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4/04/08/b09-0408.pdf2014/04/08  ·...

1
B9 文匯副刊 采風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見多 識廣 尹樹廣 便耀西滿微信上的「克里米亞風暴」 西︿︿︿︿調Bob Woodward 調稿Seymour Hersh 調調退自由派記者 Show 使Fit Figure Robics ○○ One Two Three Four 稿塑身女王 淑梅 足跡 車淑梅 便Harrods 滿西西CitySuper samovar 百貨不如舊 翠袖 乾坤 伍淑賢 祿西西便宿骨子裡的奢華 琴台 客聚 黃仲鳴 海闊 天空 蘇狄嘉 匆匆上班的路上,忽然耳聞「嗨嗨嗨」一陣粗 聲吆喝,並攔路伸來一隻胳膊,將一大袋沉甸甸 的東西硬是塞到我的手上,說:「我自己育種的 紅米做的年糕。」攔路送禮者一臉的喜出望外, 彷彿專門等在我上班的路上來逮我的。「我不 要,我不要。」我連聲推脫,其實,我很喜歡那 種紅米年糕,只是我知道他是想借我的筆做個口 碑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紅米,特別是讓有關部門 知道這確實是一種優良的稻種。我是怕自己人微 言輕,無處替他仗義執言,無功受祿於心不安 啊。 想起認識他的過程也蠻有趣的。有一個清晨, 在報社做記者的先生說要出門去富陽採訪一個一 心一意育稻種的農民,一直到天黑透了才回家。 我一開門,見一臉疲憊的先生,手裡拎着一袋大 米,連聲喊餓,說還沒吃晚飯呢。我邊笑先生狼 狽樣子,邊拿他帶回來的米煮了一鍋飯。吃了兩 大碗米飯後,先生似渾身都是力量,居然漏夜不 歇地寫了一篇報道。 我覺得好奇,就主動對先生說,願意替他打 字,順便整理一下稿子。結果,讀了那些文字, 我也對這位農民育稻種的故事產生了興趣。 其實,他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農技人員,只是 一個普通的農民,因為在他年輕的時候偶爾讀了 報紙上一篇有關糧食生產的文章,就立志要培育 出一種新品種水稻。為了這個志向,他苦巴巴地 花掉了一生中近 40 年的花樣年華,沒有人力物力 以及科技知識作支撐,全靠一年一季、兩季的嘗 試摸索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經驗,居然也培育出一 種「紅糯米」以水稻和高粱雜交而成。稻子 種出來了,米也讓許多人吃過了,但還是有人認 為水稻和高粱雜交這是不可能的事。不善言語的 農民據理力爭,爭得厲害了,就被人說成是「瘋 子」…… 因為是「瘋子」,所以會做一些不可理喻之 事,當年,年輕氣盛的他為了找到更合適水稻生 長的的氣候和土質,居然撇下妻子、女兒不管, 出門去遠方培育新稻種,最終把妻子氣得撇下他 和女兒走了。 但他種出來的紅糯米真的很好吃,所有吃過的 人都這麼說,也包括我。我這人平時對米飯沒什 麼特別多的感覺,相信現在有許多人跟我差不 多,說是「吃飯」,其實是在吃菜,有些奢華的 餐館甚至連米飯都不準備。但這個米燒出來的飯 卻刷新了我對米飯的認識:糯糯的、甜甜的,帶 點玉米的味道。還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先生帶回 來的那點米我都捨不得自己獨吞,就送給爹媽去 嘗嘗。據我老媽說,這股清香從淘米時就開始撲 鼻了。 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政府不來大力推廣呢? 是不是有什麼轉基因之類的問題呀?吃了人也會 變種?「不!我育出的稻子不但產量高、米吃起 來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高。」農民翻來覆去地 說這一句話,說着說着,就激動起來,臉紅脖子 粗的委屈和氣憤,還拿出一張摺得皺皮疙瘩的 紙,說:「喏,這是權威部門的鑒定書。」細細 看來,上書鈣、鋅、鎂、鐵等有益礦物質的百分 比含量之類的專業術語,還有一些公章。 我一臉狐疑:既如此,那你生哪門子的氣,種 你的好吃紅糯米,讓旁人去叫你「瘋子」好了。 但是他說,如果光是跟他一樣的農民不理解叫他 「瘋子」倒也沒什麼,問題是「有關部門」的某 些人也不認可,這個問題可就嚴重了。因為國家 有種子法,不是農民說是好種子,百姓說是好吃 的稻米就可以種的,瞎種是要犯法的。 天!嚇得我連忙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 法》好好閱讀了一遍,共十一章,七十八條,讀 起來蠻費力的。我還是個讀過不少書的人,估計 農民讀起來比我還要吃力。我看到:「……種子 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 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其他種子 的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禁止任何 單位和個人無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種 子。」 看來農民比我懂法多了。 這問題很明顯,就是要搞定一張「許可證」! 而搞定一張「許可證」比育出新稻種要難上許 多許多倍,光靠一個農民說的「產量高、口感 好、營養價值高」等於沒說,根本沒有用,如果 靠他這樣大聲粗氣「吼叫」,估計再過 40 年也沒 用。 不過,好人還是蠻多的,中國水稻研究所育種 專家呂子同教授一直不間斷地在指導幫助他;當 地一位種糧大戶也向他伸出了援手;還有一個善 良的女人嫁給他,當然還有那些雪中送炭的媒體 來仗義執言聲援他,我也算是一個吧。但我因為 說過他種出的米好吃,怕有「吃了人家的嘴軟」 之嫌,就不直接「宣傳報道」,特意請了朋友開 車帶着攝影設備以及他的研究生女兒,還接上呂 子同教授,一起去田頭採訪這位「育種迷」。 總算辛辛苦苦為一家雜誌寫了一篇稿子,農民 很感激,稱我等支持他的人為「好人」。希望我 們這些人的努力,可以助「育種迷」早日圓夢。 有一個農民 便退退退退N 退輿退退退退A 老當益壯 思旋 天地 責任編輯:張旭婕 2014 年 4 月 8 日(星期二) 這書描述了五十二位新聞人的 這書描述了五十二位新聞人的 事跡 事跡甚為可觀 甚為可觀作者提供圖片 作者提供圖片 法雲安縵 法雲安縵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Transcript of 農民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4/04/08/b09-0408.pdf2014/04/08  ·...

