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七天 新书 - wb.sznews.comwb.sznews.com/page/1721/2016-07/31/A12/20160731A12_pdf.pdf ·...

1
12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责编 刘莉 视觉 熊艳阳 责校 王丽君 领读七天 新书 《狗狗天堂》 狗狗爪印在星星旁闪耀 《狗狗天堂》是两度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和两度凯迪克大奖获得者辛西 · 赖伦特的第一本图画书。书中色彩大胆明亮,刷笔画增加了绘画的质 地和深度,不同的颜色 (橙色、紫色和绿色) 大胆地混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 平和的心境。 狗狗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欢乐的狗狗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快速奔跑, 而狗狗的爪印在夜晚的星星旁边闪耀,装点着山脉。这个令人愉悦的富有 想象力的天堂,让所有热爱动物的人都感到温暖幸福。有大片的田野给狗 狗奔跑,有狗狗无法抗拒的美味的饼干,作者画了一幅温暖、深情的图画, 那是给人类最好朋友的理想家园。在书中,作者让所有曾经失去过狗狗的 读者,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感到无比欣慰。 (李福莹) 《睡魔》 尼尔 · 盖曼笔下“梦之主宰” 《睡魔》是史上极为畅销和广受好评的漫画作品。它设立了漫画领域 中成熟、诗意的幻想的标准。睡魔,一位身穿黑色风衣、有着星辰般双眼的 忧郁男子。他既非神祇,也非魔鬼,更不是超级英雄,他是诞生于尼尔 · 曼笔下的“梦之主宰”,是 DC 宇宙中强大而神秘的无尽家族的一员。 作为尼尔 · 盖曼的成名作,《睡魔》以深邃绚丽、富有诗意的笔调,讲述 了这位梦之主宰的传奇。它由数部独立的篇章组成,但所有故事又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其构架宏大,跨越无限时空:从远古蛮荒到纽约街头,从现 实到幻境,无论神鬼精灵、超级英雄,还是庸碌一生的凡人,都参与了这部 悲喜剧的演出。而不同漫画家的参与,更使《睡魔》充满了多元化的艺术风 格,画面语言如梦境般多姿多彩。 尼尔 · 盖曼堪称当代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被视为新一代幻想文 学的代表。他的创作横跨幻想、科幻、恐怖、儿童、漫画等多种领域,代表作 品有《睡魔》《美国众神》《坟场之书》《星尘》《乌有乡》《鬼妈妈》《烟与镜》《好 兆头》等,不仅本本畅销,更揽获艾斯纳奖、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奖等 多种奖项。 (谭宇宏) 《树娘子》 中国原创童话同样适合成人读 何欣的这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童话,包含12篇故事,既 有适合孩子阅读的有趣篇章,如《天鹅》《白金汉宫糖果盒》《枯叶蝶》;也有 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如《五莲山》《摇铃》《风把音符吹起来》《最后一 扇玻璃》;更有深具中国古典传说底蕴的佳作,如《小木娃》《树娘子》《冰雾 草》《百草》,是一部既适合青少年、也适合成人阅读的童话集。作者想象力 丰富,语言如散文诗般优美纯净,意在写出像安徒生童话那样能够涤荡灵 魂的文学作品;她笔下的这12篇童话也的确构成了一部值得细读慢品、令 人掩卷深思的灵性之作。 当然,这部童话集不单是为孩子写的,也同样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 者。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素材和灵感,以及好看有趣的故事,这本书 的优秀之处还在于对生命、死亡、信仰的沉思,以及对心灵如何获得自由和 寻求归属的探索。 (刘莉)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揭示创造社早期成员特点 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与崇尚现实主义的 文学研究社相辅相成,创造社高举着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大旗,为中国 现代文学史增添了一抹奇异亮丽的色彩。创造社早期成员一个突出的特 点是,他们清一色的都是留日学生。因此在考察他们的文学成就的时候, 绕开日本对他们的影响几乎不可能。 本书以早期创造社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等四人与日 本的关系为轴心,从他们留学日本为起点,延绵至“二战”期间,从各个角度展 开他们在生活上、文化上、文学上、政治上等与日本之关系的分析与批评。 本书立足于“历史不应该有空白”的历史观立场,以注重史料和同时代 的文献为原则,用比较文学的手法,综合地考察了早期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之关系,提出了不少崭新的观点,以期填埋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的关系研究 的空白。 (谭宇宏) 《论德国浪漫派》 “细致入微”而又“宏阔之至” 18世纪末发端于德国,随后在欧洲各地出现的浪漫主义,是 一次波及范围大,影响深远,其“余波”至今尚未停息的文化思潮。 本书探讨的德国浪漫派,是这个思潮的源头,特指18世纪90年代 至1850年前后由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等掀起,随后又有布伦 塔诺、阿尼姆、克莱斯特、霍夫曼、艾兴多夫等大批作家参与的一场 文学运动。 《论德国浪漫派》是自 19 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来,我国学者 系统研究德国浪漫派的第一部专著。不仅对德国浪漫派的形成历 史研究得十分透彻,而且将德国浪漫派放入启蒙运动、德国古典文 学,以及同时代的斯拉夫语世界的文学、英语世界的文学 (包括北 美文学) 、罗曼语世界的文学、北欧文学等与它有关的文学广阔视 野里一起考察。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对历史上关于德国浪漫派 的论争有着独到见地。 (谭宇宏) 《何以安身立命》 知识分子应做文化托命之人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如何安身立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 该做什么,又能够做什么?