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助個人成長...

1
554 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星期五 B24 通識新世代 責任編輯:唐偉雄 探究自我內心感受 藝術治療助個人成長 通識資料庫 書架 兒童通過繪畫表達情緒 陶藝解開情緒密碼 藝術治療最早起源於英國,由被稱為 藝術治療之父的愛德華亞當森(Edward Adamson)提出。20世紀80年代,美國藝術 治療協會針對藝術治療,給出確實定義: 藝術治療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 會。 不依賴言語溝通 藝術治療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治療,將 感性的藝術與理性的心理分析融合,既是 精神療法,亦是受助者透過藝術創作表現 個人感受的過程。它有別於其他心理療 法,受助者可以在安全、非批判性及保密 的環境下,透過美術媒材,比如作畫、沙 盤遊戲,以及舞蹈或戲劇的形式,以藝術 創作為媒介探究自我內心的感受,讓 作從動手開始,療育在自然而然中發 藝術治療的主要作用是透過接觸藝術 材料及與治療師的關係對個人成長層面起 正面而有效的作用。藝術治療並不依賴言 語溝通,因此能協助有語言障礙,以及不 喜歡用語言作溝通媒介的人用藝術去表達 個人想法及感受。介於我們如要將內心的 感受、情緒、困擾、矛盾和衝突用文字或 語言表達出來,有時會難以啟齒,不知道 從何說起。但藝術則可以超越語言的界 線,真誠地反映我們內心深處的感受和經 歷。 藝術治療在香港 藝術治療師會協助使用者尋找自我的 方法去使用不同的藝術材料,因此受助者 無須具備任何藝術創作經驗。藝術治療並 不需要分辨圖像的好與壞,所有隨性的塗 鴉及零碎筆畫均視作為圖像。透過深入探 索及清晰闡明,把隱藏在潛意識裡面的東 西呈現出來,並了解其中的意義。透過接 觸美術材料及創作圖像的過程,及與治療 師建立的關係,受助者的情緒、人際關係 及個人成長的各種需要得到關注及反映, 從而達致持久性的改變。 台灣的藝療師許家綾曾在博文中引用 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治療所創始人之一的 I don't know of any job, specifically, for art therapists, but I don't know an art therapist out of work.(我不知道有任何 一個特別給藝術治療師的工作,但我沒看 到任何藝術治療師沒有工作。)也許,正 如他所言,投身藝術治療需要這般堅定的 信心和開拓先鋒的勇氣, 更重要的是, 在你的心底還有一些更深的呼喚,還有一 些價值,是超乎於世俗利益之外:對於人 和世界的悲憫之心香港目前的藝術治療有五大類別,分 別是視覺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 療、舞蹈治療和園藝治療。目前,香港的 藝術治療並不普及,現有治療師大多是在 美、英註冊,再回港執業,但人數寥寥可 數。現時執業的表達藝術治療師有4位;音 樂治療師40位;視覺藝術治療師約20位; 戲劇治療師約6位。由於本港沒有藝術治療 師註冊制度,任何讀過相關課程的人,都 可以在香港以藝術治療師之名收費治病, 質素沒有保證,而且香港的藝術治療服務 價格高昂,一般市民難以負擔。相反,外 國已將藝術治療納入公立醫院的治療服務 之一。 本港目前只有香港大學開設兩年學制 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旨在提供 醫療保健、教育、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藝術 治療知識。該專業對申請人沒有本科的專 業背景要求,但是需要申請人對視覺藝 術、音樂、舞蹈、戲劇、詩歌等眾多藝術 形式中的至少一種以上有所了解,並能提 供相關的作品集。另外也需要申請人有三 年的藝術領域工作經驗。 撰文:楊穎婷 原來做陶瓷,直接用手觸摸陶土,可連繫思維、情 緒和身體,釋出快樂的荷爾蒙,是天然的抗鬱藥。因 為, 泥土是最原始的物料,可以讓人得到靈性的安 許多情緒病患者以感覺行事,影響了日常生活,令 他們害怕作決定,不懂跟其他人相處,也難以說出自己 的想法。而陶土就像白紙可以呈現創造者的想法,故可 以作品代替說話,讓他們表達及抒發情緒。 藝術治療師藍建文提倡將藝術創作與動覺結合、強 調 提供空間表達個人情感。為了以陶藝解開病患者 的情緒密碼,他花了十多年時間修讀藝術治療,專門研 究陶藝治療對抑鬱症患者的好處。他一邊用手搓泥,一 邊解釋 泥土是有生命的,將它搓得太久,就會失去黏 力。手塑陶瓷的過程,工夫多一點少一點都會影響成 品。而燒陶過程,需要時間等待,但最終可能燒出裂 紋,甚至是裂開。不過即使碎了,再磨成粉,又可再搓 成陶土,讓它有新生命陶藝治療康復者惠子認為, 陶瓷很有生命,丁點 的改變也都會造成差別。像與人相處一樣,每個人性 格、期望也不同,明白了這些,自然就會看開一點陶藝治療康復者小櫻子認為, 學陶瓷很需要耐 性,也因此會多留意身邊的事物。而且每次也有新挑 戰,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弄壞了就想辦法解決吧屋樹人的心理投射畫是我最先接觸 到的藝術治療。根據 屋樹人背後的理 論,我們只要將屋、樹、人三者繪畫在同一 畫紙上,便會透露出我們的潛意識。