Page 1: 農民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4/04/08/b09-0408.pdf2014/04/08  · 智。高中同學游廣宇點評道: ﹁普京的強硬來自強大的 硬!!!們,都是乾凈的。一個乾乾凈凈的政府,底氣就強俄羅斯和管理者。上至總統,下至公務員,包括議員

B9 文匯副刊采風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一至五刊出

見多識廣尹樹廣

最近,烏克蘭危機攪亂了我的生活,總

想上網或看手機,追蹤最新的新聞。三月

十八日下午,普京總統在克里姆林宮發表

五十分鐘激情演講,之後是簽約儀式,克

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市重新回到了﹁母

親港灣﹂。第一時間看過普京的中俄文演講後,我禁不

住在微信上分享了演講全文,寫下感言,很快便獲創紀

錄的六十餘位朋友關注和點評,引發﹁克里米亞風

暴﹂。

我寫道:﹁這是一篇可以載入史冊的偉大演說,可以

讓你深深感知俄羅斯靈魂的精彩演說,歷史的蒼涼感和

榮耀感像一條紅線,串聯始終。演說時而語句強悍,時

而柔情四溢,透射出講者內心蘊藏着強大的精神力量。

掌聲和歡呼聲不時打斷演講,不是因為華麗的詞藻,不

是因為廉價的許諾,而是因為講者擁有黑海九級浪一般

排山倒海的行動……﹂

朋友圈對我的﹁讀後感﹂反響熱烈,除四十多人點

﹁讚﹂外,收穫的﹁讀後感﹂觀點新穎獨到,啟人心

智。高中同學游廣宇點評道:﹁普京的強硬來自強大的

俄羅斯和管理者。上至總統,下至公務員,包括議員

們,都是乾凈的。一個乾乾凈凈的政府,底氣就強

硬!!!﹂他似乎意猶未盡,又續寫道:﹁斯大林對他

的兒子講過一句話,斯大林不屬於我個人,是蘇聯的斯

大林。﹂看來,他不僅與我一樣是鐵桿﹁普粉﹂,更有

點﹁借俄喻中﹂的意味。

微信﹁克里米亞風暴﹂也引來批評之聲。頭一位批評

者是位記者同行,曾常駐基輔多年,他不屑一顧地寫

道:﹁沒有石油,他︵普京︶啥也不是。﹂顯然,﹁駐

在國情結﹂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第二位是中年學者,是

中國社科院的俄羅斯問題專家。他的語句很是尖刻:

