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S 学生文萃 2015.4 · 无论是散文、随笔、诗歌、读后感,抑...

1
学生文萃 8 □周利迦 诗意翩翩 □倪颖 岁月留声 我与祖父 青春歌谣 □张申昊 成长日记 我战胜了黑暗 ESSAYS 小编的邮箱里,最近又收到了不 少同学和老师的投稿来信。真诚感 谢大家对“学生文萃”的支持,我们一 定会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今天的 版面上,就有几篇自发来稿的作品, 其中有你的吗? 如果你还在犹豫,赶紧行动吧! 无论是散文、随笔、诗歌、读后感,抑 或是绘画、摄影和书法,都可以在这 里尽情展现。稿件一经录用,我们都 将开列稿费、赠予样报! 投稿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丁香 路 716 号 B 楼 2 楼 吴 燕 收 。 邮 编 : 200135。 信封上请写明“学生文萃”投稿,稿 件中请写明姓名、学校、班级、联系地址、 邮编等信息。非文字类作品建议拍成图 片格式发送至邮箱,原稿恕不退回。 邮箱地址: [email protected] 小编有约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吴燕 美编 / 黄辰毅 2015.4.24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一个年过八 旬的老人,两人坐在房间里。温暖的阳光 洒进房间,照得不大的房间亮堂堂的。房 间里传出融合着稚嫩与沧桑的朗朗读书 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幅 温馨的画面,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个定 格。 那时,与老祖父住对门的我天天往他 那里跑。“从上海到海门,我就喜欢颖颖这 一个孩子。”老祖父常对别人这样说。人 都是这样,谁对他好,他就喜欢谁、依赖 谁。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总是早出晚归,他 们既没有时间陪我玩,也没有时间陪老祖 父聊天。每天,都是我陪着老祖父聊天, 他陪着我游戏,说我与老祖父的关系比父 母更亲密一点也不为过。 四、五岁的我,照例在老祖父家玩 耍,那时突然对他家里那本厚厚的《辞 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它从书柜 里搬了出来,放在桌子上,一页一页地翻 看。虽然看不懂上面深奥的汉字,但我 仍为自己能够看书感到高兴。说起来, 老祖父是个特别爱学习、有学问的人,之 前他总喜欢翻出一本又一本书,给我讲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还总是教导 我:小孩子要孝敬父母,要尊重长辈,做 人要讲信用……我如今这么爱读书,就 是受了老祖父的影响吧。 我看《辞海》看得入迷,小孩子手没个 轻重,“砰”地一声,书不小心掉了下去。 当时,我被吓坏了,再往下一看,更是紧 张,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啪嗒啪嗒地掉 了下来,砸在那两页几乎脱落的书页上。 那可是老祖父最爱的书,是他从海门千辛 万苦搬到上海的,好像还是他求学的见证 者。这可怎么办?我蜷缩在墙角里,抽抽 搭搭地哭个不停。 不一会儿,老祖父应声而来。看到此 情此景,他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令我惊 讶的是,他并没有理睬那本可怜的《辞 海》,却径直朝我走来。“别担心,一本《辞 海》没什么大不了的,待会儿一粘不就好 了吗?”他边说,边用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 头,“颖颖呀,我看到你能够自己读书,别 提有多高兴了!