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7
- 37 -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October 2012, Volume 1, Issue 2, PP.37-43 Discussion of SMEs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financial Crisis Juan Chen *1 , Julong Lu 2 1.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will be the only way which can help SMEs to see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erm. Howev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a tremendous shock on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SMEs’ development; secondly, reviews relevant literature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thirdly, giv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MEs to perform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financial crisis. Lack of funds, lack of talents, weak technology foundation and imperfec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disadvantages, while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govern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ransfer cost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advantages; finally, it's considered that in the new period, SMEs should adhere to the dynamic combination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focuses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words: Post-financial Crisis; SM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论后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陈娟 1 ,卢居龙 2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2.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要: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战略是我国中小企业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金融危机的爆 发给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首先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我国中小企业 发展的影响;然后回顾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文献;进而对后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进行 了具体的分析。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基础薄弱、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劣势,而产业转 型和升级、国家扶持政策、组织结构、技术创新转换成本等成为新时期其技术创新的优势;最后,本文认为新时期中小 企业应坚持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其他创新方式为辅,动态组合的战略发展模式。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1 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创新谋求发展已

descrip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will be the only way which can help SMEs to see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erm. Howev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a tremendous shock on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SMEs’ development; secondly, reviews relevant literature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thirdly, giv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MEs to perform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financial crisis.

Transcript of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Page 1: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37 -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October 2012, Volume 1, Issue 2, PP.37-43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financial Crisis Juan Chen

*1, Julong Lu

2

1.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will be the only way which can help

SMEs to see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erm. Howev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a tremendous

shock on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SMEs’ development; secondly, reviews relevant literature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thirdly,

giv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MEs to perform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financial crisis. Lack of funds, lack of talents, weak technology foundation and imperfec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disadvantages, while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govern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ransfer cost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advantages; finally, it's considered that in the new period, SMEs

should adhere to the dynamic combination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focuses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words: Post-financial Crisis; SM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论后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陈娟 1,卢居龙 2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2.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摘 要: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战略是我国中小企业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金融危机的爆

发给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首先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我国中小企业

发展的影响;然后回顾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文献;进而对后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进行

了具体的分析。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基础薄弱、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劣势,而产业转

型和升级、国家扶持政策、组织结构、技术创新转换成本等成为新时期其技术创新的优势;最后,本文认为新时期中小

企业应坚持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其他创新方式为辅,动态组合的战略发展模式。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1 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创新谋求发展已

Page 2: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38 -

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 1000

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 99%,在全国工业产值、实现利税、贸易额分别占 60%、40%和 60%左右,提供

约 75%的就业机会[1]。中小企业不仅在创造 GDP、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企业技术创

新的活跃力量。然而,受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

全球经济已进入“后危机时代”,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仍使中小企业的发展

举步维艰。

我国中小企业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以出口为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

求急剧萎缩,大批产品滞销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中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或直接宣布破产。2008 年以来,受国

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原材料价格攀升、劳动力工资上涨且频频出现劳工荒,致使企业的盈利能

力和经济效益大幅下降。金融危机后,银行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同时由于企

业内部存在的资金管理缺陷等问题,导致企业的资金短缺,资金链脆弱。近年来,为了挽救和保护本国经济,

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等经济发达国家先后对我国中小企业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

救济措施,我国人民币也一直处于升值态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和加强,并且手段更加隐蔽。这些

贸易壁垒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试图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优劣

势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提供指导。

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文献回顾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彼比特首先在其1912 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创新理

论”。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而关于技术创

新的界定,理论界有许多种说法,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我国政府在1999年8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

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

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活动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强调技术与经济市场的

结合,以及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

国内外学者对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并不多,主要分析了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技

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结论不一。如廖先玲等(2008)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

择的博弈过程,得出结论:在理性的情况下,小企业的最优策略是模仿创新而大企业的最优策略是自主创新。

王宗光和李军(2008)以甘肃省中小企业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技术创新活动要围着市场转;政府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Richard 等(2008)以中国的企

业为例,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分析了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是影响

企业绩效的重要创新因素,技术创新战略对大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型的企业绩效影响较大;小企业也有其创新

的优势。肖居孝(2009)认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但同时也面临技术创新的有

利环境,观念、技术、组织等的创新是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Justin Tan(2009)认为技术创新战略可

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技术创新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马靖忠等(2010)认为金融危机对

中小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主要表现在融资困难、生产成本高和市场购买力下降方面,创新意识、创

新人才和创新氛围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乔诗莹(2010)认为技术创新联盟可以共担风险、降低交

易成本、实现技术共享、合作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徐勇和尹三强(2010)认为技术创

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学研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两种主要模式。黄

