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訪古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7/09/16/b08-0916.pdf ·...

Post on 12-Oct-2020

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白鹿洞書院訪古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7/09/16/b08-0916.pdf ·...

這次閩東之遊原本的一個項目是去霞浦楊家溪漂流只因受「天鴿」颱風外圍影響又是風又是雨的就臨時改變了行程說是改去同一溪流的另外一段九鯉溪漂流了這段數公里長的溪流相對要舒緩些又是平穩的竹筏而非皮筏適合我們這個近乎老年團的實際情況吧作為跟團的旅遊者一踏上旅途整個人就交付了出去隨了大流是無可置喙的再說旅遊部門出於安全考慮總歸是對的車近九鯉溪但見青山如圍屏澗流若抖帛在斷續風吹斷續雨的氛圍裡甚是清新愜意甫下車便見有當地村民兜售雨衣者這是此種天氣漂流應當備有的打傘防得了雨可防不了風反而會助長風的肆虐把人也颳倒了呢豈不增加危險因素再者穿了雨衣漂流時有浪花打來也可抵擋一二有經驗的老遊客都是這麼認為的兜售雨衣者也以此理由勸說我們做成其生意在天氣的威壓和兜售者們的遊說下於是半數

人買了雨衣我也不例外但一俟將雨衣穿上身再按規矩穿了必須穿的鎧甲樣的救生衣頓時覺得鼓鼓囊囊的好生悶氣須知茲時畢

竟是處暑節令哪氣溫在三十度上下人真的是活受罪四顧之那些與我一樣穿了雨衣的遊伴都額際冒汗大口喘氣一副難受的模樣另外半數沒有穿雨衣者顯見輕鬆得多並有些僥倖的感覺我抬頭看看天空天空的雲漸次在移開還射出了些許的陽光mdashmdash唉這老天夠作弄人的早知風收雨停何必去買這檔子雨衣呢其實於我而言是有過這般經歷的兩年前遊九寨溝也是初秋時節孩兒臉的天氣進溝時雨一撥一撥飄來不由得人不買雨衣然而當雨衣裹身雨竟是不見了蹤影老半天的遊程竟然不見一滴雨下來待傍晚時出溝我把身上的雨衣剝下狠狠扔進了垃圾箱上竹筏坐上竹椅開始漂流那竹筏恰半

浮沒於水中得抬起點腳才不致浸濕一位老艄公手執長竹篙開始撐篙划筏竹筏吞吐着澗水「嗖嗖嗖」向縱深處漂流而去我身上悶氣燠熱但看到竹筏旁嘩嘩的清水和兩岸連翩的蒼翠心中覺着清涼了些參差傍行的幾條竹筏上的遊伴紛紛給我們照相我下意識向他們招手致謝卻是有意識舉首望了望天際希

望風兒早些兒駕到雲朵快些兒飄來雨兒及時下來緩解燠熱是其一讓我身上的雨衣派上用場是其二或者說後者才是更主要的再一想這個念頭雖真切卻不免可笑與世人譏諷的「戴手錶的喊口號鑲金牙的咧嘴笑穿皮鞋的走硬道」豈不一個腔調我此時是什麼呢是「穿雨衣的求雨飄」哩想着不覺莞爾這會兒九鯉溪前後參差有十幾條竹筏在漂流一點點橙色救生衣映襯在青山綠水間充滿了詩情畫意滑溜溜的竹篙打水聲脆潺潺的澗水涮石聲與漂流人的笑語喧聲交相奏鳴匯成一支人和自然的交響樂我的心境一下開朗進入忘我境界不知不覺中流程過半水陡地變得湍急起來原來溪流隨着山勢地形的變異而高歌猛進水撞擊着竹筏撞擊出了迸發的浪花浪花逕自朝漂流者身上打來一簇過後又是一簇一簇浪花一片羅皂不知是歡愉還是驚恐反正每人都濕身無一豁免到得漂流結束穿雨衣者剝去雨衣基本毫髮無損不由得額手稱幸mdashmdash哈到底雨衣沒有白買啊

