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常态化开放cjrb.cjn.cn/images/2020-06/02/9/02R09C.pdf2002/02/09  ·...

Post on 30-Jul-2020

23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黄鹤楼常态化开放cjrb.cjn.cn/images/2020-06/02/9/02R09C.pdf2002/02/09  ·...

9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责编:张偲 美编:刘岩 版式:王达 责校:王青子 文 娱 新 闻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晓雨 通讯员江萌)6月1日,黄鹤楼公园恢复常态化开放。上午10时30分,落梅轩演出厅首场演出《鹤舞楚天》开始,十多位观众扫健康码后入场。

演出厅工作人员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每场表演游客量控制在50人以内,现场工作人员将引导不同家庭分散落座。首场演出包括《云舞》

《太平盛典》《楚腰》《橘颂》四个节目,生动诠释楚地特有的舞蹈形态和器乐风味。为减少游客停留时间,演出由每天六场调整为每天四场,每场演出的时间由30分钟调整为20分钟,票价由原价50元/人降为30元/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保证演出效果,演员用面纱代替口罩,不同服装配以不同颜色的面纱,整体效果十分和谐,更增添朦胧美。张女士和儿子看完演出后,一边走出演出厅一边还在讨论舞蹈表演。她说,自己十分喜欢古典文化,看到黄鹤楼恢复常态化开放,特意带着儿子来看。“落梅轩的表演彰显楚地文化和风采,推荐外地游客来看看。”除落梅轩演出厅,黄鹤楼主楼展厅、白云阁展馆、奇石馆展馆、南楼展馆也均恢复开放。记者在主楼一楼大厅看到,不少市民正驻足欣赏

《白云黄鹤》壁画,主楼工作人员说,“六一”当天游客量明显增多,且不少都是小朋友。黄鹤楼主楼三楼展厅的壁画前,市民刘先生正为10岁的儿子拍照。听说当天是主楼展厅恢复开放首日,他说:“我们很幸运,室内展厅历史文化丰富,让我们对黄鹤楼的认识更加深入。”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城市剧场”带来“六一”梦幻演出。6 月 1日,“武汉,你好!”云上剧场(第一季)全媒体直播第二场“游乐园·玩木偶”10:30—12:30在武汉欢乐谷、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举行,带领全网的大朋友、小朋友共同徜徉欢乐剧场、追梦童话世界。经不完全统计,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和长江日报等近 40家媒体平台参与直播,累计总观看人数 839.6 万人次。截至 6 月 1 日 13 时17分,微博话题#武汉你好云上剧场#阅读量达2647.1万次。

当天上午10时30分,直播活动从欢乐谷的魔术秀开始,主播带着网友们畅游欢乐谷。当直播镜头切换到萌宠云集的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白雪公主带着小木偶一起观看海豚表演《顶球》,肥嘟嘟胖乎乎的海狮、海象上演着萌萌的表演秀;来自武汉杂技团、武汉人艺的演员们带来杂技表演《顶碗》、趣

味魔术、木偶戏《化蝶》。大型原创剧目《少年孔丘》的“祭祀”片段上演,演员们一颦一笑间,精准传递着木偶的喜怒哀乐。

“木偶戏真好看!”“小朋友们好欢乐啊,我也想去欢乐谷玩!”网友们纷纷在刷屏留言,给予好评。武汉人艺木偶剧中心主任庄源介绍,通过云上剧场的演出,让湖北非遗项目——武汉杖头木偶以全新的形式展示在全国网友面前,有创意有创新,“海洋世界的场景与木偶舞的演绎有机融合,为表演加分不少。随着武汉生活秩序的恢复,我们会将更多的演出带到景区,创新更多的表演方式,来实现文旅融合”。

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武汉,你好!”云上剧场(第一季)第三场“登名楼·赏名剧”——云上剧场戏曲专场将于6月14日(周日)19:30-20:30在黄鹤楼西广场进行直播演出。

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纪文君)六一儿童节到来,琴台音乐厅向小朋友们发出征集令,邀请大家秀出自己的音乐才艺。对想学音乐的人们,《我们在“艺”起,公益艺术课堂》则将在 6 月由全国艺术家们带来多种门类的声乐、器乐直播课。