﹁或許希特勒當年的演講也能給人這樣的感覺,否則不

會有那麼多人義無反顧地投入戰爭了,無恥者總是假神

聖之名行他們的無恥。﹂儘管我不同意他的﹁西方派﹂

觀點,但將時空迥異的﹁希魔﹂與普京相提並論,該君

的知識面和觀察角度還是了得的。第三位是典型的﹁愛

國主義者﹂,其看法在內地有一定代表性,他反問我,

﹁可是歷史上俄羅斯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美國一寸也沒

佔。怎麼回事?﹂對這幾位﹁反對派﹂聲音,我不敢怠

慢,字斟句酌,一一回覆。

蘇聯作家高爾基有篇名散文︱︱︽海燕之歌︾,結尾

這樣寫道:﹁暴風雨,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普

京生逢蘇聯解體和歐美節節進逼的亂世,一九九九年底

從葉利欽手中接過最高權柄時,國家滿目瘡痍,甚至面

臨二次解體危險。但他不服輸,發出﹁給我二十年,我

將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誓言。普京,不就是一隻

在內憂外患的風暴中搏擊長空的海燕嗎?

普京並不孤獨,從我微信上颳起的﹁克里米亞風

暴﹂看,普京的支持者眾多,就是最好的證明。

微信上的「克里米亞風暴」

在書店看到一部書:︽凱撒不愛我:追尋新

聞人的自由傳統與典範︾︵桂林:廣西師範大

學出版社,二○

一四年一月︶,作者王健壯,

台灣新聞界知名人士,曾任︽中國時報︾記

者、總編輯,︽新新聞周刊︾社長。

所謂﹁凱撒﹂,在這裡可指為﹁當權者﹂或﹁強

權者﹂,︿自序﹀中有云:

「在《凱撒不愛我》這本書中,我寫了五十二位

新聞人的故事,……這些新聞人幾乎都是自由派,

都曾有或仍有影響力,其中多數更是跟凱撒對抗多

年,被凱撒恨之入骨。」

王健壯的︿自序﹀大題是︿尋找張季鸞﹀,他擺

明所推崇的就是中國新聞自由主義者張季鸞。可

惜,張季鸞的風骨在方今的新聞界,已是鳳毛麟角

了。所以,他這書所寫的新聞人,其中只有一篇是

美國以外的故事,其餘盡是美國人,幾乎都是自由

派。讀來趣味盎然,但更多感觸的是,我們現時的

新聞界可有這些尖兵?

其中有一篇最堪一讀:︿大家都在等他電話﹀,這個

﹁他﹂是誰?就是美國水門事件的調查者伍德沃德︵Bob

Woodw

ard

︶。伍德沃德初出道時是個入職僅九個月、面臨被

炒的﹁菜鳥﹂記者,文字也寫得不好,但在法庭聽審時,憑

着他的觸覺,終於揭出一宗驚天大陰謀,拉倒當年的總統尼

克松。這一役他名聲大振,︽華盛頓郵報︾更成大報。此

後,他的命運如何?