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许纪霖新 作《何以安身立命》出版,试图通过十二堂人文素养课,探究如何重 建当代人的心灵世界。 《何以安身立命》是作者许纪霖近两年在上海主持和参与的多 个人文论坛与沙龙的对话集,许纪霖通过与梁文道、刘擎等学者的 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 讨,讨论的主题都与知识分子的家国天下情怀有关,从城市身边的 社会文化现象,到国家与世界的大事件,无所不谈。 在书中,许纪霖着重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中国的知识分 子,从古到今,常怀苦痛。这种苦痛被称为‘忧患意识’,为家国天 下忧心,知识分子会为与他自己利益不相干的事而痛苦。知识分 子一定有家国天下情怀,对身处的地方、国家和世界充满了深切的 关怀。” (刘莉) 《文字的凭据:对拉康的一个解读》 击中“法国弗洛伊德”要害 拉巴特和南希均为法国当代一流的批评家、哲学家,二人合著 的作品中,《文字的凭据:对拉康的一个解读》虽是早期著作,却深 具大师风范,既是文本批评也是表达自身思想的途径。 雅克 · 拉康(1901-1981)是 20 世纪法国最具独立见解又最有 争议性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 本人曾表示,在批评他的著作中,只有这本书击中了要害。拉巴特 和南希的解读谨慎而犀利,对哲学语言的张力的把握尤为出彩。 本书从拉康的算法、运算、能指、镜像等重要理论和概念入手,对拉 康的《无意识中文字的迫切要求》文本进行了细读,揭示出其理论 所具有的内在悖论,深刻挖掘了哲学、语言学和精神分析的紧密关 系,并对拉康的文字风格和思想风格作出了分析评注,是拉康研究 中一份不可多得的必备文献。 (李福莹)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众多读书俱乐部阅读分享之作 安娜 · 昆德兰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迄今为止,已出版八部 小说、近十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她曾担任《纽约时报》都市版主编,是历史 上第三位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对页专栏的女性。 安娜 · 昆德兰的经典小说《爱无价》于 1998 年被搬上大银幕,该片由奥 斯卡影后梅丽尔 · 斯特里普、好莱坞著名影星芮妮 · 齐薇格和奥斯卡影帝威 · 赫特主演。2012 年,她推出沉淀生命之作《不曾走过,怎会懂得》,次年 该书在中国出版,取得畅销佳绩。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安娜 · 昆德兰继《不曾走过,怎会懂得》后推 出的全新作品,是一本透着知性睿智、优雅而洒脱气息的别致佳作。本书 面世后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众多读书俱乐部阅读分享 之作,美国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极高评价。 (刘莉) 《喋血枭雄:改变历史的民国大案》 上海枭雄陈其美传奇人生 本书是《谁谋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一书的 姊妹篇。书中以同盟会元老、上海帮会枭雄陈其美的传奇人生为 主线,发掘澄清了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秋瑾、胡道南、陶骏保、陶 成章、周实、阮式、宋教仁、夏瑞芳、范鸿仙、陈其美、王金发、韩恢等 一系列政坛大案历史真相。 作者张耀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文学者、文艺史专家、传记作 家,曾出版著作《历史背后:政学两界人和事》《民国底色:政学两界 人和事》、《鲁迅与周作人》、《曹禺:戏里戏外》等。《喋血枭雄》是张 耀杰长年从事文献考证和人物追踪的成果,他以雅俗共赏的方式, 带领读者回看历史。 (李福莹) 《一日谈》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图像小说,讲述了一个 男人对于命运的种种假想,描绘了一场用死亡铭记生命的仪式。 一心想要记录“多彩生命”的布拉斯,却靠为逝者写讣告来谋 生。不满生活现状的他,决心在每个夜晚展开自己的写作事业,然 而写下的却是一个个为自己假想出来的死亡结局。 活在作家父亲荣耀之下的苦恼,宁愿将爱情扼杀在萌芽中的 愤怒,友情被逼入绝境时的不甘,想在幸福结束前预先逃离的决心 ……当布拉斯将情感的爆发点设定为人生终点时,他才发现自己 是多么的留恋这些瞬间,是这些“活过”的片段告诉布拉斯“他是 谁”,是那些结束的时刻轻问他什么才是生命。作为一部“魔幻现 实主义”图像小说,《一日谈》没有将全书的悬念留在最后,而是用 “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将亦真亦幻的场景贯穿故事始末。男主 人公布拉斯毕生追寻着“生命”的真谛,在思索过程中,他摆脱了时 间与空间的束缚,不断重生于自我的意识流里,最终领悟到自己一 直回避的“死亡”一词,才是对于“生命”真正的铭记。 《一日谈》巧妙的情节设计暗藏作者的细微心思。男主人公 “布拉斯”一名取自巴西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布拉斯 · 库巴 斯死后的回忆》,这不光是向巴西文学的一次诚挚致敬,更暗示了 主人公在故事里的命运走向。 (刘莉) 《一日谈》 用死亡铭记生命 《笑面人》 李玉民译本首次出版 《笑面人》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流亡期间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宏伟奇 崛的长篇小说就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一样,传达着雨果式的激 情、诗意和人文主义精神,而它深邃、离奇的故事与写法又颇具现代主义风 格,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要在异国获得声誉,非有好的翻译家不可。因为 翻译不只是不同语言的转化,而是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翻译和“换算”。李 玉民对《笑面人》的翻译深得原著与作者寓意之妙,堪谓对两种不同文化的 一次成功“换算”。李玉民之于雨果,正如葛浩文、杜特莱之于莫言。 (李福莹)

