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15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Yu-Kai Chang a *, Lin Chi b and Chih-Shiung Huang a a Graduate Institute of Coach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No.250, Wenhua 1st Rd., Guishan Shiang, Taoyuan County 333, Taiwan; b Physical Eduction Center, Ta Hw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1, Dahua Rd., Qionglin Shiang Hsinchu County 307, Taiwan (Received 31 October 2010; nal version received 20 June 2011) Numer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mental toughness plays a signicant role in successful sports performance. However, most early research into the eff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was merely descriptive, and only recently were the theoretical and systematic bases of mental toughness structures and concepts signicantly established. Additionally, previous studies were based on a variety of measurements and research designs focusing on mental toughness structures and concepts, resulting in a number of non-identical points of view.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ental tenacity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manuscript is to review those studi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sport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four specic sections including the early views on mental toughness, contemporary mental toughness research applying qualitative approaches, contemporary mental toughness research using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nd research on mental toughness and other mental variables. Conclusion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in these areas are also covered. Keywords: hardiness; mental toughness; optimism; pain; psychological skill ISSN 1612-197X print/ISSN 1557-251X online © 2012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 http://dx.doi.org/10.1080/1612197X.2012.661202 http://www.tandfonline.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Vol. 10, No. 1, March 2012, 7992

description

Mental Toughness

Transcript of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Page 1: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Yu-Kai Changa*, Lin Chib and Chih-Shiung Huanga

aGraduate Institute of Coach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No.250, Wenhua 1st Rd.,Guishan Shiang, Taoyuan County 333, Taiwan; bPhysical Eduction Center, Ta Hwa Institute ofTechnology, No.1, Dahua Rd., Qionglin Shiang Hsinchu County 307, Taiwan

(Received 31 October 2010; final version received 20 June 2011)

Numer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mental toughnes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uccessfulsports performance. However, most early research into the effects of mental toughness wasmerely descriptive, and only recently were the theoretical and systematic bases of mentaltoughness structures and concepts significantly established. Additionally, previous studieswere based on a variety of measurements and research designs focusing on mentaltoughness structures and concepts, resulting in a number of non-identical points of view. In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mental tenacity research, thepurpose of this manuscript is to review those studi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ental toughness and sport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four specificsections including the early views on mental toughness, contemporary mental toughnessresearch applying qualitative approaches, contemporary mental toughness research using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nd research on mental toughness and other mental variables.Conclusion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in these areas are also covered.

Keywords: hardiness; mental toughness; optimism; pain; psychological skill

ISSN 1612-197X print/ISSN 1557-251X online© 2012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http://dx.doi.org/10.1080/1612197X.2012.661202http://www.tandfonline.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Vol. 10, No. 1, March 2012, 79–92

Page 2: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競技運動中的心理韌性:回顧與展望

張育愷*

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

齊璘

大華技術學院體育教育中心

黃志雄

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

心理韌性在成功競技運動表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早期研究對於心理韌性的瞭解僅為描述性質;始至近年,對於心理韌性的結構與概念方有理論與系統性的探究。此外,過去對於心理韌性的概念、測量及研究取向上多有不同,導致了心理韌性的研究結果產生許多不一致的觀點。為進一步理解心理韌性在當代研究的發展,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是回顧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情境中的相關研究,並著重於心理韌性之早期觀點、當代心理韌性在質性研究之觀點、當代心理韌性在量化測量上的研究,以及心理韌性與其他心理變項之相關研究等四個部分。此外,結論與未來研究的建議方向亦列於文後,期望能夠為後續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心理堅韌;心理技能;堅韌;痛楚;樂觀

緒論

隨著競技運動 (sport) 競爭性的日益增加,僅具備體能或技術等單向度的運動能力,已不

是獲得成功表現的充分條件;反之,當代成功的菁英運動員需具備體能、技術、戰術及

心理等多向度的綜合能力,方可因應日趨競爭的競技運動情境。近年來,運動員的心理能力在競技運動中尤受重視。事實上,不僅是運動員,在教

練、競技運動心理學家、家長,甚至媒體等,皆對運動員的心理能力或心理素質有所關

注。Weinberg 與 Gould (2003) 即指出:當與能力相當的對手競爭時,心理能力即佔有

50%以上的決勝關鍵。Orlick 與 Partington (1988) 的經典研究也呈現相類似的結果,該研

究以235位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加拿大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質性與量化的探究。結果發現,雖然該些運動員視心理 (mental)、身體 (physical) 及技巧 (technical) 為成功表

現的主要因素,然而僅有心理準備 (mental readiness) 可以成功的預測運動員在賽會的最

終表現。此外,無論在何種競技運動項目上,奪牌或獲得世界冠軍的運動員皆有對於追

求卓越的承諾、在訓練中設定日常目標、模擬競賽與意象訓練,以及對比賽的高質量心

理準備等心理特徵。競技運動心理學的學者亦嘗試以多方面的視角來瞭解優秀運動員所具備的心理特

徵。Gould, Hodge, Peterson, 與 Petlichkoff (1987)以教練的角度來探討成功表現的心理技

能或技巧。結果發現,教練將如:正向態度 (positive attitude)、個體動機、注意力/專注

力,以及目標設定等,作為運動員重要的心理能力;尤其必須注意的是,82%的教練將

心理韌性 (mental toughness) 視為最重要的心理特徵。Gould, Dieffenbach, 與 Moffett(2002) 以32位美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冠軍運動員、教練、父母及重要他人等的研究也指

出,心理韌性 (佔73%) 為與成功表現相關的重要心理能力。另一方面,如何擁有或發

* 通訊作者:臺灣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0 號。Tel: +886-3-328-33201*2404. Email: [email protected]

80 Y.-K. Chang et al.

Page 3: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展心理韌性,亦列為運動員最為困擾的前四名因素之一 (其他因素還包括有:焦慮/競爭

壓力控制、注意力/專注力,以及缺乏自信心)。雖然上述研究並未論及心理韌性的確切

定義,但卻彰顯了心理韌性在心理能力中的重要性。事實上,心理韌性已是目前競技運

動中最常用來形容具有優異心理質量運動員的專有名詞 (Gucciardi, Gordon, & Dimmock,2008);它並被視為達到顛峰表現 (peak performance) 最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 (Bull,Shambrook, James, & Brooks, 2005; Crust, 2007; Jones, Hanton, & Connaughton, 2002,2007)。

然而,相對於心理韌性的重要角色,研究對於心理韌性的瞭解僅於初步階段。學者

指出,雖然競技運動中的心理韌性在早年即被提及,然而直到近年,心理韌性的結構與

概念才受到較為嚴謹的探究與重視 (Crust, 2007; Gucciardi, Gordon, & Dimmock, 2009a)。Jones et al. (2002) 甚至指出,在應用競技運動心理學上,心理韌性為最被濫用但卻瞭解