咳咳……将来一定会成 为才女的。呵呵!咳咳……”我破涕为 笑,却一点也没有在意老祖父的那几声断 断续续的“咳咳”声。 后来,我长大了,老祖父却去了。亲 戚从海门赶来,撕心裂肺的哭声中,我才 惊觉,亲情居然如此易逝!想起老祖父教 过我的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再看看哭 得伤心欲绝的父母,我真是心如刀绞啊, 不禁潸然泪下。 金色的阳光照进房间,洒在老祖父的 遗像上,也洒在我的脸上,还洒在父母抽 搐的肩上。我朝老祖父鞠了三躬,心里默 默地许诺:“等我长大了,无论多么忙,一 定要多陪陪我的父母,不能让他们也像老 祖父那样孤独地离去。” 抬起头,阳光中,我仿佛回到了那间 洒满了阳光的房间,还有那融合着稚嫩 与沧桑的朗朗读书声“春眠不觉晓,处 处闻啼鸟……”老祖父的身边,不仅有 我,还有我的父母,一家人享受着天伦 之乐。 (作者系东昌东校学生指导教师:王 晓云) 站在田野里,幽幽垄上行,寻觅着那 不一样的气息。 那气息就在柳枝上但见柳枝,如同秀发,随风飘逸;如同 少女,婀娜多姿;如同彩带,摇曳起舞;又 如同秋千,你瞧—上面“坐”着嫩芽儿, 伴着一阵杨柳风忽高忽低,那分明是一个 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带着杏花雨的嫩芽 儿,间或含蓄地回眸一笑,露出嫩绿的小 脸。她还时不时跟河水逗乐,又看着眼前 “镜子”里的自己,梳理自己的长发。这 时,调皮的风和古灵精怪的河水联合打起 了小算盘,风推了河水一把,河水做起了前 滚翻,滚乱了柳枝刚弄好的发型。柳枝有点 生气,用手给河水轻轻挠痒,河水怕痒,不停 荡出漾漾花纹,看得岸上的女孩笑意盈盈。 又一场润物细雨无声而至。没有雷 声轰鸣,没有冬日的刺骨。那雨,像牛 毛、像花针、像细丝,淅淅沥沥地落到柳 枝上,滋润着新长的嫩芽儿;落到河面 上,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落到大树上,增 添了大树的一份新意。 不知何时,看那湖边早已站满了放 风筝的人,有的放了几次都失败,但仍然 在努力尝试;有的放累了,躺在了软绵绵 的草地里,沐浴着阳光,倍感惬意;有的 即使汗流浃背,还在不停追逐……欢笑 声、鼓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似凝结 了空气,遏制了行云。 骤然间,隐约听见几个小男孩要举 行风筝比赛,循声走去:只听见一个戴眼 镜的男孩说:“哇!我的‘火箭’飞上去 了!”不一会儿,环顾四周,只见“蝴蝶”、 “蜜蜂”都飞上了天。“蝴蝶”翩翩起舞, “火箭”直冲云霄……原本单调的天空布 满了五彩缤纷的霓虹。那些风筝载着梦 想、载着欢乐、载着汗水,越飞越高。 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落在了河 边。那是我和妈妈提着篮子来采摘新鲜 的荠菜。那荠菜就像画家为春天画上的 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眼都是。微微向 上翘起的绿叶,敞开心扉,冷不丁地抛给 你一个媚眼。在我的家乡,脆嫩无比的 它可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就在人们的心窝里。 (作者系上海市秋萍学校学生 指导 老师:沈根官) 驾驶着青春的帆船 把握着梦想的方向 驶向心灵的港湾 终究没有逗留 遥望远方…… 踏着光阴的波浪 沐着温和的暖阳 船桨悠悠地划着 荡漾开点点青春 清脆嘹亮歌声 在海面上回荡 劈波斩浪 青春是洁净的纯云 童真无邪 青春是亮丽的花朵 开遍整个天涯 青春是无名小草 小 但经得起风吹雨打 青春是一杯绿茶 苦涩中也带有一丝幽香 青春是叮咚小溪 但也有干涸的时候 青春是缤纷彩虹 却又消失在天际的一端 青春是少年美梦 美好,但也会梦醒 我们舞着时代的节拍 用活力点亮人生 我们唱着青春的歌谣 用艺术照亮前方的路 我们在歌唱 我们在舞蹈 我们不后悔…… (作者系上海市罗山中学学生) 提起中国古典文学,那千百年的起 承转合所铸造的文字力量震撼了一代又 一代人,而于我,宋词之美尤为动人。 