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13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总第 66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016 年第 1 期) 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 2016 4 27 【要闻聚焦】 国家遥感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2016 年地球观测组织计划管理委员会第 1 次会议召开.............................................................2 国家遥感中心召开 2015 年度业务部联系人会议.........................................................................3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第 2 次政府间谈判在意大利罗马顺利举行 ...................................4 中国牵头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采购与支持产权国际工作小组进展顺利......................4 农业应用部唐华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5 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一行视察渔业遥感部 ....................................................................................6 系统总体部牵头遥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入选 2015 年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7 系统总体部参加纪念李小文院士暨定量遥感学术研讨会..........................................................8 卫星遥感监测 2015 年底末北大西洋冬季超强风暴对北极大气的影响 .................................9 光学遥感部被授予国家级空间光学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1 系统总体部获授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标准化分会.....................................................................11 系统总体部获批成立国家遥感中心国家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 12

Transcript of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Page 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总第 66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016 年第 1 期)

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 2016 年 4 月 27 日

目 录

【要闻聚焦】

国家遥感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1

2016 年地球观测组织计划管理委员会第 1 次会议召开 ............................................................. 2

国家遥感中心召开 2015 年度业务部联系人会议 ......................................................................... 3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第 2 次政府间谈判在意大利罗马顺利举行 ................................... 4

中国牵头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采购与支持产权国际工作小组进展顺利 ...................... 4

农业应用部唐华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5

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一行视察渔业遥感部 .................................................................................... 6

系统总体部牵头遥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入选 2015 年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 ........... 7

系统总体部参加纪念李小文院士暨定量遥感学术研讨会 .......................................................... 8

卫星遥感监测 2015 年底末北大西洋冬季超强风暴对北极大气的影响 ................................. 9

光学遥感部被授予国家级空间光学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11

系统总体部获授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标准化分会 ..................................................................... 11

系统总体部获批成立国家遥感中心国家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 ..................................... 12

Page 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系统总体部获批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 13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召开第 1 届 1 次学术委员会 ................... 14

苏奋振和杨元喜分别被聘为地理信息系统部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 15

系统总体部获 2015 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 ....................................... 16

光学遥感部多项创新成果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17

农业应用部陈仲新研究员及其团队入选农业部第2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 18

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分析与区域应用项目荣获 2015 年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

奖一等奖 ............................................................................................................................................... 19

【研究进展】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 973 项目 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21

中国比利时全球植被科学卫星星座计划第 1 次国际用户会议在比利时召开 ................... 22

973项目全球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作用的卫星观测与模拟研究取得

阶段性进展 ........................................................................................................................................... 23

国家 863 计划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项目召开第 10 次

工作会议 ............................................................................................................................................... 25

同架次变航高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 26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完成全球 500 米森林冠层高度图 ............................................................... 27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实现我国高分四号卫星数据的稳定可靠接收 ..................................... 28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数据 ....................................................... 29

地面站成功接收“悟空”首批科学探测数据 ............................................................................. 30

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获批国家标准................................................................ 31

农业应用部高分专项农业应用示范成果进入国家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 33

“十二五”计划新疆及周边区域遥感动态监测与应急管理系统开展项目验收 .................... 34

高分辨率 SAR 图像目标认知模型及高效算法研究重点基金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 35

系统总体部牵头承担的强度关联课题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 36

863 项目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项目召开示范飞行试验

方案评审会 ........................................................................................................................................... 37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无人机遥感系统监管系列标准预审会 .................................................. 39

Page 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63 计划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项目开展河北沙河示范

应用飞行试验 ...................................................................................................................................... 40

研究发展部开展东北积雪全波段地物波谱测量试验................................................................ 42

气候变化情景下赞比西流域农业开发对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项目启动 ................... 43

重庆分部获 2015 年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研项目资助 ........ 45

我国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45

城市交通诱导与导航出行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项目荣获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6

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试验样机研制完成并成功进行外场系留气球试验 .......... 47

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室内外一体化定位管理技术集成及典型示范项目启动 ............... 49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贫困精准识别通过项目验收 .................................................................... 50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线工作包联盟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 ......................................... 51

南沙空间信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51

系统总体部受邀参加 863 计划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源研制项目启动会 ................................... 53

李传荣应邀参加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2016 年度型号工作会 .......................... 54

系统总体部参加地基对月观测试验 ............................................................................................... 54

上海天文台研究极亮X 射线源准周期振荡 ................................................................................ 56

【学术活动】

系统总体部参加第 9 届移动测量技术国际专题研讨会 ........................................................... 59

系统总体部参加中欧“龙计划”(三期)陆地遥感高级培训班............................................ 60

系统总体部参加 2015 年第 5 届电气工程与信息国际会议 .................................................... 61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国际标准项目讨论会 ................................................................................. 62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办公会 ........................................................... 63

李传荣研究员参加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5 届 2 次理事长会 ....................................................... 64

系统总体部参加国家标准评估会 ................................................................................................... 65

系统总体部参加 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6

系统总体部参加 2015 年光学计量技术研讨会及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 7 届光辐射计量专

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 67

系统总体部参加第 6 届全国量子成像学术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 68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 1 届学术年会 ............... 70

Page 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系列标准预审会 .................................................. 71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 届 3 次全体会议 ........................ 72

系统总体部受邀访问中科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73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西沙珊瑚礁工程地质与生态环境研讨会 .............................................. 74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赤水河流域生态价值和河流健康评价研讨会和项目启动会 .......... 75

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召开第 2 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 76

光学遥感部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78

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主办第 2 届国际热带与亚热带遥感应用会议 .................. 78

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推动中美四校在珠江三角洲开展城市遥感联合实验 ............... 79

王卷乐研究员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数据指南研讨会 .................................................. 81

ACM SIGSPATIAL China 2015 年会暨时空大数据管理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81

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三亚召开 ............................................................................. 82

地理信息系统部 2015 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 85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智慧城市标准与评价工作研讨会 ........................................................... 86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确权登记试点工作进度统计与分析研讨会 ......................................... 87

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应用研讨会暨第 4 届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工作组会议在惯性

导航系统与装备部召开 ..................................................................................................................... 88

系统总体部参加第 2 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 ........................................................................ 89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电磁卫星科学数据分级定义评审会 ....................................................... 90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成功召开科技创新论坛 ............................................................................. 90

系统总体部参加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全球自主辐射定标场网第 4 届工作组会议及

第 27 届可见光红外定标技术分组会议 ........................................................................................ 91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科学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第 2 次研讨会在广东分部国家超

级计算广州中心成功召开 ................................................................................................................ 93

第11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暨时空行为研究与应用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分部召开 . 94

国家天文台青促会举办午间学术沙龙第 23 期活动 .................................................................. 95

【合作交流】

全国人大调研组考察三亚园区 ....................................................................................................... 96

重庆分部与资料服务部开展深度合作 .......................................................................................... 97

Page 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新疆兵团分部研究人员赴瑞士参加无人机系统培训交流 ....................................................... 97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2015 年度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 .......................... 98

光学遥感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河流遥感应用项目交流 .................................................. 99

光学遥感部与辽宁省经济合作局达成合作共识 ...................................................................... 100

【科技服务】

高分辨率陆地观测卫星紧急监测台湾高雄地震等 3 起灾害 ................................................ 101

光学遥感部研制的高分四号相机首图发布 ............................................................................... 101

地理信息系统部科学家开展南海油气设施遥感验证考察工作 ............................................ 102

光学遥感部多光谱遥感技术首次科研成果成功 ...................................................................... 103

重庆分部获批成立重庆市智能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105

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重庆分部 ......................................................... 105

重庆市成立测绘地理信息众创空间 ............................................................................................. 105

【综合资讯】

国家遥感中心举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专题学习会.......................................... 107

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108

印洁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 109

晏磊老师团队喜获 2015 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 110

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通过环境保护部评估 ................................................... 111

海南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揭牌成立 .......................................................................................... 112

三亚遥感卫星虚拟地面站系统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113

无人机航摄操控员培训班成功举办 .......................................................................................... 114

2015 年全国测绘地信行业技师评审工作会议召开 .............................................................. 115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出版发行第 100 期 ............................................................................ 116

第 1 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工作交流会召开........................................................... 117

第 1 期注册测绘师继续教育必修课培训班圆满结束........................................................... 118

应急救援部举办无人机侦测分队冬训 ..................................................................................... 119

石坚论坛第 34 讲顺利举行 ......................................................................................................... 120

石坚论坛第 35 讲顺利举行 ......................................................................................................... 120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第 3 届企业文化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 121

Page 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北京分部开展连续运行参考站市场应用发展需求调研 ...................................................... 122

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第 2 届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 122

Page 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

【要闻聚焦】

国家遥感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签署战略合1.

作协议

2 月 19 日,国家遥感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签

署了《关于共建中国

全球综合地球观测

系统(GEOSS)中

心的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遥感中心廖小

罕主任和中国科学

院遥感与数字地球

研究所顾行发副所

长在国家遥感中心出席了签约仪式。该协议旨在基于中国参加地球观

测组织(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机制进一步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

共同推进中国参加 GEO 相关工作,与此同时,进一步增强 GEO 中国

秘书处全面支撑中国参加 GEO 部际协调小组的工作。

中国 GEOSS 中心是在国家遥感中心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

究所共同领导下的,以全面支撑 GEO 中国秘书处工作为主要任务的,

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进行管理运行的专门机构。根

据协议,考虑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

势,双方将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就机构组成、战略合作等领域开展

中国 GEOSS 中心的共建工作,逐步实现亚洲及大洋洲 GEOSS、亚欧

大陆 GEOSS 以及全球 GEOSS 的战略目标。

中国作为 GEO 创始国之一,一直担任 GEO 联合主席国和执委会

成员国,为了更好地支撑中国参与 GEO 工作,自 2012 年,经国务院

批准,由科技部联合国内 18 个相关部门成立了中国参加 GEO 工作部

际协调小组,由 GEO 中国秘书处负责支撑工作。

(国家遥感中心、研究发展部 联合供稿)

Page 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 要闻聚焦

2016 年地球观测组织计划管理委员会第 1 次会议召开 2.

在 2015年 11月 10日-13日于墨西哥召开的地球观测组织(GEO)

第 12次全会和第 4次部长级峰会上,

与会各方通过了《墨西哥城宣言》,

启动了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

( GEOSS )十年战略执行计划

(2016-2025 年),正式开启了 GEO

新十年的发展阶段。为更好实施

GEO 新十年战略执行计划,GEO 专

门成立了计划管理委员会。计划管

理委员会直接向 GEO 全会负责,是

GEO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所推行的

重大举措,对后续确立工作计划项

目、制定相关标准和推进新十年 GEOSS 计划将发挥关键作用。

GEO计划管理委员会第 1次会议于 2月 2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 14 个成员国和 13 个国际

组织的计划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

李朋德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并当选为 GEO 计划管理委员会联

合主席。

此次会议上,根据计划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规则,在各成员国和国际

组织推荐的 42 名委员的基础上经选举产生了三位联合主席,国家测绘

地理信息局李朋德副局长当选,其他两位联合主席分别为美国国务院海

洋、国际环境与科技事务局高级政策顾问约翰·马图斯扎克(John

Matuszak)和欧洲环境署执行董事蒂姆·黑格(Tim Haigh)。会议还选

举产生了三个 GEO 执委会观察员席位,分别为地球观测卫星委员会

(CEOS)、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

在本次会议上,由我国提出并主持的亚大地区(亚洲大洋洲)全

球综合观测系统(AO-GEOSS)作为 GEO 启动项目纳入 2016 年工作

计划项目。以亚大区域为切入点,该项目将充分发挥我国作为代表亚

Page 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3

大区域的联合主席国的优势地位,带动我国逐步实现对全球进行综合

观测的目标。

我国是 GEO 创始国,同时也是代表亚洲大洋洲的联合主席国。

目前,我国在 GEO 计划管理委员会拥有两个席位,分别为李朋德副

局长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顾行发副所长。此次会议的成果,

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在GEO全球事务尤其是GEO亚洲大洋洲区域事务

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我国将在后续工作中,充分利用 GEO 计划管

理委员会联合主席功能,组织整合多方资源,在我国主导的 GEO 工

作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为 GEO 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国家遥感中心召开 2015 年度业务部联系人会议 3.

为全面总结国家遥感中心及各业务部 2015 年度工作,增强国家

遥感中心“小核心、大网络”的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各业务部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2015 年 12 月 28 日,国家遥感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业务

部联系人会议,63 家业务部联系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遥感中心

李加洪总工程师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遥感中心综合与地球观测处张松梅处长对国家遥感中心本

部 2015 年工作情况及 2016 年重点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各业务部联

系人分别就业务部 2015 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加强业

务部工作提出了建议。

李加洪总工程师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会议给予充分肯定,国家遥

感中心和各业务部通过本次会议相互交流了本年度的工作进展和经

验,达到了沟通交流的目的。同时,希望各业务部要进一步深入加强

合作,充分发掘潜能、优势互补,在“小核心、大网络”机制下相互

支持、共同发展。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1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4 要闻聚焦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第 2次政府间谈判在意大利罗马顺利举行 4.

1 月 26 日-28 日,合作司尹军参赞、王蓉芳处长,基础司杨旭东

同志,国家遥感中心景贵飞副主任以及来自国家天文台的彭勃研究员、

秦波研究员,华意律师事务所徐飞律师、大成律师事务所潘攀律师组

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平方公里射电天文望远镜

阵列(SKA)第 2 次政府间谈判会议,来自其他成员国英国、澳大利

亚、南非、意大利、印度、荷兰、瑞典、新西兰及准成员国加拿大的

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中方代表团全面、积极参加各项议题的磋

商,按照我方技术、科学方面的准备基础和利益竞争点,争取大多数

成员国支持,对谈判进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基本把握了会议的

节奏,圆满完成了会议预案的各项任务。

尹军参赞作为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对各项议题进行了发言,明确阐

述了中方的意见和关切。我方的发言内容主要站在保证将 SKA 按时

开工建设、建成高质量科学设施的角度,提出了中方针对不同议题工

作模式的建议,致力于调和各成员国的观点和关切、SKA 顺利推动,

对争论问题的解决具有建设性,受到大会的重视以及其他各国代表

的呼应。

总体来看,这次会议的主要进展在于所有核心议题都已经全面铺

开,各方的关切都已经基本表达,相互之间就各项议题进行了磋商,

但整体上距离达成一致还有较大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工作。这个结果

符合我方的预期,也是在我方推动下达成的。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中国牵头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采购与支持产权国际工作小组5.

进展顺利

第一次政府间谈判期间经成员国一致同意,成立了四个工作组。

对于谈判中未讨论确定的重大问题进行会下研究,其中,中方牵头采

Page 1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5

购与知识产权工作组。采购与知识产权是近期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

列(SKA)建设的主要关注议题,将涉及各国投资的分配、建设内容。

作为该工作小组的主席国,近几个月来,中方在多次组织国内专

家对相关重要议题进行研讨的同时,主持召开多次国际工作组会议,

会议由作为工作组主席的国家遥感中心景贵飞副主任主持,各成员国

和 SKAO 均派代表参加。

几次会议就采购和知识产权相关的各重要议题进行深入磋商,并

达成有效共识。在中方的带领下,该议题进展顺利。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农业应用部唐华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6.

2015 年 12 月 7 日,中国工程院公布 2015 年院士增选名单,此

次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521 名。经评审和选举,最终产生了

70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

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

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应用部)

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主任唐华俊当选中国工程

院农业学部院士。这是农业

应用部首位当选的中国工

程院院士。

唐华俊长期从事基于遥感技术的农业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作物

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研究。在传统耕地资源研究基础上,开

拓到耕地内部的农作物空间格局研究。建立了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

科学监测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区域及产量;创建了系列空间模型,

定量解析了过去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过程

及规律;建立了耦合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的综合模型,模拟未来农作

物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

Page 1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 要闻聚焦

进步二等奖 2 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5 项;发表论文 220 篇;

出版著作 10 部。2004 年被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海外)通信院士,

2010 年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高级专家。

(农业应用部 供稿)

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一行视察渔业遥感部 7.

2015 年 12 月 4 日,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部)视察指导工作,农业部渔业局赵兴武

局长、农业部长江办李彦亮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显良院

长、农业部船检局李昌健局长、上海市农业委员会邵林初副主任等领

导陪同考察。

渔业遥感部主任陈雪忠所长等陪同于副部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业

务部鱼类标本馆、渔业遥感信息技术实验室、渔具模型试验水槽等。

在视察中,于康震副部长对远洋渔场渔情信息服务工作和近海渔船的

北斗导航监测及船位大数据分析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于副部长对业务

部在科研工作和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陪同于康震副部长一行参观的还有中国船舶检验局、上海市农委、

上海船舶检验局等其他有关领导。

(渔业遥感部 供稿)

Page 1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7

系统总体部牵头遥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入选 2015 年中国遥8.

感领域十大事件

2 月 26 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5 届 2 次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在京召开,会议公布了 2015 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结果。

由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牵头完成的遥感技术标准体

系研究工作,以《我国首个国家级遥感技术标准体系建成》为题入选

“2015 年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排名第五。

由系统总体部牵头负责的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遥感技

术标准体系研究”项目于 2015 年完成了研究工作,并建成了国际上

首个国家级遥感技术标准体系。该体系由遥感技术通用基础、遥感数

据获取、遥感器定标、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信息提取、遥感产品真

实性检验、遥感数据管理与服务八个大类组成,涵盖 42 子类、388

项遥感技术标准。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5 年全体会议

通过了我国遥感技术标准体系,对体系体现技术领域范围广、应用行

业跨度大的完整性,继承现有成熟技术的充分性,反映新的创新技术

与方法的包容性给予了高度肯定。在遥感技术产业化、遥感数据市场

化、遥感应用信息化国际发展大趋势下,我国遥感技术标准体系的建

立,将对加快我国遥感技术与应用进入社会化、公众化服务发展进程,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入选表明系统总体部标准化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的充分认

可,体现了标准化工作已受到领域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对扩大系统

总体部业内影响力、持续做好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大

有裨益。

Page 1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 要闻聚焦

“2015 年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文件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纪念李小文院士暨定量遥感学术研讨会 9.

1 月 9 日,受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联合邀

请,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对地观测

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在北京

师范大学举行的纪念李小文先生暨定量遥感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了学

术交流。

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纪念李小文院士在定量遥感领域的学术

贡献,并就李小文院士生前主持的院士咨询项目“关于提升我国主导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的建议”进行专家咨询和讨论。同时,研

讨会还安排了 4 个关于定量遥感理论和试验的主题报告,以及 6 个关

于定量遥感应用的会议报告,全面反映了国内定量遥感领域的最新进

展。另外,为了缅怀李小文院士崇高的科学精神,北京师范大学设立

了以李小文院士命名的公益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李小文基金,该基

金包括“李小文遥感科学奖”和“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以奖励在遥

感科学理论、方法上有重大创新、对遥感行业科技进步有重大贡献的

优秀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

李小文院士是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承载的中国科学院定量

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应邀指导系统总体部牵

Page 1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9

头建设的包头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并为系统总体部出版的《无

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技术》一书作序,为实验室的成立和建设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系统总体部 供稿)

卫星遥感监测2015年底末北大西洋冬季超强风暴对北极大气的影响 10.