Page 3: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39 -

生权(2010)基于 EDA 的综合评价法,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为中小企业技术创

新战略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李卉妍和王浩(2011)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带给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并存,而联盟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战略、市场创新战略以及制度创新战略是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

机的重要举措。

3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劣势分析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来

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虽然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上升、民工荒现象、国际

贸易保护主义等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危机后蕴含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国家扶持

政策等契机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笔者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

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优势和劣势。

3.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劣势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 60%仍采用 20

世纪 60 年代或 70 年代的技术,30%采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技术,只有 10%左右采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先进

技术[8]。我国的中小企业多以低技术和低劳动力成本为显著特征,甚至许多中小企业都是以 OEM 方式发展

和生存。创新能力低、创新风险大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发展。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对其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困难重重。

3.1.1 技术创新资金严重不足

融资困难是我国中小企业由来已久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自我积累资金较少,经

营风险大以及自身管理缺陷等问题造成其资信程度较差,再加上我国政府对其支持力度有限,导致中小型企

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融得资本。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银行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中小企业的融

资程序、提高了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这就导致了原本以依靠银行进行资金周转的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无法满足其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同时,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的对外升值导

致中小企业的实际利润严重缩水。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基础,我国中小企业难以支持技术创新的研发及中试等

相关创新的顺利进行。资金的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据调查,我国有 60%以上的中

小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近 70%的资金需求来自股东个人积蓄和内部职工集资[1]。

3.1.2 技术创新人才缺乏

企业内创新组织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许

多中小企业都有着“家族式管理”的色彩,由于其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国中小企业很

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并且我国科技人员中有 70%以上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内专

业的技术人才所占比重很小。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形势开始走下滑路,许多中小企业由于

资金缺乏无法继续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也不愿继续在中小企业中发展深造。后危机时

代,这种信息和结构现状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最终导致中小企业技术研

发能力薄弱,管理模式陈旧,技术创新成功率低下。

3.1.3 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源缺乏

资金、设备、技术及人员等方面实力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多数中小企业难

以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较强,“以市场换技术”的情况比比皆是。近年来,尽管我国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在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中小企业较少。此外,由于我国

Page 4: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40 -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意识淡薄,技术经济实力有限,很难大规模地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进而全方位跟

踪技术动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思想并未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切实的实施,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并没有意识到仅仅依靠过去廉价劳动力来发展企业的传统盈利模式早已是条死路。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部分

产品的技术研发生命周期提前进入到了衰退期,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风险大的现状,致使中小企业

几乎无力应对。

3.1.4 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规还很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技

术创新缺乏有效的引导和保护,虽然近些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有关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和促进措施,如

推出了“产学研”工程、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以及国家 973 计划、863 计划等支持研发的项目,

但主要的受惠对象还是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目前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公平的创新政策环境之中。另一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企业研发成果得不到有效地保护,一定程

度上挫伤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后危机时代,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先后采取了较为

隐蔽的贸易保护措施以挽救本国经济,并通过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阻止我国部分商品的对外输出。而我国政

府并未及时的采取类似措施,刺激内需的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帮助其保持长期

可持续发展。

3.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

金融危机是把双刃剑,虽然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上述种种的发展瓶颈,但“夹缝中求生存”,

金融危机中仍潜藏着发展的契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组织规模

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等特点,其技术创新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性等优势。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

的产业转移以及我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必将为其技术创新带来相对优势。

3.2.1 技术创新发展环境优势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环境优势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一方面,

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

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科技部公布的《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

新的投融资政策、自主创新激励措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及技术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为

扩大内需启动的总投资超过 4 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发展计划,给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

遇。同时,中小企业内的经营管理者也意识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迫切性。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

内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开始演变,西方发达国家行业发展不景气的现状必将导致部分产业逐渐向中国等发展

中国家转移。产业的转移必将会把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创新模式等带入我国,这将有益于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环境的营造。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全球产业转型和升级的

必然趋势,为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良

好的环境优势。

3.2.2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优势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人员较少,产权结构简单清晰,企业家有明确的利益激励和强烈的创新倾

向,更易于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生存和发展;其次,中小企业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

和人员的沟通,有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最后,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运行机制灵活,有利于企

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技术战略。所谓“船小好调头”,后危机时代是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

战略重组的最佳时期。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结构优势和国家支持政策,对部分面临生存困难的企业实施

Page 5: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41 -

兼并和收购,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寻求发展契机。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收购就是一个非

常典型的例子。

3.2.3 技术创新转换成本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生产规模小,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创新成本低、障碍小,技术管理人

员可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此外,中小企业的资产专用

性小,替代差距小,从而具有转换成本小的优势,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实行新的技术战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