词是诗与曲中间的发展界限。诗 庄、词媚、曲俗,它们在中国古典文学史 上“并肩而立”,于理性和感性之中表达 和探讨着人性,现实和浪漫的色彩在其 间绽放。而其中,词,在我看来最为饱满 有力,突破了唐诗苛刻的格律限制,通过 错落有致的组合,以独特的柔韵吹散世 俗之风。 宋词之美在于意象。从语言风格上 看,婉约派多朦胧宛转,豪放派多率性阔 达,但对意象的精妙应用都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这些意象大多来自于平淡生 活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以 为,赏词的过程倒与品茶有几分相似,初 读清淡非常,细品之后往往才能感受其 中的意境和情感。 宋词之美在于多样。虽说宋词大多 以含蓄为美,我却能在词里看到更多对 情感的表达的大胆尝试。就如蒋勋所说 的,他在宋词中看到了人的多样性以及 对于人的多样性的尊重,还看到了生命 的丰富。而词人出世的生活态度,更是 让我钦佩。他们往往不为世俗所牵绊, 着实难得。人是自由的,故词也是自由 的。 宋词的蓬勃发展与词人密不可分。多 情的柳永,豁达的苏轼,悲情的李清照…… 词人各有特色,他们的个人风格也体现在 了词作之中。“白衣卿相”柳三变耽于个人 情感,却又洒脱不羁,感情牵绊和流浪情 怀的矛盾成为他写作素材的来源;豪放派 苏轼的词作融合儒佛道三教,豁达面对世 事变迁,其率性本质让人动容;而李清照 作为一位女子,热爱生活敢于突破,却郁 郁而终,读之思之令人惋惜不已。 宋词,它或旷达或缠绵,或厚重或轻 巧,它是半胧淡月,是梨花榆火,是飘花 流水,也是来自一千年前的淡淡呓语。 (作者系上海市建平中学学生) 我从小就怕黑,这曾经是我的一大 弱点。 那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在忙工作,让 我一个人先进房间上床睡觉。我尽管非 常害怕黑暗,但还是颤抖着手关上了灯。 顿时,无尽的黑暗向我涌了过来……真的 和恐怖小说中描写的一模一样,就差张牙 舞爪、有着血盆大口的怪物了。 我想要尖叫,但我怕把魔鬼引来。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似乎有无数 可怕的生物,他们如妖魔鬼怪,一个个挥 舞着镰刀,想要收割我的魂魄;手持着利 刃,想要把我大卸八块;甚至随时准备将 我扔下油锅……我感觉自己的心已提到 了嗓子眼,身上的冷汗浸湿了衣服。 突然,我的脑海里响起了一个响亮 而清脆的声音,“你是一个男子汉,黑夜 算什么?”这句来自妈妈的鼓励,让我一 下子清醒了过来。我开始给自己打气: 妖魔鬼怪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你是男子 汉,为什么要自己吓自己呢?黑夜吞噬 了光亮,但它吞噬不了光明,心里没有黑 暗,就不会有什么鬼怪。 想到这里,我逐渐平复了情绪,躺到 了自己的床上。是的,所有的黑暗不过 是我内心的恐惧,所谓的妖魔鬼怪只不 过是我对于黑暗的浮想联翩罢了。黑暗 终究会过去,光明总是会到来。人生也 是如此: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这时,夜已经深了,我在不知不觉中 顺利地睡着了。经历了那一夜后,我发 现自己不再那么害怕黑暗啦! (作者系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学生) □陆一 心香一瓣 寻觅 春荷 □鞠雨箐(作者系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学生) □蔡瑞极 品读人生 剧透 (卡通漫画) □郑钰欣(作者系上海市进才中学学生指导老师:张玉林) 说宋词

