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助推改革paper.tlnews.com.cn/resfile/2020-06-29/04/04.pdf2020/06/29  ·...

1
4 TODAY TONGLU 64281890 桐庐教育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编辑/吴芬芳 版式/周阳 传媒热线 有事你拨 一拨就灵 “规范教学管理,落实“生本” 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是富春江初 级中学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 作项目之一。2020年春季复学 后,学校重点关注“生本”课堂的 落实。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专 家指导、县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实 践引领下,学校系统开展了“1+ X”生本课堂的各学科实践活动。 “1+X”课堂中“1”指的是以 生为本,“X”指的是各学科依据 学科特点及学生所在年级挖掘符 合学情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 习的实效性。学科课堂研讨活动 不断深化各科老师对生本课堂的 认识,更是引导老师们在不断实 践中提升。 “语”你同行以“文”达意 复学后,语文组着力做好线 上线下教学衔接,引导学生对居 家学习知识网络进行梳理,通过 检测取样,明确每个学生的居家 学习效果并做好点对点帮教辅 导。复学第二周开始,为读好“疫” 教材,七八九语文备课组分别以 不同主题开展复学衔接课研讨, 七年级以钟南山爷爷开学第一课 视频开启新阶段语文学习之旅; 八年级以诗歌为载体进行了写诗 语文活动课;九年级以战“疫”征文 来表达富春学子的担当。 “数”论中考“学”习素养 复学第六周,“分水江富春江 一脉传承流钱江,五所初中数学 人汇聚论道研中考”在郑永杰特 级教师工作室组织下,中考二轮 复习研讨活动顺利展开。该校教 师夏春壮以任务单为载体开展了 专题复习课,以情境引入、问题探 究、畅所欲言三个环节,引导学生 由浅入深学习模型、应用模型、总 结模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 况,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理解和解 决问题,贯彻生本课堂。 “科”学指导精准复习 自学校成立陈红科学特级教 师名师工作室以来,各项指导交 流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4~6 月,围绕各年级的专题复习课、试 卷讲评课的课型研究,从青年教 师、骨干教师到资深教师,科学组 每位老师都进行了生本课堂的展 示,展示后的互动交流、分析点评 让老师们教有所获。 瀚海撷“英”妙“语”连珠 复学第六周,八年级英语备 课组长张妍老师开设了一堂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听 说 课 ,授 课 环 节 既涉及了语法,又兼顾话题的描 述,做到了“听前浏览、听后再设 计”,将语法点反复地在具体对话 中呈现给学生,并在对话输出之 前,合理地将内容再梳理加工。 为更有效落实“1+X”生本课 堂,三个年级的英语备课组长分 别就各年级线上教学情况和复学 后教学进度进行了内容分享。 精准指导学贵有“法” 复学第七周,社会·法治组教 师开展了“学为中心”中考复习课 研讨。日前,教师汪丹开设了《中 国人中国梦》的一轮复习课,从复 习目标、热点解读、真题演练、命 题畅想、课堂训练五大环节,与学 生明考向,提能力,在课堂中不断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方法。教 师宋燕燕开设了《与世界紧密相 连》复习课,以复习任务单为载 体,通过疫情下的中国担当落实 重点,突破难点。 前行中的“子陵学院” “完善子陵学院的校本教师 培养机制”作为富春江初级中学 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作的项 目之一,正在不断探索与完善当 中。 2019 年 4 月,富春江初级中 学整合与建构了校本教师培养平 —子陵学院,进一步提升学 校整体师资水平,增强教师主体 发展意识。在整体规划与初步实 施基础上,学校以子陵学院建设 为核心内容申报了杭州市教师教 育课题并顺利立项,并以提升子 陵学院教师专业能力为核心开展 校本研修。 子陵学员们不断积累,不断 收获,在反思和实践中提升自 我。一年来,学员们积极参与各 类活动,多次在市县各项比赛中 斩获奖项,不断在各类平台上展 现自我,丰富自我。 