王健壯在這書有描述,指他已成王牌調查記者。四五十年

來所寫的著作,有一特色:擅於重建現場。場景,寫得像電

影劇本;對話,也直接引述。在︽攻擊計劃︾中,小布什與

第一夫人白宮室內的對話,國安會顧問賴斯與總統在手機上

的對話,副總統切尼在家裡宴客時餐桌上的對話,他都直接

引述,這每令讀者質疑。但就憑這﹁伍派方法﹂,把書寫得

像小說般引人入勝。他的寫作方法論正是源自上世紀六十年

代的新新聞學。王健壯說:﹁讚美他的人說他像吸塵器,批

評他的人卻說他寫的都是泡沫。肯定他的人說他在替當代史

寫初稿,否定他的人卻說他寫的每篇作品都該掛上﹃有待整

理﹄的牌子。﹂

伍德沃德喜﹁接近權力﹂,寫的都是權力中心的故事,事

無鉅細,一一縷述,讀他的作品,就像引人入勝的政治偵探

小說。這就是水門事件後,成為記者名流的後續故事。王健

壯還寫了﹁天下第一筆﹂赫什︵Seym

ourHersh

︶,轟動一時

的美軍在越南美萊村屠殺三百多名無辜老弱婦孺事件,就是

他的拿手傑作。這些驚世作品,赫什一篇一篇出台,全是調

查報道的經典。他的功夫是﹁笨﹂的,卻是扎實的,如花了

四年時間,訪問了一千多人,寫成基辛格濫權的︽權力的代

價︾;調查採訪美軍濫殺伊拉克士兵,花了六個月的時間,

訪問了三百多人。﹁天下第一筆﹂實當之無愧。

王健壯

目睹台灣

報業的變

退

化,遂向

外求。追

尋新聞人

的自由傳

統,正是

他對當前

中文報業

的期盼。

自由派記者

本來一百七十磅的韓國師奶,今天已是紅透半邊

天的塑身女王鄭多燕,五月來港舉行首創的﹁萬人熱

辣Show

﹂,與觀眾一起做運動。

嬌俏的她經歷了一個不愉快的童年,原來小時候

的多燕右眼附近的神經線有問題,經常不停眨或停住

不動,因此受盡同伴的冷言冷語,談起此情此境,她在錄

音室內不禁流淚。

她一直自卑,說話不敢揚聲,頭部永遠向下。她是室內

設計師,遇上了惡騰騰的上司,他直指多燕的眼睛不正

常,這可把她的心刺痛了,心想誰是此人的太太可夠受苦

了,誰知那天,上司照常以對講機下指令,今次內容可夠

奇特:﹁聽住,我要同妳結婚,妳今晚要同父母講好,明

天答覆我。﹂你猜鄭多燕怎反應?她跟平日一樣,站起來

說:﹁係,老闆!﹂

多燕安心做家庭主婦,兩年生下了一對可愛的兒女,每

天在廚房弄好吃的,她煮清湯,卻嫌太淡,必加兩匙牛

油,再放一大碗飯,這加料油湯飯使她膨脹至一百七十

磅。那天她照常吃着薯片,與老公在家中看電影,女主角

年紀比多燕大,身材卻Fit

得很,登時,老公由頭至腳的

看她一遍,再將目光移開,她知出事了。

她決心到健身中心減肥,她遇到一班肥胖婦女,沒做運

動,只是傾談,煮雞蛋,吃飽了就回家,磅數沒減反增。

直至一位女教練的出現,她活力健美,不授課之時,都在抹塵抹

地,流汗也開心,她明白要苦練才成。所謂欲速則不達,她胡亂地

練,練出了一身男子肌肉,又以保鮮紙包裹全身,在桑拿房暈倒,

白車又來了。

終於,她醒覺,要設計一套適合東方女子的帶氧運動。她是室內

設計師,畫畫到家,她將自己認為有效果的動作紀錄下來,Figure

Robics

紅遍亞洲,同時訓練了一批教練,她的第一位徒弟是一位上

身細碼,下身加大碼的女子,現在她已練成全身細碼了,好神奇。

二○○

三年,鄭多燕開始走紅,丈夫生意卻走下坡,負了債,怕

影響太太聲譽,決意紙上離婚,一年後二人又復合了,此舉證明丈

夫多愛她。

人紅了名利雙收,她堅持除非與運動有關,否則一概推掉,不過

除非,除非張藝謀導演和劉德華,她會一口答應,還說要取簽名

哩。鄭多燕依然害羞可愛,頭抬起來了,聲線一樣柔弱,除了帶領

運動時喊着O

ne

、Two

、Three

、Four

,丈夫依舊帶着上司的兇

惡,她是享受的。

訪問中,她提醒我身體不要常向前傾,要注意脊骨健康,也要我