2015 年 12 月末发生在北大西洋北部海域的一次超强冬季风暴直

扫北极点,导致北极

地区地表气温在一

日之内急升 30 多度

达到 0℃以上,是全

球有卫星观测记录

以来的第一次。气象

卫 星 遥 感 部 利 用

AIRS 多种卫星遥感

资料监测了此次风

暴对冰岛和弗拉姆海峡两个地区大气的影响,并利用 NCEP/NCAR 再

分析资料和 HYSPLIT 后向轨迹分析资料,对卫星监测结果给出了解

释。卫星遥感监测表明,冰岛 2015 年 12 月 26 日臭氧总量急剧减少,

与 25 日相比减少了 110DU,达到 25 日臭氧总量的 1/3;对比 25 日和

26 日的臭氧垂直廓线,可见 26 日 250-5hPa 高度层升轨和降轨臭氧数

值分别减少 88.2DU 和 89DU,占臭氧总量减少量的 80%,监测表明

水汽和温度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冰岛地区大气臭氧和水汽柱总量日变化

Page 1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0 要闻聚焦

在弗拉姆海峡,

大气臭氧总量从

27 日开始下降过

程,到 29 日达到极

小值,于 28 日后缓

慢回升,但维持在

12 月平均值以下

的水平,直到 1 月

2 日才回复到平均

值以上。臭氧垂直

廓线对比分析表明,

与 28 日相比,29 日臭氧减少主要发生在 250-50hPa 高度层,该高度

层臭氧减少量占总量减少量的 70%。监测表明,在该区域水汽和臭氧

日变化呈现紧密的负相关性,这是由于该地区大气从低层到高层都是

由南风控制。

卫星监测还表明,该区域大气温度从 28 日开始出现显著升高,

29 日地表温度达到 0.53C,在 12 月份北极点附近地表温度达到如此

高温实属罕见。监测还表明,1000-300hPa 高度内升温最明显,该高

度的温度升高持续到 2 日。水汽廓线对比分析表明,从地表到 300hPa

各高度层水汽含量 12 月 28 日-1 月 2 日均有所增加,尤其是 29 日

600-400hPa 高度水汽增加最大,达到 12 月平均值的 4-5 倍,此后迅

速减少,但仍然维持在 12 月平均水平以上。

此次对北极大气臭氧、温度和湿度均产生重要影响的北大西洋冬

季风暴,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 2015 年强厄尔尼诺两大背景下产生的,

是一个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影响北极气候的典型个例。此次风暴影响的

卫星监测结果表明,秋季和冬季北大西洋风暴的动力输送是影响冰岛

地区大气臭氧急剧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大西洋向北极地区输送热量

的重要途径。此次风暴输送的大量来自中低纬度温暖潮湿的空气,导

弗里曼海峡地区大气臭氧和水汽柱总量日变化

Page 1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1

致北极极地涡旋的反转,进而导致 2016 年 1 月东亚大范围的世纪超

级严寒,这方面的卫星监测和机理分析未来有待进一步开展。

(气象卫星遥感部 供稿)

光学遥感部被授予国家级空间光学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1.

1 月 19 日,2015 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空间光学仪器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河

南省副省长徐济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郭建平副部长

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光学遥感部)被认定为新

一批国合基地,并进行证书授牌仪式,

本次会议明确国家在国际科技计划方面除现有的“政府间双多边

国际合作专项”外,即将增加“国际创新合作专项”;科技部会进一

步加强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宣传力度,牵引建立大的产业联盟。

此次会议与不同企业、高校交流了在国际合作工作中的问题和实践经

验,并讨论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如何更好地参与国家战略,加强

创新合作。光学遥感部将以此作为联合创新研究工作的借鉴。

(光学遥感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获授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标准化分会 12.

2 月 26 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5 届 2 次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百余家单位的近 200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

学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对地观测技术应

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分别作为遥感应用协会的副理事长、常务

理事兼副秘书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致词。他在讲话中特

别感谢了系统总体部对协会工作的支持,对系统总体部承担的协会交

予的我国空间技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

Page 1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2 要闻聚焦

出该工作有效支持了“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为国家国防科

技工业局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持和咨询服务。另外,会上还

举行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标准化分会授牌仪式,由罗格为标准化分会

授牌,唐伶俐研究员作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标准化分会委员兼秘书长

上台领取了牌匾。会议还审议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2015 年工作报告、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章程》,以及协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和副

秘书长调整情况,宣布了 2015 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结果。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标准化分会是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下属非法人

机构,受协会委托由系统总体部负责筹建,并于 2015 年 12 月 26 日

获批成立(中遥函[2015] 20 号),秘书处设在系统总体部对地观测技

术应用研究部。该分会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领导下,负责组织遥感信

息技术领域标准化活动,以便加快我国遥感相关产业发展。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获批成立国家遥感中心国家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 13.

2015 年 12 月 15 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下文(国遥字【2015】

81 号),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联合北京市

信息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公司成立国家遥感中心国家

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并纳入国家遥感中心业务部体系,由系统

总体部具体负责。

此次批复成立的国家遥感中心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是在

“十一五”以来国家 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项目持续支持

下,由系统总体部牵头构建的包头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以下简

Page 1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3

称包头场)。包头场航空航天共用,集载荷严格航空校飞、在轨定标

与性能评测、产品真实性检验功能于一体,已对多型国产遥感载荷进

行了航空飞行测试,并用于国内外十余颗遥感卫星的辐射定标与载荷

性能在轨测试,在推进我国遥感技术定量化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

作用。2014 年该定标场正式纳入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CEOS)

全球自主辐射定标场网(RadCalNet),作为 RadCalNet 全球首批四个

示范场之一,提供高频次全球自主定标服务,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对地

观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包头场成为国家遥感中心国家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将有利

于固化系统总体部已承研国家科技项目的研究成果,促进并规范定标

场的建设及业务化运行,推动其在我国遥感数据质量标准化与应用效

益提升中发挥更大效益,并为系统总体部继续深入开展定量遥感信息

技术研究提供强有力支撑。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获批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14.

2015 年 12 月 21 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第九批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挂牌名单,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

部)申请的定量遥感信息技术实验室获批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Page 2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4 要闻聚焦

成功申请挂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为系统总体部提供了新的发展

平台。在促进现有对地观测技术成果向我国遥感技术市场转移转化的

同时,将加快同企业的产业化对接,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不断推动

科研成果创新,为服务国民经济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由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理委员会、发展与

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财政局联合支持,于 2006 年启动,

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独有的高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助

力北京高科技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力推动产学研结合,积极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系统总体部 供稿)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召开第 1 届 1 次学15.

术委员会

3 月 1 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卫星导航系

统装备部)的“卫星导

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在北京成

功召开了第 1 届 1 次学

术委员会。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

主任杨元喜院士主持,

学术委员会委员刘经南

院士等参加了会议。与会成员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蔚保国研究员作的

“2015年实验室工作汇报”和“实验室运行与规划报告”,审阅了“2015

年实验室工作报告”“实验室运行与规划报告”“学术委员会章程”和

“2016 年度开放基金课题介绍”等材料。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卫星导航领域

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整合依托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

Page 2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5

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卫星导航领域的优势研发力量,以开展应用基础理

论与共性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同时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

卫星导航装备应用技术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学术委员会审议了重点实验室四大研究方向:(1)信号监测与性

能评估;(2)系统测量与时间同步;(3)导航增强与组合定位;(4)

智能导航与位置服务和各方向的后续发展规划。学术委员会专家认为,

本试验室研究特色鲜明,具有多个有着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平台;实

验室研究工作既瞄准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又立足于国民经济

发展的需要,很好地履行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责任和任务。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定位于卫星导航

系统工程建设和导航装备性能提升的应用基础理论与竞争前共性技

术,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引

领和带动我国卫星导航行业技术进步。

当前实验室已培养了一批学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

家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批具有技术创新、产业化意识较强和管理

水平较高的领导班子,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技术研究开发人才。

实验室将致力于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频率兼容互操作和北斗导航

服务性能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使得北斗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

更加可靠的服务能力。还将致力于北斗高精度应用和位置服务应用技

术研究,建立“理论+技术+产品+应用+产业”的卫星导航一体化发展

模式,促进北斗应用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化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 供稿)

苏奋振和杨元喜分别被聘为地理信息系统部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16.

根据 2015年 12月 17日《中国科学院关于聘任环境化学与生态

毒理学等 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的通知》(前任

通字【2015】4号),聘任苏奋振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

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主任,聘任杨元喜为中科院地理科

Page 2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6 要闻聚焦

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任期至下次评估后

换届完成为止。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获 2015 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 17.

2015 年 12 月 5 日,中国科学院下发《中国科学院关于表彰 2015

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的决定》(科发促字[2015] 168 号),公

布了 2015 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名单。以中国科

学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为首的“高分辨率

遥感综合定标技术系统及其应用团队”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

奖科技贡献二等奖。

“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技术系统及其应用团队”在国家 863 计

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项目持续支持下,攻克了宽动态高均匀固

定人工靶标技术、自主辐射定标技术、高分辨率微波图像分辨率在轨

检测技术等瓶颈问题,构建了涵盖地面标准测试目标系统、地面测量

技术系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在内的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技术系统,

建成占地面积 292.5km2,在国际上系统化程度最高、综合测试功能最

强、适用范围最广的航空航天共用高分辨率遥感综合定标场。该成果

已有效支持了 11 型国产新型遥感载荷的严格航空校飞,12 颗国内外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在轨定标与性能评测,为提升我国先进遥感装备

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推动整个遥感产业迈入定量化、

精准性与可用性的新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经专家初评、初评结果公示、中国科

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并经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授

予。其设立的目的在于推动中科院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地方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

新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2015 年度共有 20 个团队被授予中科

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

Page 2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7

(系统总体部 供稿)

光学遥感部多项创新成果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18.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光学遥感部)5 项创新成果获得 2015 年

国防科学技术奖,其中“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相机分系统”荣获国防

科技进步一等奖,“资源三号卫星多光谱相机分系统”等 4 个项目荣

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年来,光学遥感部坚持“强军富国,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

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调动和激发科技人员追求卓越的精神,大力提

升了科研能力,重大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三线阵相机是有史以来分

辨率最高的立体测绘相机,可以获取同一地区三个不同观测角度立体

像对,能够提供丰富的三维几何信息,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

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

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研制队伍坚持自主创新,潜心攻关、奋勇拼

搏,突破了高像质高稳定性镜头技术、高稳定性一体化支架技术、新

一代高速低噪声视频电路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民用测绘

卫星及应用领域的技术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光学遥感部 供稿)

Page 2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8 要闻聚焦

农业应用部陈仲新研究员及其团队入选农业部第 2 批农业科研杰19.

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农业部第 2 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评选结果揭晓,中

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应用部)陈仲新研究

员及其农业空间信息技术团队入选第 2 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

新团队。

陈仲新(男)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

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遥感与数字农业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农业信

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农业空间信息技术研究

与应用的科研工作,包括农情遥感监测技术与系统、遥感数据同化、

高分农业遥感应用、农业空间信息技术系统与标准等研究方向并取得

了显著成绩。发表各类论著 133 部,含 SCI 论文 10 篇/EI 论文 31 篇,

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 38 篇,SCI 论文 5 篇、EI 论文 19 篇;

获软件著作权 9 项,获专利 5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北京

市科学技术奖 3 项、中华农业科技奖 2 项、中国农业资源区划学会科

学技术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在国际合作方面,将我国农情遥

感监测系统纳入了全球农业遥感监测计划,通过 GEO 框架、FP7 项

目、948 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外专局引智项目等与欧盟、美

国等主要农业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推动了我国

该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国际化。

陈仲新研究员及其农业空间信息技术团队精诚合作,在农业空间

信息技术方法、空间模型、系统开发及其在农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

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了学科发展,并将成果应用于国家经济建

设与管理决策,产生了明显效益。

(农业应用部 供稿)

Page 2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9

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分析与区域应用项目荣获 201520.

年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

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参与申报完成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数据处理分析与区域应用”项目荣获 2015 年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2 月 26 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宁召开。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郝鹏,青海省及各市、

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的领导参加了大会。2015 年青海省

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揭晓,共计 30 项科技成果获得表彰,其中一等

奖 5 项、二等奖 10 项、三等奖 15 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参与申报完成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分析与区域应用”

项目荣获 2015 年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中国资源

卫星应用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奖者为周成

虎院士(排名第二)和程维明研究员(排名第五)。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遥感数据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

略性资源,是对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农业、灾害、公共安全等重大

问题进行宏观决策的有力根据。该项目建立了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并以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为示范,开展了区域生态

环境综合监测和地貌本底精细调查,重点监测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

园、兰新高铁和湟水流域谷地等的生态本底及环境变化。

主要技术创新包括:

1.构建了大规模集群系统并行化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建成了多星

综合遥感数据处理系统;采用了在线、近线和离线分级存储方式,实

现了多星遥感数据共享存储与管理;支持多星海量遥感数据的高效索

引与检索。

2.建立了高分辨率卫星基于统一平台的传感器几何校正模型,构

建了在轨动态调整的相对辐射校正体系,统一解决了几何畸变、几何

Page 2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 要闻聚焦

拼接、成像时间归一化、波段配准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国产高分辨率

卫星一系列辐射方面问题。

3.建立了以青海省为案例的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示范基地及方

法;首次完成了青海省精细数字地貌本底高分遥感调查,填补了区域

数字地貌制图的空白;建立了青海省高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示范基地。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Page 2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1

【研究进展】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 973 项目 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21.

天文台召开

1 月 14 日,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SKA)973 项目 2015 年

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天文台

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54研究所的领导和 SKA相关科研人员参

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秦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

司第 54 研究所天伺部副主任郑元鹏联合主持。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代表国家天文台致辞,他首先感谢了科

技部等相关部门对推动我国天文界参与国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SKA)的大力支持。他表示,SKA 是个

举世瞩目的项目,科技部以 973 项目支持 SKA 建设准备阶段关键问

题研究,实现我国的实物贡献份额。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公司第 54 研究所组建的射电天文技术联合实验室 JLRAT,在 SKA 建

设准备阶段取得很大进展,在推进国际 SKA 项目上起到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使中国在国际 SKA 影响力不断扩大、天文在国家经济和外

交中地位不断提高。SKA 973 项目 2016 年 6 月将结题,2015 年度总

结大会是重要检阅。接着,他对 SKA 973 项目责任专家上海天文台

黄珹研究员、厦门大学卢炬甫教授专程与会指导表示了衷心欢迎。

会上,SKA 首席科学家彭勃进行了“2015 年 SKA 建设准备阶

段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综述”,三个课题负责人汇报了各自 2015 年总结。

责任专家黄珹研究员、卢炬甫教授对本次会议汇报的内容进行了点评,

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54 研究所及国家天文台相关

领导分别发言指导工作。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2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2 研究进展

中国比利时全球植被科学卫星星座计划第 1 次国际用户会议在比22.

利时召开

1月25日,中国比利时“全球植被科学卫星星座计划(Global-V)”

第 1 次国际用户会议在比利时根特召开。来自超过 15 个组织或研究

机构的 38 名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由比利时法兰德斯研究院(VITO)的 Deronde Bart 主持,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发展部)刘建波副所长致欢迎辞。

来自 VITO 的 JanDries 介绍了 Global-V 的整体情况及续承性,中科院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吴炳方研究员从科学角度介绍了 Global-V 的

创新性、Global-V 新数据产品的优势与特色。来自 VITO 的 Wouter

Dierckx 演示了 Global-V 可见光、近红外的模拟数据。

参会人员对 Global-V 数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基于自身研究

的特点,对 Global-V 数据产品的需求、特点及创新性进行了热烈讨

论。用户还对 Global-V 标准产品、高级产品、定制产品和服务、与

其他遥感卫星组网观测等内容展开了讨论。

经过讨论,国际用户认为 Global-V 将能够极大推动遥感领域科

研工作,其数据产品不仅可应用于农业领域,还可应用于土地覆被变

化、植被监测、水资源和海岸带、城市扩张以及热等领域。Global-V

数据的应用潜力值得科研人员开展大量相关研究。

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让国际用户对 Global-V 数据的空间

时间分辨率、红外热红外同步观测和双星多角度观测等特点有了深入

的认识;同时,卫星计划也从用户角度获得了用户对于相关信息的需

求,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中国比利时“全球植被科学卫星星座计划”是由中国-比利时联

合发起的全球监测计划,提出了通过由两颗星并行轨道飞行,每天全

球覆盖,100m 空间分辨率多角度观测,可见光、近红外与热红外 7

Page 2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3

个波段准同步观测等创新技术获取植被的空间结构、组分温度信息,

以解决全球植被生物量、耗水量和作物产量监测问题,进而为全球粮

食安全、全球变化和水危机等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中立、透明的创新数

据产品和信息服务,提高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

话语权,提升我国的全球对地观测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卫星

向发达国家出口,促进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做强。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邢强博士、赵旦博士、张鑫博士参

加了用户会议。

(研究发展部 供稿)

973 项目全球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作用的卫23.

星观测与模拟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5 年 11 月 23 日,国家 973 项目“全球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

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作用的卫星观测与模拟研究”2015 年度进展会

议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发展部)举行。

项目首席科学家施建成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2015

年度项目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项算法、模型的改进思路和效果、论文

发表情况等,并围绕项目管理,就项目的组织实施、网站建设及简报

发布等内容进行了汇报。

随后,第一课题负责人施建成研究员、第二课题负责人贾立研究

员、第三课题负责人卢麾副研究员分别汇报了本课题年度研究进展和

刘建波副所长致欢迎辞 用户会议现场

Page 3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4 研究进展

任务落实情况。第一课题完成了土壤水分、积雪覆盖、冻融、动态水

体与净辐射等关键状态变量算法的初步开发,制定了高分辨率遥感数

据产品开发的实验方案。第二课题针对基于遥感观测的地表水热通量

模型,完成了现有产品对比并对现有模型框架进行了初步的发展完善,

初步建立了五种基于观测数据的地表水热通量尺度转换方法,开展了

次网格均质假设对格网地表水热通量模拟的影响研究。第三课题从陆

面过程模型参数全局优化算法、同化系统改进以及典型区域青藏高原

以及全球尺度上开展的模型模拟等方面取得进展。

项目本年度发表 SCI 论文 18 篇,其中第一、第二标注 15 篇。项

目专家组肯定了本年度开展的研究工作,针对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给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各课题组再接再厉,为 2016 年项目中期评估

做好准备工作。

项目责任专家、专家组专家及特邀专家,以及来自中科院遥感与

数字地球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藏高原所等单位的领

导、课题骨干和研究生 40 余人参加会议。

该项目时间为 2015 年到 2019 年,拟有机结合研究全球问题的

两大手段(模型和观测),提高对全球陆表能量和水分交换过程的

模拟能力。

(研究发展部 供稿)

施建成研究员介绍项目情况及汇报年度进展 会议现场

Page 3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5

国家 863 计划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24.

期)项目召开第 10 次工作会议

1月 6日,国家遥感中心系统总体部作为项目总体组织召开了 863

计划“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

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

(一期)”项目第 10 次工作

会议。参加单位包括国家遥

感中心、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中

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

四研究所、北京天安凤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

公司,北京理工雷科公司等。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遥感中心项目管理

人员、项目下属五个课题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共 20 多人参加了此次

会议。“十二五”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

专家组组长、国家遥感中心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以责任专家

的身份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科技处处长梅东滨参加了会

议,首席专家、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主持会议。

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各课题对照任务书指标总结汇报课

题执行情况与指标完成情况;汇报 2016 年度课题对未完成指标的执

行计划和演示验证试验计划。汇报后项目总体组织各课题进行综合讨

论,明确本年度的总体研究进度与计划,并组织各研究单位签署会议

纪要。2016 年是项目的最后一个执行年,项目主管单位非常重视项

目研究工作进度,派出项目管理人员参加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光电

研究院科技处处长也专门参加,帮助项目首席专家、项目总体开展研

究工作的总体协调,并向参会单位讲解项目执行与管理的最新政策。

通过此次会议,项目及下属五个课题明确了 2016 年的研究目标、计

划并全面开启本年度的研究工作。

Page 3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6 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无人机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我国低空空域的逐

步开放,规模化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我国遥感领域发

展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本项目着眼于探索无人机遥感飞行安全性检

测的技术途径,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创新研制具有我国特色并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安全检测系统,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流程、标准和业

务运行基础体系,奠定实现制定我国无人机遥感特种航空飞行适航许

可法规最终目标的技术支撑基础,为我国无人机遥感规模化发展在当

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和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系统总体部 供稿)

同架次变航高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25.