最少的名詞。另一方面,過去研究對於心理韌性的概念、測量及研究上多有不同,導致

了心理韌性研究有著諸多不一致的觀點與結果。為進一步理解心理韌性在歷史上的發

展,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是回顧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情境中的相關研究,並著重於心理韌

性之早期觀點、當代心理韌性在質性取向之研究、當代心理韌性在量化測量上之研究,以及心理韌性與其他心理變項之相關研究等四個部分,期望能夠為後續研究者在該議題

上提供參考依據。

心理韌性之早期觀點

Cattell, Blewett, 與 Beloff (1955) 將心理韌性視為被文化或環境因素所決定的人格特質

(personality trait),它亦被視為與成功相關的重要特質之一。Cattell (1957) 進一步將心理

韌性歸納為16種主要人格因素之一,他指出:心理韌性為一種獨立、自我依賴 (self-reliant)、實事求是 (realistic responsible) 及成熟,並與情緒性敏感 (emotional sensitivity)相互對比的人格特質。在 Cattell 與同僚研究的提出後,亦有多位學者支持著心理韌性為

人格特質的觀點 (Horsburgh, Schermer, Veselka, & Vernon, 2009; Kroll, 1967; Tutko &Richards, 1971; Werner & Gottheil, 1966)。

Loehr對早期探究競技運動情境下的心理韌性研究做出了實質的貢獻,並出版許多相

關心理韌性的書籍 (Loehr, 1982, 1986, 1995);在他的系列研究中指出:許多運動員與教

練皆認為,心理韌性可以至少反映出50%與成功有關的心理因素。具體而言,擁有良好

心理韌性的運動員可透過在:一、逆境或危機中增加正向能量流動 (flow of positiveenergy) 的能力;二、對問題、壓力、錯誤或在競爭下產生特定促進正面態度的思維等兩

種心理技巧,使該些運動員可以感覺到放鬆、沈著,以及充滿著能量 (Jones et al., 2002;Loehr, 1982)。

然而不同於人格特質的觀點,Loehr (1995) 指出心理韌性是可以被發展與獲得,而並

非僅是天生的遺傳特質 (Gucciardi, Gordon, & Dimmock, 2009b)。此外,Loehr (1982) 進一步將心理韌性的次概念作區分,他指出心理韌性可包含如:自信心、注意力控制、負

向能量、正向能量、動機水準、態度控制,以及視覺與意象控制等七個向度。這些看法

與其他學者有部分雷同,例如:Gould et al. (1987) 支持Loehr在心理韌性的觀點,他指

出:心理韌性可被改變或發展,它亦與在逆境中持續的堅持與展現高水準的特質有關;然而不同於Loehr (1995),Gould et al. (1987) 將心理韌性視為與自我效能與動機水準相近

的概念。雖然早期的學者已對心理韌性在定義與因素上提出看法,甚至是發展了增加心理韌

性的途徑,然而該些心理韌性的定義有過於廣泛且不精細的疑慮 (Crust, 2007);此外,該些研究未建立在嚴謹的理論性與科學性探究方式上。這些早期研究的限制反映了未來

研究心理韌性的發展空間,因此當代研究開始以質性與量化等研究型態為心理韌性的定

義與特徵作進一步探究。下節將著重於當代研究於質性取向的研究回顧,而有關量化研

究則於其後節再進行回顧。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81

Page 4: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當代心理韌性在質性取向之研究

一般性之心理韌性 (general mental toughness)

Fourie 與 Potgieter (2001) 的先驅研究是由31個運動項目中所選取的131位教練與專家,以及160位菁英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並佐以質性研究的方式對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情境

下可能包含的心理特徵作探究。研究結果指出:該些研究對象的心理韌性可包括有12個特定的心理特徵,分別為:動機水準、因應技能、自信心維持、認知技能、紀律與目標

指向 (goal directedness)、競爭性、擁有身體與心理所具備條件的前提、團隊合作、準備

技能、心理堅韌 (psychological hardiness)、宗教信念及倫理等;其中,教練視專注力為

心理韌性最重要的特質;而運動員則視堅持不懈 (perseverance) 為最重要的特質。另一方面,Jones et al. (2002, 2007)的系列研究為心理韌性概念的建構做出了實質的貢

獻 (Crust, 2007)。Jones et al. (2002)針對多種運動項目 (游泳、田徑、體操、高爾夫及鐵人

三項等) 的十位國際級運動員進行質性研究。該研究方式是以個人建構理論 (personal-construct theory, PCT ) 作為指導原則,並含蓋焦點團體法 (focus group)、個別訪談及個

人自我評價等三個質性研究的階段,就心理韌性的定義與其所涵蓋的因素進行探究。該

研究為心理韌性提出了一個整體與兩個次指標的定義,其指出:心理韌性為一種自然 (natural) 或被發展 (developed) 的心理優勢 (psychological edge),

它可在運動員的兩個方面展現。其一是在一般情境下,相對於對手,具有心理韌性的執

行者在許多競技運動的要求下 (如競爭、訓練或生活型態等),會有較佳的因應 (cope);其二是在特定情境下,相對於對手,具有心理韌性的執行者會有較一致且較佳的維持決定、專注、自信及壓力下控制的能力。

該研究並就心理韌性的特定性特徵 (attribute) 作重要性的排序。結果指出心理韌性可

包含有12個特定性特徵,其重要性依序為:擁有為達成競爭目標所不可動搖的自我信

念、從挫折中重振旗鼓,並增加對成功的決心、擁有比對手優秀的獨特特質與能力所不

可動搖的自我信念、擁有對成功的強烈渴望與內在動機、當面臨競爭下特定的分心物

時,持續全然地專注在手上的作業、在無預期或無法控制的事件下,再次獲得心理的控

制、將身體與情緒痛楚的臨界後推,並同時在訓練與競賽的焦慮下維持技巧與努力、接

受競賽焦慮是不可避免,並瞭解自己可以因應、不會因為對手的正面或負面表現受到干

擾、對競賽壓力引以為樂、將餘留的專注用來面對生活上的分心物,以及當需要時,隨

時可開關轉換運動的聚焦 (focus)。簡要而言,心理韌性包括:自我相信、渴望/動機、壓

力與焦慮、表現相關專注、生活形態相關專注、處理競賽相關壓力與焦慮,以及處理生

理與情緒性痛楚等七種一般性的心理韌性特徵。雖然 Jones et al. (2002) 的研究較清楚地建立了運動員如何執行或陳述心理韌性的過

程,然而,該研究有樣本數過小 (十位)、樣本運動成就等級單一化 (僅為國際級選手),以及在焦點團體法的樣本數過小 (僅三人) 等研究限制。為此,Jones et al. (2007) 以類似

的質性研究方法對該些限制進行後續的擴大研究,並增加對心理韌性架構 (framework)的探究。該研究包括八位奧林匹克運動會或世界賽會的冠軍選手,此外另包括與該些運

