遷,確需要有超凡的智慧。藉欣賞多部古今文學經典,擷

取當中與教牧處境相關之情節,古為今用的比照考量參酌,令人讀來趣味盎然。

Beyond Bumper Sticker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Right and Wrong Steve Wilkens / IVP / HK$180

A Liturgy of Grief: A Pastoral Commentary on Lamentations Leslie C. Allen / Baker / HK$198Moral Formation According to Paul: The Context and Coherence of Pauline Ethics James W. Thompson / Baker / HK$225The Shaping of an E� ective Leader: Eight Formative Principles of Leadership Gayle D. Beebe / IVP / HK$144

Great Christian Thinkers: From the Early Church Through the Middle Ages Pope Benedict XVI / Fortress / HK$153教宗本篤十六世絕對是一位學者型的人物——除精通多國語言外,著作中既較偏重學術性,亦

有雅俗共賞的通俗讀本。透過七十篇短小精悍的神學家介紹,清晰地整理出一千五百年神學發

展長河中的大脈絡,確是非等閒易事。

Doing Philosophy as a Christian Garrett J. DeWeese / IVP / HK$198千多年來,神學、哲學兩家關係千絲萬縷,既互補又相互影響著。所以要確切了解神學原理,

非要對哲學有一定掌握,而此書確是入門的不俗之選。

Addiction and Virtue: Beyond the Models of Disease and Choice Kent Dunnington / IVP/ HK$270Be Not Afraid: Facing Fear with Faith Samuel Wells / Brazos / HK$162Evangelicals and Nicene Faith: Reclaiming the Apostolic Witness Edited by Timothy George / Baker / HK$225Reformed Dogmatics: Abridged in One Volume Herman Bavinck / Baker / HK$540 Theological Education Underground, 1937-1940 (Dietrich Bonhoe� er Works, Vol. 15) Dietrich Bonhoe� er / Fortress / HK$540

05

06

07

08

05

02

01

03

04

06

07

08

神學

教牧/輔導

Page 26: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1.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CD及歌書套裝 基恩敬拜

2. 讓愛留痕 角聲使團

3. 鍾氏兄弟齊唱吳秉堅之歌 鍾氏兄弟

4. 靜默有時 基恩敬拜

5. 繼續向前行 基恩敬拜

6. 相信有愛就有奇蹟CD+DVD 讚美之泉

7. Yeah Show 2011人都癲DVD 飛躍網絡

8. 小孩子聖經DVD(第三部分) Innoform

9. 讚美操1 CD+DVD 讚美工作室

10. 惟獨聖經(盧永亨作品4) Music 2000

L O G O SM I N I S T R I E S

2 0 1 2 年 4 月總 第 5 3 期

出版:基道文字事工有限公司 香港沙田火炭坳背灣街2 6號富騰工業中心1 0 1 1室 電話:(8 5 2)

2687-0331 /傳真:(852)2687-0281 網址:w w w.l o g o s.c o m.h k /電郵:i n f o@l o g o s.c o m.h k 索取

地點:基道書樓 香港旺角弼街 5 6號基督教大樓 1 0樓 電話:(8 5 2)2 3 9 6 - 3 5 2 8 電郵:

b o o k h o u s e @ l o g o s . c o m . h k 督印人:蔡桂球 董事會:王明理、鄧紹光、李兆匡、張漢強、王道

隆、司徒永富、余劍雲、趙崇明 編委會:文肖玲(執行編輯)、羅慧琪、陳謝麗婷、慕容愛明、梁

巧麗、陳鎮洲、羅君良 製作:鄭倩霞 美術設計:奇文雲海.設計顧問 承印: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2012