立足“生本”助推改革 富春江初级中学 桐庐县学府小学与21世纪 教育研究院携手合作共同推进提 质强校工程以来,在专家们的指 导下,通过主题调研、师生座谈, 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了学校发 展中的问题,调整了学校发展的 定位—“成长·幸福”。基于学 生成长、教师成长、乃至家长成长 方可成就幸福的理念为统领,学 校聚焦了问题、聚焦了发展、聚焦 了质量,在三个聚焦为核心思路 的指引下,提出了学生发展、教师 发展、课程建设三大行动。而将 三大行动有机统一的当属课堂教 学,于是课堂教学变革摆在了提 质强校行动的中央,成了2019学 年度学校提质强校工程的重中之 重! 课堂改革是人的改革,课堂 的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 发展就没有课堂的改变,就没有 学生的发展。经历了“梳理、调 整、落地”的过程,遵循学生立场, 研究课堂结构新样式,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 聚焦“教学设计个性鲜明,共 性不足”“讲解式课堂学生主动参 与率低”两个问题,学校提出以 “学生在场”为理念,以“课堂教学 结构化改革的研究”为切入点,以 轻负高效为行动指南,以课堂教 学的质量提升为突破口,推动学 校课程改革,提质强校的工程向 纵深发展。 统筹谋划,精准确定问题活 动型课改项目。学校两次对教师 发展方案进行修改,明确学校的 课改项目是“问题活动型”课堂结 构新样式探究,在“核心问题”的 驱动下,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支 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发现解决核心问题的路径,实践 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过程。 集中研修,理性认知问题活 动型课堂结构。学校采取线上线 下相结合,全员集中和分组集中 相结合等形式,自上而下进行培 训。抓好教研组、年级组培训,多 次对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进 行培训。 分组实施,深入实践问题活 动型课堂新样态。考虑到课堂教 学中学科内容、功能、气质等方面 的异同因素,问题活动型课改项 目的深入研讨是以各教研组、备 课组为单位深入实施的,在基本 式总领下,各学科组认真制定计 划,以集体备课为主要方式,重备 课、磨课、展课“三环六步”套餐式 研讨,以观课、议课、改课为主要 流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成果展示,切实提高问题活 动型课堂生命力。今年5月—6 月,学府小学首届博喻书院课堂 节开启,全面推进“问题活动型” 课改项目,由实践走向提炼。课 堂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常态课阶段,随机推门听课,关注 平日常态课中问题活动型课堂理 念的渗透;第二阶段是汇报课,给 予一年教龄的老师汇报展示机 会;第三阶段是展示课,教龄 2~7 年的青年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 聚焦核心问题,探、展、用,每一堂 课都有收获。师徒联动,师傅们 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徒弟们奋 力实践,精彩课堂齐分享。其他 同伴们或积极参与磨课,或帮助 准备材料,或跨学科听课、议课。 聚焦发展共写学府小学课程 改革新篇章。该校将进一步加强 制度引领,打造博喻学院,搭建新 老教师交流平台,着力实施教师 发展提升项目、课程构建优化项 目和学生发展提质项目,不断促 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师 整体团队专业水平的提升。 课程改革三聚焦 提质强校三行动 学府小学 日前,刚结束“提质强校优 质课堂共分享”展示活动, 21 世纪 教育研究院专家组周玉蓉、王彩 玉两位老师便马不停蹄地与县徐 凝小学校务成员就学校后续发展 进行座谈。 抢抓机遇 迎接新挑战 充满诗意的现代化新校园不 仅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 境,也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 遇与挑战。学校发展的机遇不仅 来自于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 关注,更来自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内驱。两位专家高度肯定了学校 工作的诸多亮点,同时指出学校 要在发展规划指引下,主动创造 机遇、迎接挑战。 聚焦诗意 丰盈新文化 作为我县唯一一所以诗人命 名的学校,徐凝小学从校名到校 园,从校园文化到校本课程,处处 充满诗意,让浓浓诗意浸润校园, 用依依诗情感染每一位徐凝学 子。