動員相關的三位教練與四位競技運動心理學家。結果顯示,在心理韌性的定義可包括一

般性與特定性等兩個成分:以一般性而言,相對於心理韌性較低的運動員,心理韌性較

高的運動員在高水準競技運動中對一般性要求與其相關的壓力,有著較好的因應。第二

個成分著重於特定性結果 (如成功或獲勝等),它說明了心理韌性較高的運動員會透過較

佳的心理策略與心理技能來產生較為一致的高水準表現。該定義與過去僅僅將心理韌性

視為心理技能一部份的研究不同 (Bull, Albinson, & Shambrook, 1996; Gould et al., 1987),而進一步指出特定的心理技能可幫助運動員展現心理韌性,佐證了心理韌性可為天生與

後天培養的當代論點。此外,該研究亦對心理韌性的架構與特徵作呈現與進一步探究,並指出:心理韌性

可依層級區分為四個向度、13個次成分及30個特徵等三個階層。四個向度包括態度/觀念、訓練、競賽及競賽後等。在態度/觀念上所包括的次成分有:信念與聚焦;在訓練上

所包括的次成分有:以長期目標作為動機的資源、控制環境及將自我推向極限;在訓練

82 Y.-K. Chang et al.

Page 5: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上則包括有:壓力處理、信念、表現調節、維持聚焦及對思想與感覺控制的察覺;在競

賽後則有:失敗處理與成功處理兩項次成分。不同於Jones et al. (2002) 的12個特徵,Jones et al. (2007) 在菁英運動員上發現有30個特徵,且該特徵可歸類於特定的向度與次

成分中。該研究的發現為心理韌性提供了較為全面性的描述 (Gucciardi et al., 2009a)。在對心理韌性的定義與特徵有著初步理解後,Connaughton, Wadey, Hanton, 與 Jones

(2008) 進一步對心理韌性的發展與維持作探究。該研究是以七位參與Jones et al. (2002)的運動員做為半結構式的訪談的研究對象。在心理韌性的發展方面,該研究將運動員區

分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個階段,並發現心理韌性發展中的多維機制 (multi-dimensionalmechanism) 。具體而言,心理韌性的發展不是一個獨立與時興 (fashion) 的過程;相反

的,它的建立是需要長時間的過程。此外,在不同階段所知覺 (perception) 的機制亦有

其特定性。整體而言,在這長時間的過程中,可能影響的機制包括有:動機氛圍 (如:精熟或享受等)、他人影響 (如;教練、同儕、父母、祖父母、資深運動員、團隊成員或

競技運動心理學家等)、競技運動內外的經驗、心理技能與策略及對成功的強烈渴望與內

在動機等。另外,當心理韌性一旦獲得後,後續運動員的維持與否可建立於另三個機

制:對成功的強烈渴望與內在動機、運動或非運動相關整體人員的支持網絡,以及使用

基本與進階心理技能的效率。該研究在心理韌性發展與維持的議題上,提供了具體的實

際應用與指導方向。

特定性之心理韌性 (specific mental toughness)

過去對於心理韌性在定義上的建構與發展雖然建立在多樣化的競技運動項目上,然而,各個單項競技運動的心理韌性是否會展現出相異的因素卻仍未知。因此,當代研究另有

以單一競技運動項目為視角對心理韌性進行探討 (Bull et al., 2005; Gucciardi et al., 2008;Thelwell, Weston, & Greenlees, 2005)。Gucciardi et al. (2009a) 即指出,該類研究為心理韌

性於特定運動項目上提供進一步的理解。Bull et al. (2005)以 12 位菁英級英式板球 (English cricketers) 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探

討菁英板球運動員的專項心理韌性與該些運動員發展心理韌性的過程。該研究是以質性

研究的方法對心理韌性進行探究。結果指出,板球運動員的心理韌性可以區分有:發展

性因素 (developmental factors)、個人責任、奉獻與承諾 (dedication and commitment)、信

念,以及壓力因應等五個向度。此外,該研究進一步建立心理韌性的架構,並命名為心

理韌性金字塔 (mental toughness pyramid)。心理韌性金字塔包括有四個層級與多個整體主

題 (global themes)。在金字塔的最底層為環境影響 (environmental influence),它包含有:父母影響、孩童背景、面臨對板球的陌生、早期從失敗中倖存的機會及贏得成功的要求

等整體主題;第二層為韌性特徵 (tough character),其包括有:獨立、自我思慮 (self-reflection)、對自我與他人的競爭性,以及抗力的信心 (resilient confidence) 等整體主題;第三層為韌性態度 (tough attitude),其包括有:發揮學習的機會、對準備質量的信念、自訂的挑戰目標、絕不言敗的思維、再多付出一點的思維、發揮絕大部分能力的決心、相信可與之不同的信念 (belief in making the difference)、對競爭的引以為樂,以及願意涉

足危機等整體主題;最高層為韌性思維 (tough thinking),它包括有:強韌的自信心

(robust self-confidence) 與清晰的思維。心理韌性金字塔的穩定度隨著層級增高而遞減;而心理韌性金字塔的寬度/厚度則另外掌握在運動員過去經驗的程度;具體而言,隨著經

驗程度的增加,金字塔寬度會愈加增厚,整體結構亦會隨之穩定。最後,心理韌性金字

塔外還包括有一個外在的影響因素,稱之為外在壓力 (external pressure)。外在壓力可能

對韌性特徵、韌性態度及韌性思維等三個層級有著負面的影響。Bull et al. (2005) 雖然提

供了心理韌性在架構上的另類觀點,然而該研究結果多為零散的資料,且未建立在實證

研究上,這些因素為該研究的結果在應用方面造成部分的缺陷與限制 (Gucciardi et al.,2009a)。

Thelwell et al. (2005) 依據 Jones et al. (2002) 的模式並以兩個階段來探索足球運動員心

理韌性的定義與特徵。第一個研究階段是以6位專業的足球運動員為對象,進行半結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83

Page 6: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式的訪談。結果發現,該運動員在心理韌性的定義上與 Jones et al. (2002) 所發現的定義