Transcript of ESSAYS 学生文萃 2015.4 · 无论是散文、随笔、诗歌、读后感,抑...

  • 学生文萃

    8

    □周利迦诗意翩翩□倪颖岁月留声

    我与祖父 青春歌谣

    □张申昊成长日记

    我战胜了黑暗

    ESSAYS

    小编的邮箱里,最近又收到了不

    少同学和老师的投稿来信。真诚感

    谢大家对“学生文萃”的支持,我们一

    定会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今天的

    版面上,就有几篇自发来稿的作品,

    其中有你的吗?

    如果你还在犹豫,赶紧行动吧!

    无论是散文、随笔、诗歌、读后感,抑

    或是绘画、摄影和书法,都可以在这

    里尽情展现。稿件一经录用,我们都

    将开列稿费、赠予样报!

    投稿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丁香

    路 716 号 B 楼 2 楼吴燕收。邮编:

    200135。

    信封上请写明“学生文萃”投稿,稿

    件中请写明姓名、学校、班级、联系地址、

    邮编等信息。非文字类作品建议拍成图

    片格式发送至邮箱,原稿恕不退回。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小编有约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吴燕 美编/黄辰毅 2015.4.24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一个年过八

    旬的老人,两人坐在房间里。温暖的阳光

    洒进房间,照得不大的房间亮堂堂的。房

    间里传出融合着稚嫩与沧桑的朗朗读书

    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幅

    温馨的画面,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个定

    格。

    那时,与老祖父住对门的我天天往他

    那里跑。“从上海到海门,我就喜欢颖颖这

    一个孩子。”老祖父常对别人这样说。人

    都是这样,谁对他好,他就喜欢谁、依赖

    谁。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总是早出晚归,他

    们既没有时间陪我玩,也没有时间陪老祖

    父聊天。每天,都是我陪着老祖父聊天,

    他陪着我游戏,说我与老祖父的关系比父

    母更亲密一点也不为过。

    四、五岁的我,照例在老祖父家玩

    耍,那时突然对他家里那本厚厚的《辞

    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它从书柜

    里搬了出来,放在桌子上,一页一页地翻

    看。虽然看不懂上面深奥的汉字,但我

    仍为自己能够看书感到高兴。说起来,

    老祖父是个特别爱学习、有学问的人,之

    前他总喜欢翻出一本又一本书,给我讲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还总是教导

    我:小孩子要孝敬父母,要尊重长辈,做

    人要讲信用……我如今这么爱读书,就

    是受了老祖父的影响吧。

    我看《辞海》看得入迷,小孩子手没个

    轻重,“砰”地一声,书不小心掉了下去。

    当时,我被吓坏了,再往下一看,更是紧

    张,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啪嗒啪嗒地掉

    了下来,砸在那两页几乎脱落的书页上。

    那可是老祖父最爱的书,是他从海门千辛

    万苦搬到上海的,好像还是他求学的见证

    者。这可怎么办?我蜷缩在墙角里,抽抽

    搭搭地哭个不停。

    不一会儿,老祖父应声而来。看到此

    情此景,他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令我惊

    讶的是,他并没有理睬那本可怜的《辞

    海》,却径直朝我走来。“别担心,一本《辞

    海》没什么大不了的,待会儿一粘不就好

    了吗?”他边说,边用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

    头,“颖颖呀,我看到你能够自己读书,别

    提有多高兴了!咳咳……将来一定会成

    为才女的。呵呵!咳咳……”我破涕为

    笑,却一点也没有在意老祖父的那几声断

    断续续的“咳咳”声。

    后来,我长大了,老祖父却去了。亲

    戚从海门赶来,撕心裂肺的哭声中,我才

    惊觉,亲情居然如此易逝!想起老祖父教

    过我的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再看看哭

    得伤心欲绝的父母,我真是心如刀绞啊,

    不禁潸然泪下。

    金色的阳光照进房间,洒在老祖父的

    遗像上,也洒在我的脸上,还洒在父母抽

    搐的肩上。我朝老祖父鞠了三躬,心里默

    默地许诺:“等我长大了,无论多么忙,一

    定要多陪陪我的父母,不能让他们也像老

    祖父那样孤独地离去。”

