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深化审计监督 服务改革发展 -...

1
04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编辑 吕瑞东 王淳红 刘树 要闻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606 口述史主人公: 宋村珠,第十届、十一届 省政协委员,民建吉林省委会原副主委。在 浑江市板石沟铁矿当过统计员,在通化市国 际合作公司做过副总经理,还担任过通化市 科技局副局长。如果有人问,什么最难忘, 每个人的回答各不相同。而经历丰富的宋 村珠给出的答案,却是考试…… 我是一个幸运儿。 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这个消息 让我们每一个青年人格外振奋,我知道这个 消息的时候,特别激动,也特别兴奋,感觉到 教育的春天来了。 在恢复高考之前,是实行“推荐”上大 学。我的两个哥哥先后进入大学、中专学 习,当时,有的村民已经有了一些不满情 绪。所以,再推荐我上大学的可能就微乎其 微了,这使我有些绝望了。就在1976年到 1977年的寒假期间,上大学的大哥告诉我, 可能要恢复高考制度了,通过考试上大学, 要我有所准备。最开始听大哥说这个消息, 我并未在意。大约在1977年6月底,有关部 门发布了正式通知恢复高考。我一下 子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全身充满了力量。 可我参加高考的路并不平坦。 那时,城里有高考的补习班,但我们乡 下并没有。如果在复习中遇到问题,只有 在晚上打着手电到老师家里去求教,绝大 部分时间我自己还带着一支蜡烛。因为, 那时候电力短缺,农村经常停电,我怕浪费 老师的灯油,所以带着蜡烛去。而当时生 产队要求不能旷工,否则高考报名时政审 有可能会通不过。所以,我就请假,“东躲 西藏”地复习功课。我的父亲是生产队长, 在他那里,我也遇到了阻力。因为老人家 要留一个儿子在家为他养老,而两个哥哥 已经相继离开了农村。最终,老子没有拗 过儿子,1977 年冬天,我还是顺利地走进 了高考的考场。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 景。尽管很努力,尽管考题在今天看来极其 简单,也还是把我考得汗流浃背,甚至感觉 有些“烤糊了”。考试期间,我还犯了一个大 错误,差点与大学“擦肩而过”。政治试题是 一个巴掌大的题签儿,正面有五道题,由于 慌乱,审题不严,我以为只有这五道题。用 了一半多的时间,我就把脑子里有的东西都 写在了卷子上,然后就坐在椅子上看着卷子 发愣,看看还能不能想起什么。大约过了十 分钟,监考老师路过我身旁,顺手把那题签 儿“啪”的一声,翻了过来。我定睛一看,题 签背面还有四道题。这下我慌了。赶紧搜 肠刮肚去解答,等我答得差不多了,下课铃 声响起。为这事,我感激那监考老师一生。 只是当时懵了,也没有和老师说话,问问老 师的姓名,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那位监考老师 是谁。 考完试,我就随伐木组到深山老林里伐 木,为生产队创收去了。那段等待录取的时 间很难熬。陆陆续续,我身边有一些人都收 到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去了,唯独我没 有一点儿消息。消息灵通的一些人说,我的 成绩还不错。但为啥会落榜了?这个答案 一直到第二年2月底前,才揭开了答案。一 天傍晚,我从山上回到营地,有人递给我一 封信,打开一看,是录取通知书浙江冶 金工业学校。当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 有被大学录取,这对我的打击着实不小。喜 的是我终于可以离开农村了。那时,即便是 中专,未来预期也是明确的。后来我才知 道,原来是因为没有经验,对自己估计不足, 第一志愿报高了,所以尽管成绩高出本科最 低录取线很多,但还是没有被大学录取,最 后只有进入中专学习。但是,只要能学习就 是快乐的,就是满足的。 后来,我又陆续参加了几次考试。参加 工作以后,1984 年,我参加了全国统计系统 统一考试,到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学习两 年;1990 年秋天,参加了通化市财政局副局 长公开招聘考试,通过笔试,进入面试;1992 年,我参加通化市外贸国际合作公司公开招 聘、经理副经理考试,被聘任为副经理,“下 海”经商,工作五年;长期参加自学考试,取 得东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大专文凭。 2000年9月,我参加了一次重要的考 试,也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正式考试。那是 吉林省公开选拔地厅级后备干部和省直部 门副职领导干部考试。由于符合条件的人 不是很多,我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局领导也 十分支持。四十多岁,我又走进了考场,考 试是在省实验中学进行的。只是考试中又 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考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 业科目。专业科目分两部分,基础知识和阐 述题。我用了接近一半的时间,就把专业试 卷答完了,合起卷子,放在桌子上等待下 课。监考老师见我答完了考题,就叫我到楼 下去取中午的盒饭,因为是封闭考试,考生 中午不能离开考区。我刚刚到一楼,监考的 老师就追了下来,急切地问我,为啥不把卷 子答完,告诉我,阐述题是三选二,我按三选 一答题了。让我赶紧回去,继续答题。真的 感激遇到了一位这样对考生负责的监考老 师。考试成绩还好,进入省经贸委副主任职 位的面试。虽然最终没有被任用,这次考试 也成为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还参与过一些考试,但不再是考 生,而是考官或评委了。可是关于考试的记 忆,却一直在我心底,点亮了岁月,照亮了前 行的路。 后记 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一次次考 试,改变了宋村珠的生活轨迹。 回忆经历过的一次次考试,宋村珠说, 考试是一个机会,是一种历练,也是一次提 高。通过考试,认识不足,加强学习,不断进 步,可以为改革开放贡献自己一点点力量。 因为考试,宋村珠从老家通化到杭州求学, 之后又到白山、通化、长春等地工作。时代 的变迁和城市的进步,让宋村珠沐浴在改革 开放的春风中,一路成长,也一路收获。 终身难忘的考试 口述人:宋村珠 本报记者 粘青 本报2月6日讯(记者叶爽)记者从今天 召开的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党的十 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全省 振兴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各 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全省共审 计和审计调查了1.2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 支和挽回损失222.3亿元,推动健全和完善 制度 385 项。 