Transcript of 领读七天 新书 - wb.sznews.comwb.sznews.com/page/1721/2016-07/31/A12/20160731A12_pdf.pdf ·...

  • 12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责编 刘莉 视觉 熊艳阳 责校 王丽君

    领读七天 新书

    《狗狗天堂》狗狗爪印在星星旁闪耀

    《狗狗天堂》是两度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和两度凯迪克大奖获得者辛西娅·赖伦特的第一本图画书。书中色彩大胆明亮,刷笔画增加了绘画的质地和深度,不同的颜色(橙色、紫色和绿色)大胆地混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平和的心境。

    狗狗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欢乐的狗狗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快速奔跑,而狗狗的爪印在夜晚的星星旁边闪耀,装点着山脉。这个令人愉悦的富有想象力的天堂,让所有热爱动物的人都感到温暖幸福。有大片的田野给狗狗奔跑,有狗狗无法抗拒的美味的饼干,作者画了一幅温暖、深情的图画,那是给人类最好朋友的理想家园。在书中,作者让所有曾经失去过狗狗的读者,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感到无比欣慰。 (李福莹)

    《睡魔》尼尔·盖曼笔下“梦之主宰”《睡魔》是史上极为畅销和广受好评的漫画作品。它设立了漫画领域

    中成熟、诗意的幻想的标准。睡魔,一位身穿黑色风衣、有着星辰般双眼的忧郁男子。他既非神祇,也非魔鬼,更不是超级英雄,他是诞生于尼尔·盖曼笔下的“梦之主宰”,是DC宇宙中强大而神秘的无尽家族的一员。