白鹿洞書院與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三十多年前我在廬山工作期間曾經幾次踏訪過白鹿洞書院前不久藉回廬山探親之機乘坐小姨夫裴來毅的私家車再次走進這座千古書院不像以往這次純屬個人行為隨心所欲訪古尋幽慢品細看一番有了些新認知新感悟書院深深古韻悠悠mdashmdash名稱古人創意建築古樸端莊遺蹟古風猶存白鹿洞書院地處江西北部廬山五老峰南

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廬山世界文化景觀之一古往今來尊享天下書院「第一」等殊榮這天上午我們從九江市區出發經由濂溪區威家鎮向星子方向前行在星廬瓷土礦32km處右拐進入一條寬約4米的柏油路行進1個多公里就到達書院停車場白鹿洞原本既沒有鹿也沒有洞因其四面環山俯視如「洞」東面大排嶺海拔384米南面排山嶺海拔2526米西北漢陽峰海拔14738米北面五老峰海拔1358米白鹿洞之名由來逾千年據北宋著名詩人陳舜俞《廬山紀略》等史志記載唐代貞元中年(785mdash805)河南洛陽人李渤兄弟在此隱居讀書李渤養了一隻白鹿十分馴服終日相伴左右不說還能替主人傳信購物年復一年名聲在外人們便稱其為「白鹿先生」長慶元年(821)李渤由虔州刺史調任江州刺史後故地重遊念念不忘當年苦讀的情景遂在白鹿洞廣植花木增設台榭宅舍書院使之成為一處名勝四鄉文人往來不絕到了唐代曾在星子顏家山寄居的顏真卿後裔顏翊率子弟30餘人前往白鹿洞治學授經南唐升元四年(940)李氏朝廷在白鹿洞建立學館並命國子監九經李善道為洞主號稱「廬山國學」朝代有更替興學無削減北宋初江洲鄉賢明起等在白鹿洞辦起書院頗具創意的「白鹿洞書院」由此而定名及至北宋末年書院毀於兵火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修院內建築延請名師充實圖書親任洞主親臨講學且奏請賜額及御書書院名

聲因之大振一度與國子監齊名歲月坎坷風雨無情後代書院又幾經興廢現存建築多是清道光年間修建的白鹿洞之名流傳數百年可是直到明朝仍然有名無洞嘉靖九年(1530)南康知府王溱決定祭山開洞並撰有《新辟石洞告后土文》嘉靖十四年(1535)南康知府何岩在《石鹿記》中寫道「自唐以來白鹿洞名天下矣然歷世既遠則鹿弗存而洞亦圮」「是誠有名而無實也」遂命工匠琢石鹿置洞中白鹿洞這才名副其實起來mdashmdash既有名又有洞還有鹿二三十年前我就見過那隻石鹿這次來書院就像探訪老朋友一樣急切切繞到朱子祠後面但見那個高4米寬415米深635米花崗岩砌成的卷拱形石洞依然故我洞中那隻石鹿舊貌未改靜靜安臥在洞中央因為避開節假日書院遊客不多我們隨心所欲忽前忽後邊走邊看盡情領略建築群的古樸與端莊白鹿洞書院佔地面積近3000畝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主要有欞星門泮池禮聖門禮聖殿朱子祠白鹿洞御書閣等它們名稱不盡一致特色基本相同mdashmdash極具古代書院的特徵這些建築各自為陣也好相依為鄰也罷都與周圍環境遙相呼應融為一體我們走過石鋪林蔭小道最先來到書院欞星門前欞星門是中國的傳統古建築名古代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因而孔廟十三陵等都建有欞星門白鹿洞欞星門寓意這裡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地方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南康知府何浚所建三十二年後明弘治十一年(1498)南康知府蘇葵重建當時皆為木質結構之後南康知府周祖堯改為花崗岩石構建築牌坊式六柱五間二層石樑連接它是白鹿洞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日近午時陽光透過樹葉灑在這位「老壽星」身上我連拍了幾張照片可惜全都是「花」的通過欞星門來到了泮池泮池通常都呈半圓形這裡原來的泮池也不例外1980年書院維修時不知為什麼改成長方形泮池內曾經種有荷蓮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池上建有一座小石橋亦即「狀元橋」舊時學宮裡都有個