1. 壞鬼釋經──糾正新約金句的常見詮釋

曾思瀚 /基道

2. 真誠的關係──發掘失落了的互為肢體之道韋恩 . 雅各布森、克萊 . 雅各布森 /基道

3. 組長求生手冊 朱世平 /基稻田

4. 學作主的門徒──與潘霍華一同靈修40天

羅恩 . 克盧格 /基道

5. 猶太人的親子教育 劉清虔 /浸信會

6. 親愛的公主1──妳是值得被珍惜的

張蒙恩 /格子外面

7. 港式中產 趙崇明 /基道

8. 讓自己快樂一些 麥成輝 /青源

9. 結婚前要知道的46件事 區祥江 /青源

10. 戀愛的38個真相 區祥江 /青源

中文書

1. Purpose Driven Life: What on Earth am I Here for?

Rick Warren/OMF

2. Heaven is for Real: A Little Boy’s Astounding Story of His Trip to Heaven and Back

Todd Burpo & Lynn Vincent/Thomas Nelson

3. Disappointment with God Philip Yancey/Zondervan

4. Have a Little Faith Mitch Albom/Hyperion

5. F i 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Mitch Albom/Hyperion

6. P r a y e r : D o e s I t M a k e A n y Di� erence

Philip Yancey/OMF

7. Case for Christ Lee Strobel/Zondervan

8. 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Doubleday9. Boundaries Henry Cloud & John Townsen/

Zondervan

10. Boy Meets Girl: Say Hello to Courtship

Joshua Harris/Multnamah

基 道 文 字

5 3

Page 27: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理想工作

272626 26

[

]

陳謝麗婷

基道出版社助理社長

基道書樓銅鑼灣店發展簡報

自從我們發出「基道終身夥伴同行」計劃和奉獻的邀請後,迄今收到約港幣八十萬

元的支持金額(開拔費目標為一百四十八萬)。為此,感謝參與計劃和奉獻的弟兄

姊妹,讓我們深深體會到走這文字事工的路並不孤單。而其中一位長期支持者的

來函,更令我們鼓舞不已:「文字具有觸動人心的力量,能活化真理的生命。」故

此,他願意在實際的行動和禱告中與基道同行。如果你亦相信文字,相信上帝藉文

字餵養祂的百姓,我們邀請您加入支持我們的行列。不拘多少,都代表您的認同和

肯定。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約於四月完成基本建築工程,我們也密鑼緊鼓地在籌備中。期

望基道銅鑼灣店於七月開業,為港島區的教會和信徒服務。請在代禱中記念我們經

濟支出的壓力、人手資源分工及工程進展等。祈願上主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

今期《基道文字》的主題是「理想生活」,也引發

我聯想甚麼叫「理想工作」。對於一般人而言,

理想工作當然包括薪高糧準、無壓力、晉升機會

大、同儕合作無間、能發揮所長等。而在教會 /機構,「理想的工作」又會不會有所不同呢?除了藉工作賺取生

活所需,相信一些加入教會 /機構的信徒,會懷著一份理想、使命,期望藉著自己所長參與上帝的「聖工」,以此

回應上帝的召命。至於加入以文字事工為焦點的工作,

「理想」又是怎樣一回事呢?

身處香港這彈丸之地,沒有人會認為從事出版的人容易

「發達」。假若工作只為金錢,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出

版業。在出版這範疇中,再收窄集中服事基督徒,或是有

意認識這信仰的人,數目又較芸芸大眾減少一截。但仍有

一些人闖進這領域。因為他們相信文字的價值。相信文

字可以開拓人的視野,叫人知道世界之大、上帝的奇妙,

因而謙卑下來。相信文字可以道出人心深處的念頭,與人

共鳴,也讓人更深層地認識自己和別人,了解我們都只是

凡人,並不完美。相信文字可以言說美善之事,教我們欣

賞生命裏令人驚訝的優美和美好。他們如此相信,也如此

委身加入這行列;在不同崗位發揮所長,使文字藉書本表

達信息,讀者透過書籍內容和書樓的服事找到豐富生命的

途徑。

文字事工的意義,是一些參與這行列的人的理想。幫助信

徒的生命進深成長,尋求更認識上帝,在這時代裏活出

基督的樣式,是「基道」藉文字工作希望做到的。「基

道」,由一間小小的書樓,至此刻要迎向下一程的發展,

是這理想的進一步實踐。但最重要的是,建造房屋的是那

位信實的耶和華。我們一路以來領受了上帝豐足的恩惠,

深信祂會繼續帶領我們,也歡迎與我們有相同信念的你加

入我們的團隊。

Page 28: LOGOS MINISTRIES著,發覺你的態度可能才是正確的⋯⋯」畢竟申請入學 者眾,我這種不識相的家長應該不多。「很多家長都只 一心替孩子找『心儀』的學校,而忘記了替孩子找『合