该校文化设计小组成员群策 群力,共同探讨学校诗意文化的 顶层设计:以诗美校园,以诗促文 明,以诗传自信,以诗润课程。两 位专家聆听后提出优化建议,诗 美校园要从更多的维度去思考; 以诗促文明可以从更高的育人格 局去设计;以诗传自信可以借助 更高规格的网络平台去操作;以 诗润课程可以实实在在地从学校 内部生长。 生命教育 塑造新品牌 后疫情时代,学校的生命教 育显得更为重要。该校校长徐伟 提前规划,提出生命教育课程的 构思与设计,立足该校生源结构 多样性的基础,依托新校园场地 规划设计的契机,让学生在亲近 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感悟自 然与生命、体验惊喜与发现,获得 身心健康发展。汇报后,专家予 以肯定的同时,进行了细致的点 拨指导。 课堂改革 学教新方式 以生为本是课堂教学理念的 核心,如何融入课堂?只能靠课 改。该校“五权归位”课堂经过近 一年的实践,在改变学生学习方 式和教师培养上有较为明显的效 果,与此同时也存在困惑。如何 结合各学科特质让学生的各项权 利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现,如何让 每位教师直面自己的课堂,并驱 动自身主动去思考、提升等等。 两位专家高度赞赏徐凝小学以学 生为主体的“五权归位课堂”,强 调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和表演 者,课堂“提问权”“评价权”“展示 权”的放手是满足儿童求知欲、表 现欲的重要手段。通过亲身探究 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并真 正理解的。这种特质的课堂可以 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另外,专家还指出在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同时,学 校也应提升教师设计问题的能 力,指导教师立足学生思维发展 设计问题。 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一个期 待;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个改 变;每一次的收获,都是一份喜 悦。相信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徐凝 小学一定能实现“办一所充满诗 意的最美乡村小学”的美好愿景。 畅所欲言明思路 找准抓手促提升 徐凝小学 县洋洲小学一直推行“生态教育” 理念,近年来尝试“思辩式”生态课堂 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辩式”生态课堂 教学追求课堂生命活力,通过话语、行 为和细节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 真正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体验 与感悟、探究与创造、交流与交融,真 正打造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生态 课堂。 通过思辩式生态课堂的研究、尝 试、总结,确立“思辩式”教学基本范 式,以“辩”字的首字母为框架,由思辩 课前预设、辩题产生,辩前思辩、组建 辩方,展开辩论、形成共识三个层次组 成。教师通过思辨,并撰写心得,不断 提高自身能力。 随着学校的不断壮大,青年教师 增多,结合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学校于 2019年8月成立“春华学校”,旨在进一 步规范青年教师培养的内容、形式、阶 段性重点、考核评价等,逐步形成洋小 特色的教师培养课程化、校本化模式。 每学年初,“春华学校”都将开展 主题为“铭记初心绽放精彩—新教 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活动由教科室 牵头,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 主任、教研组长及新教师的师傅等参 与听课,从而了解新教师的课堂教学 能力,把脉诊断,为后续师徒结对、青 青结对的针对性培养提供依据。每学 年末,开展主题为“研磨、探讨、反思 —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检验新入编 教师一年来的个人成长和课堂教学变 化,促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 升。这两项针对新教师的活动是“春 华学校”教师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活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年教师展 示自己的最佳舞台。 