2 月,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分部)“同架次变航高无人机遥感影

像获取方法”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3 1 0378368.7)。

该发明提出一种航摄用无人机同架次变航高控制方法:针对山地

城市地形起伏大的特点,保证了无人机获取影像分辨率一致,降低了

内业影像匹配难度;针对无人机起降设备损耗严重、易出安全事故等

问题,减小了航飞过程中无人机起降次数,降低了设备损耗,延长了

设备检校周期。

该技术已分别获得 2014、2015 年度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和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并广泛应用于重庆市低空无人机航摄工程中,为

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重庆分部 供稿)

Page 3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7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完成全球 500 米森林冠层高度图 26.

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不同区域陆地

生态系统碳源汇演变驱动机制与优化计算研究》(2010CB950700)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融合角度指数和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的区域森林

生物量估算》(41371400)支持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卫星遥

感部)唐世浩、李贵才研究团队完成了全球 500 米森林冠层高度图。

该研究融合星载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与多角度遥感数据,首次完成了

空间分辨率为 500 米的全球森林冠层高度数据产品。该研究提出考虑

落叶林冠层结构季节性差异的技术思路,实现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

空间数据融合,建立了基于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和多源遥感数据的森

林冠层高度反演与空间外推方法。森林冠层高度可用于生物量估算,

也可以作为气候模式输入场,对于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该成果近期发表于遥感领域重要期刊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6 年 174 卷(doi:10.1016/j.rse.2015.12.005 )(影响因

子 6.393),第一作者为王圆圆,通信作者为李贵才。

(气象卫星遥感部 供稿)

全球 500 米森林冠层高度图

Page 3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8 研究进展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实现我国高分四号卫星数据的稳定可靠接收 27.

2 月 3 日,我国公布了首批高分四号卫星图像图。高分四号卫星是

中国首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于 2015 年 12

月 29 日成功发射,2016 年 1 月 3 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中国科

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卫星地面部)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

站负责承担高分四号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管理调度、数据传输,国家卫

星气象中心北京地面站负责卫星数据接收。卫星在轨测试期间,中国遥

感卫星地面站还承担了高分四号卫星数据的备份接收任务。

截至 1 月 31 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共计完成高分四号卫星数

据接收任务 69 条轨道,接收成功率达 100%。所接收数据覆盖面积

2620 万平方公里,在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测绘等领域应用中

取得重要成果。

(遥感卫星地面部 供稿)

发布的高分四号卫星黄河三角洲影像图

Page 3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29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数据 28.

2015 年 12 月 20 日 8 时 45 分,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

感卫星地面部)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

站喀什站在第 47 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首轨 X 频

段下行数据,至 8 时 52 分完成任务数据

的接收、记录,传输至中科院国家空间

科学中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功

接收标志着星地数传链路正式开通。

此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

和三亚站分别于当日 17 点 46 分第 53

圈次和 19 点 14 分第 54 圈次成功实现

对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X 频段下行数

据的跟踪、接收、记录和传输。经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处理验

证,各站接收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数据格式正确、质量良好。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于

2015 年 12 月 17 日成功发射升空,其数据接收任务由中科院遥感与

数字地球研究所负责

承担。在实施卫星接

收任务前,地面站运

行和工程技术人员进

行了大量的技术试验

和操作演练,在各个

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

运行规程和应急预案,

以确保首发数据圆

满成功。

白春礼院长致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贺信

喀什站严阵以待等待首轨任务到来

Page 3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30 研究进展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

先导科技专项地面接收分系统建设工作,已经形成我国南-北-西的近

地空间科学卫星接收站网,从而实现近地轨道空间科学卫星数据的接

收、记录和传输,支撑空间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2016 年起,地面

站还将陆续承担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试

验卫星、硬 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后续空间科学卫星,以及中法合

作 SVOM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

(遥感卫星地面部 供稿)

地面站成功接收“悟空”首批科学探测数据 29.

2015年 12月 24日 17时 55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飞行至 114圈次时,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成功接收到卫星首批

探测到的科学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送至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这是“悟空”在升空第 7天后成功获取到首批科学数据。第一批

数据显示,“悟空”搭载的四大科学载荷探测到的高能电子和伽马射

线计数与此前地面预测计数率一致,表明暗物质卫星的有效载荷已开

始正常工作。“悟空”已向浩渺宇宙睁开“火眼金睛”。

在视频连线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看到成功接收第一

组科学数据,非常欣慰。今天成功下载、接收数据,卫星平台运行成

功,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他代表院党组向中科院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问候。

“悟空”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于 2015年 12月

17日成功发射升空,其数据接收任务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

所(遥感卫星地面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承担。截至目前,地

面站已经成功接收 30余颗国内外卫星。

在实施卫星接收任务的过程中,地面站运行和工程技术人员坚守

岗位,加班加点,严格按照运行规程,确保数据接收成功无误。

Page 3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31

密云站接收数据现场

在卫星地面接收运管中心参加视频会议

(遥感卫星地面部 供稿)

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获批国家标准 30.

2015 年 12 月 31 日,由中国科学院提出、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

球研究所(研究发展部)牵头编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卫星对地观测

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正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标准编号 GB/T 32453-2015。

Page 3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32 研究进展

该标准以卫星传感器探测的

目标特征和探测方式作为分类依

据,以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加

工处理水平作为分级依据,建立

了统一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

分类分级体系。该体系适用于卫

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生产、管理

与服务中的产品分类分级,能够

与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各类卫

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方案建立映

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

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

越多样化,迫切需要建立遥感数据与信息产品标准化体系,满足我国

自主遥感卫星应用发展需求。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在国家

发改委卫星应用高技术专项“自主遥感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技术标

准研制及支撑系统建设”的支持下,由顾行发研究员带领的集中国

内 9 家优势单位技术力量的研究团队,从遥感卫星的数据获取、处

理、存储、分发、业务化应用与服务的技术流程及其相关应用需求

出发,对我国遥感数据产品与服务标准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研制了

遥感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系列标准,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系统,出版了《国产遥感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标准化研究》《国产遥

感卫星数据产品实用作业规范与验证测试方法标准化研究》等专著。

《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记录与交换格式》《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产品分类

分级规则》获批为国家标准,在自主遥感卫星应用标准化研究方面

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持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多个国家重大规划的编制,支撑了我国卫

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为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协

调、有序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Page 3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33

美国地理标准委员会主席 Liping Di 教授认为研究团队的“标准

成果可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标准体系相媲美,且体现了显著的中

国特色和独特性。部分标准,比如遥感数据产品分类分级规则,比世

界其他国家采用的类似标准更为全面。同世界上其他相关标准相比,

研究团队提出的整套标准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建议基于这套中国

标准提出一些国际 ISO 标准,使国际社会也从中受益。”

(研究发展部 供稿)

农业应用部高分专项农业应用示范成果进入国家高分应用综合信31.

息服务共享平台

2015 年底,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在“高分应

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中发布了高分行业应用

成果,作为“高分农业遥感监测与评价示范系统”的主要承研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应用部)联合农业

部遥感应用中心多家单位的多项研究和示范成果被列入其中。

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中 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计划发射十余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

目前高分一号和二号卫星已顺利发射并投入使用,在农业、国土、环

保、住建、交通、水利、民政、卫生、林业、统计、地震、气象、海

洋、测绘等行业取得丰富的应用成果。

农业应用部承担了高分在农业行业的系统建设任务,经过先期攻

关和一期建设,在系统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初

步建成了“高分农业遥感监测与评价示范系统”,形成了集高分农业

业务管理、数据预处理、专题产品生产和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于一体

的高分农业专题产品生产线,除了在项目规定的黑龙江宾县、河北衡

水地区、新疆玛纳斯县、四川德阳市、江苏建湖县、山西临猗县等 6

个示范区开展研究外,项目组同时利用高分卫星数据,在北京、天津、

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山西、

Page 4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34 研究进展

和青海等省(市、区)开展了农情遥感监测、粮食安全、农业灾害和

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示范应用。

平台分类展示了高分专项农业应用示范成果,其中通过产品清单、

服务清单、标准规范清单及应用示例等分类展示。农业行业主要成果

主要涉及农作物遥感估产、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灾害监测与损失评估、

农业工程信息服务等方面,具体包括:示范区耕地数量、设施农业、

果园、陆地水产养殖水面等的空间分布情况;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

单产及总产遥感估测;耕地墒情、农田洪涝灾害、作物病害空间等级

评价;草地资源等级、长势、产草量空间分布及草原沙化、火灾等农

业资源监测和评估;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效果评价、粮食补贴面积核

查及多项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等。平台同时发布了由农业应

用部牵头完成的多项农业遥感行业标准和项目规范。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网址 http://www.cheos.org.cn。

(农业应用部 供稿)

“十二五”计划新疆及周边区域遥感动态监测与应急管理系统开32.

展项目验收

2015 年 11 月 27 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石河子大学郑旭荣教授

主持的“十二五”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新疆及

周边区域遥感动态监

测与应急管理系统”进

行了验收。该项目研发

了天基遥感影像获取

与处理系统、低空遥感

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

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

估与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指挥系统、新疆矿山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

资源精细监测系统等 4 个遥感动态监测系统,以及新疆及中亚地区生

Page 4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35

态环境遥感监测及找矿、新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等 2个服

务平台。向国务院办公厅提交国情遥感监测报告 11 份。研究成果在

十师北屯市公安局、六师大黄山煤矿得到了应用。

验收汇报会由科技部高新司空间与信息处尉迟坚处长主持,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新疆兵团分部)副局长韩文胜总结时指出,

该项目的实施为新疆地区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反恐维稳、防灾减灾

提供了综合监测能力,为有效遏制恶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维护新疆

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遥感中心张松梅处长

对项目三年多的研究工作和兵团科技局及石河子大学在项目的组织

管理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希望新疆兵团分部在“十三

五”能够继续为我国遥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疆兵团分部 供稿)

高分辨率 SAR图像目标认知模型及高效算法研究重点基金项目通33.

过中期检查

1 月 21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对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系统总体部)承担的

重点项目“高分辨率

SAR图像目标认知模型

及高效算法研究”进行

了项目中期检查评议。

项目负责人系统总体部

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对

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科

技一处以及系统总体部、项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

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进行

了详细的质询,一致通过了项目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评议会后,项目组随即召开了内部学术研讨,听取了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相关领导及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

Page 4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36 研究进展

步充实了项目研究内容,加强了项目与重点项目群其他项目之间工作

成果的整合衔接,并明确了后期的工作重点方向。

“高分辨率 SAR 图像目标认知模型及高效算法研究”项目于 2014

年 1 月启动,研究周期五年,旨在研究高分辨率 SAR 图像目标认知

由探测向识别、描述等高层次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探索构建目标与

场景复合特征信息电磁散射理论基础,建立 SAR 目标场景关联认知

机理模型,提升高分辨率 SAR 图像目标认知和应用的技术水平。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牵头承担的强度关联课题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34.

2015 年 12 月 9 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国家

863 计划项目“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二期)”中期检查会,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牵头承担的第四课题“强度关联遥

感成像外场综合测试技术”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十二五”863 计划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系统总体部

主任李传荣研究员作为评审专家组组长应邀参加会议,第四课题负责

人汪超亮研究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检查会。

会上,汪超亮代表第四课题作了中期检查汇报,介绍了课题的执

行进度情况、取得的关键技术攻关成果、2015 年 9 月 29 日-10 月 20

日在北京北安河外场开展试验的情况、课题组织管理与经费执行情况

等;评审专家组经过讨论、质询,一致认为课题四按照计划完成了研

究任务,同意通过中期检查。李传荣研究员在各课题答辩过程中,指

出了相关课题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课题在后续实施过程中的

改进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推动项目顺序实施并达到预期研究目标起

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二期)”主题项目由“激光三维

强度关联成像技术研究”“被动光学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微波

凝视关联成像技术研究”“强度关联遥感成像外场综合测试技术”四

Page 4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37

个课题组成。系统总体部主要负责承担了第四课题,并参与了第二与

第三课题的研究工作。项目目标是在“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一

期)”研究基础上,突破基于空中平台的强度关联遥感成像应用关键

技术,实现从野外静态场景到基于浮空平台的光学与微波强度关联遥

感成像跨越;实验演示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与传统光学成像技术相

比较而言的若干前所未有的新的遥感成像能力,完成强度关联遥感成

像技术的应用理论体系建设。

试验现场

(系统总体部 供稿)

863 项目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35.

项目召开示范飞行试验方案评审会

1 月 28 日,国家遥感中心系统总体部作为国家 863 计划“无人机

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项目的总体牵头单

位,在北京举行了项目所属第五课题“基于卫星中继技术的无人机遥

感网络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飞行试验方案评审会。参加会议

的单位包括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电子科学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

Page 4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38 研究进展

所、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体为飞行方案评审

邀请了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专家,涵盖了空域管理、飞行试验计划与

组织、飞行平台改装、中继传输技术、航空摄影测量等专业领域。“十

二五”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专家组组

长、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项目首席专

家唐伶俐研究员主持会议并担任评审专家。

评审会议上第五课题的代表贺渝兵高工首先对示范飞行试验方

案进行了介绍。此次第五课题的飞行试验计划在河北省沙河市开展矿

产资源规划监测的示范应用,并以该示范应用为依托,重点开展以下

验证工作:(1)验证无人机平台的改造是否具备对地面终端、第三方

载荷飞行试验的功能验证能力;(2)验证课题研制的地面终端数据传

输功能;(3)验证中继卫星系统与中继卫星遥感运行管理系统的接口。

第五课题从飞行试验目的、计划安排、试验准备、航线规划、预期成

果、试验安全与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介绍。在听取了飞行试

验方案汇报后,评审专家组对试验方案中的内容进行了提问与讨论,

就试验计划、流程,设备选型与参数,安全应急预案与安全保障等方

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与建议。第五课题负责人李奇高工逐一回答了专

家提问并记录专家的建议。评审专家组经过讨论形成评审意见,认为

第五课题上交的飞行试验方案达到了小型无人飞行试验要求并满足

课题任务书的考核指标要求,同意飞行试验方案通过评审。

评审会议后,由项目首席专家带队,评审专家组前往第五课题设

在北京的中继信息传输试验地进行视察。第五课题已经为此次飞行试

验工作提前开展了中继信息传输设备的搭建与调试工作。在试验地,

课题负责人李奇高工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此次试验的中继传输设备、

工作准备情况等。

本次飞行试验方案评审会议是项目总体依照《863 计划“无人机

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科学试验

和应用示范集成管理章节的有关条款而组织召开的。通过此次飞行试

Page 4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39

验方案评审,有助于确保飞行试验任务的安全、有序、高效完成以及

科学数据的有效获取及分析,最大化试验成果效益。同时,也加强了

项目总体对飞行试验的管理监督、提高试验承担课题的重视程度和执

行效率,有力保障了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无人机遥感系统监管系列标准预审会 36.

1 月 19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作为全国遥感技

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遥感标委

会)秘书处依托单位,

组织召开了无人机遥

感系统监管系列标准

预审会。来自中科院

光电研究院、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北京市信息技术研

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及标准起草组技术人员近 20

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系统总体部贾媛媛副研究员代表遥感标委会秘书处

致词并介绍了审查要求;之后,专家组针对 9 项无人机遥感系统监管

标准进行了逐项审查。在认真听取标准起草组汇报后,专家组从标准

评审会议现场 试验视察现场

Page 4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40 研究进展

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内容的合理性、先进性,编写的规范性,

以及起草组的工作基础等方面对各项标准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了具

体的修改建议,讨论形成了审查意见。

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具有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在我国国土、

环境、测绘等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应

用潜力巨大。此次会议围绕无人机遥感系统监管标准化展开,除审查

形成标准立项意见,支持遥感标委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外,还帮助

起草组进一步梳理了标准的内容及技术指标等,促进了无人机遥感系

统相关标准的编制,对健全我国遥感技术标准体系,保障无人机遥感

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863 计划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37.

项目开展河北沙河示范应用飞行试验

2 月 29 日-3 月 1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作为国

家 863 计划“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

项目总体牵头单位,派相关技术人员赴河北省沙河市参加了“基于卫

星中继技术的无人机遥感网络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第五

课题)开展的无人机矿产资源监测示范节点飞行试验。参加试验的单

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

所、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

项目主管单位科技部遥感中心的项目主管人员,“十二五”863 计划地

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项目责任专家、

国家遥感中心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

部主任、项目首席专家唐伶俐研究员,第五课题负责人李奇高工,第

三课题负责人赵炳爱高工,以及多名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北京观

看了实时回传的飞行试验监测影像。

此次飞行试验采用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研

制的六旋翼无人机平台来搭载面阵光学载荷,该无人机平台通过视距

链路将监测影像数据实时发送给地面控制设备,地面控制设备通过第

Page 4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41

五课题自研的便携式中继地

面数据终端设备,将监测影像

数据经中继卫星链路传输至

位于北京的空间信息中继传

输技术研究中心,并在北京的

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

中心的显示大屏上实时显示

无人机飞行监测影像,专家组

观看了整个无人机飞行试验的

实时回传影像。此次飞行试验

是国内无人机首次采用地面终端设备通过中继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的

试验,试验中第五课题研制的 Ka 地面终端设备也是我国首款基于中

继卫星的无人机地面终端设备。

飞行试验组在飞行前进行了设备联试,主要包括无人机装机联试、

中继卫星链路设备联试、全系统地面联试等试验项目。本次无人机飞

行试验共开展了 3 个架次,包括测试飞行 2 个架次和正式飞行试验 1

个架次,无人机飞行高度 300 米,总飞行时长 90 分钟,总飞行距离

10 公里,共获得影像数据 2.82G,为沙河市的矿产资源监测与开发规

划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随着我国无人机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我国低空空域的逐

步开放,规模化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我国遥感领域发

展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国家 863 计划 “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技术

与网络示范体系研究(一期)”项目旨在“十一五”无人机遥感综合

验证系统项目成果基础上,着眼于探索无人机遥感飞行安全性检测的

技术途径,突破无人机遥感安全检测与无人机遥感组网应用的关键技

术,集成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无人机遥感系统安全检测和载荷性能与

目标特性检测技术系统,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流程、标准和业务运

行基础体系,并构建不小于 10 个节点的无人机遥感网络示范体系,

为实现制定我国无人机遥感特种航空飞行适航许可法规的目标提供

科学支撑,实现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产业健康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搭载光学面阵载荷的六旋翼无人机平台

Page 4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42 研究进展

无人机遥感网络工作模式示意图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研究发展部开展东北积雪全波段地物波谱测量试验 38.

1 月 8 日-15 日,由科技部科技基础工作专项“测绘地物波谱本

底数据库建设”组织的全波段地

物波谱测量试验顺利完成。该试

验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

究所和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生态研究所设计并实施,中科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北

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

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同参与。

试验针对东北长春和蛟河等地的积雪、冻土和湖冰等寒区典型地

表,综合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计、红外波谱仪、地基微波辐射计(ka、

K 波段)和车载微波辐射计(X、C、L 波段)全波段仪器设备,测量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热红外和微波波段的发射率,并同步测量

了积雪、冻土和湖冰地物波谱的配套参数。试验过程严格遵守“测绘

积雪发射率(热红外、微波)测量试验

Page 4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43

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建设”项目标准——《地物波谱和配套的非波谱

参数测试技术标准和规范(光学波段)》和《微波辐射亮温测量规范》。

积雪作为“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建设”项目中典型地物类型

之一,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在气候反馈机制中扮演

着重要的特殊角色。试验为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重

要的积雪类型地物波谱数据,为积雪全波段的遥感物理模型研究、积

雪类型识别、积雪参数信息提取提供基础数据。

据悉,“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建设”项目还将在今年春季在

华北地区组织植被地表类型全波段地物波谱特性测量试验。

积雪不同谱段的反射和发射特征

(研究发展部 供稿)

气候变化情景下赞比西流域农业开发对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39.