    作为尼尔·盖曼的成名作,《睡魔》以深邃绚丽、富有诗意的笔调,讲述了这位梦之主宰的传奇。它由数部独立的篇章组成,但所有故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构架宏大,跨越无限时空:从远古蛮荒到纽约街头,从现实到幻境,无论神鬼精灵、超级英雄,还是庸碌一生的凡人,都参与了这部悲喜剧的演出。而不同漫画家的参与,更使《睡魔》充满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画面语言如梦境般多姿多彩。

    尼尔·盖曼堪称当代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被视为新一代幻想文学的代表。他的创作横跨幻想、科幻、恐怖、儿童、漫画等多种领域,代表作品有《睡魔》《美国众神》《坟场之书》《星尘》《乌有乡》《鬼妈妈》《烟与镜》《好兆头》等,不仅本本畅销,更揽获艾斯纳奖、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奖等多种奖项。 (谭宇宏)

    《树娘子》中国原创童话同样适合成人读

    何欣的这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童话,包含12篇故事,既有适合孩子阅读的有趣篇章,如《天鹅》《白金汉宫糖果盒》《枯叶蝶》;也有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如《五莲山》《摇铃》《风把音符吹起来》《最后一扇玻璃》;更有深具中国古典传说底蕴的佳作,如《小木娃》《树娘子》《冰雾草》《百草》,是一部既适合青少年、也适合成人阅读的童话集。作者想象力丰富,语言如散文诗般优美纯净,意在写出像安徒生童话那样能够涤荡灵魂的文学作品;她笔下的这12篇童话也的确构成了一部值得细读慢品、令人掩卷深思的灵性之作。

    当然,这部童话集不单是为孩子写的,也同样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素材和灵感,以及好看有趣的故事,这本书的优秀之处还在于对生命、死亡、信仰的沉思,以及对心灵如何获得自由和寻求归属的探索。 (刘莉)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揭示创造社早期成员特点

    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与崇尚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社相辅相成,创造社高举着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大旗,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一抹奇异亮丽的色彩。创造社早期成员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清一色的都是留日学生。因此在考察他们的文学成就的时候,绕开日本对他们的影响几乎不可能。

    本书以早期创造社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等四人与日本的关系为轴心,从他们留学日本为起点,延绵至“二战”期间,从各个角度展开他们在生活上、文化上、文学上、政治上等与日本之关系的分析与批评。

    本书立足于“历史不应该有空白”的历史观立场,以注重史料和同时代的文献为原则,用比较文学的手法,综合地考察了早期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之关系,提出了不少崭新的观点,以期填埋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的关系研究的空白。 (谭宇宏)

    《论德国浪漫派》“细致入微”而又“宏阔之至”

    18世纪末发端于德国,随后在欧洲各地出现的浪漫主义,是一次波及范围大,影响深远,其“余波”至今尚未停息的文化思潮。本书探讨的德国浪漫派,是这个思潮的源头,特指18世纪90年代至1850年前后由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等掀起,随后又有布伦塔诺、阿尼姆、克莱斯特、霍夫曼、艾兴多夫等大批作家参与的一场文学运动。

    《论德国浪漫派》是自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来,我国学者系统研究德国浪漫派的第一部专著。不仅对德国浪漫派的形成历史研究得十分透彻,而且将德国浪漫派放入启蒙运动、德国古典文学,以及同时代的斯拉夫语世界的文学、英语世界的文学(包括北美文学)、罗曼语世界的文学、北欧文学等与它有关的文学广阔视野里一起考察。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对历史上关于德国浪漫派的论争有着独到见地。 (谭宇宏)

    《何以安身立命》知识分子应做文化托命之人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如何安身立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做什么,又能够做什么?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许纪霖新作《何以安身立命》出版,试图通过十二堂人文素养课,探究如何重建当代人的心灵世界。

    《何以安身立命》是作者许纪霖近两年在上海主持和参与的多个人文论坛与沙龙的对话集,许纪霖通过与梁文道、刘擎等学者的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讨,讨论的主题都与知识分子的家国天下情怀有关,从城市身边的社会文化现象,到国家与世界的大事件,无所不谈。

    在书中,许纪霖着重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古到今,常怀苦痛。这种苦痛被称为‘忧患意识’,为家国天下忧心,知识分子会为与他自己利益不相干的事而痛苦。知识分子一定有家国天下情怀,对身处的地方、国家和世界充满了深切的关怀。” (刘莉)