通过“春华学校”教师培养工程的 建设,该校在县32届论文评比中获奖 24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 三等奖15篇;县2019学年优秀教科研 成果评审中获奖6篇,其中一等奖1 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市规划课 题《小学“思辩数学”课程建设及实施 研究》,获杭州 2019 年综合类教育科 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教科室还被 评“杭州市示范教科室”。 在“生态教育”办学理念的推动 下,洋州小学不断完善《基于生态教育 的“香樟四养”课程构建》课程规划, 2019 学年重点推进“养心”课程建设。 “养心”课程是与学校“生态班级” 建设相结合。创建一级一品,提炼班 级文化,每个年级以雏菊、向日葵、绿 萝、吊兰、文竹、香樟等植物名称来命 名,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植物精神,提取 天真、专注等核心素养关键词,形成年 级特色。 同时为切实解决因家庭教育不足 而影响学生成长的问题,洋洲小学特 开展“相约一百”活动,编印《家校共育 读本》指导、督促父母。 通过去年年底对各班排查,申报 两名家庭教育存在困难的家庭,建立 信息库,并于今年春季开学后根据居 家学习中发现有新问题的家庭,各班 班主任对信息库进行调整。4 月底, 班主任和党员教师针对信息库,根据 任教班级等进行认领家庭,开始一对 一指导工作。 随着活动的进行,父母能够坚持 每天陪伴学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 况,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多赞美孩子, 与他们一起户外活动,不把工作的情 绪带回家……通过每天督促家长,指 导家长,共同促进家长家庭教育的进 步,以期达到学生的进步成长。 推行“生态教育” 家校合力助成长 洋洲小学 方埠初级中学 强化“和合”共建 共促教学提质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 的引领下,方埠初级中学上下齐心、 “和合”共建,“学历案”课堂教学改革 呈现出“一池菡萏含苞待放”的良好局 面。目前,我县“提质强校”工程已进 入重点合作项目落实的实质性阶段,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该 校也在加紧推进中。根据桐庐项目专 家大组工作计划,日前该校开展了“优 质课堂共分享”大型展示活动。研究 院专家、实验校科学学科教师共48人 “下得莲池观菡萏”。 该校教师张伟丽和城关中学教师 李欣然围绕同一个教学内容—初一 下册《压强》,分别展示了代表各校教 改方向及个人独特风格的“学教秀”。 课后,双方代表分别简要介绍了各自 的课改文化与课改理念。 活动特邀杭州市上城区初中科学 研究员、特级教师徐珺进行点评,教师 们充分汲取营养,结合自身实际,改进 工作方式,提升教学能力。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周菊芳 专家团队对方埠初级中学进行了指 导。本次指导的核心是“提质强校”合 作项目的工作回顾与第二学期工作深 化。活动分三大块进行,分别是专家 团队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和发展诉求, 指导调整工作方案;专家团队深入课 堂,把脉问诊,现场了解学历案课堂教 学改革实施情况和症结所在;召集全 体教师,开设以《期待改变》为题的专 题讲座。 合作项目交流指导座谈会围绕 《“提质强校”工程 2019 学年合作项目 方案》展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该 校设计并修改了整体布局效果图,现 处于准备阶段,初定于暑假上马,争取 在九月份使校内文化面貌焕然一新。 该校在组织开展的研讨课、调研 课中,注重提出要求,并在提出要求之 前创设落实的条件,将课程点评体系 完整化,一节课听课,一节课评课,并 监测、展示、评比讨论结果,做到人人 都有收获、有成长、有提高。 该校还致力于教师全面发展,把 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培训、业务培 训的重要内容。从学习到培训,从比 赛到考核,一以贯之。教师发展评价 不仅是学历案的撰写,还包括其他方 面。建议设立校级小课题评比制度, 规定老师每学年都要有校级课题,增 强教师的课题意识。按照“一个中心、 两个行为、三个原则、四个环节”开展 工作,力求有效、简洁。 回望教育原点,坚守教育初心,扛 起梦,跨上马,驾起风,扬起帆,用我青 春之光,点燃你的青春之火。美丽可 遇,未来可期! 课程研讨 校园一隅 (通讯员 廖猛 记者 陈艺琨