项目启动

1 月 20 日-22 日,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发展部)

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项目——“气候变化情景

下赞比西流域农业开发对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启动会在中科院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

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联合国环境发展署(UNEP)联

合资助,针对非洲赞比西流域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的焦点,围绕气候变

化、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电开发、赞比西流域大豆生产与出口

Page 5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44 研究进展

潜力等科学问题,研

究气候变化情景下

的赞比西流域农业、

水资源和能源相互

之间的变化规律与

影响机制。

与会人员就各自

的学术成果、技术储

备以及可为项目提供的支持进行了介绍。项目参与方围绕项目产出,

共同制定了各研究任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所需数据以及共

享方式、潜在合作对象、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并联合制定了项目执

行计划及 2016 年上半年详细的工作安排。

粮食安全与水资源安全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需要利用全球资

源与力量共同解决。会议在聚焦科学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中科院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与赞比西流域各参与单位的合作关系,通过项

目的实施,能够实现中国和赞比西河流域相关国家的合作共赢,在解

决赞比西河流域粮食安全问题的同时,也为中国未来的大豆进口多源

化做出贡献。

联合国环境发展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

主任刘健博士、赞比亚大学土壤科学系主任 Elijah Phiri 博士、马拉维

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与气象服务部首席农业气象科学家 Adams

Chavula 博士、津巴布韦大学物理系主任 Emmanuel Mashonjowa 博士、

赞比亚南方省气象局气象处主任 Durton H. Nanja 博士、莫桑比克天

主教大学农学院 Ali Atumane 博士与 Jose Bofana、南非的 Sue Walker

教授以及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项目组人员参加了会议。

(研究发展部 供稿)

Page 5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45

重庆分部获 2015 年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40.

人科研项目资助

1 月,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分部)申报的“全市域地下管线综合

服务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专家评审,获得 2015 年度“国家测

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研计划”课题资助。

该计划由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组

织实施,重点资助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本项目将加快促

进重庆市全市域地下管线综合服务云平台的研究和成果应用。

(重庆分部 供稿)

我国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1.

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高性能导航增强测试信号模

拟器及标校技术课题近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验收。

通过近三年的技术攻关,课题组突破了多体制卫星导航信号模拟

技术涉及导航卫星轨道高精度仿真、导航信号精密生成、载波相位精

确控制和传输误差仿真等技术;研制了作为卫星导航系统和各种接收

设备,尤其是高动态接收机研制的关键仪器——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

源。所研制的北斗/GPS/GLONASS/Galileo 四系统卫星导航信号模拟

源系列产品可在实验室环境中为 GNSS 接收机及其系统的研制、生产、

应用、测试检验、模拟训练等环节提供关键性的测试与验证支持。

该课题成果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源是卫星导航领域的一项重大

技术创新,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原创性,

单机通道规模(2560 通道)等核心指标至今全球第一。该成果的 3

项核心产品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阵列抗干扰、高精度差分、高动态实

时闭环等高端测试应用的自主可控和跨越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源设备已经在卫星导航工程总体、各大

系统总体,国防工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厂商等百余家单位进行长

Page 5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46 研究进展

时间应用,为卫星导航计量检测体系、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

力支撑,大幅提高了我国卫星导航装备的研制水平,以及应用和产业

化的水平。同时,也为我国北斗系统建设、加速应用推广和增强国际

合作提供了重要手段,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领域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

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城市交通诱导与导航出行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项目荣获 2015 年4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5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同时揭晓,共计 188 项科技成果获得

表彰,其中一等奖 29 项、二等奖 54 项、三等奖 105 项。中国科学

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部)陆锋研究员主持的“城

市交通诱导与导航出行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项目荣获 2015 年北京

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联合北京掌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方信息科技集团、武汉大学共

同完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奖者还包括张恒才博

士和陈洁博士。

该项目突破了互联网环境下多源、众包方式交通大数据采集、处

理与应用的技术瓶颈,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城市交通诱导与导航服务

的完整解决方案。开发了交通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交通诱导指挥系

统、公众出行导航系统与环保驾驶系统,在政府、行业和大众群体中

成功应用。项目成果大幅度提升了我国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水平,促进

了商业模式完善,服务上亿用户,提高了出行效率,促进了节能减排。

主要技术创新包括:

1.突破了大规模高低频混合轨迹实时处理与交通状态分析、互联

网与社会化媒体文本蕴含交通信息提取、多源交通信息实时融合等技

术瓶颈,以行业数据为基础,以众包数据为特色,每天处理 70 万台

出租车、100 万台以上客货车、800 万部以上手机地图轨迹、10000

Page 5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47

台以上固定传感器、10000 条以上交通事件文本,打造了全国交通信

息一张图,构建了服务提供与用户反馈耦合的交通信息生态环境。

2、突破了不同来源导航路网、POI 数据与商用导航路网匹配技

术瓶颈,实现了基于 UGC 方式采集导航路网与 POI 数据的整合,大

幅度提高了导航路网数据更新效率,并为实时交通信息的精准匹配奠

定了基础。

3.突破了多模式交通网络自动化处理、行程时间分布精确估计、

多模式与可靠路径规划等技术瓶颈,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于领域顶级学

术期刊,实现了真正的多标准、多模式混合出行路径规划和导航过程,

算法更快、更准、更强,实现了导航系统的升级换代。

4.突破了微观驾驶行为特征挖掘、道路能耗动态量化技术瓶颈,

实时计算道路碳排放分布;研发了环保驾驶辅助系统,促进了绿色出

行。该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2 项,

发表论文 110 篇。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多个应用软件产品与交通信息

服务产品,实时发布的交通信息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

里程超过 8.5 万公里,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47 个大中城市,

准确率超过 90%。目前已与互联网、汽车制造、导航地图、移动通讯

运营商成功合作,交通信息产品用户超过 2 亿,日访问量超过 1000

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 1.2 亿元人民币。该成果综合应用移动目标

卫星定位导航、移动通讯等技术,提供城市、城际交通信息和交通诱

导服务,大幅度提升了我国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诱导与出行导航行业

的技术水平,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试验样机研制完成并成功进行外场43.

系留气球试验

2015 年 12 月 9 日,国家遥感中心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

械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 863 计划“强度关

Page 5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48 研究进展

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二期)”项目下属四个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

课题中期检查专家组专家、国家遥感中心有关同志、项目首席专家以

及项目组有关人员共计 40 余人参加会议。

强度关联成像技术是建立在电磁场强度信息关联机理及现代信

息理论基础上的新成像体制,开展基于空中平台的强度关联遥感成像

技术研究,对于继续保持我国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在国际上的

先进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于 2013年 12月启动,下设四个课题,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

学院光电研究院承担。在“十一五”863 计划有关项目研究成果基础

上,目前项目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次曝光多光谱强度关

联成像样机、单光子强度关联光谱相机、微波凝视关联成像原理样机

以及高精度吊舱式稳定平台等设备;进行了真热光强度关联的二维成

像、红外光参量放大强度关联成像、楼顶静止平台的微波凝视关联等

实验;完成了啁啾调幅脉冲压缩激光强度关联成像等方案和激光三维

强度关联成像试验样机的设计工作;研究了多种激光三维关联成像图

像重建、高性能关联成像等算法;集成构建了系留气球搭载被动光学

与微波强度关联载荷外场科学试验平台。项目组于 2015 年 9 月 29 日

至 10月 22日在北京北安河机场组织实施了系留气球搭载被动光学与

微波强度关联成像载荷第一次外场科学试验,实现了被动光学与微波

强度关联成像系统在浮空平台上的场景数据获取,并成功反演得到了

人工靶标及自然场景图像,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专家组实地观看了“激光三维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性能测试模块”

和“基于系留气球平台的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试验样机”展

示,对各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质询和讨论,肯定了课题的进展和成果,

希望项目组及早启动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相关载荷下一阶段遥感

应用适用性和搭载平台适应性分析,为第二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打下坚

实基础。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5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49

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室内外一体化定位管理技术集成及典型示44.

范项目启动

1 月 12 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室内外

一体化定位管理技术集成

及典型示范”实施方案评审

暨项目启动会在中科院遥

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

发展部)召开。

该项目由中科院遥感

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及中国

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

究所共同承担。项目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智慧城镇面临的关键问题,

解决室内外移动定位集成技术、室内外一体化地图数据管理技术、室

内外一体化综合分析技术、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场景三维场景重建与动

态仿真模拟等四项关键技术问题,构建一个性能稳定的智慧城镇社区

公共信息平台,在天津中新生态城和新疆库尔勒市形成两大社区安全

综合管理典型示范。

项目共分三个课题开展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课题一“智

慧城镇公共信息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建设与管

理需要的公共信息平台,为示范应用提供平台服务和应用接口支持。

课题二“我国边疆城镇精细化管理技术及维稳应用示范”,面向新疆

库尔勒市边疆城镇精细化管理和维稳安全的实际应用需求,构建城市

精细化管理及维稳应用平台,服务于城镇精细化管理与城市维稳应急。

课题三“我国新型社区安全管理技术及应用示范”,是充分结合天津

中新生态城社区在应急救援安全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生态城室

内外一体化地理信息库、社区安全管理应用平台、社区管理移动终端

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基于室内外一体化定位的社区安全管理

服务创新,探索以新型社区安全管理为理念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Page 5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50 研究进展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周桔处长主持会议,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

局孙永溪高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赵忠明书记、中国电子

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董云庭院长,北京大学秦其明教授、天津师范大

学崔铁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潘耀忠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究所陈荣国研究员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并为项目今后实施开展提出了

建设性意见。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科技处张颢副处长及中科

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项目组成员参

加了会议。

项目首席池天河研究员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专家进行

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对项目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研究发展部 供稿)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贫困精准识别通过项目验收 45.

2015 年 11 月 19 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科技支

撑计划项目“扶贫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课题验收会,邀

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来自科技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

会、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和各课题组成员单

位的 50 多名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课题验收会由国际合作

司司长李春光主持,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洪天云讲话,规

划财务司副司长黄艳、国际中心副主任黄承伟出席会议。

信息中心王小林副主任代表项目管理单位对项目的总体完成情

况进行了汇报。随后,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城市环境

遥感部)承担“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贫困精准识别”课题组负责人分

别从课题的目标任务、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对课题的

完成情况做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各课题一一点评,从研究内容、技

术指标、计划进度、成果水平、应用前景、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技

术材料、预算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质疑和打分。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

Page 5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51

题的进展和成果,并从技术上和财务上分别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评

定,课题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验收要求,通过技术

验收和财务验收。

(城市环境遥感部 供稿)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线工作包联盟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 46.

2015 年 12 月 15 日-16 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天

线工作包详细设计(Delta PDR,DD)会议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

镜组织(SKAO)总部召开,来自工作包联盟的各成员单位代表、天

线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成员及 SKAO 高层管理人员和观察员参加了

此次会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代表中国团队参加

了此次会议。

会上,参会评委对以中方团队为主导的 DISH 结构方案设计报告

进行了评审,并讨论了加工、后勤、运输、风险管理和费用分析等问

题。评审专家组认为由中方团队牵头的设计方案非常适合大规模量产,

能够满足 SKA 的需求。此次会议标志着天线工作包联盟通过了初步

设计评审(PDR),中方团队牵头的设计方案成为唯一进入详细设计

(DD)阶段的方案。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南沙空间信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47.

南海是战略节点、航运咽喉和资源重库。南海及其邻域的地理空

间信息获取、分析和服务是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合作共赢、保障运输

通畅的重要技术支撑。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

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Page 5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52 研究进展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南海及其邻域空间情势综合分析与

决策模拟系统”课题,以“岛礁为核心、海岸为基线”开展空间战略

信息的获取、组织、分析和服务研究工作,突破了大范围多源信息集

成、空间态势评估、立体通达分析、实时网络信息萃取和按需推送等

关键技术,发展了面向服务的大数据集成分析与服务能力,构建了南

海空间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为南海区域的和平与协作提供了坚实的空

间信息支撑。

课题组在首席科学家苏奋振研究员领导下,围绕南海新常态,采

用地理空间信息手段,深化岛礁关键问题研究,完成了主要南海岛礁

的遥感地貌调查,完成了南海全海域油气平台遥感调查,完成了全海

域周边各国岸线 35 年变化调查等。2012 年起提出了相关系列建议,

为我国相关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该课题主要科技成果包括:1 套南海及其邻域空间资源环境综合

时空数据库,实现了对南海区域多

源多分辨率多时相数据的全覆盖;1

套南海及其邻域空间情势综合分析

与决策模拟系统,研发并集成了南

海空间情势、航线安全、海上搜救、

岛礁区位分析和海区数值预报等系

列模型;1 卷南海综合图集,全面

展示了南海地理概况、疆界形成、

情势演变与岛礁地理区位等。

相关成果已被多个重要部门应

用,为我国南海的和平发展与区域合

作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部分成果已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永暑礁地貌图

863 重大项目“全球海量空间信息更新

关联与主动服务系统”项目

“南海及其邻域空间情势综合分析与

决策模拟系统”课题组

Page 5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53

系统总体部受邀参加 863计划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源研制项目启动会 48.

1 月 14 日-15 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空间辐

射测量基准源研制”项目启动会在云南丽江举行,会议由科技部国家

遥感中心组织,项目承研单位主要技术人员及受邀专家共 30 余人参

加了本次会议。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

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作为受邀专家参加了本

次启动会议。

会上,项目主承研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介绍了项目背景;中科

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介绍了“高精度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课

题研究内容和情况;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介绍了“可见光

-近红外波段相关光子自校准辐射基准源研制”课题研究内容和情况,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介绍了“可溯源至国际基本单

位的高精度天机太阳光谱辐射基准研制”课题研究内容和情况;国家

卫星气象中心介绍了“可见光光谱段月球定标技术”课题研究内容和

情况。唐伶俐针对项目主要考核指标与项目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李传荣对项目的立项给予了赞扬,指出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源系统研制

是国际地球观测领域发展的前沿热点之一,开展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源

研制的先期技术攻关,对提升卫星遥感仪器的在轨绝对定标精度、实

现国产卫星多载荷观测数据的交叉对比、规范化空基气候观测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专家组还在会议期间受邀参观了位于东经 100°02′

33″,北纬 26°45′40″,海拔 3175m 的丽江气象雷达站,由于该

站位于高海拔,空气中微粒含量少,大气消光影响小,是开展地基对

月观测的理想地点。

Page 6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54 研究进展

(系统总体部 供稿)

李传荣应邀参加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2016 年度型号49.

工作会

1 月 11 日下午,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在北京中科院国家空间

科学中心组织召开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2016 年度型号

工作会。到会的代表有科技部机关、中科院机关、卫星工程总体、卫

星系统和载荷研制单位以及卫星用户单位等。会议听取了“工程总体

2016 年工作重点和落实举措”“卫星系统 2016 年工作重点和落实举

措”“有效载荷分系统 2016 年工作重点和落实举措”“卫星初样阶段

质量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卫星系统质量整改报告”等。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作为国家

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组组长应邀参会,并就目前卫星任

务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 2016 年工作重点和计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地基对月观测试验 50.

2015 年 12 月 18 日-2016 年 1 月 5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

总体部)高彩霞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曾祥钊赴云南丽江气象雷达站

参加了地基对月观测试验。参加试验的单位有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国

家卫星气象中心、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

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

术有限公司。

参观丽江气象雷达站 参观地基对月观测装置

Page 6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55

此次试验主要目

的是获取月球辐射特

性数据,验证现有的

ROLO 月球辐照度模

型,并为构建更高精

度的月球辐照度模型

提供高光谱影像数据

支持。试验采用月球

成像光谱仪对月球进

行自动跟踪和推扫成像,经纠正后获得了空间分辨率为 20km×30km

的连续月球高光谱影像;利用月球光度计测量月球光谱辐照度,其光

谱范围涵盖 300-1100nm,光谱分

辨率为 2nm;同时,利用大气探

测激光雷达获取的大气温湿廓线

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用于地基对

月观测数据的大气纠正。此外,

还利用改进的通道式 Cimel 月球

光度计观测月球辐照度,通过对

比ROLO模型预测的月球辐照度

值推算夜间大气光学厚度,并与

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获取光学厚度

进行交互比对和验证。

本次试验是我国首次开展

的大型月球辐射特性地基观测试验。参加此次试验可为系统总体部开

展月球辐射建模、月球定标工作提供有利的借鉴;同时,有助于积累

对月观测试验经验,为未来组织和开展对月观测试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系统总体部 供稿)

对月观测试验现场

试验期间技术讨论现场

Page 6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56 研究进展

上海天文台研究极亮 X 射线源准周期振荡 51.

2015 年 12 月,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等综合运用了时域和频域

分析方法研究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极亮 X 源的准周期振荡,探测到 3

个长时标的周期,并基于翘曲盘理论对观测现象进行了解释。该工作

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极亮 X 射线源(Ultraluminous X-ray Sources,ULXs)指一类 X 射

线波段发光功率高于 3*1032 瓦特(相当于 1 秒钟释放的能量要大于

1032 焦耳——约 20 亿亿个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的 X 射线点源。极

亮 X 射线源究竟本质上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目前有两种较受认

可的模型,抑或是一个吞噬物质很快的恒星级质量黑洞,又抑或是

一个吞噬物质较慢的中等质量(相当于几千倍太阳质量)黑洞。因

此,如果知道中心天体质量,就可以解决这一争论。其难点在于,

ULXs 都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离我们很远,无法使用现有的望远镜

看到它们的细节。

ULXs 发出的 X 射线光度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会产生近似周期性

的闪动,称作准周期振荡。中央黑洞物质吸积率的变化、喷流的进动

或中央黑洞吸积盘的进动等会产生 X 射线光度的准周期振荡。其中,

观测由广义相对论效应引起的、中央黑洞吸积盘最内稳定轨道上的物

质进动的周期数值,可以推断出黑洞的质量。因此,通过研究 ULXs

在 X 射线波段上的光变可以了解中央黑洞的性质。

该工作的第一作者、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表示,目前共发现

了 20 多颗 ULXs,而 NGC 5408 星系中 X 射线波段最亮的这个名为

“NGC 5408 X-1”的 ULX 有着时间跨度长达 4.2 年的监测数据,是

最适合用于长时标准周期振荡的对象之一,这也是研究团队选择该

源的主要原因。

对时间序列作周期分析的常规办法是基于频域分析,就是通常所

说的傅里叶变换。该工作则运用了通信领域常用的时域和频域同时分

Page 6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57

析的方法研究天体的动态功率谱。“时频域分析不仅能有效地探测出

时间序列中隐藏的多个周期信号,还能提供这些周期对应的状态随时

间的演化信息。”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所从事信号处理研究工作

的王俊义副教授说,他在该工作中负责时频域分析。

该研究团队捕获到 3 个周期信号,分别对应的周期为 2.65 天、

115.4 天和 189.1 天。他们发现,周期为 2.65 天的成分在绝大多数

时间里很连续出现并保持稳定的周期值,它还是幅度最强的周期信号;

周期为 189.1天的成分连续出现在整个观测时段,呈现出连续下降的

趋势,从 193天减小至 181天,可视为一个持续的周期信号;相比之

下,周期为 115.4天的成分随着时间变化显著,在中间一段时间出现

跳变,后面三分之一时段,该周期成分又回归到 115天。

左图:NGC 5408 X-1在测试周期为 2.4天至 2.8天内的频域(上

面 2个子图)和时频域分析结果(下面子图); 右图:NGC 5408 X-1

在测试周期为 2天至 300天内的频域(上面 2个子图)和时频域分析

结果(下面子图)。

“NGC 5408 X-1 出现了两个时间长达 100 天以上的周期信号,

而且这两个信号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显然无法用双星轨道

周期来解释。我们分析认为,它们很可能与翘曲吸积盘的进动相关。”

安涛说。那么为什么观测到两个进动周期呢?一个可能性是,吸积盘

在一些非线性流体动力学效应下断裂成内外两部分,它们因到中心距

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进动周期,刚好对应于我们看到的两个长周期振

荡成分。2.6 天的周期成分有可能是 NGC 5408 X-1 双星系统的轨道

Page 6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58 研究进展

周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等质量黑洞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也是首

次给出了该源 3个周期成分并存的理论解释。

时频域的动态功率谱分析提供了周期成分随着时间变化的更多

细节,有助于分辨天体周期光变的物理本质。现阶段中国正深入参与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项目,并积极推动 SKA 项目进展。

SKA的顺利建成和运行,将大大提高射电波段的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

为将来对 ULX的中心黑洞进行成像观测,更明确地揭示 ULX的物理本

质提供条件。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6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59

【学术活动】

系统总体部参加第 9 届移动测量技术国际专题研讨会 52.