2018年,省审计厅将依据我省社会主 要矛盾的新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加快推进 “三个五”战略和统筹协调推动“三大板块” 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统 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各项工作,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创 新审计理念,突出审计重点,进一步加强公 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 济责任审计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 责,奋力开创新时代吉林审计事业发展新局 面。 全省审计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持续做好重大政策举措落实情况跟踪审 计;积极开展市县政府隐性债务审计;持续 深化财政审计、企业审计、民生审计、投资 审计等专项审计项目;坚持党政同责同审 原则,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加大 资源环境审计力度,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 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视抓好大数据审 计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硬 件和软件建设;扎实开展审计法制化规范 化工作;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审计队伍 建设。 深化审计监督 服务改革发展 我省确定 2018 年审计工作重点 (上接第一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 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 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公共财政 要以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 适应;要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 入比例;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普惠 金融重点放在农村,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根本保证。“雁飞千里靠头雁”,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 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 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重大意义的认识,各级干部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 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实现新 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新华社北京 2 月 6 日电) 夯实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保障 (上接第一版) 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了产业项目的开发,梅河口市鸡冠山乡村 旅游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参观,梅河大米走出田间地头享誉全 国,农业结构逐步向现代化转型,农民收入猛增。 “每天早6点到晚5点我都在路上工作,清理边沟,整修路肩, 打扫垃圾。”刘永福告诉记者,他负责村里 3 公里村路的日常养护 工作,每天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风雨无阻。 为了保护好农村公路,扮美村容村貌,梅河口市更加注重 养护品质的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3000 元/年公里标准,纳入市乡镇两级财政预算。2017年,全市农村 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投入资金1.68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 路248.2公里。此外,市政府还设立了600万元的环境管护专 项资金,用于行政村环境管理经费,由市财政和乡镇财政分别 列支资金 300 万元,在梅河口市,“有路必养”和“养必到位”已 基本实现。 为了让农民兄弟出门有路,抬脚上车,梅河口市把城乡运输发 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城市公交下 乡和农村客运班车进城,达到城市公交和短途客运班车“无缝衔 接”,畅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路好了,这班车一趟接着一趟,抬脚就上车进城别提多方便 了。”马红霞说完,便踏上开往镇里的公交。目前,全市 24 个乡 (镇、街)、303 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了 100%,城市公交车辆 149 台,公交化运营农村客运车辆 36 台,城乡道路客运车辆 281 台,城 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比例达到了 42.7%。 同时,梅河口市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 兄弟可以享受到畅通的公路设施、便捷的客运服务、畅达的物流运 输,缩短了城市乡村的距离,让农村更加贴近城市,让城市带动农 村发展品质。通过实施农村公路惠民工程和创建“四好农村路”示 范县工作,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752公里,路网结构有提 升,养护管理有品质,运营服务有保障,梅河口市“三农”发展迎来 了新希望和新前景。 条条村路通小康

Transcript of 04 深化审计监督 服务改革发展 -...