Transcript of 立足“生本”助推改革paper.tlnews.com.cn/resfile/2020-06-29/04/04.pdf2020/06/29  ·...

Page 1: 立足“生本”助推改革paper.tlnews.com.cn/resfile/2020-06-29/04/04.pdf2020/06/29  · 我。一年来,学员们积极参与各 类活动,多次在市县各项比赛中

4 TODAY TONGLU

64281890桐庐教育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编辑/吴芬芳 版式/周阳 传媒热线 有事你拨 一拨就灵

“规范教学管理,落实“生本”

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是富春江初

级中学与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合

作项目之一。2020 年春季复学

后,学校重点关注“生本”课堂的

落实。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专

家指导、县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实

践引领下,学校系统开展了“1+

X”生本课堂的各学科实践活动。

“1+X”课堂中“1”指的是以

生为本,“X”指的是各学科依据

学科特点及学生所在年级挖掘符

合学情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

习的实效性。学科课堂研讨活动

不断深化各科老师对生本课堂的

认识,更是引导老师们在不断实

践中提升。

“语”你同行 以“文”达意复学后,语文组着力做好线

上线下教学衔接,引导学生对居

家学习知识网络进行梳理,通过

检测取样,明确每个学生的居家

学习效果并做好点对点帮教辅

导。复学第二周开始,为读好“疫”

教材,七八九语文备课组分别以

不同主题开展复学衔接课研讨,

七年级以钟南山爷爷开学第一课

视频开启新阶段语文学习之旅;

八年级以诗歌为载体进行了写诗

语文活动课;九年级以战“疫”征文

来表达富春学子的担当。

“数”论中考“学”习素养复学第六周,“分水江富春江

一脉传承流钱江,五所初中数学

人汇聚论道研中考”在郑永杰特

级教师工作室组织下,中考二轮

复习研讨活动顺利展开。该校教

师夏春壮以任务单为载体开展了

专题复习课,以情境引入、问题探

究、畅所欲言三个环节,引导学生

由浅入深学习模型、应用模型、总

结模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

况,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理解和解

决问题,贯彻生本课堂。

“科”学指导 精准复习自学校成立陈红科学特级教

师名师工作室以来,各项指导交

流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4~6

月,围绕各年级的专题复习课、试

卷讲评课的课型研究,从青年教

师、骨干教师到资深教师,科学组

每位老师都进行了生本课堂的展

示,展示后的互动交流、分析点评

让老师们教有所获。

瀚海撷“英”妙“语”连珠复学第六周,八年级英语备

课 组 长 张 妍 老 师 开 设 了 一 堂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听说课,授课环节