2015 年 12 月 8 日-11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吴

昊昊助理研究员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 9 届移动测量技术

国际专题研讨会(MMT2015)。移动测量技术国际专题研讨会是国际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IAG)和国际

测量师联合会(FIG)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本届会议由澳大利亚新

南威尔士大学承办,涵盖的主要议题包括 3D Modelling and BIM、

UAV/UAS Photogrammetric Mapping、Feature Extractions、Real-time

Mapp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Indoor/Outdoor Positioning and

Mapping、Terrestrial、 Mobile and Airborne LiDAR Systems、3D Flash

LiDAR and 3D Cameras、Precise GNSS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等,

会议共收录文章 250 余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相关研究机构、大学

的近百名科研人员参会。

吴 昊 昊 在 3D Modelling and BIM 分 会 上 作 了 题 为 A

MiniUAV-borne Laser Scanner - AOEagle and Its Application on

Plot-wise 3D Modeling 的口头报告,介绍了系统总体部承研的中芬合

作项目“微小型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技术”的相关成果。报告涵盖

了微小型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的系统设计思路、数据同步及地理坐标转

换方案、系统场地测试实验情况、数据配准、系统精度分析等方面的

内容。并着重介绍了微小型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相对于传统机载激

光雷达在高频度作业、可靠性、低成本及模型精度等方面的优势。适

应微小型无人机平台的器件选型及集成优化方案,无人机载、地面车

载点云数据之间存在偏差的原因及配准解决办法等技术细节问题,展

示了系统总体部园区机载、车载联合三维点云模型及结果精度分析等

关键成果。

Page 6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0 学术活动

会议期间,吴昊昊还认

真听取了 Geo-referencing、

Image Matching、LiDAR、

UAV Mapping 、 Geodetic

Aspects of Mapping、Mobile

Mapping & Applications、3D

Point Clouds 等分会场的报

告并与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

了探讨交流,获取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信息,为今后工作的开

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参加本次会议,宣传了系统总体部在对地观

测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也增进了对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的了解,有助于深入开展在该领域的项目研究工作。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中欧“龙计划”(三期)陆地遥感高级培训班 53.

2015 年 11 月 16 日-21 日,中欧合作“龙计划”(三期)陆地遥感

高级培训班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农业科

学院、水利科学院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 80 余名遥感领域的青年学者

参加。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李剑剑助理研究员、博士研

究生曾祥钊全程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高级培训班为期 6 天,邀请了来自欧空局(ESA)、欧洲空

间研究所(ESRIN)、荷兰屯特大学(Universiteit Twente)及国内相

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十多位国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主要培训内容包

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欧洲空间局与中国对地观测卫星及其数据获

取方面的进展;利用中欧的光学、热红外和 SAR 卫星遥感数据开展

的土地利用应用示范;欧空局 Sentinel 系列和中国资源、气象等卫星

数据处理软件工具的应用方法培训。

Page 6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61

参加本次陆地遥

感培训课程,使年轻学

者全面、快速地了解了

陆地遥感领域的国内

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及

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

发展动态和前景。不仅

为系统总体部进行人

才培训,而且还对该部正在进行和拟开展的探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

息和资源。

中国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龙计划”(Dragon Cooperation)

是目前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为我国遥

感技术的发展培养青年骨干人才,并有效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推进我国与空间大国共同进行空间技术应用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的

开展。自 2008 年以来,系统总体部已连续承担了“龙计划”二、三

期项目,在对地观测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数据共享等方

面与欧方开展了深入的国际合作,大幅提升了系统总体部在相关研究

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龙计划”四期计划于 2016 年-2020

年进行,在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及基于遥感环境特征的公共健康检测方

面与相关研究单位开展国际合作。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 2015 年第 5 届电气工程与信息国际会议 54.

2015 年 11 月 27 日-29 日,第 5 届电气工程与信息国际会议(201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ELEEI 2015))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

体部)杨维新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Page 6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2 学术活动

会上,杨维新博士

作了题为 Degradation

Sensitivity of the Image

Quality of UAV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CCD

Array Motion 的学术报

告。针对无人机遥感面

阵图像数据退化因素

——载荷姿态,从遥感

成像机理出发,模拟面阵载荷成像过程,仿真因载荷运动导致的退化

图像。并从不同角度选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面阵载荷运动引起的

图像退化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报告结束后,杨博士还与国内外同行就

图像退化仿真分析、压缩感知成像、运动过程中的人脸识别等进行了

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宣传了系统总体部在遥感载荷图像获取领域

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增进了对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的了解,

有助于在该领域深入开展科研工作。

ELEEI 2015 会议由 Universidad Pllitecnica Salesiana、重庆工商大

学等 5 家单位联合主办,内容涵盖了图像信息处理、通信系统、电气

工程、电路设备、计算机系统架构、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最新

研究成果。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

200 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国际标准项目讨论会 55.

2 月 29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作为全国遥感技

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遥感标委会)秘书处依托单位,组织

遥感标委会委员召开国际标准项目讨论会。来自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

Page 6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63

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卫星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

家地震局、中科院空间中心、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

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

位的十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系统总体部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

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作为遥感标委会秘书长参加并主持会议,秘书处

相关工作人员全程参加了会议讨论。

会上,唐伶俐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会议的背景、目的以及项目基本

情况。之后,秘书处工作人员全面介绍了项目申报的基本要求及注意

事项,并对遥感技术领域国际标准的现状、国家标准化组织(ISO)

标准立项申报程序及要求等进行了讲解。参会代表对本单位可申报国

际标准项目进行了梳

理,并就标准技术内容

成熟性、立项的可行性

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通过交流,了解了

各参会单位参与国际

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及

意向,讨论确定了可培

育的方向,对系统总体部更好地承担遥感标委会秘书处工作、推动遥

感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具有积极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办公会 56.

2015 年 12 月 16 日下午,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

理事长办公会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召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

统总体部)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作为协会常务

理事兼副秘书长,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Page 7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4 学术活动

会议首先通报了协

会近期开展的科技展览、

科普书籍编制、信息平台

筹建等情况;之后,围绕

协会会员代表大会的组

织、协会职能、遥感领域

十大事件评选等后续工

作安排展开讨论。唐伶俐针对协会工作范畴拓展、国际合作等提出了

具体的工作建议,并就协会标准化分会相关事项进行了沟通协调。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持续参与并跟踪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工作,有

利于及时了解我国遥感技术领域工作动态及需求,对拓展系统总体部

合作渠道、加快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李传荣研究员参加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5 届 2 次理事长会 57.

2 月 25 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5 届 2 次理事长会在京召开,中

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作为中国遥感应用

协会第 5 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集中讨论了“2015 年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工

作,针对专家初评确定的候选事件进行了逐项审查与讨论,形成了评

选意见。会议还审议了协会 2016 年工作计划,讨论形成了正式稿。

李传荣研究员从候选事件的意义及影响力、技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

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凝练建议,强调了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及权威性。另

外还对协会工作计划给出了具体修改建议。

系统总体部作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单位,跟踪并参与协会

工作,有利于扩大业内影响力,增进同国内各相关单位的合作,对加

快系统总体部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7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65

系统总体部参加国家标准评估会 58.

2015 年 11 月 24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作为全

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遥感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

位,参加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组织召

开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专家评估会,就遥感标委会 2015 年推荐立

项的国家标准项目参加答辩。

会上,系统总体部技术人员代表遥感标委会作了推荐立项标准

项目情况报告,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领域标准体系、国家标准计划项

目完成情况、项目在

标准体系中的位置

等内容,并从必要性

和可行性、适用范围

及用户群体、预期作

用和效益、标准协调

配套情况、技术先进

性和产业化情况、成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等方面对此次参与评估的 7

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汇报。评估专家组对

遥感标委会所提交的会议材料的详实性、标准的重要性给予肯定,并

对标准名称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此次立项评估是国家标准委落实国务院标准化改革精神而实施

的一项新举措,对加强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管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

和系统性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准备并参与此次评估试点工作,有利于

提升遥感技术标准质量、提高系统总体部技术人员标准化业务能力,

对今后更好地组织遥感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7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6 学术活动

系统总体部参加 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59.

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5 年 12 月 3 日-4 日,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

流会在云南普洱召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

研究员、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马灵玲研究员

以及刘耀开博士一行 4 人参加了交流会并对普洱微波校正场进行了

实地考察和学习。此次会议由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管理办公室主

办,云南省普洱市气象局承办。共有 18 个大会报告,全面反映了过

去一年国内遥感卫星辐射校正领域的最新进展。来自全国 17 所科研

机构的 50 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李传荣研究员受邀为全体参会人员致辞,他作为科技部地球观测

与导航领域专家组组长及我国定量遥感质量控制技术权威专家,充分

肯定了国内科研人员在遥感卫星辐射校正领域的努力,强调了遥感定

量化发展对于常态化、高精度、可溯源卫星辐射校正技术的迫切需求,

极大鼓舞了科研人员的信心。

马灵玲研究员代表系统总体部做了题为《包头高分辨遥感综合定

标场自主定标技术系统及场地定标示范》的大会报告。系统阐述了包

头场针对高分辨遥感发展趋势下在轨定标技术面临的新挑战;在稳定、

均匀、宽动态的地面测试目标;可追溯、自动化的测量手段;标准、

质量可控的分析方法方面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对于国内外典型高分

辨遥感卫星的自动定标应用示范结果。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特别关注

与极大反响。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同时是国家科

技部授予的“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该校正场由中国气象局国家

卫星气象中心牵头、国内 7 个部委的 11 个单位参加。包头高分辨遥

感综合定标场于今年正式加入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合作工作。目

前包头场已经组织了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天绘卫星中心、四维世景科

技有限公司、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十余家国内应用单位进

Page 7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67

行外场定标和考察,已成为我国高分辨遥感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 2015 年光学计量技术研讨会及中国计量测试学60.

会第 7 届光辐射计量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2015 年 11 月 12 日-13 日,“2015年光学计量技术研讨会”在北京

召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系统总体部)马灵玲研

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

当选为中国计量测试学

会第 7届光辐射计量专业

委员会委员。“2015 年光

学计量技术研讨会”由中

国计量测试学会光辐射

计量专业委员会等三家

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计量院、中国测试

技术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省市计量院、中国兵器工业二

零五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四十一所、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等 20 多家单位的 70 余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光电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共有光度、辐射度、材料光学、激光与太赫兹、成像显示、

太阳光伏等领域相关研究的 23 个现场报告。对于国际单位制中光学

李传荣致辞现场 马灵玲作大会报告现场

光辐射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聘书

Page 7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68 学术活动

参数与单位的新定义、国防中的光学计量需求、光谱辐射照度溯源方

式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光学材料多角度测色的量值溯源与应用、太

赫兹参数计量与应用等论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

计量测试学会第 7 届光辐射计量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届专

业委员会工作并确定本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并为本届光辐射计

量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2015 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系统总体部加入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光辐射计量专业委员会,对于提升对地观测遥感测

量基准溯源与不确定性传递研究水平、优化定量遥感信息技术研究体

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第 6 届全国量子成像学术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61.

2015 年 11 月 16 日-17 日,第 6 届全国量子成像学术会议暨量子

成像电磁场调制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

伶俐研究员以及周勇胜副研究员等相关技术人员一行 5 人参加了会

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此次会议是国家量子成像领域一个年度性的全

国学术会议。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age 7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69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和研

究所的一百多名量子成像领域的研究人员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共有

三十多个大会报告,四个邀请报告,全面反映了过去一年国内量子成

像领域的最新进展。

李传荣研究员受邀在开幕式上致辞,肯定了国内科研人员在量子

成像领域的成就,并强调了量子成像在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的重

要性。会上,周勇胜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强度关联遥感外场测试技术

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围绕强度关联遥感外场测试的关键技术和解

决方案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并重点报告了 2015 年十月份在北京北

安河机场开展的强度关联外场试验的基本情况,展示了试验数据的初

步分析结果。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特别关注与极大反响。系统总体部

梁亚舟作了题为《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压缩感知三维成像实验与分析》

的专题报告,从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实验室在压缩感知

三维成像领域的最新工作进展,并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会

议期间,系统总体部参会人员还听取了各单位在量子成像领域的最新

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纠缠光鬼成像、热光关联成像、微波

关联成像、计算关联成像等国际前沿方向,并与参会专家探讨了相关

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方向。

作为国家863计划“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一期及二期项目

的主要参加单位,系统总体部参加了历届量子成像与强度关联遥感成

像技术研讨会。通过参加本次会议,促进了同国内量子成像领域各研

究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了对量子成像技术在理论发展和技术

实现方面的深入理解,为承担国家 863 计划“强度关联遥感成像外场

综合测试技术”的后续研究任务以及开展量子成像领域相关研究拓展

了思路。

Page 7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70 学术活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 1 届学62.

术年会

2015 年 11 月 22 日-23 日,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

下简称光电测量标委会)第 1 届学术年会暨光电产业项目对接会在浙

江杭州召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

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作为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

称遥感标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应邀参加会议并进行了交流。

会上,唐伶俐研究员参加了光电测量标委会第 2届 1次全体会议,

就光电测量标委会下一届工作计划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结合遥感

标委会的实际工作经验,唐伶俐研究员建议光电测量标委会加快标准

体系建设,通过与兄弟标委会之间的协调沟通,逐步梳理明确工作范

畴,并带动一批基础通用标准的制定。会议期间,唐伶俐研究员还同

之图科技、中科天维、辰维科技等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就系统总体

部自主研制的轻小型激光雷达等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会议,增进了对光电测量领域技术发展及标准化工作的认识

与了解,有利于系统总体部更好地承担并做好遥感标委会秘书处工作,

推动遥感与光电测量技术领域之间标准化工作的融合与发展,对加快

系统总体部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李传荣研究员受邀在开幕式上致辞 周勇胜副研究员作报告现场

Page 7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71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系列标准预审会 63.

2015 年 11 月 22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作为全

国遥感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以下简

称遥感标委会)秘书

处依托单位,组织召

开了遥感产品真实

性检验系列标准预

审会。来自中科院寒

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安

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

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用户办公室、同济大学

等单位的专家及标准起草组技术人员近 30 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系统总体部主任兼遥感标委会主任委员李传荣研究员主

持。会上,首先由系统总体部技术人员代表遥感标委会秘书处介绍了

会议基本情况及审查要求;之后,专家组针对 13 项遥感产品真实性

检验标准进行了逐项审查。在认真听取标准起草组汇报后,专家组从

标准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内容的合理性、先进性,编写的规

范性,以及起草组的工作基础等方面对各项标准进行了全面评估,提

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讨论形成了审查意见。

此次审查的标准为国家 863 计划研究成果,属于系统总体部牵头

构建的遥感技术标准体系真实性检验子体系的内容。通过会议集中审

查,有利于增进起草组同审查专家之间的沟通,促进科技成果向国家

标准的转化;同时,有利于更好地把控立项标准质量,对推进遥感技

术标准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7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72 学术活动

系统总体部组织召开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 届 3 次全64.

体会议

1 月 28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作为全国遥感技

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遥感标委会)秘书处承担部门,在北京

组织召开了遥感标委会 2 届 3 次全体会议。国家遥感中心总工程师

兼遥感标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加洪、系统总体部主任兼遥感标委会主

任委员李传荣研究员、遥感标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唐伶俐研究员、系

统总体部质量标准处处长李燕、遥感标委会 34 位委员或委员代表、

标准起草组的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遥感标委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共 40

人参加了会议。

在李传荣主持下,会议首先审议了遥感标委会 2015 年度工作报

告、委员增补相关事宜以及标准立项意见等。系统总体部技术人员代

表遥感标委会秘书处作工作报告,从国家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科研、

标准研究与制定互动机制、国际标准化、能力建设、交流与培训以及

配合国家标准委开展的其他工作等方面全面回顾了遥感标委会 2015

年度工作进展,分析了标委会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提

出了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委员们对工作报告及秘书处工作给予充分肯

定,并就标准体系建设、归口冲突解决等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另

外,会议讨论通过了秘书处提出的委员增补提案。会上,还就标委会

组织召开的三次标准预审会情况及 30 项标准的立项预审意见进行了

汇报,全体委员审议并通过了标准的立项意见。

本次会议还对《S/X/Ka 三频低轨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技术要

求》《城市下垫面可见光-短波红外光谱测量》2 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

审查。在起草组就标准内容及编制过程等介绍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

论,全体委员一致同意通过了上述 2 项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并从标准

的名称、范围、技术内容的编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最后,李燕代表遥感标委会秘书处依托单位、李加洪副主任委员

代表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分别发言,在对遥感标委会取得成绩给予充

Page 7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73

分肯定的同时,对今后

的发展也提出了殷切的

期望。李传荣研究员在

总结发言中,对秘书处

及全体委员做出的贡献

表示感谢,希望委员们

继续支持并积极参与标委会工作,在数据产品化、设备工程化/装备

化、服务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使遥感标委会在遥感技术产业发展中发

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受邀访问中科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65.

2015 年 12 月 1 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李传

荣研究员,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访问了中科

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

究所,就项目合作展开交流

与讨论。

访问期间,该所所长以

及科技处处长分别介绍了

筹建期工作目标、科研进展、

平台建设、运行管理、联合共建等基本情况以及发展总体方案;李传

荣研究员介绍了系统总体部基本情况及主要科研工作与成果等,同时

还展示了系统总体部牵头完成的国家 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

重点项目“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项目成果。之后,双方围

绕中科院 NS 先导专项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针对深海所牵头、系统

总体部参与的第三项目“NS 环境及其可持续立体观测系统”开展了

具体关键技术讨论。

Page 8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74 学术活动

此次访问,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为先导专项合作研究的开展

奠定了基础;同时,加深了对海洋遥感应用需求的认识,对拓展应用

科技领域工作范围大有裨益。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西沙珊瑚礁工程地质与生态环境研讨会 66.

2015 年 11 月 27 日-30 日,应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邀请,中科

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

主任李传荣研究员、对地观

测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

俐研究员参加了西沙珊瑚礁

工程地质与生态环境研讨会,

同时受邀参会的还有国家基

金委员会、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

以及中科院相关院所等相关人员共 20 余人。

会议期间,实地调查了区域珊瑚礁工程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现状,

参观了位于海南省三沙市的西沙海洋科

学综合实验站,围绕珊瑚礁生态环境问题、

地形沉降预防与监测等展开了技术交流

与研讨。会上,还听取了南海海洋研究所

副所长的报告,报告主要展示了该所的主

要成果和发展规划。

通过此次交流与考察,加深了对海洋

研究的认识、增进了同相关单位的相互了

解,为今后合作开展海洋遥感相关研究工

作奠定了基础。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8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75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赤水河流域生态价值和河流健康评价研讨会67.

和项目启动会

2015 年 12 月 21 日,应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邀请,中科院

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

李子扬研究员参加了赤水

河流域生态价值和河流健

康评价研讨会和项目启动

会。同时受邀参会的还有中

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世界

自然基金会(WWF)中国

办公室、贵州省环保厅、北

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共 20 余人。

会上,李子扬研究员作了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赤水河流域生态

价值和河流健康评价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展示遥感在河岸带生态环

境监测、水体监测、河流物理形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遥感技

术在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交流讨论期间,李子扬同

与会专家就具体的应用方案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河流健康评价标准和

遥感反演参数如何统一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赤水河为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古称安乐水,位于川、滇、黔 3 省

接壤地带,发源于云南镇雄县鱼洞乡大洞,至四川省合江入长江。河

流长 444.5 公里,是长江上游较为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长江流域唯

一没有筑坝并且污染较轻的干流。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加重。此次会议增强了与中国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相互了解,为系统总体部参与赤水河流域生态

价值和河流健康评价项目,并参与我国第一部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的制

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8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76 学术活动

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召开第 2 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68.

