â q p ï , K < n · 2020. 9. 28. · º Q p ã È H p ã < = v õ M n W õ ô Z C > W ô » Û »...

74
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 109 年度營運計畫 中華民國 108 08 16

Transcript of â q p ï , K < n · 2020. 9. 28. · º Q p ã È H p ã < = v õ M n W õ ô Z C > W ô » Û »...

  • 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

    109年度營運計畫

    中華民國 108年 08月 16日

  • 1

    目 錄 壹、 前言 ...............................................................................................3

    貳、 本機構三年工作目標 (109 至 111 年) ........................................................4

    參、 本機構所屬三館之 109 年至 111 年工作目標及計畫: ......................................7

    高雄市立美術館中程發展目標及計畫(109-111 年) .............................................7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中程發展目標及計畫(109-111 年) ...................................... 12

    高雄市電影館中程發展目標及計畫(109-111 年) .............................................. 18

    肆、 本機構所屬三館之 109 年度營運計畫 ....................................................... 23

    高雄市立美術館 109 年度營運計畫 ................................................................ 24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09 年度營運計畫 ........................................................... 42

    高雄市電影館 109 年度營運計畫 ................................................................... 56

  • 2

    109 年 4 月 28 日

    高市府文發字第 10901906500 號函核定

    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 發展目標及計畫

    (109-111 年)

  • 3

    壹、 前言

    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以下簡稱本機構)為全台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成立

    之行政法人,並於 2017 年 1 月 1 日正式掛牌營運。本機構設立宗旨為

    「策劃、行銷、推廣文化藝術活動及營運管理本市美術館、歷史博物館、

    電影館等文化機構及場域」。歷經三年之築基期,除建立人事、財務及會

    計等規章與運作機制及充實專業人力,賡續三年奠基成果,逐步進行內部

    制度調整,組織人力分工調整、財務系統整合,調整財務結構,使組織朝

    向更企業化、專業性、永續性、獨特性與擴大多元參與的經營目標,運作

    更為順暢。

    改制後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高史博)跳脫博物館既有窠

    臼,從民間商業團體合作展覽、教育推廣活動,以博物館行銷之概念活化

    本館豐富典藏,積極經營高史博及所屬特色館群,打造整合數位科技的新

    型態博物館,藉以傳遞高史博的價值精神並提供符合群眾需求之多元專業

    服務,法人化後的高史博更貼近在地民眾的日常生活。高雄市電影館(以

    下簡稱電影館)歷經多次轉型,現為國內第一個公法人電影推廣機構,期

    許建立電影文化推廣專責機構的典範,積極經營藝術電影院、國際電影節

    及唯一短片推廣單位,在 VR 及 AR 的新科技上進行技術邊境探索,以電影

    館為臺灣電影的放映平台,讓民眾更加了解臺灣的電影文化,並開啟臺灣

    電影與國外藝術家的對話。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為國內首例

    由公務機關轉型為行政法人營運機制之美術館,轉型初期同時兼顧硬體更

    新、創新嘗試與國際連結,以彰顯高美館對其蛻變的決心。接續第二階段

    (109-111 年),將以更靈活的組織運作,將已蓄積的實力發揮更深而廣的

    影響力,實現「美術館作為城市美好生活的提案者」之願景定位。

    本機構之改制,是回應民眾及業界對於行政組織運作效率及功能提升

    之期盼,透過法人化精進並提升藝文館舍的專業度,基於立法行政經濟考

    量,規劃改制三館為一法人多館所之行政法人,期待未來十年內能累積專

    業內涵價值、串聯社會資源、逐步增加自酬率,朝向永續經營的目標,擴

    大營運規模,改善財政並提升施政效率,強化其營運效能與服務品質,深

    化在地紋理的研究與推廣,提升專業度並靈活營運館所,並合力共建高雄

    市博物館城市的形象,此為本機構未來重要發展課題。

  • 4

    貳、 本機構三年工作目標 (109 至 111 年)

    改制初期三年(106-108 年),為本機構三館所的築基期,透過三年

    發展目標及計畫,擬定十三項發展目標及計畫,除延續既有文史藝術累積

    成果與博物館專業經營的理念,逐步進行內部制度調整,組織人力分工調

    整、財務系統整合,到外部提昇服務品質、強化競爭力,樹立高雄文化館

    所的核心地位,並成為高雄市地方類博物館之核心群,厚實在地發展的根

    基,朝向更企業化、專業性、永續性、獨特性與擴大多元參與的經營目

    標,逐步達成本機構附屬三館的未來發展願景。

    歷經三年的經營成果與基礎奠定,自 109 年本機構亦邁向新的階段,

    除延續本機構既有成果與三館所合作發展基礎,本機構附屬三座獨立館所

    亦將基於共同基礎逐步開展各別屬性特色,益加深化博物館在地特色暨國

    際串聯,開展各自更具專業性、永續性與多元性的發展願景。

    一、 完備組織運作人力,深化城市博物館功能

    藉由行政法人用人彈性,充實博物館專業人力,並適時引進國際專業

    人才;從博物館專業形象經營出發,整合行銷博物館教育活動,健全

    三館公共服務相關空間設備,依博物館相關法規內涵強化三館博物館

    之教育及推廣功能,擴大社會參與、藝企合作及異業媒合活動,並結

    合資源募集整合與事業投資,讓跨足美術、歷史、影視之三大博物館

    資源,成為全民共享之文化財,深化城市博物館功能。

    二、 三館一法人,資源互通共享

    持續爭取經費完備全國唯一之城市跨域聯合典藏多功能展示教育中

    心,三館合作構築藝術史、歷史文化與電影美學的南方文化新翼,活

    化及創造典藏新格局,打造街廓式館舍群,融合展覽、典藏、公共服

    務等功能,深根未來觀眾;建立平台合作關係,結合產業資源,開發

    更多文創商品或展演活動的合作的品項,增加文化及博物館的多元存

    在樣貌,以發展城市文化品牌為遠景,並強化博物館的國際視野。

    三、 強化在地文化脈絡之爬梳,型塑大高雄文化廊帶

    強化在地論述及三館業務推動上所展現之獨特南方觀點,培育在地藝

    文人才,將文化產業上中下游連成一氣,厚植博物館競爭力,奠基行

  • 5

    銷大高雄的文化軟實力。創造三館在展覽、典藏、行銷及教育推廣等

    層面之串聯,並以三館博物館做為扎根之地,厚植文化底蘊,串連地

    方文史藝術團隊,強化與地方團體合作關係,架構在地文史藝術生

    態,輻射文化能量,建構文化廊帶成為孕育文創人才之綠洲。

    四、 強化國際視野與國際交流

    在地文化藝術發展與國際藝術交流並重。結合國外當代藝術研究單位

    共同進行研究或策展合作,規劃國際學術論壇,進行研究之交流與對

    話,建構跨城市與跨國際長期合作交流管道,除進一步進行國際友好

    館舍、組織團體營造更密切的合作聯盟關係,並藉此拓展國際資源的

    串連,開闊館與民眾的國際視野。

    五、 營造高美館獨特空間氛圍,成為市民一日藝術生態生活圈之指標

    在市府政策推動、重要交通建設及城市景觀規劃的加持下,高美館將

    成為鐵路、捷運(輕軌)交通結點上的重要文化據點;因應鐵路地下

    化的園區景觀改造計畫,亦將蛻變為城市中的藝術新亮點。此外因學

    產地租約問題解套,園區運用更具彈性,在行政法人運作下,透過特

    色活動之推廣、民間產業之合作、主題策展之創新及園區空間之改造

    等規劃,使高美館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充滿驚奇與創意的地方。

    六、 發展大南方多元藝術論述,強化具城市脈絡、文化連結之作為

    立基於高美館創館既定之定位與高度,將高美館長期耕耘之高雄在地

    藝術與南島當代藝術,連結更宏觀之「全球南方」命題,持續關注與

    城市文化紋理相呼應之在地藝術發展、扶持藝術新銳,同時開啟跨城

    市、跨館及跨文化之合作,提供觀眾更多元脈絡、國際連結的新型態

    美術館經驗。

    七、 經營高史博為高雄史料中心的形象,打造大高雄歷史常設展

    落實高史博成為高雄地區文史知識庫之營運理念,逐步建構高雄史料

    中心既有基礎;將於 109 年度啟動大高雄常設展規劃設計製作案計

    畫,以「展高雄系列特展」為基礎,企圖呈現大高雄地區整體人文歷

  • 6

    史發展脈絡;並透過企業公關經營概念,延伸創造以高史博為核心的

    博物館群整體形象,藉此傳遞高史博的品牌精神、經營理念、品牌文

    化,創造共同價值感與認同感。

    八、 發展專案典藏策略,整合數位科技的新型態博物館

    高史博未來將妥擬短、中、長程蒐藏計畫,重新檢視現訂之典藏主題

    與功能類別,以回應典藏政策與相關作業規範之調整;同時,為突破

    實體空間限制困境及呼應當代觀眾需求,藉由數位典藏、數位展示到

    數位科技之協助,打造整合數位科技的新型態博物館,以建構更具效

    益的推廣教育學習模式與管道。

    九、 發展高雄市電影館成為臺灣最大的短片基地

    扶植催生新銳影像作品,透過獎助、競賽及典藏國內外最強短片,與

    國際影展及影視單位交流合作,從獎補助拍製、影展競賽、國內外推

    薦行銷,上中下游一站式服務,整合臺灣短片領域作品,以達鼓勵影

    像創作,活絡電影產業之效,打造電影館成為臺灣最大的短片基地。

    十、 打造城市影展品牌國際化

    引介國內外優質電影,並以在地視野策辦深具城市特色的「高雄電影

    節」,建立影展獨特品牌形象;在 VR 及 AR 的新科技上進行技術邊

    境探索,延續高雄自製「VR FILM LAB」影片品牌國際熱度,結合高

    雄電影節國際 VR 競賽,創造國際 VR 領域唯一培育、自製、投資、

    映演及競賽的全方位計畫;與國內外影展、單位洽談交流合作,藉由

    影像為市民開啟世界之窗,也讓更多國家觀眾認識臺灣優秀電影作

    品,建立跨國拍片及長期合作交流模式。

  • 7

    參、 本機構所屬三館之 109 年至 111 年工作目標及計畫:

    高雄市立美術館中程發展目標及計畫(109-111 年)

    107 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啟動「大南方」概念,試圖將高美館長期耕耘

    之南部高雄在地藝術與南島當代藝術,連結更宏觀之「全球南方」命題。

    如此的長期發展重心,源於 106 年高美館改制為行政法人,以更靈活的組

    織運作,將已蓄積的實力發揮更深而廣的影響力,依循提昇「藝術價值」

    與「經營管理」的雙向使命,分從「強化藝術研究延展力」、「建構群眾

    對典藏之認同感」、「在地與國際並進之策展實踐」、「提升空間與服務

    面向」等經營目標具體實現,為藝術、公眾與城市建構出開放且具延展性

    的對話空間,進而實現「美術館作為城市美好生活的提案者」之願景定

    位。

    改制後第一階段(106-108 年)之任務在於嘗試轉型、創造特色、擴延

    觀眾群,高美館透過品牌之重新定位、組織變革,與國際博物館的合作創

    造新價值、蓄積能量、提升人員專業能力,再造新局。作為國內首例由公

    務機關轉型為行政法人營運機制之美術館,其轉型過程眾所注目,在轉型

    初期同時兼顧硬體更新、創新嘗試與國際連結,以彰顯高美館對其蛻變的

    決心。接續第二階段(109-111 年),將延續創館核心價值-南方的美術史美

    術館定位,發展出「大南方多元史觀」論點,從研究、典藏、展覽、教育

    扎根、延伸計畫等層面一一實踐,並於典藏多功能展示教育中心落成之

    後,創造典藏新格局,放眼全國唯一的城市跨域聯合典藏庫房。

    一、中程發展規劃

    (一) 建構大南方藝術史觀

    在當前全球文化藝術界正熱烈討論南方學、台灣藝術史界審慎推行重

    建台灣藝術史任務之際,高美館在成立之初即有意識地以美術史作為根基

    ,致力於深耕在地、構築南方觀點,開闢有別於北方/首都中心的價值體

    系,便能在邁入新型態美術館時,回應此發展脈動,建構「大南方藝術史

    觀」,將南方作為一個處境而成議題,去塑造更寬廣的辯證空間,拓展更

    多元的觸及對象。大南方多元史觀的實踐,將透過「多元史觀特藏室」、

    「泛南島藝術祭」的經營,在延續開館時所訂下的核心價值之外,進而創

    造成為高美館特色,並能晉升為未來城市特色節慶計畫之可能性。

  • 8

    (二) 開拓策展深度與幅度

    積極回應與梳理形塑當代「策展」潮流,跳脫單純典藏品展示的博物

    館功能,將美術館視為公共知識的生產方法。高美館期望能秉持此一專業

    信念與能力,在展覽製作上以深度論述為核心,從在地關懷出發,並思及

    寓教於樂的面向,提供多元的展示與參與方法,打造藝術、公眾與城市之

    間相會的場域。亦希冀能拓展國內外的合作機構,採共同策展模式,維持

    工作團隊的永續成長。另期能透過維持策展與獎項制度的活絡,不僅創造

    發表平台,更能納入當代藝術的新發展,以健全藝術生態的發展。

    (三) 推動大美術館計畫

    在美術館園區週邊公共交通動線重新規劃、政府重大建設資源浥注的

    時機,期望能於 110 年著手進行園區西側的區域型跨域典藏庫房與專業空

    間,同時引進增強公共服務的多元文化創意空間,並透過綠色景觀的營

    造,縫合舊內惟埤社區周邊地景,以打造出融合藝術與生態的博物館品

    牌。

    (四) 厚植社會資源,深化藝術與生態服務能量

    結合社會資源,強化藝術生態園區服務能量,持續拓展不同客群。透

    過結合社會資源之機制,引進民間能量(如藝企合作、會員制度、志工招

    募等社會參與模式),連同園區與館內開創空間多元服務功能,發展視覺

    藝術與生態課程,培力下一代藝術與生態視野,並拓展藝術生活多元面

    向,連結民眾生活,針對不同參觀族群規劃專屬服務,運用多面向的藝術

    活動結合不同客層,拓展新觀眾。

    二、工作目標及計畫

    (一)透過典藏及大南方的價值,探問多元史觀的可能性

    延續來自南部藝術家的發展脈絡所探詢出的「關鍵典藏」策略,奠

    基、深耕與實踐大南方多元史觀理念,透過「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

    「泛南島藝術祭」、「特藏室藝術扎根計畫」等過程回應多元史觀論點,

    並試圖開啟南方藝術家與全國藝術家的對話平台,同步發展藝術體驗課

    程,培力文化公民。此外,因城市聯合典藏庫房所生之西側第一期新建計

    畫「典藏多功能教育展示中心」亦將以典藏為發展核心,深耕未來觀眾為

    目標,進而以能發展為城市文化品牌為遠景。

    (二)陸續完成空間改造,梳理空間的文化定義,實踐新型態美術館理念

  • 9

    前三年完成一半1樓及完整3樓空間重塑,下一階段將接續改造另一

    半1樓展覽室、4樓與大廳服務空間。空間之改造不僅是美術館對於當代

    藝術展示需求的回應,同時也提供了美學導引、空間體驗等培力價值,對

    一般觀眾而言也是另一種新形態經營理念的啟發。改造的規劃被視為經營

    者對空間定義的定位過程,將未來各展覽類別及空間定義完成,觀眾也能

    清楚辨識其規劃區隔。

    空間的體驗並不侷限於室內展覽室,公共服務空間(包括售票中心、

    服務中心、餐飲空間、書屋、教室、演講廳等)及戶外園區的改造將延續

    上一階段的工作,更針對使用者友善、服務效能提升、消費者吸引力等層

    面予以檢討改善,運用中央前瞻計畫資源紓解長年來在資源有限下所累積

    的不便,並創造出空間新價值。

    「內惟埤生態園區水環境營造工程」(內惟埤湖區水環境抽泥清淤、

    館前廣場及噴泉廣場景觀重塑、設置環湖雙步道系統及周邊植栽疏伐

    等)、「東南側景觀改造工程」(平面停車場、圓形廣場鋪面改善及周邊

    設施更新)、「噴泉廣場廁所改善工程」等將於 109 年陸續完工開放,同

    步納入泛南島生態藝術計畫,營造園區生態藝術教室,發展園區新型態生

    態環境營造模式、課程與工坊,提供市民與社區民眾體驗不同生態活動,

    朝落實一日生態藝術生活圈邁進。

    (三)經營營運夥伴,開創美術館與城市新關係

    秉持為公眾提供美好藝術生活之理念,延續結合藝企合作與企業募款

    的工作,推動藝文活動與民間機構、企業團體等相關資源結盟。透過企業

    資源挹注、廣宣資源交換、專案辦理企業貴賓活動等方式,持續深化美術

    館與在地贊助企業之連結。此外,在108年創立「高美書屋KOLLECTION」

    自創品牌後,持續融合「選物」、「輕食」及「餐廳」三種角色,發展多

    樣複合式藝術場域,扣合美術館以城市美好的所在為理念,創發高雄美術

    館一日藝術生活圈經營特色。隨著新空間的落成及未來對戶外休閒服務的

    發展願景,將規劃招募更多有意在戶外園區及新空間一起經營之共創夥伴

    另一方面, 109 年起將更細緻地針對個人會員以及核心會員類別屬

    性進行分眾行銷,滿足各類消費族群喜好,強化美術館整體品牌度,深化

    與會員間的黏著度,也將與館外藝文機構進行館際合作,輻射會員服務的

    廣度。透過永續經營會員,維繫觀眾黏著度。

    規劃於 110 年啟動的城市聯合典藏庫房「典藏多功能教育展示中心」

    從建築規劃、主題策展理念、教育推廣策略,著眼於對基地之地理人文紋

  • 10

    理與脈絡、生態環境的尊重、與社區的對話以及回應觀眾對新型態美術館

    的需求與想像,打造街廓式館舍群,融合展覽、典藏、公共服務等功能,

    邀請更多合作夥伴共同為多樣機能及提供豐富文化生活內涵努力。

    三、109 年至 111 年度績效成果及指標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一) 建 構

    大南方藝

    術史觀

    透過典藏及大南

    方的價值,探問

    多元史觀的可能

    (1) 持續進行「關鍵典藏」策略,預計

    達到至少 35 件優質作品之購藏及

    捐贈。

    (2) 館藏提借及圖檔運用達 500 件次。

    (3) 持續規劃與執行多元史觀特藏展,

    首部曲後續行二部曲,並接續籌備

    三部曲。

    (4) 110 年舉辦「泛南島藝術祭」,朝

    形塑為城市節慶文化新亮點邁進。

    (5) 以多元史觀特藏展及泛南島藝術祭

    為內容規劃相關課程、講座、文化

    行旅、雲端讀書會等活動,至少

    870 場次,超過 40,000 人次參加。

    (二) 開 拓

    策展深度

    與幅度

    (1) 本館及兒館每年至少推出 20 檔議

    題內容、關鍵受眾、社會連結各異

    之展覽。

    (2) 至少完成 6 位國內在地藝術家之研

    究與展覽。

    (3) 積極爭取跨國館際交流及國際能見

    度機會,至少舉辦 4 場國際交流合

    作展覽、論壇或活動。

    (4) 持續辦理高雄獎、創作論壇及市民

    畫廊等徵件計畫,為城市挖掘藝術

    新銳、扶植在地創作、回應當代脈

    動。

    (5) 建構多元美術館藝術體驗課程,逐

    年發展「美術館體驗課程」、「館

    校合作課程」、「藝起閱讀」等各

  • 11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項課程。

    (三) 推 動

    大美術館

    計畫

    陸續完成空間改

    造,梳理空間的

    文化定義,實踐

    新型態美術館理

    (1) 109 年完成文化部前瞻計畫及旗艦

    計畫補助相關館舍升級工程(1 樓

    特展廳、4 樓當代藝術空間、2 至 4

    樓友善服務設施、北大廳服務空間

    等改造,及全館數位監控系統升

    級、演講廳設備更新等),陸續完

    成戶外水環境及景觀改造,並完成

    館體外觀改造規劃設計。

    (2) 110 年完成典藏多功能教育中心興

    建並開放,另積極爭取補助續行本

    館地下室各空間改造、數位環境營

    造及區域型典藏庫房之興建。

    (3) 111 年完成館體外觀改造及區域型

    典藏庫房規劃設計工作。

    (4) 重新開放之室內空間及新開放之典

    藏多功能教育中心每年預計吸引超

    過 150 萬人次參訪。

    (四) 厚 植

    社會資源

    經營營運夥伴,

    開創美術館與城

    市新關係

    (1) 爭取更多企業參與藝企合作,以資

    源挹注、廣宣資源交換、專案辦理

    企業貴賓活動等方式進行。

    (2) 持續招募會員,並針對會員屬性分

    眾行銷。

    (3) 110 年典藏多功能教育中心落成前

    完成空間招商,並著手進行本館與

    新館間連結動線途中之戶外公共服

    務單位招商。

    (4) 積極招募企業贊助。

    (5) 進行園區生態研究,建構生態營造

    知識與經驗,培養生態志工,開發

    新型態多元市民與社區生態體驗模

    式。

  • 12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中程發展目標及計畫(109-111 年)