後來我 找了不少朋友和學生去畫 屋樹人,的確 有助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Malchiodi(李甦 等譯)的《兒童繪畫與心理治療——解讀兒 童畫》(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年),是一部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藝術治療入 門書籍。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兒童畫中所表現 的情感特點和心理特點一直受到不同領域研 究者的關注,特別是在心理學、精神病學和 心理治療等領域,研究者們對兒童畫表現出 濃厚的興趣。繪畫是兒童表達自己的最重要 途徑之一,通過繪畫,兒童不斷地把自己的 人格和情緒表達出來。許多兒童心理治療的 專家都認識到,繪畫是可以幫助他們表達自 己的方式。兒童能夠通過繪畫表達事物及自 己的情感和經歷,並通過這種自我表達方式 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 20世紀40年代,人們對藝術治療進行了 許多探索,其中應首推紐博格(Naumburg) 的工作,是她使藝術治療成為美國社會的一 種職業。她認為,繪畫是患者在治療中使用 符號與心理醫生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克萊 默(Kramer)是另一位藝術治療的先驅。她 認為,在治療中的兒童的繪畫活動是一種昇 華形式,是一種把心理衝動和情感表達在圖 像中的行為。 閱畢全書,讀者會從多角度認識兒童繪 畫的框架。本書除了研究兒童畫的意義之 外,還關注從不同方面解釋兒童畫以及環境 對兒童畫的影響。此外,本書亦介紹了多種 解讀兒童畫的方法,讓從事心理輔導人士得 以學習及應用。 香港通識教育學會 李偉雄 [email protected] 何天虹是香港首位舞蹈治療師,目前擔任香港大 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她認為,在舞蹈治療中, 人本身就是媒介,不需要借助其他媒體,通過身體動 作與心理狀態的互動關係,便可引起心理轉變,達到 身心合一的治療效果。 身體有時是心理問題的根源,如受暴力對待或受 過度驚嚇者,都不容易用言詞表達,通過身體語言接 觸溝通,較言傳更直接有效。榮獲第五十三屆戛納電 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最佳女演員獎的《黑暗中的 舞者》,就講述了有着微弱視力的女主角塞爾瑪,通 過舞蹈和音樂,化解和穿透生活中層層苦難和黑暗的 感人故事。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翩翩起舞,足以讓 她忘卻現實世界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 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唯獨沉浸在 自己的理想世界。 舞蹈達到身心合一在戲劇治療中,治療師會有意地使用創作劇本、 投射性遊戲、角色扮演或劇場歷程,以達成受助者症 狀減輕、情緒及身體整合與個人成長的治療性目標。 以心象作思考,亦即直覺式的思考方式,往往能透露 潛意識的內容。在創作的過程中,案主較能降低防衛 心理,進入事件的核心,讓潛意識的內容自然地浮 現,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有效方法。創作可以是一種憤 怒、敵視感覺的發泄,它是一種能被社會接受,且不 會傷害到他人的發泄方法;創作亦是一種自發與自控 行為,經由創作的過程,讓案主的情緒得以緩和。作 品是案主意念和情感的具體呈現,透過這具體的形 象,案主能統整其情感和意念,獲得潛意識的素材, 較不會騷擾到其脆弱的防衛機制。戲劇治療以團體方 式創作、描述和分享,常能喚起旁觀成員的情緒反 應,加強其他成員積極參與活動的動機,增進團體的 互動和凝聚力。 戲劇透露潛意識內容 匡智會屬下的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於2004年啟 用,為不同能力的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 務,包括各類型殘疾及弱智人士宿舍、日間訓練、家 庭及社區支援、綜合職業復康服務及專業治療服務。 中心於2005年成立社區教育學院,為智障人士及其家 人提供持續進修的機會,從而提升其職場的競爭力, 協助他們融入社會,過獨立自主的生活。 為慶祝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成立十周年,中心 早前舉辦開放日,設有多個有趣攤位包括製作有機蔬 菜沙律、玻璃樽彩沙、環保肥皂及 一人一苗綠化 家居環境等,展示學員多元化才能及學習成果。 同場亦開放專為智障人士而設的感覺統合治療設 施,讓公眾認識如何藉着遊戲、飼養魚類及栽種植物 等活動訓練學員的認知及專注力,從而提升他們的生 活質素。 當日亦展示全港首個專為智障人士而設的動物 (輔助)治療計劃,參與計劃的學員在導師指導下學 習照顧小貓的日常起居生活,透過與小貓相處的互動 形式培養出責任感及改善自理能力;同時他們亦擔任 動物大使與嘉賓分享與小貓相處的情況,更帶同小貓 前往社區中心進行探訪活動,不但有助學員建立良好 的溝通技巧,未來更有助他們身心靈的發展,讓智障 人士跟其他人一樣,成為寶貴的社會資本。 匡智會首推動物治療 ▲中心推出全港首個專為智障人士而設的動物(輔 助)治療計劃,讓學員透過與小貓相處的互動形 式,培養出責任感及改善自理能力 原來做陶瓷,直接用手觸摸陶 土,可連繫思維、情緒和身體,釋 出快樂的荷爾蒙,是天然的抗鬱藥