自今年三月份开始,琴台音乐厅邀请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及乐评人,开展了《我们在

“艺”起,公益艺术课堂》,线上免费赏音乐、听名家课堂。日前,六月的公益课表出炉,将继续在每周二、周四晚 8 时直播开讲。2 日晚,俄派浪漫型青年演奏家鲁超将带观众从钢琴声中走近柴可夫斯基。4 日晚,北京爱乐吉

他室内乐团成员赖康康将为青少年们讲如何学习吉他。9 日,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龚叶将开讲培养良好歌唱能力的几大要素。11 日,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丹萍继续

“教你把歌唱”。此外,音乐家们还将带来关于萨克斯管、古筝、大提琴、笛箫等各种乐器的“学习指南”。

能听到名家开讲,也能秀出自己的学艺成果。正值六一儿童节,琴台音乐厅发起“萌娃宅家艺起秀”,邀请14岁以下的“小艺术家们”秀出自己的器乐、声乐等音乐相关的才艺。经过专业老师筛选后,小朋友们的作品将在微信及抖音平台上展示,还将有多种惊喜奖品。

“葫芦娃”邮票发行

黄鹤楼常态化开放演出票价由原价50元降为30元

琴台音乐厅发起“宅家艺起秀”6月全国艺术家为萌娃上网课

840万人次“游乐园·玩木偶”

大小朋友徜徉云上欢乐剧场

长江日报讯(记者金文兵)“六一”国际儿童节,武汉邮友袁炼带着5岁的儿子袁沐茁,唱着“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前往洪山区马房山邮局,为刚刚到手的

“葫芦娃”邮票盖上邮戳。今年六一,中国邮政发行《动画——葫芦兄弟》特种邮

票,一套6枚,面值6.40元,计划发行750万套。据湖北省集邮协会理事、《湖北集邮》主编梁耀华介绍,这套邮票取材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出品的《葫芦兄弟》动画片。此前,以经典国产动画片为设计题材的邮票,已有《小鲤鱼跳龙门》《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宫》,加上这一套邮票,正好构成“二小一大葫芦娃”系列动画题材邮票。

梁耀华说:“为了提高更多孩子的集邮兴趣,武汉先后设立了武汉少年邮局(硚口区南垸坊小学)、武汉真美少年邮局(东西湖区实验小学)2个少年邮局。”

三楼展厅市民正在拍照

演员手执小木偶在海底隧道表演《长袖》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4 月 6 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全面开放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4天后,新冠肺炎康复及随访门诊开诊,每天要接诊近百位新冠肺炎康复者。

“统计发现,大约有三成的康复者饱受失眠困扰。”熊键介绍,对这类患者,康复医学中心团队采取“中医+西医+治疗师”的团队治疗模式进行指导,并为此编写了呼吸指导手册、失眠手册发放给患者,建了近千人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医患群,随时通过“微信视频+电话”进行线上指导居家康复训练。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老病人正在回归。5月14日,继重症康复病区和神经康复病区恢复接诊后,骨康复病区也恢复了正常应诊。“到5月21日,整个康复医学中心正好住进来100位

患者,其中近七成都是老病人。”熊键透露,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康复医学中心防控工作丝毫没有放松,还是跟疫情时期一样严格。每天派保安在大门口24小时值守,有新病人入院,还需要管床医生和护士到门口去接患者。

同时,为了节省病人入院等待时间和简化入院流程,病人先在门诊查了核酸、血清抗体和CT,初步排除了新冠肺炎后,可以住进缓冲病区,等到第2次核酸的结果出来后,就可以转入普通病区接受康复治疗了。“不管是对新冠肺炎康复者,还是非新冠肺炎的普通患者,我们都希望通过我们专业的康复治疗,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文/刘璇 严睿