2 月 24 日,以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为基础而组建

的中国科学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在

中科院北京新技术基地召

开了第 2 次学术委员会会

议。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

任吴一戎院士,系统总体

部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学委会副主任李传荣研

究员,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兼学委会委员唐伶俐研究

员,樊邦奎院士等学委会委员,以及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等近 90 人

参加了会议。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处主管白雪瑞,中

科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樊仲维以及知识产权与成果处处长梅东滨等

领导出席会议并做工作指示。

会议首先由樊仲维副院长致欢迎词,吴一戎院士主持了会议。李

传荣研究员作为重点实验室主任向各位学委会委员们报告了重点实

验室 2015 年度工作情况。重点汇报了重点实验室运行情况,国际交

流及领域影响力,定量遥感信息获取与应用机理、定量遥感信息质量

控制、定量遥感信息服务 3 个研究方向的主要科研工作进展和成果,

以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等;重点实验室马灵玲研究员、李子扬研究员

以及钱永刚副研究员分别报告了在载荷无关高精度地基辐射定标基

准研究新进展、任务驱动的中继卫星资源分配体系、中热红外地表温

度与比辐射率反演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学术进展。

会议期间,还展出了 2015 年重点实验室在激光-可见光共孔径立

体成像技术、强度关联遥感成像外场综合测试技术、转发式卫星导航

试验任务规划系统、主动式高光谱激光雷达多维成像技术探索研究等

方面的代表性科研成果,以及重点实验室在公共服务平台、国际合作

李传荣研究员作报告

Page 8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77

与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突出成绩,与会人员纷纷

驻足观看并积极交流;尤其是重点实验室在 2015 年完成研制的微小

型、低功耗无人机/车载 LiDAR 硬件系统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

该系统具有重量轻(全系统重量 5kg)、功耗低(总功耗 13W)、适应

性广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杭州市古临安城遗址的考古工作。

在重点实验室发展讨论中,委员们一致表示:重点实验室在 3个

研究方向上分别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工

作特色明显,已处于国际同类技术领跑地位。研究成果有重要的理论

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服务于国民经济相关领

域工作,还在其他关系定量遥感信息的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

有显示度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受

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定量遥感领域的国际地位。

并在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研发计划战略研究及技术预测工作中发

挥了重要的科技智库作用。

最后,白雪瑞主管作了总结性发言,传达了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

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动态,对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希

望能尽快成功获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次会议加深了学委会委员对重点实验室的认识与了解,委员们

中肯的建议将帮助重点实验室更好地梳理并确立研究方向,对于重点

实验室今后的运行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8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78 学术活动

光学遥感部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69.

2 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专家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

所(光学遥感部)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光学遥感部肖正航总工艺师主

持活动,各相关科室的技术人员积极参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两位专家整体概括介绍了 3D 打印技术的分

类,着重围绕激光金属 3D 打印技术的两大主流技术——铺粉式 SLM

和送粉式 LMD 展开讲解。同时分别围绕装备、材料和工艺展开较为

详细的比较论述,特别从产业链所涉及商业公司的角度进行关键技术

的分解。并在两类技术介绍过程中,穿插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

其协同研究单位正在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围绕国内外

有关航空航天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此次交流使技术人员对 3D 打印的主流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更加熟悉了此项技术的应用,并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新想法、

新思路。

(光学遥感部 供稿)

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主办第 2 届国际热带与亚热带遥感应70.

用会议

2015 年 12 月 8 日-10 日,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

究所(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

地,以下简称中大太空所)在

校园举办了第 2 届国际热带

与亚热带遥感应用会议。本次

国际会议旨在建立一个遥感

技术研究和热带与亚热带地

区应用研究之间多学科交叉

的交流讨论平台,并重点关注 第 2 届国际热带与亚热带遥感应用会议开幕式

Page 8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79

遥感技术在本区域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霍泰辉教

授、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和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先生出

席会议开幕式。霍泰辉教授在开幕式中致辞,回顾并强调了本次国际

会议在推动遥感技术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次

会议由国家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东京大学 Shunji Murai 教授、

中国科学院童庆禧院士和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担任国际指导委员会

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郭华东院士担任国际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大太

空所所长林珲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并由中大太空所张鸿生教授

负责具体协调及组织。本次会议由中大太空所、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国家遥感协会、香港遥感协会和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会议得到中科遥感、霍英东基金会、Leung Hin

Ting 先生和致远科技赞助。

(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 供稿)

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推动中美四校在珠江三角洲开展城市遥71.

感联合实验

1 月 4 日-8 日, 由香港中文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武汉大学

和华南师范大学四校联合的一个遥感应用研究团队在中国珠江三角

洲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城市形态联合实验,致力于获取珠江

第 2 届国际热带与亚热带遥感应用会议参会者合影

Page 8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0 学术活动

三角洲地区所有土地利用和

土地覆盖的最新地面真实数

据。本次实验是香港研究资助

局(RGC)项目“应用光学和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改进

估算亚热带湿润地区城市不

透水面(CUHK14601515)”

的一部分,该项目由香港中文

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

究所(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张鸿生教授负责,项目主要成员包

括林珲教授、翁齐浩教授、陈杰教授和樊风雷教授。该团队已经发表

了有关的研究专著《热带与亚热带城市不透水层遥感》(作者:张鸿

生, 林珲, 张渊智和翁齐浩, 2015,CRC 出版

社)。本次实验同时也是国际地球观测组织

(GEO)全球城市观测和信息创新项目组

(GI-17)的国际合作项目“热带和亚热带

城市不透水层制图研究(ISMiTSC)”的一

部分,该项目致力于研究城市制图以及为亚

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数据和

地球观测技术服务。该实验还得到了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的联合资助。本

次实验实施方案由翁齐浩教授领导,张鸿生

教授、邵振峰教授和樊风雷教授共同完成。

参与本次联合实验的还包括四所大学的十

多位博士后研究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 供稿)

本次中美四校联合实验的团队集体照

研究团队于 2015 年就相关研

究出版专著

Page 8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81

王卷乐研究员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数据指南研讨会 72.

2015 年 12 月 18 日-19 日,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委

派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

王卷乐研究员参加了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的“UNESCO Guidelines to

Open Data Workshop”。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制定 UNESCO 开放数

据指南,该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开放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数据来源和

类型、数据政策和许可、数据存储框架、开源软件以及数据平台应用

案例。王卷乐研究员在研讨期间做了《开放数据存储相关平台》的报

告,并参与开放数据存储框架等相关部分的研讨。本次研讨会由

UNESCO 主办,印度统计研究所文档研究与培训中心承办。UNESCO

的 Bhanu Neupane 博士出席并主持会议,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西

班牙、印度、韩国、泰国等的 10 余名专家参加研讨。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ACM SIGSPATIAL China 2015 年会暨时空大数据管理学术研讨73.

会成功举办

2015 年 12 月 7 日,ACM SIGSPATIAL China 2015 年学术会议暨

“时空大数据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

近 60 名学者济济一堂,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大数

据技术、智慧城市技术、智能交通及导航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核心的技术领域,得到

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空间数据管理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在各

个重大科技计划、关键领域、行业应用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ACM

SIGSPATIAL China 2015 年研讨会的目的是总结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总结和交流相关的研究成果,科学谋划和明确未来的工作目标。

来自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

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智慧城市、移动群体感知、位置推荐及

Page 8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2 学术活动

定位相关研究、智能手

机应用挖掘、多源位置

数据研究、交通大数据

分析与可视化等领域

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

究成果。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院长丁治

明教授介绍了学院的科研总体情况、智慧城市感知大数据研究等。

ACM SIGSPATIAL China 副主席、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陆锋研究员主持了上午的报告。

在会议期间,ACM SIGSPATIAL China 专委会还讨论了时空大数

据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与应用中的瓶颈等热点问题,围

绕相关学科前沿、支撑产业、战略与发展路线图进行讨论与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三亚召开 74.

2015 年 11 月 25 日,“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海南

三亚开幕。此次大会以“空间观测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主题,

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

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联合承办,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三亚市市长吴岩峻任

大会主席。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菲

律宾、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英国等 28 个国家的 300

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郭华东首先致辞,指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

设将促进中国和东盟以及其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可以提升相关

国家在海洋经济、气候变化、生态保护、遗产保护、防灾减灾以及科

技创新等领域的共同发展。他强调,对地观测技术在应对自然资源枯

Page 8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83

竭、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环境退化、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城市规

划、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将会在“海上丝

绸之路”建设以及“一带一路”规划和整体布局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亚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岳进在致辞中表示,“海上丝绸之

路”建设为三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亚正在积极融入“海上丝

绸之路”建设,在空间对地观测等高新技术方面,积极支持构建空间

大数据联盟,发展遥感信息产业,打造综合性空间信息技术基地。此

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力促进三亚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三亚更好地发

挥“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作用。

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徐冠华院士指出,来自世界各国包括东盟及

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我国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谋划空

间科技,助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国际空间对地观测领

域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合作和共赢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地球观测领域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对地观测技术

具有宏观、快速、准确认知对象的优势,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前

期布局和宏观规划意义重大,对于从国家角度进行资源与环境格局的

空间认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主任 Jon Hutton在致辞中表

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区域环境监测的重要机构之一,一直致力于

研究环境稳定性。对地观测技术在监测与缓和环境问题方面,是重要

的技术和手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愿意加强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在环境

监测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

交流合作。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国际数字地

球学会副主席 Milan Konecny、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

印尼遥感学会主席 Dewayany Sutrisno、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种润之分

别致辞,强调了对地观测技术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认为此次会议将促进专家学者加强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多

边合作。

Page 9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4 学术活动

开幕式讲话后,3 位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

郭华东作题为《对地观测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报告。他首

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并阐述了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新内涵。他在介绍中国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时,指出对地观

测技术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多尺度海洋遥

感监测与模拟、灾害监测、城市扩张、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监测等方面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建议可以通过对地观测技术监测港口城市、

海岸带以及海洋等;利用对地观测技术研究水资源竞争模式、农业结

构和发展机遇的空间模式、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系统的时

空演化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古代文化以及自然遗产时空分布等

方面;在空间信息技术方面采用虚拟地面站、北斗导航系统以及数据

处理技术;提出地球大数据计划建议,建立数据共享系统与平台;建

立地球大数据联盟等五个方面实现对地观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斯里兰卡亚瑟克拉克现代技术研究所所长 Sanath Panawennage

以《空间观测海上丝绸丝绸之路探索》为主题作报告。介绍了斯里兰

卡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作用,以及与中国建立的紧密合作

关系。重点介绍了遥感考古在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亮点和

空间技术应用国际合作情况。Dewayany Sutrisno 作题为《利用遥感技

术跟踪海上经济》的报告。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对地观测

技术在海上运输、非法捕鱼、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价值评估等方面的

应用。重点介绍了遥感技术在非法捕鱼监测与经济价值评估方面的作

用,并介绍了印度尼西亚未来的卫星发展计划。

大会为期 3 天。会议期间,组织了 9 个大会特邀报告、6 场分会

专题报告、2 场圆桌会议、1 场专题讨论会。议题内容涵盖数字地球

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地观测与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对地观测

与资源环境监测和评估、对地观测与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空间技术

在降低灾害风险中的应用、对地观测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等。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Page 9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85

地理信息系统部 2015 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75.

1 月 8 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

信息系统部)2015 年度学术年会在该所 2602 会议室成功举行。实验

室全体职工、学生和客座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学术年会由实验室主

任苏奋振研究员主持。

会议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度工作报告阶段,由实验室主任

和各研究室主任分别作实验室及各研究室年度工作报告;第二部分

为学术报告阶段,由实验室科研人员作学术交流报告;第三部分为总

结阶段。

在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中,实验室主任苏奋振研究员分别从实验

室定位和研究方向、项目争取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人才队伍建设、

平台建设以及财务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据不完全统计,2015 年实

验室共发表论文 252 篇,包括:SCI 论文 138 篇,EI 论文 17 篇,国

内核心期刊 88 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 13 部,授权发明专利 13 项,

软件著作权 28 项。向国家提交并被采纳的重大咨询报告 3 项,其中

领导批示 2 项。实验室新争取科研项目 109 项,合同总经费 9300 万

元。其中 973 课题 1 项,NSFC 项目包括重点共 15 项,高分专项 3

项,国际合作项目 2 项,科技基础工作课题 1 项,国家科技基础平台

课题 1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2 项,其他科技奖励 8 项。王卷乐、

程维明晋升研究员;任红艳、陈鹏飞、姚永慧晋升副研究员。

在研究室年度工作报告中,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副主任秦承志研

究员、地图学研究室主任葛咏研究员、生态环境信息学研究室主任岳

天祥研究员、海洋带海洋信息系统研究室主任杨晓梅研究员、地球数

据科学与共享研究室副主任王卷乐研究员、资源环境数据与分析研究

室主任刘荣高研究员分别汇报了 6 个研究室的年度科研进展。

孙九林院士对实验室工作进行了两方面的点评:一是鼓励大家关

注科技改革,发挥实验室两个平台的优势;二是强调了大数据时代数

Page 9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6 学术活动

据的重要性,要以大数

据为基础进行思维,注

重大数据的获取、传输

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会议第二部分,方

红亮研究员、兰恒星研

究员、葛咏研究员、王卷乐研究员、程维明研究员、陈鹏飞副研究员、

全金玲博士、徐成东博士、李郎平博士分别作了题为《植被冠层叶片

聚集状态研究》《川藏联网工程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非均质地表

空间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格网化资源环境数据集成初探》《中国

数字地貌研究》《遥感与作物模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若干应用研究》

《城市热岛的时间演变模式:日内、季节和年际尺度》《气象站点气

温记录值单点不确定性与空间插值建模》《滚石运动过程建模与运动

路径概率模拟》的学术报告。

总结阶段,周成虎院士要求大家在新时期下,主动适应科技改革,

认准发展方向,注重跨团队合作,建立跨学科兴趣小组,引入科研众

筹,着力大数据挖掘方法,注重陆表过程研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鼓励研究生不局限于导师任务,努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大数据

时代的跨界与科研众筹;倡导青年科研人员组建跨学科兴趣小组,拓

展科研方向,提升研究水平;期许研究员着力方向引领、领域开拓和

大问题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智慧城市标准与评价工作研讨会 76.

1 月 26 日,2016 年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与评价工作研讨会在京召

开。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国家发

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

简称总体组)成员单位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Page 9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87

(系统总体部)作为全国

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以下简称遥感标委会)

秘书处依托单位应邀参加

会议,并进行了技术交流。

会上,总体组代表分

别介绍了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总体情况、智慧城市评价工作方案、

国家智慧城市国际合作总体情况及试点情况等;另外,城市代表介绍

了自身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代表、互联网及

IT 企业代表就智慧城市评价工作进行了讨论与交流。会议期间,系

统总体部技术人员同会议主办方进行了交流,表达了代表遥感标委会

深入参与总体组工作的意愿。

遥感标委会是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首批成员单位之一。参

与并跟踪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进展,有利于促进遥感技术标准在

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对推动领域标准化合作、扩大遥

感技术标准社会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确权登记试点工作进度统计与分析研讨会 77.

2015 年 12 月 14 日-15 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召开确权

登记试点工作进度统计与分析研讨会,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

部)贾媛媛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就国家标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编码规则》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

会上,首先由标准起草组汇报了标准编制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

了相应行标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此国标中做出的修订。与会专家

结合实践经验对编码的合理性以及同其他部委的协调一致等展开讨

论。贾媛媛从标准内容的完整性、表述的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

修改建议。

Page 9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88 学术活动

通过会议研讨,增进了对农业、国土等领域工作的了解,对推进

系统总体部相关研究成果向应用领域的转移转化具有积极作用;同时,

有利于积累标准化工作经验,为系统总体部做好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奠定基础。

(系统总体部 供稿)

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应用研讨会暨第 4 届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78.

号工作组会议在惯性导航系统与装备部召开

为落实科技部与欧空局签署的关于空间科技合作的协议,促进中

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GNSS-R)联合研究工作组合作研究,由科技

部国家遥感中心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

号应用研讨会暨第 4 届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工作组会议于 2015 年

11 月 25 日-27 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来自欧空局以及国内从

事 GNSS-R 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专家学者近 40 人参加

了研讨会。

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技术是导航卫星位置服务之外的创新应用方

向,也是当前国际导航卫星科学应用热点之一,是利用接收机同时获

取导航卫星定位信号与地球表面反射后的定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

到海洋浪高、土壤湿度等信息。研讨会上,中欧双方就 2015 年度

GNSS-R 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充分交流,总结了双方在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联合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中欧 GNSS-R 联合研究

工作组专家就 2016 年双方合作计划进行了协商,明确了后续工作内

容,并达成了 2016 年在欧洲召开第 5 届工作组会议的共识。

此次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应用研讨会与工作组会议进一步拓

宽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领域,将有效推动中欧双方在卫星导航

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9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89

系统总体部参加第 2 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 79.

1月14日-15日,第2届中国碳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云南丽江举行,

国内超过 20 家单位共 90 余

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

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科

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

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云南

省气象局协办。中科院光电

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主任

李传荣研究员、对地观测技

术应用研究部主任唐伶俐研究员、赵永光博士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国第 1 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

称碳卫星)总体进展、卫星二氧化碳反演算法、辅助参数反演算法、

数据预处理及其地基验证、数据应用及共享等 5 个主题进行了学术报

告和交流。同时,研讨会还安排了在碳卫星数据接收及其预处理、反

演算法与地面验证、数据存储分发及共享等三方面的自由讨论。李传

荣作为科技部 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在研讨

会闭幕式上发言,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建议研讨会以后继续延续下

去,发展为碳监测研究的论坛和平台;二是希望相关研究人员积极策

划,争取碳卫星应用后续项目,将我国碳监测研究推向国际前列;三

是制定完善的数据共享政策,积极开展碳卫星数据应用工作,突显碳

卫星的应用效益和效果。

碳卫星是由科技部 863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

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计划重大项目资助。目前,我国首颗

碳卫星载荷研制已进入冲刺阶段,卫星计划于 2016 年择机发射。

(系统总体部 供稿)

李传荣研究员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言

Page 9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90 学术活动

系统总体部应邀参加电磁卫星科学数据分级定义评审会 80.

1 月 29 日,中国地震局卫星地震应用中心组织召开了电磁卫星

科学数据分级定义评审会,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技术人

员代表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应邀参加会议并进行

了交流。

会上,编写组作了有关电磁卫星科学实践分级定义的汇报,系统

介绍了我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基本情况及进展,详细汇报了电磁卫

星搭载的八个载荷对应科学数据的分级定义、各级数据的处理过程及

产品情况。评审专家组就各级产品空间一致性、数据采样间隔、坐标

系定义等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质询,并对该产品的国际化应用、与现

有标准的对接等提出了建议。

参加此次会议,增进了系统总体部技术人员对非成像类遥感卫星

的认识与了解,对于拓展学术视野、完善遥感技术标准体系,更好地

承担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大有裨益。

(系统总体部 供稿)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成功召开科技创新论坛 81.

1 月 29 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卫星导航

系统装备部)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A6联试房 305

会议室组织召开了“首届科

技创新论坛”大会。

会议共进行学术报告交

流 25 个,卫星导航系统装备

部主任蔚保国致论坛开幕词。

论坛特邀信息工程大学李建

文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age 9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91

秦红磊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王伟教授作报告,受邀专家的报告对当

前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新系统、新终端、新技术、新应用等多个层面

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专业技术发展思路。卫星导航系统装备

部相关技术人员也现场作了专题技术报告。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参会人员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会开拓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掌握了领域技术动态、提高了专业水平、坚定了发展信

心,力争在今后卫星导航专业发展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中国电

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省乃至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快

速、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 供稿)

系统总体部参加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全球自主辐射定标场网82.