    本機構所屬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高史博)在未來三年

    (109-111 年)發展目標及計畫除了積極經營高史博及所屬特色館群,累

    積專業內涵價值、串聯社會資源、朝向永續經營的目標,藉以傳遞高史博

    的價值精神並提供符合群眾需求之多元專業服務,並將依此逐年擬定年度

    營運計畫。所以,藉由擬定三項中程發展規劃及七項工作目標及計畫,以

    三年中程計畫銜接館所核心價值的長遠發展與逐年實務執行的營運計畫,

    期能對內凝聚累積高雄文史資源生態,對外整合外部多元資源衍生多重創

    生效益,朝向永續經營的博物館核心價值。

    一、中程發展規劃

    (一)整合數位科技的新型態博物館

    當代博物館為了突破實體空間的限制困境及呼應當代觀眾的需求,陸

    續將數位科技應用於博物館的經營。高史博在過去業已陸續開始嘗試,從

    數位典藏、數位展示到藉由數位科技協助來建構更具效益的推廣教育學習

    模式與管道。就目前初步成果,也讓博物館再次思考使用者的多元性,如

    何創造無障礙博物館使用環境,並檢視與評估新的數位技術對於博物館的

    影響性,並擬定帶入更多數位科技運用的中程發展目標。

    高史博定位數位科技為一種工具而非目的,因此規劃在既有數位典藏

    之外,將再進一步運用數位科技誘發觀眾興趣,從主動性學習並輔助其更

    易於搜尋、學習或高史博長期累積之在地知識;在展示教育上,將採用更

    為人性化的科技融入,營造沉浸式體驗學習環境,並引入數位互動的自主

    觀展學習模式;此外,在公共服務上並運用數位服務打造更適合博物館管

    理或觀眾使用的模式,使觀眾有更多元使用博物館的途徑,觀眾更可透過

    網路傳遞、交流與溝通知識,帶入高雄知識學習的公共性領域討論。

    (二)從在地化延續國際的特色發展

    轉譯在地文化透過國際語彙成為博物館接軌國際的時代趨勢,因此,

    高史博從博物館的在地特色出發,長期以來承載典藏高雄在地文史價值的

    任務,累積並展示多元且在地獨特的文化價值性,所以,奠基此在地文化

    實力,更能向國際貢獻獨特性,如何實踐「越在地越國際」便成為博物館

    永續發展的目標。

    未來高史博將藉由多元性地展覽、推廣、公共服務,轉化既有在地研

    究典藏元素展現創造在地獨特感,在此同時催化在地文史典藏資源的累積

  • 13

    與散播的加乘效果。

    (三)帶入產業化的現代營運模式

    高史博改制行政法人後首要面對經營突破的轉型,從帶入數位運用的

    新型態的博物館蛻變到落實在地資產的國際展現,博物館的產業創生將讓

    博物館既有的典藏、研究、展示、推廣及公共服務有更多元的價值運用延

    伸。

    「博物館產業化」已成為國際間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因此,高史博在

    日後中程發展規劃上,將創造自身豐富文史資源與文創產業鏈間的串聯,

    活化資產發展,未來的博物館賣店除了增加博物館商業效益,更將成為提

    供博物館塑造品牌形象、行銷宣傳以及知識傳遞的載體,藉此成為吸引觀

    眾再次造訪參觀的功能,讓產業化後的再回饋成為厚實高史博再累積資源

    的動能。

    二、工作目標及計畫

    (一)完備高雄史料中心相關資源及運用平台

    高史博立基於高雄,故改制初期即強調在地史料的蒐集保存與研究應

    用,並積極經營專屬高雄地方史學中心之博物館專業形象,目前業逐步建

    構高雄史料中心既有基礎,因此未來計畫亦朝持續辦理文史徵集,加強與

    學術機構合作,擇優良之學術研究論文,納入本館相關研究範疇,厚實高

    雄文史研究,並以典藏及保存維護高雄歷史發展軌跡與生活文化之相關文

    物及史料為主要目標,另考量研究、展示與教育推廣之需要,結合館務之

    運作,逐步擴充符合本館設立宗旨的典藏資料。此外,相關文史資源亦將

    逐步完備檢索運用平台,包含實體查詢之高雄文獻研究中心暨高雄史料網

    路資料庫的多元史料型態,落實高史博成為高雄地區文史知識庫之營運理

    念。

    (二)發展具資源調查、活化、延續的專案典藏策略

    高史博因擔負展演、典藏高雄文化資產的特質,為豐厚典藏於改制初

    期先藉由專案性典藏的拓展,抒解典藏購置經費不足的困難,更藉此發展

    關鍵典藏的多化策略,同步擬定相關典藏政策,未來賡序計畫檢視既有資

    源,妥擬短、中、長程蒐藏計畫,重新檢視現訂之典藏主題與功能類別,

    配合整體政策方針、經費預算與相關資源對典藏方向做階段性重點規劃,

    依實際執行情形,回應典藏政策與相關作業規範之調整,俾求發展具資源

    調查、活化及延續的專案典藏策略。

  • 14

    (三)打造大高雄歷史常設展,多元展示高雄歷史脈絡

    為落實高雄文史知識庫及文化育成中心的角色,高史博自本年度起啟

    動大高雄常設展規劃設計製作案計畫,未來將以三個年度完成常態性展示

    規劃製作,透過歷年蒐集文史資料及研究成果的積累,以「展高雄系列特

    展」為基礎,企圖呈現大高雄地區整體人文歷史發展脈絡。未來將可透過

    高雄意象看見百年來高雄人的勞動身影以及城市、鄉村地景的變遷,並以

    河、港、鐵路網絡為子題勾勒出高雄從漁村到國際商港的百年城市脈動。

    此外,從展示到推廣藉由結合多媒體或創新科技展示技術,結合專刊

    (書)、多語言導覽系統等手法向世界友人推介城市歷史,將落實博物館教

    育;更敘說城市的發展願景,確實達到國際化、吸引人潮進來的政策目

    的。期待未來介紹高雄在地風土人文歷史之際,也同時展現城市文化底

    蘊,提供來訪旅客即時一窺城市面貌,發揮城市行銷觀光之功能。

    (四)定位高史博館群特色,串聯資源行銷並建立夥伴關係

    高史博所屬九處場館各具主題特色,將規劃從整合博物館各類資源理

    念再發展,針對轄屬九處場館群將依屬性及區域特點再強化定位,發展各

    特色主題,如老鹽埕尋根、偶戲文化、鐵道文化、左營文史、找尋眷村味

    等等,陸續串聯以館舍特色擴充的社群資源、在地產業、國際聯繫,發揮

    多元整合外部資源的效益,進而打造各場館品牌與分進合擊的經營策略。

    藉此,除延伸創造以高史博為核心的博物館群整體形象,傳遞本館的價值

    精神,亦藉此打造各場館的特色品牌,提供符合群眾需求之多元專業服

    務。

    (五)營造博物館專屬的文創品牌故事與價值認同

    博物館賣店為博物館的品牌延伸,目前高史博博物館群所屬五間專賣

    店,依循館舍屬性定位或與在地商家、合作單位串聯合作,已初步開發具

    備各館舍品牌特色之自有商品及部分在地選物的基礎商品。因此未來高史

    博基於各賣店特質基礎,將逐步計畫於各賣店打造有故事的文創商品並與

    在地商家合作開發產品,在展場也展示商家歷史,讓遊客在賣店也能看到

    在地文史底韻,買到有溫度、有故事的商品,藉由傳達商品故事內涵,更

    是商品創造的另類展覽延伸,這也將是未來博物館商店的文化認同,從專

    屬的品牌故事傳遞高史博的品牌精神、經營理念、品牌文化,創造共同價

    值感與認同感,更增加館舍參觀人數與館舍在地商品販售等多重效益。

  • 15

    (六)深化國際視野與國際交流

    高史博所轄場館因各具主題特色,依循個別議題與國內外各相關館舍

    交流已具初步成果,從臺灣到串聯國際,陸續營造並深化友好館舍網絡。

    因此,未來規劃將延續並統整既有基礎,預計以鐵道、歷史、偶戲三大主

    軸與國內外各機關館舍合作,並加強海洋、工業、軍事歷史部份之交流。

    從館舍友好合作協定出發到城市區域間的歷史對話,建構跨城市與跨國際

    長期合作交流管道,除進一步進行國際友好館舍、組織團體營造更密切的

    合作聯盟關係,並藉此拓展國際資源的串連,開闊館與民眾的國際視野。

    (七)打造友善平權的博物館永續共享環境

    改制初期三年業逐步完備館務運作規章制度及充實專業人力,因此,

    賡續三年奠基成果,除延續既有精神價值,在未來的的營運規劃將更落實

    於博物館在本質上的軟硬體改善與擴充。站在永續經營之目標,取得環境

    教育設施場所認證,規劃環境教育人員受訓及環境主題講座,並建立博物

    館之友制度,以會員制發展高史博社群,共同推動高雄文史、人權及無形

    文化資產,並納入文化平權意識,從展示、典藏、推廣教育內容盡可能反

    映多元文化,尊重包容多元社群,並提供符合群眾需求之多元專業服務,

    藉此傳遞本館的價值精神。

    三、109 年至 111 年度績效成果及指標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一) 完 備 高