基本上十分相似,而主要的不同點在於該專項的選手指出:相對於對手,具有心理韌性

的執行者在許多競技運動的要求下 (如競爭、訓練或生活型態等),「總是 (always)」會

有較佳的因應。這與 Jones et al. (2002) 所指出的:「一般而言 (generally)」會有較佳的

因應,有所不同。此外,在該階段中,研究僅定義出十個最為適當的心理韌性特徵,而

非Jones et al. (2002)所提出的 12個特徵。在Thelwell et al. (2005)的第二個階段,研究擴大

訪談43位專業足球運動員,並嘗試確認在第一階段所定義特徵的重要性與適當性。結果

指出,該些運動員對心理韌性特徵的重要性依序如下:擁有總是會達到成功全然的自我

信念、在運動好或不好時總是想到要拿到球、擁有正向面對情境的能力、在壓力下可等

待與沈著的能力、瞭解如何使自己離開困境、擁有忽視分心與維持專注的能力、在整個

表現過程中控制情緒、擁有影響對手的氣質、在賽事外一切的控制能力,以及享受與表

現相關的壓力等十個心理韌性特徵。該系列研究為特定運動情境的心理韌性提供了具體的指標,雖然在該專項的運動員

對心理韌性的定義與看法多類似於Jones et al. (2002)以多樣性運動項目為基礎的研究,然

而在心理韌性的定義、特徵及描述上確有其在專項項目上的特異處。然而必須注意的

是,該研究僅採取相對小的樣本數,此外運動員運動水準的代表性亦可能為其限制。因

此,該研究者建議未來研究可從增加樣本、探究不同層級運動員,以及聚焦於其他族群

(如:教練、球隊管理者或競技運動心理學家) 等方向著手。Gucciardi 與同僚 (2008, 2009a) 的系列實證性研究與綜論亦以個人建構心理學 (per-

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 PCP) 架構為基礎模式探討澳大利亞橄欖球 (Australia football)的特定心理韌性的概念。Gucciardi et al. (2009a) 是以11位擁有菁英水準的橄欖球教練作

為研究對象。結果指出,澳大利亞橄欖球教練對心理韌性定義的看法為:使運動員可以

堅持與克服各種困境、逆境、壓力經驗的價值、態度、情緒及認知的總和體 (collec-tion);此外,它亦可在事件順利達到自我目標時仍維持專注力與動機。

在這個定義下,Gucciardi et al. (2008) 建立了一個以特徵 (characteristics)、行為 (beha-viors) 及情境 (situations) 三方面所組成的心理韌性架構。該架構包含11個主要的心理韌

性特徵。在這些主要的心理韌性特徵中:自我信念與自信心、注意力控制、動機、承諾

與決定、正向與韌性態度、抗力 (resilience)、享受與壓力處理,以及準備的質量等七個

方面類似於過去的研究;然而在個人價值、情緒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運動智力

(sport intelligence),以及身體韌性等四個特徵則發現有其運動專項的獨特性。總而言之,相對於過去研究,該研究的心理韌性定義與架構同時考量如:價值、態

度、行為、情緒 (Gucciardi et al., 2008) 及認知 (Gucciardi et al., 2009a) 等個人性的特質。另

外,該定義也發現,不僅是在逆境,心理韌性在事件順遂的正面情境下亦扮演重要角色。具體而言,心理韌性可以同時成為順境與逆境下的緩衝,進而維持奮戰向前的動力。

當代心理韌性在量化測量上的研究

一般性之心理韌性

競技運動相關的心理韌性量化測量始於Loehr的系列研究 (Loehr, 1982, 1986, 1995)。在早

期缺乏適當定義的情況下,Loehr (1982) 以百位運動員的訪談為基礎,編制了【心理表

現問卷】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ventory, PPI)。Loehr (1986) 指出PPI可量測運動員

的心理韌性,並將之納入了該作者經典的心理韌性相關書籍中。PPI 採用李克特5點量表

(Liket’s 5-point scale) (1 =否;5 =是),內含42個題目及七個因素:自信心、負面能量、注意力控制、視覺與意象控制、動機、正面能量及態度控制等。每個因素有6個題目,得分介於6到30分;而整體心理韌性的總分介於42到210分,其Cronbach’s α則介於0.42至0.82之間。PPI 的建立,在實務應用 (Gould et al., 2002) 與訓練課程 (Loehr, 1995) 上受到

了相當的矚目,許多其後的研究亦受到PPI的影響 (Clough, Earle, & Sewell, 2002; Fourie& Potgieter, 2001; Jones et al., 2002)。

84 Y.-K. Chang et al.

Page 7: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然而 Loehr (1982) 對於心理韌性概念有過於廣泛、不甚精確 (見第貳節),以及缺乏

常模、效度及信度等因素的疑慮,因此學者開始質疑 PPI 的有效性 (Golby, Sheard, &van Wersch, 2007; Middleton et al., 2004; Murphy & Tammen, 1998)。Middletonet al. (2004) 以 263 位菁英運動員進行PPI的心理計量分析 (psychometric analysis),驗

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發現,PPI 在模式適度性並不高 (poor model fit);此外,後續的

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主要變項相關 (key correlation) 上,亦發現 PPI在量測心理韌性上較

不適切。Clough et al. (2002) 在 Loehr (1995) PPI 的基礎上,以及對如運動員、教練與競技運動

心理學家等的訪談下,發展了【48題心理韌性問卷】 (Mental Toughness 48 Inventory,MT48),並建立了心理韌性的 4C’s 模式 (4C’s model)。前三 C 是由承諾 (commitment)、控制 (control)及挑戰 (challenge)等特質所組成;該3Cs源自於Kobasa (1979)在堅韌 (hardi-ness)概念的特質結構 (dispositional construct);另一 C為自信心 (confidence),其則源自於

作者對該因素在運動表現的自我重視而來,該自信心亦為心理韌性不同於堅韌的獨特因

素。MT48亦採用李克特5點量表 (1 =強烈同意;5 =強烈不同意)。MT48的整體在係數為

0.9;而內部一致性係數於承諾、控制、挑戰及自信心則分別為0.73、0.71、0.71及0.8。其

後亦有學者在 MT48 的結構下,將之簡化為 18 題心理韌性 (Mental Toughness 18 Inven-tory, MT18) (Levy, Polman, Clough, Marchant, & Earle, 2006)。MT48 為量測心理韌性提供

了重要的發展與模式。然而在 Clough et al. (2002) 的研究中並未強韌地解釋堅韌概念被

採取的原因,以及堅韌與心理韌性之間的關連性 (Connaughton, Hanton, Jones, & Wadey,2008)。

Sheard, Golby, 與 van Wersch (2009) 以 1142 位年齡介於 16 至 63 歲的運動員,進行

兩階段心理韌性問卷的編製,命名為【競技運動心理韌性問卷】 (Sports Mental Tough-ness Questionnaire, SMTQ)。SMTQ的第一階段在初始時計有 53 個題目,在經過探索式

因素分析後,刪減題目至 18 題,歸納出三個向度:自信心、貫徹性 (constancy) 及控

制,其題目是採用李克特4點量表為回答方式 (1 =一點也不符合;4= 非常符合)。第二

階段以結構方程模式的驗證性因素分析與 Schmid-Leiman 分析為分析方法,確認 14 個

最終題目。結果指出,一般性心理韌性 (general mental toughness) 為最高階的因素,有

12% 至38% 的解釋變異度。而在第一階層上則包括有自信心、貫徹性及控制;該因素

之內部一致性分別為0.79、 0.76 及 0.72 。SMTQ 是建立在心理計量驗證的心理韌性問

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此外,它亦是唯一納入情緒控制與負向能量控制概念的心理

韌性問卷。學者黃崇儒 (2004) 透過質化與量化兩個方式建立中文版的【競技運動相關心理韌性

量表】。參與對象包括有多個競技運動項目的運動員與教練 (如:籃球、武術、射擊、田徑等)。該學者進一步將量表區分為特質性與狀態性兩類,並分別命名為【特質運動心

理堅韌性量表】 (Trait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 for Sport)與【賽前狀態性心理堅韌性量