既涉及了语法,又兼顾话题的描

述,做到了“听前浏览、听后再设

计”,将语法点反复地在具体对话

中呈现给学生,并在对话输出之

前,合理地将内容再梳理加工。

为更有效落实“1+X”生本课

堂,三个年级的英语备课组长分

别就各年级线上教学情况和复学

后教学进度进行了内容分享。

精准指导 学贵有“法”复学第七周,社会·法治组教

师开展了“学为中心”中考复习课

研讨。日前,教师汪丹开设了《中

国人中国梦》的一轮复习课,从复

习目标、热点解读、真题演练、命

题畅想、课堂训练五大环节,与学

生明考向,提能力,在课堂中不断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方法。教

师宋燕燕开设了《与世界紧密相

连》复习课,以复习任务单为载

体,通过疫情下的中国担当落实

重点,突破难点。

前行中的“子陵学院”“完善子陵学院的校本教师

培养机制”作为富春江初级中学

与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合作的项

目之一,正在不断探索与完善当

中。

2019 年 4 月,富春江初级中

学整合与建构了校本教师培养平

台——子陵学院,进一步提升学

校整体师资水平,增强教师主体

发展意识。在整体规划与初步实

施基础上,学校以子陵学院建设

为核心内容申报了杭州市教师教

育课题并顺利立项,并以提升子

陵学院教师专业能力为核心开展

校本研修。

子陵学员们不断积累,不断

收获,在反思和实践中提升自

我。一年来,学员们积极参与各

类活动,多次在市县各项比赛中

斩获奖项,不断在各类平台上展

现自我,丰富自我。

立足“生本”助推改革富春江初级中学

桐庐县学府小学与 21 世纪

教育研究院携手合作共同推进提

质强校工程以来,在专家们的指

导下,通过主题调研、师生座谈,

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了学校发

展中的问题,调整了学校发展的

定位——“成长·幸福”。基于学

生成长、教师成长、乃至家长成长

方可成就幸福的理念为统领,学

校聚焦了问题、聚焦了发展、聚焦

了质量,在三个聚焦为核心思路

的指引下,提出了学生发展、教师

发展、课程建设三大行动。而将

三大行动有机统一的当属课堂教

学,于是课堂教学变革摆在了提

质强校行动的中央,成了2019学

年度学校提质强校工程的重中之

重!

课堂改革是人的改革,课堂

的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

发展就没有课堂的改变,就没有

学生的发展。经历了“梳理、调

整、落地”的过程,遵循学生立场,

研究课堂结构新样式,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

聚焦“教学设计个性鲜明,共

性不足”“讲解式课堂学生主动参

与率低”两个问题,学校提出以

“学生在场”为理念,以“课堂教学

结构化改革的研究”为切入点,以

轻负高效为行动指南,以课堂教

学的质量提升为突破口,推动学

校课程改革,提质强校的工程向

纵深发展。

统筹谋划,精准确定问题活

动型课改项目。学校两次对教师

发展方案进行修改,明确学校的

课改项目是“问题活动型”课堂结

构新样式探究,在“核心问题”的

驱动下,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支

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发现解决核心问题的路径,实践

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过程。

集中研修,理性认知问题活

动型课堂结构。学校采取线上线

下相结合,全员集中和分组集中

相结合等形式,自上而下进行培

训。抓好教研组、年级组培训,多

次对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进

行培训。

分组实施,深入实践问题活

动型课堂新样态。考虑到课堂教

学中学科内容、功能、气质等方面

的异同因素,问题活动型课改项

目的深入研讨是以各教研组、备

课组为单位深入实施的,在基本

式总领下,各学科组认真制定计

划,以集体备课为主要方式,重备

课、磨课、展课“三环六步”套餐式

研讨,以观课、议课、改课为主要

流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成果展示,切实提高问题活

动型课堂生命力。今年 5 月—6

月,学府小学首届博喻书院课堂

节开启,全面推进“问题活动型”

课改项目,由实践走向提炼。课

堂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常态课阶段,随机推门听课,关注

平日常态课中问题活动型课堂理

念的渗透;第二阶段是汇报课,给

予一年教龄的老师汇报展示机

会;第三阶段是展示课,教龄2~7

年的青年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

聚焦核心问题,探、展、用,每一堂

课都有收获。师徒联动,师傅们

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徒弟们奋

力实践,精彩课堂齐分享。其他

同伴们或积极参与磨课,或帮助

准备材料,或跨学科听课、议课。

聚焦发展共写学府小学课程

改革新篇章。该校将进一步加强

制度引领,打造博喻学院,搭建新

老教师交流平台,着力实施教师

发展提升项目、课程构建优化项

目和学生发展提质项目,不断促

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师

整体团队专业水平的提升。

课程改革三聚焦 提质强校三行动学府小学

日前,刚结束“提质强校 优

质课堂共分享”展示活动,21世纪

教育研究院专家组周玉蓉、王彩

玉两位老师便马不停蹄地与县徐

凝小学校务成员就学校后续发展

进行座谈。

抢抓机遇 迎接新挑战充满诗意的现代化新校园不

仅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

境,也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

遇与挑战。学校发展的机遇不仅

来自于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

关注,更来自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内驱。两位专家高度肯定了学校

工作的诸多亮点,同时指出学校

要在发展规划指引下,主动创造

机遇、迎接挑战。

聚焦诗意 丰盈新文化作为我县唯一一所以诗人命

名的学校,徐凝小学从校名到校

园,从校园文化到校本课程,处处

充满诗意,让浓浓诗意浸润校园,

用依依诗情感染每一位徐凝学

子。该校文化设计小组成员群策

群力,共同探讨学校诗意文化的

顶层设计:以诗美校园,以诗促文

明,以诗传自信,以诗润课程。两

位专家聆听后提出优化建议,诗

美校园要从更多的维度去思考;