    雄 史 料

    中 心 相

    關 資 源

    及 運 用

    平台

    1. 持續辦理文史

    徵集,加強與

    學術機構合作

    完成與南部地方大學或學院合作課程

    或共同辦理講座、研討會至少1次。

    2. 典藏及保存維

    護高雄歷史發

    展軌跡與生活

    文化之相關文

    物及史料。

    (1).蒐集、保存維護史料至少1種。

    (2).出版相關史料或研究至少2種以

    上。

    3. 擴充符合本館

    設立宗旨的典

    藏資料。

    (1).逐步建置入藏高雄市政發展文物

    史料至少1種。

    (2).入藏高雄常民生活資料至少1種

  • 16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4. 逐步完備檢索

    運用平台。

    新建史料資料庫及自行開發資料庫共

    5種以上。

    (二)發 展 具

    資 源 調

    查 、 活

    化 、 延

    續 的 專

    案 典 藏

    策略

    1. 專案性典藏的

    拓展。

    完成文化部文典系統建置並新入藏品

    3,000 種以上。

    2. 擬定相關典藏

    政策。

    完善至少 12 種典藏管理政策並充份

    上網公示。

    (三) 打 造 大

    高 雄 歷

    史 常 設

    展 , 多

    元 展 示

    高 雄 歷

    史脈絡

    以三個年度完成

    常態性展示規劃

    製作。

    (1).一樓常設展廳硬體施做完成進度

    100%。

    (2).語音導覽系統建置完成3種語系

    以上。

    (3).官網及資料庫等資訊服務完成度

    100%。

    (4).常設展相關推廣活動辦理至少10

    場次。

    (四) 定 位 高

    史 博 館

    群 特 色

    , 串 聯

    資 源 行

    銷 並 建

    立 夥 伴

    館群依屬性及區

    域特點再強化定

    位,發展各特色

    主題。

    (1).串聯在地產業、國際聯繫,預計

    每年與2個新社群合作,並於媒

    體露出,發揮行銷效益。

    (2).行銷館群據點,規劃歷史、鐵道

    、眷村及人權等主題套裝路線,

    每年規劃1-2條。

    (五) 營 造 博

    物 館 專

    屬 的 文

    創 品 牌

    故 事 與

    價 值 認

    逐步計畫於各賣

    店打造有故事的

    文創商品並與在

    地商家合作開發

    產品。

    (1).每年至少開發2項館舍主題特色

    文創商品。

    (2).每年至少與1家在地商家異業合

    作。

  • 17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六) 深 化 國

    際 視 野

    與 國 際

    交流

    以鐵道、歷史、

    偶戲三大主軸與

    國內外各機關館

    舍合作,加強海

    洋、工業、軍事

    歷史部份之交流

    (1).辦理2檔以上交流特展。

    (2).以參訪、展示合作、講座、工作

    坊、交流演出等形式,達成國際

    交流。每年預計達成3場次交流

    (七) 打 造 友

    善 平 權

    的 博 物

    館 永 續

    共 享 環

    取得環境教育設

    施場所認證,規

    劃環境教育人員

    受訓及環境主題

    講座。

    每年持續辦理環境主題講座 1 場,

    111 年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 18

    高雄市電影館中程發展目標及計畫(109-111 年)

    本機構所屬高雄市電影館(以下簡稱電影館)在未來三年(109-111

    年)發展目標及計畫除了積極經營藝術電影院、國際電影節及唯一短片推

    廣單位,累積專業內涵價值、串聯社會資源、朝向永續經營的目標,藉以

    傳遞電影館的價值精神並於短片領域持續創新,在 VR 及 AR 的新科技上進

    行技術邊境探索,並將依此逐年擬定年度營運計畫。故藉由擬定四項中程

    發展規劃及七項工作目標,以三年中程計畫銜接館所核心價值的長遠發展

    與逐年實務執行的營運計畫,以電影館為臺灣電影的放映平台,透過臺灣

    影人的經典作品,讓民眾更加了解臺灣的電影文化、表演藝術及當代社會

    發展脈絡,並開啟臺灣電影與國外藝術家的對話。

    一、中程發展規劃

    (一) 引領國際:VR FILM LAB 讓高雄看見國際、讓國際看見高雄

    作為全臺灣唯一常態性經營藝術院線的公立藝術電影院,以「掌握北

    高零時差」的電影感動,邀演台北各大藝術片商藝術佳片、獨力引進國外

    影展強片、策畫「高雄首映」影展等等,電影館扮演南台灣的藝術電影

    院,具備一核心的經營概念為「專業策展規劃及專題引進」。同時,經營

    國際電影節的影展單位,以年度主題「類型」取材、奇幻,成為一個有觀

    點的影展。

    順應科技與電影的結合,延續高雄自製「VR FILM LAB」影片品牌國

    際熱度,跨域整合多元人才創作 VR,廣邀國內外具潛力之電影導演、動畫

    導演及視覺藝術家,探索 VR 虛擬世界各種可能性,並拓展「VR 體感劇

    院」展覽內容,結合高雄電影節國際 VR 競賽,創造國際 VR 領域唯一培

    育、自製、投資、映演及競賽的全方位計畫,引領國際 VR 電影。

    (二)影視政策:藝術院線、國際影展、競賽、投資拍片

    電影館長期以藝術院線及高雄電影節為國際交流平台,不斷引進國際

    優秀電影作品,透過電影藝術的文化共享,城市得以望向全世界。配合「

    高雄拍」獎助拍攝、「高雄電影節」短片競賽映演、典藏國內外最強短片

    ,與國際影展交流合作,並整合臺灣所有短片領域的作品,至國際短片市

    場展參展宣傳,打造電影館成為臺灣最大的短片基地。

    辦理電影投資業務,參與國內外電影投資會,廣邀國內外電影長片製

    作公司,前來高雄拍片取景,並建立跨國拍片模式,藉由電影基金專戶,

    透過貼近產業及市場的觀察,扶植兼具商業與藝術價值的投資標的,使原

  • 19

    本補助款得以基金方式循環運用。

    提供「一條龍」式的協助,在臺灣電影的產製上肩負起使命感,並扮

    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電影扎根:走進校園、社區進行影像教育推廣

    為讓電影藝術走出電影院,將以專業講座、巡演計劃、電影教材及典

    藏文物展覽等活動規劃,深入高雄校園、社區。並以親子短片為基底,擴

    展「長短腳電影院」,推動影像教育,讓電影藝術從小落實在每個家庭的

    娛樂生活中。

    (四) 活化典藏:建立數位資料庫,延伸典藏文物價值

    107 年引入專業典藏人力,規劃專案爭取經費建置首座典藏庫房後,

    109-111 年將持續爭取經費完備典藏庫房相關設備,並規劃建立數位典藏

    資料庫,以數位方式提供研究及展示,並活化典藏文物之文創價值,作為

    策展、選片、電影藝文展示及電影主題研究之基石。

    二、工作目標及計畫

    (一) 與國際接軌,打造高雄成為台灣 VR 創作唯一品牌

    媒合與培育台灣導演創作台灣原創 VR 影片,跨界合作,嚐試更多元

    展演形式,建立基本軟實力。持續與國外一級 VR 影展交流合作,除爭取

    國際曝光機會,亦邀請國外產業人士來訪,將業界發展新趨勢及新技術,

    透過工作坊、國際論壇等活動與國內業者進行交流。

    (二)藝術院線與高雄電影節

    電影館轉型為公立藝術電影院,109 年將是第一個十年的結束,綜觀

    過去成績皆有長足的進步,成為高雄地區最重要的藝術電影院。將持續以

    多元的影像文化傳遞為核心,透過影片選映與影展策畫,以質量並進提升

    藝術院線的經營績效。舉辦「高雄電影節」作為國際交流平台,不斷引進

    國際優秀電影作品、邀請國內外影人與會,並辦理周邊活動,推動本市電

    影藝術文化、培育電影人才、提升觀影人口、拓展民眾觀影視野,提升在

    地對高雄電影節之認同感。

    (三) 扶植創作人才,打造國際短片交流平台

    辦理「高雄拍」短片獎助,從徵件、簽約、後期製作、首映映演等國

  • 20

    內外推廣交流等活動,扶植影像新銳。「高雄人」以專業的審查機制找尋

    合適的影片投資標的,從徵件、簽約、後期製作及營收回收等履約管理及

    追蹤。「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持續與日本、香港、法國等國際短片

    競賽平台交流合作,成為臺灣短片向國際宣傳的重要窗口。

    (四) 在地記憶探尋與加值

    持續蒐集在地記憶,探尋未爬梳之資料並媒合導演,找出可發展拍攝

    紀錄片之主題,為高雄值得保存的記憶留下影像、詮釋文字,讓後代子孫

    瞭解高雄城市樣貌的變遷。另策畫主題展與推廣活動。

    (五) 親子電影及影像教育推廣

    教育推廣將更加深度結合社會資源,帶動偏鄉教育,落實文化平權。

    持續落實將電影藝術走出電影院,以專業講座、巡演計劃、電影教材及典

    藏文物展覽等活動規劃,深入高雄校園、地方。校園積極辦理電影專業講

    座,建立電影文化產官學三方精進合作的創新模式;社區則舉辦主題展

    覽,重現往日經典電影美好時光;家庭則以親子短片為基底,擴展長短腳

    電影院。另影像美學教育將落實短片教材發佈,秉持推廣影像教育,落實

    小學申請相關系統性短片、教材與教案,成為高雄市小學教育共享之公有

    資源。

    (六) 南臺灣數位化典藏中心

    已於 106-108 年度整建典藏庫房空間並購置相關設備,未來三年規劃

    (109-111 年度)將持續完備數位化設備,除數位化本館典藏之文物外,

    建立南臺灣數位化典藏中心,提供社會大眾公共服務,讓文化資材透過數

    位化,可有效運用於各界。

    (七) 臺灣短片典藏計畫

    從學校單位到業界導演,台灣每年至少有上千部短片的製作,長期以

    來僅能於部分影展進行放映,不如長片有國影中心進行典藏建檔,因此,

    造成台灣短片的推廣、交流缺乏基礎的影片庫與資料庫。本館提出

    「Shorts Library 大典藏計畫」,籌組短片典藏諮詢小組,邀請國內專家

    學者參與,每年收藏 50 部優秀的台灣短片。並公開資訊(Open Date)提供

    查閱及檢索,建置台灣最大型的短片典藏平台,讓電影作為檔案提供區域

    性人文歷史研究的資料基底,活化國家典藏資料,成為全民所共享的文化

    資產。

  • 21

    三、109 年至 111 年度績效成果及指標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一) 引領國際 與國際接軌,打