表】 (Pre-competition State Mental Touchiness Inventory)。【特質運動心理堅韌性量表】採

用李克特 5 點量表 (1 =非常不同意;3 =無意見;5 =非常同意),表內含36個題目與三個

因素,這些因素與解釋變異量分別為積極奮鬥 (36.69%)、抗壓性 (8.23%) 及忍受傷痛

(4.08%),共計達到 49% 的累積變異量。雖然在解釋變異量上相對偏低,然該些因素在

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介於 0.81 至 0.95 之間)、項目鑑別度與各分量表間的相關 (中相關、低多元共線) 皆亦達到良好或可接受的標準。另一方面,【賽前狀態性心理堅韌

性量表】亦採用李克特5點量表 (1 =非常不同意;;3 =無意見;5 =非常同意) 內含22個題目與三個因素,分別為自信心 (42.42%)、努力求勝與進步 (4.79%) 及壓力因應

(4.28%),共計達到 51.49% 的累積變異量;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介於 0.77 至

0.91)、項目鑑別度與各分量表間的相關 (中相關、低多元共線) 皆亦達到良好或可接受的

標準。該研究者所建構的因素與國外學者稍異,這可能出自於文化因素的影響,因此可

能更適合國內使用於競技運動情境中心理韌性之量測;然相對於當代國外對該議題研究

的發展,中文版在心理韌性議題上仍為初步發展階段。此外,該兩個量表在累積變異量

上偏低,建議未來可需針對這些問題對國內運動員進行後續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85

Page 8: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特定性之心理韌性

不同於上述以包含多樣化競技運動項目的問卷,Gucciardi et al. (2009b) 在本身對澳大利亞

橄欖球的系列實證性研究與綜論的條件下,發展了特定競技運動項目的心理韌性問卷,並命名為【澳大利亞橄欖球心理韌性問卷】 (Australia Football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AfMTI)。AfMTI 是以418位介於15至30歲的澳大利亞橄欖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進行探

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初始題目有60題,採用李克特7點量表 (1 =否;7 =是)。此外,該研究也以社會渴望 (social desirability)、特質抗力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及流暢 (flow)等相關問卷作為檢測心理韌性問卷的依據。結果指出,AfMTI 最終納入 24 個題目,歸納

出四個因素:渴望透過挑戰 (thrive through challenge)、競技運動覺察 (sport awareness)、韌

性態度 (toughness attitude) 及渴望成功 (desire success)。AfMTI 有適當的內部一致性 (α介於 0.70 至 0.89 之間),並發現與特質抗力與流暢有中度的相關;然與社會渴望無顯著相

關。雖然特定性心理韌性之概念與測量類同於整體性心理韌性,然該研究標示著未來針

對特定運動項目心理韌性之探究,以及相關之量測皆必加以重視,以更能符合實際專業

之使用。

心理韌性與其他心理變項之相關研究

除了上述研究以不同取向對心理韌性定義、模式、結構及問卷的探究與發展外,當代研

究亦有以心理韌性與其他心理變項作比較與相關的探討,以下即以心理韌性在堅韌、知

覺、人格、因應、樂觀、悲觀、情意,以及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傷害情境的影響等視角

作研究回顧。

心理韌性與堅韌

以健康心理學家的觀點,堅韌為個體面對壓力時,支配對抗資源的一種個人特質

(Kobasa, Maddi, & Kahn, 1982; Maddi, 2004),亦稱之為壓力堅韌人格 (stress-hardy person-ality)。這概念似乎與運動員在心理韌性上有相類似的概念;事實上 Fourie 與 Potgieter(2001) 已將堅韌視為心理韌性的一部份。Clough et al. (2002) 的 4C’s 模式亦包括了堅韌

的三個因素:承諾、控制及挑戰;然而,Clough 等人將第四個C:自信心,視為與堅韌

相互獨立,且為心理韌性在特定運動情境下的獨特因素。Golby與 Sheard (2004)進一步探討不同層級的橄欖球 (rugby)運動員在心理韌性與堅韌

的關係。該研究是以 115位不同層級的專業橄欖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國際級、大聯盟及

小聯盟),而心理韌性與堅韌分別以 PPI 與【18題個人觀點調查】 (18-item Personal ViewsSurvey III-R, PVSIII-R) 為施測問卷。 PPI 內有七個因素 (見第肆節),而 PVSIII-R 則包含

有:承諾、控制及挑戰等三個因素。結果指出,堅韌的三個因素皆可區分不同層級的運

動員;然在心理韌性上僅負面能量控制與注意力控制可區分國際級與其他兩個層級的運

動員。此外,堅韌的解釋變異度 (介於19%至46%) 大於心理韌性的解釋變異度 (9%與

6%)。該研究支持了堅韌與部分心理韌性因素在區分不同層級競技運動運動員的可行

性;然而,研究亦指出,並非所有心理韌性的因素皆可作為辨別不同層級運動員的指

標。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可能與採用的心理韌性問卷有關,前述所及, PPI 在量測心理韌

性方面已受到許多概念與心理計量學上的批評 (Golby et al., 2007; Middleton et al., 2004;Murphy & Tammen, 1998)。

心理韌性與知覺

Clough 與 Earle (2002)以生理上的負荷對本身所發展的 MT48 (Clough et al., 2002) 進行效

度考驗,以及進一步探究心理韌性在面對壓力時可能潛在解釋機制。該研究招募 23 位

參與者,將之區分為高心理韌性與低心理韌性兩個組別。在作業的介入方面,研究是以

86 Y.-K. Chang et al.

Page 9: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重複設計的方式將該實驗參與者分別進行30分鐘的低強度 (30% VO2 max)、中強度 (50%VO2 max) 及高強度 (70% VO2 max) 的腳踏車作業。在作業進行中的5、15及25分鐘時,則以自我陳述的方式測量參與者在知覺身體、心理及整體等方面的負荷 (demand) 指標。

結果指出,雖然高心理韌性組在知覺身體、心理及整體負荷指標在低與中強度的作

業上,有較低於低心理韌性組的傾向;然而兩組之間並未達到顯著差異。另一方面,在

高強度的作業上則發現,高心理韌性組在知覺身體、心理及整體負荷的指標上顯著低於

低心理韌性組。該研究說明了心理韌性在不同強度作業的調節 (moderate) 作用;此外,造成心理韌性調節的潛在機制,可能為高心理韌性組在負荷知覺上不同於低心理韌性組