    抬起头,阳光中,我仿佛回到了那间

    洒满了阳光的房间,还有那融合着稚嫩

    与沧桑的朗朗读书声“春眠不觉晓,处

    处闻啼鸟……”老祖父的身边,不仅有

    我,还有我的父母,一家人享受着天伦

    之乐。

    (作者系东昌东校学生 指导教师:王晓云)

    站在田野里,幽幽垄上行,寻觅着那

    不一样的气息。

    那气息就在柳枝上——

    但见柳枝,如同秀发,随风飘逸;如同

    少女,婀娜多姿;如同彩带,摇曳起舞;又

    如同秋千,你瞧——上面“坐”着嫩芽儿,

    伴着一阵杨柳风忽高忽低,那分明是一个

    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带着杏花雨的嫩芽

    儿,间或含蓄地回眸一笑,露出嫩绿的小

    脸。她还时不时跟河水逗乐,又看着眼前

    “镜子”里的自己,梳理自己的长发。这

    时,调皮的风和古灵精怪的河水联合打起

    了小算盘,风推了河水一把,河水做起了前

    滚翻,滚乱了柳枝刚弄好的发型。柳枝有点

    生气,用手给河水轻轻挠痒,河水怕痒,不停

    荡出漾漾花纹,看得岸上的女孩笑意盈盈。

    又一场润物细雨无声而至。没有雷

    声轰鸣,没有冬日的刺骨。那雨,像牛

    毛、像花针、像细丝,淅淅沥沥地落到柳

    枝上,滋润着新长的嫩芽儿;落到河面

    上,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落到大树上,增

    添了大树的一份新意。

    不知何时,看那湖边早已站满了放

    风筝的人,有的放了几次都失败,但仍然

    在努力尝试;有的放累了,躺在了软绵绵

    的草地里,沐浴着阳光,倍感惬意;有的

    即使汗流浃背,还在不停追逐……欢笑

    声、鼓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似凝结

    了空气,遏制了行云。

    骤然间,隐约听见几个小男孩要举

    行风筝比赛,循声走去:只听见一个戴眼

    镜的男孩说:“哇!我的‘火箭’飞上去

    了!”不一会儿,环顾四周,只见“蝴蝶”、

    “蜜蜂”都飞上了天。“蝴蝶”翩翩起舞,

    “火箭”直冲云霄……原本单调的天空布

    满了五彩缤纷的霓虹。那些风筝载着梦

    想、载着欢乐、载着汗水,越飞越高。

    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落在了河

    边。那是我和妈妈提着篮子来采摘新鲜

    的荠菜。那荠菜就像画家为春天画上的

    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眼都是。微微向

    上翘起的绿叶,敞开心扉,冷不丁地抛给

    你一个媚眼。在我的家乡,脆嫩无比的

    它可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就在人们的心窝里。

    (作者系上海市秋萍学校学生 指导老师:沈根官)

    驾驶着青春的帆船

    把握着梦想的方向

    驶向心灵的港湾

    终究没有逗留

    遥望远方……

    踏着光阴的波浪

    沐着温和的暖阳

    船桨悠悠地划着

    荡漾开点点青春

    清脆嘹亮歌声

    在海面上回荡

    劈波斩浪

    青春是洁净的纯云

    童真无邪

    青春是亮丽的花朵

    开遍整个天涯

    青春是无名小草

    小 但经得起风吹雨打

    青春是一杯绿茶

    苦涩中也带有一丝幽香

    青春是叮咚小溪

    但也有干涸的时候

    青春是缤纷彩虹

    却又消失在天际的一端

    青春是少年美梦

    美好,但也会梦醒

    我们舞着时代的节拍

    用活力点亮人生

    我们唱着青春的歌谣

    用艺术照亮前方的路

    我们在歌唱

    我们在舞蹈

    我们不后悔……

    (作者系上海市罗山中学学生)