泮池如同兄弟姐妹一樣外表長相大同小異內在素質千差萬別白鹿洞書院的泮池名稱與其他地方並無二致但卻更具靈性mdashmdash當年它曾經映照過理學大師朱熹的身影站在池邊我心在想800多年過去了泮池裡的荷花早已「香消玉殞」書院中的先賢彷彿「音容猶存」helliphellip我們邊走邊看邊看邊想但見從禮聖門至禮聖殿之間有個花圃面積不算大種類卻不少種有梅柏桂月季梔子白玉蘭紫玉蘭等名貴花草樹木一年四季花香撲鼻不單增添了幾分雅趣而且折射出對聖賢的崇敬我妻子是廬山的「原住民」當年在廬山中學讀書時曾集體到過白鹿洞並在貫道溪中戲水拍照白鹿洞書院內外碑文數量之多所涉內容之廣書法藝術之精在全國除保藏碑文為主的文物單位外當是不多見的這些碑文和周邊摩崖石刻是歷代文人抒情詠志留下的墨蹟為書院增添了絲絲縷縷的人文氣息它們是白鹿洞書院濃縮的「史書」真實記錄了書院的大事與興衰於無聲處充實了書院的文明內涵訴說着書院的歷史演進具有可貴的研究價值新中國成立以來白鹿洞書院經過多次維修整理現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園林建設「五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從而以它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吸引着絡繹不絕的海內外遊客告別白鹿洞書院時我忽然生成一個判斷古人不但好讀書而且善擇地這不千百年過去了這裡不單樓台亭閣繚繞着悠悠古韻就連花草樹木都裹挾着縷縷古風現今城市街頭車水馬龍社區人聲鼎沸難覓一席安靜之地相比之下這裡既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更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讀書寶地「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我想套用白居易這兩句詩作為本文的結尾常怨讀書無靜處不知遁入此間來

話說《向日葵》系列乃梵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說是梵高藝術人生承上啟下的轉折創作英國評論家羅渣費萊(RogerFry)有此說法「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一件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東西這就是太陽」在他看來向日葵象徵一種激情以及生命的永存根據美術界的研究結果一般

認為梵高總共創作11幅《向日葵》按照創作地及時間可分為兩部分其中4幅繪於巴黎另外7幅繪於阿爾勒在此生活一年多一生最燦爛的20多幅作品俱誕生於此就在1886年2月梵高初次到

訪巴黎其時他與提奧一起住在蒙馬特區從而接觸到其他印象派畫家如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愛 彌 爾 伯 納 德(Eacute mile Bernard)及圖盧茲-勞特 累 克 (Toulouse-Lautrec)等並有幸與他們一起作畫1887 年 8 至 9月當秋天來

時蒙馬特的花園照例開滿行將凋謝的向日葵對渴望鮮明色彩的梵高來說向日葵既代表陽光亦象徵愛情他以向日葵表達心中的自我祝願採摘一些回到畫室創作於巴黎階段的四幅被剪下的向日葵(一幅四朵三幅兩朵)用色偏暗及至1887年11月當時正展

出梵高的畫作但畫展一敗塗地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高更(Paul Gauguin)發現《向日葵》畫作中充滿荷蘭風格又具有印象派風格畫風獨特長期以來梵高非常崇拜高更得到他的認可當然欣喜若狂

他1888年在黃房子繪畫12幅向日葵給友人信中寫道「我想為牆壁搞點裝飾只用向日葵我每天從日出開始工作因為那些花會很快凋零哪怕中間有一朵都很麻煩」他敵不過多變的季節在1888年8月他僅完成四幅向日葵畫又過了半年在1889年1月又完成三幅向日葵卻沒有前四幅色彩那麼鮮艷1888年 2月梵高來到阿爾

勒住在卡萊爾咖啡館5月租下拉馬丁廣場上2號的黃房子10月23日高更前來與他同住志同道合的情誼卻因創作理念的不合開始變質12月23日梵高因失望與自責將所有的錯誤包攬繼而割下一小塊耳朵高更返巴黎隨後不再與他相見之後梵高曾多次想跟高更和好他被認為患精神病被關進醫院翌年1月底他出院回到黃房子因弟弟忘記給他寄房租費用1月底被警察帶走那是他在阿爾勒創作向日葵時所發生的經歷可發現他的生活發生很大轉折而在此一期間向日葵就像他的自我折射由前四幅的陽光到後三幅俱蒙上一層灰塵研究梵高最有價值的資源就是