Transcript of 藝術治療助個人成長...

Page 1: 藝術治療助個人成長 陶藝解開情緒密碼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40124/PDF/b24_screen.pdf2014/01/24  · 554 B24通識新世代① 責任編輯:唐偉雄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554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星期五B24通識新世代①1051673責任編輯唐偉雄

探究自我內心感受藝術治療助個人成長

通識資料庫

書架

兒童通過繪畫表達情緒

陶藝解開情緒密碼

藝術治療最早起源於英國由被稱為藝術治療之父的愛德華亞當森(EdwardAdamson)提出20世紀80年代美國藝術治療協會針對藝術治療給出確實定義藝術治療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會

不依賴言語溝通藝術治療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治療將

感性的藝術與理性的心理分析融合既是精神療法亦是受助者透過藝術創作表現個人感受的過程它有別於其他心理療法受助者可以在安全非批判性及保密的環境下透過美術媒材比如作畫沙盤遊戲以及舞蹈或戲劇的形式以藝術創作為媒介探究自我內心的感受讓 「創作 從 動 手 開 始 療 育 在 自 然 而 然 中 發生」

藝術治療的主要作用是透過接觸藝術材料及與治療師的關係對個人成長層面起正面而有效的作用藝術治療並不依賴言語溝通因此能協助有語言障礙以及不喜歡用語言作溝通媒介的人用藝術去表達個人想法及感受介於我們如要將內心的感受情緒困擾矛盾和衝突用文字或語言表達出來有時會難以啟齒不知道從何說起但藝術則可以超越語言的界線真誠地反映我們內心深處的感受和經歷