的同儕所致。雖然該研究在參與者特徵、設定高與低心理韌性,以及心理韌性與作業負荷間的定

義等因素的描述上有不甚明確的考量;然該研究為後續研究提供了心理韌性與表現之間

解釋機制的可能方向。

心理韌性與人格

在多方研究的爭辯下,心理韌性是為天生或是經由後天培養所得,尚無法得到一定的共

識 (Crust, 2008)。Horsburgh et al. (2009)招募 152對同卵 (monozygotic)與 67對異卵 (dizy-gotic) 雙胞胎,並以雙胞胎研究法 (twin methodology) 的取向為人格與心理韌性的關係作

初探。雙胞胎研究法是探討個體差異是經由遺傳或者是環境因素所導致。在測量方面,人格測量是以五大人格為基礎,以240題目的【人格問卷修正版】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Costa &McCrae, 1992)進行對外向性 (extra-version)、神經質 (neuroticism)、開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親和力(agreeableness) 及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 等五種人格向度進行施測;而心理韌性則是建立在 Clough 的

4C’s 模式,以 MT48 (Clough et al., 2002) 作為測量方式。結果指出,參與者的人格在個體差異上顯著受到了遺傳的影響,在加成遺傳因素影

響 (additive genetic effect, α2 = 0.47 至 0.56) 與非共享環境影響 (nonshared environmenteffects, e2 = 0.44至0.53) 上皆達顯著。在心理韌性方面也發現類似的情形。具體而言,雖

然在挑戰、承諾、控制及自信心四個單一成分下所受到的遺傳水準低於整體心理韌性,然而五個心理韌性的指標 (自信心、承諾、控制、挑戰及整體心理韌性) 皆受到遺傳 (α2

= 0.36至0.52) 與非共享環境 (e2 = 0.44 至 0.64) 的影響。此外,所有心理韌性的變項皆發

現與神經質有中度的負相關 (r = -0.35 至 -0.64);而大多數的心理韌性的變項皆與外向

性、開放性、親和力及嚴謹性等人格特質有著正相關。該研究總結道:整體心理韌性似

乎受到較多人格特質遺傳的影響,而如承諾與控制等心理韌性的單成分則可受到較多後

天的影響,故在實際應用上應首重於環境因素對特定單成分心理韌性作的介入,而非針

對整體性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與個人背景特徵、因應、樂觀及悲觀

Nicholls 與同僚進行心理韌性與個人背景特徵、樂觀、悲觀及因應等因素的系列研究

(Nicholls, Polman, Levy, & Backhouse, 2008, 2009)。Nicholls et al. (2009) 首先從許多不同運

動項目中招募 677 位介於 15 至 58 歲且不同層級 (如:國際級、國家級、地區或初學者

等) 的運動員,進行個人背景變項 (如:性別、年齡、成就水準、運動經驗及運動型態等)與心理韌性的差異研究;心理韌性是以 MT48 作為施測方式。結果指出,心理韌性在性

別、年齡及運動經驗上有顯著之差異;然在成就水準與運動項目上則無發現在心理韌性

的顯著不同。具體而言,男性、較高的年齡及較多的年資顯示出較佳的心理韌性。由於

性別較傾向為遺傳因素所影響,而年齡與年資則較傾向於後天的學習,因此該研究結果

支持了心理韌性為一種自然或被發展的心理優勢 (Jones et al., 2002),亦同時以實證性研究

驗證心理韌性與遺傳 (Horsburgh et al., 2009) 與後天發展 (Connaughton, Wadey, et al., 2008;Sheard & Golby, 2006)有所相關的論點。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87

Page 10: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Nicholls et al. (2008) 以同樣的研究對象進一步分析心理韌性與樂觀、悲觀及因應等心

理變項的關係。該研究指出,雖然過去研究提及心理韌性高的運動員可能有較佳的因應

(Bull et al., 2005; Jones et al., 2002, 2007; Thelwell et al., 2005);此外,過去在奧林匹克運動

會金牌選手上也發現該層級選手同時有較高的心理韌性、因應能力及樂觀 (Gould et al.,2002);然而研究對心理韌性與因應 (Nicholls & Polman, 2007)、心理韌性與樂觀 (Nichollset al., 2008)之間的關係並未經過實證性的探索。該研究在心理韌性的測量是使用MT48;而因應與樂觀則以【競技運動因應問卷】 (Coping Inventory for Competitive Sport, CICS)與生活取向測驗 (Life Orientation Test) 為施測工具。

結果指出,心理韌性較高的運動員有較多如:心理意象、努力消耗 (effort expendi-ture)、思考控制 (thought control) 及邏輯分析 (logical analysis) 等的趨近性的因應策略

(approach coping strategies);此外,該些運動員亦發現有較少的疏遠 (distancing)、心理分

心 (mental distraction)及無可奈何 (resignation)等避免性的因應策略 (avoidance coping strat-egies)。最後,研究亦發現心理韌性與樂觀有中到高度的正相關,且與悲觀有負相關。

心理韌性與情意

許多學者指出,情緒性控制 (emotional control) 為心理韌性的重要成分之一 (Clough et al.,2002; Loehr, 1995),擁有較佳心理韌性的運動員在面對壓力或窒息 (choke) 等情緒性面向

的表現,可能不同於心理韌性較低的同儕。而過去研究中將情意強度 (affect intensity) 視

為解釋情緒性面向的潛在機制 (Larsen, Diener, & Cropanzano, 1987)。Larsen 與同僚在非運

動情境對情意的系列研究發現,相對於低情意強度者,高情意強度者有較大的情意反

應,同時對事件有較多的個人詮釋 (personal meaning)、過度誇大,以及聚焦於過多事件

情緒面的選擇性分析 (Larsen et al., 1987; Larsen, Diener, & Emmons, 1986)。根據上述,心

理韌性高者可能在面對事件時會產生較小的情緒反應或情意強度,進而不受到外在事物

的影響。Crust (2009) 根據上述的觀點,以 112 位不同層級的大學運動員探討心理韌性與情意

強度的關係。心理韌性與情意強度分別以MT48 與 40 題的情意強度測量 (Affect IntensityMeasure) 作為施測工具。結果指出,無論在整體心理韌性與情意強度或心理韌性六向度

與情意強度之間皆無顯著線性關係。雖然該研究遭受相對小的樣本數與僅聚焦於運動員

的研究限制,但是該不同於假設的研究結果反映出,研究尚不能將情意強度視為心理韌

性的潛在機制,後續對潛在機制的議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究。

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傷害情境的相關研究

運動員在競技運動中時常遭遇到受傷的情況,而過去研究指出,雖然受傷者的因應評價

(coping appraisals)、威脅評價 (threat appraisals)等概念與在家復健的依附 (home based adher-ence) 有關,然而在測量痛楚 (pain) 的概念上卻有所不足。因應評價包括嚴重 (severity) 與敏感性 (susceptibility) 等因素;而威脅評價包括自我效能與治療效能 (treatment efficacy)等因素。此外,心理韌性此個人特徵是否在傷害的復健依附上有所影響,亦未探究。因

