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月 - xdx.whb.cnxdx.whb.cn/images/2019-09/05/47/470905.pdf ·...

1
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 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 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 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 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 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 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 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 画、雕 塑)。讲 究斗 拱飞 檐,门、窗 形式自由多 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税”、 “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 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 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 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 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 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 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 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 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 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 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 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 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 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 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 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 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 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 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 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 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 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 宇(儒)罢了。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删节) 朱良志 在中国画中,我们总是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寒鸦、野鹤、一叶孤行舟、倚岸独钓人、两三株参 差树、一两位萧寺人,都是一样的冷寒本色,寂 寞清魂。画家们喜欢在画跋中细研其中的韵味, 拈出其安顿生命的意旨。庄澹庵题凌又惠画说: “性癖羞为设色工,聊将枯木写寒空。洒然落落 成三径,不断青青聚一丛。人意萧条看欲雪,道 心寂历悟生风。低回留得无边在,又见归鸦夕照 中。”一只孤鸦在萧瑟的林中飞舞,真有秦观“寒 鸦 数 点,流 水 绕 孤村”的词 境。戴熙说:“一天 秋夜无人领,止有寒鸦说树梢。”寒鸦于树梢中 “说”出了自己的缕缕孤情。李日华《题画》诗 云:“闲云开处雁行单,老木西风落叶寒。”而寒 江孤舟、寒江独钓是画家们特喜的画题,赵孟曾得到南宋名画家胡澹庵于谪居中所画的《潇 湘夜雨图》,题云:“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 带愁看。不堪秋入枫林港,雨阔烟深独钓寒。” 云林也以孤寒见称于画坛,他的画在“冷” 中表现“孤”的特点。看他的画,就像看到位清 癯的老人拈须自立,耿耿嶙峋之志跃然于画面。 《幽涧寒松图》是他晚年得意之笔,画面正中干 笔勾出三四株萧疏之树,当风而立,木叶几乎脱 尽,旁边只是一湾瘦水,背面乃淡淡山影,极苍 古老辣。整个画面所要突出的就是几株枯树,境 专题 47 编辑 王育栋 [email protected]

Transcript of 冷 月 - xdx.whb.cnxdx.whb.cn/images/2019-09/05/47/470905.pdf ·...

Page 1: 冷 月 - xdx.whb.cnxdx.whb.cn/images/2019-09/05/47/470905.pdf · 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 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

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

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

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

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

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

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

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

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

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

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税”、

“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

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

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

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

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

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

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

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

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

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

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

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

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

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

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

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

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

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

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

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

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

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

宇(儒)罢了。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删节)

冷 月□ 朱良志

在中国画中,我们总是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寒鸦、野鹤、一叶孤行舟、倚岸独钓人、两三株参

差树、一两位萧寺人,都是一样的冷寒本色,寂

寞清魂。画家们喜欢在画跋中细研其中的韵味,

拈出其安顿生命的意旨。庄澹庵题凌又惠画说:

“性癖羞为设色工,聊将枯木写寒空。洒然落落

成三径,不断青青聚一丛。人意萧条看欲雪,道

心寂历悟生风。低回留得无边在,又见归鸦夕照

中。”一只孤鸦在萧瑟的林中飞舞,真有秦观“寒

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的词境。戴熙说:“一天

秋夜无人领,止有寒鸦说树梢。”寒鸦于树梢中

“说”出了自己的缕缕孤情。李日华《题画》诗

云:“闲云开处雁行单,老木西风落叶寒。”而寒

江孤舟、寒江独钓是画家们特喜的画题,赵孟頫

曾得到南宋名画家胡澹庵于谪居中所画的《潇

湘夜雨图》,题云:“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

带愁看。不堪秋入枫林港,雨阔烟深独钓寒。”

云林也以孤寒见称于画坛,他的画在“冷”

中表现“孤”的特点。看他的画,就像看到位清

癯的老人拈须自立,耿耿嶙峋之志跃然于画面。

《幽涧寒松图》是他晚年得意之笔,画面正中干

笔勾出三四株萧疏之树,当风而立,木叶几乎脱

尽,旁边只是一湾瘦水,背面乃淡淡山影,极苍

古老辣。整个画面所要突出的就是几株枯树,境

专题

47

编辑 王育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