第 4 届工作组会议及第 27 届可见光红外定标技术分组会议

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工作组

(WGCV)下设的可见光与红外载荷技术分组(IVOS)第 27 届工作

组会议及全球自主辐射定标场网(RadCalNet)第 4 届工作组会议于

2015 年 11 月 16 日-20 日在法国图卢兹召开。来自欧空局(ESA)、美

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美

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英国国家

物理实验室(NPL)、日本宇航局(JAXA)、韩国空间局(KARI)、

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法国航空航天研究院(ONERA)、欧

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等单位的三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科院

光电研究院(系统总体部)马灵玲研究员与高彩霞副研究员作为 IVOS

成员及 RadCalNet 全球首批四个示范场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

议,汇报 RadCalNet 工作进展的同时与国际同行进行了交流。

RadCalNet 工作组会议期间,系统总体部与 NASA、CNES 的技

术人员代表分别汇报了中国国家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以下简称包

头场)、美国 Railroad Valley 场、法国 La Crau 场在自主辐射定标系统

Page 9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92 学术活动

运行、定标基准传递链路不确定分析、针对法国卫星 SPOT-5、美国

卫星 Landsat8 的示范应用情况;ESA 则汇报了新建 Gobabeb 场选址

情况和后续场地建设计划。NASA 数据处理中心相关技术人员汇报了

定标场网全球统一质量标准的测试数据处理情况、数据分发平台建设

情况,并与各示范场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还讨论了 RadCalNet 新场

地纳入标准及数据共享政策,并初步商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随后召开的第 27 届 IVOS 工作组会议上,马灵玲研究员作了

题为 An Instrumented Sand Site in Baotou 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包

头场沙地自然场景自主辐射定标系统研制、运行情况,以及对美国卫

星 WorldView-3 的示范应用情况,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USGS

的 Dennis L.Helder 教授对包头场的光学辐射/几何共用固定式人工靶

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称其应是目前全球最理想的 MTF 人工靶标,

提出了将其纳入全球 MTF 靶标库,在 CEOS 框架下合作开展高分辨

率卫星 MTF 评价及相关方法研究。

在展示系统总体部牵头承研的包头场在自主辐射定标技术研究

最新成果的同时,参会人员进一步了解了 CEOS 伪不变场辐射定标、

月亮定标、海色遥感器定标、交叉验证等先进定标与验证方法等光学

载荷在轨定标技术的国际最新进展,对于完善包头场自主辐射定标系

统、提升系统总体部载荷定标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系统总体部 供稿)

Page 9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93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科学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第 2 次研讨83.

会在广东分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成功召开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国际项目进展顺利,政府间谈

判、工程设计、科学

研究等一系列工作

正有序开展。为进一

步推动天文科学与

信息数据处理、高性

能计算等的融合,科

技部于 9月组织召开

了 SKA 数据处理与

高性能计算第 1次专

题研讨会。为落实部内相关要求,近日,科技部合作司会同 SKA 中

国办公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联合在广州组织召开了 SKA 数据

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第 2 次研讨会。来自国内外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

和天文学界的 50 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的交流和讨论。科技

部国际合作司尹军参赞主持了会议,SKA 组织(SKAO)总干事 Philip

Diamond、政策部主任王启明,英国 Hartree 超算中心负责人 Mike

Ashworth,SKA 中国办公室主任廖小罕、副主任景贵飞,国家天文

台武向平院士、郝晋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洪晓瑜台长,以及英国驻

广州领馆代表等应邀出席。

围绕 SKA 科学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这一主题,SKAO 总干事

Philip Diamond、英国 Hartree 超算中心负责人 Mike Ashworth、国家

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袁学锋主任、上海天文台洪晓瑜台长等国内外高性

能计算和天文领域相关专家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就天文学研究、

科学数据处理平台、超算应用、软件优化、算法研究等方向进行了热

烈讨论,通过对 SKA 科学研究和数据传输处理的需求分析,探讨了

建立中国 SKA 数据中心,以及将“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应用于 SKA

数据处理的可能性。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天文学和高性能计

Page 10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94 学术活动

算的交流和融合,并向国际 SKA 界展示了中国的超算能力,为未来

中国超算在 SKA 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参观了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

超级计算机。为了让更多的年轻学生了解 SKA,吸引更多的年轻学

者未来参与 SKA 的科学研究,会后 SKAO 总干事 Philip Diamond 特

地为广东分部师生讲授了题为《SKA 将如何改变人类对天文与物理

的认知》的公开课。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第 11 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暨时空行为研究与应用前沿学术84.

研讨会在广东分部召开

2015 年 12 月 10 日-12 日,由中山大学(广东分部)地理科学与

规划学院、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网络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

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 11 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

暨“时空行为研究与应用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顺利举行。

大会包括“时空行为研究应用:健康、环境与规划”“交通与大

数据应用”“时空间结构”“休闲、旅游与生活质量”“安全、健康与

出行”五个专题。各位参会代表分别在五个平行分会场进行专题报告

及墙报报告和展示。参会代表围绕以上主题对各自的研究进行了精彩

的展示,并与评议人和参会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讨论,促进了国内

时空行为相关研究及应用领域的交流,对我国今后时空行为的研究产

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东分部 供稿)

Page 10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95

国家天文台青促会举办午间学术沙龙第 23 期活动 85.

2015 年 12 月 11 日下午,由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组织,以

促进青年科学家的学术交流、激发科研热情为目标的午间学术沙龙第

23 期活动顺利举办。本期活动青促会邀请国家天文台彭勃研究员作为

主讲嘉宾,主题是“大科学工程 SKA 风雨同舟 20 年”,介绍平方公

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 Long March,漫谈 SKA 方案形成、台

址国鏖战、总部国竞争、成员国收益等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中的大事。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10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96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全国人大调研组考察三亚园区 86.

2015 年 11 月 26 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

会主任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柳斌杰率调研组到中国科学院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

感卫星地面部)三亚园区进

行专题调研。

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

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赵

千钧的陪同下,柳斌杰一行

参观了园区展室、卫星数据

接收系统、卫星接收多屏显示系统,并观看了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

验室宣传片。

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行。

调研组成员与园区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柳斌杰对中国科学院遥

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科技实力和科研成果表示赞许,希望中国科学

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科研人员大力创新,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真正成为国家的“眼睛”、人类的“眼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做

出贡献。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李长才,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

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任茂东等参加调研。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黄国泰,三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鸿建、副主任邢

孔祥,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等陪同调研。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

研究所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三亚研究中心、三亚卫星接收站负责人

等参加了上述活动。

(遥感卫星地面部 供稿)

Page 10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97

重庆分部与资料服务部开展深度合作 87.

2015 年 11 月,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分部)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

院(资料服务部)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更高层次、

更大范围开展交流与合作,对促进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成

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局)与中国测绘

科学研究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勘测院本次分别与中国测绘

科学研究院对地观测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和地理空

间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双

方将共同申请国家或地方的科技项目,合作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

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双方近期将陆续启动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地

理国情监测、地形图及地图缩编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重庆分部 供稿)

新疆兵团分部研究人员赴瑞士参加无人机系统培训交流 88.

1月 4日-1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新疆兵团分部)

研究人员宁川等 4 人赴瑞士卢塞恩进行了单旋翼无人机 AeroScout

B1-100、RIEGL VUX-1激光雷达扫描仪和惯性导航等设备的培训和交

流。瑞士 AeroScout是一家专业从事无人机直升机平台应用集成开发

的高科技企业,其自主开发的 B1-100型无人直升机,载荷 18kg,续

航时间可达 1 小时,在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前景和用途。

期间,双方就无人直升机与机载激光雷达的集成和应用前景及在多个

行业应用层面无人机的使用和价值进行了广泛探讨。团队成员在此期

间完成了相关设备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并自主操控整套系统进行了试

飞和数据获取实验,数据获取过程快捷高效,验证了单旋翼油动无人

机及激光雷达载具的稳定性和所获取数据的有效性,为后期的对地观

测实验及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Page 10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98 合作交流

(新疆兵团分部 供稿)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2015 年度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顺89.

利召开

1 月 5 日-6 日,由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主办,中国农业科

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应用部)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

学科群 2015 年度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圆满召开。会议由农业部农

业信息技术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唐华俊院士和赵春江研究

员共同主持。

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和罗锡文院士特邀出席会议,农业应用部

所长王道龙、副所长周清波参加了会议,共有来自学科群各综合性重

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试验站的 40 多

名科研人员参会。

会议对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 2015 年度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各

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试验站分别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依托中国农

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

验室在 2015 年取得了可喜成绩,实验室主任唐华俊研究员当选中国

工程院院士,副主任陈仲新研究员入选农业部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

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 100 余项,发表论文 195 篇(其中 SCI

论文 72 篇,EI 论文 12 篇),申请专利 23 项,软件著作权 39 项,制

定标准 8 项,出版专著 17 部,获得省部级奖励 3 项,实验室推荐的

日本东京大学柴崎亮介教授获 2015 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Page 10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99

与会院士、专家学

者围绕农业信息技术

学科群“十三五”发展

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讨

论和交流。专家指出,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

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

的发展,大数据、物联

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农业

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十三五”

发展应特别注重坚持为产业服务的方向,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强化

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问题;从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业

信息化建设,重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

时应该加强学科群内部和外部的交流合作,联合申请国家主体科研计

划项目,解决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的重大科学问题。

会议期间,邀请了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和罗锡文院士、北京师

范大学陈晋教授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

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围绕农业

信息技术、作物遥感制图、农情信息监测和粮食安全预警、智慧农业

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有效促

进了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同行之间的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农业应用部 供稿)

光学遥感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河流遥感应用项目交流 90.

2015 年 11 月 14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

究所副所长朱昌雄一行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光学遥感部)调研交

流,双方就合作开展利用遥感手段监测面源污染达成共识。

Page 10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00 合作交流

光学遥感部首先介绍了水丰湖污染监测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情

况,阐释了利用多源遥感手段监测河流面源污染的可行性。朱昌雄副

所长介绍了水丰湖项目进展,面临的困境,以及正在开展的巢湖等项

目的进展情况。

通过双方交流,朱昌雄副所长表达了愿意合作开展利用遥感手段

监测面源污染的愿望,指出现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积极收集地面监

测数据,光学遥感部根据地面数据和航天影像进行分析。双方将共同

争取河流遥感应用早日立项。

(光学遥感部 供稿)

光学遥感部与辽宁省经济合作局达成合作共识 91.

2015 年 11 月 13 日,辽宁省经济合作局顾兆文副局长来北京空

间机电研究所(光学遥感部)考察交流。双方就某系统和水丰湖污染

监测与综合治理项目交流,纳入辽宁省“十三五”规划等合作事项达

成共识。

顾兆文副局长介绍了辽宁省支援新疆、西藏安全维稳现状和辽宁

省应急指挥中心的迫切需求,表示辽宁省经济合作局将积极推动无人

旋翼机载动态监测系统等两个项目,纳入辽宁省“十三五”规划,并

支持项目产业化。对于水丰湖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将与宽甸县政府

积极沟通商讨解决对策,推动辽宁省环境科学院与光学遥感部的合作,

深入开展利用遥感手段监测河流湖泊面源污染。

光学遥感部表示,双方合作潜力很大,聚焦无人旋翼机载动态监

测系统等具体项目,双方联合制定实施方案,推动项目落地,待时机

成熟,期待与省政府沟通会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后续,辽宁省将向光学遥感部提出合作需求,利用辽宁省科技扶

持基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一个有政府监管、光学遥感部支持、

职业技术学院参与、民企介入的产学研一体化孵化平台。

(光学遥感部 供稿)

Page 10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01

【科技服务】

高分辨率陆地观测卫星紧急监测台湾高雄地震等 3 起灾害 92.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2 月期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陆

地卫星遥感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3 次,连续监测了深圳山体滑坡、

青海门源地震以及台湾高雄地震 3 起事件。

针对深圳山体滑坡灾害,安排卫星 7 次成像,为国土资源部等部

门提供 16 景高分辨率数据。针对青海门源地震灾害,资源卫星应用

中心紧急调度高分二号卫星于 21 日、资源一号 02C 卫星于 22 日对受

灾地区成像,首次实现了我国亚米级卫星在灾害发生当日即获取灾区

数据,及时向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委等部委和地方单位提供 7 景高

分辨率卫星影像。针对台湾高雄地震灾害,安排卫星 4 次成像,将

11 景数据第一时间提供给中国地震局等部门,为救灾和灾情评估提

供数据支持。

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时刻关注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第一时间根据灾

情变化调度国产高分辨率卫星跟踪观测,迅速处理并共享灾区数据,

为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陆地卫星遥感部 供稿)

光学遥感部研制的高分四号相机首图发布 93.

2 月 3 日上午 10 时,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了首批高分

四号卫星图像。在综合考虑了地域分布、地物类型、目标关注度和主

要用户部门测试与示范应用需求等因素后,首批高分四号卫星图像共

发布可见光全色、多光谱、中波红外等 3 类共 12 幅图像,拍摄于 1

月 8 日至 1 月 25 日期间,地点包括北京、珠三角、黄三角、丹江口、

小浪底、纳木错、珠峰、火焰山、敦煌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针对公

Page 10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02 科技服务

众关心的空气污染问题还特别增加了一幅北京雾霾监测结果。这批发

布的可见光全色图像上城市道路、河流纹理清晰,多光谱图像色彩分

明、层次感强,红外图像上火点分布清晰易辨识,作为地球上首颗高

轨陆地遥感卫星,高分四号的首秀不负众望。

高分四号卫星是国家“十二五”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

中唯一一颗高轨光学成像卫星,可快速完成任务响应,并对用户指定

的区域进行高频重复观测、大范围拼接观测和机动巡查观测,将为综

合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调查、林业灾害监测和气象预警预报等提供高

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而且具有目前我国遥感光学卫星中最长的 8 年

设计寿命,将显著提升我国天基对地遥感观测能力。

(光学遥感部 供稿)

地理信息系统部科学家开展南海油气设施遥感验证考察工作 94.

2015 年 12 月 17 日-26 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研究所国

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主任苏奋振研究员带队的南海油气

平台及海岸油气设施遥感验证考察组,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南海北部油

气设施遥感验证工作,行程 2000 余公里。

Page 10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03

该工作是南海油气平台高分遥感监测与

评估项目的重要实地验证部分。在对海岸沿线

的油气设施考察中,获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

资料,对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起到重要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光学遥感部多光谱遥感技术首次科研成果成功 95.

2015 年底,北京农林科学研究院签购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光

学遥感部)首台民用多光谱小型相机,此技术的转化也开启了光学遥

感部多光谱遥感技术首次科研成果孵化成功的先河。

多年来,光学遥感部在光学遥感器研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

果和工程化经验,建立了研发、设计、生产、调试、试验等完善的产

品研制和技术体系。在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

度的大背景下,快速响应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内

部遥感器研制成果,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前策划并探索建立了一系

列遥感技术科研转型机制,以多种形式的科技转化成果服务于农业发

展并进行大力推广。

1)从项目型遥感器向需求型遥感器转型

相对于传统的、高分辨率、大幅宽的项目型遥感器,光学遥感部立

足市场调研,利用成熟产品技术进行多次现场试验,并根据获得的数据

评估指标,从产品的体积、重量、分辨率等指标上与用户协商,从而反

推出用户需求的产品型谱,最终为用户量身打造出需求型的遥感器。

近两年,光学遥感部已经多次与农业服务市场进行了沟通调研,

并开展了跟踪试验。赴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与农业科

研人员联合开展了飞行试验,观测了不同品种玉米的生长态势和分布

区域;赴天津大港地区参与了蝗虫数量和分布的采样分析;赴廊坊农

业种植园进行农作物平产测量。这些试验均利用光学遥感部航空遥感

相机高空拍摄,俯察面积大,区域灵活,可以有效对目标进行反复拍

Page 11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04 科技服务

摄,也为后期数据处理、把握农作物精准生长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

了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

光学遥感部与农科院签署的首台民用多光谱小型相机,也是真正

站在目标用户应用的角度上,利用已有的技术储备,全方位、多角度

地制定解决方案,并首次将多光谱技术成功应用于民用产品。

2)从遥感器制造向遥感数据服务转型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重大战略在航天技术应用领域

的逐步落地,遥感数据应用将在各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遥感器制造周期长、制造成本高,农业研究所、农业科学院等大

型农业现代化研究、多频率使用机构将有能力购置使用,但对于农业

植保站、农业合作社等基层小型农业发展、低频率使用机构,将面临

购置资金短缺的困难。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也为了推动遥感数据精

准测量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光学遥感部也逐步将单一为用户

提供遥感器产品转向了为用户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譬如,购置一台用于农业发展的专业遥感器需要 10 万元左右的

支出,而只享用每月一次的遥感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结果,可能一年只

需花费几百元钱的支付,这样既省去了高额的资金,也满足了科技兴

农的需求。光学遥感部已依托现有技术能力,与目标用户通过建立联

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合作机制的方式,进行用户与市场的培育。

2015 年底,光学遥感部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共同签署了“无人机遥

感系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协议。

后续,光学遥感部还将利用现有项目支撑及示范应用机会,将研

究成果向各级地方政府、各大部委相关业务部门推广应用,提供服务,

逐渐实现盈利;同时积累分析大量宝贵环境数据及不同地域不同条件

的精确光谱反演模型,整合多平台遥感、实地采样、站点监测、自动

在线监测等多种数据来源手段,为数据的生产与经营奠定基础。此外,

还将向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河流领域、大气监测等提供遥感服务,

同时基于大量遥感数据的累积形成,进行遥感数据的生产或经营。

(光学遥感部 供稿)

Page 11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05

重庆分部获批成立重庆市智能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96.

1 月,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重庆市勘测院(重

庆分部)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重庆市

智能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成立,并获专项资助。

该中心将致力于城市智能感知大数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服

务工作。主要涉及城市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空间数据与动态感知数据

融合应用、智能感知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管理、挖掘、可视化

关键技术及信息化共享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

(重庆分部 供稿)

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重庆分部 97.

2015 年底,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重庆市勘测院(重

庆分部)申报的“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百家申报

的科研单位中脱颖而出,喜获重庆市科技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授牌,并获得专项资助。

重庆市科技研发平台是按照“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市场运作”要

求建设的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企业、科研院所或高等

院校组建,从事技术创新、工程化开发、技术推广运用,具有高素质

专业人才队伍。“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重庆分

部后,重庆分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参与到全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各方

面工作中,也将为各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分部 供稿)

重庆市成立测绘地理信息众创空间 98.

2015 年 11 月,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爱尚重庆测绘

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在重庆成立,并落户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分部),

获得专项资助。

Page 11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06 科技服务

“爱尚重庆测绘地理信息众创空间”是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小微创新企业和创业个人

搭建线上及线下交流、培训、融资、分享、合作的平台,并结合创业

空间自身优势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测绘地理

信息创业平台。下一步,将根据战略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

快创业平台建设,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转化和社会应用。

(重庆分部 供稿)

Page 11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07

【综合资讯】

国家遥感中心举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专题学习会 99.

2015 年 11 月 9 日,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国家遥感中心

召开支部扩大会议,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

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廖小罕主任主持了本次专题学习会。

廖小罕及班子成员主任带头领学,认真读原文,逐条讨论,谈

体会。廖小罕主任指出,两项法规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

的一件大事。贯彻落实好这两项法规,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

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严明党的纪律,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

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廖小罕主任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准则》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

重要抓手和落实监督责任的有利契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强化党

章党规党纪意识,提高政治定力,提升党性修养,严明纪律规矩,

强化明规挺纪的责任担当。

班子成员景贵飞副主任和李加洪总工也表示全体人员要深刻认

识《准则》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主动性。切实把《准则》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坚

决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践行。

经过逐条深学细研两项党规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进行研究探

讨,通过大家谈、互相帮等方式,查找自身守纪不严、学纪不深、用

纪不熟等问题。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会充分认清了中央颁发

两部法规的重大意义,一定要牢记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和党的纪律底

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国家遥感中心 供稿)

Page 11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08 综合资讯

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喜获国家100.