    《文字的凭据:对拉康的一个解读》击中“法国弗洛伊德”要害

    拉巴特和南希均为法国当代一流的批评家、哲学家,二人合著的作品中,《文字的凭据:对拉康的一个解读》虽是早期著作,却深具大师风范,既是文本批评也是表达自身思想的途径。

    雅克·拉康(1901-1981)是20世纪法国最具独立见解又最有争议性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本人曾表示,在批评他的著作中,只有这本书击中了要害。拉巴特和南希的解读谨慎而犀利,对哲学语言的张力的把握尤为出彩。本书从拉康的算法、运算、能指、镜像等重要理论和概念入手,对拉康的《无意识中文字的迫切要求》文本进行了细读,揭示出其理论所具有的内在悖论,深刻挖掘了哲学、语言学和精神分析的紧密关系,并对拉康的文字风格和思想风格作出了分析评注,是拉康研究中一份不可多得的必备文献。 (李福莹)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众多读书俱乐部阅读分享之作

    安娜·昆德兰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迄今为止,已出版八部小说、近十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她曾担任《纽约时报》都市版主编,是历史上第三位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对页专栏的女性。

    安娜·昆德兰的经典小说《爱无价》于1998年被搬上大银幕,该片由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好莱坞著名影星芮妮·齐薇格和奥斯卡影帝威廉·赫特主演。2012年,她推出沉淀生命之作《不曾走过,怎会懂得》,次年该书在中国出版,取得畅销佳绩。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安娜·昆德兰继《不曾走过,怎会懂得》后推出的全新作品,是一本透着知性睿智、优雅而洒脱气息的别致佳作。本书面世后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众多读书俱乐部阅读分享之作,美国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极高评价。 (刘莉)

    《喋血枭雄:改变历史的民国大案》上海枭雄陈其美传奇人生

    本书是《谁谋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一书的姊妹篇。书中以同盟会元老、上海帮会枭雄陈其美的传奇人生为主线,发掘澄清了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秋瑾、胡道南、陶骏保、陶成章、周实、阮式、宋教仁、夏瑞芳、范鸿仙、陈其美、王金发、韩恢等一系列政坛大案历史真相。

    作者张耀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文学者、文艺史专家、传记作家,曾出版著作《历史背后:政学两界人和事》《民国底色:政学两界人和事》、《鲁迅与周作人》、《曹禺:戏里戏外》等。《喋血枭雄》是张耀杰长年从事文献考证和人物追踪的成果,他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带领读者回看历史。 (李福莹)

    《一日谈》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图像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对于命运的种种假想,描绘了一场用死亡铭记生命的仪式。

    一心想要记录“多彩生命”的布拉斯,却靠为逝者写讣告来谋生。不满生活现状的他,决心在每个夜晚展开自己的写作事业,然而写下的却是一个个为自己假想出来的死亡结局。

    活在作家父亲荣耀之下的苦恼,宁愿将爱情扼杀在萌芽中的愤怒,友情被逼入绝境时的不甘,想在幸福结束前预先逃离的决心……当布拉斯将情感的爆发点设定为人生终点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留恋这些瞬间,是这些“活过”的片段告诉布拉斯“他是谁”,是那些结束的时刻轻问他什么才是生命。作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图像小说,《一日谈》没有将全书的悬念留在最后,而是用

    “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将亦真亦幻的场景贯穿故事始末。男主人公布拉斯毕生追寻着“生命”的真谛,在思索过程中,他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不断重生于自我的意识流里,最终领悟到自己一直回避的“死亡”一词,才是对于“生命”真正的铭记。

    《一日谈》巧妙的情节设计暗藏作者的细微心思。男主人公“布拉斯”一名取自巴西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这不光是向巴西文学的一次诚挚致敬,更暗示了主人公在故事里的命运走向。 (刘莉)

    《一日谈》用死亡铭记生命

    《笑面人》李玉民译本首次出版

    《笑面人》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流亡期间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宏伟奇崛的长篇小说就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一样,传达着雨果式的激情、诗意和人文主义精神,而它深邃、离奇的故事与写法又颇具现代主义风格,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要在异国获得声誉,非有好的翻译家不可。因为翻译不只是不同语言的转化,而是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翻译和“换算”。李玉民对《笑面人》的翻译深得原著与作者寓意之妙,堪谓对两种不同文化的一次成功“换算”。李玉民之于雨果,正如葛浩文、杜特莱之于莫言。

    (李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