藝術治療在香港藝術治療師會協助使用者尋找自我的

方法去使用不同的藝術材料因此受助者無須具備任何藝術創作經驗藝術治療並不需要分辨圖像的好與壞所有隨性的塗鴉及零碎筆畫均視作為圖像透過深入探

索及清晰闡明把隱藏在潛意識裡面的東西呈現出來並了解其中的意義透過接觸美術材料及創作圖像的過程及與治療師建立的關係受助者的情緒人際關係及個人成長的各種需要得到關注及反映從而達致持久性的改變

台灣的藝療師許家綾曾在博文中引用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治療所創始人之一的話 「I dont know of any job specificallyfor art therapists but I dont know an arttherapist out of work」(我不知道有任何一個特別給藝術治療師的工作但我沒看到任何藝術治療師沒有工作)也許正如他所言投身藝術治療需要這般堅定的信心和開拓先鋒的勇氣 「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心底還有一些更深的呼喚還有一些價值是超乎於世俗利益之外對於人和世界的悲憫之心」

香港目前的藝術治療有五大類別分別是視覺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療舞蹈治療和園藝治療目前香港的藝術治療並不普及現有治療師大多是在美英註冊再回港執業但人數寥寥可數現時執業的表達藝術治療師有4位音樂治療師40位視覺藝術治療師約20位戲劇治療師約6位由於本港沒有藝術治療師註冊制度任何讀過相關課程的人都可以在香港以藝術治療師之名收費治病質素沒有保證而且香港的藝術治療服務價格高昂一般市民難以負擔相反外國已將藝術治療納入公立醫院的治療服務之一

本港目前只有香港大學開設兩年學制的 「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旨在提供醫療保健教育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藝術治療知識該專業對申請人沒有本科的專業背景要求但是需要申請人對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詩歌等眾多藝術形式中的至少一種以上有所了解並能提供相關的作品集另外也需要申請人有三年的藝術領域工作經驗

撰文楊穎婷

原來做陶瓷直接用手觸摸陶土可連繫思維情緒和身體釋出快樂的荷爾蒙是天然的抗鬱藥因為 「泥土是最原始的物料可以讓人得到靈性的安慰」

許多情緒病患者以感覺行事影響了日常生活令他們害怕作決定不懂跟其他人相處也難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陶土就像白紙可以呈現創造者的想法故可以作品代替說話讓他們表達及抒發情緒

藝術治療師藍建文提倡將藝術創作與動覺結合強調 「提供空間表達個人情感」為了以陶藝解開病患者的情緒密碼他花了十多年時間修讀藝術治療專門研究陶藝治療對抑鬱症患者的好處他一邊用手搓泥一邊解釋 「泥土是有生命的將它搓得太久就會失去黏力手塑陶瓷的過程工夫多一點少一點都會影響成品而燒陶過程需要時間等待但最終可能燒出裂紋甚至是裂開不過即使碎了再磨成粉又可再搓成陶土讓它有新生命」

陶藝治療康復者惠子認為 「陶瓷很有生命丁點的改變也都會造成差別像與人相處一樣每個人性格期望也不同明白了這些自然就會看開一點」

陶藝治療康復者小櫻子認為 「學陶瓷很需要耐性也因此會多留意身邊的事物而且每次也有新挑戰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弄壞了就想辦法解決吧」

「屋樹人」的心理投射畫是我最先接觸到的藝術治療根據 「屋樹人」背後的理論我們只要將屋樹人三者繪畫在同一畫紙上便會透露出我們的潛意識後來我找了不少朋友和學生去畫 「屋樹人」的確有助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Malchiodi(李甦等譯)的《兒童繪畫與心理治療mdashmdash解讀兒童畫》(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年)是一部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藝術治療入門書籍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兒童畫中所表現的情感特點和心理特點一直受到不同領域研究者的關注特別是在心理學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等領域研究者們對兒童畫表現出

濃厚的興趣繪畫是兒童表達自己的最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繪畫兒童不斷地把自己的人格和情緒表達出來許多兒童心理治療的專家都認識到繪畫是可以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兒童能夠通過繪畫表達事物及自己的情感和經歷並通過這種自我表達方式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