Page 1: 04 深化审计监督 服务改革发展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802/07/dd36d681-0a3...Email:jlxw1bs@126.com 电话:(0431)88600606 口述史主人公:宋村珠,第十届、十一届

04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编辑 吕瑞东 王淳红 刘树要闻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606

口述史主人公:宋村珠,第十届、十一届省政协委员,民建吉林省委会原副主委。在浑江市板石沟铁矿当过统计员,在通化市国际合作公司做过副总经理,还担任过通化市科技局副局长。如果有人问,什么最难忘,每个人的回答各不相同。而经历丰富的宋村珠给出的答案,却是考试……

我是一个幸运儿。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这个消息

让我们每一个青年人格外振奋,我知道这个

消息的时候,特别激动,也特别兴奋,感觉到

教育的春天来了。

在恢复高考之前,是实行“推荐”上大

学。我的两个哥哥先后进入大学、中专学

习,当时,有的村民已经有了一些不满情

绪。所以,再推荐我上大学的可能就微乎其

微了,这使我有些绝望了。就在1976年到

1977年的寒假期间,上大学的大哥告诉我,

可能要恢复高考制度了,通过考试上大学,

要我有所准备。最开始听大哥说这个消息,

我并未在意。大约在1977年6月底,有关部

门发布了正式通知——恢复高考。我一下

子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全身充满了力量。

可我参加高考的路并不平坦。

那时,城里有高考的补习班,但我们乡

下并没有。如果在复习中遇到问题,只有

在晚上打着手电到老师家里去求教,绝大

部分时间我自己还带着一支蜡烛。因为,

那时候电力短缺,农村经常停电,我怕浪费

老师的灯油,所以带着蜡烛去。而当时生

产队要求不能旷工,否则高考报名时政审

有可能会通不过。所以,我就请假,“东躲

西藏”地复习功课。我的父亲是生产队长,

在他那里,我也遇到了阻力。因为老人家

要留一个儿子在家为他养老,而两个哥哥

已经相继离开了农村。最终,老子没有拗

过儿子,1977年冬天,我还是顺利地走进

了高考的考场。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

景。尽管很努力,尽管考题在今天看来极其

简单,也还是把我考得汗流浃背,甚至感觉

有些“烤糊了”。考试期间,我还犯了一个大

错误,差点与大学“擦肩而过”。政治试题是

一个巴掌大的题签儿,正面有五道题,由于

慌乱,审题不严,我以为只有这五道题。用

了一半多的时间,我就把脑子里有的东西都

写在了卷子上,然后就坐在椅子上看着卷子

发愣,看看还能不能想起什么。大约过了十

分钟,监考老师路过我身旁,顺手把那题签

儿“啪”的一声,翻了过来。我定睛一看,题

签背面还有四道题。这下我慌了。赶紧搜

肠刮肚去解答,等我答得差不多了,下课铃

声响起。为这事,我感激那监考老师一生。

只是当时懵了,也没有和老师说话,问问老

师的姓名,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那位监考老师

是谁。

考完试,我就随伐木组到深山老林里伐

木,为生产队创收去了。那段等待录取的时

间很难熬。陆陆续续,我身边有一些人都收

到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去了,唯独我没

有一点儿消息。消息灵通的一些人说,我的

成绩还不错。但为啥会落榜了?这个答案

一直到第二年2月底前,才揭开了答案。一

天傍晚,我从山上回到营地,有人递给我一

封信,打开一看,是录取通知书——浙江冶

金工业学校。当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

有被大学录取,这对我的打击着实不小。喜

的是我终于可以离开农村了。那时,即便是

中专,未来预期也是明确的。后来我才知

道,原来是因为没有经验,对自己估计不足,

第一志愿报高了,所以尽管成绩高出本科最

低录取线很多,但还是没有被大学录取,最

后只有进入中专学习。但是,只要能学习就

是快乐的,就是满足的。

后来,我又陆续参加了几次考试。参加

工作以后,1984年,我参加了全国统计系统

统一考试,到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学习两

年;1990年秋天,参加了通化市财政局副局

长公开招聘考试,通过笔试,进入面试;1992

年,我参加通化市外贸国际合作公司公开招

聘、经理副经理考试,被聘任为副经理,“下

海”经商,工作五年;长期参加自学考试,取

得东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大专文凭。

2000年 9月,我参加了一次重要的考

试,也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正式考试。那是

吉林省公开选拔地厅级后备干部和省直部

门副职领导干部考试。由于符合条件的人

不是很多,我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局领导也

十分支持。四十多岁,我又走进了考场,考

试是在省实验中学进行的。只是考试中又

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考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