点。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国家政策支持,在技

术创新转换成本具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通过重新规划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来塑造企业的市场核心

竞争力将成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4 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与选择

4.1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分析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对行业特点和所处行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战略包括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模

仿创新战略和引进再创新战略。

表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比较

类型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合作创新 引进再创新

研发能力 强 弱 中 弱

创新风险 大 中 小 中

创新投入 高 低 中 高

适用市场策略 竞争型 游击型 竞争型 防御型

4.1.1 自主创新战略

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究与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并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活动。它

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创新方式,比较适用于具有雄厚的技术和研发资金的中小企业,对企业的综合实力

要求较高。就我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这种创新战略对多数中小企业是不适合的,尤其是企业发展初期。当

然,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创业期是其整合技术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初步形成核心能力的重

要阶段。

4.1.2 合作创新战略

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的一种创

新战略。通过合作创新,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合作者的技术、资金资源,分摊创新风险,实现优势互补,缩短

创新时问,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它是中小企业首选的技术创新战略,尤其是基础创新能力比

较薄弱的中小企业。

4.1.3 模仿创新战略

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或设备,购买专利或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学习、创新,以获取

更高经济利益的创新战略。技术模仿创新是一种风险相对较低的战略,是中小企业代价最小、速度最快的现

实途径,是最终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必经阶段。这种战略比较适合技术力量薄弱、技术设施和手段相对落后

Page 6: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42 -

的中小企业。

4.1.4 引进再创新战略

企业通过从其它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或设备,破解领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

进、二次创新,创造出一种比原有技术更完善的技术和方法。这种战略并非简单模仿,它虽然可以使落后的

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但是对企业的研发和学习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4.2 新时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为依

据,对于多数技术创新能力一般的企业来说,应继续坚持以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其他创新模式为辅,

动态组合的战略发展模式。但在创新战略选择和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4.2.1 加强创新意识,合理配置创新资源

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耗时的系统工程,也是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措施,它需要企业

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企业中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通过组织学习和

培训促使员工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

金、优秀的技术人才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等资源。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创新支持政

策以及全球产业升级和转移过程中的良好发展契机,为自己谋得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人、财、物等资源,并对

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做好充足的准备。

4.2.2 建立技术创新联盟

基于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具有的优劣势以及合作创新的战略模式,合作创新是新时期中

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战略的最优策略。技术创新联盟、一体化创新、生态联盟、集群式创新等都是合作创新

的模式,而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比较适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为了

实现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进行的企业间资源耦合活动的一种长期合作安排。技术创新联盟可以共担风险、共

享技术、合作研发、降低交易成本等。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弥补其创新

人才、技术资源等不足。本文认为,在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带头

和引导作用,为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

5 结束语

由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产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

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发展。然而,危机夹缝中存在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国家扶持政

策等又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认为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才能从根

本上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打造其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新时期中小企业应继续坚持以合作创新和自主创

新为主,其他创新模式为辅,动态组合的战略发展模式。而技术创新意识、创新资源以及技术创新联盟是当

前环境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德祥.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浅探[J]. 北方经贸, 2006(10): 263-265

[2] 李卉妍, 王浩.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3): 87-89

[3] 廖先玲, 何静. 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 经营管理, 2008(3): 106-108

[4] 卢志刚. 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11): 324

[5] 马靖忠, 吕冰, 李峰.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挑战与对策[J]. 经济前沿, 2010(4): 51-53

Page 7: Discussion of SM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 43 -

[6] 闵晓平.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 工业技术经济, 2001(4): 7-8

[7] 乔诗莹. 后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 205-206

[8] 任慧军. 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策略[J]. 创新园地, 2007(2): 34-36

[9] 史宝娟, 索贵斌.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7): 96-98

[10] 王嘉星.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8): 50-51

[11] 王立新, 陈英.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 管理创新, 2006(9): 115-116

[12] 王宗光, 李 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企业管理, 2008(8): 129-131

[13] 肖居孝.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的思考[J]. 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9(10): 87-90

[14] 徐勇, 尹三强. 战略联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J]. 现代经济, 2010(9): 88-90

[15] 张昌, 韩云峰.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1): 16-19

[16] 张赤东, 郑垂勇.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SWOT 模型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3): 106-109

[17] Jian Cheng GUAN, Richard C.M. YAM, Esther P.Y. Tang, Antonio K.W. Lau.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Evidences in Beijing, China [J]. Research Policy , 2009 ( 38): 802-812

[18] Justin Tan, Eileen Fischer, Ron Mitchell, Phillip Phan. At the Center of the Acti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Research

in the Small Business Setting [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9, 47(3): 233-262

【作者简介】

陈娟,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2010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卢居龙,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

读,华中科技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2010级。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