    造高雄成為台灣

    VR 創作唯一品牌

    (1). 製作4部以上的臺灣原生性VR電影

    ,以「高雄VR FILM LAB」為品牌

    ,作為VR創作與產業發展的平台

    (2). 辦理3場以上「VR創作培育工作坊

    」及「VR國際論壇」。

    (二) 影視政策

    1. 藝術院線與高雄電影節

    (1). 「藝術院線」引進國內外優質影

    片,增加南部地區藝術觀影人口

    。預計總觀影人數較前三年合計

    成長5%為目標。

    (2). 「高雄電影節」預計放映國內外

    長片及短片,邀請國內外影人與

    會,藉由周邊影展活動,增加總

    參與人次較前三年合計成長5%為

    目標。

    2. 扶植創作人才,打造國際短

    片交流平台

    (1). 「高雄拍」預計徵求 24 件具有明

    顯高雄城市意象之短片。

    (2). 以專業的審查機制找尋合適的

    「高雄人」影片投資標的,至少

    投資 6部作品。

    (3). 「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徵

    件,吸引優秀國內外短片參與競

    賽。預計每年超過 3,000 部優秀

    國內外短片參與競賽。

    (三) 電影扎根 1. 在地記憶探尋與加值

    (1). 結合現有年度預算及向文化部爭

    取之競爭型計劃,針對高雄特有

    之文史記憶或產業、人文素材,

    製作至少 3部短片。

    (2). 策畫主題展至少 2場。

  • 22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2. 親子電影及影像教育推廣

    (1). 長短腳電影院、親子影像教育、

    影像工作坊等影像教育等各式講

    座辦理,預計每年以 10 場以上為

    目標,影像教育推廣總人數較前

    三合計年成長 5%。

    (2). 走進南部校園推廣短片、藝術電

    影,提升南部大專院校、高中等

    學生之賞析視野,預計每年辦理

    15 場以上。

    (四) 活化典藏 1. 南臺灣數位化典藏中心

    將電影館紙質類文物數位化,並與文化

    部文典共構系統架接,109 年至 111 年

    提供總計 300 件以上的數位資料。

    2. 臺灣短片典藏計畫

    提出「SHORTS TAIWAN 典藏計畫」,籌

    組短片典藏諮詢小組,邀請國內專家學

    者參與,109 年至 111 年計畫收藏 150

    部優秀的臺灣短片。

  • 23

    肆、 本機構所屬三館之 109 年度營運計畫

    前言

    高雄市政府為精進本市文化機構之專業度,強化在地藝文深耕與教育

    推廣服務,推動組織改造與轉型,自中央開放地方政府設置行政法人後,

    即積極規劃改制文化局所屬三個二級機關,即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

    歷史博物館與高雄市電影館等三個藝文館舍,合併為行政法人高雄市專業

    文化機構(以下簡稱本機構)。 本機構 106 年 1 月 1 日正式掛牌營運,由高史博及電影館先行改制,

    是全臺灣第一個地方設置的行政法人,也是全臺灣第二個一法人多館所的

    行政法人,高美館則於 106 年 7 月 1 日納入本機構營運業務範圍,至此達成本機構原定組織型態與規模。

    相較於現行政府機關體制,本機構具備彈性的用人機制與靈活的財務

    運作制度,除以合理的職能組織提升施政效率外,並統合資源流通運用,

    在現有穩固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深化在地紋理的研究與推廣,期以專業營

    運各藝文館所,與高雄市政府合力打造多元活潑並深富文化內涵的博物館

    城市形象。 本機構所屬三館之 109 年度營運計畫,分項說明如後。

  • 24

    高雄市立美術館 109 年度營運計畫

    107 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啟動「大南方」概念,試圖將高美館長期耕耘

    之高雄在地藝術與南島當代藝術,連結更宏觀之「全球南方」命題。如此

    的長期發展重心,源於 106 年高美館改制為行政法人,以更靈活的組織運

    作,將已蓄積的實力發揮更深而廣的影響力,依循提昇「藝術價值」與

    「經營管理」的雙向使命,分從「強化藝術研究延展力」、「建構群眾對

    典藏之認同感」、「在地與國際並進之策展實踐」、「提升空間與服務面

    向」等經營目標具體實現,為藝術、公眾與城市建構出開放且具延展性的

    對話空間,進而實現「美術館作為城市美好生活的提案者」之願景定位。

    一、109年度工作目標

    (一) 建構大南方藝術史觀 在當前全球文化藝術界正熱烈討論南方學、台灣藝術史界審慎推行重

    建台灣藝術史任務之際,高美館早在成立之初,即有意識地以美術史作

    為根基,致力於深耕在地,構築南方觀點,並透過發展「南島語系當代

    藝術計畫」的契機,開闢有別於漢人文化中心的價值體系,在研究、策

    展、典藏上皆博得國際高度評價。值此邁入新型態美術館之契機,為回

    應台灣藝術能量累積的迫切問題,並掌握世界文化藝術發展脈動,因而

    就原有的扎實基礎,建構「大南方藝術史觀」,塑造更寬廣的辯證空間

    ,拓展更多元的觸及對象。

    (二) 推動大美術館計畫

    秉持推行「文化有價、教育優先」的使命,期能藉由發展友善、開放

    的典藏與教育體驗,提高民眾珍惜文化公共財的意識。因而借助美術館

    園區週邊公共交通動線重新規劃、政府重大建設資源浥注的機會,期望

    能完成園區西側的三館共用開放式典藏庫房與專業空間,同時引進增強

    公共服務的多元文化創意空間,並透過綠色景觀的營造,縫合舊內惟埤

    社區周邊地景,以打造出融合藝術與生態的博物館品牌。

    (三) 開拓策展深度與幅度

    當博物館「展覽」的定義早已跳脫單純的典藏品展示,而是以「策展

    」的概念,積極回應與梳理形塑當代世界的各種力量,將美術館視為公

    共知識的生產方法。高美館期望能秉持如此的專業信念與能力,在展覽

    製作上以深度論述為核心,從在地關懷出發,並思及寓教於樂的面向,

    提供多元的展示與參與方法,打造藝術、公眾與城市之間相會的場域。

  • 25

    亦希冀能拓展國內外的合作機構,採共同策展的模式,維持工作團隊的

    永續成長。另期能透過維持策展與獎項制度的活絡,不僅創造發表平台

    ,更能納入當代藝術的新發展,以健全藝術生態的發展。

    (四) 厚植社會資源 結合社會資源,強化藝術教育與園區生態服務能量,持續拓展不同

    客群。透過結合社會資源之機制,引進民間能量(如藝企合作、會員制度、志工招募等社會參與模式),連同園區與館內開創空間多元服務功能,並拓展藝術生活多元面向,連結民眾生活,針對不同參觀族群規劃專屬

    服務,運用多面向的藝術活動結合不同客層,拓展新觀眾。 二、 109年度工作計畫 (一) 強化在地藝術論述,凝聚城市文化記憶

    1. 進行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計畫 將大南方多元史觀作為思考的啟航點,運用「多元史觀特藏室」作

    為與公眾相會的實體基地,以關鍵典藏為根本,分從研究、策展、教

    育與公眾服務進行,重思「常設展」的意義。並以高美館作為專業文

    化機構的角色進行資源整合,整合市府各局處資源、社會資源(如交

    通規劃、媒體廣宣)、在地整合(如在地企業贊助、展覽與活動現場

    危機處理),切實而有效率地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公眾,提供具有深度

    與切身感的共同文化記憶。 (1)研究:關注藝術史與在地生活的連結,重整與累積藝術史料檔案

    ,建立獨立的南方藝術史論述,回應正典化的台灣藝術史。 (2)典藏:延續以多元藝術史觀創造城市歷史文脈的典藏策略,除關

    注當代藝術新銳創作,同時推動關鍵典藏作品網絡的建立,以凸

    顯城市文化記憶的根本架構。並以「規劃典藏特展」、「活絡館

    藏提借」、「研發典藏衍生品」等三大工作面向進行典藏品價值

    創新。 (3)展覽:設立多元史觀特藏室,為公眾創造有如重返現場的時代記

    憶,配合典藏與研究成果,運用跨領域的展示方式,以及互動式

    的導賞,策劃可與不同世代、多元族群鏈結的藝術史觀展覽。 (4)知識傳遞:

    a. 開發校園課程合作。 b. 運用科技創造參與式經驗:透過雲端促進研究資源 的活

    化與流通,並運用數位溝通技術,為各種群體量身打造互

    動模式,如採用微型定位主動式導覽設施,讓知識可以更

    有效且有趣地傳達給觀眾。 c. 開發與行銷創意衍生商品:計畫搭配「多元史觀特藏室」

  • 26

    展出期間,設計「藝遊未盡:美術館典藏中的高雄風景」

    桌遊帶狀互動課程或講座等,提供深富趣味的學習管道,

    透過有趣且多元的互動與實地旅行,讓大眾熟悉高雄地景

    變遷的歷史印記。 d. 數位工作站軟體建置:發揮「數位工作站」專屬研究空間

    優勢,彙整高美館累積之研究成果以更親民且流通更廣的

    方式進行分享與出版;108年完成硬體後的工作站,將成為美術館藝術資料「數位化」與分享的研究中心。第一階

    段計畫為108年至109年度間,陸續建置之《藝術認證》閱讀網與「百夜藝術默讀」子網。

    e. 發展有聲有影的當代典藏閱聽:107-108年度第二期計畫分從影片、有聲書、實體書的形式,集結高美館自94年累積至今的藏品研究專文,製作專家導賞影片,以及透過「