业科目。专业科目分两部分,基础知识和阐

述题。我用了接近一半的时间,就把专业试

卷答完了,合起卷子,放在桌子上等待下

课。监考老师见我答完了考题,就叫我到楼

下去取中午的盒饭,因为是封闭考试,考生

中午不能离开考区。我刚刚到一楼,监考的

老师就追了下来,急切地问我,为啥不把卷

子答完,告诉我,阐述题是三选二,我按三选

一答题了。让我赶紧回去,继续答题。真的

感激遇到了一位这样对考生负责的监考老

师。考试成绩还好,进入省经贸委副主任职

位的面试。虽然最终没有被任用,这次考试

也成为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还参与过一些考试,但不再是考

生,而是考官或评委了。可是关于考试的记

忆,却一直在我心底,点亮了岁月,照亮了前

行的路。

后记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一次次考

试,改变了宋村珠的生活轨迹。回忆经历过的一次次考试,宋村珠说,

考试是一个机会,是一种历练,也是一次提高。通过考试,认识不足,加强学习,不断进步,可以为改革开放贡献自己一点点力量。因为考试,宋村珠从老家通化到杭州求学,之后又到白山、通化、长春等地工作。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进步,让宋村珠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一路成长,也一路收获。

终身难忘的考试口述人:宋村珠

本报记者 粘青

本报2月6日讯(记者叶爽)记者从今天

召开的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党的十

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全省

振兴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各

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全省共审

计和审计调查了1.2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

支和挽回损失222.3亿元,推动健全和完善

制度385项。

2018年,省审计厅将依据我省社会主

要矛盾的新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加快推进

“三个五”战略和统筹协调推动“三大板块”

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统

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各项工作,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创

新审计理念,突出审计重点,进一步加强公

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

济责任审计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

责,奋力开创新时代吉林审计事业发展新局

面。

全省审计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持续做好重大政策举措落实情况跟踪审

计;积极开展市县政府隐性债务审计;持续

深化财政审计、企业审计、民生审计、投资

审计等专项审计项目;坚持党政同责同审

原则,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加大

资源环境审计力度,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

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视抓好大数据审

计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硬

件和软件建设;扎实开展审计法制化规范

化工作;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审计队伍

建设。

深化审计监督 服务改革发展我省确定2018年审计工作重点

(上接第一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

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

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公共财政

要以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

适应;要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

入比例;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普惠

金融重点放在农村,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根本保证。“雁飞千里靠头雁”,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

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

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重大意义的认识,各级干部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

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实现新

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夯实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保障

(上接第一版)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了产业项目的开发,梅河口市鸡冠山乡村

旅游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参观,梅河大米走出田间地头享誉全

国,农业结构逐步向现代化转型,农民收入猛增。

“每天早6点到晚5点我都在路上工作,清理边沟,整修路肩,

打扫垃圾。”刘永福告诉记者,他负责村里3公里村路的日常养护

工作,每天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风雨无阻。

为了保护好农村公路,扮美村容村貌,梅河口市更加注重

养护品质的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3000

元/年公里标准,纳入市乡镇两级财政预算。2017年,全市农村

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投入资金1.68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

路248.2公里。此外,市政府还设立了600万元的环境管护专

项资金,用于行政村环境管理经费,由市财政和乡镇财政分别

列支资金300万元,在梅河口市,“有路必养”和“养必到位”已

基本实现。

为了让农民兄弟出门有路,抬脚上车,梅河口市把城乡运输发

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城市公交下

乡和农村客运班车进城,达到城市公交和短途客运班车“无缝衔

接”,畅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

“路好了,这班车一趟接着一趟,抬脚就上车进城别提多方便

了。”马红霞说完,便踏上开往镇里的公交。目前,全市24个乡

(镇、街)、303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了100%,城市公交车辆149

台,公交化运营农村客运车辆36台,城乡道路客运车辆281台,城

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比例达到了42.7%。

同时,梅河口市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

兄弟可以享受到畅通的公路设施、便捷的客运服务、畅达的物流运

输,缩短了城市乡村的距离,让农村更加贴近城市,让城市带动农

村发展品质。通过实施农村公路惠民工程和创建“四好农村路”示

范县工作,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752公里,路网结构有提

升,养护管理有品质,运营服务有保障,梅河口市“三农”发展迎来

了新希望和新前景。

条条村路通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