进隔离病区床边指导康复 建近千人新冠肺炎康复群

康复医生熊键“云指导”康复者居家锻炼5月21日,经过大半个月的康复治疗,新冠肺炎重症康复患者王先生在助行器的帮助

下可以自己行走了。看到这一幕,家人喜极而泣。“捡了一条命回来已经很庆幸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提脚重新走路。”王先生重归正常生活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

4月2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康复医学中心开始对新冠肺炎康复期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其中有两位做过气管切开的病人,一位上过ECMO的病人。

“对于轻症新冠肺炎康复期病人,我们通过‘云指导’其居家康复锻炼;重症新冠肺炎康复期病人大多数都伴发其他疾病,如脑卒中等,则需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全面的康复治疗。”该康复医学中心熊键医生从疫情开始,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她说,康复医学中心团队所有医护人员和治疗师共同的心愿是,通过科学康复,力争帮助每一位病人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指导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新冠肺炎康复及随访门诊每天接诊近百人

指导中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量身定制个体化康复方案4月中旬,50岁的陈先生从康复驿站结束隔离回家。一周

后,他在家突发脑梗塞,半边身体不能动弹。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市一医院急诊科,当时因病情较重收入重症医学科,并早期即进行康复介入,经过10天的床边康复治疗,陈先生瘫痪的半边身体已经能够按照医生指令,做些简单的动作了。此外,医生和治疗师还针对他气短、易疲劳的情况,制定了肺部康复方案。目前,陈先生各方面的情况都大有改观。

“陈先生是我们诊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熊键

说,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大多数会存在肺功能障碍和情绪问题,医生和治疗师会针对患者存在的胸闷气短、心率不稳、容易疲劳、活动能力下降和情绪等问题,定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比如:针对患者胸闷情况,为患者进行胸廓扩张训练与胸廓牵伸;针对患者气短情况,进行呼吸控制训练、腹式呼吸、呼吸肌训练;针对患者失眠和焦虑情绪,会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开具益气安神的中药;针对患者易疲劳,活动能力下降,制定肢体训练计划……“从目前病人的康复效果来看,症状改善还是很明显的。”

疫情前期为一位病人开隔离病区熊键是骨康复病区负责人。1月19日,她管辖病区的一

位中风康复患者周末回了一趟家,返回病区后开始低烧咳嗽。听到医护人员报告后,熊键立即警觉起来,要求患者立即去做肺部CT,结果发现肺部有磨玻璃样病变,高度疑似新冠肺炎。

当时临近过年,病区大部分病人都出院回家了。熊键立即将病区余下的病人转到其他病区,将这位患者单独留在病区进行隔离治疗。每天,医护人员都会穿着隔离服进病区查

房,一边按照指南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一边安排治疗师每天用视频指导他继续康复训练。在治疗新冠肺炎期间,患者一天的康复治疗都没有耽误。

2月4日,熊键接到新任务:支援江汉区卫健局。江汉区最高峰时有30个隔离点,熊键负责巡查隔离点,进行业务指导。每天,熊键要跑三四个隔离点,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急需防护物资,她自费购买了一批防护服捐赠给了2个隔离点。

制作各种小视频指导呼吸康复2月12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

收治医院。2月13日凌晨,熊键接到命令回到医院支援外科楼,和妇产科团队一起负责3个感染病区。3个病区近百个病人,相当多的人都伴有胸闷、心慌、胸痛等不适,熊键和分散在其他病区的同事每天都会在工作群里交流分享有关新冠肺炎的康复治疗的问题、困惑和经验。

“要不我们把呼吸训练制作成视频发给病人,他们有空就可以照着做。”熊键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3 月初,真人版的呼吸操、八段锦、腹式呼吸操等各种小视频制作

完成。在隔离病区,可以看到穿着防护服的他们在床边指导患

者进行呼吸康复,带患者练操,教他们“家庭康复作业”;给他们做针对性治疗,呼吸吐纳之间,皆费工夫……每次工作结束,脱掉厚厚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得出水来。

“每次上班,我们大概需要在隔离病房内进行康复操作6个多小时。”让熊键最感高兴的是,通过呼吸康复的介入,增强了患者的肺功能,缓解症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很辛苦,但很值得。”

开设新冠肺炎康复及随访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