    聽」來「看」作品的有聲書,共同出版成「有聲有影」的

    套裝研究資源。109年度首發計畫「百夜藝術默讀:雲端導賞帶讀計畫」將與《藝術認證》閱讀網共同設立,以研

    究共享閱讀平台進行會員與閱讀活動規劃,為大眾架構一

    個了解「地方學」的窗口。

    2.發展「泛.南.島當代藝術」計畫 (1)泛南島研究、交流、推廣:透過《藝術認證》「泛.南.島當代藝術」專欄、「南島記憶工程:系列講座與交互駐館計畫」、「有

    聲有影的典藏閱聽:雲端導賞帶讀計畫」等計畫,多元且深入研究

    、紀錄、書寫、展覽與出版,持續探尋全球化語境下的藝術創作軌

    跡與思考。 (2) 「泛.南.島當代藝術祭」:以高美館南島當代藝術累積成果為本,透過「泛・南・島當代藝術祭」的策畫,從南方學與海洋學的角

    度,開創更廣闊的泛 南 島論述。其具備雙年展規模,卻試圖跳

    脫雙年展或三年展的制約框架,採行更靈活而有彈性的策展方法。

    特別是與澳洲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與現代藝術博物館(QAGOMA)、紐西蘭帕特迦藝術博物館等進行國際串連,以聯合策展、典藏品交

    流,以及場域特定的委託創作等模式,開拓更豐富多元的展覽內容

    、建立更堅實的論述架構。 (二)落實新世代美術館理念,創造空間新體驗

    1. 推動大美術館計畫 107年起規畫執行「內惟埤生態園區水環境營造工程」(內惟埤湖區水環境抽泥清淤、館前廣場及噴泉廣場景觀重塑、設置環湖雙步道

    系統及周邊植栽疏伐等)、「東南側景觀改造工程」(平面停車場

  • 27

    、圓形廣場鋪面改善及周邊設施更新)、「噴泉廣場廁所改善工程

    」等將於109年初陸續完工開放;館內空間在108年完成3樓展覽室改造之後,109年度繼續進行展場二至四樓友善服務設施、一樓入口大廳服務功能及動線改善,並針對全館數位監控系統升級、多媒體視

    聽中心噪音改善及設備升級。

    2. 規劃開放式典藏庫房計畫,培力未來觀眾 城市聯合典藏庫房的興建目標在於打造城市記憶庫,採行開放式 典藏庫房形式,策劃典藏相關教育主題展覽,讓公眾深入了解高美

    館、高史博和電影館等各館所之特色藏品,為公眾畫出一張更完整

    的高雄文化資產地圖。該計畫第一階段規劃先完成「多功能典藏教

    育展示中心」,建造街廓式館舍群,融合展覽、典藏、公共服務等

    功能,具備多樣機能及提供豐富文化生活內涵,預計於 110 年完成。 (1) 結合三館典藏資源,規劃庫房及修復之推廣展示。

    在爭取中央補助「城市聯合典藏庫房」第二階段計畫同時,運

    用多功能典藏教育展示中心將三館之藝文典藏資源,以開放式

    的展示推廣方式重新規畫,讓原居幕後的典藏與修復作業,廣

    為大眾所知,亦作為第二階段計畫之預告。 (2) 培力未來觀眾-連結三館資源籌劃跨域新型態教育特展,為新世代(含兒童與青少年)藝術中心預作準備 為深化藝術教育、向下扎根拓展年輕藝文人口,爰規劃新世代(含兒童與青少年)藝術中心,善用原有兒童教育展覽之專

    業,發展以兒童與青少年為對象的教育活動,推出體驗型的各

    項活動,經由藝術學習、思考,引動下一代的創造性活力,為

    未來預作準備,醞釀培養未來藝文觀眾群之新世代空間。

    (三)開拓國際連結與專業串連,健全藝術生態發展 1. 發展深度在地研究展覽,以館際合作串連多方資源

    (1)籌辦「以光織界-徐永旭研究展覽」(108 年 10 月至 109 年 3 月)、「李俊賢研究展」(109 年 5 月至 9 月)。

    (2)與蕭勤藝術文化基金會共同推出「蕭勤研究展」(109 年 5 月至 8月)。

    (3)與嘉義市立美術館合作推出國際策展計畫「沉默之間」(109 年 10月至 110 年 1 月,由該館館長賴依欣策畫)。

    2. 引進國際視野展覽,以協同策展推行文化交流

  • 28

    (1). 「身之印:刺青」(TATOO)(108 年 9 月至 109 年 2 月):由本館與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共同策劃。刺青,這項隨著人類文明演進 5000 年的身之印記,是由高美館首度和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推出,超過 200 件展品,以宏大的時間與空間跨度,從人類文化發展的角度展現刺青的世界

    史,訴說浪漫與血淚的故事,展覽提出的跨域攻略展現身體特有

    的美學、技術操作與豐富的社會意涵,並藉此向當代的刺青藝術

    先鋒致敬,在台灣展出更加入在地視角,展現南島民族與當代刺

    青的樣貌。 (2). 劉國松回顧展(預定 108 年 12 月至 109 年 5 月):與美國哈佛

    大學合作,源自哈佛藝術史學者李鑄晉與劉國松的伯樂與千里馬

    之緣,展出讓現代水墨進軍世界的關鍵作品《寒山雪霽》等,同

    時作為哈佛大學近期籌拍的劉國松藝術片《奔月》之首映。 (3). 與美國知名當代藝術家 Tony Oursler 工作室共同策展推出「Tony

    Oursler」售票特展(109 年 3 月至 7 月)。

    3. 回應當代藝術脈動翻轉各項徵件案

    (1). 「高雄獎」延續 108 年擴大參賽資格(不限國籍),評審機制初審分類、複審不分類,徵選五大類(書寫性暨書畫藝術、繪畫性

    暨版次藝術、空間性藝術、科技媒體藝術與計畫型暨跨領域藝

    術)等變革後方式推動。 (2). 賡續推動「創作論壇」與「市民畫廊」,鼓勵在地視覺藝術工作

    者創作,探討區域美術發展的型態與內涵為原則。

    (四)秉持文化平權的理念,凝聚與分享社會資源 1. 凝聚社會資源: (1)永續經營會員,維繫觀眾黏著度

    109 年將更細緻地針對個人會員以及核心會員類別屬性進行分眾行銷,開發與企劃不同之社會資源套裝選擇,以滿足各類消費族

    群喜好。另將結合館內複合式藝文空間、自有開發商品、餐飲、

    選物店等概念,提供予會員更優質服務,強化本館整體品牌度,

    深化與會員間的黏著度。此外,也將與館外藝文機構進行館際合

    作,輻射會員服務的廣度。 (2)引入民間資源,建立藝企合作機制

    秉持為公眾提供美好藝術生活之理念,本館延續結合藝文推廣與募款的工作,致力推動藝文活動與民間機構、企業團體等相關資

  • 29

    源結盟,109 年將透過企業資源挹注、廣宣資源交換、專案辦理企業貴賓活動等方式,持續深化美術館與在地贊助企業之連結。

    (3)推動產業進駐 108年創立「高美書屋KOLLECTION」的自創品牌後,持續

    融合「選物」、「輕食」及「餐廳」三種角色,發展多樣複合式

    藝術場域,扣合美術館以城市美好的所在為理念,創發高雄美術

    館一日藝術生活圈經營特色。 為活化場域豐富多元服務,並增加自償收入,亦與民間單位

    進行合作,以環保友善為念,預計109年度開展更多項服務,包含花藝午茶體驗、無塑環保野餐計畫、品酒講座及讀書會等等,

    提供民眾到館多項體驗。此外,隨著西側第二館舍之落成在即,

    亦規劃招募更多願意在戶外園區及新空間一起經營之共創夥伴。

    2. 深化園區與美術館連結,啟動多元、特色、跨域活動

    (1) 園區多元活動規劃:利用園區藝術品與動植物生態資源,延續性推出特色導覽、活動,同步開發專屬園區的特色活動,擴大參與

    族群。 (2) 持續性新型態活動導入:透過藝術體驗活動、工坊、講座、導覽

    機制開發新觀眾群,並針對不同族群安排特殊參與機制。 (3) 夜間延長開館主題活動:延續規劃利用夜間開館開辦複合型活動

    (用餐、觀展、聽音樂會等),增加民眾新體驗,提升民眾對美

    術館的好感度、親近度,培養夜間觀展人口。

    3. 建構城市藝術扎根課程,培力文化公民

    (1) 開發社區參與人口:持續性建構社區宣傳管道,規劃社區相關藝術與生態參與活動,拉近社區與美術館之距離。

    (2) 藝術課程深化:主動規劃文化(美感)體驗課程,與學校、輔導團、視覺藝術家等建立合作機制,讓美術館課程結合學校課

    程,使藝術體驗與學校課程深度連結。

  • 30

    高雄市立美術館 109 年重大展覽活動行事曆 月份 活動記事 展覽 研究出版

    1 月

    內惟埤生態園區

    水環境營造計畫

    陸 域 工 程

    (108.6.25 開工 , 預 計

    109.1.20 完工)

    聯合典藏庫房第

    一期興建計畫

    (~109 年)

    刺 青 - 身 之 印TATTOO (108/9~109/2)

    「百夜藝術

    默讀」典藏

    導賞帶讀計

    畫進行雲端

    會員招募與

    推廣活動。 以光織界-徐永旭研

    究展 (108/10~109/3)

    2 月

    劉國松研究展 (108/12~109/5

    《 藝 術 認

    證》第 90期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 室 (108/10~110/4)

    3 月

    2019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陷阱 (108/12~109/3)

    2020 高雄獎頒獎典禮暨 325 美術節活動

    2020 高雄獎

    4 月

    「抱一餐廳」正式

    營運(預計 4 月開幕)

    Tony Oursler 《 藝 術 認證》第 91期

    全館數位監控系

    統升級 (尚未發包,預計 4 月完工)

    動態機械 Kinetic

    園區東側景觀工

    程 (尚未發包,預計 4 月完工)

    5 月 內惟埤生態園區

    水環境營造計畫

    水域工程 (尚未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

    導賞帶讀計

  • 31

    月份 活動記事 展覽 研究出版

    發包,預計 5 月完工)