以诗促文明可以从更高的育人格

局去设计;以诗传自信可以借助

更高规格的网络平台去操作;以

诗润课程可以实实在在地从学校

内部生长。

生命教育 塑造新品牌后疫情时代,学校的生命教

育显得更为重要。该校校长徐伟

提前规划,提出生命教育课程的

构思与设计,立足该校生源结构

多样性的基础,依托新校园场地

规划设计的契机,让学生在亲近

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感悟自

然与生命、体验惊喜与发现,获得

身心健康发展。汇报后,专家予

以肯定的同时,进行了细致的点

拨指导。

课堂改革 学教新方式以生为本是课堂教学理念的

核心,如何融入课堂?只能靠课

改。该校“五权归位”课堂经过近

一年的实践,在改变学生学习方

式和教师培养上有较为明显的效

果,与此同时也存在困惑。如何

结合各学科特质让学生的各项权

利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现,如何让

每位教师直面自己的课堂,并驱

动自身主动去思考、提升等等。

两位专家高度赞赏徐凝小学以学

生为主体的“五权归位课堂”,强

调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和表演

者,课堂“提问权”“评价权”“展示

权”的放手是满足儿童求知欲、表

现欲的重要手段。通过亲身探究

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并真

正理解的。这种特质的课堂可以

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另外,专家还指出在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同时,学

校也应提升教师设计问题的能

力,指导教师立足学生思维发展

设计问题。

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一个期

待;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个改

变;每一次的收获,都是一份喜

悦。相信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徐凝

小学一定能实现“办一所充满诗

意的最美乡村小学”的美好愿景。

畅所欲言明思路 找准抓手促提升徐凝小学

县洋洲小学一直推行“生态教育”

理念,近年来尝试“思辩式”生态课堂

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辩式”生态课堂

教学追求课堂生命活力,通过话语、行

为和细节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

真正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体验

与感悟、探究与创造、交流与交融,真

正打造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生态

课堂。

通过思辩式生态课堂的研究、尝

试、总结,确立“思辩式”教学基本范

式,以“辩”字的首字母为框架,由思辩

课前预设、辩题产生,辩前思辩、组建

辩方,展开辩论、形成共识三个层次组

成。教师通过思辨,并撰写心得,不断

提高自身能力。

随着学校的不断壮大,青年教师

增多,结合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学校于

2019年8月成立“春华学校”,旨在进一

步规范青年教师培养的内容、形式、阶

段性重点、考核评价等,逐步形成洋小

特色的教师培养课程化、校本化模式。

每学年初,“春华学校”都将开展

主题为“铭记初心 绽放精彩——新教

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活动由教科室

牵头,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

主任、教研组长及新教师的师傅等参

与听课,从而了解新教师的课堂教学

能力,把脉诊断,为后续师徒结对、青

青结对的针对性培养提供依据。每学

年末,开展主题为“研磨、探讨、反思

——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检验新入编

教师一年来的个人成长和课堂教学变

化,促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

升。这两项针对新教师的活动是“春

华学校”教师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活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年教师展

示自己的最佳舞台。

通过“春华学校”教师培养工程的

建设,该校在县32届论文评比中获奖

24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

三等奖15篇;县2019学年优秀教科研

成果评审中获奖 6 篇,其中一等奖 1

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市规划课

题《小学“思辩数学”课程建设及实施

研究》,获杭州 2019 年综合类教育科

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教科室还被

评“杭州市示范教科室”。

在“生态教育”办学理念的推动

下,洋州小学不断完善《基于生态教育

的“香樟四养”课程构建》课程规划,

2019学年重点推进“养心”课程建设。

“养心”课程是与学校“生态班级”