    提起中国古典文学,那千百年的起

    承转合所铸造的文字力量震撼了一代又

    一代人,而于我,宋词之美尤为动人。

    词是诗与曲中间的发展界限。诗

    庄、词媚、曲俗,它们在中国古典文学史

    上“并肩而立”,于理性和感性之中表达

    和探讨着人性,现实和浪漫的色彩在其

    间绽放。而其中,词,在我看来最为饱满

    有力,突破了唐诗苛刻的格律限制,通过

    错落有致的组合,以独特的柔韵吹散世

    俗之风。

    宋词之美在于意象。从语言风格上

    看,婉约派多朦胧宛转,豪放派多率性阔

    达,但对意象的精妙应用都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这些意象大多来自于平淡生

    活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以

    为,赏词的过程倒与品茶有几分相似,初

    读清淡非常,细品之后往往才能感受其

    中的意境和情感。

    宋词之美在于多样。虽说宋词大多

    以含蓄为美,我却能在词里看到更多对

    情感的表达的大胆尝试。就如蒋勋所说

    的,他在宋词中看到了人的多样性以及

    对于人的多样性的尊重,还看到了生命

    的丰富。而词人出世的生活态度,更是

    让我钦佩。他们往往不为世俗所牵绊,

    着实难得。人是自由的,故词也是自由

    的。

    宋词的蓬勃发展与词人密不可分。多

    情的柳永,豁达的苏轼,悲情的李清照……

    词人各有特色,他们的个人风格也体现在

    了词作之中。“白衣卿相”柳三变耽于个人

    情感,却又洒脱不羁,感情牵绊和流浪情

    怀的矛盾成为他写作素材的来源;豪放派

    苏轼的词作融合儒佛道三教,豁达面对世

    事变迁,其率性本质让人动容;而李清照

    作为一位女子,热爱生活敢于突破,却郁

    郁而终,读之思之令人惋惜不已。

    宋词,它或旷达或缠绵,或厚重或轻

    巧,它是半胧淡月,是梨花榆火,是飘花

    流水,也是来自一千年前的淡淡呓语。

    (作者系上海市建平中学学生)

    我从小就怕黑,这曾经是我的一大

    弱点。

    那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在忙工作,让

    我一个人先进房间上床睡觉。我尽管非

    常害怕黑暗,但还是颤抖着手关上了灯。

    顿时,无尽的黑暗向我涌了过来……真的

    和恐怖小说中描写的一模一样,就差张牙

    舞爪、有着血盆大口的怪物了。

    我想要尖叫,但我怕把魔鬼引来。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似乎有无数

    可怕的生物,他们如妖魔鬼怪,一个个挥

    舞着镰刀,想要收割我的魂魄;手持着利

    刃,想要把我大卸八块;甚至随时准备将

    我扔下油锅……我感觉自己的心已提到

    了嗓子眼,身上的冷汗浸湿了衣服。

    突然,我的脑海里响起了一个响亮

    而清脆的声音,“你是一个男子汉,黑夜

    算什么?”这句来自妈妈的鼓励,让我一

    下子清醒了过来。我开始给自己打气:

    妖魔鬼怪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你是男子

    汉,为什么要自己吓自己呢?黑夜吞噬

    了光亮,但它吞噬不了光明,心里没有黑

    暗,就不会有什么鬼怪。

    想到这里,我逐渐平复了情绪,躺到

    了自己的床上。是的,所有的黑暗不过

    是我内心的恐惧,所谓的妖魔鬼怪只不

    过是我对于黑暗的浮想联翩罢了。黑暗

    终究会过去,光明总是会到来。人生也

    是如此: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这时,夜已经深了,我在不知不觉中

    顺利地睡着了。经历了那一夜后,我发

    现自己不再那么害怕黑暗啦!

    (作者系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学生)

    □陆一心香一瓣

    寻觅

    春荷 □鞠雨箐(作者系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学生)

    □蔡瑞极品读人生

    剧透(卡通漫画) □郑钰欣(作者系上海市进才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张玉林)

    说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