多站勿坐,可保健美。不瞞你,此稿件也在站立中完成,我是鄭老

師的乖學生。

塑身女王淑梅足跡車淑梅

近日去中環,發現先施公司還在,舖面

卻小了很多,貨色跟全盛時期真有天壤之

別。看着不忍,快快便走。

先施、永安和瑞興百貨,我們小時印象

很深。它們代表了一種可看不可得的美好

生活。還有二線的占飛、美美和後期的大丸、

東急和伊勢丹等,都各自代表一種生活觸覺。

其中又以先施的中環總行和瑞興的尖沙咀店,

最令人神往。那時當然還有連卡佛,不過那是

我們小市民根本不知道、也不敢去的,反而先

施和瑞興等,倒是我們夠膽進去開眼界的好地

方。其實一直到我們出來做事,瑞興還是可以

買到衣服、皮鞋和手袋的地方,一點也沒老套

的感覺。

可能是我偏見,尖沙咀地鐵站北京道出口旁

邊的那幢瑞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確有點英國

Harrods

百貨的氣派。首先是夠大,四五層樓

的面積,可以逛半天,特別是皮鞋,都是歐洲

入口的典雅款式,我們女孩子留意的,就是意

大利來的女裝半跟皮鞋,襯出足踝優美得要緊,跟那時

流行的﹁鬆糕鞋﹂比,真是神般級數。冬天則有黑色和

棕色的長筒皮靴,或邊口鑲滿溫暖毛毛的家居絨鞋。這

些都是我們買不起、但非常嚮往的時尚。那時大家都不

知名牌為何物,但東西摸上手,皮質是否軟熟,設計和

線步是否細密,自然知道甚麼是好東西。

瑞興的地庫,後期好像專賣高檔食品,感覺有點像剛

開業時的C

itySuper

,但沒有後者那種超市感覺,而是走

更精緻路線,主力賣洋酒、朱古力、咖啡、火腿、芝士

等洋玩意。有次好像弄了個土耳其還是俄國食品節,一

踏進地庫,就見到個巨型的銀色古董咖啡機鎮場,也可

能是個早古舊俄sam

ovar

茶炊,真令人眼前一亮,叫

好!那

是個前全球化的世界,來路貨真的在原地設計、原

地生產,絕對沒有今天掛着意大利牌子、卻在南美製造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在未有全球化的日子,這些

從民國一路走來的百貨公司像扇窗,讓我們見到優雅和

品味。 百貨不如舊 翠袖

乾坤伍淑賢

﹁揚州是絕密私藏?﹂不知道是否真確。但由香

港出發遊揚州,就真個是頗費周章!香港沒有直航

揚州航班,南京是最接近的進出口點,抵埗後直接

由祿口機場包車、或搭乘客運巴士往揚州,連南京

市也過門不入。

遊逛揚州三天兩夜,回程南京,再乘搭高鐵往杭州,

當然預知碰上桃紅柳綠的機會是微乎其微,此行一切是

為了﹁法雲安縵﹂!

﹁安縵﹂酒店品牌的理念,是在環境美麗優雅的地

點,建立一批舒適的私人度假地點。法雲安縵是集團在

中國建立的第二個安縵計劃,以﹁原璞﹂為主,與位處

北京、以華麗為主題的頤和安縵,風格各有獨特之處。

法雲安縵位於西湖西側的山谷之間,距杭州市中心二

十分鐘車程。尋找法雲安縵,感覺像是在尋訪一位隱

士。按常規,位置較偏的酒店,一般都會在道路邊竪個

大牌子。可是,法雲安縵卻是隱在深山老林之中,找起

來有點吃力。好不容易,在某個岔口看見了一塊牌子,

羅列着一些寺廟的名字,法喜寺、法淨寺等等,都是上

百年的古剎,而﹁法雲安縵﹂幾個小字,就毫不起眼地擱在那

兒,走過路過的,一般也就當它是個小景點,很容易忽略。

從路口往裡走,約十分鐘後,見着一個門庭,後面依稀有些村

落,那便是法雲安縵了。雖然之前對安縵有些了解,但真實接觸

後仍有些震撼,品牌酒店竟然以一種樸素的面目存在着:青瓦泥

牆,格門柵窗,一條石道貫通其中,一澗野溪蜿蜒相隨,儼然一

派中國鄉村的本色。難怪

了,那些往來的香客過而不

入,心想着不就是一個山間

村落,哪值得慢下祈福乞喜

之步伐?