他給提奧的信以他詳盡及精確的描述習慣描述此次創作的三幅畫信「我畫了三次第一次三朵大向日葵在一個綠花瓶明亮的背景第二次三朵一朵枯萎並掉葉子另一朵是蓓蕾背景是品藍最後一幅是明亮的我希望開始創作第四幅那第四幅有14朵花黃色背景」

葉 輝

且說《向日葵》系列

漂流心境

歷史與空間 書若蜉蝣

吳翼民

張桂輝

范文正公的「憂」與「樂」星 池

遊 蹤

20172017年年99月月1616日日((星期六星期六))文 1051673 匯 1051673 園B8 責任編輯張岳悅

傳真2873 2453 電郵featurewenweipocom本版逢周二六刊出

朱嘉儀北京四中初二(七)班

白鹿洞書院訪古

追趕 最初草草讀文時我以為《岳陽樓記》是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而憂就是憂愁的意思讀至退亦憂進亦憂我心想這人看個風景怎麼憂這麼多事而後讀了梁衡先生的《〈岳陽樓記〉是怎樣寫成的》對《岳陽樓記》和范仲淹有了新的認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放眼望去范仲淹一生大抵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憂二是為憂奔波一件件具體事件在梁衡先生的文章裡已經盡數講清讀完范仲淹的一輩子你會發現每當「憂」字一起勇敢和堅定定會隨之滔天而來多少次都是如此比如說宋夏打仗的時候

十天他就能讓一座城池立地而起他能忍着痛惜讓自己的兒子偷襲敵方的戰略要地比如那次他親率幾萬民工修海堤他能將對於未知大海強大的恐懼排開在外能經得起漫長時間的煎熬大部分人原本都是有「憂」的也憂國也憂民可然後呢想想一己之力太過渺小退縮了想想可能惹天子丟了性命又退縮了可范仲淹他一人心中有千軍萬馬他的憂後面藏着的是一張巨大而精細的圖

紙裡面清清楚楚地寫着理性思考過的每一步要如何上報如何整治後果可能是如何helliphellip圖紙上站着他的千軍萬馬他們個個整裝待發敲起漫天戰鼓他們大聲吶喊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力量之大足以支撐范仲淹在天子面前扔掉恭維和虛偽

伴君如伴虎真話換來的當然不一定是真回報范仲淹幾番入京幾番又被逐出他跪在皇上面前時憂着他的「君」和天下百姓被逐至遙遠江湖盡頭亦是如此每一次他逆水行舟喊出真話後大多換來的都是漠然和離開我想像着這個人的模樣年輕時他第一次被

逐他心中有不甘滿腔熱血沸騰他一定要回來完成他的使命真朋友和假朋友將他送到城門口給他端上一碗美酒他看着身後的站滿的百姓與朋友們略有惋惜地一笑揚塵而去第二次中年的他又被逐出這裡他已有了幾番小事業他回首看看皇都皺皺眉頭心想天子被蒙蔽了雙眼走到城門口幾位朋友已在等候少了些人有些已飛黃騰達有些則和他一樣離開了他走出城門幾位朋友送出送行的話他略帶欣慰地一笑轉身離去最後一次離開他已至暮年時光從來殘酷三出青城鬢已如絲回看身後市井想起少時每一日與舊友策馬同遊眼前物是人非神情一時恍惚他一路走到城門沒有一人前來送行最後遲遲追來一位他端起一杯清寡淡酒可是細雪已覆上眉目清寒已入骨他望向身後今日城內遊人頗多可無一人送行看看眼前天地廣大可無一路可走驀然回首竟是兩手空然昔日舊友身在何方吾誰與歸他站在空蕩蕩的城門口趕來的唯有曾經的風吹起的卻已不是青絲無奈苦笑一聲心中百種滋味半晌默默離開你會問范仲淹難道沒有樂嗎當然有後天

下之樂而樂而已每一次他又救濟了一方百姓他又治理了一場災難他又平息了一次叛亂那時笑容定會在他臉上浮現哪怕孤苦哪怕艱辛哪怕孤單一人helliphellip五十七歲的某一天顛沛流離了三十一年的