恭賀艾阮女士榮獲二○一一年

第三十三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

文藝創作組推薦獎

「⋯⋯但我亦感到欣慰⋯⋯因為原來以文藝寫作作為呼召去事奉神,雖然不是人人明白,但這是神所悅納的。」 (作者得獎感言,節錄自《時代論壇》)

得獎作品評語(節錄自頒獎禮場刊)

欣賞作者艾阮的嘗試與勇氣,願意冒這個險,下筆寫了三十九位新舊約人物故事。每

一個故事以人物的自白開始,再將其情節作了抽絲剝繭般的陳述,也把主人翁的心靈

與情感世界作了細膩的描述,最後輔以「古今共舞」的對照反思,讓故事呈現豐富的

層次與臨場感,很有新意。

閱讀艾阮的《行在地上》,不期然讓我想起司馬遷的《史記》,並非指前者享

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而是它使那些無足輕重的平凡人(如

夏甲、患血漏的女人),甚至是遭人唾棄的失敗者(如猶大、亞拿尼亞與撒非

喇)得以發聲。她筆下的聖經人物有時以第一人稱「我」敍事,讀者便能從獨

特的視角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尤其是他們心靈的掙扎。尤其讓我讀來津津有

味的,是利亞與拉結兩姐妹的角力,二人為了博得雅各的歡心,各出奇謀爭寵。作者以清麗的文筆,刻

劃了利亞的所想所求︰「我真願那個晚上就此停頓下來,不再有黎明,也不再有太陽,讓星與月的餘

輝鋪在牀上,灑滿我一身,又讓我的情人吃盡這星這月。夜啊!不要急速離去,要守在我倆身旁,好

讓我倆把愛情的純酒傾注你身,漲過你那婀娜的弧,湧流不息。」(頁15)如此,一個個有血有

肉、具立體個性的人物如在目前,他們彷彿一面面棱鏡,映照出複雜的人性,在他們身上我們

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許這正是《行在地上》的現代意義所在。

欣賞作者艾阮的嘗試與勇氣,願意冒這個險,下筆寫了三十九位新舊約人物故事。每

一個故事以人物的自白開始,再將其情節作了抽絲剝繭般的陳述,也把主人翁的心靈

與情感世界作了細膩的描述,最後輔以「古今共舞」的對照反思,讓故事呈現豐富的

閱讀艾阮的《行在地上》,不期然讓我想起司馬遷的《史記》,並非指前者享

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而是它使那些無足輕重的平凡人(如

夏甲、患血漏的女人),甚至是遭人唾棄的失敗者(如猶大、亞拿尼亞與撒非

喇)得以發聲。她筆下的聖經人物有時以第一人稱「我」敍事,讀者便能從獨

特的視角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尤其是他們心靈的掙扎。尤其讓我讀來津津有

味的,是利亞與拉結兩姐妹的角力,二人為了博得雅各的歡心,各出奇謀爭寵。作者以清麗的文筆,刻

劃了利亞的所想所求︰「我真願那個晚上就此停頓下來,不再有黎明,也不再有太陽,讓星與月的餘

輝鋪在牀上,灑滿我一身,又讓我的情人吃盡這星這月。夜啊!不要急速離去,要守在我倆身旁,好

讓我倆把愛情的純酒傾注你身,漲過你那婀娜的弧,湧流不息。」(頁15)如此,一個個有血有

講員︰鄒崇銘 (《用消費改變世界──公平貿易@新社會經濟 運動》作者)

趙崇明 ( 《港式中產》作者)

回應:畢雁萍 (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培育幹事)

主持︰趙善榮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印象文字 合辦

時代論壇、施達基金會 協辦

日期︰ 4月28日(六)7:30p.m. ~ 9:30p.m.

地點︰九龍祐寧堂(九龍佐敦道4號)

即日至 2012年5月31日 基道會員於書樓選購《行在地上》,可享75折優惠。

查詢及報名: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香港公平貿易動力3188 8064

或到基道網頁www.logos.com.hk 報名免費講座 . 座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