酒店單從外表上看,就是

一個普通的江南村落,和周

邊龍井村、梅家塢沒什麼區

別,一切都保持着原生態的

樸素山野景致,卻是要付上

人民幣五千元,才能享受一

晚住宿,這可算是骨子裡的

奢華?

骨子裡的奢華

琴台客聚黃仲鳴

海闊天空蘇狄嘉

匆匆上班的路上,忽然耳聞「嗨嗨嗨」一陣粗聲吆喝,並攔路伸來一隻胳膊,將一大袋沉甸甸的東西硬是塞到我的手上,說:「我自己育種的紅米做的年糕。」攔路送禮者一臉的喜出望外,彷彿專門等在我上班的路上來逮我的。「我不要,我不要。」我連聲推脫,其實,我很喜歡那種紅米年糕,只是我知道他是想借我的筆做個口碑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紅米,特別是讓有關部門知道這確實是一種優良的稻種。我是怕自己人微言輕,無處替他仗義執言,無功受祿於心不安啊。想起認識他的過程也蠻有趣的。有一個清晨,在報社做記者的先生說要出門去富陽採訪一個一心一意育稻種的農民,一直到天黑透了才回家。我一開門,見一臉疲憊的先生,手裡拎着一袋大米,連聲喊餓,說還沒吃晚飯呢。我邊笑先生狼狽樣子,邊拿他帶回來的米煮了一鍋飯。吃了兩大碗米飯後,先生似渾身都是力量,居然漏夜不歇地寫了一篇報道。我覺得好奇,就主動對先生說,願意替他打字,順便整理一下稿子。結果,讀了那些文字,我也對這位農民育稻種的故事產生了興趣。其實,他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農技人員,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因為在他年輕的時候偶爾讀了報紙上一篇有關糧食生產的文章,就立志要培育出一種新品種水稻。為了這個志向,他苦巴巴地

花掉了一生中近40年的花樣年華,沒有人力物力以及科技知識作支撐,全靠一年一季、兩季的嘗試摸索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經驗,居然也培育出一種「紅糯米」——以水稻和高粱雜交而成。稻子種出來了,米也讓許多人吃過了,但還是有人認為水稻和高粱雜交這是不可能的事。不善言語的農民據理力爭,爭得厲害了,就被人說成是「瘋子」……因為是「瘋子」,所以會做一些不可理喻之事,當年,年輕氣盛的他為了找到更合適水稻生長的的氣候和土質,居然撇下妻子、女兒不管,出門去遠方培育新稻種,最終把妻子氣得撇下他和女兒走了。但他種出來的紅糯米真的很好吃,所有吃過的人都這麼說,也包括我。我這人平時對米飯沒什麼特別多的感覺,相信現在有許多人跟我差不多,說是「吃飯」,其實是在吃菜,有些奢華的餐館甚至連米飯都不準備。但這個米燒出來的飯卻刷新了我對米飯的認識:糯糯的、甜甜的,帶點玉米的味道。還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先生帶回來的那點米我都捨不得自己獨吞,就送給爹媽去嘗嘗。據我老媽說,這股清香從淘米時就開始撲鼻了。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政府不來大力推廣呢?是不是有什麼轉基因之類的問題呀?吃了人也會變種?「不!我育出的稻子不但產量高、米吃起

來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高。」農民翻來覆去地說這一句話,說着說着,就激動起來,臉紅脖子粗的委屈和氣憤,還拿出一張摺得皺皮疙瘩的紙,說:「喏,這是權威部門的鑒定書。」細細看來,上書鈣、鋅、鎂、鐵等有益礦物質的百分比含量之類的專業術語,還有一些公章。我一臉狐疑:既如此,那你生哪門子的氣,種你的好吃紅糯米,讓旁人去叫你「瘋子」好了。但是他說,如果光是跟他一樣的農民不理解叫他「瘋子」倒也沒什麼,問題是「有關部門」的某些人也不認可,這個問題可就嚴重了。因為國家有種子法,不是農民說是好種子,百姓說是好吃的稻米就可以種的,瞎種是要犯法的。天!嚇得我連忙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