20世紀40年代人們對藝術治療進行了許多探索其中應首推紐博格(Naumburg)的工作是她使藝術治療成為美國社會的一種職業她認為繪畫是患者在治療中使用符號與心理醫生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克萊默(Kramer)是另一位藝術治療的先驅她認為在治療中的兒童的繪畫活動是一種昇華形式是一種把心理衝動和情感表達在圖像中的行為

閱畢全書讀者會從多角度認識兒童繪畫的框架本書除了研究兒童畫的意義之

外還關注從不同方面解釋兒童畫以及環境對兒童畫的影響此外本書亦介紹了多種解讀兒童畫的方法讓從事心理輔導人士得以學習及應用

香港通識教育學會 李偉雄mleewaihungyahoocomhk

何天虹是香港首位舞蹈治療師目前擔任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她認為在舞蹈治療中人本身就是媒介不需要借助其他媒體通過身體動作與心理狀態的互動關係便可引起心理轉變達到「身心合一」的治療效果

身體有時是心理問題的根源如受暴力對待或受過度驚嚇者都不容易用言詞表達通過身體語言接觸溝通較言傳更直接有效榮獲第五十三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最佳女演員獎的《黑暗中的舞者》就講述了有着微弱視力的女主角塞爾瑪通過舞蹈和音樂化解和穿透生活中層層苦難和黑暗的感人故事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翩翩起舞足以讓她忘卻現實世界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唯獨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

舞蹈達到「身心合一」

在戲劇治療中治療師會有意地使用創作劇本投射性遊戲角色扮演或劇場歷程以達成受助者症狀減輕情緒及身體整合與個人成長的治療性目標以心象作思考亦即直覺式的思考方式往往能透露潛意識的內容在創作的過程中案主較能降低防衛心理進入事件的核心讓潛意識的內容自然地浮現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有效方法創作可以是一種憤怒敵視感覺的發泄它是一種能被社會接受且不會傷害到他人的發泄方法創作亦是一種自發與自控行為經由創作的過程讓案主的情緒得以緩和作品是案主意念和情感的具體呈現透過這具體的形象案主能統整其情感和意念獲得潛意識的素材較不會騷擾到其脆弱的防衛機制戲劇治療以團體方式創作描述和分享常能喚起旁觀成員的情緒反應加強其他成員積極參與活動的動機增進團體的互動和凝聚力

戲劇透露潛意識內容

匡智會屬下的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於2004年啟用為不同能力的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各類型殘疾及弱智人士宿舍日間訓練家庭及社區支援綜合職業復康服務及專業治療服務中心於2005年成立社區教育學院為智障人士及其家人提供持續進修的機會從而提升其職場的競爭力協助他們融入社會過獨立自主的生活

為慶祝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成立十周年中心早前舉辦開放日設有多個有趣攤位包括製作有機蔬菜沙律玻璃樽彩沙環保肥皂及 「一人一苗」綠化家居環境等展示學員多元化才能及學習成果

同場亦開放專為智障人士而設的感覺統合治療設施讓公眾認識如何藉着遊戲飼養魚類及栽種植物等活動訓練學員的認知及專注力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當日亦展示全港首個專為智障人士而設的動物(輔助)治療計劃參與計劃的學員在導師指導下學習照顧小貓的日常起居生活透過與小貓相處的互動形式培養出責任感及改善自理能力同時他們亦擔任動物大使與嘉賓分享與小貓相處的情況更帶同小貓前往社區中心進行探訪活動不但有助學員建立良好的溝通技巧未來更有助他們身心靈的發展讓智障人士跟其他人一樣成為寶貴的社會資本

匡智會首推動物治療

中心推出全港首個專為智障人士而設的動物(輔助)治療計劃讓學員透過與小貓相處的互動形式培養出責任感及改善自理能力

藝術治療並不需要分辨圖像的

好與壞所有隨性的塗鴉及零碎

筆畫均視作為圖像

原來做陶瓷直接用手觸摸陶土可連繫思維情緒和身體釋出快樂的荷爾蒙是天然的抗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