此Levy et al. (2006) 以心理韌性的角度探討受傷運動員在競技運動傷害復健情境下對信

念、痛楚及依附所扮演的角色。該研究招募70位受傷的運動員並以【競技運動傷害復健信念】 (Sport Injury Rehabili-

tation Beliefs, SIRBS)、【15題競技運動痛楚問卷】 (Sport Inventory for Pain 15 item, SIP-15)、【競技運動傷害復健依附調查】 (Sport Injury Rehabilitation Adherence Survey,SIRAS) 及 MT18 (MT48 的簡化版) 作為測量信念、痛楚、依附及心理韌性的施測工具。

結果指出,心理韌性高的受傷運動員與自我的因應評價上並無顯著相關,但在威脅

評價上則有負相關,意即心理韌性高者對於傷害的敏感與嚴重知覺上較低。此外,相對

於心理韌性低的受傷運動員,心理韌性高的同儕對受傷有較為正面的知覺;而心理韌性

低的運動員對受傷則有較為負面的評價。然而必須注意的,對傷害較高的威脅評價是促

88 Y.-K. Chang et al.

Page 11: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進復健過程的重要動機 (Brewer et al., 2003)。事實上,Levy et al. (2006) 也發現心理韌性

較高的運動員雖然有較低的痛楚與威脅評價,但在復健依附與恢復指標上卻出現負面的

影響。相反的,心理韌性低的受傷運動員在臨床復健上則呈現較多的建設性行為。具體而言,該研究指出了心理韌性在復健過程中信念、痛楚及依附上同時具有正向

與負向的關係。心理韌性較高的運動員可能會錯誤的低估傷害所帶來的威脅與痛處,而 減少復健治療的依附,最終使得復健或傷害恢復期的不完整。因此物理治療師與運動

心理學家對於心理韌性不同的受傷運動員應採取不同的策略以利復健過程的完整。

結結語語與與未未來來方方向向

由上述的研究回顧可得知,心理韌性議題在競技運動情境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早

期研究對心理韌性的探索僅為描述性質,直到近年對心理韌性議題方有建立在理論與實

證性基礎上的探究。這些當代研究是以質性與量化研究等方式聚焦於一般性心理韌性、特定性心理韌性,以及心理韌性的發展等議題。一般而言,雖然心理韌性的明確定義尚

在爭論當中,但是「心理韌性為多維概念,並無任何單一向度的概念可以將之廣括」的

看法,已在當代研究中形成共識。具體而言,當代對心理韌性定義的研究多建立在

Jones與同僚 (Connaughton, Hanton et al., 2008; Connaughton, Wadey et al., 2008; Jones et al.,2002, 2007)、Clough 與同僚 (Clough & Earle, 2002; Clough et al., 2002; Crust & Clough,2005; Levy et al., 2006) 及 Bull 與同僚 (Bull et al., 2005) 的觀點上。當代研究亦發現,雖

然專項競技運動所顯示的心理韌性與多項競技運動所顯示的心理韌性有諸多雷同之處,但是專項競技運動仍有其所具備的特定心理韌性。最後,心理韌性可特定地或同時地受

到自然天賦或後天經驗等因素而有所發展,它並可以展現在逆境或順境的情境中。一般性心理韌性所發展的問卷在國外目前有Loehr 所發展的 PPI (Loehr, 1982, 1986,

1995)、Clough et al. (2002) 所發展的 MT48 ,以及 Sheard et al. (2009) 所發展的

SMTQ;在國內方面則有黃崇儒 (2004) 以特質與狀態等概念所發展的【特質運動心理堅

韌性量表】與【賽前狀態性心理堅韌性量表】;而特定性心理韌性的問卷目前則有 Guc-ciardi et al. (2009b) 為澳大利亞橄欖球所發展的AfMTI。

在心理韌性與其他如:堅韌、知覺、人格、個人背景特徵、因應、樂觀、悲觀、情

意及痛楚等變項的研究上則發現,心理韌性與其他心理變項有著正向 (如堅韌、因應及

樂觀等)、負向 (如痛楚、悲觀等) 關係,甚至在知覺等心理變項上扮演著調節的關係與

角色;亦有研究發現心理韌性在情意強度上並未發現有顯著之關係。雖然心理韌性的研究在近年來多有發展,然而後續研究的持續探索是有其必要性

的,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可以包括至少下列幾點:其一,過去研究多以優秀選手甚至是

菁英運動選手作為研究對象,然心理韌性在其他層級的選手亦可能有特定的概念與看

法。Nicholls et al .(2009) 即指出,不同成就表現的運動員在心理韌性上並無顯著不同。建議後續研究可以聚焦於其他族群 (如:不同層級的選手、教練、球隊管理者或競技運

動心理學家等視角) 對心理韌性作進一步探究。此外,雖然過去研究已發現心理韌性在專項競技運動上與一般性競技運動的異同,

然而目前僅有少數研究聚焦於專項競技運動進行探究 (Bull et al., 2005; Gucciardi et al.,2008; Thelwell et al., 2005),因此對於心理韌性在不同運動項目之特定性研究尚屬初步,建議未來研究可朝向特定項目的背景特徵如;開放性與閉鎖性運動、接觸性與非接觸

性,以及對抗性與非對抗性等議題作進一步探究。其三,國內學者黃崇儒 (2004) 已對國內運動員發展了特定性的心理韌性問卷,並發

現該問卷的因素與國外學者所呈現的因素稍異,反映出研究國內運動員特定性心理韌性

的重要性。然而,相對於國外對心理韌性在定義與問卷上的發展,國內在心理韌性議題

上的研究仍不多,建議未來可針對該特定族群進行後續研究。其四,有關心理韌性是屬於人格特質的天賦或者是後天環境所培養的議題,在當代

研究中尚未得到一致的共識。雖然 Horsburgh et al. (2009) 的雙胞胎研究發現整體心理韌

性與人格同樣受到了較大在遺傳與非共享環境的影響,然而在特定的心理韌性所被影響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89

Page 12: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之層面相對較弱,意味著在實際應用可先針對特定之心理韌性,故在應用上有其重要之

處。不過由於目前所能提出的文獻實為少數,建議後續研究可朝向該方向進行探索。其五,許多學者指出心理韌性的發展可能受到動機氛圍 (如:精熟或享受等)、他人影

響 (如;教練、同儕、父母、祖父母、資深運動員、團隊成員或競技運動心理學家等)、競技運動內外的經驗、心理技能與策略、對成功的強烈渴望,以及內在動機等因素的影

響 (Connaughton, Wadey et al., 2008),然而研究多是以橫斷性研究取向為主,因此較難對

因果關係進行驗證,建議後續研究可考慮以縱貫式取向進行探究 (Nicholls et al., 2008),以釐清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最後,過去研究已嘗試將其他的心理變項作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情境下的潛在機

制:如情緒、情意、知覺或痛楚等,然而對於潛在機制的確認上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

間,這些議題應可視為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黃崇儒. (2004). 運動心理堅韌性概念的建構與測量。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Brewer, B., Cornelius, A., Van Raalte, J., Petitpas, A., Sklar, J., Pohlman, M., et al. (2003).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nd adherence to sport injury rehabilitation revisited. Sport Psychologist, 17(1), 95–103.