法》好好閱讀了一遍,共十一章,七十八條,讀起來蠻費力的。我還是個讀過不少書的人,估計農民讀起來比我還要吃力。我看到:「……種子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其他種子的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無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種子。」看來農民比我懂法多了。這問題很明顯,就是要搞定一張「許可證」!而搞定一張「許可證」比育出新稻種要難上許多許多倍,光靠一個農民說的「產量高、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等於沒說,根本沒有用,如果靠他這樣大聲粗氣「吼叫」,估計再過40年也沒用。

不過,好人還是蠻多的,中國水稻研究所育種專家呂子同教授一直不間斷地在指導幫助他;當地一位種糧大戶也向他伸出了援手;還有一個善良的女人嫁給他,當然還有那些雪中送炭的媒體來仗義執言聲援他,我也算是一個吧。但我因為說過他種出的米好吃,怕有「吃了人家的嘴軟」之嫌,就不直接「宣傳報道」,特意請了朋友開車帶着攝影設備以及他的研究生女兒,還接上呂子同教授,一起去田頭採訪這位「育種迷」。總算辛辛苦苦為一家雜誌寫了一篇稿子,農民

很感激,稱我等支持他的人為「好人」。希望我們這些人的努力,可以助「育種迷」早日圓夢。

有一個農民

百家廊

古語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然

而,在當今醫學科技日益進步的時代,

對於某些懂得養生之道者﹁七十正是黃

金期哩﹂。人的壽命也延長,人口老化

亦因而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對人力和財

力資源都錯配了。小孩打從出生開始,父母

便計算培養成人需要多少錢?五百萬一個小

孩看來已不夠。另一流水帳是,中年以後又

要計算退休後要儲備多少退休金才能到終

老?問題是,當下退休年齡太早了,五十來

歲得退下工作崗位,餘下還有四十年﹁吃老

本﹂。如果已有自置樓宇,或享受公屋待

遇,又或者有孝順的子女供養,那勉強還不

用愁。否則,﹁N﹂無人士就愁過晚年矣!

幸而,香港特區政府以民為本,公務員事

務局公布了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的諮詢建

議,馬上獲得包括公務員在內的社會輿論支

持。不但對公務員本身有利,且廣義而言,

對工作勞務人口以及老人福利問題都是好

事。推而及之,非公務員的在職人士也支持

延長退休建議,一般企業及公司老闆要面對老化問題

解決人手短缺等,此舉乃勞資雙方雙贏局面。老實

說,五十來歲退休在家,無所事事,腦很快會退化,

身心缺運動難免百病生。反之,退而不休之長者,心

理質素越老越好,大有人在。古稀之年的首屆香港行

政長官董建華,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年前創立中美

交流基金會等,最近獲得鳳凰衛視主辦的世界華人最

有影響力的選舉授予終身成就獎。在頒獎禮上接受訪

問時,聽他有條不紊地講話,令人為之動容,欽敬不

已。誠﹁老當益壯﹂也。

回頭北看習李兩位國家領導人,日理萬機,神采依

然。最難得的是處理內外事務,面對複雜多變的挑

戰,點子多多,一一迎刃而解。最近,國務院推出三

大穩增長措施,包括支持棚戶區改造及城市基礎建

設;對小微企業減稅;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

快鐵路建設,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等,大概可帶動過萬

億投資,相關國策受惠股將因措施陸續有來而更多得

利。眼前而言,建築股、水泥股和鋼鐵股久殘反彈。

內地A股暫企穩。而上交所和港交所正在謀合作,互

通車將啟動?可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兩地股市不要

看得太淡。

老當益壯 思旋天地思 旋

■責任編輯:張旭婕 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這書描述了五十二位新聞人的這書描述了五十二位新聞人的事跡事跡,,甚為可觀甚為可觀。。 作者提供圖片作者提供圖片

■■法雲安縵法雲安縵。。 網上圖片網上圖片

■■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