建设相结合。创建一级一品,提炼班

级文化,每个年级以雏菊、向日葵、绿

萝、吊兰、文竹、香樟等植物名称来命

名,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植物精神,提取

天真、专注等核心素养关键词,形成年

级特色。

同时为切实解决因家庭教育不足

而影响学生成长的问题,洋洲小学特

开展“相约一百”活动,编印《家校共育

读本》指导、督促父母。

通过去年年底对各班排查,申报

两名家庭教育存在困难的家庭,建立

信息库,并于今年春季开学后根据居

家学习中发现有新问题的家庭,各班

班主任对信息库进行调整。4 月底,

班主任和党员教师针对信息库,根据

任教班级等进行认领家庭,开始一对

一指导工作。

随着活动的进行,父母能够坚持

每天陪伴学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

况,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多赞美孩子,

与他们一起户外活动,不把工作的情

绪带回家……通过每天督促家长,指

导家长,共同促进家长家庭教育的进

步,以期达到学生的进步成长。

推行“生态教育”家校合力助成长

洋洲小学

方埠初级中学

强化“和合”共建共促教学提质

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

的引领下,方埠初级中学上下齐心、

“和合”共建,“学历案”课堂教学改革

呈现出“一池菡萏含苞待放”的良好局

面。目前,我县“提质强校”工程已进

入重点合作项目落实的实质性阶段,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该

校也在加紧推进中。根据桐庐项目专

家大组工作计划,日前该校开展了“优

质课堂共分享”大型展示活动。研究

院专家、实验校科学学科教师共48人

“下得莲池观菡萏”。

该校教师张伟丽和城关中学教师

李欣然围绕同一个教学内容——初一

下册《压强》,分别展示了代表各校教

改方向及个人独特风格的“学教秀”。

课后,双方代表分别简要介绍了各自

的课改文化与课改理念。

活动特邀杭州市上城区初中科学

研究员、特级教师徐珺进行点评,教师

们充分汲取营养,结合自身实际,改进

工作方式,提升教学能力。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周菊芳

专家团队对方埠初级中学进行了指

导。本次指导的核心是“提质强校”合

作项目的工作回顾与第二学期工作深

化。活动分三大块进行,分别是专家

团队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和发展诉求,

指导调整工作方案;专家团队深入课

堂,把脉问诊,现场了解学历案课堂教

学改革实施情况和症结所在;召集全

体教师,开设以《期待改变》为题的专

题讲座。

合作项目交流指导座谈会围绕

《“提质强校”工程2019学年合作项目

方案》展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该

校设计并修改了整体布局效果图,现

处于准备阶段,初定于暑假上马,争取

在九月份使校内文化面貌焕然一新。

该校在组织开展的研讨课、调研

课中,注重提出要求,并在提出要求之

前创设落实的条件,将课程点评体系

完整化,一节课听课,一节课评课,并

监测、展示、评比讨论结果,做到人人

都有收获、有成长、有提高。

该校还致力于教师全面发展,把

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培训、业务培

训的重要内容。从学习到培训,从比

赛到考核,一以贯之。教师发展评价

不仅是学历案的撰写,还包括其他方

面。建议设立校级小课题评比制度,

规定老师每学年都要有校级课题,增

强教师的课题意识。按照“一个中心、

两个行为、三个原则、四个环节”开展

工作,力求有效、简洁。

回望教育原点,坚守教育初心,扛

起梦,跨上马,驾起风,扬起帆,用我青

春之光,点燃你的青春之火。美丽可

遇,未来可期!

课程研讨

校园一隅

(通讯员 廖猛 记者 陈艺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