科技进步奖

1 月 8 日,2015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

重举行。会上传来喜讯,中国

测绘科学研究院(资料服务部)

牵头完成的“国家数字城市地

理空间框架技术体系构建与

应用”项目获得 2015 年度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

框架是全国市级地理信息资

源及其管理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的总称、是城市信息化空间基础平台及

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为切实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

架建设”的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通知”中提

出的“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要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采取自下而上的战略,于 2006 年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试点”,突破核心自主技术,形成标准规范,确立共建共享机制后,

进行全国推广。

历经 10 年时间,通过多家单位协同攻关,项目形成了我国数字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的一整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具体包括:创立了 3 项理论模型;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了大型服务

型地理信息基础软件;开发了 5 种在线统一支撑关键技术,自主创建

世界上首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明了模型重构 3 大系统及装备;研

制了 58 类行业应用系统;研编了 19 部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上述成

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共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软件

著作权 29 项、出版学术专著 8 部,发表 SCI、EI 论文 109 篇。

在上述自主体系支撑下,项目实施了以在线统一服务为核心,纵

向与国家省区互通、横向与各行业部门专题系统互联的全国 333 个地

Page 11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09

级以上城市和 380 个县级市的地理空间框架;支撑了国土、规划、环

保、城管、公安、水利、旅游、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国民经济

各领域 58 个行业 5600 多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开启了我国地理信息在

线统一服务的新纪元。

该项目领导了地理信息服务的根本性变革,确立了国产化技术的

主导地位,彻底扭转了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被动局面,是我国城市信

息化的重要里程碑,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的划时代标志。

(资料服务部 供稿)

印洁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01.

2 月 29 日,在全国妇女联合会举行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暨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

表彰大会上,中国测绘科学

研究院(资料服务部)地图

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研究员印洁被授予“全国三

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印洁同志以创新进取、

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求

真务实、团结拼搏、勇挑重担的优良作风,长期奋战于科研一线,取

得了突出成绩。作为核心骨干,主持或参与了 40 余项国家、省部级

科研项目,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作为主要核心成员,

参与编制 2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3 项国家标准和 5 项行业标准,形成

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标准体系,促进了测绘行业的科技

进步。她曾荣获 2010 年度国土资源部“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资料服务部 供稿)

Page 11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10 综合资讯

晏磊老师团队喜获 2015 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102.

1 月 8 日,“2015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

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党和国家重

要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以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院(技

术培训部)晏磊老师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

团队,凭借“偏振遥感物理机理、关键方

法与技术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

等奖殊荣。

“偏振遥感物理机理、关键方法与技

术应用”以地物偏振遥感观测方法、天空

偏振模式图矢量场观测方法、大气偏振中性点观测方法、偏振器件及

仪器制作方法为发明点。利用偏振遥感技术手段破解遥感数据定量化

的大气衰减与亮暗缺失效应两大瓶颈问题,突破了偏振遥感从地面观

测、大气效应去除、偏振遥感器研制与定标等系列关键技术,为偏振

遥感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系统化方法。李小文院士作序的国

际首部偏振遥感基础理论专著《偏振遥感物理》(晏磊及其 2 个已毕

业、1 个在读博士,赵云升合著)获得

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

书出版规划项目资助。晏磊老师团队本

次科研成果促进了我国偏振遥感的跨

越式发展,也成为技术培训部在行业领

域卓越能力及优秀人才培养的印证。

项目第二发明人是技术培训部

2010 年博士毕业生、现中国科学院遥感

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太夏。

该奖项是偏振遥感领域近年来首

次荣获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在奖项的科

Page 11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11

技含量和层次上再次实现重大突破,成为迄今为止偏振遥感领域所获

的最高殊荣。

(技术培训部 供稿)

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通过环境保护部评估 103.

2015 年 12 月,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发展部)

和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共建的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

室在 2015 年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这是国家环境

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在挂牌验收后首次参加环境保护部组织的

正式评估。

2015 年 11月 16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专家召开评估会议,

对环保部下属 20 个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会评考核。评估组专

家听取了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关于科研水平贡献、人才

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管理等方面的评估工作汇报,并进行了专家质询

和答疑。

近 5 年来,为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遥感方向的重大需求,国家环境

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重大行业专项和国际合作等多项科研

任务,围绕遥感机理模型与反演方法等环境遥感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在多源自主卫星的环境要素定量化遥感、PM2.5 遥感机理与方法、环

境保护遥感动态监测信息服务、环境污染事故航空遥感应急监测与应

用、全国生态环境 10 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等领域获得了系列创新

成果,部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突破了国产卫星环境应用的瓶颈问题。

此外,实验室开展的环境遥感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卫星环境遥感业

务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实验室已经建成并运行了卫星环境应用系统,

构建了环境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和业务流程,形成了水环境、大气环境、

生态环境的遥感业务化运行能力,在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环境执法、

环境应急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应用。

Page 11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12 综合资讯

根据评估意见,实验室今后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文

件,着力解决大气、水、生态污染监测和治理中的相关遥感技术方法

问题,服务于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

(研究发展部 供稿)

海南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揭牌成立 104.

2015 年 12 月 7 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海南数据与应用中

心”(以下简称海南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在海口市正式揭牌成立。

该中心依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发展部)三亚研究中

心设立,由海南省工信厅负责建设管理、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

海南省副省长李国梁、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中科院遥

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刘建波以及海南省内相关应用部门、三亚

研究中心的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海南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统筹管理高分专项在海

南省的应用示范与成果推广工作,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信

息服务;组织协调海南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积极

推动高分数据区域应用发展;结合海南省应用需求,组织开展海南省

高分数据应用规划论证、技术培训、宣传普及、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

服务,打通空间信息应用产业链;按照高分专项有关数据政策和管理

办法,获取、管理、分发高分数据。

海南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的成立,将整合区域卫星应用公共资源,

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提升海南省行政精细化管理能力,为“多规合一”

提供技术保障,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全省卫星应用产业链形

成和发展。该中心将助力海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

推进国际旅游岛和海洋强省的建设。

目前,全国已有 21 个省(市)获批建立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高

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Page 11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13

(2006-2020 年)》所部署的

16 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 年

获批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将

统筹建设基于卫星、平流层

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

观测系统,完善地面资源,

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到

2020 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

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稳定运行系统。

此外,在揭牌仪式上,国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和海南省

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签订了《卫星数据共享与区域应用推广合作协议》。

(研究发展部 供稿)

三亚遥感卫星虚拟地面站系统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05.

2 月 25 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海口市召开。海南省委

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省委副书记李军,省委常委许俊、李秀领、

胡光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东军,省政协副主席史贻云出席大会。

会议由副省长王路主持。

会议宣读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2015 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

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的决定,刘建波研究员为第一完成人的“三亚遥

感卫星虚拟地面站系统”项目获得海南省科技术进步一等奖。罗保铭

书记和刘赐贵省长等省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该项目由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卫星地面部)共同完成。刘建波作为获奖代表在会上发表题为

《依托海南区域优势,促进卫星应用发展》的获奖感言。他简述了该

项目的建设情况、主要功能及创新意义,并介绍了该项目在科技成果

转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取得的成果体现了该研究所在“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下,不断开拓在海南的科技布局、开展科研成果应用与推广、

海南省副省长李国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

艳华揭牌

Page 12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14 综合资讯

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为实现我国空间技术

“服务国内、辐射周边、面向全球”的战略目标所做出的努力。

刘赐贵省长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了近年来海南科技工作取得

的新突破、新成效、新进展,有针对性地部署了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指出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培育引进一批重点实验室、大院名校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讲话特别提到,要依托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引进国家科研机构和国

内外知名企业,形成集微小卫星制造、航空航天遥感器研发、遥感数

据接收处理、遥感关键技术研发及行业应用于一体的遥感信息产业园。

本次大会共颁发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1 项、二等奖 13 项、三等

奖 19 项;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

(遥感卫星地面部 供稿)

无人机航摄操控员培训班成功举办 106.

2015 年 12 月 1 日-22 日,无人机航摄操控员培训班在武汉成功

举办。培训班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

能培训部)组织实施,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北

京乐业地信会务有限公司负责相关会务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

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吴卫东、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

(AOPA-China)执行秘书长柯玉宝、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

院长秦昆等出席了开班式。

刘建波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省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Page 121: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15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师资权威。广州军区有关部门专家、中国航

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认可的教练员、武汉大学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详细讲解了无人机法规、无人机概述、无人机

航空摄影测量飞行线路规划、无人机飞行与指挥、后期数据处理技术

等相关理论课程。同时安排了大量的模拟飞行训练、无人机装机调试

实践、无人机维护保养等实际操作课程。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单位的 77 名学员参加了本

次培训,并全部通过该中心组织的理论和实操考核,取得了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摄影测量员(无人机测绘操控))

及厂家培训证书,通过率达 100%。42 人参加了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

的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组织的理论和实

践操作考试,其中 41 人通过并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

合格证,通过率达 98%。

(职业技能培训部 供稿)

2015 年全国测绘地信行业技师评审工作会议召开 107.

2015 年 12 月 4 日,全国测绘地信行业技师评审工作会议在广西

南宁召开。会议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

技能培训部)主任易树柏主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人事司司长李赤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技师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

2015 年全国共有 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信行政主管部

门开展了技师考评工作,为来自行业单位和职业院校的 685 人提供了

培训和鉴定服务。经评委会综合评审,有 490 人通过评审取得技师和

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评审结果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核备案后,职

业技能培训部将为相关人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培训部 供稿)

Page 122: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16 综合资讯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出版发行第 100 期 108.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

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 100 期乘着轻风如

约而至,降落在京都蔚蓝的天空下。

100 期,凝结了老一辈创刊人多少心血、多少叮咛与重托;100

期,又蕴含着中青年编辑们多少耕耘、多少期待与梦想。

在这特别的一期里,我们特邀跟随陈述彭院士一同创办、经营《地

球信息科学学报》的第一代办刊人傅肃性研究员撰写了《〈地球信息

科学学报〉豁然开朗 100 期》的纪念文章,回顾了《地球信息科学学

报》的创办历史并展望期刊发展的未来;文章中丰富的细节,盈盈的

期望,为本刊的中青年编辑、作者、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林珲教授是近年来活跃在两岸三地、地球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著

名学者,是陈述彭先生的得意门生,长期担任本刊的副主编,《地球

信息科学学报》创办伊始就得到了他的支持与帮助。在第 100 期里,

他欣然应邀,特别为本刊撰写论文《虚拟地理环境知识工程初探》,

与广大读者分享他与合作者近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示对陈述彭先生

的缅怀及对《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的支持。

开放办刊一直是《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的办刊宗旨。在全球化和

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本刊现任主编徐冠华院士和执行副主编陆锋

研究员的带领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又把“始终开拓创新、与时

俱进,突出科学前沿,加强学科交叉”作为了自己的使命,力争把《地

球信息科学学报》办得更好。

2014 年 11 月,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在厦门召开了“十

二五”遥感应用新进展、新成果交流会。参会的有来自中国地质科学

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土资源部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航测

遥感中心等全国 60 多个单位的 140 余名代表。会后专家委员会给《地

球信息科学学报》推荐了数篇优秀学术论文,经同行专家评审通过,

现将刘德长研究员等的《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及找矿应用

Page 123: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17

——以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地区为例》等论文发表于“遥感技术与

应用”专栏里,以飨读者。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

与方法工作委员会主办、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的第 11

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于 2015 年 8 月 8 日-9 日在

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智慧

城市建设”。青年学子们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学术沙龙”式研讨会上,

就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自 2012 年以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每年都选发年会的优秀论文。

在第 100 期里,选发了谈心等的《二维矢量符号在三维地形表面的贴

合渲染方法》等 6 篇优秀论文。

“欣逢盛世,大有作为”。第 100 期里,老、中、青学者的研究

成果为读者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也在一期期

的优秀论文汇编里,追寻着它作为“中国地球信息科学领域重要的科

研成果传播平台”的中国梦。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第 1 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工作交流会召开 109.

2015 年 12 月 17 日,第 1 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工作交

流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交流了普查劳动竞赛工作经验,研究

部署了下一步竞赛工作措施。第 1 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委员

会办公室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

能培训部)主任易树柏出席会议并讲话。

易树柏指出,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

性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非常重视普查劳动竞赛工作。库热西局

长对劳动竞赛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劳动竞赛创造了四个“首次”:

一是首次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劳动竞赛,规

格之高,前所未有;二是首次在测绘地理信息全行业举办劳动竞赛,

Page 124: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18 综合资讯

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三是首次在测绘地理信息重大战略工程中举办

劳动竞赛,责任之重,前所未有;四是将首次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集

中表彰一批“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荣誉之

多,前所未有。劳动竞赛开展以来取得喜人成绩,充分发挥了在国情

普查中“加速器”“倍增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组织

有序有力、活动形式多样、氛围热烈浓厚、主题竞赛深入等 4 个方面。

易树柏强调,劳动竞赛影响深远,凝神聚力、示范突出。一是竞

赛辐射广泛;二是竞赛助力强劲;三是竞赛创效突出;四是竞赛经验

丰富。形成了“五个坚持”的竞赛经验、“三率五有”的工作机制、

“七比七赛”的竞赛内容、“六个有机融合”的竞赛方法,为其他行

业开展劳动竞赛提供了示范。

易树柏要求,争创一流、沉淀文化,抓好 5 个“强化”,确保劳

动竞赛圆满收官。一是强化典型培塑,努力实现“选树一个职工、带

动一个团队,选树一个集体、带动一个单位”的竞赛目标;二是强化

宣传提效,在主流媒体上加大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展示力

度;三是强化文化提升,引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队伍始终保持蓬勃向

上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活力;四是强化荣誉争取,收获更多荣誉,赢取

普查劳动竞赛的最大胜利;五是强化竞赛延展,找准结合点,创新工

作思路,进一步发挥劳动竞赛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 1 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

赛委员会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交流会。

(职业技能培训部 供稿)

第 1 期注册测绘师继续教育必修课培训班圆满结束 110.

1 月 12 日-16 日,根据《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测绘

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为保持和提高注册测绘师的业

务素质和执业能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

业技能培训部)受局人事司委托,在北京举办了第 1 期注册测绘师继

Page 125: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19

续教育必修课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00 余名注

册测绘师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 30 个学时。

本次培训邀请了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校、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专家

学者,结合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建设及其进展,分别就智慧城市、

地理国情监测、不动产权籍调查、互联网地图服务、北斗位置服务及

产业、激光雷达技术应用、管线测量等热点项目的新知识、新技术,

进行了集中授课。培训课程内容安排紧凑实效、创新性强,包含了国

内外成功工程案例,课程讲解具有技术针对性的同时又不乏趣味性。

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学习,受益匪浅。有效地满足了注册测绘师专业

技术方面的知识需求,增强了注册测绘师的执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部 供稿)

应急救援部举办无人机侦测分队冬训 111.

2015 年 12 月 29 日-2016 年 1 月 25 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特种学院(应急救援部)在四川省绵阳市九洲集团飞行基地组织开展

无人机侦测分队冬训。及时获取侦测数据信息对首长决策、部队遂行

任务起到重要的作用。应急救援部贯彻落实武警总部王宁司令员重要

指示,组建无人机侦测分队,集中开展冬训,提高分队遂行多样化任

务的应急侦测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

冬训历时一个月,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了既定教学

目标,参训队员能力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冬训始终贯穿“夯实基础、

贴近实战,集中课时、分组施训”的教学思路,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无

人机系统操作能力,设置了无人机飞行控制、无人机地面站系统、无

人机地面勤务、图形处理软件训练、综合战斗演练等 5 门科目。教学

训练内容更加贴近实战,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全体参训队员充

分认清了所肩负的职责使命,态度端正、作风顽强、训练刻苦,按照

“校队一体”的要求,作好梯队编成和专业分工,人人精通本职、掌

握相关、一专多能,既当好教练员,也当好战斗员。分队随时做好准

备,确保一声令下,能够快速出动,圆满完成遂行多样化侦测任务。

Page 126: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20 综合资讯

(应急救援部 供稿)

石坚论坛第 34 讲顺利举行 112.

2015 年 12 月 22 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

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石坚论坛”第 34 讲在该所顺利举行。本次

论坛由岳天祥研究员主持,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的李百炼教授为大家作了一场题为 Scale

and Scaling Uncertainties in Ecology: Implications to Carbon

Monitoring System 的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上,李百炼教授主要阐述了生态学中的尺度和尺度的不

确定性对碳监测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在生态系统中的尺度包括时间尺

度、空间尺度和生物本身的尺度,并强调生物本身尺度的重要性,以

及尺度和尺度的不确定性在生态数据和生态模型方面的重要性,并以

碳监测系统为例进行了阐述和报告。论坛在李百炼教授与参会研究人

员的广泛交流和热烈掌声中结束。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石坚论坛第 35 讲顺利举行 113.

2015 年 12 月 24 日下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重

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部)石坚论坛第 35 讲在该所顺利举行。本

次论坛由陆锋研究员主持,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郑宇博士为大家作

徐宝东院长与参训人员合影 参训队员飞行展示

Page 127: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21

了一场题为《城市计算与大数据》的主题报告。报告吸引了所内外众

多师生前来学习,报告厅内济济一堂。

城市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以城市为背景,跟城市规划、交通、能源、

环境、社会学和经济等学科融合的新兴领域。城市计算通过不断获取、

整合和分析城市中不同领域的大数据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挑战。本次

论坛上,郑宇博士首先概述了城市计算的定义、框架和主要研究问题,

并以典型应用为案例着重介绍大数据中跨域数据的融合和协同计算

技术。具体案例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细粒度空气质量分析和预测、城市

油耗和汽车尾气排放评估,以及城市住房价值分级和评估等。相关技

术发表在 KDD 等顶尖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并在实际系统中部署应用。

报告相关内容请搜索 Urban Computing 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部 供稿)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第 3 届企业文化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114.

2 月 2 日上午,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组织召开了第 3 届企业文化

发展论坛。

论坛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职工身边的故事、先进职工人物访谈等

方面展开。得到部门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大家集思广益,在完成繁

忙的年终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准备,以演讲和人

物访谈的方式总结了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一年来的企业精神与发展,

展现了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人员的理想与激情,体现了卫星导航装备

技术业务部人的团结与和谐。在新的一年里,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全

体员工将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共盼新的一年再创辉煌的成绩。

Page 128: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122 综合资讯

(卫星导航系统装备部 供稿)

北京分部开展连续运行参考站市场应用发展需求调研 115.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北京分部)自 2002 年建设 GPS 差分

基站及服务系统以来,于 2014 年开展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

但目前的应用依旧只是集中于测绘、地震、气象等部门,距离潜在的

广阔应用前景有着较大的差距。鉴于此,北京分部自 2015 年年底开

展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市场应用发展需求的调研,拟挖掘更多

的应用,具体与东南大学进行了合作。

调研工作从产业链、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区域发展、龙头企业

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目前已完成初稿。

(北京分部 供稿)

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第 2 届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116.

由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承办的第 2 届中荷空间光学仪

器及应用大会于 2015 年 12 月在荷兰海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

是“空气质量与气候检测”。来自欧空局、中国航天局、荷兰航天局、

中国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

天技术研究院、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北京空间机电研究

所(光学遥感部)等 20 余家单位的 80 余名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就空气质量与气候监测的需求、中欧空间光学仪器所

取得的成就、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数据处理和反演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

Page 129: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2016 年第 1 期 国家遥感科技简报 123

交流,通过交流加深了双方的认识,为后续的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6 年,该实验室承办的第 3 届中荷空间光学仪器及应用大会

将于 6 月在北京召开。同时,实验室还将组团参加明年的空间光学国

际会议和国际宇航联大会,通过国际会议对实验室取得的相关技术成

果进行宣传。

(光学遥感部 供稿)

Page 130: 国家遥感中心简报 - nrscc.gov.cn€¦ · 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973 项目2015 年度总结会议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 系统总体部参加2015 年度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技术交流会并报告包头场最新成果

单位:国家遥感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柳林馆南里甲 8 号楼 100036

电话: 010-58881054 传真:010-58881179

网址:http://www.nrscc.gov.cn

编辑:资料服务部、综合与地球观测处

发送范围:部领导、部内各相关司局、国家遥感中心各业务部

及相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