Bull, S.J., Albinson, J.G., & Shambrook, C.J. (1996). The mental game plan: Getting psyched for sport.Eastboune, UK: Sports Dynamics.

Bull, S.J., Shambrook, C.J., James, W., & Brooks, J.E. (2005).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mentaltoughness in elite English cricketer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7(3), 209–227.

Cattell, R.B. (1957).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and World.

Cattell, R.B., Blewett, D.B.,&Beloff, J.R. (1955). The inheritance of personality: Amultiple variance analysisdetermination of approximate nature-nurture ratios for primary personality factors in Q-data. American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 122–146.

Clough, P.J., & Earle, K. (2002).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ental toughness onperceived demands.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20(1), 61.

Clough, P.J., Earle, K., & Sewell, D. (2002). Mental toughness: The concept and its measurement. InI. Cockerill (Ed.), Solutions in sport psychology (pp. 32–45). London: Thomson.

Connaughton, D., Hanton, S., Jones, G., & Wadey, R. (2008). Mental toughness research: Key issues in thisa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39(3), 192–204.

Connaughton, D., Wadey, R., Hanton, S., & Jones, G. (2008).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entaltoughness: Perceptions of elite perform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6(1), 83–95.

Costa, P.T., & McCrae, R.R. (1992).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the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Crust, L. (2007).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Psychology, 5(3), 270–290.

Crust, L. (2008). A review and conceptual re-examination of mental toughnes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research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7), 576–583.

Crust, L. (20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affect intens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 47, 959–963.

Crust, L., & Clough, P.J. (2005).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toughness and physical endurance. Perceptualand Motor Skills, 100(1), 192–194.

Fourie, S., & Potgieter, J.R. (2001). The nature of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South African Journal forResearch in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23(2), 63–72.

Golby, J., & Sheard, M. (2004). Mental toughness and hardines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rugby leagu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7(5), 933–942.

Golby, J., Sheard, M., & van Wersch, A. (2007). Evaluating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psychologicalperformance inventory.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05(1), 309–325.

Gould, D., Dieffenbach, K., & Moffett, A. (2002).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Olympic champ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4(3), 172–204.

90 Y.-K. Chang et al.

Page 13: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Gould, D., Hodge, K., Peterson, K., & Petlichkoff, L. (1987).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aching: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intercollegiate wrestling coache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4),293–308.

Gucciardi, D.F., Gordon, S., & Dimmock, J.A. (2008).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toughness inAustralian footbal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3), 261–281.

Gucciardi, D.F., Gordon, S., & Dimmock, J.A. (2009a). Advancing mental toughness research and theoryusing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1),54–72.

Gucciardi, D.F., Gordon, S., & Dimmock, J.A. (2009b).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mentaltoughness inventory for Australian footbal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1), 201–209.

Horsburgh, V.A., Schermer, J.A., Veselka, L., & Vernon, P.A. (2009). A behavioural genetic study of mentaltoughness and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6(2), 100–105.

Jones, G., Hanton, S., & Connaughton, D. (2002).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mental toughness? An investi-gation of elite sport performer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4(3), 205–218.

Jones, G., Hanton, S., & Connaughton, D. (2007). A framework of mental toughness in the world’s best per-former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1(2), 243–264.

Kobasa, S. (1979). Stressful life events, personality, and health: An inquiry into hardines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1), 1–11.

Kobasa, S., Maddi, S., & Kahn, S. (1982). Hardiness and health: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42(1), 168–177.

Kroll, W. (1967).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profiles of collegiate wrestlers. Research Quarterly, 38(1),49–57.

Larsen, R., Diener, E., & Cropanzano, R. (1987). Cognitive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in affect intens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4), 767–774.

Larsen, R., Diener, E., & Emmons, R. (1986). Affect intensity and reactions to daily life event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4), 803–814.

Levy, A., Polman, R., Clough, P., Marchant, D., & Earle, K. (2006). Mental toughness as a determinant ofbeliefs, pain, and adherence in sport injury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15(3),246–254.

Loehr, J.E. (1982). Athletic excellence: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s. New York: Plume.Loehr, J.E. (1986).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s: Achieving athletic excellence. Lexington, MA:

Stephen Greene.Loehr, J.E. (1995). The new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s. New York: Plume.Maddi, S. (2004). Hardiness: An operationalization of existential courag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4(3), 279–298.Middleton, S.C., Marsh, H.W., Martin, A.J., Richards, G.E., Savis, J., Perry, C. Jr, et al. (2004). Th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ventory: Is the mental toughness test tough enoug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35(2), 91–108.

Murphy, S., & Tammen, V. (1998). In search of psychological skills. In J.L. Duda (Ed.), Advances in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 measurement (pp. 195–209).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c.

Nicholls, A.R., & Polman, R.C.J. (2007). Coping in sport: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5(1), 11–31.

Nicholls, A.R., Polman, R.C.J., Levy, A.R., & Backhouse, S.H. (2008). Mental toughness, optimism,pessimism, and coping among athlet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5), 1182–1192.

Nicholls, A.R., Polman, R.C.J., Levy, A.R., & Backhouse, S.H. (2009).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Achievement level, gender, age, experience, and sport type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 47(1), 73–75.

Orlick, T., & Partington, J. (1988). 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2), 105–130.Sheard, M., & Golby, J. (2006). Effect of a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program on swimming performance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4(2),7–24.

Sheard, M., Golby, J., & van Wersch, A. (2009). Progress towar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Sports MentalToughness Questionnaire (SMTQ).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5(3), 186–193.

Thelwell, R., Weston, N., & Greenlees, I. (2005). Defining and understanding mental toughness withinsoccer.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7(4), 326–332.

Tutko, T., & Richards, J. (1971). Psychology of coach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91

Page 14: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Weinberg, R., & Gould, D. (2003).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Kinetics.

Werner, A.C., & Gottheil, E. (1966).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collegiate athletics.Research Quarterly, 37, 126–131.

收稿日期:2010-10-31

接受日期:2011-06-20

92 Y.-K. Chang et al.

Page 15: Chang (2012)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 a Review and Prospect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owner. Further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withou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