范仲淹忽然收到一封好友滕子京寄來的信信裡夾着一幅畫畫着重修後嶄新的岳陽樓它來自遠方的岳陽好友附信請他幫忙寫一篇記還寫道「落甚成待痛飲一場憑欄大慟數十聲而已」暮年的范仲淹微微仰起頭他可能想到了好友獨登高樓望着湖光山色痛哭的模樣思緒飄飛輾轉至京城他又想到了昔年自己晝夜苦讀考取進士也曾為了某事落淚helliphellip他瞇起眼睛窗外明亮的陽光映得那幅畫中

的岳陽樓熠熠生輝范仲淹撐起蒼老的身體昔年淚痕早已風乾隨風散去他帶笑提筆墨跡點燃了白紙奪目光芒自

那368字裡閃爍文字間的他從不曾老去就如同這篇《岳陽樓記》一樣他跨越時光和距離登上岳陽樓只見眼前洞庭湖景變幻若夢一時陰沉淫雨霏霏一時明亮一碧萬頃風雪晴雨雲卷雲舒他都安靜地站在那裡他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目光含笑彷彿看透了蒼茫人世間二十三年後大火吞沒了岳陽樓人們又重修

了很多次岳陽樓helliphellip可大火永遠吞不沒隱不去的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那片「憂」與「樂」

天剛破曉他出門後搭乘升降機略為抬頭看一看顯示到達樓層數字的屏幕隨即心急地瞧一瞧手錶上轉動的秒針升降機甫開門他立即奪門而出並迅速打開大堂閘門衝出去大步流星他再瞥一瞥手錶然後加快步伐正在努力追趕時間回到公司他專心致志地處理文件不忘時常瞄一瞄牆上的掛鐘確定能掌握指針現時的位置不知不覺艷陽已高照他決定出外用膳無論是等候升降機在摩肩接踵的街道上行走等待侍應生端上食物及進食他也不時看看手錶好像怕要跑輸給時間顯得很急躁因此他在用餐之後立即疾步返回公司明月如畫他無暇仰望夜空正穿梭於人群之中快步走入港鐵車站大堂如常地非常擠擁因此眾人只可緩緩前行他看看手錶一臉心急如焚終於他到達月台本欲佇立幕門前候車卻感到異常疲倦不由得要在長櫈坐下稍為歇息他工作了一整天現正打算回家其實家中根本沒事需要忙可

是他習慣了追趕時間列車尚未到站他再望手錶竟瞥見錶上的分針急速移動恍若半分鐘已過了一小時他被嚇得大驚失色深怕難以追得上極快流逝的分秒他隨即眨動眼睛聚精會神再看錶面當他瞧見三支指針皆運作正常不禁鬆了一口氣剛才只是累得頭昏眼花吧此時列車恰巧到站他立即衝上車廂沒原因地趕着回家歲月飛逝他頭上的銀絲愈來愈

多兩腳亦不及當年那麼靈活外貌比同年齡的人士更顯得蒼老可是他仍然活在與時間競賽的日子沒有一刻想過減慢節奏他依舊頻繁地看手錶注視指針的轉動抓緊眼前的每分每秒不過盲目的他不曾思考何以要這樣生活只顧一直追追趕趕最後有一天他終於要停下來但並非享受假期他已無法走進陽光的懷抱躺在醫院病床上正式宣告必須結束追趕時間的生活不再為此而焦急得到永遠的安息此時他戴着的手錶仍在運作指針在移動時間在默默流動

白鹿洞書院被稱為白鹿洞書院被稱為「「中國中國四大書院四大書院」」之一之一網上圖片網上圖片

試筆浮城誌

延安膚施高奴延州

我從延安的古稱謂裡走來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我從延安的懷抱中走來

帝都的靈氣孕育了延河汾川河的後裔

三秦鎖鑰的天機融入吳起蒙恬的文韜武略

五路襟喉的金戈鐵馬書寫中國革命勝利的史詩

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從志丹縣到子長縣

軒轅黃帝子孫的英魂幻化為古城一群群啼血的杜鵑

這是一片神聖的土地朝聖的人們在棗園的燈光裡

聆聽新中國搖籃的宏音在楊家嶺銀杏果的飄香裡

仰望山城綠色家園的靚麗英姿延安

一座光榮而幸福的城市共和國綿延血脈的淵源

俞慧軍詩詞偶拾