    畫出版典藏

    版實體書。

    6 月 26 周年館慶 蕭勤捐贈展 《 藝 術 認

    證》第 92期

    7 月 李俊賢研究展

    8 月 《 藝 術 認

    證》第 93期

    9 月

    多媒體視聽中心

    噪音改善及設備

    升級(預計 6 月~9 月)

    創作論壇-劉時棟

    10 月

    泛・南・島當代藝術祭

    《 藝 術 認

    證》第 94期 2019 典 藏目錄

    11 月

    展場二至四樓友

    善服務設施改善

    (預計 6 月 ~11月)

    一樓入口大廳整

    修案-服務功能

    及動線改善 (預計 6 月~11 月)

    沉默之間

    12 月

    「典藏多功能展

    示中心」新建工

    程(預計 5 月~12月)

    市民畫廊-黃鈴詠個 《 藝 術 認證》第 95期

    市民畫廊-劉白個展

  • 32

    高雄市立美術館 109 年度用人計畫

    一、人力現況分析:

    1.現有人員類別及人數

    (1)繼續任用人員:改制行政法人後繼續任用人員,現有公務人員

    12 人,教育人員 10 人,約聘僱及職工 11 人,共 33人。

    (2)進用專業人員:依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人事規章進用人員,改

    制後已辦理過 3 次公開徵才,現有正式專業人員 15 人;另配

    合事務性及各部門業務需求,進用定期契約人員 30 人,共 45

    人。

    (3)專案補助人員:利用中央補助經費進用專案人員共 6 人。(非

    編制內人員,隨專案進用)

  • 33

    二、組織編制及人力運用規劃:

    本館 109 年度配置數:設置館長 1 人、行政長 1 人、研究發展部 5

    人、典藏部 5 人、展覽部 9 人、教育暨公共服務部 26 人、營運管理部 25

    人,行銷小組 6人,共計 78 人。各部門分工執掌如圖:

    研究發展部

    典藏部

    展覽部

    教育暨公共

    服務部

    營運管理部

    主管人員 1 人

    承辦人員 15 人

    賣店服務 3 人

    事務人員 5 人

    總計 25 人

    場地管理、招商、出版品與衍生性商品管銷,館舍園區養護,採購、文書庶務、財務及人資管理。

    行銷小組

    主管人員 1 人

    承辦人員 4 人

    總計 5 人

    主管人員 1 人

    承辦人員 4 人

    總計 5 人

    主管人員 1 人

    承辦人員 8 人

    總計 9 人

    主管人員 1 人

    承辦人員 12 人

    展場服務 13 人

    總計 26 人

    主管人員 1 人

    承辦人員 5 人

    總計 6 人

    研究規畫本館整體發展策略、研擬跨部門研究方向、規劃辦理學術研討 相 關 會議,研究刊物、專題企畫及年報編輯出版

    擬訂及執行藝術品典藏計畫、藏品管理、保存維護及推廣應用

    策劃執行國內外主題展及徵件展、展示規劃與視覺設計、展覽專輯企畫編輯

    策劃執行藝術教育展、推廣活動、票務規劃執行與展場管理、志工招募培訓與管理。

    會員服務、藝企合作等社會資源開發、整合行銷及媒體關係經營。

    三、109 年度人員預估出缺及遴補規劃:

    1.109 年度人員預估出缺 2 人:

    (1) 營運管理部退休 1人,預估出缺時間:1月。

    (2) 研究發展部退休 1人,預估出缺時間:7月。

    2.遴補規劃:

    (1) 營運管理部退休人員為事務人員,預計於退休 1 個月內遞補人力。

    高雄市立美術館

    館長 1 人

    行政長 1 人

  • 34

    (2) 研究發展部退休人員為高度專業性職研究人員,擬於退休生效前1個月辦理公開徵才,預計於 109 年 9月前完成人員遞補。

  • 35

    高雄市立美術館 109 年度績效目標總說明

    依據「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設置自治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監督機

    關應邀集有關機關代表、學者專家及社會公正人士,辦理本機構之績效評

    鑑。故本評鑑規劃依「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績效評鑑原則」賡續辦理,相

    關評鑑內容包含年度執行成果之考核、營運績效及目標達成率之評量、年

    度自籌款比率達成率、經費核撥之建議、其他有關事項等五項主要評鑑項

    目,另績效評鑑有關內容及指標,於各館舍報送年度營運計畫後,由監督

    機關核定並通知。故依此擬定本評鑑規劃。

    高雄市立美術館謹依 109 年度營運與工作規劃相關評鑑項目、指標及內容,以辦理相關評鑑分析,藉由考量各層面的綜合性評量,除可讓監督

    機關瞭解營運績效,更可做為未來館舍營運的參考指標。相關評鑑項目如

    下:

    一、 年度績效成果及指標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一) 強化在地藝術論述

    ,凝聚城市文

    化記憶

    1.進行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計畫

    (1) 研究

    1. 續行《多元史觀特藏室》第二階段研究規劃工作。

    2. 完成資料室空間重整,打造數位工作站倉儲與管理空間。

    (2) 典藏

    1. 推動大南方關鍵典藏計畫,持續推進優質藝術品之捐贈,預計達成10件。

    2. 文物維護及修復成果,預計達成 5件。

    3. 完成典藏庫房軟硬體改善升級或增設。

    4. 完成國內外活絡館藏提借案,預計年度藏品之作品提借或圖檔多元應

    用總件數超過150件。

  • 36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3) 展覽

    1. 推出《多元史觀特藏室》第一階段展覽,並續行下一階段策展規

    劃工作。 2. 執行「泛・南・島當代藝術祭」。

    (4) 知識傳遞

    1. 推出校園合作課程。 2. 運用科技創造參與式經驗:

    2-1 創造藏品實體及數位圖檔曝光管道及應用機會。 2-2推出數位導覽設施。

    3. 搭配「多元史觀特藏室」推出互動課程、講座或旅遊活動,開發

    創意衍生商品。 4. 推行「百夜藝術默讀」雲端典藏

    導賞帶讀計畫,預計完成至少集

    結100篇典藏賞析文論之雲端資料庫並出版1本供收藏用之研究專書。

    2.發展「泛.南.島當代藝術」計

    1. 完成至少6篇「泛.南.島當代藝術」專欄國內外研究專業中英譯稿

    件。 2. 將視「南島記憶工程:系列講座與

    交互駐館計畫」補助款申請狀況執

    行,預計完成至少2場國際專題講

    座與2位南島藝術家之駐館創作與

    展覽。 3. 規劃辦理「泛・南・島當代藝術祭」

  • 37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二)落實新

    世代美術館理

    念,創造空間

    新體驗

    1.推動大美術館計畫

    1. 完成展場二至四樓友善服務設施、一樓入口大廳服務功能及動

    線改善。 2. 完成全館數位監控系統升級。 3. 完成多媒體視聽中心噪音改善及

    設備升級

    2. 規劃開放式典藏庫房計畫,培力

    未來觀眾

    1. 完成大美術館園區整體發展計畫(包括第二館舍群及城市聯合典

    藏庫房)的建造。 2. 進行典藏多功能推廣展示中心之

    建造。 3. 完成城市聯合典藏庫房進行先期

    宣導。 4. 規劃第一檔法人三館主題策展規

    劃,拓展未來觀眾。 (三)開拓國

    際連結與專業

    串聯,健全藝

    術生態發展

    1. 發展深度在地研究展覽,以館際

    合作串連多方資

    1. 推出徐永旭創作研究展「以光織界」。

    2. 推出「李俊賢研究展」。 3. 與蕭勤藝術文化基金會策辦「蕭

    勤研究展」。 4. 與嘉美館合作「沉默之間」展。

    2. 引進國際視野展覽,以協同策展

    推行文化交流

    1. 完成與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共 同 策 劃 「 身 之 印 : 刺 青 」(TATOO)展。

    2. 與哈佛大學合作推出「劉國松回顧展」。

    3. 與美國知名當代藝術家 Tony Oursler 工作室共同策展推出「Tony Oursler」售票特展。

    3. 回應當代藝術脈動翻轉「高雄獎

    」、「創作論壇

    」及「市民畫廊

    」等獎項與徵件

    1. 以 108 年新徵件辦法完成「高雄獎」,以關照當代藝術領域多元

    的屬性。 2. 辦理 109 年度「創作論壇」之徵

    件與展覽。 3. 辦理「市民畫廊」之徵件與展

    覽。

  • 38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四)秉持文

    化平權的理念

    ,凝聚與分享

    社會資源

    1. 凝聚社會資源 1. 藝企合作:企業資源挹注、廣宣資源交換、專案辦理企業貴賓活

    2. 會員制度:針對會員屬性分眾行

    銷。自有開發商品、餐飲、選物

    店。

    3. 以「高美書屋 KOLLECTION」的自創品牌辦理多元化服務。

    4. 賡續規畫戶外及新館舍空間之招商。

    2. 深化園區與美術館連結

    1. 強化園區特色研究與營造 2. 推出園區特色導覽至少 12 場,開

    發特色活動。 3. 辦理多元藝術結合生態活動,針

    對不同族群安排特殊參與機制。 4. 連結園區生態結合跨域講座至少

    8 場。 3.建構城市藝術扎根課程,培力文化

    公民

    1. 開發社區參與人口:持續性建構社區宣傳管道,拉近社區與美術

    館之距離,辦理社區睦鄰藝術活

    動 6 場。 2. 藝術課程深化:規劃藝術體驗課

    程至少 20 場,與學校、輔導團、視覺藝術家等建立合作機制,深

    化藝術課程,讓美術館課程結合

    學校課程。

  • 39

    二、創新與特色

    工作計畫 工作項目 績效指標

    (一)創新與特

    1.入場機制與觀

    展體驗之革新

    規劃入館多元付費機制,提供貼近觀

    眾需求之服務。結合體感體驗讓觀眾

    更願意認識國內藝術家、經典作品。

    2.提升美術館多

    元服務需求

    1.利用跨界平台資源,引介國際知名

    藝術舉辦特展

    2.對公共服務進行效益分析與重新評

    估,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實務經驗,

    發展更多元與客製化的服務。

    3.透過與全球化

    脈絡結合的共通

    議題,擴大「南

    島當代藝術」原

    有的研究範疇

    因應全球化世界中,各民族在跨族、

    跨域、跨部落與血緣融合下,逐漸產

    生不同以往的文化認同感,進行藝術

    研究立足點的調整,在多元史觀的概

    念下,讓美術館成為乘載更多不同文

    化與觀點的記憶庫。

    4.透過虛實相應

    的管道出版與推

    廣美術館研究書

    因應雲端社會對數位閱讀的大量倚

    賴,進行雲端研究資料分享機制,但

    持續少量紙本印製以因應高齡社會讀

    者之可能需求。

    (二)改善與成

    1. 園 區 環 境 改

    造,提供觀眾

    園區新體驗及

    便利性

    進行大規模水環境及園區動線改造,

    活化人工湖區之水循環,並連結大眾

    運輸結點,重新改善環湖遊憩機制。

    2.規劃第二館舍

    群,以培養未

    來藝文青年人

    於園區西側規劃以新世代美術館為構

    想之第二館舍群及城市聯合典藏庫房

    興建計畫

    3.改造三樓展覽

    室為多元史觀

    特藏室

    本館累積了超過 1,500 位台灣藝術

    家,逾 4,800 件的豐富藏品,透過

    「多元史觀」策展方式,改造 3 樓展

    覽室為常設典藏特藏室。

  • 40

    三、年度經費運用與分配情形

    項目 經費運用與分配預估情形

    各項成本及費用佔

    總收入之比例

    評估全年度經費支用情形:

    109 年度預算比例如下:勞務成本 15.30%、銷貨成

    本 1.11%、出租資產成本 0.1%、業務費用 16.07%、

    管理費用 67.32%,合計 99.91%

    108 年度預算比例如下:勞務成本 14.17%、銷貨成

    本 0.39%、出租資產成本 0.04%、業務費用 13.80%、

    管理費用 70.87%,合計 99.28%

    107 年度決算比例如下:勞務成本 9.97%、銷貨成本

    1.05%、出租資產成本 0.14%、業務費用 31.65%、管

    理費用 50.21%、其他業務費用 0.03%,合計 93.04%

    政府補助收入佔總

    支出之比例

    評估政府補助情形,109 年度預算比例為 85.74%,

    108 年度預算比例為 88.03%,107 年度決算比例為

    87.89%

    用人費用佔預算數

    之比例 評估用人費用控管情形,預計不超過 100%

    受贈收入佔自籌收

    入之比例

    評估社會資源爭取情形,109 年度預算比例為

    14.86%,108 年度預算比例為 25.59%,107 年度決算

    比例為 37.74%

    自籌比率

    評估自籌款達成率及較上年度增減情形,109 年度預

    算自籌比率為 14.34%,108 年度預算自籌比率為

    12.61%,107 年度決算自籌比率為 17.32%

    本期賸餘佔總收入

    之比例

    評估經費運用效能,109 年度預算比例為 0.1%,108

    年度預算比例為 0.72%,107 年度決算比例為 6.96%

  • 41

    四、入館人數統計

    說明:109年度因本館大廳及演講廳將進行空間改造,兒美館附近有多功能典藏教育中心新建工程,可能大幅影響觀眾造訪意願,爰預估參

    訪人次低於107年度實際統計數。

    館別 109 年度預估入館總人數

    (單位:人次)

    高美館 450,000

    兒美館 250,000

    總計 700,000

  • 42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09 年度營運計畫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高史博)改制行政法人朝專業化營

    運已臻三年,期間已逐步完備館務運作規章制度及充實專業人力,積極

    經營高史博及所屬特色館群,累積專業內涵價值、串聯社會資源、朝向

    永續經營的目標,藉以傳遞高史博的價值精神並提供符合群眾需求之多

    元專業服務。因此,賡續三年奠基成果,除延續既有精神價值,在新年

    度的營運規劃將更落實於博物館在本質上的軟硬體改善與擴充。

    一、 109年度工作目標

    (一) 以「高雄學」傳承高雄文化底蘊,創造新跨境價值

    高史博立館之專業精神與能力在於地方史料的蒐集保存與研究應用 ,以持續厚實「高雄學」各面向文史內涵出發,累積各類在地文史典

    藏資源、整合地方社區協會與文史工作者、串連相關研究單位,進而

    發展「高雄」在地文化品牌,奠定城市精神的自我本位驕傲,並藉由

    各類跨境合作、多元呈現,推動新的高雄價值型態。

    (二) 定位高史博各館舍的屬性特色,串聯各類社會資源網絡

    從整合博物館各類資源理念再發展,針對轄屬九處場館群將依屬性及

    區域特點再強化定位,發展各特色主題,如老鹽埕尋根、偶戲文化、

    鐵道文化、左營文史、找尋眷村味等等,陸續串聯以館舍特色擴充的

    社群資源、在地產業、國際聯繫,發揮多元整合外部資源的效益,進

    而打造各場館品牌與分進合擊的經營策略。

    (三) 落實文化資源平權,創造更友善的博物館環境

    文化與知識資源平權的推動為現今潮流,因此高史博將先從完備館所

    多語環境出發,並借由網站資源平台建置或跨域媒體運用推動以「高

    雄學」為主體的資源共享環境,在推廣教育活動,考量弱勢族群、多

    年齡層、非侷限博物館場域的辦理方式,並陸續藉由各類軟硬體環境

    的改善落實博物館文化平權的環境。

    二、 109年度工作計畫

    (一) 啟動「高雄學」,多元展現高雄歷史

    1.建置「大高雄歷史常設展」,多元展示高雄歷史脈絡: 長期以來,因為對地方歷史研究的匱乏,臺灣各縣市對於自己縣市歷史脈絡整

  • 43

    理及展示極為缺乏。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經過多年的研究及整理,將

    在109年度,配合打狗更名為高雄100週年的「百年高雄」,打造「大高雄歷史常設展」,並配合VR、多元語音導覽、研究書籍、活動,讓一般市民、在學學生及國外遊客能夠透過常設展,快速瞭解

    高雄歷史,並結合歷史深度旅遊,讓高雄歷史博物館,成為國外遊

    客來到高雄的入口館舍。

    本年度將完成「大高雄歷史常設展」第一期建置工作,並啟動第二

    期建置工作。

    2.結合教育單位,全民共筆「高雄學」:「高雄學」的精神是讓全民自發性來瞭解高雄,進而共筆書寫高雄。高史博原有深受好評的「

    高雄小故事」及「寫高雄」等文史獎助徵集計畫,將持續進行。「

    高雄文獻中心」也將持續蒐集高雄相關資料,成為市民尋找高雄相

    關資料的最佳去處。

    高史博原與各級學校均有合作,如中山大學的大學USR計畫、皮影戲校園巡演計畫,左營高中、獅甲國中的鄉土教學計畫。今年度更

    將配合108課綱的實施,強化與各級學校合作,配合常設展的創設,成為高雄歷史教育的核心單位。

    除體制內各級學校外,從108年度開始,高史博與第一社區大學、中山大學合作,在館內開設「地圖考古」課程,以市民為主,博物

    館專業輔導,調查鹽埕區內老建築的前世今生,並出版專書。這種

    「全民共筆」的方式,也將是109年度推廣「高雄學」的重點。

    本年度持續推動高雄相關研究出版與高雄文史獎助計畫;以系列活動、影像、戲劇等形式,展現多元「高雄學」。預計出版高雄文獻

    2冊,獎助文史書寫計畫(寫高雄)優選10-15案、鼓勵高雄小故事創作預計30篇;徵集5個在地劇本,演出1齣在地創新皮影戲劇目;至少與10所學校或在地社群進行合作。

    3.厚植研究能量,強化「高雄學」底蘊:高史博以高雄歷史研究為主要目標,也是豐厚高雄學能量的基礎。除持續進行史料數位化及

    研究、典藏文物及史料蒐購徵集計畫,也將與其他單位合作出版相

    關研究書籍。

    本年度預計入藏典藏品300件,史料數位化1-2類、出版文史專書5冊,推動無形、古物文化資產登錄、指定及相關保存維護推廣計

    畫5案以上。持續檢選本市各機關擬銷毀公文檔案,俾供高史博研究出版文獻史料之參考。

  • 44

    4. 典藏暨古物資源整飭:為持續厚實典藏資源,需辦理典藏環境改善、藏品整飭及修復,完善典藏管理之相關規章,並提升高史博

    典藏數位化與詮釋之比例及品質,辦理典藏及古物研究計畫。

    本年度預計辦理特定藏品整飭1-2類、藏品修復2件以上,以及出版典藏專輯1冊。古物文化資產提報、指定,相關保存維護計畫3案以上。

    5.無形文化研究及推廣:本館負責高雄市無形文化研究及保存登錄,也積極思考如何推廣無形文化。目前較有成績為偶戲及南管,

    透過保存團體及各級學校,積極推廣。本年度預計以此模式推廣

    獅陣文化。同時也會維持無形文化團體之調查,並持續辦理無形

    文化資產大會,依法提報及辦理相關保存維護計畫。

    本年度預計辦理無形文化資產登錄及相關保存維護推廣計畫3-5案。

    (二) 定位高史博館群特色,串聯大眾資源並整合行銷

    1.定位高史博各館舍特色,串聯各屬性資源:高史博及附屬館舍,雖同以「高雄歷史」為意象,但各館主題不同,並分布在高雄市

    不同區域。可依各館屬性及地理位置,重新定位,並與相關單位

    合作,規劃各具特色之營運方針。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高雄市歷史為主,並與舊城區(鹽埕)具在地故事議題,串聯鹽埕至哈瑪星一帶社區組織及高雄歷史

    教學各級學校進行合作,將故事帶入博物館內創造新價值。

    「哈瑪星台灣鐵道館」、「舊打狗驛故事館」以鐵道為主題,配合鐵道園區,可成為臺灣最重要鐵道文化園區,也積極與國內外

    各鐵道相關博物館舍合作。

    「岡山皮影戲館」為臺灣唯一皮影戲館,不僅與高雄市內各級學校合作,也與岡山地區,及國內外各偶戲博物館合作。

    左營地區有三館舍:「孔廟」、「見城館」、「臺灣眷村文化園區」,三館主題均不相同,「孔廟」以儒學、「見城館」為臺灣

    古城、「臺灣眷村文化園區」是眷村文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